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2、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3、让学生懂得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内容1、了解环保的意义和重要性,包括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方面。
2、学习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和意义,了解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和处置。
3、掌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例如节水、节电、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等。
4、了解当地的环境问题和环保行动,参与社区的环保活动,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一些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兴趣和关注。
2、讲解: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环保的基本知识,包括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同时,重点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让学生明白垃圾分类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演示:通过现场演示,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加深学生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和记忆。
4、讨论:让学生结合当地的环境问题,分组讨论如何进行环保行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5、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在自己的家庭中实施垃圾分类,并记录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感受,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四、教学反思1、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2、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是否有效、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反思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是否能够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1、通过课堂提问、小测验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通过实际操作、现场演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掌握程度。
3、通过学生的参与度、提问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和思考能力。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下册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下册第一章:地球的重要性1.1 学习目标:了解地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认识到保护地球的必要性。
1.2 教学内容:地球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1.3 教学活动:观看地球的自然景观视频。
分组讨论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设计保护地球的宣传海报。
第二章:水资源保护2.1 学习目标:了解水资源的珍贵性。
学习节约用水的方法。
2.2 教学内容:世界水资源的状况和问题。
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节约用水的实际操作方法。
2.3 教学活动:观看水资源问题的视频。
分组讨论节约用水的方法。
进行节约用水的小游戏。
第三章:生物多样性3.1 学习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价值。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3.3 教学活动:观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视频。
进行生物多样性知识问答游戏。
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际行动。
第四章:垃圾分类与回收4.1 学习目标: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
了解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垃圾的分类标准和方法。
回收利用的意义和方式。
家庭和学校的垃圾分类实践。
4.3 教学活动:观看垃圾分类和回收的视频。
进行垃圾分类互动游戏。
设计家庭和学校的垃圾分类计划。
第五章:绿色出行5.1 学习目标:了解不同出行方式的环境影响。
学习绿色出行的方法。
5.2 教学内容:出行方式的环境影响分析。
绿色出行的意义和方法。
鼓励绿色出行的实际行动。
5.3 教学活动:进行出行方式的环境影响讨论。
观看绿色出行的宣传视频。
设计鼓励绿色出行的活动计划。
第六章:节约用电6.1 学习目标:理解电能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日常生活中的节电方法。
6.2 教学内容:电能的产生与消耗。
节电的重要性。
家庭和学校中可以采取的节电措施。
6.3 教学活动:观看节电宣传视频。
进行节电知识问答。
小组讨论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中实施节电措施。
第七章:保护森林7.1 学习目标:认识森林的重要性。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案[资料]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547be0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9.png)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案第一章: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结构、气候、资源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珍惜资源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地核等。
2. 地球的气候:气候的类型,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地球的资源: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教学活动:1. 观看地球图片,让学生描述地球的特点。
2. 小组讨论:地球的资源是如何被利用的?哪些资源是可再生的?哪些资源是非可再生的?3. 制作手抄报,展示地球的结构、气候和资源。
第二章:环境污染及其危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种类和危害。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污染的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
2. 环境污染的种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3. 环境污染的危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动植物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教学活动:1. 观看环境污染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污染的状况。
2. 小组讨论:我们周围存在哪些环境污染?这些污染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哪些影响?3. 制作手抄报,展示环境污染的来源、种类和危害。
第三章:环保行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环保的意义:环保对人类、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 环保行动: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碳排放等。
3. 环保标志:认识环保标志,了解其含义。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我们能为环保做些什么?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做到环保?2. 观看环保行动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具体做法。
3. 制作手抄报,展示环保行动和环保标志。
第四章:爱护动植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认识到保护动植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动植物,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动植物的作用: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案[资料]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6217b1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b.png)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3. 让学生掌握一些环保知识和技能,能够自觉地保护环境。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了解我们的地球1. 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图片,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特征。
2.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1. 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如乱扔垃圾、污染水源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第三课时:环保知识知多少1. 让学生学习一些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
2. 引导学生掌握环保技能,如关灯、关水龙头等。
第四课时:保护动植物,关爱大自然1. 让学生了解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学会保护动植物。
2. 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第五课时:环保行动,从我做起1. 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环保,如步行、骑自行车、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2. 引导学生制定环保计划,养成环保习惯。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环保方面的认识和行为。
五、教学资源1. 地球图片2. 环保知识资料3. 环保实践活动案例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减少塑料使用,保护地球1. 让学生了解塑料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如海洋生物误食塑料、土地污染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塑料使用,如使用环保袋、拒绝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第七课时:节约资源,从我做起1. 让学生学习资源的重要性,如水、电、食物等。
2. 引导学生掌握节约资源的方法,如关灯、关水龙头、合理安排食物等。
第八课时:绿色出行,减少污染1. 让学生了解机动车辆尾气对环境的影响,如空气污染、全球变暖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绿色出行,如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第九课时:环保意识,传播正能量1. 让学生了解环保意识的传播对社会的意义,如引起更多人关注环保、共同参与环保行动等。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下册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参与环保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
2. 环保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3. 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环保。
4. 环保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5. 学生环保作品的创作和展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保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分享环保案例。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环保,引导学生提出具体的建议。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4. 展示法:鼓励学生创作环保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日常生活中环保行为的养成情况。
3. 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
2. 第二课时:环保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3. 第三课时: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环保。
4. 第四课时:环保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5. 第五课时:学生环保作品的创作和展示。
六、教学内容:6. 环境污染的类型和来源。
7. 环保法律法规简介。
8. 环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9. 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10. 环保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七、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境污染案例,让学生了解污染的严重性。
2. 法律讲解法:简要介绍环保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3. 参观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环保企业或项目,了解环保技术的应用。
4. 反思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环保教育的实践与创新,提出改进意见。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污染类型和来源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环保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环保技术发展应用的了解程度。
4. 学生对环保意识和环保教育实践与创新的认识。
九、教学安排:1. 第六课时:环境污染的类型和来源。
2. 第七课时:环保法律法规简介。
3. 第八课时:环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4. 第九课时: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环境教案(四下)

环境教育(下)学科备课记录
学校:
年级:四年级
备课人:
学期备课:
第二地球上的水
第三课时
第四课为被动吸烟者呼吁
活。
)
活动延伸:
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护树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思
想;启发学生大胆地想象,树立创建绿色家园的远大理想。
四、设计——绿化校园
1、 我们共同设计完成绿化我们校园的任务。
2、运用绘画的方法,每人至少设计一棵树。
3、树的造型要美,树的排列要体现出秩序美。
板
书
设
计
保护树木 欣赏绿色的校园。
课
后
反
思 培养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构图的组织能力,并树立了保护树木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思想意识。
教学内容:为被动吸烟者呼吁
为被动吸烟者呼吁
第五课时我们的石油还能用多久
第六课废旧电池危害大
第七课大地母亲的呻吟
第八课时家乡的河
第九课时做文明的宠物小主人。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2.学习了解不同环境问题对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影响;3.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采取实际行动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二、教学内容1.环境保护的意义与目的;2.垃圾分类与处理;3.节约能源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4.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三、教学准备1.录音设备;2.视频资料:有关环境保护的纪录片片段;3.图书、报纸、宣传册等相关资料;4.幻灯片、笔记本电脑等教学辅助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引入环境保护的概念(10分钟)通过播放有关环境保护的纪录片片段,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兴趣。
然后让学生讨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意义。
2. 环境保护的意义与目的(20分钟)通过幻灯片和多媒体展示,向学生讲解环境保护的意义与目的。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对于个人、社会以及整个地球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就自己的身边的环境问题发表看法。
3. 垃圾分类与处理(30分钟)通过图示和实例,向学生介绍垃圾分类的概念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的分类标准以及正确的处理方式。
提醒学生要养成随手分类垃圾的好习惯,并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
4. 节约能源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30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能源的重要性和能源资源的有限性。
让学生了解节约能源的方法,如关闭闪光灯、关掉电视等。
同时,用简单的语言向学生解释温室气体的概念和排放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5. 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30分钟)通过幻灯片以及实际案例,向学生讲解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
引导学生节约用水,如修复漏水、减少洗澡时间等。
同时,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利用与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水资源的保护实践活动。
6. 总结与展望(10分钟)通过小结,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展望未来,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四年级下环保教育教案

四年级下环保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保护环境;
2.学习环保小知识,了解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
3.发扬环保精神,从小事做起,促进环保意识的提高。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环保的意义和重要性;
2.如何合理使用资源并避免浪费;
3.如何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
1.先让学生看一段视频,了解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及生态系统的构成;
2.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态环境失衡带来的问题,并探讨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3.与学生一起合作完成一些环保小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第二课时:环保小知识普及
1.向学生讲解环保小知识,包括垃圾分类、水资源保护、能源保护等;
2.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如义务植树、捡垃圾等;
3.与学生讨论环保的日常实践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第三课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向学生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环保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2.让学生了解环保法律、法规,并进行相关讨论;
3.发动家长带领孩子进行家庭环保行为,如购物时自带购物袋、节约用电等;
四、教学评估
1.通过平时对学生的引导与观察,发现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是否对环保知识有所掌握;
2.通过期中、期末测试,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环保意识是否有所提高。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环保教育,我发现学生们的环保意识有所提高,他们逐渐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
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让学生从情感和思想层面更好地理解环保意义,并将其贯彻于日常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学期环境教案课题:随着水滴去旅行教学目标:1、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小水滴旅行的原因以及过程。
2、对小水滴的变化过程感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完成开动脑筋到齐心协力板块第2课时完成走出校园环境与材料:关于水资源的资料、图片、录像、小水滴的形象、故事录音、纸、笔教学设计:一、引起兴趣1、你们喜欢旅行吗?你们到哪些地方去旅行过的?(教师:原来在我们中国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下次我也去旅行,去玩一玩。
2、你觉得小水滴能去旅行吗?为什么?(教师:你们真棒,和别人有不同的想法时,都能大胆的说出你们的理由。
二、倾听故事师:小水滴真的去旅行了,今天就请你们来听一听小水滴旅行的故事,可今天听故事可和平时不一样,我们要试一试边听故事,边把故事中你最喜欢的小水滴旅行中的一件事情记录下来,想不想来试一试。
三、记录故事把你最喜欢的那一件小水滴旅行的事情记录下来,要是能让别人一看就明白,就更棒了。
四、介绍记录(一教师指导要点:(小水滴旅行的路线图——地球上的水循环示意图1、小水滴变成水蒸气、云、雨的原因与过程2、和别人不同的记录方式。
(二把全班按照各自的观点分成正方、反方,如开一次辩论会。
(三公益广告语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
五、小结:原来你们都发现了水蒸气、天上的云、雨都是因为小水滴旅行的原因。
我们还用自己的方法把小水滴旅行的事情记录下来了,你们真棒!接下来,我又想给你们出一个难题了,有没有信心完成?下次,我们在区角活动中,把我们记录的故事来制作一本小水滴旅行的小图书,行吗?课题:地球上的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2了解水污染的现象及危害。
(3知道常用的节水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适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能选向大家表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水创造了美丽的大自然奇观及水资源保护的严峻形势,懂得爱护水资源,提高节水意识。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了解我国水资源缺乏,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准备:1、资料的收集:世界水资源分布图,各种水污染图片、课件制作。
2、学生课前观察生活中水污染情况。
教学设计: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地球为什么叫做蓝色星球吗?这是因为地球上水占了大部分。
宇航员在太空中鸟瞰我们的家园时惊异地发现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地球上的水。
(示课件,出示地球仪,板书课题,一、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1、谈话: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水,那么,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呢?1、学生交流已有的认识。
2、课件演示,出示水资源的主要分布形式图片,学生欣赏。
4、涂色活动:完成课本上36页的涂色活动,学生谈谈体会。
演示课件。
二、了解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分布以及水污染情况1、谈话:有人说,地球是个水球,地球上我们可以用的水实在是太多了,你怎么认为?2、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阅读课文36页资料,师指导学生看懂图表。
(课件演示4、演示课文36页可利用淡水资源的打比方实验。
5、谈话:就这么一点可利用的淡水,现在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教师出示一些被污染的水体图片。
(课件演示6、学生口头交流课前所收集的一些水污染相关资料。
7、教师补充一些水污染危害的事例。
(主要是提供学生身边的事例如:日本水俣病、四日市哮喘病、富山“痛痛病”,我国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太湖蓝藻事件等。
8、学生谈谈水污染如何最后危害到人类,相互交流感受。
9、总结水污染的根源:人类活动是其主要因素。
10、出示水循环图,引导孩子了解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污染水资源的过程。
三、提出节水措施1、谈话:水资源危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要获得更多干净的淡水,人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些办法,你知道吗?2、学生阅读课文38页提供的资料,交流。
3、实验操作:过滤法净化污水。
4、谈话:要让我们远离缺水的日子,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在平时生活中要节约用水,怎样节约用水?你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好方法?5、交流、小结6、介绍水法、世界水日的资料。
四、拓展活动1、利用网络环境,在百度搜索中查找水污染事件相关知识、资料图片。
2、查找并浏览魅力涪江相关图片。
3、感受并总结,小组内交流体会,汇报。
4、理解“珍惜每一滴水,如不珍惜水,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
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文中小实验:咸水变淡水的实验。
2、生活中认真落实节水构想。
六、板书设计:地球上的水海洋和咸水湖93%淡水7%水资源匮乏人类活动使水污染严重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课题:注意饮水卫生,科学饮水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喝了生自来水会得病,懂得饮水卫生。
2、引导学生认识水是生命之宝,每天不能少。
3、知道科学饮水,合理饮水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知道生水为什么不能喝。
2、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不能用饮料、矿泉水、纯净水代替白开水饮用。
3、让学生知道个人的饮水卫生需做到哪几点。
教具和学具:显微镜、挂图、录像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体育课上,同学们正在激烈地运动着,60米、100米赛跑,迎面接力赛,踢小足球……个个热得满头大汗,口干舌燥。
这时,有人喊了一声:“水来了!”是啊,这时候有水喝多好啊!同学们,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2、讲述:水是人身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需要喝一定量的水,这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很有好处。
但是如果不注意饮水卫生,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体会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水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课1、不喝生水。
(1谈话:水对我们很重要,水灾自然界分布得非常广泛。
请看:(电视录像播放自然水域里的水分布在江、河、塘的水和地下的泉水、井水都能供我们生产、生活实用,我们把这些水称为淡水。
可是这些淡水能直接饮用吗?为什么不能直接喝?(有细菌、病毒……(2讲述:自然水域里的水是不纯净的,有的含有大量的泥沙、腐烂的东西,有的里面有大量的细菌、病毒,有的被工农业废水、污水污染过,城镇居民用的自来水是否就很干净,就可以直接喝呢?也不能。
因为自来水虽然经过净化处理,但在输送过程中,往往又被二次污染,所以也不能生喝。
(3让我们看一看一滴生水里有些什么吧。
观察:显微镜下的生水中的细菌(或观察放大的细菌图片(4讨论:根据观察到的事实,想一想:能喝生水吗?为什么?(5讲述:由于生水里面含有大量的细菌,喝了生水会得病,如常见的拉肚子,这样对人体的伤害是极大的,如治疗不及时有时还会危及人的生命。
(6小结:生水里面有细菌,喝了生水会生病,如痢疾、肝炎、伤寒等等。
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应当不喝生水。
2、不能用饮料、矿泉水、纯净水代替白开水饮用。
(1讲述:为什么饮料不能代替白开水?(2讲述:为什么清洁爽口的矿泉水、纯净水不能长期饮用?(3讲述:为什么说水是人类的生命之宝?3、怎样喝水,喝什么样的水才有利于人体健康?注意科学饮水。
(1提问:除了不喝生水外,我们还应注意饮水的科学和卫生。
你知道饮水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学生集思广益,体味科学饮水的重要性,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2讨论:为什么要一人一个杯,不用别人的杯子?(3讲述剧烈引动后为什么不能立即饮水的道理。
三、小结:注意饮水卫生,有利于人体健康。
课题:植树节里的活动教学目标:1、了解认识身边的树,以及树与人类的关系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3、进行环保教育。
4、引导学生珍惜光阴,明白一年之季在于春。
教学设计:一、了解——身边的树1、观察认识身边的树,查找了解树与人类的关系2、认识身边的树。
(课件展示3、树的分类知识。
(课件展示教学意图通过课前的观察、了解认识身边的树,从而培养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习惯的培养,以及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认识——树的作用1、通过课前的观察、了解、收集,汇报树对人类都有那些作用。
(树的好处首先,植树造林为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原料和用品。
如在吃的方面,有各种香甜鲜美的水果;有芳香四溢的茶叶;还有滋补身体的冬青树上的女贞子,鲜美可口、清肺平喘的银杏等珍贵药材。
在用的方面,搞建筑,开采煤炭,交通运输,制造车辆、船舶、尺机,修建桥梁、码头,造纸等都需要木材。
比如,修建1000平方米混合结构的房屋需要木材130立方米;开采1000吨煤,需要22立方米的坑木。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使用的大量农具也离不开木材。
木材加工产品更受到人们的喜爱。
锯末水解可得葡萄糖、洒精等物质。
50公斤锯末可提取糖桨37公斤或结晶葡萄糖10公斤,食用或药用均可。
每1立方米干锯末,可提取酒精70公斤,饲料酵酶18公斤,醛4.2公斤,干冰18公斤,木素板33平方米。
每百斤桦树皮可提炼桦皮焦油15公斤~30公斤,它可用来配制木材防腐剂,或加工提取汽油等物质。
用1立方米木材,能制成150多公斤的人造丝或人造毛,相当于7.5亩棉田的年产量或20只~30只羊的年产毛量。
还有用于房屋建筑、家具等用的胶合板、纤维板大都是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剩余的“废物”制成的。
至于车辆上的轮胎,大家肯定知道是从橡胶树上“脱胎”而来的。
其次,植树造林可为人类提供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我们知道人每天吸入氧气,吸出二氧化碳,树正好相反,它的叶子在阳光照耀下不断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据统计,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个成年人呼吸用。
由于森林具有遮荫避风、树木呼吸和蒸腾作用,因此有成片树林的地方冬暖夏凉,可以避暑疗养。
树木能粘附空气中的尘埃而使空气清洁、新鲜。
科学测试表明: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尘埃20吨~60吨。
此外,,树木在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特殊空气,能治疗一些疾病,对人体有良好作用,比如,桦树、杨树、桧树等能分泌出植物杂菌素,可以杀死白喉、肺结核、伤寒、痢疾等病原菌。
道路两旁栽树可以降低噪音,多种多样的树型、花果和翠绿的枝叶可以美化环境,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理想化环境。
再次,植树造林能够使水土得到保持,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我国许多地方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特别是黄河流域,由于土质松散,每到雨季,雨水冲刷,大量泥沙流入黄河,致使河水变浑,河床增高,给防洪防汛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而多植树,就可以控制水土的流失。
因为树木有庞大的根系,这些根系像一只只巨手牢牢抓住了土壤。
土壤中的水分,就被树根吸收畜存。
据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
要控制沙漠,最有效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植树造林。
因为“沙漠向人类进攻的主要武器是风和沙”(竺可桢语,大量植树造林,就可以形成一道道防护林,减少风的速度和力量,固定沙丘,起到控制风沙的作用。
2、思考:如果没有树,人类会怎样?(课件展示教学意图树是人类的朋友,使学生认识到树以其特有的功能保护和改善着我们的环境……课堂上,师生通过各种方式的汇报展示,真正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以及视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