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18年红桥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全国区级联考】天津市五区联考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全国区级联考】天津市五区联考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天津市五区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第一次联合模拟练习语文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怅然(zhàng)狼藉(jí)即物起兴(xìng)B. 荣膺(yīng)朔方(suò)周道如砥(dǐ)C. 沉湎(miǎn)汲取(jí)强聒不舍(guā)D. 震悚(sǒng)仄歪(zè)龙吟凤哕(huì)【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A项“怅然”读作“chàng”;B项“朔方”读作“shuò”;C项“强聒不舍”读作“guō”。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灿烂的阳光并不是永远,细心地感受,就不会终生后悔;美好的风景也不能时时,尽情地欣赏,才不觉万世遗憾。

茵茵绿草抓住了阳光,始得坚毅;束束胡杨保留了滴滴水分,变的顽强。

把握机会,勇往直前,成功就在不远处招手。

A. 莅临存留一簇B. 光临停留一簇C. 光临存留簇簇D. 莅临停留簇簇【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选词填空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光临”是指一般的人或物到来,“莅临”是指大人物来,“光临”符合语境;“存留”有“保存”的意思,“停留”是“留下”的意思,“存留”符合语境;根据“滴滴水分”的提示,第三处填写“簇簇”。

故选C。

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一个简单的电话,一句平常的问候,都是对亲情最生动的演绎和诠释。

B. 交通部门为了优化出行环境,加快了运河两岸道路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C. 由于开通了公室绿色通道,使得主城区交通堵塞问题得到了很大的解决。

2018红桥区结课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2018红桥区结课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红桥区2018年结课考试初三年级语文学科试卷解析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阔绰(chuò)恣睢(zī)心无旁骛(wù)恪尽职守(kè)B.胚芽(pēi)勾当(gōu)涕泗横流(tì)蹑手蹑脚(niè)C.涟漪(yī)沉吟(yín)断壁残垣(yuán)峥嵘岁月(zhēng)D.蓬蒿(gāo)扶掖(yē)奄奄一息(yān)鳞次栉比(zhì)答案C解析A恣(zì)睢B勾(gòu)当D蓬蒿(hāo)扶掖(yè)奄(yǎn)奄一息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工匠们传承、坚守、钻研、创新,______技能的极致,打磨完美的作品。

(2)司马迁的伟大,在于他从未以成败论英雄,从未以简单的道德观念来______历史人物。

(3) 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______。

A.追求评判淋漓尽致B.追赶判断惟妙惟肖C.追赶评判惟妙惟肖D.追求判断淋漓尽致答案A解析追求:指尽力寻找、探索;也特指向异性求爱。

追赶:追击,追捕;加快速度赶上前面的人或事物。

①句,此句想表达工匠们努力去探索技能上的最高境界,故“追求”最为恰当。

评判:指评论性的评价或判断。

判断:判决;估计(如品质、行为或人的)程度、力量、价值或性格;分析裁定,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

②句,此句想表达司马迁不通过简单的道德观念对历史人物做出评价,故“评判”最为恰当。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等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也可以形容非常痛快。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仿造得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非常逼真。

③句,此句想表达书法作品将书法艺术的美表现得十分充分,故“淋漓尽致”最为恰当。

本题应依次填入“追求”“评判”“清脆”“淋漓尽致”,与A项相符。

天津市天津五区联考2018届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天津市天津五区联考2018届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 年天津市部分区初中毕业Th学业考试第一次模拟练习语文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27 分。

(1~3小题,6~8小题,每题 2 分;4-5 小题,9~11 小题,每题 3 分)1.D 2.C3.A 4.D5.B6.A 7.A8.C 9.C10.A 11.C二、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

12.(1)江春入旧年(2)散入春风满洛城(3)长河落日圆(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5)醉里挑灯看剑(6)白露为霜(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7 分。

13.(1)通“现”,显现,出现(2)有的人(共2分。

每空1分)14.因此许多读书人逐渐地跟随董遇学习了。

(共2 分。

意对即可)15.示例:反复阅读一本书,充分利用好“三余”时间勤奋学习,都是学习的好方法。

(共3 分。

言之成理即可)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5 分。

16.(1)十六七岁的我(2)年轻、矫健(3)矜持、沉稳(4)老年的我(共 4 分。

每空 1 分)17.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与永恒的时间相比,生命非常短暂,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惜之情(2 分)。

(共3 分)18.A D (共4 分。

每个选项2 分)19.结构上,这一段文字照应开头并总结全文(2分);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如滴水短瞬易逝,要珍惜生命(时间)的人生感悟( 2 分)。

(共 4 分。

言之成理即可)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3 分。

20.材料三(2 分)21.示例:中国瓷器的烧制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中国瓷器是制作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中国瓷器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

(共3 分。

意对即可)22.(1)林冲(2)孙悟空(3)米开朗琪罗(4)藤野先生(共4分。

每空1分)23.示例:他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

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即使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病魔无情地夺走了他的健康,但他也不向命运屈服,并以顽强的毅力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自己的生命誓言。

2018天津市红桥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带答案

2018天津市红桥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带答案

阅读继承天寺夜游一文回答 9~11 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
念:思念,惦记
B.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C.庭下如.积水空明
如:像,如同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10.下列句子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相与步于中庭
B.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C.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D.祭以尉首
(司马迁《陈涉世家》)
卢庄道,范阳人也,天下称为名家。聪慧敏悟,冠于今古。父彦与高士廉有旧。庄道少 孤①,年十二,造②士廉。廉以故人子,引令坐。会.上有上书者,庄道窃窥览,谓士廉曰:“此
文庄道所作。”士廉怪谓曰: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请诵之,果通。复请倒通,又通。 士廉称叹久之。乃跪谢.曰:“此文实非庄道所作,向傍窥而记耳。”士廉取他文及案牍,命
不一会儿,下人又拿着银子回来了。高知府一愣,盯着下人手上的银子问:“怎么,他 嫌银子少了?”“没有!”下人躬身答道,“他什么也不要,就想见大人。”高知府想了想, 摆摆手,让下人带年轻人过来。
不一会儿,年轻人到了。高知府打量了一下,只见他长脸,熊腰,还背着一个褡裢。他 像是走了很远的路,全身风尘仆仆的,身上的衣服还挂破了。“你见我有什么事吗?”高知 府问。“我还大人东西来了!”年轻人跪下说道。“还我东西?”高知府吃惊地瞅地看着年 轻人,他敢保证,眼前的年轻人他绝对不认识,更别说借东西给他了。高知府眼里充满了疑 问。 年轻人取下褡裢,拿着一个包裹,解开一层又一层,最后,一个圆圆的东西露了出来。

红桥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

红桥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

2018年红桥区第二次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第Ⅰ卷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

1-3题,6—8题,每题2分;4—题,9-11 题,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哺.育(pǔ)脑髓.(suǐ)义愤填膺.(yīng)锲.而不舍(qiè)B。

蓬蒿.(hāo)蓦.然(mù) 鲜.为人知(xiǎn) 怏怏不..乐(yàng )C。

哂.笑(shěn)告罄.qìng)广袤.无垠(mào)孜.孜.不倦(zī)D。

剽.悍(piāo)怂.恿(sǒng)相形见绌.(zhuō)怡.然自得(yí)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历史上、现实中,很多人以顽强拼搏为人生信条,不断提升自己,立志追求_____,因而创造了优秀业绩。

并不是命运多么垂青他们,而是这些人自己不_____,不放松,坚持不懈奋斗,既有凌云之志,又有笃定之行,坚持走好人生每一段路程,从而迈向更高远的_____.A.优越松懈境界B。

卓越懈怠境界 C.优越懈怠意境D。

卓越松懈意境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针对道路交通的问题,某公路运输管理处精准定位,快速反馈,及时发现。

B。

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走进先贤,重读经典"的活动。

C.随着美国高调宣布对中国出口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使中美贸易摩擦骤然升温.D。

爱鸟护鸟活动的志愿者们积极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守护家园的生态理念。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到桃花堤看花、八里台踏青、公园游玩,是以前天津人公认的春季休闲时尚.B。

大家都比较关心老人、孕妇、婴儿、术后患者等特殊人群乘机时需要注意些什么?C.“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D.长江,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有郁郁葱葱、壮美绝伦的峡谷风光;有各具特色、张力十足的山水人文;同时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5.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联合模拟考试试卷(一模)

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联合模拟考试试卷(一模)

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联合模拟考试试卷(一模)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 复投之/将复何及B . 缀行甚远/夫君子之行C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暇甚D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温故而知新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 (2019九下·中山开学考)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这是某种令人jīng hài________而不知名的杰作。

②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lán lǚ________的年老水手走去。

③不一会儿,暴风雨就xiēsīdǐlǐ________地开始了。

④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zī zī bú juàn________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三、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3. (8分)(2017·杭州模拟) 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予独爱莲之________ , 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②________ ,散入春风满洛城,________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③饭疏食饮水,________ ,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 ,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④在中学生排球比赛中,你校排球队接连失败,而此时你被任命为队长,为此可以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话来表述你此时的心境:________ , 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⑤《武陵春》中,人事变故使词人感触万千,其中最能体现其无限悲苦的情感的,以泪代语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⑥去年,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取得实质性进展,沿线许多国家积极参与,前景一片大好,呈现出正如________ , ________的景象。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四、名著阅读 (共2题;共6分)4. (1分)(2017·咸丰模拟) 名著阅读。

天津市红桥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天津市红桥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潮平两岸阔,______ 。

(王湾《次北固山下》)(2)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夕日欲颓,______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4)______ ,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5)大漠孤烟直,______ 。

(王维《使至塞上》)(6)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 。

(崔颢《黄鹤楼》)(7)春天,是一个古代文人为之寄情、为之歌唱的季节。

面对春景,唐代诗人韩愈在《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 ”的诗句,对生机勃勃的春景充满了赞美之情;“诗圣”杜甫《春望》中“______ ,城春草木深”两句,表现出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满目疮痍的景象;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写道的“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表现出了词人处境凄惨、内心悲痛,从而意欲消除愁怨的感伤。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2.一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了一项调查活动,分别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中学生进行“受你尊敬的人物”的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的统计表。

“受你尊敬的人物”的问卷调查表(1)从这份调查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不出现具体数值)(2)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写出一条建议。

3.母亲节是一个歌颂母爱的日子,也是一个感恩的日子。

很多时候,我们在忙碌的学习中,忽略了对母亲表达我们的爱。

再过几天,就是母亲节了。

请你在给母亲的贺卡上,写上一段祝福的话语。

要求:①语言表达得体,②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30个字。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0.0分)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憔悴.(cuì)酝酿.(niàng)绮.丽(qí)忍俊不禁.(jīn)B. 啜.泣(chuò)刹.那(shà)恣睢.(suī)锐不可当.(dāng)C. 须臾.(yú)归咎.(jiū)枘.凿(ruì)头晕目眩.(xuán )D. 隐晦.(huì)拂.晓(fú)拮据.(jū)销声匿.迹(nì)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二月的惊雷的沉睡的万物,白鹭着翅膀,掠过山峦水畔,停泊在的春光里。

天津地区2018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精品

天津地区2018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精品

天津地区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1页至第3页,第Ⅱ卷第4页至第7页。

答题纸共4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及答题纸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

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扶掖.(yè)嗤.笑(cī)涕泗.横流(sì)B.旁鹜.(wù)襁.褓(qiáng)恪.尽职守(kè)C.枘.凿(ruì)拮.据(jié)根深蒂.固(dì)D.妖娆.(ráo)抽噎.(yè)一代天娇.(jiāo)2.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D.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从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得当的一项是()。

(2分)A、在校园艺术节上,同学们别出心裁....,自编自演了许多新颖的节目,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B、第三次摸拟考时,李华的语文和数学都得了95分,真是有点美中不足....。

C、小王家买了个液晶显示的大彩电,小王脸上一整天笑逐颜开....。

D、在“我为建设平安校园提建议”的讨论会上,大家都目不转晴....地思考着问题4、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美国国会众议院10月3日263票对171票的投票结果通过了经过修改的大规模金融救援方案,为该方案付诸实施完成了关键的一步。

B、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开幕式于10月4日晚8点在北京奥林匹克中心隆重举行,在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残奥会后,北京又迎来今年的第三项世界大型综合运动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桥区第一次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一、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憔悴.(cuì)琐屑.(xuè)一瞬.间(shùn)无动于衷.(zhōng)B.伫.立(zhù)气氛.(fēn)金銮.殿(luÁn)忍俊不禁.(jìn)C.嘈.杂(cāo)庇.护(bì)笑吟.吟(yín)随声附和.(hē)D.脊.椎(jǐ)襁.褓(qiǍng)绥.靖区(suí)气息奄.奄(yǍn)答案D解析琐屑.(xiè)忍俊不禁.(jīn)随声附和.(hè)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丝绸之路是古代____亚非欧文明的动脉,是东西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交流的桥梁。

东西方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之间,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横贯数万里的地理区间内相互进行着交通往来和文明____,其中物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为不同文明的发展___了新鲜血液。

A.贯通交融注入B.贯穿融通注入C.贯通融通引入D.贯穿交融引入答案A解析贯通:①(学术、思想等方面)全部透彻地了解:融会~|~中西医学。

②连接;沟通:上下~|武汉长江大桥修成后,京广铁路就全线~了。

贯穿:①穿过;连通:这条公路~本省十几个县。

②贯串: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

交融:融合在一起:水乳~。

融通:①使(资金)流通:~资金。

②融会贯通:~古今。

③使融洽;相互沟通:~感情。

注入:①灌入。

多指抽象事物。

②记入,记下。

引入:①引导向一个方向发展:引入歧途。

②引进以前没有或不存在的东西:引入新品种。

③引领到:她已经把小火鸡引入围栏里。

(4)把某种成分或因素引入某种场合或论题中的行为或情况。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农业银行的信贷部门不断加大对“三农”业务的金融支持力度和规模。

B.2017年下半年,有六家共享单车企业先后出现跑路、倒闭、押金难退。

C.近日,《红海行动》成功突破35 亿票房,创下中国电影春节档最高票房记录。

D.2018 年首场流星雨1 月 4 日光临地球,每小时天顶流量甚至大约可达百颗左右。

答案C解析A搭配不当,去掉“和规模”。

B缺宾语,末尾加上“的情况”。

D词语重复,去掉“大约”。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像章、红宝章、纪念章等,是当年人人佩戴的毛主席像章的简称。

B.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父母有大格局孩子才能走得长远。

C.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

D.除了春节,哪个传统节日最讲团圆?大概百分之九十的中国人都会选中秋节吧。

答案B解析引号使用不当。

“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改为“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5.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这几句想象奇特,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这两句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C.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这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表现凄苦忧愁重的得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 之多、“愁”之重。

D.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沁园春·雪》)这几句非常传神地表现出作者对成吉思汗文治武功俱佳的大力肯定与赞扬。

答案D解析“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表达了作者对成吉思汗的批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8 题“地球一小时”的意义在一小时之外朱昌俊日前,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鸟巢体育中心举行,北京鸟巢、水立方及深圳海岸城等全国各城市地标性建筑在 20 点30 分熄灭灯光。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

这项活动发起于 2007 年,今年也是该活动进入中国的第 10 年。

在节能与环保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的今天,“地球一小时”虽然得到了世界各地的欢迎和提倡,却也引发了争议和质疑。

这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关灯一小时真的节能吗?最新的报道称,就单个家庭而言,关灯一小时节约的电能占一年耗电量的比例非常有限。

就社会而言,“地球一小时”活动减少的耗电量同样微乎其微。

二是,不少人担心,“地球一小时”集体关灯的行为,是否会造成瞬时电压波动导致供电线路瘫痪,给电网造成过重的负担?事实上,与每天早上八九点工厂开工的这一升、半夜停工这一降对电网构成的冲击相比,“地球一小时”带来的电网负荷影响非常有限,加之电网具备一定的调节能力,“地球一小时”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上述争议或疑问的澄清说明,“地球一小时”的节能效果其实非常有限,也不会造成对电网的损害。

不过,厘清了这些,才能真正利于我们认识到这项活动的实质意义所在。

应该说,长期以来,不少人对“地球一小时”意义的认知,是浅显甚至功利的。

“地球一小时”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引起人们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并激发人们保护地球环境的责任感。

也就是说,熄灯一小时只是形式和手段,普及环保观念,激励环保行动才是目的。

其实,所谓的争议和质疑,也并非对活动本身的否认,而是对活动究竟有多少效果的一种疑惑,它所对应的恰恰是现代人的一种普遍的环保焦虑。

活动的效果,显然不能仅仅指望那一小时来实现,而是要看它能够带来怎样的触动和改变。

事实上,这样的环保行为艺术,与当前我们所对应的“最严环保时代”是非常契合的。

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例,它聚焦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能呼应当代严峻环境问题的议题,提出 5 个领域、20 种具体行为方式,倡导公众积极转变,如购物自带环保袋少用塑料包装袋,不买含聚乙烯等成分的洗化品等。

而这方面,目前也是我们的环保短板所在:2008 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

然而,“限塑令”实施 10 年,收效却甚微,“白色污染”仍然随处可见;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总共产生 400 亿件以上的包裹,带来超过 4600 万吨的快递垃圾;另外,垃圾分类迟迟难以落实……可见,“地球一小时”的环保呼吁,对于我们,其实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与其将目光放在对熄灯一小时的围观上,不如去认真思考,如何利用活动的高关注度来凝聚环保共识,助力环保行动,充分挖掘“地球一小时”活动之外的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2018 年 3 月27 日)6.下列对本文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地球一小时”得到了世界各地的欢迎和提倡。

B.“地球一小时”的节能效果,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C.长期以来,不少人对“地球一小时”意义的认知是浅显甚至功利的。

D.如何利用活动的高关注度来凝聚环保共识,挖掘“地球一小时”活动之外的意义。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概括。

根据对全文的理解,以及结尾段“与其将目光放在对熄灯一小时的围观上,不如去认真思考,如何利用活动的高关注度来凝聚环保共识,助力环保行动,充分挖掘“地球一小时”活动之外的意义”,可得出答案。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地球一小时”,这项活动发起于2007 年,今年也是该活动进入中国的第十年。

B.“地球一小时”活动引发争议和质疑的问题为:关灯一小时是否真的节能和是否会造成瞬时电压波动导致供电线路瘫痪,给电网造成过重的负担。

C.“地球一小时”这样的环保行为艺术,与当前我们所对应的“最严环保时代”是非常契合的。

D.现实生活中“限塑令”实施十年一点收效也没有,白色污染仍随处可见。

答案D解析文中说的是“限塑令”实施 10 年,收效却甚微”,不是一点收效也没有。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二自然段引出问题,让我们重新思考“地球一小时”,这项活动的意义。

B.第三、四自然段争议或疑问的澄清告诉我们,“‘熄灯一小时’,只是形式和手段,普及环保观念,激励环保行动才是目的”。

C.第九自然段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引用等说明方法,说明了“地球一小时”的环保呼吁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D.第十自然段“‘地球一小时’活动之外的意义”,在于要利用高关注度来大力倡导和呼吁环保,并激发人们保护地球环境的责任感。

答案C解析第九段没有使用引用的方法。

阅读继承天寺夜游一文回答9~11 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无与为乐者念:思念,惦记B.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C.庭下如.积水空明如:像,如同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答案A解析念:考虑,想到10.下列句子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A.相与步于中庭B.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C.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D.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答案B解析A、D介词结构后置,C宾语前置。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一句交代了此次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用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世界。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闲人”及清闲之人,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被贬官黄州期间,闲极无聊,无所事事。

D.本文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语言凝练含蓄,饶有余味;为读者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同时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答案A解析“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一句没有交代此次夜游的地点。

二、12.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答案潮平两岸阔解析注意前后句衔接。

(2)夕阳无限好,_____________。

(李商隐《乐游原》)答案只是近黄昏解析注意前后句衔接。

(3)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答案草色入帘青解析注意前后句衔接。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

(韩愈《钱塘湖春行》)答案谁家新燕啄春泥解析注意“啄”字写法。

(5)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答案会挽雕弓如满月解析注意前后句衔接。

(6)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答案弓如霹雳弦惊解析注意“霹雳”的写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