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滴定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滴定管校准的步骤

滴定管校准的步骤嘿,咱今天就来讲讲滴定管校准那些事儿哈!你可别小瞧这滴定管校准,就像咱走路得先迈对脚一样重要呢!先来说说准备工作,这就好比要出门得先找好钥匙一样。
咱得把滴定管洗得干干净净的,一点杂质都不能有,不然那可就像眼睛里进了沙子,怎么都别扭。
然后呢,找个水平的地儿把它放好,这要是歪了可不行,就像桌子腿不一样长,那能稳当嘛!接下来就是注水啦!把水慢慢地灌进去,可别着急,就像给小娃娃喂饭似的,得慢慢来。
灌到刻度线附近的时候,更得小心了,得看准了,不能多也不能少。
这时候你就想想,要是做菜盐放多了或者放少了,那味道能好嘛!注好水了,开始调零点。
把液面调到刻度线那里,要调得稳稳当当的,这可是关键的一步呢。
然后把滴定管固定好,可不能让它乱动。
再然后就是称重啦!称一称这水有多重,这就像给东西称体重一样。
称好了记下来,这可不能记错了,不然前面的功夫不就白费啦!接着再注水,再称重,反复这么几次。
每次都得认真对待,不能马虎。
这就好像走路,一步一步都得走踏实了,不然就容易摔跟头。
校准的过程中还得注意观察,看看有没有漏水啊,刻度准不准啊。
要是有问题,那可得赶紧解决,不能拖着。
这就像身体不舒服,得赶紧去看医生,不能等病严重了才重视。
哎呀呀,你说这滴定管校准是不是挺有意思的?虽然有点麻烦,但这都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呀!你想想,如果滴定管都不准,那得出的结果能靠谱嘛!所以啊,咱可不能嫌麻烦,得认真做好每一步。
到最后,当你看到校准好的滴定管,就像看到自己精心培育的花儿开了一样,那心里别提多高兴啦!这就是滴定管校准的步骤,咱可得记住咯,以后做实验就靠它啦!。
滴定管校正操作规程

滴定管校正操作规程1. 总则1.1 校正用纯化水至少须在标准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
1.2 待校正的仪器检定前需进行清洗,清洗的方法为:用重铬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调配比例为(1:1)或20%发烟硫酸进行清洗。
然后用水冲净。
器壁上不应有挂水等沾污现象,使液面与器壁接触处形成正常弯月面。
清洗干净的被检量器须在检定前4h放入实验室内。
滴定管、移液管不必干燥,容量瓶必须干燥。
1.3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测量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1.4 称量水重所用天平的精度应达到所称水重有五位有效数字的程度。
1.5 校正时使用的温度计必须定期送计量部门检定。
按检定结果读取温度。
1.6凡需要实际值的检定,其检定次数至少2次,2次检定数据的差值不超过被检玻璃容量允差的1/4,并取2次的平均值。
1.7检定周期:玻璃量器的检定周期为3年,其中无塞滴定管为1年。
1.8 检定条件1.8.1万分之一天平1.8.2测量范围(10—30)℃,分度值为0.1℃的精密温度计。
1.8.3室温(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得大于2℃。
1.8.4检定介质为纯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符合GB 6682-1992要求。
2.检定方法2.1外观2.1.1玻璃量器不允许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强度等缺陷。
2.1.2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
2.1.3玻璃量器应具有下列标记: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20℃)、型式标记(量入式用“In”,量出式用“Ex”,吹出式用“吹”)、等待时间(+ⅹⅹs)、标称总容量与单位(××ml)、准确度等级(A或B,未标记的按B级处理)。
2.2密合性2.2.1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3.流出时间和等待时间滴定管、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的流出时间与等待时间见表1~表3。
4.容量允差4.1要求:在标准温度20℃时,滴定管、分度吸量管的标称容量和零至任意分量,以及任意两检点之间的最大误差,均应符合表1和表3的规定。
滴定管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本程序规定了滴定管的操作规程,保证人员正确、规范操作。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
职责:质量管理部、QC
内容:
1检查是否已校正、滴定管尖端是否完好、刻度是否清晰、玻璃活塞是否密合、旋转自如,玻璃珠运用灵活、内壁是否清洁。
2若滴定管内壁不清洁或新领用滴定管,必须清洗干净后,方可使用。
3滴定管使用前,先用少量滴定溶液洗涤3次,洗涤时把滴定管平放并不断转动,使液体与管内壁的任何部分都充分接触,然后直立打开玻璃活塞使液体流出。
4滴定管使用时,应垂直固定在滴定管夹上,装好滴定液后迅速打开阀门,排出下端气泡、并补足滴定液至起始刻度(管内滴定液凹液面应在零刻度处或零刻度以下),记录初刻度。
观察时视线与滴定液平面必须在同一水平面上,溶液凹液面底部所在位置即为刻度线,读数要读到小数点后一位。
5滴定前,先将滴定管尖端悬挂或多余的液滴用滤纸搽试。
滴定时,用左手控制玻璃活塞或玻璃珠,右手持锥形瓶(瓶口应接近滴定管尖端,不要过高或过低),并不断摇动锥形瓶,使溶液均匀混合。
6滴定到近终点时,要放慢速度,一滴一滴地滴入,以防过量,并且要用瓶内溶液淋洗瓶壁或用少量蒸馏水冲洗,以免有残留的滴定液未起反应。
终点后记录刻度,终刻度数与初刻度数之差为滴定液的用量。
7滴定管使用完毕后,按规定清洗滴定管及其它容器。
滴定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制订滴定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药物分析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10ml、25ml、50ml滴定管的检定。
责任: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程序:1. 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吸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滴定管的容积。
2. 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2.1 滴定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2.2 分度线和量程的数值应清晰、完整,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2.3 滴定管应具有下列标记:2.3.1 厂名和商标2.3.2 标准温度(20℃)2.3.3 等待时间 t xx S2.3.4 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2.3.5 标称总容量与单位 xx ml2.3.6 准确度等级 A、B2.4 滴定管玻璃活塞密合性: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任意关闭情况下(不涂油脂)停留20min,漏水量应不超过一小格。
2.5 容量允差、水的流出时间和等待时间、分度线宽度等均应符合下表规定。
滴定管质量检验表3. 检定器具:3.1 万分之一天平。
3.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 分度值为0.1秒的秒表。
3.4 称量杯、测温筒、检定架。
3.5 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3.6 纯化水。
3.7 滴定管。
4. 检定方法: 4.1 水的流出时间:将洗净的滴定管垂直而稳定地夹在检定架上,在活塞芯上涂一层薄而均匀的凡士林,使其不漏水,加纯化水至滴定管使液面达到最高标线以上约5mm 处,用活塞慢慢地将液面准确地调至零位,将活塞完全开启并计时,使水充分地从流液嘴流出,直至液面降至最低标线为止的流出时间应符合滴定管质量检验表中的规定。
4.2 纯化水质量的标定:加纯化水至滴定管,使液面达到最高标线以上约5mm 处,用活塞慢慢地将液面准确地调至零位,将已称重的称量杯放在滴定管尖端下,完全开启活塞,当液面降至距检定分度线以上约5mm 处时关闭活塞,等待30s ,然后在10s 内用活塞将液面准确调至被检定分度线,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化水的质量。
滴定管的校正方法

滴定管的校正方法滴定管是一种常见的实验仪器,用于溶液滴定分析中的体积测量。
滴定过程中,为保证滴定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对滴定管进行校正,以消除仪器的误差。
下面将详细介绍滴定管的校正方法。
1. 滴定管的容量校正:滴定管的容量校正是指确定滴定管的容量是否准确。
常用的校正方法有两种:重量法和溶液转移法。
(1)重量法:首先用天平称量滴定管自重,然后利用标准溶液准确地将一定体积的溶液加入滴定管中,再将滴定管与其中的溶液一起重新称重,计算出实际加入的溶液的质量。
最后,用实际加入的质量除以该溶液的密度,就可以计算出滴定管的容量。
(2)溶液转移法:使用称量瓶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标准溶液,然后将溶液转移至干燥的容量瓶中,定容加水混合均匀。
再用容量瓶中的溶液滴定至酸碱滴定中间点,记录溶液的体积,通过除以标准溶液质量,即可计算出滴定管容量的准确值。
2. 滴液速度校正:滴液速度的校正是指确定滴定管每滴液的体积是否准确。
常用的校正方法有几何法和重量法。
(1)几何法:在平行于水平方向上的地方,在厚纸或玻璃板上绘制一条直线,利用一定容量的标准溶液在直线上滴液,计算滴液落在直线上的滴数,再除以滴数,即可得到滴液的体积。
(2)重量法:称取一定质量的标准溶液,计算出标准溶液每滴液的质量。
然后,将标准溶液慢慢加入滴定管中,记录加入溶液的质量,通过除以滴液的质量,可以计算出滴液的体积。
3. 滴定管的定容性校正:定容性是指滴定管体积在液体容器上操作,填满整个滴定管的能力。
常用的校正方法有两种:重力滴流法和辐射阻尼法。
(1)重力滴流法:将溶液滴入容器中,直至液面接近容器顶部。
用颜色调整剂标记液面高度,然后将混有甘油的溶液吸入滴定管中,滴定管顶端与容器的液面平齐,再用滴定管充满容器,计算出滴定管的定容性。
(2)辐射阻尼法:溶液将滴入容器中,并标记液面高度。
然后用滴定管将溶液从容器中提取,并记录下提取的时间。
通过计算时间与滴定管的体积,可以得到滴定管的定容性。
12-滴定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滴定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制订滴定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药物分析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10ml、25ml、50ml滴定管的检定。
责任: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检验室主任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校正规程:1. 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吸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滴定管的容积。
2. 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2.1 滴定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2.2 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项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2.3 滴定管应具有下列标记:2.3.1 厂名和商标2.3.2 标准温度(20℃)2.3.3 等待时间 t xx S2.3.4 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2.3.5 标称总容量与单位 xx ml2.3.6 准确度等级 A、B2.4 滴定管玻璃活塞密合性: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任意关闭情况下(不涂油脂)停留20min,漏水量应不超过一小格。
2.5 容量允差、水的流出时间和等待时间、分度线宽度等均应符合下表规定。
滴定管3. 检定条件:3.1 万分之一天平。
3.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 分度值为0.1秒的秒表。
3.4 称量杯、测温筒、检定架。
3.5 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3.6 纯化水。
3.7 滴定管。
4. 检定方法:4.1 水的流出时间:将洗净的滴定管垂直而稳定地夹在检定架上,在活塞芯上涂一层薄而均匀的凡士林,使其不漏水,加蒸馏水至滴定管使液面达到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用活塞慢慢地将液面准确地调至零位,将活塞完全开启并计时,使水充分地从流液嘴流出,直至液面降至最低标线为止的流出时间应符合 4.2.5表中之规定。
4.2 纯化水质量的标定:加蒸馏水至滴定管,使液面达到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用活塞慢慢地将液面准确地调至零位,将已称重的称量杯放在滴定管尖端下,完全开启活塞,当液面降至距检定分度线以上约5mm处时关闭活塞,等待30s,然后在则10s内用活塞将液面准确调至被检定分度线,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化水的质量。
滴定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质量/g
温度/℃
质量/g
温度/℃
质量/g
温度/℃
质量/g
5
0.9985
14
0.9981
23
0.9966
32
0.9943
6
0.9985
15
0.9979
24
0.9964
33
0.9940
7
0.9985
16
0.9978
25
0.9962
34
0.9937
8
0.9985
17
0.9977
26
0.9959
35
0.9946
40
0.9917
表2 标准湿度20℃时滴定管的允差表
规格
5ml
10ml
25ml
50ml
100ml
允差
一等
±0.010
±0.025
±0.040
±0.050
±0.10
二等
±0.020
±0.050
±0.080
±0.100
±0.20
0.9934
9
0.9984
18
0.9975
27
0.9957
36
0.9931
10
0.9984
19
0.9974
28
0.9954
37
0.9927
11
0.9983
20
0.9972
29
0.9952
38
0.9924
12
0.9982
21
0.9970
30
0.9949
39
0.9921
13
滴定管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滴定管使用标准操作规程1000字滴定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
它可以用来定量地向滴定溶液中加入滴定剂,并通过观察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从而计算出溶液中物质的含量。
为了保证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操作规程,下面就对滴定管的使用规程进行详细说明。
一、滴定管的选择和清洗1. 选择合适的滴定管。
通常情况下,滴定管应该选择透明的玻璃管,长度为25cm左右,内径为1.5~2mm左右。
如果需要测量较小的体积,则可以选择内径较小的滴定管。
同时,滴定管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
使用前一定要先进行完全干燥,以防溶液的稀释。
二、滴定管的操作步骤1.引液将滴定管直立,并用吸球吸取溶液。
然后将吸管的末端沿着试管壁斜靠着,将吸球渐渐释放,使得其中的溶液接触到试管内液体表面,让其一点一点纵向滑下,这样就可以将液体引入滴定管中。
2.调节滴液速度将滴定管倾斜10度左右,轻轻调节吸球的压力,控制滴液速度,避免溶液滴得过快或过慢,导致误差。
3.盯准滴定终点在加入滴定剂过程中,要在容器的边缘焦点部位不断提高试管,并持续观察滴定终点是否出现变化,当看到终点出现时,就应该立刻停止盛滴定剂,目视液体浅黄亮黄的界线,进行一定的加值或精度检查。
4.记录数据在结束后,记录滴定液的用量,并将测量结果与理论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滴定的准确性和精度。
三、滴定管的保养与维护1.使用后,应将滴定管清洗干净,并晾干,避免破损、变形和污染。
2.不要用硬物碰撞滴定管,避免使用时与温度差距过大,不要直接用火烤滴定管。
3.准备使用的滴定管应先用0.1M盐酸液洗一遍,之后再用水反复冲洗清洁。
需要维护滴定管的精度时,也可以用硫酸、硝酸或过氧化氢溶液进行特殊清洗。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1.滴液速度过快或过慢:调整滴定管的倾斜度或吸球的压力。
2.滴定终点不明显:可添加指示剂,如酚酞、吡啶酮等。
3.滴定管中出现气泡:先停止滴定,轻轻地抖动试管,使气泡脱离滴管,再进行滴定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滴定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制订滴定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药物分析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10ml、25ml、50ml滴定管的检定。
责任: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检验室主任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校正规程:
1. 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吸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滴定管的容积。
2. 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
2.1 滴定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2.2 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项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2.3 滴定管应具有下列标记:
2.3.1 厂名和商标
2.3.2 标准温度(20℃)
2.3.3 等待时间 t xx S
2.3.4 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
2.3.5 标称总容量与单位 xx ml
2.3.6 准确度等级 A、B
2.4 滴定管玻璃活塞密合性: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任意关闭情况下(不涂油脂)停留20min,漏水量应不超过一小格。
2.5 容量允差、水的流出时间和等待时间、分度线宽度等均应符合下表规定。
滴定管
3. 检定条件:
3.1 万分之一天平。
3.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 分度值为0.1秒的秒表。
3.4 称量杯、测温筒、检定架。
3.5 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3.6 纯化水。
3.7 滴定管。
4. 检定方法:
4.1 水的流出时间:
将洗净的滴定管垂直而稳定地夹在检定架上,在活塞芯上涂一层薄而均匀的凡士林,使其不漏水,加蒸馏水至滴定管使液面达到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
用活塞慢慢地将液面准确地调至零位,将活塞完全开启并计时,使水充分地从流液嘴流出,直至液面降至最低标线为止的流出时间应符合 4.2.5表中之规定。
4.2 纯化水质量的标定:
加蒸馏水至滴定管,使液面达到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用活塞慢慢地将液面
准确地调至零位,将已称重的称量杯放在滴定管尖端下,完全开启活塞,当液面降至距检定分度线以上约5mm处时关闭活塞,等待30s,然后在则10s内用活塞将液面准确调至被检定分度线,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化水的质量。
4.3 记录与计算:
4.3.1 计算:
V20=V标+(P称-P)
V20为滴定管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ml);
V标为滴定管的标称容量(ml);
P称为t℃时称得纯化水的质量值;
P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常用玻璃量器”的衡量法用表中查得t℃时标称容量水的质量值。
当P称与P值相差很小时,其质量差可近似地看作体积差,故V20=V标+ΔV。
从衡量法用表中可查得差值(ΔP),因为ΔP=V标-P,故V20=P称+ΔP。
4.3.2 举例:
加蒸馏水至25ml滴定管(B级)最高标线,用活塞慢慢地将液面准确地调至零位。
水温为24.2℃,将已称重的称量杯放在滴定管尖端下,完全开启活塞,待液面降至20ml分度线时,关闭活塞,等待30s,用活塞将液面准确调至被检定分度线(25ml),精密称定称量杯中水的质量为24.9801g。
V20=P称+ΔP=24.9801+0.094=25.0741ml
加纯化水至25ml滴定管(B级)最高标线,用活塞慢慢地将液面准确地调至零位。
水温为24.2℃,将已称重的称量杯放在滴定管尖端下,完全开启活塞,待液面降至10ml分度线时,关闭活塞,等待30s,用活塞将液面准确调至被检定分度线(12.5ml),精密称定称量杯中水的质量为12.4980g。
符合B级标准。
5. 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
根据上述检定项目的检定数据,查4.2.5表,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
检定周期为三年。
6.校正工作结束,记录于“仪器、仪表、校验、检定、维修记录”中。
附注:
1 弯液面的调定:
弯液面的最低点应与分度线上边缘的水平面相切,视线应与分度线在同一平面上,适当安排光线,可以使弯液面暗淡且轮廓清晰,为此应以白色背景并遮去不需要的杂光,可以在滴定管滴定位液面以下不大于1mm处,放置一条黑色纸带在分度吸管壁上,有蓝线乳白衬背的滴定管,蓝线最尖端与分度线的上边缘相结合。
2 检定点:
2.1 1~10ml:半容量和总容量二点:
2.2 25ml:A级:0~5ml,0~10ml,0~15ml,0~20ml,0~25ml五点。
B级:0~12.5ml,0~25ml二点。
2.3 50ml:A级:0~10ml,0~20ml,0~30ml,0~40ml,0~50ml五点。
B级:0~12.5ml,0~25ml,0~37.5ml,0~50ml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