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中药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作用_杨虹

合集下载

许多传统草药和中药的功效可以归因于调节蛋白质表达和信号途径的作用

许多传统草药和中药的功效可以归因于调节蛋白质表达和信号途径的作用

许多传统草药和中药的功效可以归因于调节蛋白质表达和信号途径的作用草药和中药自古以来就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其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而许多传统草药和中药的功效可以归因于它们对蛋白质表达和信号途径的作用调节。

首先,许多传统草药和中药能够调节蛋白质表达。

蛋白质是身体内的重要分子,是构成大部分细胞组织的基本成分。

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蛋白质表达相关。

传统草药和中药可以通过调节相关的蛋白质表达来治疗这些疾病。

例如,在中药桂枝的治疗作用中,它能够通过促进炎症因子的表达来缓解炎症。

其次,许多传统草药和中药还可以调节信号途径。

信号途径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至关重要,它能够控制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各种生理过程。

当信号途径出现异常时,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许多传统草药和中药能够通过调节信号途径来治疗这些疾病。

例如,在中药黄芩的治疗作用中,它能够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途径来发挥抗炎作用。

此外,传统草药和中药多采用复方配伍的方式进行使用,以达到治疗作用的最佳效果。

复方配伍是指将两个或以上的药物配伍使用,以达到协同作用或互补作用的效果。

这种复方配伍的方式在中药材中应用广泛,既能够增强药效,又能够降低毒副作用。

最后,虽然传统草药和中药的药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但与西药相比,其药效表现出时效性较慢、疗效较为缓慢等缺点,因此并不适用于所有疾病。

同时,因为传统草药和中药的一些成分会与部分西药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使用传统草药和中药时一定要注意药物的搭配使用,避免出现意外的药物反应。

总之,传统草药和中药能够调节蛋白质表达和信号途径,以治疗各种疾病。

同时,其复方配伍的方式也能够增强药效并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但是使用传统草药和中药时,需要注意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出现药物反应等问题。

某些中药有效成分对体外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某些中药有效成分对体外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某些中药有效成分对体外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隋立荣;侯芳玉;苗春生;刘景英;李才
【期刊名称】《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8(24)6
【摘要】目的:研究某些中药有效成分对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方法:中药有效成分加入体外白蛋白糖基化体系中,评价这些中药成分对糖基比终末产物(AGEs)形成的相对抑制率。

结果:与参照糖基化反应抑制剂氨基胍相比,阿魏酸、刺五加皂甙和大黄醇提物对AGEs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95.21%,94.75%和94.75%。

结论:阿魏酸、刺五加皂甙和大黄醇提物对体外糖基化反应有明显抑制效果。

【总页数】2页(P585-586)
【关键词】中药;有效成分;非酶糖基化;阿魏酸;刺五加皂甙
【作者】隋立荣;侯芳玉;苗春生;刘景英;李才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香椿叶醇提物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J], 陈绍红;任鹏康;赵云涛
2.某些中药有效成分对体外非酶促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J], 隋立荣;黄翠玲;李才
3.乌骨鸡活性肽对体外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J], 吴光杰;田颖刚;谢明勇;李昌;路

4.某些中药有效成分对体外非醇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J], 隋立荣;侯芳玉
5.添加中药的鸡腿蘑发酵液对α-葡萄糖苷酶及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J], 王锋;丁重阳;章克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红花酸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西红花酸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西红花酸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王雅娟;钱之玉;沈祥春【期刊名称】《中草药》【年(卷),期】2005(36)8【摘要】目的研究西红花酸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影响。

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BSA)质量浓度、葡萄糖质量浓度及温孵时间为3因素,采用3因素4水平正交设计,通过方差分析寻找体外非酶糖基化的最适反应体系,以此最适体系观察西红花酸对非酶糖基化的影响。

结果糖基化蛋白产量与BSA质量浓度、葡萄糖质量浓度、温孵时间呈正相关;方差分析结果提示,5 g/L BSA、4.5 m g/mL葡萄糖及14 d的温孵时间为蛋白质体外非酶糖基化的最佳条件;荧光值测定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s)均表明西红花酸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结论西红花酸对体外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西红花酸具有广泛的心血管药理活性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机制之一。

【总页数】4页(P1202-1205)【关键词】西红花酸;非酶糖基化;正交设计;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s)【作者】王雅娟;钱之玉;沈祥春【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药理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香椿叶醇提物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J], 陈绍红;任鹏康;赵云涛2.麦麸阿魏酸糖酯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影响 [J], 张丽娜;赵文红;谢岩黎;封业深;宋亚雄3.单宁酸对糖尿病大鼠抗氧化能力及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作用的影响 [J], 魏海峰;魏雁虹;李相军;石艳;李才4.西红花酸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牛血管内皮细胞E-选择素表达的抑制作用 [J], 向敏;周成华;钱之玉5.西红花酸对晚期糖化终产物诱导内皮细胞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表达的抑制作用(英文) [J], 向敏;钱之玉;周成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治疗蛋白尿的中草药

治疗蛋白尿的中草药

治疗蛋白尿的中草药糖尿病病人如果出现了蛋白尿,说明已经发展成肾病。

那么降蛋白尿的中草药有哪些呢?接下来店铺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降尿蛋白中草药1、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草药,性甘温,具有益肾壮阳,补肺平喘等作用。

研究证实,冬虫夏草能激活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维持机体CD4/CD8细胞的平衡,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从而减少尿蛋白。

2、黄芪味甘微温,功能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草药,能增强活血化瘀药物的功效,降低尿蛋白。

黄芪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对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减轻免疫性因素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减少血浆内皮素分泌,增加肾血流量。

3、川芎辛温,有活血行气止痛、祛风胜湿之功。

阿魏酸(FLA)为桂皮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川芎等常用植物药中,可有效拮抗内皮素引起的肾血管收缩,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抑制炎症及免疫反应,减少尿蛋白。

4、葛根味甘性平,功能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从中药葛根中提取的葛根素,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改善肾血流量,从而预防和治疗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微血栓的形成,恢复肾小球滤过功能,延缓减轻肾脏损害,减少、缓解蛋白尿的产生。

5、水蛭性平味咸苦,归肝、膀胱经,功能破血逐瘀、通经活络。

临床病理分析表明,肾小球内纤维蛋白相关抗原(FRA)沉积与蛋白尿密切相关。

水蛭能减少肾小球内FRA沉积,主要机制:①降低血液黏稠度。

水蛭对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高血脂等均有减低作用;②抗凝血酶。

水蛭是最强的凝血酶特效抑制剂之一,它与凝血酶迅速结合,抑制血液凝固;③水蛭可活化纤维蛋白酶原前活化因子,分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

6、蝉蜕甘咸性寒,甘能养,咸入肾,寒能清。

既能驱风,又能宣肺,发汗消肿以利水之上源。

临床上慢性肾炎患者常因上呼吸道感染而病情复发或加重,蛋白尿增加。

蝉蜕通过降低血液内皮素,减少自由基释放,减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降低蛋白尿等。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紊乱及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影响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紊乱及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影响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紊乱及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影响戴红【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5(009)047【摘要】背景:已证实即使严格的个体化胰岛素治疗也难以阻止或逆转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在控制血糖的同时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早期干预治疗疗效更佳.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方化消饮对糖尿病大鼠血脂及胸主动脉胶原蛋白含量、胶原蛋白糖化终末产物荧光强度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湖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1-05/2002-08在湖北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清洁级纯种Wistar大鼠90只.方法:①随机选取12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78只禁食12 h后,按50mg/kg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72 h后测定大鼠空腹血糖>16.65 mmol/L且<33.3 m mol/L者为造模成功,共76只.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n=16)、胰岛素组(n=15)、化消饮低剂量组(n=15)、化消饮中剂量组(n=15)、化消饮高剂量组(n=15).②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4 m L,胰岛素组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1~2 U,化消饮高中低剂量组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1.0~2.0 U并分别灌服化消饮(化消饮由山药、生地、花粉、丹参、黄芪、知母等共12味药物组成,其生药含量为2g/mL)0.75,1.5,2.0 kg/L各4 m L.上述6组均每日灌胃1次,治疗周期8周.③于治疗前及治疗3.6,8周后采用One TouchⅡ血糖仪测定空腹血糖.治疗8周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迅速取出胸主动脉,采用氯胺T法测定主动脉胶原提取液中羟脯氨酸含量,羟脯氨酸含量×7.14即为胶原含量.用荧光分光光度仪测定胶原提取液中糖化终末产物的荧光强度.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变化.②各组大鼠治疗8周后血脂、胸主动脉胶原蛋白含量、胶原蛋白糖化终末产物荧光强度比较.结果:实验结束时模型组,胰岛素组,化消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死亡8,4,2,2,3只,进行结果分析12,8,11,13,13,12只.①空腹血糖:治疗前模型组及各治疗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8周胰岛素组及化消饮各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治疗前(P<0.01).②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胰岛素组和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胰岛素组及化消饮各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胰岛素组和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化消饮低、中剂量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化消饮低剂量组明显高于胰岛素组(P<0.05).④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化消饮各剂量组大鼠明显低于胰岛素组(P<0.05).⑤胸主动脉胶原含量:化消饮各剂量组均明显低于胰岛素组(P<0.05),模型组、胰岛素组、化消饮高剂量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胰岛素组及化消饮各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⑥糖化终末产物荧光强度:化消饮低剂量组明显低于胰岛素组(P <0.05),模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化消饮低、中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①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方药化消饮通过不同程度地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降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来改善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紊乱,且以低剂量(0.75 kg/L,4 mL)效果最好.②化消饮通过减少胸主动脉胶原含量、下降胶原蛋白糖化终末产物荧光强度抑制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胶原蛋白非酶糖基化反应.%BACKGROUND: It has been testified that it is hard for strict individualized insulin treatment to block or reverse the incidence and development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s. The best therapeutic effect is obtained by early intervention of Chinese herb for benefiting qi, nourishingyin,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solving stasis at the same time of controlling blood glucose.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huaxiaoyin (HXY), the Chinese herb for reinforcing qi, nourishing yin,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 solving stasis on blood lipid, collagen content and fluorescence degree of collagen-protein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 in thoracic aorta in diabetic rats.DESIGN: Complete randomized group division and control experiment weredesigned.SET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of Diagnostics,Hube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TERIALS: The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in Center Experimental Room of Hube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May 2001 to August 2002, in which, 90 Wistar pedigree rats of clean grade were employed.METHODS: ① 12 rats were randomized in normal control. For the rest 78 rats, after 12-hour fasting, streptozotocin (STZ) was intravenously injected from tail at 50 mg/kg for one time. 72 hours later, it was assayed that 16.65 mmoL/L <fasting blood sugar < 33.3 mmol/L indicated successful modeling. Totally 76 rats had been modeled successfully. Diabetic rats were randomized into 5 groups, named model group (n=16), insulin group (n=15), HXY low-dose group (n=15), HXY middle-dose group (n=15) and HXY high-dose group (n=15). ② In normal control group and model group, gastric perfusion was prescribed with normal saline 4 mL. In insulin group, protamine zinc insulin 1-2U was injected subcutaneously. In HXY low, middle and high-dose groups, besides,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protamine zinc insulin 1.0-2.0U, HXY was administered [composed of shanyao (Rhizoma Dioscoreae),shengdi (Radix Rehanniae), huafen (Radix Trichosanthis), danshen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 huangqi (Radix Astragali), zhimu (Rhizoma Anemarrhenae), totally 12 herbs, the content of raw herbs was 2 g/mL] at 0.75, 1.5, 2.0 kg/L, 4 mL for each respectively. Gastric perfusion was administered once every day in above 6 groups,and the treating course was 8 weeks. ③ Before treatment, on the 3rd, 6th and 8th weeks after treatment, fasting blood sugar was tested with One Touch Ⅱ tester. 8 weeks later, automatic biochemistry analyzer was used to assay triglyceride (TG), total cholesterol (TC),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an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Thoracic aorta was collected swiftly and chloramine-T method was used to assay hydroxyproline content in the extract from aorta. Hydroxyproline content ×7.14=collagen content.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was used to assay the fluorescence degree of AGEs in collagen extract. ④ t test was applied for difference comparison of measurement data.MAIN OUTCOME MEASURES: ① Comparison of fasting blood sugar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each group. ② Comparison of blood lipid,collagen content and fluorescence degree of collagen-protein AGEs in thoracic aorta in 8 weeks after treatment in each group.RESULTS: At the end of experiment, 8, 4, 2, 2 and 3 rats were died in model group, insulin group, HXY low, middle and high-dose groups respectively, due to which, 12, 8, 11, 13, 13 and 12 rats entered result analysis in various groups respectively. ① Fasting blood sugar: Before treatment, it was higher remarkably in model and various treating groups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ol (P < 0.01) and 8 weeksafter treatment, it was lower remarkably in insulin group and various HXY groups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and before treatment (P <0.01). ② Levels of TC, TG, LDLC in serum: Those in insulin and model groups were higher remarkably than normal control (P < 0.05-0.01). Those in insulin group and various HXY groups were lower remarkably than normal group (P < 0.05-0.01). ③ Level of HDLC: It was lower remarkably in insulin group and model group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ol (P < 0.05-0.01), it was higher remarkably in HXY low and middle-dose groups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P < 0.01),it was higher remarkably in HXY low-dose group than insulin group (P <0.05).④ Levels of TC and TG in serum: Those in various HXY groups were lower remarkably than insulin group (P < 0.05).⑤ Collagen content in thoracic aorta: It was lower remarkably in various HXY group than insulin group (P < 0.05), it was higher remarkably in model, insulin and HXY high-dose groups than normal control group (P <0.05-0.01) and it was lower remarkably in insulin group and various HXY group than model group (P < 0.05-0.01). ⑥ Fluorescence degree of AGEs: It was lower remarkably in HXY low-dose group compared with insulin group (P < 0.05),it was higher in model group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ol (P < 0.01) and it was lower remarkably in HXY low and middle-dose groups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P <0.01).CONCLUSION: ①HXY, herbal formula for reinforcing qi, nourishing yin, clearing away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increases HDLC and decreases TG, TC and LDLC to different degrees so as to improve lipid metabolic disturbance in diabetic rats, which is especially advantageous at low dose (0.75 kg/L, 4mL). ② By reducing collagen content of thoracic aorta and decreasing fluorescence degree of collagen-protein AGEs, HXY inhibits collagen nonenzymatic glycosylation in thoracic aorta in diabetic rats.【总页数】3页(P174-176)【作者】戴红【作者单位】湖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教研室,湖北省,武汉市,4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对心肌梗塞QT离散度的影响 [J], 汪慰寒2.益气养阴活血法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非酶糖基化作用的影响 [J], 徐学功;阎晓天;张永涛;冯明清3.单宁酸对糖尿病大鼠抗氧化能力及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作用的影响 [J], 魏海峰;魏雁虹;李相军;石艳;李才4.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研究 [J], 汪何5.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研究 [J], 汪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几种中草药活性成分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几种中草药活性成分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几种中草药活性成分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几种中草药活性成分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摘要:随着人们对中草药的认识不断深入,研究中草药的活性成分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制愈加重要。

本研究将选取数种典型的中草药活性成分,通过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多种手段探究它们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情况。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探寻它们的作用机制及对健康的影响,为中药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药;活性成分;蛋白质;相互作用;机制正文: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中草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药理功效。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中草药的认识不断加深,并开始将其应用到各个领域中。

而中草药的活性成分是中草药药效的基础和核心,研究中草药活性成分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制,可为药物研究提供重要依据,也为中药的科学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因此,本研究选取数种典型的中草药活性成分,探究它们对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机制,旨在为中草药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选取数种典型的中草药活性成分,包括黄芩苷、丹参素、鼠李糖、茯苓酚、苦参碱等,通过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多种手段,探究它们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情况,分析实验结果,探究它们的作用机制及对健康的影响。

2. 研究方法(1)红外光谱法: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对中药活性成分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前后的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测试,比较样品的光谱图差异,探究它们在空间结构上的变化。

(2)荧光光谱法:利用荧光光谱技术,对中药活性成分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前后的药物样品进行荧光光谱测试,探究它们的荧光强度等特性参数,在此基础上探究它们的作用机理及对健康的影响。

三、研究预期目标通过对数种典型中药活性成分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究其作用机理及对健康的影响,并为中草药药物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预计能够获得如下结果:(1)探究中草药活性成分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制;(2)分析中草药活性成分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影响;(3)为中药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22种中药醇提物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作用的研究

22种中药醇提物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作用的研究

22种中药醇提物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作用的研究黄达明;张志才;连宾;崔凤杰;赵杰文【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07(028)005【摘要】比较22种中药醇提物和氨基胍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影响.分别将上述22种中药各5g,用乙醇提取、浓缩并定容至100ml,取lml提取液与1m1磷酸缓冲液混合,90℃水浴40min,然后与乙二醛和牛血清白蛋白混合,反应混合液于37℃孵育15d,用荧光法测定糖基化产物的自发荧光值,计算不同中药醇提物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在检测的浓度范围内,抑制率最高的是槐米(抑制率为96.7%),其次为大黄(抑制率为93.79%)和黄芩(抑制率为93.15%),它们都显著高于氨基胍的抑制率(89.56%).槐米、大黄和黄芩的乙醇提取物可明显抑制体外蛋白质糖基化反应的结果预示它们在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方面有应用潜力.【总页数】4页(P41-44)【作者】黄达明;张志才;连宾;崔凤杰;赵杰文【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江苏,镇江,212013;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7;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江苏,镇江,21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R965【相关文献】1.香椿叶醇提物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J], 陈绍红;任鹏康;赵云涛2.7种中药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作用 [J], 杨虹;项英;庄庆祺;孙浩3.荞麦花总黄酮对体内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J], 牛凤玲;储金秀;韩淑英4.荞麦花总黄酮对体内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英文) [J], 牛凤玲;储金秀;韩淑英5.西红花酸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J], 王雅娟;钱之玉;沈祥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抑制β淀粉样蛋白沉积及毒性研究进展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抑制β淀粉样蛋白沉积及毒性研究进展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抑制β淀粉样蛋白沉积及毒性研究进展作者:李彩云胡华周德生李珊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2014年第11期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与β淀粉样蛋白(Aβ)的异常沉积存在极大关联,因此,人参、三七、郁金、五味子等中药通过减少Aβ的产生,调节Aβ转运,抑制Aβ聚集及对抗其神经毒性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从而抑制Aβ的沉积及毒性,延缓AD病理改变,改善AD症状,达到有效防治AD的目的。

迄今相关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中药;β淀粉样蛋白;毒性;综述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11.047中图分类号:R2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11-0130-04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与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沉积有关。

Aβ由其前体蛋白(APP)经分泌酶水解后产生,转运至大脑,异常聚集产生Aβ寡聚体,引起炎症、氧化应激、钙超载等神经毒性反应,破坏突触膜,最终引起神经细胞死亡。

如果对以上各个环节进行干预,即减少Aβ产生、促进Aβ清除、调节Aβ转运、抑制Aβ聚集及对抗其神经毒性,临床则能有效治疗AD。

由于中药具有多靶点、疗效高、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因此,应用前景广泛。

兹就单味中药干预Aβ沉积及毒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单味中药抑制β淀粉样蛋白沉积及毒性作用机制1.1 减少β淀粉样蛋白产生1.1.1 β、γ分泌酶抑制剂Aβ是由APP在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连续水解作用下产生的,抑制β、γ分泌酶的作用将从源头上减少Aβ的产生。

胡氏等[1]利用Aβ对培养神经细胞SH-SY5Y进行损伤,观察中药对损伤细胞的β、γ分泌酶表达的影响。

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相应基因,发现熟地黄、山萸肉、黄芪、当归既能抑制β分泌酶mRNA的表达,亦能抑制γ分泌酶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Aβ的产生。

有报道,从芦荟和关木通中分离得到的色原酮甙衍生物和苯丙烯酸衍生物两类天然产物具有β分泌酶抑制作用(100 mg/mL浓度下抑制率>50%),具有抗AD药理活性[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 R285. 5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1-1528( 2013) 08-1764-03
doi: 10. 3969 / j. issn. 1001-1528. 2013. 08. 042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简称 AGEs) 是在非酶条件下,蛋白质、氨基酸、脂类或核 酸等大分子物质的游离氨基与还原糖的醛基经过缩合、重 排、裂解、氧化修饰后产生一组稳定的终末产物。大量研 究表明,AGEs 在糖尿病及其 并 发 症、尿 毒 症、Alzheimer ( 阿尔次海默) 病、白内障、脊髓侧索硬化症等疾病和衰 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糖尿病中的 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AGEs 分子之间可以通过交联形 成大分子物质,沉积在包括脑在内的各种组织器官,从而
1. 2. 1 样品制备 7 种中药提取物均由本实验室分别按表
1 进行提取,制备。
表1
7 种中药提取物的制备
中文名
玉米须 罗布麻 葛根 决明子 杜仲叶 百里香 山茱萸
拉丁学名
Zea mays Apocynum venetum
Pueraria lobata Cassia obtusifolia Eucommia ulmoides Thymus valgaris Cornus officinalis
收稿日期: 2012-08-10 作者简介: 杨 虹 ( 1971—) ,女,副研究员,天然产物化学方向。Tel: 13162653838,Email: hongyang@ cn. nuskin. com
1764
2013 年 8 月 第 35 卷 第 8 期
中成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溶剂
80% 乙醇 H2 O
95% 乙醇 95% 乙醇 50% 乙醇 95% 乙醇 70% 乙醇
提取物 得率 /%
7. 0 27. 1 24. 6 0. 18 29. 0 16. 0 51. 3
1. 2. 2 蛋白质糖基化反应体系的建立 参照 Fari 等[15]和 Vinson 等[16]方法,将 D-葡萄糖,D-果糖和 BSA 按一定比例 混合,溶于 0. 1 mol / L 的 PBS ( pH7. 4) 中,使其终质量浓 度为 BSA 14 mg / mL,过滤除菌,密封闭光,制成蛋白质糖 基化反应液。样品分别用水,1% Tween 80 或 DMSO 配制 成一定质量浓度,备用。 1. 2. 3 方法重复性考察 取一定量含 BSA 14 mg / mL 的反 应液,共设 12 个平行管,分别向试管中加入终质量浓度为 40 mg / mL 的盐酸氨基胍溶液,并设对照组 ( 加同样体积 PBS) 和空白组 ( 不含葡萄糖 / 果糖) 。置 37℃ 培养箱中孵 育 7 d。糖基化产物孵育结束后,在 430 nm 处检测荧 光 强度。 1. 2. 4 样品对 AGEs 形成的作用 同上,取一定量含 BSA 14 mg / mL 的反应液,每组设 2 个平行管,分别向各剂量组 中加入终质量浓度为 0. 005 mg / mL 的样品溶液,并设对照 组 ( 加同样体积 PBS) 和空白组 ( 不含葡萄糖 / 果糖) 。置 37 ℃ 培养箱中孵育 7 d。糖基化产物孵育结束后,在 430 nm 处检测荧光强度。
7 种中药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作用
杨 虹1 , 项 英1 , 庄庆祺1 , 孙 浩2 ( 1. 如新 ( 中国) 抗衰老研究中心,上海 201203; 2. 如新抗衰老研究中心,普罗沃,犹他州 84601 美国)
摘要: 目的 观察葛根、决明子等几种中药提取物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牛血清白蛋白和果
随着人们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 非酶糖基化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正越 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AGEs 的沉积使大分子物质发生 交联而导致功能障碍,因此抑制 AGEs 的产生对治疗糖尿 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即还原糖与游离氨基之间发生的非 酶促反应,反应产物呈棕色,具有自发荧光,可用荧光分 光光度计测定荧光值来反应 AGEs 水平,该法是检测 AGEs 较经典的方法,灵敏度和重复性都较好。因此采用此方法, 在 430 nm 处测定荧光,以盐酸氨基胍作为阳性对照。盐酸 氨基胍为 ( AG) 公认的非酶糖基化反应试剂,抑制剂,抑 制 AGEs 生成及交联,能够减少组织的 AGEs 沉积,阻断或 延缓糖尿病相关的器官损害过程。
根据所测数据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 ( % ) = ( 1 - F提取物 / F对照组 ) × 100% 空白组荧光强度调为 0; F提取物 = F样品实测值 - F样品空白 2 结果 2. 1 方法重复性结果 40 mg / mL 的盐酸氨基胍对 AGEs 的抑制率分别为 57. 6% 、57. 5% 、57. 7% 、57. 6% 、58. 0% 、 58. 3% 、 59. 4% 、 60. 1% 、 59. 8% 、 61. 0% 、 61. 3% 、 61. 3% 。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平均值和 RSD。Xaver = 59. 13% ,
参考文献:
[1 ] 钱 华,王树朋,邓 新.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研究进 展[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 10) : 247-248.
糖 / 葡萄糖在体外共同孵育建立体外蛋白非酶糖基化反应体系,并将反应液分成空白组,对照组和药物组,在 37 ℃ 孵
厢中孵育 7 d,检测波长 430 nm 测定各组荧光值。结果 葛根、决明子等明显抑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形成。结论
葛根、决明子等具有抑制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的作用。
关键词: 非酶糖基化;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 AGEs) ; 葛根; 决明子; 百里香; 罗布麻; 杜仲; 玉米; 山茱萸
葛根、决 明 子、百 里 香、罗 布 麻、杜 仲 为 常 用 中 药, 对体外孵育 AGEs 的形成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 分别为 89. 1% ,90. 6% ,86. 4% ,77. 0% 和 70. 8% 。其中 葛根、决明子、百里香的抑制作用最强。因此进一步对这 些中药中具有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 对于糖尿病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2013 年 8 月 第 35 卷 第 8 期
中成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August 2013 Vol. 35 No. 8
[9 ] [10] [11] [12] [13]
[14]
[15]
[16]
nutritional profile of obese adolescen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07,44 ( 4) : 446-452. McCullough,Arthur J. Update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J]. J Clin Gastroenterol,2002,34( 3) : 255-262. 严述常. 猪苓多糖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 3) : 14. 黄浩新,何声溥. 葫芦素片 + 猪苓多糖治疗肝炎肝硬化的 疗效观察[J]. 广东医学院学报,1997,15( 1) : 54-55. 梁诗飔,黄金城. 猪苓多糖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院药 学杂志,1999,19( 3) : 167-169 顾国妹,杨栓平,邱夏地,等. 大鼠实验性脂肪肝模型血 浆和肝脏 脂 质 含 量 变 化 比 较[J]. 肝 脏,2002,7 ( 3 ) : 181-182 郑素洁,程薇莉,丁茗敏.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酶与血 脂水平 变 化 的 临 床 分 析[J]. 实 用 医 学 杂 志,2005,22 ( 5) : 421 顾国妹,杨栓平,邱夏地,等. 大鼠高脂饮食性和酒精性 脂肪肝超微结构比较[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 ( 1) : 1-2 扈国杰,李佃贵,栗世方,等. 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
RSD 为 2. 6% ,结果说明该方法重复性好。
2. 2 7 种中药提取物对 AGEs 形成的抑制作用 见表 2。
表 2 7 种中药提取物对 AGEs 形成的影响 ( x ± s,n = 2)
样品名称 玉米提取物 罗布麻提取物 葛根提取物 决明子提取物 杜仲叶提取物 百里香提取物 山茱萸提取物
质量浓度 / ( mg·mL - 1 ) 102. 8 102. 5 100. 8 100. 1 100. 2 102. 2 112. 6
[17]
[18] [19] [20]
[21]
[22] [23]
建立及新清肝饮 煎 剂的 防治作 用[J]. 中西 医结 合学报, 2004,2( 2) : 123-125 王晓红,曹琦,李 俊,等. 改良法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 型的 建 立 [J]. 安 徽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2007, 42 ( 4 ) : 420-423 古 赛,蒋小黎,何 琳,等. 大鼠慢性酒精性脂肪肝模 型的建立[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6,31( 1) : 81-84 关光玉,曾家慧,张术斌,等. 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的 建立[J].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 11) : 971-972 王海霞,贾柳萍,陈其奎,等.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水 平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相关性的实验研究[J]. 国际消化病 杂志,2006,26( 3) : 211-213 唐桂蓉,杨尔成,廖福双,等. 饮酒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水平影响的对照研究[J]. 心肺血管学报,1989,8 ( 8) : 138-140 李清华. 酒 精 对 血 清 高 密 度 脂 蛋 白-胆 固 醇 水 平 的 影 响 [J]. 中华心血管杂志,1986,14: 178 Brousseau M E,Schaefer E J,Wolfe M L,et al. Effects of an inhibitor of 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 in HDL cholesterol [J]. N Engl J Med,2004,350( 15) : 15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