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食物教案

合集下载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2. 培养学生对美食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3. 通过对世界各地美食的了解,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习俗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亚洲美食: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的特色美食。

2. 欧洲美食: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国家的特色美食。

3. 非洲美食:埃及、南非、尼日利亚等国家的特色美食。

4. 美洲美食:美国、墨西哥、巴西等国家的特色美食。

5. 大洋洲美食: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特色美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培养学生对美食的兴趣。

2. 教学难点:对不同国家美食特点的阐述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美食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视频播放法:播放有关世界各地美食的制作过程和特色介绍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美食文化。

3. 讲解法:教师对世界各地美食的特点、历史背景等进行讲解。

4. 讨论法:分组让学生讨论自己喜欢的美食,分享美食文化。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2. 讲解亚洲美食:介绍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的特色美食,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 讲解欧洲美食:介绍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国家的特色美食,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4. 讲解非洲美食:介绍埃及、南非、尼日利亚等国家的特色美食,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5. 讲解美洲美食:介绍美国、墨西哥、巴西等国家的特色美食,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6. 讲解大洋洲美食:介绍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特色美食,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7.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喜欢的美食,分享美食文化。

8. 总结课程:教师总结世界各地美食的特点,强调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习俗的重要性。

9.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美食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一、教案概述《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教学对象:八年级教学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拓宽视野。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3. 提高学生对食物的鉴赏能力和生活品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美食,讨论美食背后的文化。

3. 图片展示法:展示各地美食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内容:1. 世界各地美食简介2. 亚洲美食文化3. 欧洲美食文化4. 非洲美食文化5. 美洲美食文化二、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美食的喜好,分享喜欢的美食。

2. 教师总结:美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同地区有各自的美食文化。

步骤二:讲解世界各地美食简介(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世界各地美食,包括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

2. 强调美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步骤三:深入了解亚洲美食文化(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亚洲美食文化,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特色美食。

2. 引导学生了解亚洲美食的独特之处。

步骤四:探讨欧洲美食文化(10分钟)1. 教师讲解欧洲美食文化,包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特色美食。

2. 引导学生了解欧洲美食的精髓。

步骤五:了解非洲美食文化(5分钟)1. 教师讲解非洲美食文化,包括埃及、南非等国家的特色美食。

2. 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美食的独特风味。

步骤六:探索美洲美食文化(5分钟)1. 教师讲解美洲美食文化,包括美国、墨西哥等国家的特色美食。

2. 引导学生了解美洲美食的多元性。

步骤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美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三、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美食文化的兴趣。

2. 评估学生在互动讨论中的表现,检验他们对美食文化的理解。

3. 收集学生对本次课程的评价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食物》教案
生:佝偻病。
师:如果是成年人呢?
生:骨软化症。
师:如果缺钙,我们可以通过吃什么食物来补充钙呢?
生:奶制品、深绿色蔬菜和豆类等。
师:除了钙,铁、磷、碘等也是无机盐,如果缺铁会患什么病呢?
生:缺铁性贫血。
师:对,因为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血红蛋白如果合成受到阻碍,就会导致贫血。我们可以通过吃什么食物来补铁呢?
生:无机物。
师: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呢?
生:有机物。
师:回答得很好,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可以提供能量,所以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但是,大家想一下,不同的食物里营养成分都是一样的吗?
生:不是。
师:是的,不同食物所含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大家要知道这一点。下面我们来详细学习一下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作用。
师:是的,他们如此强烈的反差却是因为同一原因,就是都与营养相关,都是营养方面出现问题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健康,就是科学营养。科学营养离不开营养物质,而我们获得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这就是这一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师:我们平时可以通过查看食品标签获知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也可以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获知。请大家回忆一下: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实验中,我们应用哪些方法检测水、无机盐、淀粉、脂肪?我们又该如何检测其他成分呢?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说明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难点:1.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
2.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3.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过程
师:(展示图片)为什么有的人骨瘦如柴?有的人肥胖得迈不动脚?大家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人类的食物》教案:探究人类的口味偏好和文化习惯

《人类的食物》教案:探究人类的口味偏好和文化习惯

《人类的食物》教案:探究人类的口味偏好和文化习惯:人类的食物是我们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人类文化和地区差异的一种体现,每个地方的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食物和独特的口味,本文将从人类的口味偏好和文化习惯两个方面,探究人们对于食物的偏好和文化习惯,以及这种偏好和文化习惯的影响。

一、人类的口味偏好人类的口味偏好是由遗传和环境两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

从遗传角度来看,每个地区的人口的基因差异较大,这也决定了人们对于食物的口味偏好存在差异。

例如,南欧人和北欧人的基因具有明显的区别,他们的口味偏好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从环境的角度来看,人们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所受的环境和地区对于口味的养成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中西方人口的差异就很大。

中西方人的区别在于,中西方人口味的差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缩小,而在年轻人时期就有很大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人的环境和文化习惯的不同,导致他们的口味偏好也具有显著的差异。

在食物的选择上,中西方人也有很大的差异,中式饭菜以清淡、咸淡相宜为主要特色,西方饭菜以浓重的调味料和多样化饭菜为主要特色。

二、文化习惯对人类口味偏好的影响文化习惯对于人类口味偏好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文化习惯不仅仅决定了人们口味的转变,而且还是食物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中国的文化领域中,饮食在文化传承中所占有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中式文化的饮食传承就成为了历史传承的一种方式。

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区的食物文化和口味偏好也明显不同,例如日本的寿司、意大利的披萨就是他们特色的食物文化的体现。

除此之外,文化习惯中还包含着一些食物的标示,例如,中国的年夜饭、意大利的比萨餐,等等。

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带给了人们对于饮食的理解,同时也带给了人们对于饮食的标准。

在很多情况下,文化习惯还会影响人们的口味偏好。

例如,中国习惯以米饭为主,意大利人习惯以面食为主,这一差异从口味的偏好上就可以看出来。

三、口味偏好的影响人类的口味偏好并不仅仅是对于食物口感的兴趣和爱好,对于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初中生物教案食物

初中生物教案食物

初中生物教案食物教学目标:1. 了解食物的作用和分类。

2. 掌握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和食物摄入的平衡。

3. 意识到合理的饮食结构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食物的分类和作用。

2. 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

3. 饮食结构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1. 掌握食物分类的概念。

2. 系统地了解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生物》PPT资料。

2. 食物分类表格。

3. 素材:富含各种养分的食物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观察附近的食物,引导他们思考食物的作用是什么。

2. 提出问题:你认为食物可以分为哪些类别?有什么共同特点?二、讲解食物的分类和作用(15分钟)1. 使用PPT展示食物的分类和各类食物的作用。

2. 通过讨论和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食物的分类和作用。

三、探究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查找人类主要食物来源的信息。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 强调各类食物的营养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合理的饮食结构的重要性。

四、小结(5分钟)1. 合理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作业:整理并写出自己一天的饮食结构,并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

2. 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认识食物的作用和分类,探究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帮助学生意识到合理的饮食结构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调查、讨论和展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下节课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吸收方式。

金门县第一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 4.8.1《人类的食物》教案1 北师大版

金门县第一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 4.8.1《人类的食物》教案1 北师大版

《人类的食物》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记叙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能举例说明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②学会收集、整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和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等。

③学习用列表法比较、概括、总结知识的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关注、关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说明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难点①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

②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③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方法探究实验课型探究课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作用(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利用多媒体展示二组图片,一组是非洲难民孩子骨瘦如柴,无力行走,在地上卷曲等;另一组是现在我国部分儿童少年过度肥胖的图片。

提问:为什么有的人骨瘦如柴?有的人肥胖得迈不动脚?大家能不能根据这二组图片提出问题,且作出初步的结论?学生提出问题和作出结论:(1)两组图片上孩子体态上的明显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可能是营养问题。

(2)这两组图片中儿童少年是不是得了营养方面的病?一是营养不良,一是营养过剩。

(3)是不是与生活环境有关?一个生活环境艰难,一个生活环境优越。

总结并引出课题:是的,他们如此强烈的反差却是因为同一原因,就是都与营养相关,都是营养方面出现问题造成的。

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健康,就是科学营养。

科学营养离不开营养物质,而我们获得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这就是这一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小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将熟悉的食物名称及其所含营养物质种类写在一张纸上,再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组长负责安排、统计自己小组总共列举出多少种食物及其成分。

在列举中要求能够简单地分出类别。

交流将各小组统计结果进行交流,再统计,全班总计列出多少种食物及营养成分。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1.1 食物与人类文明1.1.2 世界各地美食文化的多样性1.2 课程目标1.2.1 了解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1.2.2 领略世界各地美食文化的魅力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1.3.2 案例分析法1.3.3 小组讨论法第二章:亚洲美食2.1 中国美食2.1.1 川菜2.1.2 粤菜2.1.3 苏菜2.2 日本美食2.2.1 寿司2.2.2 天妇罗2.2.3 拉面2.3 韩国美食2.3.1 烤肉2.3.2 泡菜2.3.3 石锅拌饭2.4 东南亚美食2.4.1 泰国美食2.4.2 越南美食2.4.3 印度尼西亚美食第三章:欧洲美食3.1 法国美食3.1.1 的法式糕点3.1.2 法国葡萄酒3.1.3 法式牛排3.2 意大利美食3.2.1 意大利面3.2.2 披萨3.2.3 意大利冰淇淋3.3 西班牙美食3.3.1 西班牙海鲜炖饭3.3.2 西班牙小吃(Tapas)3.3.3 西班牙冷汤3.4 英国美食3.4.1 仰望星空派3.4.2 英国下午茶3.4.3 伦敦街头美食第四章:非洲美食4.1 埃及美食4.1.1 开罗的街头小吃4.1.2 埃及烤肉串4.1.3 埃及传统糕点4.2 尼日利亚美食4.2.1 尼日利亚饭食4.2.2 尼日利亚街头小吃4.2.3 尼日利亚海鲜4.3 摩洛哥美食4.3.1 摩洛哥炖菜4.3.2 摩洛哥薄荷茶4.3.3 摩洛哥烤肉第五章:美洲美食5.1 美国美食5.1.1 德州烤肉5.1.2 纽约披萨5.1.3 加利福尼亚有机食物5.2 墨西哥美食5.2.1 墨西哥卷饼5.2.2 墨西哥玉米片5.2.3 墨西哥辣椒5.3 巴西美食5.3.1 巴西烤肉5.3.2 巴西黑豆饭5.3.3 巴西水果《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第六章:大洋洲美食6.1 澳大利亚美食6.1.1 澳式汉堡6.1.2 澳大利亚牛排6.1.3 澳洲特色甜点6.2 新西兰美食6.2.1 新西兰羊排6.2.2 新西兰海鲜6.2.3 新西兰甜品第七章:中东美食7.1 土耳其美食7.1.1 土耳其烤肉7.1.2 土耳其甜点7.1.3 土耳其茶文化7.2 以色列美食7.2.1 以色列沙拉7.2.2 以色列街头小吃7.2.3 以色列特色菜肴7.3 阿拉伯美食7.3.1 阿拉伯烤肉7.3.2 阿拉伯甜品7.3.3 阿拉伯咖啡第八章:拉丁美洲美食8.1 阿根廷美食8.1.1 阿根廷烤肉8.1.2 阿根廷探戈与食物8.1.3 阿根廷特色甜点8.2 哥伦比亚美食8.2.1 哥伦比亚咖啡8.2.2 哥伦比亚特色菜肴8.2.3 哥伦比亚街头小吃8.3 智利美食8.3.1 智利海鲜8.3.2 智利葡萄酒8.3.3 智利水果第九章:传统节日与美食9.1 春节与中华美食9.1.1 饺子9.1.2 年糕9.1.3 汤圆9.2 端午节与美食9.2.1 粽子9.2.2 艾叶9.2.3 雄黄酒9.3 圣诞节与美食9.3.1 圣诞烤火鸡9.3.2 圣诞蛋糕9.3.3 圣诞布丁第十章:未来美食趋势10.1 可持续发展与美食10.1.1 生态农业与美食10.1.2 海洋保护与海鲜产业10.1.3 减少食物浪费10.2 科技创新与美食10.2.1 3D打印美食10.2.2 与餐饮业10.2.3 太空食品10.3 美食文化的全球化10.3.1 美食旅游10.3.2 美食节与竞赛10.3.3 跨文化交流与美食创新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第二章亚洲美食亚洲美食章节中,中国美食、日本美食、韩国美食以及东南亚美食都是重点。

《人类的食物》教案:揭秘食品加工的危害与安全措施

《人类的食物》教案:揭秘食品加工的危害与安全措施

《人类的食物》教案:揭秘食品加工的危害与安全措施教学目标:1. 了解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认识食品加工可能带来的危害。

3. 掌握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

教学内容:1. 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食品加工的危害及其原因。

3. 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1. 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食品加工的危害及其原因。

3. 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

教学难点:1. 食品加工的危害及其原因。

2. 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

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

2. 食品加工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食品加工?为什么要进行食品加工?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3. 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人类的食物》教案:揭秘食品加工的危害与安全措施。

二、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5分钟)1. 教师介绍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学生通过教材和多媒体资料了解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食品加工的理解。

三、食品加工的危害及其原因(10分钟)1. 教师介绍食品加工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其原因。

2. 学生通过教材和多媒体资料了解食品加工的危害及其原因。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食品加工危害的理解。

四、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10分钟)1. 教师介绍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

2. 学生通过教材和多媒体资料了解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食品加工安全措施的理解。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 教师提出改进建议,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食品加工的安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食品加工的危害及其原因的认识程度。

六、案例分析:食品加工危害的实例(10分钟)1. 教师展示食品加工危害的实例,如瘦肉精、塑化剂等事件。

2. 学生通过教材和多媒体资料了解案例的背景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 章人体的营养
第 1 节人类的食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记叙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能举例说明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
重要作用。

②学会收集、整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和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
组合作交流能力等。

③学习用列表法比较、概括、总结知识的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关注、关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说明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难点
①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

②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③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用具
多媒体食品标签蛋白质的检测维生素 C 双缩脲试剂
蛋白质嘀管试管
教学方法探究实验
课型探究课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利用多媒体展示二组图片,一组是非洲难民孩子骨瘦如柴,无力行走,在地上卷曲等;另一组是现在我国部分儿童少年过度肥胖的图片。

提问:为什么有的人骨瘦如柴有的人肥胖得迈不动脚大家能不能根据这二组图片提出问题,且作出初步的结论
学生提出问题和作出结论:(1)两组图片上孩子体态上的明显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可能是营养问题。

(2)这两组图片中儿童少年是不是得了营养方面的病一是营养不良,一是营养过剩。

(3)是不是与生活环境有关一个生活环境艰难,一个生活环境优越。

总结并引出课题:是的,他们如此强烈的反差却是因为同一原因,就是都与营养相关,都是营养方面出现问题造成的。

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健康,就是科学营养。

科学营养离不开营养物质,而我们获得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这就是这一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小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将熟悉的食物名称及其所含营养物质种类写在一张纸上,再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组长负责安排、统计自己小组总共列举出多少种食物及其成分。

在列举中要求能够简单地分出类别。

交流将各小组统计结果进行交流,再统计,全班总计列出多少种食物及营养成分。

讨论食物究竟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成分
2、演示实验:“蛋白质的检测”,“维生素C的检测”
老师介绍双缩脲试剂和吲哚酚试剂的配制方法。

小结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呈现紫色反应,吲哚酚与维生素C溶液呈现褪
色反应。

通过以上演示实验,同学们知道了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C
的方法,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食物的营养成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里有一些食物,你能猜一猜这些食物中含有什么营养成分吗
(1)作出假设
(2)设计实验方案
我们已经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所要检测的食品的营养成分作出了假设,那么供检测的食品中是不是含有这些营养成分呢请同学们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小组讨论: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实验材料的选择,设计实验方案,实验中的注意事项,预期的实验结果等。

小结:各小组交流实验方案,老师在学生的回答中指导探究方法。

(五)课堂练习(课件演示)
第2课时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一复习提问
1、食物中营养成分有哪些
2、怎样检测蛋白质的,维生素C
二、导入新课
我们认识到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它们对人体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指导学习。

三、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第5、6页的内容。

利用多媒体讲解各种营养成分的食物来源和主要功能
水:约占人的体重60%70%是细胞达到重要组成成分。

体内的养分等
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运输到身体各个部分。

无机盐:无机盐占量4%,作用十分重要,如,含铁、含磷的无机盐是构成牙和骨骼的重要成分。

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蛋白质:是构成厂细胞的基本物质。

也是人体的供能物质。

脂肪:也是人体重要的供能和储存能量的物质。

维生素;可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常见有维生素A、维生素C 维生素B1、维生素B、维生素B6维生素B2、维生素D。

它们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见p6表。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食物中含有六大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对我们的身体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人体缺乏某些营养成分,就会表现出相应
的缺乏症状。

作业;P8 第1、2、 3 题
板书设计第一节人类的食物
一、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检测
2、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三大产热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
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作用
1、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2、无机盐:含铁、含磷的无机盐是构成牙和骨骼的重要成分。

3、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4、蛋白质:是构成厂细胞的基本物质。

也是人体的供能物质。

5、脂肪:也是人体重要的供能和储存能量的物质。

6、维生素;可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后记:本节课采用阅读、实验活动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探究的方法。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教学效果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