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与自救

合集下载

食物中毒后的紧急自救策略

食物中毒后的紧急自救策略

食物中毒后的紧急自救策略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通常由于摄入被污染或变质的食物引起。

当我们遭遇食物中毒时,及时采取正确的自救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紧急自救策略,以帮助我们迅速缓解症状并恢复健康。

紧急自救策略之一:排除体内毒素食物中毒后,身体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腹泻、呕吐、腹痛等。

首先,我们应该迅速排除体内的毒素。

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大量饮水。

喝足够的水会促进排尿和排便,有助于毒素的排除。

此外,可选择温开水或温盐水,因为温水能够缓解腹痛,并提供给体内所需的水分。

紧急自救策略之二:摄入活性炭活性炭是一种毒素吸附剂,可以有效吸附食物中的毒素,减轻中毒症状。

在食物中毒后,我们可以服用活性炭。

通常建议服用20克至50克的活性炭,以1:5的比例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后饮用。

活性炭能够快速吸附毒素,减轻中毒症状,但请注意遵循正确的用药剂量。

紧急自救策略之三:增强肠胃功能食物中毒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腹泻和腹痛等症状。

为了恢复肠胃功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少量多次进食。

将食物分成几份,每隔一段时间食用一份,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

其次,选择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如面条、粥等,以避免对胃肠道造成更大的负担。

紧急自救策略之四:补充失水和营养食物中毒后,由于腹泻和呕吐等症状,我们容易失水和营养不良。

为了补充失水和营养,我们应该多喝水,并适量摄入富含电解质的饮品,如果汁和盐水。

此外,可以选择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以帮助身体迅速恢复正常功能。

紧急自救策略之五:就医咨询尽管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紧急的自救策略,但食物中毒仍然属于严重的健康问题。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我们应立即就医咨询。

医生会根据症状和病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并提供合适的药物和建议,以促进康复。

总结:食物中毒后,我们需要迅速采取紧急自救策略以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

这些自救策略包括排除体内毒素、摄入活性炭、增强肠胃功能、补充失水和营养、及就医咨询等。

食物中毒自救应急预案及流程

食物中毒自救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概述食物中毒是指因食用了被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其他有毒物质污染的食品,导致人体出现急性中毒症状的一种疾病。

为有效应对食物中毒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自救应急预案及流程。

二、预案目标1. 快速发现食物中毒事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自救和救治。

2. 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中毒事件造成的危害,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3. 提高公众对食物中毒的认识,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三、预案内容1. 自救措施(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避免继续摄入有毒物质。

(2)尽快饮水,稀释体内有毒物质,减轻中毒症状。

(3)如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采取以下方法:①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咽喉壁,引起呕吐;②服用温盐水(食盐10克,温开水200毫升);③如无呕吐,可适当饮用生姜汁(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温开水200毫升冲服)。

(4)如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可采取以下方法:①口服益生菌(如乳酸菌素片);②适当服用止泻药(如蒙脱石散)。

2. 事件报告(1)立即向当地卫生监督部门报告,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人数、症状等信息。

(2)如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

3. 事件处理(1)配合卫生监督部门进行调查,提供相关证据。

(2)如有必要,可向医院求助,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四、预案流程1. 发现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 采取自救措施,缓解中毒症状。

3. 向当地卫生监督部门报告事件,并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如为集体食物中毒事件)。

4. 配合卫生监督部门进行调查,提供相关证据。

5. 如有必要,向医院求助,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五、预防措施1. 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关注食品质量,不购买、不食用来源不明、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2. 注意食品的储存、加工和烹饪,防止食品污染。

3. 饮食要多样化,均衡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

4. 定期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应对食物中毒事件的能力。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食物中毒后应该怎么自救

食物中毒后应该怎么自救

食物中毒后应该怎么自救在食物中毒后,正确的自救方法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症状、减轻不适,并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食物中毒后应该采取的自救措施。

一、及时处理当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时,第一步是及时处理。

首先,停止摄入有问题的食物,不再进食可能导致中毒的食物。

其次,及时将胃内残留食物排出体外,可以通过引导呕吐或者服用泻药来实现。

此外,喝足够的清水能够帮助稀释体内毒素,促进毒素的排出。

二、保持休息在食物中毒后,身体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包括呕吐、腹泻、腹痛、头痛等。

此时,应该保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

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减少不适感,并有利于身体吸收所需营养物质。

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食物中毒后,因为呕吐和腹泻而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增加,因此需要及时补充。

可以喝适量的盐水或者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如运动饮料或果汁,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四、饮食调理在食物中毒后,饮食调理也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在中毒后的一段时间内,应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如辣椒、大蒜、葱姜蒜、油炸食品等。

其次,应选择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面包、水果等,有益于缓解胃肠系统的不适感。

此外,根据自身口味和身体状况选择食物,避免进食过量或过度饥饿。

五、就医求助如果食物中毒症状严重并持续恶化,或者出现严重腹痛、高烧、血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求助。

专业医生能够进行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以及针对个体情况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六、加强卫生意识为了避免食物中毒的再次发生,我们应该加强卫生意识,注意从源头上保障食品的安全。

在购买食材时,选择正规渠道和有信誉的商家,避免购买过期或质量存疑的食品。

在饮食中,确保食材的清洁和煮熟程度,避免生食和未煮熟的食品。

此外,保持个人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彻底洗净食材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食物中毒后应该采取一系列正确的自救措施,包括及时处理、保持休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饮食调理、求助医生、加强卫生意识等。

食物中毒后如何自救保护心理与情绪

食物中毒后如何自救保护心理与情绪

食物中毒后如何自救保护心理与情绪食物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

食物中毒不仅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对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遭遇食物中毒后,我们不仅要积极采取救治措施,还需要关注和保护我们的心理与情绪。

本文将探讨食物中毒后如何自救并保护心理与情绪。

一、及时就医和采取救治措施在遭遇食物中毒后,第一步是及时就医和采取救治措施。

食物中毒可能引起呕吐、腹泻、胃痛等症状,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昏迷、休克等危险情况。

因此,及时寻求医疗救助至关重要。

在等待医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漱口、饮水等方式尽量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以减轻中毒程度。

二、保持冷静和乐观的心态在遭遇食物中毒后,保持冷静和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

一方面,焦虑和恐慌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加重症状;另一方面,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促进身体康复。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摆正心态,相信医生的治疗能够帮助我们康复,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沟通与支持在食物中毒后,我们可能会感到恐惧、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

这时,及时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沟通非常重要。

他们可以给予我们理解、支持和鼓励,帮助我们度过这段困难时期。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帮助他人了解食物中毒的危害并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四、保持良好的营养和生活习惯食物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我们的身体状况较差,免疫力下降。

因此,保持良好的营养和生活习惯对我们的康复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重视饮食均衡,摄入新鲜、健康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此外,规律的作息和适度的运动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和抵抗力。

五、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如果我们在食物中毒后感到持续的心理困扰和不适,建议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心理问题,给予我们正确的引导和建议。

同时,我们也可以加入一些支持性的社交群体,与其他有共同经历的人分享心得,互相支持和鼓励。

总之,食物中毒后的自救保护不仅包括及时就医和采取救治措施,更需要关注和保护我们的心理与情绪。

食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三篇)

食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三篇)

食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一、灾害背景食物中毒事故是指由于食物本身或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物质导致人群大规模中毒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和公共卫生风险。

二、应急救援原则1.快速反应: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尽快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救援行动。

2.协同合作: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沟通,形成应急救援的统一行动指挥体系。

3.保障安全:对参与救援行动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装备,确保他们的安全。

4.全面消除危害:要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切断污染源,清除污染物,尽快消除危害。

5.善后处置:事故后要进行事故调查和评估,总结经验,完善相关的应急救援预案。

三、应急救援措施1.组织调查: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确定事故的原因和范围,采取措施切断污染源。

2.救援伤员:迅速组织专业医疗队伍对中毒患者进行救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

3.公众宣传: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醒公众注意饮食卫生,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4.处置污染物: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防止污染物进一步扩散和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5.政府协助:向上级政府请求协助,争取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配合政府进行相关的调查和处置工作。

四、救援人员任务分工1.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救援行动,及时调度救援力量和资源,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2.医疗队伍:负责伤员的救治和医疗保障,组织营养与药物支持,确保伤员的康复和安全。

3.消防队伍:负责事故现场的消防救援工作,切断火源和停止危险物质扩散,保护现场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4.环保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环境监测和污染物处置,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

5.宣传与教育组:负责对公众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醒公众注意食品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五、应急救援预案的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应根据具体地区和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并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以保证应急救援的快速有效性。

1.事前预防: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强食品生产和加工环节的质量控制,防止污染物进入食品链。

食物中毒后如何自救保护身心健康

食物中毒后如何自救保护身心健康

食物中毒后如何自救保护身心健康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但危害巨大的健康问题,它可以导致胃肠道不适、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甚至严重情况下可能危及生命。

在面对食物中毒的情况时,正确的自救和保护身心健康的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紧急处理、身体调养和心理疏导三个方面来阐述食物中毒后的自救保护措施。

一、紧急处理1. 食物中毒症状的辨认:食物中毒的症状通常包括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以及可能的发热、头痛等。

当你出现这些情况时,要迅速辨认是否是食物中毒造成的,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 排除引发食物中毒的食物源:如果你怀疑是某种食物引发了中毒,尽量保留残留食物用于进一步检测。

同时,留意其他食用相同食物的人是否出现相似症状。

3. 迅速补水:食物中毒常伴随着剧烈腹泻和呕吐,这会导致身体脱水。

在怀疑中毒的情况下,要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可以选择淡盐水、豆浆、椰子水等含有补充电解质的饮品。

4. 就医求助:如果中毒症状十分严重,或者持续时间较长,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医生会根据中毒程度和症状为你提供进一步的治疗和建议。

二、身体调养1. 饮食调整:饮食的调整对于身体的康复和免疫力的恢复至关重要。

在食物中毒好转后,要尽量避免辛辣、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米粥、面条、蔬菜等。

2. 补充益生菌:食物中毒会对肠道菌群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补充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健康。

可以选择含有益生菌的饮品或药物,也可以增加酸奶、酸菜等含有益生菌的食物摄入。

3. 注意休息:食物中毒后,身体会出现虚弱、乏力等不适症状。

充足的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提高免疫力。

适当安排时间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康复过程。

三、心理疏导1. 接纳自身情绪:食物中毒不仅身体上的影响,还会对心理产生一定的冲击。

接纳各种情绪,包括害怕、焦虑、不安等,了解这些情绪是正常反应可以帮助心理疏导。

2. 寻求支持:当你遭遇食物中毒后,可以向亲友或专业人士倾诉,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食物中毒后应该如何自救保护家庭

食物中毒后应该如何自救保护家庭

食物中毒后应该如何自救保护家庭食物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有时不当的食物处理和储存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由于摄入了有害的细菌、病毒、寄生虫或毒素而引起的疾病。

当我们遭受食物中毒时,正确的自救反应和有效的保护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食物中毒后应该如何自救,以及如何保护家庭免受食物中毒的影响。

一、食物中毒的常见症状食物中毒的症状通常在食用有害食物后几小时内出现,具体症状可能因中毒的原因和个人体质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食物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头痛和体力衰竭等。

二、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1. 停止食用有害食物:如果你意识到食物可能导致中毒,立即停止进食,并帮助其他人停止食用。

2. 清空胃部:如果中毒后出现严重的恶心和呕吐,可以尝试轻轻按摩喉咙或喝一些温开水来刺激呕吐。

这可以帮助将残留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然而,如果你怀疑中毒食物可能是有毒的,或者症状非常严重,请立即就医。

3. 补充水分:食物中毒后,由于持续的呕吐和腹泻,你的身体可能会失去大量的水分。

因此,及时补充水分至关重要。

可以适量饮用白开水、柠檬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以补充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

4.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中毒症状持续加重,或者出现严重的呕吐、腹泻、胸痛、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在急救和医院治疗过程中,提供给医生关于中毒食物的详细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三、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食物中毒是可以预防的,以下是一些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可以保护家庭免受食物中毒的困扰。

1. 储存食物安全:将生鲜食材储存在适当的温度下,如冰箱或冷冻柜。

注意将生肉和其他易腐食物与生鲜水果和蔬菜分开储存,以避免交叉污染。

及时处理过期食物和变质食品。

2. 烹饪食物彻底:确保食物被完全煮熟,特别是肉类、禽类和海鲜等。

在煮熟前,使用食品温度计确保食物达到安全温度,以杀灭潜在的细菌和寄生虫。

3. 注意卫生措施:在食物的处理和准备过程中,要经常洗手,保持清洁的工作台和厨房用具。

食物中毒自救应急预案五步

食物中毒自救应急预案五步

一、迅速识别症状,判断是否食物中毒1. 观察症状:食物中毒的潜伏期较短,通常在摄入有毒食品后半小时到24小时内发病。

患者会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2. 分析原因:根据症状,判断是否为食物中毒。

若多人同时出现相似症状,且与食用同一食品有关,则很可能为食物中毒。

二、采取初步自救措施1. 催吐:如果中毒时间在1-2小时内,可以采取催吐的方法。

可取食盐20g加开水200ml溶化,冷却后一次喝下,若不吐,可多喝几次。

亦可用鲜生姜100g捣碎取汁,用200ml温水冲服。

若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

2. 导泻:如果中毒时间较长,但精神尚好,可服用泻药以利泻毒。

大黄30g一次煎后服用或番泻叶10g泡茶饮服,均有通下解毒作用。

老年患者可用元明粉20g开水冲服以缓泻排毒。

3. 解毒:若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ml加水200ml,稀释后一次服下。

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g、生甘草10g一次煎服。

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较多的饮料灌服。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1. 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患者出现呕吐,要保持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

2. 防止窒息:若患者出现窒息,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四、及时就医1. 若患者症状严重,如出现脱水、休克等,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往医院救治。

2. 若患者症状轻微,可先在家中观察,同时及时就医。

五、预防食物中毒1. 选购新鲜、卫生的食品,避免购买过期、变质食品。

2. 食品加工、储存过程中,注意卫生,防止食品污染。

3. 饮用水要纯洁干净,如怀疑水不清洁,应煮沸或进行消毒处理。

4. 定期检查身体,从事炊事人员应定期检查身体,凡患传染病或未愈之前,不得从事炊事工作。

5. 消灭蝇、鼠、蟑螂等传染媒介,建立必要的卫生设施和食品卫生防护设备。

通过以上五步,我们可以在食物中毒发生时迅速采取自救措施,降低食物中毒带来的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与自救一旦出现可能的食物中毒症状,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物,并想办法催吐食物,并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以争取急救时间,尽早把病人送往医院诊治。

8.4.1催吐食物及注意事项发生食物中毒以后首先要催吐,胃的排空时间为1.5~4h,催吐进行得越早毒物就清理得越完全。

可以用圆钝的勺柄伸进嘴里刺激咽喉引发呕吐,或使用手指刺激咽喉外部引发呕吐,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大便,带着去医院检查有助于诊断。

通常吐一次就可清理胃里大部分食物。

催吐必须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进行,如果中毒者已经昏迷不能配合,千万不要催吐,因为呕吐物有可能被吸入气道造成窒息。

出现脱水症状要及早送医院治疗。

不要轻易给病人服用止泻药以免贻误病情。

病人呕吐时有呕吐、腹泻、舌苔和肢体麻木、运动障碍等食物中毒的典型症状时要格外注意:(1)为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而引起窒息,应让病人侧卧便于吐出。

(2)在呕吐中不要让病人喝水或吃食物,但在呕吐停止后马上给补充水分。

(3)留取呕吐物和大便样本给医生检查。

(4)如腹痛剧烈可取仰睡姿势,并将双膝变曲有助于缓解腹肌紧张。

(5)腹部盖毯子保暖这有助于血液循环。

(6)当出现脸色发青、冒冷汗、脉搏虚弱时要马上送医院,谨防休克症状。

进食短时间内即出现症状往往是重症中毒。

小孩和老人敏感性高要尽快治疗。

食物中毒引起中毒性休克会危及生命。

病人出现抽搐、痉挛时出现抽搐、痉挛症状时,马上将病人移至周围没危险物品的地方,并取来筷子用手帕缠好塞入病人口中以防止咬破舌头、咬暴牙齿。

此外有的中毒者会出现严重腹泻。

腹泻是人体自行清理有毒物质的保护性反应,但是如果腹泻剧烈导致体液过度丢失会使得血容量下降引发休克,所以可以让腹泻患者喝一些温的淡盐水以补充血容量。

对于误服了酸、碱等腐蚀性化学品的中毒者,可以喂其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豆浆、蛋清等。

8.4.2常见食物中毒症状及应急处置一旦出现可能的食物中毒症状,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物,并想办法吐出食物,并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以争取急救时间,医生到来前可采取以下措施应急救治:8.4.2.1豆浆中毒症状及应急处置(1)中毒症状:潜伏期数分钟到1h,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2)急救方法:1)服牛奶、生蛋清以保护胃肠粘膜。

2)服藿香正气水或绿豆甘草汤。

3)多饮水。

8.4.2.2毒蘑菇中毒症状及应急处置(1)中毒症状:有毒蘑菇的种类很多,因其所含有毒成分不同,中毒后的临床表现也不同。

其有毒成分主要含有毒蕈碱、毒蕈溶血素和毒伞肤等,这些毒素分别作用于人体的肝脏、胃肠、神经和血液等部位,中毒表现不同,危险程度也有差异,据临床观察,毒蘑菇中毒的表现有以下几类:1)肝炎型。

多由于误食瓢蕈,白毒伞、绿帽蕈等所致,是最凶险,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类型。

常于进食6~12h后发病,先出现腹泻、乏力、不想吃东西,24h后又出现肝炎样症状,如黄疽、肝肿大、肝区痛、出血、转氨酶升高,更严重者会出现烦躁、嗜睡、惊厥、昏迷、抽风等神经症状,甚至因脑神经麻痹或肝坏死而导致死亡。

2)胃肠型。

多由于误食毒粉榴蕈、毒红菇、虎斑菇等所致,进食后约0.5~2h发病,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中毒轻的可在24h内自愈,重度中毒患者,还会有体温下降,血压下降、昏迷、休克及抽搐、尿少,死亡率极高。

3)精神神经型。

常在进食后1~4h发病,类似于某些农药中毒,多因误食红色捕蝇蕈及斑毒蕈引起,主要症状有头晕、头痛、腹痛、泄泻、流口水、心率慢、昏迷、瞳孔缩小以及烦躁不安、幻听、幻视、自言自语和精神错乱,类似精神病症状。

4)溶血型。

常在进食5~10h发病,多因误食马鞍蕈、鹿花蕈等引起,除有胃肠症状外,还因红细胞破坏出现贫血、酱油色尿贫血、肝脾肿大、全身及眼白黄疽、出血、便血。

5)日光性皮炎型。

潜伏期一般为24h左右,开始多表现为面部肌肉震颤,而后手指和脚趾疼痛,上肢和面部可出现皮疹,暴露于日光部位的皮肤,可肿胀;指甲部剧烈疼痛,指甲根部出血;病人的嘴唇肿胀外翻,形似猪嘴。

6)脏器损害型。

这种中毒最严重,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

病人的潜伏期一般为10~24h,开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一部分病人出现这些症状后病情迅速恶化,出现休克、昏迷、抽风、全身广泛出血、呼吸衰竭,并在短期内死亡;一部分病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1~2天后,症状缓解和消失,自我感觉也好,其实这个时候毒素由肠道吸收,通过血液进入脏器,逐渐对脏器造成实质侵害,这个时期为假愈期。

此时是非常危险的,千万不能麻痹大意,此期的死亡率一般在60%~80%之间。

(2)急救方法:1)可将浓茶水或稀盐水大量喝下,用筷子,手指等刺激咽部引吐,可反复几次,让胃内存留的毒蘑菇越少越好,这样可减少人体对毒素的吸收。

2)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3)如果患者发生休克、抽搐等危险症状,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8.4.2.3四季豆中毒症状及应急处置(1)中毒症状:四季豆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30min至数小时,主要表现为胃肠炎、以恶心、呕吐、腹痛为主,一些人还可能出现头晕、头痛、出汗、畏寒、四肢麻木、腹泻等。

症状轻者不需治疗,吐、泻之后症状可自行消失,症状重者应该马上送医院进行救治,一般数小时或一两天后就会恢复健康。

(2)急救方法:1)轻症中毒者,静卧休息,少量多次地饮服糖开水或浓茶水,必要时到医院治疗。

2)中毒严重者,若呕吐不止,造成脱水,或有溶血表现,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3)民间方用甘草、绿豆适量煎汤当茶饮,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8.4.2.4鲜黄花菜中毒状及应急处置(1)中毒症状:鲜黄花菜中毒表现为嗓子发干、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有烧灼感,严重的可产生血便、血尿或尿闭等症状。

(2)急救方法:与其他中毒症的救治方法相同,首先是催吐,口服泻药导泻,并及早送院治疗。

8.4.2.5发芽土豆中毒症状及应急处置(1)中毒症状:一般在进食后10min至数小时出现症状胃部灼痛舌、咽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中毒者体温升高头痛、昏迷、出汗心悸、呼吸困难,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儿童常引起抽风、昏迷。

(2)急救方法:1)刺激咽诱导催吐。

2)饮用茶叶水、食醋或糖开水,可饮用甘草绿豆汤。

3)对症处理:意识不清,昏迷者应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抽搐患者给予安定5~10mg一次。

高热者可行物理降温。

4)及早送院治疗。

8.4.2.6亚硝酸盐中毒症状及应急处置(1)中毒症状:潜伏期0.5~3h,症状有: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青紫、呼吸困难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大小便失禁,有的昏迷抽搐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2)急救方法:1)催吐,迅速灌肠、洗胄、导泻,让中毒者大量饮水。

2)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应将患者置于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坏境中。

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

3)及早送院治疗。

8.4.2.7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症状及应急处置(1)中毒症状:以急性胃肠炎为主,潜伏期一般12~24h,短的数小时,长则2~3天。

前驱症状有恶心头痛全身乏力和发冷等。

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腹痛,粪便为黄绿色水样便有时带脓血和粘液。

一般发热38℃~40℃。

重病人出现寒战、惊厥、抽搐和昏迷。

病程为3~7天,一般预后良好。

但是老人、儿童和体弱者如不及时进行急救处理也可导致死亡。

(2)急救方法:1)卧床安静休息,严格消毒处理呕吐物;2)呕吐后给予容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3)症状严重者速送医院抢救。

8.4.2.8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症状及应急处置(1)中毒症状:含高组胺鱼类中毒特点是发病急,症状轻、恢复快。

一般为进食后0.5~1h发病。

主要表现为:脸红、头晕、头痛、心慌、脉快、胸闷和呼吸促迫。

部分病人可出现视物模糊、脸发胀、唇水肿、口和舌及四肢发麻、恶心、呕吐、腹痛、荨麻疹、全身潮红等。

(2)急救方法:催吐、导泻以排出体内未吸收的毒物,并及早送院治疗。

口服抗组胺药可使中毒表现迅速消失,如苯海拉明、氯苯吡胺(马来那敏、扑尔敏)、布克利嗪(安其敏)等其中一种。

8.4.2.9河豚鱼中毒症状及应急处置(1)中毒症状:潜伏期10min~3h。

早期有手指、舌、唇刺痛感,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

四肢无力、发冷、口唇和肢端知觉麻痹。

重症患者瞳孔与角膜反射消失、四肢肌肉麻痹以致发展到全身麻痹、瘫痪。

呼吸表浅而不规则,严重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最后死于呼吸衰竭。

(2)急救方法:立即催吐,洗胃去除毒素。

目前对此尚无特效解毒剂,对患者应尽快排出毒物并尽快就医。

8.4.2.10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症状及应急处置(1)中毒症状:潜伏期一般为12~16h,短者1~3h,长者60h。

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头晕、头痛、全身无力。

重者有脱水、酸中毒、血压下降、惊厥、昏迷、腹痛剧烈多呈脐周围部的剧烈绞痛或刀割样疼痛腹泻,多为水样便,一日数次至10余次。

体温一般在38~39℃。

发病率的高低随着食品污染程度,与进食者健康状况而有所不同,一般为50%~80%。

病程比较短,一般1~3天,多数24h内恢复,很少有死亡。

(2)急救方法:注意休息,多饮水,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可自行恢复。

较重者应就医。

8.4.2.11葡萄菌食物中毒症状及应急处置(1)中毒症状: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

一般潜伏期为2~4h。

主要是呕吐特别严重,甚至可以吐出胆汗和血性胃液,并有头痛、恶心、腹痛、腹泻等表现。

因为年龄越小,以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敏感性越强,所以儿童发病较多,病状也比成人严重。

葡萄球菌中毒病程较短,一般1~3天痊愈,很少死亡。

(2)急救方法:注意休息和多饮水,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对呕吐、腹泻严重的患者,应补充糖盐水或输液治疗。

明显精神差、腹泻重的患者需送医院治疗。

8.4.2.12黄曲霉素中毒症状及应急处置(1)中毒症状:1)中毒前期表现为发烧、腹痛、呕吐、食欲减退等。

2)2~3周后很快发生中毒性肝病表现: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脾大。

腹水下肢浮肿及肝功能异常。

3)可有心脏扩大、肺水肿甚至痉挛、昏迷等,多数患者在死前可有胃肠道大出血表现。

4)实验动物临床毒性研究表明,给动物喂食含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后表现为渐进性食欲减退、口渴、便血、生长缓慢、体重减轻、皮肤出血、过度兴奋、黄殖、抽搐、角弓反张等。

(2)急救方法:1)立即停止摄入有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2)补液利尿保肝等支持疗法。

3)重症病人按中毒性肝炎治疗。

8.4.2.13瘦肉精中毒症状及应急处置(1)中毒症状:急性中毒有心悸,面颈、四肢肌肉颤抖,头晕、乏力。

心动过速,室性早博心电图示S-T段压低与T波倒置。

(2)急救方法:立即洗胃、输液促使毒物排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