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名句)《论语》经典语句及译文

合集下载

《论语》经典名言名句

《论语》经典名言名句

《论语》经典名言名句
孔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乐毅以为能。

”(《论语·卫灵公》)。

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雍也》)。

孔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述而》)。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孔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而焉,无莫而焉。

”(《论语·述而》)。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论语·述而》)。

孔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以上是《论语》中的经典名言名句,这些句子都蕴含着深刻的
人生哲理,对我们的人生和处世态度都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希望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学习和领悟这些名言名句,让
它们成为我们做人处世的指南针,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人生。

国学经典《论语》全文及译文

国学经典《论语》全文及译文

【导语】《论语》是孔⼦及其弟⼦的语录结集,由孔⼦弟⼦及再传弟⼦编写⽽成,⾄战国前期成书。

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及其弟⼦的⾔⾏,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下⾯是⽆忧考分享的国学经典《论语》全⽂及译⽂。

欢迎阅读参考! 篇⼀ 1、⼦⽈:“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远⽅来,不亦乐乎?⼈不知⽽不愠,不亦君⼦乎?” 【译⽂】孔⼦说:“学了⼜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从远⽅来,不是很令⼈⾼兴的吗?⼈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吗?” 2、⼦⽈:“巧⾔令⾊,鲜矣仁。

” 【译⽂】孔⼦说:“花⾔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是很少有仁德的。

” 3、曾⼦⽈:“吾⽇三省吾⾝,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曾⼦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为别⼈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君⼦⾷⽆求饱,居⽆求安,敏于事⽽慎于⾔,就有道⽽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译⽂】孔⼦说:“君⼦吃不追求饱⾜,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谈谨慎,时时改正⾃⼰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 5、⼦⽈:“不患⼈之不⼰知,患不知⼈也。

” 【译⽂】孔⼦说:“不怕没⼈了解⾃⼰,就怕⾃⼰不了解别⼈。

” 6、⼦⽈:“《诗》三百,⼀⾔以蔽之,⽈:‘思⽆邪。

’” 【译⽂】孔⼦说:“《诗经》三百(零五)⾸,⽤⼀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 7、⼦⽈:“吾⼗有五⽽志于学,三⼗⽽⽴,四⼗⽽不惑,五⼗⽽知天命,六⼗⽽⽿顺,七⼗⽽从⼼所欲,不逾矩。

” 【译⽂】孔⼦说:“我⼗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岁,得知天命;六⼗岁,⼀听别⼈⾔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到了七⼗岁,便随⼼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 8、⼦⽈:“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

关于国学经典名言及解释

关于国学经典名言及解释

关于国学经典名言及解释我们在诵读国学经典时,还要明白其中的意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名言及解释1、言忠信,行笃敬。

选自:《论语》【译文】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厚道严肃。

2、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选自《礼记》【译文】有时紧张,有时松弛,这是周文王、周武王处理政事的办法。

现在多指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劳逸结合。

3、一树百获者,人也。

选自《管子权修》【译文】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获的,是培养人才。

培育人才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收获很大。

4、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选自《三国志》【译文】志士有百种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

后来用来说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选自《左传》【译文】击第一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

这句话鼓励大家趁情绪高涨时一口气将事情做下去。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译文】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7、万物之中,以人为贵。

出处:范晔《后汉书?周举传》【译文】在天下的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8、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出处:《老子》【译文】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

9、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出处:《礼记》【译文】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10、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

出处:桓宽《盐铁论》【译文】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

11、不迁怒,不贰过。

出处:《论语》【译文】不拿别人发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12、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

出处:葛洪《抱朴子》【译文】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像想得到鱼而没有网一样。

13、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出处:《旧唐书》【译文】(一个人)不敬重别人,实际上是不敬重自己。

论语经典语录(精选15篇)

论语经典语录(精选15篇)

论语经典语录论语经典语录(精选15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语录吧,语录一般用于正式文体,是指一个人的说话记录。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语录才是好的语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语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语经典语录1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4、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5、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6、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7、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0、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15、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16、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7、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8、林放问礼之本。

论语名言警句(经典9篇)

论语名言警句(经典9篇)

论语名言警句(经典9篇)论语名言警句篇一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无兄弟也?2、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

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3、过犹不及。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巧言令色,鲜亦仁!14、言必信,行必果。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18、德不孤,必有邻。

1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5、寝不尸,居不容2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8、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3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

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

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

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导语:《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供各位阅读和借鉴。

《论语》全文及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名言《论语》中的名言名句(英汉对照)

孔子名言《论语》中的名言名句(英汉对照)

孔子名言《论语》中的名言名句(英汉对照)一、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Of all people, girls and servants are the most difficultto behave to. If you are familiar with them, they lose their humility. If you maintain a reserve towards them, they are discontented.二、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While his parents are alive, the son may not go abroad to a distance. If he does go abroad, he must have a fixed placeto which he goes.三、德不孤,必有邻。

Virtue is not left to stand alone. He who practices itwill have neighbors.四、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At fifteen I set my heart upon learning. At thirty, I planted my feet firm upon the ground. At forty, I no longer suffered from perplexities . At fifty, I knew what thebiddings of Heaven were. At sixty, I heard them with docile ear. At seventy, I could follow the dictates of my own heart; for what I desired no longer overstepped the boundaries of right.五、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名句及译文摘抄

《论语》名句及译文摘抄

《论语》名句及译文摘抄《论语》名句集锦及译文摘抄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希望做到能够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用不仁义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像浮云一样。

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他(孔子)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君子讲究协调而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不讲究协调。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8、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译文】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时常烦恼忧愁。

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到了最寒冷的冬天,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的叶子是最后凋谢的。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了能按时温习,不也是很快乐吗?有共同见解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不为他人所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得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言名句)《论语》经典语句及译文
01.言必信,行必果。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02.不怨天,不尤人。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0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0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0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0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0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0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0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10.当仁,不让于师。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2.不迁怒,不贰过。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