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蛋白非酶糖基化实验规范
7种中药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作用_杨虹

中图分类号: R285. 5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1-1528( 2013) 08-1764-03
doi: 10. 3969 / j. issn. 1001-1528. 2013. 08. 042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简称 AGEs) 是在非酶条件下,蛋白质、氨基酸、脂类或核 酸等大分子物质的游离氨基与还原糖的醛基经过缩合、重 排、裂解、氧化修饰后产生一组稳定的终末产物。大量研 究表明,AGEs 在糖尿病及其 并 发 症、尿 毒 症、Alzheimer ( 阿尔次海默) 病、白内障、脊髓侧索硬化症等疾病和衰 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糖尿病中的 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AGEs 分子之间可以通过交联形 成大分子物质,沉积在包括脑在内的各种组织器官,从而
1. 2. 1 样品制备 7 种中药提取物均由本实验室分别按表
1 进行提取,制备。
表1
7 种中药提取物的制备
中文名
玉米须 罗布麻 葛根 决明子 杜仲叶 百里香 山茱萸
拉丁学名
Zea mays Apocynum venetum
Pueraria lobata Cassia obtusifolia Eucommia ulmoides Thymus valgaris Cornus officinalis
收稿日期: 2012-08-10 作者简介: 杨 虹 ( 1971—) ,女,副研究员,天然产物化学方向。Tel: 13162653838,Email: hongyang@ cn. nuskin. com
1764
2013 年 8 月 第 35 卷 第 8 期
中成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红外和CD光谱的HSA糖基化反应产物结构和反应进程分析

红外和CD光谱的HSA糖基化反应产物结构和反应进程分析王阿美;涂宗财;王辉;马达【摘要】用干法制备糖基化产物.人血清白蛋白(HSA)与葡萄糖质量比1:1,溶解混和均匀,经48 h冷冻干燥,根据不同反应时间得到20个样本.旨在联合多光谱学技术(紫外、荧光、近红外、红外和圆二色光谱(CD光谱))分析人血清白蛋白糖基化前后二级三级结构和官能团的变化信息,以及分析不同反应时间对HSA糖基化产物结构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SA与葡萄糖在干热条件下极易发生糖基化反应;随反应时间延长,蛋白质紫外吸收强度减弱,内源荧光吸收强度增强,糖基化反应增强,美拉德反应程度提高,蛋白质二级三级结构相应发生变化.反应到140 min左右时,美拉德反应前期糖基化反应完全,生成Ama-dori产物,进一步加热反应到220 min左右,反应进入中后期,开始生成醛酮类物质,反应到280 min左右,蛋白质氨基酸与羰基化合物发生脱羧、脱氨反应.【期刊名称】《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年(卷),期】2018(038)010【总页数】6页(P3090-3095)【关键词】人血清白蛋白;葡萄糖;糖基化;CD光谱;近红外光谱;红外光谱【作者】王阿美;涂宗财;王辉;马达【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西南昌 330047;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西南昌 330047;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西南昌 330022;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西南昌330047;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西南昌 3300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18引言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 HSA),是由 585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相对分子质量为66 kDa,含有67%的α-螺旋,无β-折叠结构,具有多个分子结合位点,其中有58个赖氨酸是糖基化反应结合位点。
在人体肝脏中合成,主要存在于血浆中,占血浆蛋白含量的60%,对于维持血浆渗透压,调节人体代谢有重要作用[1]。
体外蛋白结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生物体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信号传导、基因表达调控、细胞骨架组织等。
体外蛋白结合实验是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实验旨在研究两种蛋白质A和B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其结合能力。
二、实验目的1. 验证蛋白质A和B在体外是否具有结合能力。
2. 确定蛋白质A和B结合的最适条件。
3. 分析影响蛋白质A和B结合的因素。
三、实验材料1. 蛋白质A和B:分别从细胞培养液中纯化获得。
2. 蛋白质标记物:荧光素标记的蛋白质A和B。
3. 试剂:缓冲液、透析袋、SDS-PAGE凝胶、电泳缓冲液、Western blot试剂等。
4. 仪器:蛋白纯化系统、紫外分光光度计、电泳仪、Western blot系统等。
四、实验方法1. 蛋白质纯化:分别从细胞培养液中纯化蛋白质A和B,并鉴定其纯度。
2. 标记蛋白质:将蛋白质A和B分别用荧光素进行标记,获得荧光标记的蛋白质A(F-A)和荧光标记的蛋白质B(F-B)。
3. 蛋白质结合实验:a. 将F-A和F-B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反应。
b. 反应结束后,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F-A和F-B的结合情况。
4. 影响结合因素分析:a. 研究温度、pH、离子强度等因素对蛋白质A和B结合的影响。
b. 通过改变反应体系中蛋白质A和B的浓度,研究其结合能力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1. 蛋白质纯化:蛋白质A和B的纯度均达到95%以上。
2. 蛋白质标记:荧光标记的蛋白质A和B的标记效率分别为85%和90%。
3. 蛋白质结合实验:a. 在一定范围内,蛋白质A和B在体外可以发生结合。
b. 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蛋白质A和B的结合能力有所差异。
4. 影响结合因素分析:a. 温度对蛋白质A和B的结合有一定影响,最适温度为37℃。
b. pH对蛋白质A和B的结合也有一定影响,最适pH为7.4。
c. 离子强度对蛋白质A和B的结合有显著影响,高离子强度有利于蛋白质A和B的结合。
9种植物粗多糖体外降脂及抑制非酶糖基化活性的研究

c h a r i d e f r o m n i n e d i f f e r e n t p l a n t s w e r e s t u d i e d . T h e p l a n t s a mp l e s w e r e s ma s h e d, d e g r e a s e d, b l e a c h e d , t h e n t h e ou r g h p 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 wa s e x t r a c t e d wi t h 7 0 % e t h a n o l a n d s u p e so r n i c . h e T h y p o l i p e mi c e f e c t o f t h e p o l y s a c c h a - r i d e f r o m n i n e p l a n t s w a s d e t e c t e d i n v i t o r b y me a s u i r n g t h e a c t i v i t y o f p nc a r e a t i c l i p a s e . I n t h e n o n e n z y ma t i c
抑制活性最强 。
关键词 : 多糖 ; 降脂活性 ; 抑制 ; 非酶糖基化
中图 分 类 号 : R 2 8 4 . 2; Q 5 3 9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0— 2 2 8 6 ( 2 0 1 3 ) 0 3— 0 5 9 3一o 5
A S t u d y o n t h e Hy p o l i p e mi c a nd No n e n z y ma t i c Gl y c o s y l a t i o n Ac t i v i t y
化妆品功效评价(Ⅳ)——延缓皮肤衰老功效宣称的科学支持

化妆品功效评价(Ⅳ)——延缓皮肤衰老功效宣称的科学支持李诚桐;赵华【摘要】概述了皮肤的衰老表现和衰老机制学说,介绍了生物化学法、细胞生物学法、三维重组皮肤模型替代法、动物实验法、主观评估、客观仪器评价法等延缓皮肤衰老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提供了延缓皮肤衰老功效评价的新思路,展望了延缓衰老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工业》【年(卷),期】2018(048)004【总页数】8页(P188-195)【关键词】延缓皮肤衰老化妆品;皮肤衰老;功效评价【作者】李诚桐;赵华【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理学院化妆品系,北京100048;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北京工商大学理学院化妆品系,北京100048;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58伴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消费者更加注重皮肤的保养,并希望通过使用化妆品来延缓皮肤衰老。
市场的需求促使化妆品企业相继推出多种延缓皮肤衰老宣称的产品,而产品是否能够达到宣称目的,以及如何对延缓皮肤衰老宣称提供科学支持,也成为生产企业、消费群体以及市场监管部门所共同关注的话题。
1 皮肤的衰老人的一生中要经历生长期、成熟期和老年期(衰老期)3个阶段。
衰老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多种不同器官和系统的系列变化过程,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生物个体在生命周期中必然发生的、难以逆转的退行性变化。
在人体衰老阶段,各器官、组织和系统都会发生变化,但从外观上最容易观察到的是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变化[1]。
皮肤覆盖在身体表面,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构成,呈多层次分布。
皮肤的衰老是一个多维立体的过程[2]。
皮肤老化在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和附属器官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表皮。
表皮老化主要表现为皮肤变薄,角质形成细胞增大且部分角化不全,其中比较明显的指标为皮肤水分含量的丢失。
由于水合能力降低,皮肤组织细胞的水分减少,细胞皱缩,出现细小皱纹。
非酶糖基化反应

非酶糖基化反应非酶糖基化反应是指在生物体内,不需要酶的参与,自发地发生的糖基化反应。
这种反应不能被调控,是一种随机的过程。
非酶糖基化反应在生物体内有着广泛的应用,既可以产生重要的代谢产物,也可能导致细胞损伤和老化等不良影响。
1.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定义和分类非酶糖基化反应是指在没有外源性催化剂(如酶)参与下,自发地发生的糖基化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发生在蛋白质、核酸、脂类等大分子中,会导致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根据产物类型和反应条件等因素不同,非酶糖基化反应可以分为多个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是葡萄糖胺-脯氨酸(GlcN-Pr)型、葡萄糖胺-赖氨酸(GlcN-Lys)型、葡萄糖胺-组氨酸(GlcN-His)型等。
2.非酶糖基化反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非酶糖基化反应在生物体内有着广泛的应用,既可以产生重要的代谢产物,也可能导致细胞损伤和老化等不良影响。
2.1 非酶糖基化反应对蛋白质的影响非酶糖基化反应会导致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细胞内部的代谢过程。
这种改变可能导致蛋白质失去原有的功能或者增加新的功能,如使其变得更加稳定或者更加易于识别。
但是,如果非酶糖基化反应过于频繁或者发生在错误的位置上,就会导致蛋白质损伤和老化。
2.2 非酶糖基化反应对血管壁的影响非酶糖基化反应还会导致血管壁中胶原纤维的交联增加,从而使血管壁变得更加硬度和不易弯曲。
这种现象在老年人中尤为常见,是心血管疾病、肾脏病等慢性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3 非酶糖基化反应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非酶糖基化反应还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神经元的正常活动。
这种现象在老年人中尤为明显,是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3.非酶糖基化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尽管非酶糖基化反应是一种自然过程,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缓它的发生或者减轻它对健康的影响。
3.1 控制血糖水平高血糖是导致非酶糖基化反应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西红花酸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西红花酸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龚国清;刘同征;李立文;钱之玉
【期刊名称】《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1(32)4
【摘要】目的探讨西红花提取物中西红花酸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方法采用 H2 O2 和 Vc-Fe2 + 两种羟自由基发生系统 ,观察了西红花酸对 H2 O2 系统的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对肝匀浆及肝线粒体的 Vc-Fe2 + 系统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
结果西红花酸对 H2 O2 系统的羟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并能抑制肝匀
浆自氧化和Vc-Fe2 + 系统羟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对肝线粒体也有保护作用。
【总页数】4页(P306-309)
【关键词】西红花酸;羟自由基;丙二醛;H2O2;维生素C;体外抗氧化作用;实验研究【作者】龚国清;刘同征;李立文;钱之玉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西红花酸改善大鼠酒精性脂肪肝作用机制研究 [J], 王建敏;李伟;刘江
2.西红花酸和西红花苷对缺血缺氧损伤心肌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 [J], 张荣;钱之玉;韩潇媛;陈真;闫俊岭;Hamid A
3.西红花苷和西红花酸在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对比研究 [J], 陈阳;杨婷;黄娟;田西;
赵璨;蔡乐;冯丽娟;张浩
4.西红花酸体内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J], 石磊
5.西红花酸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J], 王雅娟;钱之玉;沈祥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布鲁菌外膜蛋白的糖基化及免疫效果检测

Bur e l u e e b a o e n c la o t r m m r ne pr t i s
FU i g l,DONG i gm e ,W ANG o Jn —i Bn — i Ru ,W ANG i— i Ja xn
( l g fI f r t n Anma ce c & Te h oo y,I Col eo no mai i lS in e e o c n lg mmu oo y L b r tr , n lg a o ao y
1 材 料 与 方 法
主产 生 的免疫 应答 以细 胞免 疫 为主 , 体液 免疫 为辅 。
收稿 日期 : 0 0 0 — 2 2 1-51
基金项 目: 国家 “ 十一 五” 技 支 撑 计 划 项 目 (0 6 AD0 A1 ) 科 20B 4 0; 河 北 省“ 一 五 ” 技 支 撑 项 目( 5 4 4 1 ; 北 省 “ 万 吨 奶 工 十 科 0 2 0 2 D) 河 千
g y o y a in mo iid lc s lt dfe wi — ma n p r n s l h n l o ho y n t , t e e li e wih a j v n . o t h D- n o y a o y— e y i t ic a ae h n mu sf d p s i t du a t Ba e n c mpe eyr n o z de p rme t ,B s d o o lt l a d mie x e i n s ALB/ c r ne td, n h ns mpe fs r m r cmieweeijce a dt e a lso e u we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阳性药空白:精密称取盐酸氨基胍,加入磷酸缓冲液5 ml使盐酸氨基胍的浓度达到0.05 mmol/ml,再加入牛血清白蛋白20 mg,震荡均匀,作为阳性空白(平行三次)。
精密称取供试品1、2、3、4适量,分别用磷酸盐缓冲液配置成浓度为40、20、10、5 μg/ml的溶液。
3.实验方法
1)样品:精密吸取上述不同浓度供试品溶液各5 ml,分别加入牛血清白蛋白20 mg和葡萄糖90.1 mg,震荡均匀,作为供试品(平行三次)。
2)样品空白:精密吸取上述不同浓度供试品溶液各5 ml,分别加入牛血清白蛋白20 mg,震荡均匀,作为供试品空白(平行三次)。
5)阴性对照:精密称取牛血清白蛋白20 mg和葡萄糖90.1 mg,加入磷酸缓冲液5 ml,震荡均匀,作为阴性对照(平行三次)。
6)缺糖阴性对照:精密称取牛血清白蛋白20 mg,加入磷酸缓冲液5 ml,震荡均匀,作为缺糖阴性对照(平行三次)。
7)将上述各待测样品放置于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在37oC下孵育7天。
技术名称
体外糖基化终产物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
关键词
体外糖基化终产物抑制活性实验方法条件阳性药重现性
目的、背景知识和原理
体外糖基化终产物抑制活性实验的方法及条件
药品和试剂
D-葡萄糖;盐酸氨基胍;叠氮钠;牛血清白蛋白;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
仪器设备与材料
比色管;恒温水浴锅;恒温恒湿培养器;GA-245电子天平;荧光分光光度仪
主要参考文献
王雅娟,钱之玉,沈祥春.西红花酸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J].中草药,2005,36(8):1202-1205.
蒋斌,吴秋燕,江国荣.氨基胍、槲皮素等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影响[J].福建中医学院报,2004,14(4):40-42.
蒋斌,吴秋燕,江国荣.槲皮素对体外糖基化终产物生产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05,2(2):74-76.
检测:七日后取出各样品,用荧光分光光度仪对其进行检测,荧光激发/发射波长为370/440 nm,记录荧光吸收值。
实验评价
抑制率%=100*[1—(样品—样品空白)/ (阴性对照–缺糖阴性对照)]
实验结果
将样品的抑制率与阳性对照组抑制率比较,评价样品对糖基化反应的抑制效果。
注意事项
样品浓度需要每次摸索
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象
青钱柳提取物粗品及其化合物
实验环境
室温
操作步骤
1.试剂制备:
磷酸盐缓冲液(NaN33 mmol/L,PH=7.4):精密称取KH2PO4 6.8009 g,加入395 ml的0.1 mol/L NaOH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再加入0.1917 g的NaN3,混合均匀。
2.供试品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