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而有信

合集下载

《论语》中诚信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论语》中诚信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论语》中诚信思想及其当代意义作者:庞博葛馨阳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16期【摘要】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个人人格与道德规范的完美统一。

作为儒家经典著作的《论语》,记录了孔子以仁为本的诚信思想。

文章以《论语》为研究蓝本,对孔子的诚信思想从为人、为学、求利与为政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归纳了孔子诚信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论语》;孔子;诚信;道德;仁一、《论语》中的诚信思想(一)为人要言而有信首先,孔子认为诚信是有仁德的人应具的美德,是朋友交往的必要条件。

在《论语·阳货》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德的人,孔子给出的答案中有句话是这样的:“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子夏在《论语·学而》篇中说过:“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说的就是,交朋友要言而有信,才会被人信任。

同时,在孔子看来,诚信还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

在《论语·为政》中有这样的记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强调的就是说人要是没有诚信,就不会有人相信他,就像车子没有轴一样,如何行驶呢?其言外之意就是人要言而有信,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成就一番事业。

在《论语·卫灵公》中,弟子子张问孔子如何才能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孔子这样回答的:“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就是要求做人要忠信笃敬,这样别人才会接受你的想法。

(二)为学要求真务实在求学上,孔子主张实事求是、谦虚好学、执着追求真理的诚信思想。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告诉子路求知的道理,这样说道:“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强调的就是要实事求是。

在《论语·述而》中提倡要谦虚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同时,在《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还提出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思想。

《论语》中经典的115个成语典故(下)

《论语》中经典的115个成语典故(下)

【导语】《论语》中有许多经典的成语,下⾯就和⽆忧考⼀起来看看,希望可以使⼤家学到更多的东西,欢迎阅读! 50、侃侃訚訚(yín) 【解释】:形容和悦⽽从容不迫地谈话。

【出⾃】:语出《论语·乡党》:“朝,与下⼤夫⾔,侃侃如也;与上⼤夫⾔,訚訚如也。

” 51、空空如也 【解释】:空空:诚恳,虚⼼。

原形容诚恳、虚⼼的样⼦。

现形容⼀⽆所有。

【出⾃】:《论语·⼦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竭焉。

” L 52、理屈词穷 【解释】:屈:短,亏;穷:尽。

由于理亏⽽⽆话可说。

【出⾃】:《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路之⾔,⾮其本意,但理屈词穷,⽽取辩于⼝以御⼈⽿。

” 53、乐⼭乐⽔ 【解释】:乐:喜爱,爱好。

有⼈喜爱⼭,有⼈喜爱⽔。

⽐喻各⼈的爱好不同。

【出⾃】:《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乐⽔。

” 54、乐以忘忧 【解释】:由于快乐⽽忘记了忧愁。

形容⾮常快乐。

【出⾃】:《论语·述⽽》:“发愤忘⾷,乐以忘忧。

” 55、乐在其中 【解释】: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出⾃】:《论语·述⽽》:“饭疏⾷饮⽔,曲肱⽽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56、良师益友 【解释】:良,好;益,有帮助。

使⼈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师和好朋友。

【出⾃】:《论语·述⽽》:“三⼈⾏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改之。

”《论语·季⽒》:“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M 57、苗⽽不秀 【解释】: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

指庄稼出了苗⽽没有抽穗。

⽐喻⼈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出⾃】:《论语·⼦罕》:“苗⽽不秀者有矣夫!秀⽽不实者有矣夫!” 58、敏⽽好学 【解释】:敏:聪明;好:喜好。

天资聪明⽽⼜好学。

【出⾃】:《论语·公冶长》:“⼦⽈:‘敏⽽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也。

言而有信的古语

言而有信的古语

做人言而有信的名句做人言而有信的名句:让人言而有信的诗句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2、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kēng kēng气量小而固执)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矣。

”《论语子路》3、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假如百姓不相信国家,那么国家就不可能站住脚)。

”《论语颜渊》言而有信的名言:1.遵守诺言,恪守信用.诚实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国无诚信不兴,家无诚信不荣.诚实是最大的财富。

2.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源.做官凭印,做人凭信.失信之后是失败。

3.虚伪恶之源,诚信人之本.制假贩假,害群之马.实言实行实心,无不乎人之理.诚实贵于珠宝,守信乃人民之珍。

4.人无信不立,家无信必衰,国无信必危.一句谎言会毁掉一个正直的人的全部名誉.言必行,行必果,碱不然,小人哉!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活得光明磊落.人生第一次要求,就是光明与真实。

6.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君子不失信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吁于人.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

7.诚实者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

8.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讲真话的人,有人不喜欢,但还讲。

9.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他是一切智谋的基本条件。

国无诚信不兴,这无诚信不荣。

10.谎言比狼更可怕。

11.诚实守信是一个民族的根源。

12.诚实守信是传统美德。

诚实是人类最大的财富。

13.老实做人,诚实待人。

14.人无信不立,业无信必衰,国无信则危。

15.一两重的真诚,等于一吨重的聪明。

《论语》言而有信PPT课件

《论语》言而有信PPT课件

促进经济发展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能够保障公平竞争和商业 交易的顺利进行。
提升国际形象
一个诚信的国家在国际上 会赢得尊重和信任,有助 于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03 《论语》中的言而有信
《论语》中关于诚信的论述
言而有信
信则人任
信近于义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是获得他人信任的前提。
04 如何培养言而有信的品质
家庭教育中的诚信培养
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应成为孩子诚信的榜样,通 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让他
们明白诚信的重要性。
建立信任关系
家长应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让孩 子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信任,从而 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
奖惩机制
家长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强化孩 子的诚信行为,让孩子明白诚信是 一种美德,值得追求和发扬。
真诚待人
与人交往时,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人,不以利 益为先,注重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的质量。
3
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不做违法 乱纪的事情,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商业和组织中的诚信实践
诚信经营
商业和组织在经营活动中要遵守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不进行欺诈、 虚假宣传等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社会舆论引导
媒体和社会舆论应积极宣传诚信的重要性,营造 诚信的社会氛围。
法律法规约束
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不诚信行为进行约 束和惩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组织参与
社会组织和个人应积极参与诚信建设,共同营造 诚信的社会环境。
05 言而有信与现代社会的挑 战
现代社会中诚信缺失的问题
商业欺诈
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益,采用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手段欺骗消 费者。

《论语》中关于诚信和信任的语录

《论语》中关于诚信和信任的语录

《论语》中关于“信”的语录学而篇第一1巧言令色,鲜仁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1乎。

传不习乎。

(交友)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2,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治国治民)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3,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言行谨慎)5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4。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交友)6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5,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7有子曰:信6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言行一致)为政篇第二1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治学态度)3子曰:人而无信7,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里仁第四1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言行谨慎)2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3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言行谨慎)公冶长第五1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表里一致)2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8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3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9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4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10之,少者怀之。

雍也篇第六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述而篇第七1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9。

(教育内容)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4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论语》精华50句,只读一遍,获益终生

《论语》精华50句,只读一遍,获益终生

《论语》精华50句,只读一遍,获益终生导读: 《论语》精华50句,只读一遍,获益终生《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如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1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论语》名句及解析

《论语》名句及解析

《论语》名句及解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论语》名句及解析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巧言令色,鲜矣仁【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

”“传”字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

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6.贫而无谄,富而无骄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

(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

”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

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论语》里的50个哲理20200104

《论语》里的50个哲理20200104

《论语》里的50个哲理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1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确: 运用比喻。“輗、軏”是古代车子上 的重要部件。缺了这个关键的部件,车子就没有 办法行走。孔子用这个比喻来说明信对于人立身 处世的重要性,一个人没有的信,将寸步难行。 信是诚实无欺,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纽带。取信 于人,才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取信于民,才能 治理好国家。
同步练习
一词多义
(1)事 事父母,能竭其力。 请事斯语也。 敏于事而慎于言。 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侍奉 从事,实行 做事
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
诚信 见闻广博 逢迎谄媚 阿谀奉承
友便佞,损矣。”
花言巧语
翻译: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 有三种。同为人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 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处的。同善于 逢迎谄媚的人交朋友,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 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处的。”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
同步练习
(二)辨别下列各句中虚词的用法: 则 君子不重,则不成。 子行三军,则谁与? 然则师愈与? 今则无。 便,就 而 与“然”一起表“如此”、“那么”
之意
却 如果,若 那么
德则不兢,寻盟何为?
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同步练习
(三)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 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 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 · 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疏通文意
思考:子夏认为应该怎样来评价一个人学 问的好坏? 明确: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 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 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 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以上几点,就具了做人的 最大学问。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懂得 做人,能做一个高尚的人,其实就是学成了,学 好了。可见孔门的教育重在德行。
对于丧事,不敢不慎重,不被酒所困。(被动
句)
同步练习
(二)辨别下列各句中虚词的用法: 者 仁者,其言也讱。 能使枉者直。 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 富而好礼者也。 用在句中,表提顿,引出下文 表指代,“……的人”的意思 与“也”一起表停顿
与“也”一起表判断
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用在句中表短暂的停顿
士卒亡者过半矣。
[译文] 孔子的朋友叫原壤,他的母亲去世了,孔夫 子帮他洗沐棺木。原壤爬上棺木说:“很久 了!我没有唱歌了。”唱歌说:“狸猫的头 斑 斓的样子,拿着你的手疲倦的样子。”夫子 像 什么也没听见一样过去了,随从的人问: “你 还不停止吗?”夫子说:“我听说,亲人没有 失
10、交友之道
结合注释, 疏通语句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尊重,动词 优秀的品德,名词 侍奉
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
献出他的生命
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翻译:子夏说:“用尊重优秀品德的心来 改变爱好美色的心;侍奉父母,能够竭尽 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 同朋友交往,能诚实守信。这样的人,虽 自谦说没学过,我也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 了。”
不爱真器重宝……以致天下之士。
假舆马者……而致千里。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置办
同步训练
一词多义 (4)复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山重水复疑无路。 宾退,必复命。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幸复得此妇。 实践诺言 重叠
回报情况
再次

夹层,双层
红罗复斗帐。
词句归纳
文言虚词

为人谋而不忠乎? 虽州里,行乎哉? 复哉言乎! 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表疑问语气,“吗”的意思。 表示肯定语气。 表感叹语气,“啊” 相当于“于” 有“对于”的意思
思考:如何理解“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中的“信”?
明确:这里讲的是和朋友的交往。交朋友 重在“信”,这个“信”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涵 义:一是自己要诚实守信,二是朋友间要互相 信任,这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我们必须每 天反躬自己,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才可 以问心无愧地做人友,与朋友肝胆相照。
结合注释, 疏通语句 子夏曰:“ 贤 贤 易色;事父母
同步练习
(一)翻译下列各句,然后判断其句式:
①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②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③异乎吾所闻。 ④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⑤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 怎么知道后来不如现在呢?(疑问句) 四海之内都是兄弟。(判断句) 我听说的与这不一样。(介词结构后置句) 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兄弟。(省略句)
恶乎成名。
难乎有恒矣。
相当于“在”
引出“贵”的对象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
同步练习
2.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原壤登木曰 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狸首之班然执女手之卷然夫子 · 为弗闻也者而过之从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闻之亲 · 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
【答案】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 沐椁。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 歌曰:“狸首之班然,执女手之卷然。”夫子为 弗闻也者而过之。从者曰:“子未可以已乎?” 夫子曰:“丘闻之: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 毋失,其为故也。”
【答案】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 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 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 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 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 可尚已!”
同步练习
(三)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 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 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 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 可尚已!” 译文: 从前,孔子逝世,(弟子们服丧)三年后,收拾行李将要各自回 去,走进子贡住处行礼告别,相对痛哭,泣不成声,这才回去。 子贡又回到墓地,在祭场上搭了间房子,独居三年,然后才回家。 后来的某一天,子夏、子张、子游认为有若像孔子,要用侍奉孔 子的礼节侍奉有若,硬要曾子同意。曾子说:“不行。(老师的 人品)如同经江汉之水洗涤过,盛夏的太阳曝晒过一般,洁白明 亮得无人可以比得上的了!”
任用
事情,这里指的是“祭祀的礼仪” 官职,职务
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 荣。
同步练可也。 信用
听其言而信其行。
低眉信手徐徐谈。
相信
随便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自可断来信。
真实,确实
消息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忠信
同步练习
一词多义 (3)致
事君,能致其身。 君子学以致其道。 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给予,献出 求得,取得 竭尽,穷尽 招致 到达
结合注释, 疏通语句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
有益的快乐 以……为乐
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
好处 逢迎谄媚
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骄傲放纵 放纵游荡 安逸声色
翻译: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 也有三种。以有节制的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 好处为快乐,以广交良友为快乐,是有益处的。喜 欢骄傲放纵,喜欢游荡闲逛,喜欢沉逸志色,是有 害处的。”
庄重 威严 巩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交朋友 过错 害怕
翻译: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 有威严;所学的也就不会巩固。做人应该 以忠诚和信实为主,不同不如自己的人交 朋友。有了错误,就不怕改正。”
结合注释, 疏通语句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
有益的朋友 同正直的人交朋友
9、言而有信
结合注释, 疏通语句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反省 策划
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尽心竭力 守信 老师传授 的知识 复习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 己——为别人策划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 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老师传授 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
疏通文意
结合注释, 疏通语句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如果
輗,小车无軏, 其
语气词,加 强反问语气
何以 行之哉?”
以何,凭 借什么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 道那怎么可以。就好像大车没有鬲、小车 没有衡一样,凭借什么行走呢(怎么能行 走呢)?”
疏通文意
思考: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 , 在本节中,孔子是如何论述“信”的重要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