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模型的建立

合集下载

蛋白质糖基化位点的因子分析及KNN预测

蛋白质糖基化位点的因子分析及KNN预测

蛋白质糖基化位点的因子分析及KNN预测杨雪梅【期刊名称】《内江科技》【年(卷),期】2016(037)009【总页数】2页(P81-82)【作者】杨雪梅【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为了分析糖基化蛋白质序列的结构特点并提高蛋白质O-糖基化位点的预测准确率,首先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到了训练样本的公因子,进一步得到了训练样本的因子得分以及变换矩阵;对测试样本首先用变换矩阵进行变换得到测试样本的因子得分,用K-最近邻(KNN)方法对因子得分进行分类。

实验样本用稀疏编码方式编码,窗口长度为21。

实验结果表明,与直接用KNN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预测的方法相比,通过因子分析变换对因子得分进行预测的结果更好。

糖基化是指在酶的控制下将糖转移至蛋白质,其结果是形成糖蛋白。

研究表明,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能发生糖基化,大约10%~30%的蛋白质不能发生糖基化。

糖基化是对蛋白质的重要修饰,有调节、改良蛋白质功能的作用。

在生物制药工程中,糖基化对治疗性蛋白质的溶解质、稳定性、半衰期活性等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糖基化位点的预测,选择合适的载体对蛋白质进行糖基化修饰,可以大大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降低毒副作用。

另外,蛋白质的糖基化程度和糖链结构的异常变化是癌症及其他疾病发生的标志之一,因此,预测糖基化位点对于疾病监测也有重要意义。

O-糖基化是指发生在丝氨酸残基(S)或苏氨酸残基(T)的羟基氧上的糖基化(O-linked),本文将对O-糖基化位点进行预测,即预测一个含有S或T的氨基酸序列是否带有糖链。

近年来,一些学者使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机(SVM)[1-3]的计算机方法来对O-糖基化位点进行预测,预测准确率达70%;Yong-zi Chen[4]使用了一种新的蛋白质生物信息处理工具CKSAAP_OGlySite来预测,用基于K-空间氨基酸对组成的编码方式,并借助于SVM,准确率分别为81.4%(S)和83.1%(T)。

化妆品功效评价(Ⅳ)——延缓皮肤衰老功效宣称的科学支持

化妆品功效评价(Ⅳ)——延缓皮肤衰老功效宣称的科学支持

化妆品功效评价(Ⅳ)——延缓皮肤衰老功效宣称的科学支持李诚桐;赵华【摘要】概述了皮肤的衰老表现和衰老机制学说,介绍了生物化学法、细胞生物学法、三维重组皮肤模型替代法、动物实验法、主观评估、客观仪器评价法等延缓皮肤衰老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提供了延缓皮肤衰老功效评价的新思路,展望了延缓衰老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工业》【年(卷),期】2018(048)004【总页数】8页(P188-195)【关键词】延缓皮肤衰老化妆品;皮肤衰老;功效评价【作者】李诚桐;赵华【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理学院化妆品系,北京100048;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北京工商大学理学院化妆品系,北京100048;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58伴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消费者更加注重皮肤的保养,并希望通过使用化妆品来延缓皮肤衰老。

市场的需求促使化妆品企业相继推出多种延缓皮肤衰老宣称的产品,而产品是否能够达到宣称目的,以及如何对延缓皮肤衰老宣称提供科学支持,也成为生产企业、消费群体以及市场监管部门所共同关注的话题。

1 皮肤的衰老人的一生中要经历生长期、成熟期和老年期(衰老期)3个阶段。

衰老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多种不同器官和系统的系列变化过程,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生物个体在生命周期中必然发生的、难以逆转的退行性变化。

在人体衰老阶段,各器官、组织和系统都会发生变化,但从外观上最容易观察到的是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变化[1]。

皮肤覆盖在身体表面,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构成,呈多层次分布。

皮肤的衰老是一个多维立体的过程[2]。

皮肤老化在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和附属器官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表皮。

表皮老化主要表现为皮肤变薄,角质形成细胞增大且部分角化不全,其中比较明显的指标为皮肤水分含量的丢失。

由于水合能力降低,皮肤组织细胞的水分减少,细胞皱缩,出现细小皱纹。

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降血糖研究进展

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降血糖研究进展

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降血糖研究进展赵艳艳;何念武;穆成林;张璇【摘要】目前,西药已成为了防治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但西药副作用大,易产生机体耐受性,因而开发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降糖新药迫在眉睫.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具备强大的降糖功效,可开发利用其制备防治糖尿病新药.从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的化学结构、降血糖作用和降血糖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利用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开发防治糖尿病新药提供依据.【期刊名称】《陕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64)007【总页数】5页(P96-99,104)【关键词】糖尿病;山茱萸环烯醚萜苷;血糖;作用机制【作者】赵艳艳;何念武;穆成林;张璇【作者单位】商洛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陕西商洛726000;商洛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陕西商洛726000;商洛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陕西商洛726000;商洛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陕西商洛726000【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高糖食物的过量摄入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1,2]。

由于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糖尿病常伴随有多种并发症,致死致残率高,因而研发安全有效防治糖尿病的药物迫在眉睫[3]。

目前,磺脲酰类促泌剂、噻唑烷二酮类衍生物促敏剂、二甲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等生化合成药物是防治糖尿病的主要药物,虽然这些药物疗效显著,但作用途径单一,容易引发各种副作用,并产生耐药,且单纯的降糖疗法仅仅能够缓解症状,不能解决糖脂代谢紊乱,炎症、氧化应激等症状[4~6]。

我国很早就采用中药有效成分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药治疗糖尿病有着化学药物、生化制剂不可比拟的优点,如疗效持久、毒副作用小等。

因此,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更安全、更有效的口服降糖药物,成为研究的趋势。

山茱萸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环烯醚萜苷、多糖、鞣质等,具有防治多种疾病的功效。

其中的环烯醚萜类成分,具备降血糖、免疫抑制、抗炎等作用[7,8]。

体外蛋白非酶糖基化实验规范

体外蛋白非酶糖基化实验规范
3)阳性药对照:精密称取盐酸氨基胍,加入磷酸缓冲液5 ml使盐酸氨基胍的浓度达到0.05 mmol/ml,再加入牛血清白蛋白20 mg和葡萄糖90.1 mg,震荡均匀,作为阳性对照(平行三次)。
4)阳性药空白:精密称取盐酸氨基胍,加入磷酸缓冲液5 ml使盐酸氨基胍的浓度达到0.05 mmol/ml,再加入牛血清白蛋白20 mg,震荡均匀,作为阳性空白(平行三次)。
精密称取供试品1、2、3、4适量,分别用磷酸盐缓冲液配置成浓度为40、20、10、5 μg/ml的溶液。
3.实验方法
1)样品:精密吸取上述不同浓度供试品溶液各5 ml,分别加入牛血清白蛋白20 mg和葡萄糖90.1 mg,震荡均匀,作为供试品(平行三次)。
2)样品空白:精密吸取上述不同浓度供试品溶液各5 ml,分别加入牛血清白蛋白20 mg,震荡均匀,作为供试品空白(平行三次)。
5)阴性对照:精密称取牛血清白蛋白20 mg和葡萄糖90.1 mg,加入磷酸缓冲液5 ml,震荡均匀,作为阴性对照(平行三次)。
6)缺糖阴性对照:精密称取牛血清白蛋白20 mg,加入磷酸缓冲液5 ml,震荡均匀,作为缺糖阴性对照(平行三次)。
7)将上述各待测样品放置于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在37oC下孵育7天。
技术名称
体外糖基化终产物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
关键词
体外糖基化终产物抑制活性实验方法条件阳性药重现性
目的、背景知识和原理
体外糖基化终产物抑制活性实验的方法及条件
药品和试剂
D-葡萄糖;盐酸氨基胍;叠氮钠;牛血清白蛋白;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
仪器设备与材料
比色管;恒温水浴锅;恒温恒湿培养器;GA-245电子天平;荧光分光光度仪
主要参考文献
王雅娟,钱之玉,沈祥春.西红花酸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J].中草药,2005,36(8):1202-1205.

银线莲提取物抗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研究

银线莲提取物抗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研究

w i a d cdb t ll x1 eh d :B v esHm a u i ( S hc w s nue yme yg oa h i h y .M to s oi e l l mn B A)w s nu a dwt epeec r be c f n b a cb t i MG i t rsneo asneo i e h nh
药 物 研 究
T e h me ii e t d d cn su y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 e jun l o tn me iie a d e n p amay hn s o ra f e o dcn n t o h r c h h ・ 3・ 7
银 线 莲 提 取 物 抗 蛋 白质 非 酶 糖 基 化 研 究
h v b iusa t — oen n n — n y ai l c yai n e fc . a e o vo n i—prt i o —e z m t gy os lto fe t c K e w o ds: Go d e r e Re e ts e ta tv y r o y a a p n i x r cie;M eh ll o l ; No nz m ai l c s lto t y gy xa ne y tc gu o y ain; Ad a c d g y ain e d p o ucs v n e l c to n r d t
1 引言
银线莲购 自湘西 自治州湘西燎原药业 中心 ,8  ̄ 0C烘烤 2 天后粉碎 ,过 8 0目筛 ,得粉末待用 。 2 2 药品和仪器 . 甲基乙二醛 ( R,s m ) A i a ;牛血清 白蛋 白 ( R,上海 g A 生 物工 程公 司 ) ;电泳仪 ( Y 2 D Y1 ,北 京六 一仪器 厂 ) ;电 泳槽 ( ii R T A 4 i M n —P O E N ,Bo—R d公 司 ) a ;荧 光 检 测仪 ( s 5 p ri e r L 一5 , ek l 公司 ) n me ;凝胶成像 系统 ( ao 20 T nn4 0 ,

圆二色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非酶糖基化抑制反应

圆二色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非酶糖基化抑制反应

圆二色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非酶糖基化抑制反应招洛彬吴京洪*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5102751摘要本实验以葡萄糖和牛血清蛋白(BSA)系列混合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圆二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对体外非酶糖基化反应进行研究,并观察了中药提取物-葛根素对体外糖基化反应的抑制作用。

结果提示,圆二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对检测糖基化反应后产物各有优势,中药葛根素对糖基化反应有着良好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非酶糖基化反应圆二色谱法荧光光谱法抑制剂葛根素氨基酸与葡萄糖的混合物加热后呈现褐色化,人们把这种蛋白质与葡萄糖之间发生的非酶反应称为蛋白质非酶糖基化(non-enzymatic glycation,下文简称糖基化),也曾称为Mailard反应。

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AGEs)是体内蛋白质中赖氨酸的氨基部分与还原糖的羰基在无酶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形成Schiff碱,经Amadori 反应重排后形成相对稳定的糖基化产物,并进一步与其他蛋白质、核酸大分子物质以及脂类形成巨交联物,成为脂褐素的基本成分。

脂褐素被溶酶体吞噬后,在细胞内堆积,干扰细胞正常代谢,影响细胞功能并产生细胞毒性作用,加速老化进程[1]。

AGEs在血管壁沉积后与胶原蛋白发生交联,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血管壁增厚,并可导致血管舒张功能障碍。

目前临床检测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基化白蛋白都属Amadori类糖基化产物,是临床评估糖尿病患者检查前几天或几周内血糖平均水平的重要指标。

AGEs具有棕色荧光反应的特点,因而可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其荧光值。

最近研究表明:能干预体内糖基化反应的药物,它们一般都是通过降低体内AGEs水平、减少AGEs的交联、阻断AGEs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抗氧化等途径来干预AGEs的合成、代谢和生物学效应[2] [3]。

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何从中草药中寻找抑制蛋白质糖基化的有效成分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工作。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概况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概况
第 28卷第 5期 2009年 10月
C中hin国ese野Wil生dP植lan物tR资esou源rces VOolc.t2.82N0o0.9 5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概况
姜 斐1, 2 , 钱士辉 2*
(1.南京中医药大学 , 江苏 南京 210046;2.江苏省中医药 研究院 , 江苏 南京 210028)
摘 要 从单味中药及有效成分 、有效部位 , 中药复方 , 作用机制等方面对近年来 中药治疗糖 尿病的研 究概况进行 综述 , 为进一步从中药中研制治疗糖尿病的创新药物提供参考 。 关键词 中药 ;糖尿病 ;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 :R587.1;R25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9690(2009)05 -0001 -05
TheResearchSurve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Usedin TherapeuticTreatmentsofDiabetesMellitus
JiangFei1, 2 , QianShihui2* (1.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fNanjingUniversity, JiangsuNanjing210046;2.JiangsuProvincialInstitut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JiangsuNanjing210028) Abstract Focusingontheaspectsofsinglechineseherbs, effectivecomponents, effectivefractions, chineseherbalcompoundsandmechanism, thisarticleprovidesanreviewontheresearchsurve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usedintherapeutictreatmentsofDiabetesmellitus.Itcanalsoprovidereference forthefutherdevelopmentofnewanti-diabeticdurgsfromtraditionachinesemedicine. Keywords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diabetesmellitus;mechanism

抗氧化中药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影响

抗氧化中药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影响

抗氧化中药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影响
孙敏;孙晶;朱荃
【期刊名称】《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5(21)2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胡黄连和贯叶连翘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影响,评价其抗氧化作用与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关系.分析它们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可能性.方法将牛血清白蛋白和葡萄糖在体外共同孵育建立体外蛋白非酶糖基化反应体系,并将反应液分成对照组和不同的药物浓度组,在37℃孵厢中孵育60d,以激发波长(EX)370 nm/发射波长(EM)440 nm测定各组荧光值.结果不同浓度的胡黄连和贯叶连翘以剂量依赖方式明显抑制AGEs的形成.结论胡黄连和贯叶连翘可以抑制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总页数】3页(P103-105)
【作者】孙敏;孙晶;朱荃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生命科学院,安徽,合肥,230039;江苏大学,江苏,镇江,212013;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麦麸阿魏酸糖酯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影响 [J], 张丽娜;赵文红;谢岩黎;封业深;宋亚雄
2.7种中药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作用 [J], 杨虹;项英;庄庆祺;孙浩
3.单宁酸对糖尿病大鼠抗氧化能力及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作用的影响 [J], 魏海峰;魏雁虹;李相军;石艳;李才
4.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紊乱及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影响[J], 戴红
5.熊果酸对蛋白质体外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影响 [J], 王建梅;向敏;吴萍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模型的建立和药物筛选一、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模型的建立摘要目的体外建立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模型,为筛选药物作准备。

方法不同浓度的葡萄糖与牛血清白蛋白组成反应系统。

37℃温孵1、2周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530nm处测定早期糖化蛋白(果糖胺);37℃温孵8周后于400nm处测定糖基化终产物(AGEs)棕色变的紫外吸收度值(A)和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发波长370nm,发射波长440nm,狭缝1.5nm)测定AGEs的荧光度值(F)。

结果反应1和2周后,反应系统内葡萄糖浓度与果糖胺的吸收度值均呈正相关的的线性关系,分别为:Y(1w)=0.0015X+0.0699(R2= 0.9992)和Y(2w)=0.0020X+0.0732(R2= 0.9962)。

反应8周后,葡萄糖浓度也与AGEs的紫外吸收度和荧光吸收度值呈正相关的线性关系,Y A(8w)=0.0011X+0.2127 (R2 = 0.8641), Y F(8w)= 0.0423x + 18.354 (R2 = 0.64)。

结论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及反应时间的延长,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增强。

关键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果糖胺非酶糖化终产物(AGEs)非酶促蛋白糖化是葡萄糖与蛋白质氨基酸残基结合的反应。

常见于烤或贮藏食品时,称为棕色化反应(‘Browning’reaction)。

由于它是20世纪初由Maillard 首先发现这一现象,故又称为Maillard反应。

近20余年来也把其称之为蛋白质非酶糖基化(non-enzymatic glycation)。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不仅在体外存在,在生物体内也广泛而缓慢地进行着。

现已认识到该反应具有重要的生物医学意义,特别是在糖尿病临床中更为重要。

葡萄糖分子先与蛋白质上的ε-氨基形成不稳定的糖化产物(Schiff碱),即可逆性的醛亚胺,几小时就可达到平衡。

Schiff碱进一步经过缓慢的化学重排(一般数周),形成较稳定、几乎为不可逆的糖-蛋白质酮胺结合物(Amadori产物,果糖胺(Fructosamine))。

若为半衰期长的蛋白质,则继续经脱氢、脱水和分子重排等反应形成复杂和不可逆的大分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1,2,3]。

糖基化产物尤其是AGEs的形成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血管病变)的发生至关重要。

因而建立蛋白质非酶糖化模型,为寻找能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化产物的有效中药奠定基础。

1 实验材料1.1 试剂PBS缓冲液(PH=7.4):NaCl 8g、KCl 0.2g、KH2PO40.2g、Na2HPO4.12H2O 2.56g,均为分析纯,用蒸馏水配成1000ml,过滤除菌。

葡萄糖(Glu)溶液:Glu 18g,溶于PBS液中,使其浓度为1M,过滤除菌。

0.1M、PH 10.8碳酸盐缓冲液:无水Na2CO3 9.54g,NaHCO3 0.84g,均为分析纯,加蒸馏水定溶至1000ml。

NBT试液,氯化硝基四氮唑兰(简称NBT,前进试剂厂,批号986304)100mg溶于上述碳酸盐缓冲液中。

牛血清白蛋白(第五部分)(Albumin Bovine,Fraction V Powder),含量为96-99%,Sigma公司产品,华美生物工程公司进口分装,批号:9712,临用前用PBS溶解,过滤除菌。

1.2 仪器752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DNP—9272型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精密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DKB—8A型电热恒温水槽,上海精密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RF-5301PC双波长荧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

2 实验方法2.1 体外牛血清白蛋白糖化系统参照文献[4,5]方法,含葡萄糖最终浓度分别为0、10、50、100、200、400mM,牛血清白蛋白终浓度为40g.L-1,该反应系统用2000u.L-1青、链霉素双抗液抗菌。

37℃温孵1、2和8周,观察葡萄糖对蛋白质非酶糖化反应的影响。

2.2 早期糖化蛋白(果糖胺)的测定反应系统于37℃温孵1和2周后,参照文献[6,7]方法并略加改进,取反应液0.05ml,加NBT 4ml,37℃孵育15min后用15%乙酸0.1ml 和冷浴终止反应,然后于752型分光光度计上530nm处比色。

2.3 糖化终末产物(AGEs)的测定反应系统于37℃温孵8周后,按文献[4,5]分别用752型分光光度计于400nm波长处测定AGEs棕色变的紫外吸收度值(A)和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发波长370nm,发射波长440nm,狭缝1.5nm)测定AGEs的荧光度值(F)。

3 结果3.1果糖胺测定反应1和2周后,反应液在530nm处的吸收度(A)增加,葡萄糖浓度与果糖胺的吸收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Y(1w)=0.0015X+0.0699 (R2= 0.9992)和Y(2w)=0.0020X+0.0732(R2= 0.9962)。

表明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及反应时间的延长,早期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产物果糖胺生成增加,见Tab.1, Fig.1。

Tab.1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glucose onthe formation of fructosamine (n=3)Glu(mM) 0 10 50 100 200 400A530nm (1w) 0.062 0.084 0.151 0.228 0.363 0.669A530nm (2w) 0.049 0.092 0.177 0.291 0.509 0.8720.20.40.60.810100200300400500Glucose(mM)A (530n m )Fig.1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glucose onthe formation of fructosamine3.2 AGEs 测定反应8周后,反应液中AGEs 的紫外吸收度(A )及荧光吸收度(F )随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两者表现为显著正相关,Y A =0.0011X+0.2127 (R 2 = 0.8641), Y F = 0.0423x + 18.354 (R 2 = 0.64)。

表明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AGEs 生成增多,见Tab.2, Fig.2、3。

Tab.2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glucose onthe formation of AGEs (n=3)Glu(mM)0 10 50 100 200 400 A 400nm (8w)0.138 0.172 0.320 0.387 0.486 0.594 F (370nm/440nm (8w) 12.172 15.557 24.747 27.710 30.294 31.8140.10.20.30.40.50.60.70100200300400500Glucose(mM)A (400n m )Fig.2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glucose onthe formation of AGEs(brown products)5101520253035400100200300400500Glucose(mM)F (370n m /440n m )Fig.3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glucoseon the formation of AGEs (fluorescence products)4 讨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与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产物的生成有关。

测定早期糖化蛋白有多种方法:柱层析法、二维电泳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和果糖胺法。

前三种方法或因设备难得,或因操作繁冗,对于大批量药物筛选均不方便。

果糖胺法是1983年Roger根据糖化蛋白是一种酮胺,在碱性环境中可使NBT还原为甲月替的原理,设计了一种简便的糖化蛋白测定方法。

因此我们参照[6,7]方法并略加改进用于测定牛血清白蛋白的非酶糖化早期产物果糖胺,结果显示该测定方法较稳定。

非酶糖化终产物(AGEs)有370nm光激发下发射440nm荧光的特征,因此以AGEs荧光作为测定糖化终末产物的指标。

又因为AGEs具有棕色的特性,具最大吸收波长为400nm,利用这个波长测定A值以反映糖化系统棕色变的程度,结果发现400nm的A值也能很好地反映AGEs的含量,与AGEs荧光测定基本符合。

从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果糖胺生成与葡萄糖浓度及反应时间呈显著正相关,AGEs的生成也与葡萄糖浓度呈正相关,因此为了适当缩短实验周期,在进行药物筛选时以选择葡萄糖浓度为200mM、反应时间为1周和8周的体外糖化系统。

二、药物筛选摘要目的在建立了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形成的体外反应系统的基础上,观察山茱萸、五味子等七味中药的醇提取物对非酶糖化反应的抑制作用。

方法配制各中药终浓度为1、0.5、10-1、10-2g.L-1,分别加入葡萄糖终浓度为200mM、牛血清白蛋白终浓度为40g·L-1糖化系统。

用氨基胍作阳性对照。

同时另设其他对照:(1)不加药物完整的非酶糖化系统;(2)不加药物不含Glu的系统;(3)加有药物不含白蛋白的糖化系统;(4)加有药物不含Glu的系统。

37℃分别温孵1、8周。

温孵1周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530nm处测定早期糖化蛋白(果糖胺);温孵8周后于400nm处测定糖基化终产物(AGEs)棕色变的紫外吸收度值(A)和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发波长370nm,发射波长440nm,狭缝1.5nm)测定AGEs 的荧光度值(F)。

结果五味子、山茱萸、山楂、葛根醇提取物在体外均有不同程度地减少早期糖化产物果糖胺和晚期糖化产物AGEs的生成,其中以五味子、山茱萸醇提取物作用较明显;而川芎、生地、太子参醇提取物则无明显影响。

结论五味子、山茱萸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非酶糖化产物五味子山茱萸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进行性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形成持续性的高血糖,导致一些组织器官代谢异常,继而引起其功能障碍及形态改变,如视网膜病变、肾病变和神经系统病变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我国古代对其并发症早有记述。

《内经•阴阳别论》说:“二阳结谓之消”。

消即消渴、消瘅之意,言消渴其胃与大肠有结热,是为糖尿病并发症的首次论述。

《丹溪治法心要•消渴》说,消渴之症,乃三焦受病也,……上焦者肺也,多饮水而少食,大小便如常,或云小便清利,其燥在焦也,治以祛湿润燥;中焦者,胃也;渴多饮水,而小便赤黄,宜下至不饮而愈;下消者,肾也,小便浊淋如膏之状,宜养血而肃清,分其清浊而自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