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满分作文(天津卷):君子当为器,高考作文

合集下载

2018年天津高考优秀满分作文

2018年天津高考优秀满分作文

2018年天津高考优秀满分作文2018天津卷高考题目:器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

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文化传承,大国利器作者:刘曼昱(高三年级)“鱼不可脱于渊,大国利器不可以示人。

”在现今社会,国之利器是国家强盛的象征,是值得我们拿来夸耀并自豪的。

国之利器,在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们从小便开始书写方块字,一撇一横间,我们体味着是非真假,美丑善恶;我们朗诵诗词歌赋,于唐诗宋词间,感受着文人墨客的才情。

2014年北京语文高考分值由150分提升至180分,英语分值由150份降至100分,这一举措是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传统文化,大国利器,母语教学,随着中国改革的进行,传统文化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欧洲则国雄于欧洲。

”高考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精神,增强对国家数千年历史的了解,在各国都很重视外语教学的现今社会,外语教学固然值得肯定,但我们更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

在韩国对端午节申遗的冲击下,国家越来越注视传统文化,各地兴建孔子学院也是传统文化发扬的一个良好表现。

国之利器,是文化。

设想有一天,我们不再书写方块字,不再说着字腔方圆的汉语,这难道不是预示着一个民族的衰亡吗?“汉字书写大会”掀起一股猛烈的文化浪潮,科技在发展,外来文化在入侵我们的生活,“提笔忘字”不仅预示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对母语的疏离,更意味着我们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

文化见证了时代的更替,事物的兴衰,它从千年前向我们款款走来,带着书卷的香气,引起我们对文化的渴求。

新华网称:“降低英语分值绝非放慢向外部学习。

2018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天津卷:不器与器

2018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天津卷:不器与器

2018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天津卷:不器与器2018年下考谦分做文地津卷:没有器取器“正人没有器”。

《论语·为政》外,孔子如是说。

“正人当器”。

尔说。

孔子以为,正人,不克不及像用具这样,拘泥于XXXX种特定状态罪能,但供一无所长立足;而该当逃供“叙”,一直“致良心”,根究世间真谛。

而现今,疑息时期大水滔滔,人们繁忙如蚁,转而逃供起“小确幸”“佛系”的立场,背往随逢而安的糊口,逃供偏偏安一隅的高兴,那虽无可非议,但是不能不惹起咱们警惕:那样的糊口,能否邪离前贤的教导渐近,而庸碌的咱们,又能否活失愈来愈简略,以致把本人活成为了警言外双调的“器”?今希腊哲教野亚面士多德专览群书模板,为根究人世真谛不知疲倦,末于成为“百科齐书模板教者”,自成丰盛的哲教系统,为后世敬慕;尔国亮代天文教野缓霞客,长年坐高“年夜丈妇当晨碧海而暮苍梧”的大志壮志,三十载踩遍中原年夜天,一部《缓霞客纪行》写尽九州风骚。

此番例子,不乏其人。

那些人类星空耀眼的群星们,否能从已耳闻“正人没有器”,但他们大白,一个处于时期之外的人,所要对峙的疑想,所要追赶的目的。

他们或许身处同代差别时,但皆心胸全国,乐意为了人类的开展行进,一直逃供真谛,乘风破浪。

木桶或下楼,皆无奈阻挠他们。

他们跳没了“器”的局限,实邪成为了孔子所言的正人。

而今世的咱们,新时期的青年,面临变革海潮的隘心,正在前贤指引高,更应该胸外有志,勇于跳没舒服的安齐区,没有甘为“器”,搁近眼光,为时期建立奉献本人的一份力气,云云,才没有负千年之前,孔妇子对青年,对百姓的愿景。

正人,没有为器——正人,也当器。

心胸全国,没有囿于“器”,更当充缴本身,教习于“器”。

教习“器”的容纳,教习“器”的广大。

“海缴百川,有容乃年夜。

”咱们教习“器”,包罗中物,也包罗本人。

包罗中物,要供咱们心怀宽大旷达谢阔,教习“器”如一的风致,既要有没有畏风霜的钝气,更要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潇洒。

没有畏过往,也没有记始口。

2018天津高考卷作文“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

2018天津高考卷作文“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

2018天津高考卷作文“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原题呈现(2018天津,22,6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

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指导]2018年天津卷作文要求考生围绕“器”展开联想和思考,注重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引导考生对成材成器、国之重器等进行深入思考,启迪考生争做大国栋梁,落实高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材料内容由总分结构组成。

先总说“生活中有不同的‘器’”。

这“不同”二字至关重要,它领起下面四个方面的分说内容。

分说①“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从“器物”本义的角度来说“器物”本身的价值;分说②“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从“器物”的作用角度来说以匠心精神打造匠心之作从而助人成事;分说③“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从引申义的角度由物及人来说人要有器量和气度;分说④“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从社会热点的角度来说我们要肩负荣光,打造“大国重器”,比如研发核心技术,制造高端产品,成就强国梦想。

后面的省略号,还可以派生出关于“器”的更多内涵。

立意方面,考生可从“器”的虚、实两方面意义入手。

可以写实物的“器”,或思考形制与内容的关系,或思索器与道之辨;可以写个人的器量、才识、气度,探究“器”在才德风范方面的含义;可以写作为工具的“器”,探讨利器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还可以写大国重器,体悟“器”对于国家、民族发展的重大意义……作文可以说理、议论,也可以记叙、描写、抒情。

题目给了考生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但我们决不能信马由缰,而应化大为小、以小见大。

高考作文:2018天津高考范文3篇

高考作文:2018天津高考范文3篇

高考作文:2018天津高考范文3篇高考,是全国公认的考试,高考虽然说一直受到人们的诟病,但作为一个全国性的选拔性考试,还是有着自己积极的意义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18天津高考范文3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2018天津高考范文一:不器与器“君子不器”《论语为政》中,孔子如是说。

“君子当器”。

我说。

孔子认为,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拘泥于某种特定形态功能,但求一技之长安身;而应当追求“道”,不断“致良知”,探求人间真理。

而当今,信息时代洪流滚滚,人们忙碌如蚁,转而追求起“小确幸佛系°的态度,向往随遇而安的生活追求偏安一隅的快乐,这虽无可厚非,然而不得不引起我们警觉:这样的生活,是否正离先哲的教诲渐远,而庸碌的我们,又是否活得越来越简单,以至把自己活成了警言中单调的“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博览群书,为探求人世真理孜孜不倦,终于成为“百科全书学者”,自成丰富的哲学体系,为后世景仰;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少年立下大丈夫当朝碧海而碁苍梧的雄心壮志,三十载踏遍华夏大地,一部《徐霞客游记》写尽九州风流。

此番例子,不胜枚举。

这些人类星空耀眼的群星们,可能从未耳闻“君子不器”,但他们明白处于时代之中的人,所要坚持的信念,所要追逐的目标。

他们或许身处异代不同时,但都心怀天下,愿意为了人类的发展前进,不断追求真理,披荆斩棘。

木桶或高楼,都无法阻挡他们。

他们跳出了“器的局限,真正成了孔子所言的君子。

而当代的我们,新时代的青年,面对改革浪潮的隘口,在先哲指引下,更应该胸中有志,敢于跳出舒适的安全区,不甘为“器”,放远目光,为时代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此,才不负千年之前,孔夫子对青年,对苍生的愿景。

君子,不为器——君子,也当器。

心怀天下,不囿于“器”,更当充纳自身,学习于“器”。

学习器的包容,学习器的广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我们学习”器”,包含外物,也包含自己。

包含外物,要求我们心胸豁达开阔,学习器“如一的品格,既要有不畏风霜的锐气,更要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

2018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器

2018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器

… … 这 世 界便 如 一 间屋 子 ,装 满 了 千奇 百 怪 忧 ,后 天 下之乐 而 乐 。
的器 。
具 备这 种 品质 的人 ,往 往历 经磨 难 。“天 将
器 本无 贵 贱之 分 ,但 总有 器 备受 重 用 ,能 降大 任 于斯 人 也 ,必 先苦 其心 志 ,劳其 筋 骨 .饿
为 同效 力 。我们 常 称这 些器 为 “国之重 器 ”。
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 以动心忍
古往 今 来 ,无数 人 遍渎 圣 贤书 ,只 为争 一 性 ,曾 益其 所 不 能 。”可 见要 想 成 大器 ,必 经 历
个 “国之 重 器 ”,有 人 成 功 ,但 更 多 的 人 失 败 磨 难 、经 历挫 折 。真 正 的 “围之 重 器 ”有 足够 强
高考作文任意写 冒目目
2018年天津卷高考作 文题

i 人成事

露强 于
800
人 生 来 便 为 一 器 ,未 曾雕 琢 、不 经 打 磨 。 但 随着 自身成 长 和环 境 影 响 ,器 的用 途 逐 渐

有 了分化 ,样 式 也各 不相 同 。 有 人 安 贫 乐道 ,这 器便 是 一 只 晶莹 的杯 ,
真 正 让 一 个 人 成 为 “国之 重 器 ”的 ,并 非 其 “外 ”,而在 于 其 “内 ”,而 “外 ”正 是 “内”的 体
{ ■ 岛
… 一 ,

_

·


_
_



·




_





、 、

高考作文:2018天津高考范文3篇

高考作文:2018天津高考范文3篇

高考作文:2018天津高考范文3篇高考,是全国公认的考试,高考虽然说一直受到人们的诟病,但作为一个全国性的选拔性考试,还是有着自己积极的意义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18天津高考范文3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2018天津高考范文一:不器与器君子不器《论语为政》中,孔子如是说。

君子当器。

我说。

孔子认为,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拘泥于某种特定形态功能,但求一技之长安身;而应当追求道,不断致良知,探求人间真理。

而当今,信息时代洪流滚滚,人们忙碌如蚁,转而追求起小确幸佛系的态度,向往随遇而安的生活追求偏安一隅的快乐,这虽无可厚非,然而不得不引起我们警觉:这样的生活,是否正离先哲的教诲渐远,而庸碌的我们,又是否活得越来越简单,以至把自己活成了警言中单调的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博览群书,为探求人世真理孜孜不倦,终于成为百科全书学者,自成丰富的哲学体系,为后世景仰;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少年立下大丈夫当朝碧海而碁苍梧的雄心壮志,三十载踏遍华夏大地,一部《徐霞客游记》写尽九州风流。

此番例子,不胜枚举。

这些人类星空耀眼的群星们,可能从未耳闻君子不器,但他们明白处于时代之中的人,所要坚持的信念,所要追逐的目标。

他们或许身处异代不同时,但都心怀天下,愿意为了人类的发展前进,不断追求真理,披荆斩棘。

木桶或高楼,都无法阻挡他们。

他们跳出了器的局限,真正成了孔子所言的君子。

而当代的我们,新时代的青年,面对改革浪潮的隘口,在先哲指引下,更应该胸中有志,敢于跳出舒适的安全区,不甘为器,放远目光,为时代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此,才不负千年之前,孔夫子对青年,对苍生的愿景。

君子,不为器君子,也当器。

心怀天下,不囿于器,更当充纳自身,学习于器。

学习器的包容,学习器的广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我们学习器,包含外物,也包含自己。

包含外物,要求我们心胸豁达开阔,学习器如一的品格,既要有不畏风霜的锐气,更要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

不畏过往,也不忘初心。

2018天津高考作文25

2018天津高考作文25

高三年级作文导学案2018天津高考作文生活中有不同的“器”。

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器”,皿也。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指的是器具,它代表着包容;从其它引申义上面来看,它指的是人才、度量,彰显才识气度,肩负国之荣光。

考生可以通过“器”的这几个特点含义,通过联想和想象,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这道题是比较偏向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从包容这一层含义来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何尝不是一种“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何尝不是一种“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又何尝不是一种“器”;从人才、度量这一方面来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一种“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一种“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亦是一种“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是成就事业的实用利器;“玉不琢,不成器”,人必须经受磨砺才能成为美器;“器”是器量,是包举洪纤的大气;“器”又是担当大任的国之栋梁,是造福民生、保家卫国的大国重器。

“器”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所以大家要打开思路,善于联想和想象,不局限于“器”的表象,深度思考“器”的内涵,可说理、可言情、可记叙、可议论......还是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的。

美器不必满容纳其他物体,比如液体和固体的东西,被叫做什么?答案有很多。

容纳水的是茶杯和脸盆,容纳酒的是酒瓶和高脚杯,容纳沙石的是斗车和土簸箕。

但这些容具,都无法配上一个隽永对称的汉字,那就是“器”。

器是什么?器是一种整齐端庄的存在,用足够完美的自己来盛容其他一些东西。

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后母戊鼎,可以被称作“器”。

2018年高考满分作文(天津卷):君子当为器,高考作文

2018年高考满分作文(天津卷):君子当为器,高考作文

2018年高考满分作文(天津卷):君子当为器,高考作文天津卷.精选以“器”为材料作文【原题再现】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60分)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

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名”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原题特点】2018年天津卷作文题要求考生围绕与“器”相关的一段材料展开写作。

该作文题从生活中的“器”人手,引导考生探究“器”在形制与内容、物质和精神、功能、象征等层面的丰富内涵,并结合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1. 紧扣“立德树人”,注重传统文化。

2018年天津卷作文题紧扣“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注重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旨在考查考生对成才成器及国之重器的认识与思考。

“器”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无论是作为工具发挥功能的“器”,还是体现市美品位、性格品德等的象征意义上的“器”,都与我们密切相关。

“器”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

“器”是包容别人甚至包容对手的器量;“器”是才学见识,是个人学习、事业有所成就的标志;“器”也可以是以国家发展为己任的国家栋梁,或强国富民的大国垂器。

“器”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器与人类生活、人类生产、做人的宗旨、国家的命运等都有密切的关联。

2.限制性与开放性并存。

该作文题既有一定的限制性,又有较大的开放性,能较好地区分考生作文的层次。

知识而比较狭率的考生,可以就“成器”这一老生常谈的题材展开讨论,集中于探讨成功之路这样一个话题。

而知识面较广的考生,可从历史的角度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谈工具沿革中生活方式的演进。

平时对社会关注较多的考生,可从我国在新时代所依靠的理论武器和科技进步等角度立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卷.精选
以“器”为材料作文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60分)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

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名”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原题特点】
2018年天津卷作文题要求考生围绕与“器”相关的一段材料展开写作。

该作文题从生活中的“器”人手,引导考生探究“器”在形制与内容、物质和精神、功能、象征等层面的丰富内涵,并结合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1. 紧扣“立德树人”,注重传统文化。

2018年天津卷作文题紧扣“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注重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旨在考查考生对成才成器及国之重器的认识与思考。

“器”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无论是作为工具发挥功能的“器”,还是体现市美品
位、性格品德等的象征意义上的“器”,都与我们密切相关。

“器”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

“器”是包容别人甚至包容对手的器量;“器”是才学见识,是个人学习、事业有所成就的标志;“器”也可以是以国家发展为己任的国家栋梁,或强国富民的大国垂器。

“器”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器与人类生活、人类生产、做人的宗旨、国家的命运等都有密切的关联。

2.限制性与开放性并存。

该作文题既有一定的限制性,又有较大的开放性,能较好地区分考生作文的层次。

知识而比较狭率的考生,可以就“成器”这一老生常谈的题材展开讨论,集中于探讨成功之路这样一个话题。

而知识面较广的考生,可从历史的角度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谈工具沿革中生活方式的演进。

平时对社会关注较多的考生,可从我国在新时代所依靠的理论武器和科技进步等角度立意。

【思路要点】
1.中国器,中国魂
中国器具美好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比如“飞羽觞而醉月”之“觞”,“觥筹交错”之“觥”,“钟鸣鼎食”之“鼎”,富人家红漆雕花的家具,穷人家的“瓶无储粟”的“瓶”,“一箪食,一瓢饮”的“箪”“瓢”等。

生活中的“器”元素,都可以成为我们谈论器物文明的起点,而中华器物中最具代表性的陶瓷青铜器,央视热播栏目《国
家宝藏》也可以作为素材使用。

2.利器能善事
从工具层面探讨条件与目标的辩证关系。

高水平的工具既是生产实践的产物又是生产的新起点。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回望几千年人类文明,利器与匠心之作密不可分。

当然,利器也不尽归于科技,包含人类思想精华的思想武器同样可以在文中讨论,我们各个历史时期的理论武器,将我们的事业逐步向前推进。

再进一步说,人的主观能动性当是最不可替换的利器。

3.有用有容,方为善器
做人如造器,人都希望自己成器。

所谓成器:一是有为,有为方能有用,为他人、为国家社会所需要;二是有度量,有度量方能容人成事,合作共赢。

这两个方向取材都很丰富,但是相对而言显得新意不足。

4.重器难得
大国有重器。

肩负荣光、成就梦想的可以是实际上的大国重器,近年来媒体报道了很多我国科技上的拳头产品,都可以作为素材;也可以指在历史上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模范,可以从当前我国建设队伍中选择合适的人物来作为素材。

5.成器攻略
谈如何做到有为有容,成器为国。

成器须知:君子成器当注意,不应囿于一方,应力求广泛涉猎,一专多能,身心和谐;不应恃才傲物,嫉贤妒能,要格局宽广;不应只有求田问舍之意,却无济世救国
之心。

高考标杆范文
阅卷评分(一类文上)
内容20分表达20分
发展20分总分60分
君子当为器
天津一考生
孔子日:“君子不器。

”意思是君子不应囿于一项专长从而成为纯粹的工具。

而我却说,君子当为器。

君子当通过教育使自己完善进步,从璞玉浑金成长为器,有所功用;君子当海纳百川成有容之器;君子当砥砺前行成国之重器,为国为民做出贡献。

君子当为有用之器。

《三字经》中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一句,教育人们要从小就努力学习,提升、改变自己,使自己变成有用之器。

可见器作为教育目标对每个人的发展起着引导作用。

三国时东吴大将吕蒙,自恃军功不喜读书被人戏称为吴下阿蒙,一日被吴王孙权批评后痛下决心,努力学习。

之后他学问大增,连鲁肃也惊叹于他的变化之大,留下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一佳话,传流至今。

人们对自己成器的强烈愿望能驱使人变得更加优秀。

而众所周知的仲永的故事,也告诉我们空有才华却不接受教育,不自求上进,只会将我们的天赋消耗殆尽,空留遗憾。

君子当为有容之器。

通常一件器物从打造之初,体量便已确定。

但人们在打造自己这只“器”时可能会发现体量的大小是每个人在奋斗中逐步确定的。

仅靠一已之力很难成功,常常需要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包容他人的不足和缺点,这样才能将优势最大化。

齐桓公不计管仲一箭之仇任用他为宰相,这才成就了一代霸业,堪称一场千古君臣的佳话。

孟尝君不计较鸡鸣狗盗之人身卑位贱,将二人收为门客,所以被困时才得他们相救。

林肯的那句“当敌人变成朋友的时候,我们不是在消灭敌人吗”,更是说明了宽容与度量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作用。

正如大海纳百川,成大器者不择细流,有容乃大。

君子当为大国重器。

成大器自然重要,器为谁所用更是关键,真正伟大的人在塑造自己时念念不忘的永远是为国奉献。

古代求田问舍的许汜空有才学却毫无担当,只为一己私利蝇营狗苟,被刘备一顿臭骂,为后人做了很好的反面教材。

当今之世,从钱学森、王捡昌到邓稼先、于敏等,老一辈科学家们为了让新中国傲立于世,为使国富民强,放弃了优渥的待遇和优越的科研条件,甚至放弃了健康和生命。

他们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他们的功绩彪炳史册,他们,就是国之重器。

不只是科学家,像黄继光、董存瑞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的普通士兵,像故宫钟表修复师傅王津这样的各条生产线上的资深技师、业务骨干,他们都是一颗颗渺小而伟大的螺丝钉,一块块沉稳可靠的青砖石。

他们,就是国之重器。

国之重器,为国可忍辱负重,可粉身碎骨。

大国崛起,国人需崛起。

如何崛起?
当努力成器。

【得分点提示】
1.主旨鲜明,思路清晰。

开篇引用孔子的“君子不器”,然后反弹琵琶,提出了“君子当为器”的观点,并从三个方面具体展开:第一点“为有用之器”,实际上谈的是成器的途径;第二点“为有容之器”,谈的是修养即胸怀、器量问题;第三点“为大国重器”,谈的是要报效国家,回报社会。

2.材料丰富,内容具体。

文中所用素材包括吕蒙、仲永、齐桓公、林肯、钱学森等,有举例,有言论;有正面,有反面;有详述,有略写,富于变化。

3语言生动,大气流畅。

全文整散句式结合,读来有一定的节奏感。

说理语言简明老辣,不故作高深,不滥用辞藻,又能在关键位置用很形象生动的语言给文章增色。

【得分亮点】思路清晰取材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