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专科护理常规
十种疾病护理常规(妇产科)

妇产科十种疾病护理常规一、妇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新入院病人测量体重、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一般病人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
体温在37.5℃以上或中、大手术的前一日和手术三日内每日测试四次,三日后体温在37.5℃以下时,改每日测一次。
3、根据病情取适当体位,急性盆腔炎及根治术后24小时,应取半卧位,有利盆腔引流,炎症局限化。
4、一般病人可进普食,手术病人按术后常规饮食,特殊情况根据医嘱。
5、病人有阴道出血,保留会阴垫,注意观察出血量及排出物性质,必要时保留排出物送检。
6、保持外阴部清洁,每日自洗外阴一次,腹部手术后病人由护士帮助擦洗外阴每日1—2次(擦洗三天)。
二、产科护理常规【产前】1.慎起居,保证足够睡眠。
动静结合,谨防跌倒,不提挈重物和攀高履险,忌房事。
2.适寒温,随时增减衣服,衣服需宽大,束带不过紧。
3.注意观察胎动和胎心音的情况。
胎位不正者,可艾灸至阴穴,或指导孕妇做膝胸卧位,协助纠正胎位。
4.饮食有节,禁饮酒,不偏食。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增加含钙、铁的食品。
5.不乱服药物,以免伤胎。
6.静心养性,忌大喜大怒,忧愁思虑。
7.指导孕妇每日擦洗乳头,乳头凹陷者,轻轻向外牵拉揉捏。
涂以油脂,并宣教母乳喂养知识。
8.注意个人卫生,不宜盆浴。
【产时】1.保持产房清洁、安静,冷暖适宜。
2.协助并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配合接产,切忌大声喊叫。
及时给以擦汗、喂服热饮料,以减少体力消耗。
并以亲切的语言,给予安慰、鼓励。
3.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4.密切观察胎心、血压、宫缩、宫颈扩张。
阴道流出物及胎儿娩出等情况,并协助胎儿娩出。
5.观察胎盘娩出情况,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6。
做好各产程记录。
三、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消除对分娩的思想顾虑及紧张情绪,防止不良刺激。
2、注意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指导病人左侧卧位,胎动计数,督促每日吸氧两次,每次30分钟。
3、遵医嘱,给予高蛋白,高钙饮食,适当控制水钠的摄入量,每周测体重两次。
妇产科护理常规

妇产科护理常规妇产科是专门负责妇女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室。
在这个科室中,妇产科护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确保妇女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妇产科护理的常规内容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妇产科护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在妇女进行手术前,护士需要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等,并与患者进行面谈,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目的。
此外,护士还需要对手术室进行准备,确保环境整洁、消毒到位,并准备好所需器械和药品。
二、妇科检查妇科检查是妇女保健的重要环节,也是妇产科护理的常规内容之一。
护士应当向患者解释妇科检查的目的和步骤,并确保患者在舒适和隐私的条件下进行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护士需要细致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三、分娩护理分娩是妇产科护士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在分娩过程中,护士需要为患者提供情绪支持和舒适的环境。
护士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宫缩情况、胎儿的心率等重要指标,并随时向医生报告。
同时,护士还需要协助医生进行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包括清洁、喂养等。
四、妇科手术护理妇科手术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在妇科手术前,护士需要进行准确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核对患者的身份、准备所需药品和器械等。
术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术后,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五、产后护理产后护理是妇产科护士关注的重点。
在产后,护士需要给予产妇充分的休息和心理支持,帮助产妇建立信心和独立照料新生儿的能力。
同时,护士还需要观察产妇的褥疮、乳房充盈、排尿排便情况等,并对症给予护理措施。
六、妇科疾病护理除了上述常规护理内容,妇产科护士还需要针对妇女的特殊疾病进行护理。
例如,宫颈炎、附件炎等妇科感染性疾病,护士需要提供相应的抗菌治疗和症状缓解措施。
对于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妇科肿瘤,护士需要配合医生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综合护理。
妇产科专科护理常规

妇产科专科护理常规妇产科专科护理常规妇科一般护理常规:1.办理入院手续,介绍环境并进行健康宣教。
2.每天测量生命体征四次,三天后改为每天一次。
3.普通饮食或根据医嘱进行饮食,急性腹痛患者禁食。
4.观察流血量和颜色。
5.观察白带性质、量、颜色和气味。
6.保持外阴清洁。
7.根据护理级别巡视病房,及时报告病情变化。
8.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病房清洁舒适。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1.办理入院手续,介绍环境并进行健康宣教。
2.每天测量生命体征四次,三天后改为每天一次。
3.普通饮食或根据医嘱进行饮食,产后多进汤水。
4.待产妇应保持左侧卧位,产后应保持侧卧位。
5.待产妇每4小时听胎心一次,观察产兆,有宫缩时按产程要求执行。
6.产后按摩子宫,观察流血量和排尿情况。
7.产后每天擦洗会阴两次。
8.提供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
9.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病房清洁舒适。
10.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
产后出血的护理:1.按摩子宫(单手或双手),正确估计出血量。
2.留置针开通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备血。
3.持续低流量吸氧。
4.监测生命体征。
5.寻找出血原因并给予相应处理。
6.按医嘱给药。
7.保暖和心理护理。
胎膜早破的护理:1.绝对卧床,抬高臀部。
2.严密监测胎心音。
3.观察羊水量和性状。
4.观察宫缩情况。
5.每天吸氧30分钟,两次。
6.提供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护理:1.采取休克卧位,保暖,备血。
2.留置针开通两条或以上静脉通道,快速补液。
3.持续低流量吸氧。
4.监测生命体征。
5.完善术前准备。
6.提供心理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1.卧床休息,环境安静,子痫病人安置单独病房,避免声光刺激。
2.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控制钠、水摄入。
3.宜左侧卧位,每天吸氧30分钟,两次。
4.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及有无自觉症状。
5.观察全身症状,警惕并发症。
6.监测胎心、胎动及产兆。
7.使用硫酸镁时观察血压、尿量、膝反射。
8.准备好子痫的抢救物品及药品。
妇产科护理常规完整版

妇产科护理常规完整版
一、孕妇护理:
1.孕前指导:包括注意营养、生活习惯、健康锻炼等方面的指导,提
醒孕妇预防孕妇疾病,如妊娠中毒症、妊娠糖尿病等;
2.孕期营养指导:包括合理膳食搭配、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3.孕妇体重监测:关注孕妇的体重变化,预防孕期过度肥胖或不足造
成的健康问题;
4.孕妇常规体检:包括血压、体重、腹围的监测,以及定期妊娠检查;
二、产妇护理:
1.产前准备:包括清洁、准备分娩所需物品等;
2.助产技术:协助产妇进行分娩,包括宫缩观察、胎儿心率监测、侧
切缝合等;
3.产后护理:包括身体清洁、缝合伤口护理、催乳、产后排尿和排便等;
5.乳房护理:指导产妇正确哺乳技巧,预防乳房疼痛、乳腺炎等问题;
6.家属教育:指导产妇的家属正确照顾产妇,提供母婴护理知识。
三、新生儿护理:
1.新生儿清洁:清洗新生儿身体、头发、面部等,保持清洁卫生;
2.新生儿喂养:指导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监测新生儿的吃奶量和排
便次数;
3.身体观察:观察新生儿的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新生儿早期预防接种:指导家长熟悉和正确实施新生儿早期疫苗接种;
5.皮肤护理:保持新生儿皮肤的干燥清洁,预防尿布疹和湿疹等皮肤问题;
6.家属教育:指导家属正确照顾新生儿,提供产后恢复和母婴护理知识。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包括孕妇护理、产妇护理和新生儿护理。
护士应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孕妇、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妇产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

第四章妇产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妇产科一般护理常规1.保持室内清洁、安静,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危重患者安置在抢救室。
2. 做好入院宣教,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完善产前、术前各项检查。
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3.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舌脉、汗出及二便、阴道排出物等情况,大出血或剧烈腹痛者,报告医师,并做好输液、输血和急诊手术准备。
腹痛未明确诊断前,禁用镇痛剂。
4.观察产程进展,密切观察胎心、宫缩、宫口扩大、阴道流血和流水及胎儿娩出等情况,手术后遵医嘱给予床旁心电监测,上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去枕平卧(全麻和蛛网膜下隙麻醉一般去枕平卧12小时,硬脊膜外麻醉一般去枕平卧6小时),术后6小时禁食水,做好护理记录。
5.进行手术后适应性锻炼,如指导其练习床上大小便,教会患者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鼓励患者术前练习并掌握深呼吸运动,有效咳嗽和排痰等。
有伤口引流装置者,防扭曲、受压及脱出,确保伤口引流管通畅,定时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色、质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6.遵医嘱准确给药。
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评估伤口疼痛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分析疼痛的原因,遵医嘱予针刺或按摩穴位或使用药物,以减轻和缓解疼痛。
7.饮食有节,忌生冷、硬固、肥甘油腻、酸辣之品,多食鱼、肉、蛋、禽类和新鲜蔬菜;烹调以煮、炖为宜,多喝汤水。
术后6小时后给予普食,多食易消化、富于营养、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和足够的水分,保持排便通畅,便秘者可选用润肠通便剂,如每日晨起,空腹服蜂蜜或麻仁丸等措施。
乳汁不足者增加婴儿有效吸吮次数的同时,配合服用催乳药,如猪蹄汤煮王不留行、漏芦或通草、当归、黄芪;按摩少泽、乳根、足三里,灸膻中等。
8.保持会阴部清洁,产后3日内每天消毒会阴2次,每次大小便后,自行及时清洁会阴。
妇产科护理常规

1、帮助孕妇了解妊娠的正常生理过程,各期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在临产先兆出现后应及时住院,教导孕妇抚养孩子的知识和技能。
2、告知孕妇若为早孕、高危孕妇,以及孕期第20、24、28、32、36、37、38、39、40周,应增加产前检查次数。
3、推算预产期,依末次月经推算,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4、孕妇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改变会影响胎儿发育,帮助孕妇树立妊娠分娩的信心,解除对妊娠和分娩的焦虑、恐惧心理。
5、若出现阴道流水现象,应嘱孕妇平卧,以免脐带脱垂危及胎儿生命。
6、指导用药,妊娠期间应避免乱用药物以免对胎儿有害。
7、孕妇在妊娠各期获得丰富营养、足够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
健康教育:(一)妊娠早期1、外阴要清洁卫生,以清水淋洗,每月1---2次。
2、经常洗澡以保持舒适,促进血液循环及皮肤排泄。
3、做好口腔卫生,选用软毛刷刷牙。
4、孕妇不可吸烟、饮酒,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二)妊娠中、晚期1、自计胎动,了解胎动的正常值。
2、乳房护理,每日用温水清洗乳头及皮肤皱褶处,防止发炎,皲裂,扁平或凹陷者可于擦洗时用手捏住乳头根部往外牵拉。
3、适当的活动或运动。
其中散步和体操是最佳活动方式,休息时采取左侧卧位。
4、指导孕妇进行胎教。
正常孕产妇分娩期的护理措施:1、帮助产妇办好入院手续,介绍待产室及产房的环境。
采集病史并完成护理书写。
2、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提供产程进展信息,给予产妇支持和鼓励,缓解、消除其紧张和恐惧心理,协助其生活护理。
3、观察生命体征,胎心音、产程进展,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
4、做好新生儿护理,协助胎盘娩出并检查。
预防产后出血,留产房观察2h,注意产妇子宫收缩,子宫底高度,膀胱充盈否,阴道出血量及有无阴道壁血肿。
仔细检查软产道,正确及时进行会阴切开缝合术或会阴裂伤修补术。
5、帮助母婴进行皮肤早接触、早吸吮,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6、提供良好的舒适的环境,给予消炎,易消化流质饮食,帮助产妇恢复体力。
妇产科护理制度,常规,操作规范培训与考核

妇产科护理制度,常规,操作规范培训与考核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妇产科护理工作,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从事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
第三条妇产科护理工作应本着“以患者为中心,做对患者有益的事情”的原则,切实做到以患者的需求为前提,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第四条妇产科护理工作应与医生、病案室、院感、药剂科等其他部门的工作密切配合,形成协同合作的局面。
第五条妇产科护理工作应坚持知识更新、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专业技能。
第二章护理规范第六条妇产科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尊重患者隐私,保护患者自尊,提供优质、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第七条护理人员应在每位患者住院后及时做好入院评估记录,了解患者的病情、家庭情况等重要信息,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
第八条在妇产科病房工作中,护理人员应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安静,确保患者休息舒适。
第九条妇产科护理人员应定期巡视病房,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
第十条护理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严守患者的秘密,不得泄露患者的隐私信息。
第三章护理操作规范第十一条患妇产科疾病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的安全,随时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第十二条护理人员在医师的指导下,做好产前产后护理,确保孕产妇的安全。
第十三条护理人员应掌握产科护理操作的标准流程,做好产妇的生命体征观察、产后伤口护理等工作。
第十四条护理人员应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做好产科手术室、产房等工作的消毒灭菌。
第十五条护理人员应随时保持沟通畅通,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帮助患者解决生理和心理问题。
第四章培训考核第十六条新入职的妇产科护理人员应接受科室内的培训,掌握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十七条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医院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第十八条妇产科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临床技能考核,确保自己的操作技能符合要求。
第十九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规范行为,不得出现工作纰漏,应定期接受上级的检查和评估。
妇产科护理常规

妇产科护理常规第一节产科护理常规一、产科一般护理常规(一)产前护理观察要点观察孕妇产兆(宫缩、胎膜、阴道出血情况),胎心、胎动及血压。
护理措施1.按入院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做产前检查。
无灌肠禁忌症的给予温肥皂水灌肠。
3.做胎心监测一次,并按规定监测记录胎心音。
4.根据医嘱吸氧、测血压等。
健康教育1.告诉孕妇分娩先兆。
2.教会并督促孕妇自数胎动3次/日,每次1小时,左侧卧位,在产前病房或待产室,有异常及时通知值班医生、护士。
3.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充分休息,做好迎接分娩的准备。
(二)产后护理观察要点1.观察产妇面色、血压、宫底高度、阴道流血情况、膀胱充盈及排尿情况。
2.观察产妇乳房泌乳、母乳喂养、会阴切口、恶露的量、色及气味。
3.观察产妇饮食及活动量、思想情绪。
护理措施1.产后2小时给饮水>500ml、补充能量。
产后4小时以内鼓励产妇排尿,排尿困难者可诱导促排尿,无效时汇报值班医生给予导尿并留置尿管定期开放。
2.产后4小时内每半小时按压宫底一次,注意阴道出血量并记录。
3.保持外阴清洁,会阴护理2次/日,有水肿式会阴肿胀者遵医嘱给予硫酸镁湿热敷。
4.保持床单元整洁,必要时更换产垫。
5.正常分娩半小时内开始早吸吮、多吸吮,按需哺乳。
母婴同室、母婴分离时要教会正确的挤奶方法(除非有医学指征)。
6.指导产妇及家属进行新生儿抚触。
7.新生儿出生后无医学指征即接种乙肝疫苗5mg于右臂三角肌,24小时后接种卡介苗0.1ml于左臂三角肌。
健康教育1.告之产妇产后4h内排尿的重要性,使其配合。
2.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做好会阴部清洁、乳房护理、合理营养、适量活动。
3.指导新生儿一般护理。
(三)产后出院指导1.哺乳期应吃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汤类饮食,保证足够蛋白质和维生素,坚持母乳喂养。
2.劳逸结合,适当活动,有利于子宫复旧。
3.注意个人卫生,室内通风,勤换衣服,每日刷牙,注意外阴清洁,汗多时可用温水淋浴,产后1个月内不宜盆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专科护理常规
妇产科专科护理常规
一.妇科一般护理常规
1.办理入院手续,做环境介绍及健康宣教。
2.测生命体征每日四次,正常三天后每日一次。
3.普食或遵医嘱,急腹症禁食。
4.有阴道流血者观察阴道流血量及颜色。
5.白带异常者观察白带性质.量.颜色.气味。
6.保持外阴清洁。
7.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病情变化及时报告。
8.定时开窗透气,保持病房清洁舒适。
二.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1.办理入院手续,做环境介绍及健康宣教
2.测生命体征每日四次,正常三天后每日一次。
3.普食或遵医嘱,产后多进汤水。
4.待产妇宜左侧卧位,产后宜健侧卧位。
5.待产妇每4h听胎心一次,观察产兆,有宫缩按产程观察要求执行。
6.产后按摩子宫,观察阴道流血量及排尿情况。
7.产后会阴擦洗每日2次。
8.行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
9.定时开窗透气,保持病房清洁舒适。
10.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三.产后出血的护理
1.按摩子宫(单手或双手),正确估计出血量
2. 留置针开通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备血。
3. 持续低流量吸氧。
4. 监测生命体征。
5. 寻找出血原因,给相应处理。
6. 按医嘱给药。
7. 保暖和心理护理。
四.胎膜早破的护理
1.绝对卧床,抬高臀部。
2. 严密监测胎心音。
3. 观察羊水量及性状。
4. 观察宫缩情况。
5. 吸氧30分钟,2次/日。
6. 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五.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护理
1.取休克卧位,保暖,备血。
2. 留置针开通两条或以上静脉通道,快速补液。
3. 持续低流量吸氧。
4. 监测生命体征。
5. 完善术前准备。
6. 心理护理。
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
1.卧床休息,环境安静,子痫病人安置单独病房,避免声光刺激。
2.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控制钠.水摄入。
3.宜左侧卧位,吸氧30分钟,每日两次。
4.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及有无自觉症状。
5.观察全身症状,警惕并发症发生。
6.监测胎心.胎动及产兆。
7.使用硫酸镁时观察血压.尿量.膝反射。
8.准备好子痫的抢救物品及药品。
8.抽搐时按抽搐护理常规。
9.产后观察阴道流血,警惕产后出血。
10.心理护理和疾病知识介绍.健康宣教。
七.前置胎盘的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
2.严密观察阴道流血情况。
3.观察有无宫缩,必要时给抑制宫缩药。
4.监测胎心及胎动。
5.吸氧30分钟,2次/日。
6.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
八.先兆早产的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宜左侧卧位。
2.观察宫缩情况,必要时给抑制宫缩药。
3.监测胎心及胎动。
4.使用硫酸镁时监测血压.呼吸.尿量.膝反射。
5.吸氧30分钟,2次/日。
6.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7.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丰富纤维素饮食。
九.先兆流产的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
2.观察腹痛及阴道流血。
3.有阴道排出物时观察其性质。
4.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5.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丰富纤维素饮食。
6.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子宫肌瘤的护理
1.非手术治疗护理(1)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铁和钙。
(2)适当活动,贫血者卧床休息。
(3)观察阴道流血,量多时遵医嘱输血输液,监测生命体征。
(4)观察贫血程度,给予对症处理。
(5)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2.手术治疗护理(1)术前三日阴道擦洗每日一次。
(2)备皮.备血。
(3)术前一晚灌肠,术晨清洁灌肠。
(4)术前一晚半流质,术前8h禁食,术后6h流质,肠通气后半流质,解大便后普食。
(5)术后执行麻醉术后常规护理。
(6)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7)观察阴道流血及伤口情况。
(8)会阴擦洗每日2次。
(9)保留尿管期间执行尿管护理常规。
(10)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
1.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铁和钙。
2.适当活动,贫血者卧床休息。
3.观察阴道流血,量多时遵医嘱输血输液,监测生命体征。
4.保持会阴清洁。
5.遵医嘱及时准确使用激素。
6.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二.妇科急腹症护理
1.绝对卧床,减少搬动,安慰病人。
2.暂禁食或遵医嘱。
3.腹痛原因不明禁用止痛剂,禁热敷和灌肠。
4.观察病人面色.神志.生命体征.腹痛部位及性质。
5.有阴道流血者观察量及阴道排出物。
6.出现失血性休克者按休克护理常规护理。
7.按腹部手术常规做好术前准备。
三.妇科腹部手术护理常规
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和手术知识介绍。
(2)饮食指导,术前一天少渣半流质,术凌晨起禁食。
(3)肠道准备,术前一天下午口服泻药,术晨清洁灌肠。
(4)备皮和全身清洁。
(5)阴道准备,全子宫切除术前三日阴道擦洗,每日一次。
2.术后护理(1)按麻醉方式安置体位。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3)妥善安置引流管,按引流管护理常规护理。
(4)观察阴道流血及伤口情况。
(5)术后6h流质,肠通气后半流质,解大便后普食。
(6)会阴擦洗每日2次。
(7)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
(8)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四.剖宫产术的护理
1.术前介绍手术相关知识,行健康指导。
2.术前一晚半流质,术前8h禁食,术后6h流质,肠通气后半流质,解大便后普食。
3.备皮,备血,青霉素或头孢皮试。
4.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
5.按摩子宫,观察阴道流血量。
6.观察腹部伤口及尿管情况。
7.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8.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9.母乳喂养指导。
10.会阴护理每日两次。
五.药物流产护理常规
1.讲解药物流产注意事项。
2.按时发药,观察用药后反应。
3.观察腹痛及阴道流血,胚囊是否完整。
4.清宫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5.无痛清宫后按全麻护理常规。
6.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