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课件

合集下载

家畜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PPT课件

家畜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PPT课件
发生传染病时,兽医应将疫情(包括可疑疫情)立 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畜别、 发病时间、地点、发病及死亡头数、临诊症状、病 理剖检变化、初步诊断及其防治情况等。必要时通 知邻近乡、村及有关饲养场,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病的蔓延,消灭传染源是关键。
ppt课件
20
三类法定传染病
一类:口蹄疫、炭疽、蓝舌病、牛肺疫、非洲猪瘟、猪瘟、 猪传染性水泡病、鸡瘟(A型流感)、非洲马瘟。
5
①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
“自繁自养”是防止从异地带进疫病的一项重要 措施。
➢ 坚持自繁自养的动物场很少发生或不发生传染病。 作为集约化养殖业,必须建立较完善的繁育体系, 建立良种繁殖场和商品畜禽繁殖场,根据发展计划, 养有一定数量的母畜,解决畜源不足的问题。
➢ 如果进行品种调配或必须从异地引进种畜时,必须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一、平时的预防措施
➢ 疫病的预防:采取各种措施将疫病排除于一个 未受感染的畜群之外。
➢ 疫病的防制: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消除疫 病的病源,以降低已出现于畜群中疫病的发 病数和死亡数,并将疾病限制在局部范围内。
➢ 疫病的消灭:一定种类病原体的消灭。
ppt课件
10
③做好养殖场环境、圈舍的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
➢ 动物的传染病可能有一种或两种以上传播途径,消 毒、清洁卫生、杀虫、灭鼠等方法是消灭病原体、切 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方法。

消化道、呼吸道、虫媒
➢ 清圈消毒是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防制疫病发生的 主要措施,圈舍地面、墙、栏杆上的粪尿要及时清除, 饲槽及用具要勤加清洗。根据当地疫情和具体条件, 定期对圈舍、食槽及饲养管理用具进行消毒。做好粪、 尿及污水的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ppt课件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ppt课件

05
动物传染病防疫的未来展望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建立全球动物传染病防疫信息共享平台
01
各国可以及时分享疫情信息、防疫经验和研究成果,提高全球
防疫水平。
加强防疫技术交流与合作
02
各国可以共同研发新的防疫技术,提高防疫效果,降低疫情传
播风险。
促进疫苗研发与分发
03
国际合作有助于加速疫苗研发进程,提高疫苗生产与分发效率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ppt课 件
汇报人: 2023-12-26
目录
• 动物传染病概述 • 动物传染病防疫的重要性 • 动物传染病防疫措施 • 常见动物传染病防疫案例 • 动物传染病防疫的未来展望
01
动物传染病概述
动物传染病定义
总结词
动物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繁殖并引起一系列病 理反应的疾病。
制定严格的动物检疫和隔离措施
确保动物在运输、交易和饲养过程中得到有效监 管,防止疫情扩散。
加强执法力度
对违反防疫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 动物健康和公共安全。
3
建立奖惩机制
对防疫工作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 防疫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罚。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动物传染病防疫的重要性
保护动物健康
01
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 传播,可以保护动物健康,避免 动物遭受疾病的折磨和死亡的威 胁。
02
健康的动物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 ,能够保证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保障人类健康
动物传染病与人畜共患病有密切关系 ,许多动物传染病可以传染给人类, 如炭疽、鼠疫、布鲁氏菌病等。

动物卫生防疫基础知识课件(共20张PPT)《动物疫病防治》

动物卫生防疫基础知识课件(共20张PPT)《动物疫病防治》

动物饲养场建筑布局的防疫要求
3.动物饲养厂生产区入口处要建宽于门口、长于汽车轮一周半的 水泥结构的消毒池(车辆消毒通道)和值班室(严格管理出入人 员),以及更衣、淋浴、消毒室(人员消毒通道,该室应单一流向, 出、入口分开)。 4.畜(禽)舍入口要建宽于门 口、长1.5米的消毒池。 5.动物饲养场四周要建筑围墙或 其屏障,防止人和动物进入场内。 6.有条件的饲养场要自建深水井 或车辆消毒
生产区内、外车辆、用具必须严格分开 ,生产区内车辆、用具只限在生产区内 使用,不准出生产区; 生产区外车辆、用具不准进入生产区, 必须进入时,需经主管领导批准,经认 真消毒后方准进入。
六、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
搞好环境卫生,对保障动物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饲养场的环境卫生包括畜(禽)舍卫生和生产区卫生。
(一)畜(禽)舍卫生
为了杀灭畜(禽)舍内的病原微生物,保证动物健康,必须建立畜 (禽)舍卫生、消毒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 每天清扫畜(禽)舍走道、工作间、用具、设备、地面,及时清除粪便; 每天清扫、洗刷、消毒料槽、水槽; 经常进行带畜(禽)消毒; 饲养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串栋; 畜(禽)舍内用具要有标记,固定 本舍使用,不得串用; 饲养人员在接触动物、动物产品、 饲料、饮水等前必须用消毒水洗手;
二、动物饲养场建筑布局的防疫要求
动物饲养场建筑布局的防疫要求
动物饲养场的建筑应当按照保护人畜健康,人员、动物、物资运转单 一流向,利于防疫,便于饲养,节约用地的原则,结合当地自然条件 ,按人、畜、污的顺序,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
动物饲养场建筑布局的防疫要求
1.要分区规划。职工生活区、行政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 病死动物和粪便污水处理区应当分开,相距一定距离并有隔离带或 墙,特别是生活区和生产区要严格分开。

动物传染病防控ppt课件

动物传染病防控ppt课件
溶液:200g加水90-900kg 饮水:200g加水2500kg 烟熏:2-3g/m3,置于畜禽栏舍、关闭门窗, 点燃即离开,密闭24小时,通风换气
高效杀毒 可带畜消毒
广谱低效安全 可带畜消毒
溶液、饮水
溶液:万分之三 饮水:万分之一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效果
抗体水 平检测
预防注射
抗体产生
健康畜禽
传染病传播途径
空气传染 血液传染
飞沫传染
传播 途径
垂直传染
粪口传染
接触传染
传染病预防措施
其他
检疫
预防 注射
消毒 灭源
畜禽 健康
常用消毒药种类及特点
代表药物
醛类 酸类
甲醛溶液 (福尔马林)
方法 熏蒸消毒 每m 需要30ml福尔马林和15g高锰酸钾,
3
放于同一盆(桶)中,可生成刺激性气 体,熏蒸2-4小时,杀灭细菌和病毒,熏 蒸时门窗紧闭熏蒸后通风换气
传染病特征
病原体
传染性
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引起, 可以是微生物或寄生虫。包括病毒、细 菌、立克茨体、螺旋体、原虫等。 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他类别疾病的主 要区别,传染病意味着病原体能够通 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其他动物。
流行性:散发、流行、大流行、暴发 流行病学特征 地方性:受地理环境影响 季节性:与温度、湿度有关 传染病痊愈后,动物对同一种传染病病原 感染后免疫 体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不同的传染 病、病后免状态有所不同,有的传染病患 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感染。
适用 仅使用于 空舍消毒
灭虫卵以外 可带畜消毒
过氧乙酸
氢氧化钠 (火碱、烧碱)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PPT课件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PPT课件

第三节 检疫 检疫 是指利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其相关产品
和物品进行疫病、病原体或抗体检查。
目的 查出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治疫病传播。 法规 动植物检疫法;动植物检疫条例;动物防疫法;动
物疫病分类名录;进出境动物名录。
第27页/共77页
检疫的对象
动物:家畜、家禽、 皮毛兽、实验动物、 野生动物、观赏动物、 蜜蜂、鱼、胚胎
平时预防 措施
加强饲管, 搞好卫生
免疫接种
杀虫灭鼠
加强检疫
联防联控, 防止疫病 侵入
第4页/共77页
发生疫情时的 扑灭措施
及时发现、诊 断、上报
隔离患病动物, 紧急消毒
紧急免疫接种
严格处理死亡 动物和被淘汰 患病动物
第5页/共77页
现代传染病的控制学说
在传染病中,预防具有高于一切的意义! 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预防;提高易 感动物免疫力是预防;治疗患病动物, 消除传染源,也是预防。在疫病严重流 行的情况下,采取控制措施,对尚未感 染的易感群体也是预防。
第46页/共77页
消毒方法
机械性清 除
物理消毒 法
化学消毒
生物热消 毒
清扫、洗刷、 通风
阳光、紫外 线、干燥、 烧灼、烘烤、 煮沸、蒸汽
酸、碱、酚、 醇、卤素等
堆积发酵、 沼气
第47页/共77页
第48页/共77页
化 学 消 毒 分 类
高效消毒剂:能杀灭包括细菌芽孢、真菌孢子 在内的各种微生物。如2%碘酊、戊二醛、过氧 乙酸、甲醛、环氧乙烷等消毒剂。含氯制剂和 碘伏则居于高与中效消毒效能之间。
实验室诊断
组织学诊断
病原学诊断
免疫学诊断
分子生物学 诊断

动物防疫管理ppt课件

动物防疫管理ppt课件
病、寄生虫病。
动物传染病病原:
细菌
H5N1病毒
支原体
3
第一节 动物防疫的概念
动物寄生虫病病原
华支睾吸虫
绦虫
线虫
动物产品:是指动物的生皮、原毛、精液、胚胎、种蛋以 及未经加工的胴体、脂、脏器、血液、绒、骨、 角、头、蹄等。
4
第一节 动物防疫的概念
动物防疫的直接目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动 物疫病。
最终目的: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保护人体健康。
26
第三节 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
动物疫病的控制:当疫病发生后,对其采取的相应 的措施,把疫病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使之不再继 续扩大流行。
动物疫病的扑灭:在疫病控制的基础上,采取相应 的措施,使发病的范围、数量逐渐减小,最终使疫 情完全停止,并尽可能使发病地区不再存在病原, 或打破流行环节,使疫病无重新发生的可能。
18
第二节 动物疫病的预防
二、动物疫病预防中各有关方面的职责和要求
1.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
制定国家动物疫病预防规划
及时规定并公布动物疫病预防办法
规定并公布实施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 病种名录
2.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组织、安排、指挥、协调 3.对饲养、经营、屠宰、加工动物和生产、经营动物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及厂建设的要
无明确结论而又怀疑为疫病的,应尽快确诊是否属于疫病, 以及是何种疫病。
29
第三节 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
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快报、月报、年报。
快报: (1)发生一类或疑似一类动物疫病; (2)动物疫病呈暴发流行时; (3)新发现的动物疫病; (4)已经消灭又发生的动物疫病。 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点确认发现上 述动物疫情后,应在24小时内报至全国畜牧兽医总站,总 站应在12小时内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兽医室、病理剖检室、病死动物焚尸炉和粪便处理
场都应设在距养殖场200米外的下风头。
粪便要在场外进行发酵处理。
要建饲料塔或饲料库,用专用车将饲料直接送饲料塔或
料库。装料麻袋最好本场专用,以免外场带入病原。
养鸡场的蛋盘和蛋箱消毒池建在生产区围墙同一水平线
上;回场蛋盘车停在场外,蛋盘放入消毒池浸泡消毒4-6 小时,然后取出洗净备用;蛋箱可熏蒸消毒。
④坚持预防接种制度 预防接种是防制动物传染病发生的关键措施。
要对当地传染病发生的种
类和流行状况有明确的了 解,针对当地发生的疫病 种类,确定应该接种哪些 疫 (菌 )苗
要做好疫病的检疫和监测
工作,进行有计划的免疫 接种,减少免疫接种的盲 目性和浪费疫(菌)苗
要按照不同传染病的特点、疫苗性质、动物种类及状

消毒的方法
机械性清除:清扫、洗刷、通风
物理消毒法:阳光、紫外线和干燥
化学消毒法:
凝固蛋白质:酚(石炭酸、来苏儿) 溶解蛋白质:氢氧化钠、石灰 氧化蛋白类:漂白粉、过氧乙酸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新洁尔灭、洗必泰 醛类消毒剂
高温、煮沸、蒸汽
生物热消毒:用于粪便的无害化处理
动物防疫接种后,加强对防疫接种后的反应检查工作:正常反 应、严重反应、合并症
2、平时定期预防 3、发病时紧急预防 4、几种疫苗的联合使用 5、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来合理地 制定预防接种的次数和间隔时间。
⑤药物预防
群体药物预防是防制疫病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一、药物预防的弊端和误区 1、药物预防的弊端: (1)与疫苗相比,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短暂。 (2)长期使用药物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预防,容 易产生耐药菌株。 (3)造成药物中毒和药物在动物性产品中的残留。 (4)增加饲养成本高。 2、误区: (1)添加药物种类过多 (2)用药时间过长 (3)用药剂量过大 (4)过早使用二线药物 (5)药物拌料或饮水不均匀,达不到预期效 (6)过分依赖药物预防

动物检疫学2传染病的防疫措施精品PPT课件

动物检疫学2传染病的防疫措施精品PPT课件
23
24
消毒的种类(1)
(根据消毒目标共分3类)
1.预防性消毒:平时为了预防传染病和寄 生虫的发生,对畜禽舍、场地、环境、 车辆、人员用具、饲料和饮水等进行的 消毒。预防消毒应定期、反复进行。
25
消毒的种类(2)
• 随时性(紧急防疫消毒):在疾病发生 时为了及时消灭从患病动物体内排出的 病原体而采取的一种应急性消毒措施。 消毒对象包括病畜所在畜舍、隔离场地 以及病畜排出的粪便和可能污染的场所、 用具和物品等。随时消毒及时进行并多 次重复进行。
二.流行病学诊断 :针对患传染病的动物群体,
经常与临诊诊断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诊断方法。
三.病理学诊断:根据特征性的病理变化进行诊
断。
8
四.微生物学诊断:运用兽医微生物学 的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查 ,经过:病料 的采集、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和鉴
定 、动物接种试验进行鉴定 。
五.疫学诊断:血清学试验和变态反应
两类 。
六.分子生物学诊断 :主要是针对不同
病原微生物所具有的特异性核酸序列 和结构进行测定。
9
动物检疫的分类
• 总体分类:外检和内检。 • 外检:进境、出境、过境、携带及邮寄、
运输工具检疫。 • 内检:产地检疫、市场、屠宰、运输
(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和净化检 疫。
10
产地检疫(1)
• 产地检疫的概念:动物及其产品在离开 饲养活生产地前所进行地检疫。
• 产地检疫的种类:乡镇内的集市检疫 畜禽收购检疫
• 产地检疫内容:查免疫证和免疫标识、 流行病学调查、群体检疫和个体检疫等 及必要的实验室检验。
11
产地检疫(2)
主要形式:
1.定期检疫:饲养场定期检 疫。如结核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 检疫的范围或对象:
• 动物 • 动物产品 • 运载工具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 实施检疫的动物: 包括各种家畜、家 禽、皮毛兽、实验动物、野生动物和 蜜蜂、鱼苗、鱼种等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 动物产品:包括生皮张、生毛类、 生肉、种蛋、鱼粉、兽骨、蹄角等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 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检疫工作,及时发现和消灭传染源。 • 兽医行政机构应调查研究当地疫情分布,组织相邻地
区对动物传染病的联防协作,有计划地消灭和控制和 防止外来疫病的侵入。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 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 及时 发现,及时诊断和上报疫情 • 迅速隔离,严密消毒,必要时封锁等 • 实行紧急接种,对病畜合理治疗。 • 死畜和淘汰病畜的合理处理
• 运输检疫:
• 铁路检疫 • 交通检疫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 国境口岸检疫
• 进出境检疫 • 旅客携带动物检疫 • 国际邮包检疫 • 过境检疫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隔离和封锁
• 隔离
• 隔离的目的 • 对不同家畜的隔离
• 封锁
• 封锁的目的 • 封锁的对象 • 进行封锁应该掌握的基本原则 • 封锁应采取的措施 • 解除封锁
• 选择不易散播病原体,消毒处理方便的场所或房舍进行隔离。 • 数目多,可集中隔离在原来的畜舍里。 • 严密消毒,加强护理卫生,专人看管,及时治疗
防疫工作的基本内容
• 包括“养、防、检、治”四个基本环节的综合性措施,其可分为
❖平时的预防措施 ❖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 平时的预防措施
•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贯彻自繁自养 的原则
• 拟订和执行定期预防接种和补种计划 • 定期杀虫、灭鼠、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 隔离病畜和可疑感染的病畜,是防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其 目的是为了控制传染源,防止动物继续受到传染,以便将疫情控 制在最小范围内加以就以扑灭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 根据诊检结果,可将全部受检家畜分为
• 病畜 • 可疑家畜 • 假定健康家畜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 病畜: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临诊诊断:
• 最基本的诊断方法,利用人的感官或借助一些最简单 的器械,如体温计、听诊器等直接对病畜进行检查。 有时也包括血、粪、尿的常规检验。其对某些有特征 诊断症状的典型病例,如破伤风、猪喘气病等容易做 出诊断。但有其局限性:对病初级及非典型病例诊断 较为困难。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疫病的预防、防制和消灭
• 疫病的预防:
• 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将疫病排除于一个未 受感染的畜群之外。
• 疫病的防制:
• 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消除疫病的 病原,以降低已出现于畜群中疫病的发 病数和死亡数,并把疫病限制在局部范 围内。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疫病的预防、防制和消灭
• 疫病的消灭:
• 病例剖检诊断时,尽可能多检查几头, 并选择症状较典型的病例
• 按剖检程序剖检,做认真的系统观察 和记录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 微生物学诊断:
• 病料的采集 • 病料的涂片镜检 • 分离培养和鉴定 • 动物接种实验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 免疫学诊断:
• 血清学实验 • 凝集实验 • 中和实验 • 沉淀实验
• 运载工具:包括运输动物及其产品的 车船、飞机、包装、铺垫材料、饲养 工具和饲料等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 检疫种类:据动物及其产品的动态和 运输形式
• 产地检疫
• 运输检疫
• 国境口岸检疫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 产地检疫:是畜禽生产地区的检 疫
• 乡镇内的集市检疫 • 畜禽收购检疫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 流行病学诊断:
• 运用流行病学的方法来进行诊断,因为 有些疫病临诊症状基本上是一致的。但 其流行特点和规律却很不一致。流行病 学诊断应注意以下问题: • 本次流行的情况(发病率、死亡率)。 • 疫情来源的调查。 • 传播途径和方式的调查。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 病理学诊断:
• 病尸剖检 • 病理组织学检查 • 注意事项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 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 疫情的报告和诊断 • 检疫 • 隔离和封锁 • 传染病病畜的治疗 • 消毒、杀虫和灭鼠 • 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 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 • 防疫工作的基本内容 • 疫病的预防、防制和消灭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
• 意味着一定种类病原体的消灭。全球范围不容易,一 定地区内消灭某些疫病,是可行的。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疫情的报告和诊断
• 疫情的报告 • 疫情的诊断:
• 临诊诊断 • 流行病学诊断 • 病理学诊断 • 微生物学诊断 • 免疫学诊断 • 分子生物学诊断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 疫情的报告
• 饲养、生产、经营、屠宰、加工、运输畜禽及其产品 的单位和个人,发现畜禽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必 须立即向当地畜禽防疫检疫机构报告,尤其是可疑为 口蹄疫、炭疽、狂犬病、猪瘟、鸡新城疫、禽流感等 重要传染病时。
•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解放后,制定了“预防 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
• 防疫条例和防疫法及实施细则、检疫法是我国目 前执行的主要兽医法规,是我国防疫工作成败的 重要保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1998.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1992.4.1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 变态反应
免疫酶技术 免疫荧光实验 补体结合实验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 分子生物学诊断:
• PCR技术 • 核酸探针技术 • DNA芯片技术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检疫
• 检疫的定义 • 检疫的范围或对象 • 检疫的种类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 检疫:就是应用各种诊断方法,对畜禽及其 进行疫病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 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 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和健全各级防疫机构,特别 是基层兽医防疫机构,建立和健全畜禽综合防治 制度,以保证兽医防疫的贯彻。
• 坚持和依靠群众,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搞好 饲养管理、防疫卫生、预防接种、检疫、隔离、 消毒等综合性防疫措施。控制和杜绝传染病的传 播蔓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