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筒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玻璃器皿校准规程

玻璃仪器校正操作规程确保日常检测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容量玻璃仪器的校正。
常用玻璃量器(见表1)。
4、内容:4.1校准项目4.1.1分度吸量管表 24.1.2量筒/量杯/具塞量筒表34.1.3容量瓶表44.1.4单标线移液管表54.2校准条件与设备:4.2.1温度:校准环境温度 25±1℃,室内温度变化不超过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超过2℃。
4.2.2校准所用介质:蒸馏水.4.2.3所用设备:4.3校准过程:4.3.1外观要求:a.量器应具有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用法标记,标准总容量与单位,准确度等标志。
b.量器无影响计量读数的缺陷,包括集密的气线,破气线,擦伤,铁屑和明显的直棱线。
c.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相邻两分度线的宽度和分度值见表2~表6。
d.非标准的口与塞,活塞芯和外套,必须用相同的配合号码。
无塞滴定管的流液口与管下部也应标有同号。
4.3.2结构:a.玻璃量器的口应与玻璃量器轴线相垂直,口边要平整光滑,不得有粗糙处及未经熔光的缺口。
b.滴定管和吸量管的流液口,应是逐渐地向管口缩小,流液口必须磨平倒角或熔光,口部不应突然缩小,内孔不应偏斜。
c.量筒、量杯的倒液嘴应能使量筒、量杯内液体呈细流状倒出而不外溢。
当分度表面对观察者时,倒液嘴的位置,量筒的嘴位于左侧;250ml 以下的量杯(包括250ml)位于右侧;500ml以上的量杯位于左侧。
d. 量筒、量杯和量瓶放置在平台上时,不应摇动。
空量杯、空量筒(不带塞)和大于25ml(包括25ml)的空量瓶(不带塞)放置在与水平面15°的斜面上时,不应跌倒,小于25ml的空量瓶(不带塞),放置在与水平面10°的斜面上时,不应跌倒。
4.3.3密合性:a.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将不涂油脂的活塞芯擦干净后用水湿润,插入活塞套内,滴定管应垂直地夹在检定架上,然后充水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塑料活塞静置5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计量器具校准规范

计量器具校准规范
一、适用范围:量筒、、量杯、容量瓶、滴定管、单标线吸量管等玻璃器皿。
二、检定条件:
2.1 室温(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
2.2 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得大于2℃。
三、内容:
1.外观
3.1.1玻璃量器不允许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强度等缺陷,具体要求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
3.1.2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具体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2.密合性
3.2.1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3.2.2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5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3.2.3测试方法:具塞滴定管——将不涂油的活塞芯擦干净后用水润湿,插入活塞套内,滴定管应垂直地夹在检定架上,然后注水至最高标线处,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塑料活塞静置50min),渗漏值应符合第2.1和2.2条规定。
3.容量示值——比较法
3.3.1 将温度计插入盛满水的烧杯中,静置10min,测纯水的温度;
3.3.2在电子天平上称出称量瓶的质量并扣除;
3.3.3 将量器中放出的纯水盛于称量瓶中,盖好盖;
3.3.4 用实测纯水质量与此温度下经过校准的纯水质量比较的差值换算成相应温度下的纯水体积,此体积若在玻璃量器容量允许差范围内,就是合格的量出式量器。
四、检定周期
玻璃量器的检定周期为3年
五、参考文件
《JJG 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某公司玻璃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程序

玻璃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建立玻璃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程序。
2.范围:适用于玻璃容量仪器校正。
3.职责:质控部部长:必须确保化验员获得本程序的培训,并在检验过程中遵守本程序的内容。
质保部检验员:负责所有的玻璃仪器校正并遵守本程序的要求。
4.内容:4.1总则4.1.1 校正用的蒸馏水至少在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
4.1.2 待校正的仪器必须清洗干净,干燥。
4.1.3 如室温有变化,测定过程中不得超过1℃,每次操作时应记录水的温度。
4.1.4 称量所用的天平精度应达到万分之一以上。
4.2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4.2.1取洁净干燥的烧杯盛放校正用水,并与容量瓶同放于天平室中,1小时以上,记下水温.4.2.2 精密称量空容量瓶重,加水至刻度;若有水停留在刻度线以上,用滤纸条吸干,塞上瓶塞,再称定。
4.2.3 计算容量瓶中水重。
4.2.4 将容量塞子盖后倒置10次.每次倒置时,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s。
不应有水渗出。
4.2.5依据表1计算容量瓶体积(ml):4.3.滴定管校正操作规程:4.3.1取洁净干燥的扁形称量瓶(具塞三角瓶),精密称定。
4.3.2 将滴定管垂直夹在检测架上,活塞芯涂抹上一层薄而均匀的油脂,不应有水渗出。
4.3.3在滴定管里装入水至零刻度处,除去尖端和外面的水,流出口不应接触接水器。
4.3.4 当水注至最高线时,活塞在关闭的状态下,停留20min后,渗水量不得大于最小分度线。
4.3.5控制滴定管流速3--4滴/秒,从滴定管放下一定体积(5ml)的水至称量瓶中,等待时间30s,盖上瓶盖,精密称定。
4.3.6精密读取滴定管读数至0.02ml。
4.3.7依据表1计算滴定管体积(ml)。
4.4.单线吸管、刻度吸管校正操作规程:4.4.1 取洁净干燥的扁形称量瓶(具塞三角瓶),精密称定。
4.4.2 吸取蒸馏水至刻度线5mm以上,然后将液面调制最高线处。
除去尖端和外面的水。
4.4.3 将吸管垂直放置,并将流液口轻靠接水器壁,此时接水器倾斜30°,在保持不动的情况下流出并计时。
实验室计量器具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计量器具校准操作规程一、校准操作目的及范围校准操作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实验室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数据的精确性。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内各种计量器具的校准操作。
二、校准操作的要求1.校准操作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确保校准结果的真实有效。
2.校准操作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并记录其姓名和资格证书编号。
3.校准操作应在有利于减小外界干扰的条件下进行,避免与其他设备、物品和人员接触。
4.校准操作前,应对所需校准的仪器进行检查,确保仪器的完好性和适用性。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上级并予以相应处理。
5.校准操作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三、校准操作的步骤1.校准前准备(1)确认校准仪器的型号和规格,并对其进行清洁和检查。
(2)确认校准仪器的校准日期和有效期限,并检查其校准证书的完整性。
(3)准备校准所需的标准器具和校准样品。
(4)确认校准操作的环境条件和要求,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校准操作(1)按照校准仪器的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2)根据校准要求,使用标准器具对校准仪器进行校准,记录校准值和校准结果。
(3)如果校准值与标准值存在偏差,记录偏差值和原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4)定期检查校准仪器的工作状态和准确度,并记录检查结果。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3.校准操作记录(1)记录校准操作的日期、时间、仪器名称、规格型号、校准人员等基本信息。
(2)记录校准仪器的校准值和校准结果,并标明与标准值的偏差。
(3)记录校准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并记录调整和修正的方法和结果。
(4)记录校准仪器的检查结果,包括工作状态、准确度等信息。
四、校准操作的验证1.校准操作的结果应与校准证书的校准结果进行验证,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校准操作的记录应由相关部门或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并签字确认。
3.校准操作的验证结果应进行记录和归档,作为日后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玻璃容量器具校正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一、目的:建立玻璃容量器具校正操作规程,使操作标准化,规范化。
二、范围:玻璃容量器具。
三、责任人:容量器具校正人员,质控部负责人。
四、管理内容:1、总则1.1校正用水为纯化水,须在室内放置至水温达到20℃,若水温偏差过大至少放置两小时以上。
1.2待校正的仪器洗至内壁完全不挂水珠。
滴定管、移液管不必干燥,容量瓶、量筒必须干燥。
1.3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1.4每个仪器(每段)校正两次,两次校正值的误差小于0.02g。
1.5称量水重所用天平的精度:200g以下达到0.0001g;200g以上达到0.01g。
2、容量瓶校正操作程序2.1将被校正的容量瓶洗净、干燥。
2.2取洁净的烧杯盛放校正用水,并与容量瓶一同存放于天平室中20分钟,记下水温。
2.3取空容量瓶带塞称重,加水至刻度,不可有水珠留在刻度线以上,如有水珠,用滤纸条吸干,塞上瓶塞,再称定重量。
2.4计算容量瓶中水重。
2.5从表中查得1ml水的重量,计算容量瓶的容积(ml)。
3、移液管校正操作程序3.1取一洁净干燥锥形瓶,精密称定重量。
3.2取需校正的内壁洁净的移液管,按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吸取水至刻度,除去尖端与外面的水。
3.3将水放入已称定重量的锥形瓶中,精密称定,记下水温、计算水重。
3.4从表中查出1ml水的重量计算该移液管的容积(ml)。
4、滴定管校正操作程序4.1取洁净干燥的50ml锥形瓶,称定重量。
4.2将被校的洁净滴定管装入水至刻度零处,除去尖端与外面的水,记下水温。
4.3从滴定管放下一定体积(5ml)的水至锥形瓶中。
控制滴定管的流速3-4滴/秒。
4.4精密读取滴定管读数至小数点第二位。
4.5称定锥形瓶中水的重量。
4.6再放一定体积再称重,如此一段一段校正。
4.7从表中查出水试验温度时的重量,计算每段体积的真实容积(ml),校正数和总校正数。
5、量筒校正操作程序5.1将被校正的量筒洗净干燥。
5.2称取量筒的重量,加水至刻度,不可有水珠留在刻度线以上,如有水珠用滤纸吸干,再称定重量。
量筒量杯校验规程

量筒量杯校验规程1. 总则1.1 校正用纯化水至少须在标准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
1.2 待校正的仪器检定前需进行清洗,清洗的方法为:用重铬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调配比例为(1:1)或20%发烟硫酸进行清洗。
然后用水冲净。
器壁上不应有挂水等沾污现象,使液面与器壁接触处形成正常弯月面。
清洗干净的被检量器须在检定前4h放入实验室内。
滴定管、移液管不必干燥,容量瓶必须干燥。
1.3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测量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1.4 称量水重所用天平的精度应达到所称水重有五位有效数字的程度。
1.5 校正时使用的温度计必须定期送计量部门检定。
按检定结果读取温度。
1.6凡需要实际值的检定,其检定次数至少2次,2次检定数据的差值不超过被检玻璃容量允差的1/4,并取2次的平均值。
1.7检定周期:玻璃量器的检定周期为3年,其中无塞滴定管为1年。
1.8 检定条件1.8.1万分之一天平1.8.2测量范围(10—30)℃,分度值为0.1℃的精密温度计。
1.8.3室温(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得大于2℃。
1.8.4检定介质为纯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符合GB 6682-1992要求。
2.检定方法2.1外观2.1.1玻璃量器不允许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强度等缺陷。
2.1.2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
2.1.3玻璃量器应具有下列标记: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20℃)、型式标记(量入式用“In”,量出式用“Ex”,吹出式用“吹”)、等待时间(+ⅹⅹs)、标称总容量与单位(××ml)、准确度等级(A或B,未标记的按B级处理)。
3 密合性3.1具塞量筒、量瓶的口与塞之间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入至最高标线,塞子盖紧后颠倒10次。
每次颠倒时,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s,不应有水渗出。
3.流出时间和等待时间滴定管、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的流出时间与等待时间见表1~表3。
SOP文件实验室常用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SOP文件实验室常用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规程1. 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实验室常用容量仪器的校正流程,确保实验室容量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2. 目的该操作规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容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规范校正操作流程,提供一致性的标准;•降低人为误差,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
3.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常用的容量仪器校正,包括但不限于体积瓶、移液器、管道等。
4. 校正仪器和设备•校正天平:精度应为0.1mg;•校正温度计:精度应为0.1℃;•校正试剂:应为纯净的蒸馏水。
5. 校正前的准备工作•检查容量仪器的外观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确保校正天平、温度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校准试剂应为新鲜的、纯净的蒸馏水;•清洗容量仪器,并待干燥后进行校正。
6. 校正操作步骤1.使用校正天平称量校准试剂的质量,记录下质量值;2.将校准试剂倒入容量仪器中,注意不要产生溅泼或倒漏;3.用校正温度计测量校准试剂的温度,并记录下温度值;4.在规定的温度下,将试剂完全倒入容量仪器中,同时使用玻璃杯套装将溶液的液面调整至刻度线;5.用校正天平称量容量仪器中的溶液质量,记录下质量值;6.比较称量的质量值与校准试剂的质量值之间的差异,计算容量仪器的误差;7.如果误差超出规定范围,则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容量仪器;8.校正完成后,及时清洗容量仪器,并保持干燥。
7. 校正记录校正过程中,应准确记录以下信息:•容量仪器的型号和编号;•校准试剂的质量和温度;•容量仪器中溶液的质量;•容量仪器的误差值。
8. 容量仪器的校正周期•容量瓶:每月校正一次;•移液器:每周校正一次;•管道:每季度校正一次。
9. 容量仪器的维护与保养•定期清洗容量仪器,并保持干燥;•避免容量仪器受到撞击或其他机械损伤;•定期检查容量仪器的刻度线是否清晰可见;•对于出现故障或损坏的容量仪器,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10. 紧急处理措施在校正过程中,如果发现容量仪器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停止使用异常的容量仪器;•录制异常情况的细节,并及时报告主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维修或更换容量仪器。
实验室计量器器具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计量器器具校准操作规程1、目的计量器具的真实容量并不与其出厂的标称容量相符,因此,在分析工作开始之前,尤其是对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工作,必须对所用量器进行容量校准或检定。
2、适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我们公司实验用的计量器具属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根据本公司实验室现有条件,能够自行校准的,优先选择自校;条件不具备不能自校的,可委托有能力和资质的机构外校。
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在下列情况中使用的分度吸量管(刻度吸管)、容量瓶、量筒、比色管、移液器等量器的自校准:2.1为满足实验分析中需要准确定量的量器进行定期自校准。
2.2在实验过程中,对量器的标称值有怀疑时要对所用量器进行校准。
2.3量器的外观、密闭性等出现问题,导致量器无法正常使用或容易引起误操作时,应降级或销毁处理。
外观、密闭性等非容量检定项目的检定方法和标准见相关标准。
3、参考标准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GB/T12810-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JJG10-2005专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JJG646-2006移液器检定规程4、职责要求4.1分析人员对分析中需要准确定量的量器进行自校准,并对校准结果进行判定4.2校准合格的应对量器进行统一编号。
编号方法:校准拼音首字母“JZ”后加日期“年.月.日”加顺序编号,例如2013年2月3日共校准了两个刻度吸管,则第二个刻度吸管的编号为:JZ-2012.02.03-02。
5、校准环境、设备、校准项目和校准点的选择5.1环境条件:室温(20±5)℃,温度波动应≤1℃/h;水温与室温之差应≤2℃;校准介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7.2清洗后的容器如不立即使用,应贮入蒸馏水。
洗净的量器应提前4小时放入工作室,使其与室温尽可能接近。
7.3校准操作中,称量尽可能快速,并记录、查询校准室内的空气温度及大气压力。
所使用天平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中,称量量器的外部保持清洁干净,拿取时应戴上洗净的棉布手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制订量筒校正标准操作规程,以提高药品质量分析的准确度。
适用范围:5ml、10ml、25ml、50ml、100ml等玻璃量筒。
责任: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内容:
1 校正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用天平称量量筒中纯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量筒的容积。
2 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
2.1 厂名或商标。
2.2 标准温度(20℃)。
2.3 标称总容量、容量允差与单位。
xx ml ±xx
2.4 容量允差、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3 检定条件:
3.1 万分之一天平。
3.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 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3.4 纯化水。
4 检定方法:
4.1 纯化水质量的标定:用洗净的分度量筒,加入纯化水,慢慢地将液面准确地调至所标的刻度线上,使纯化水沿着已称重的称量杯壁流下。
按规定时间等待后15秒,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水的质量。
如此重复三次操作,取其平均值。
4.2 记录与计算:
4.2.1 计算:
V
20=V
标
+(P
称
-P)
V
20
为量筒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ml);
V
标
为量筒的标称容量(ml);
P
称
为t℃时称得纯化水的质量值;
P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常用玻璃量器”的衡量法用表中查得t℃时标称容量水的质量值。
当P
称与P值相差很小时,其质量差可近似地看作体积差,故V
20
=V
标
+ΔV。
从衡量法用表中可查得差值(ΔP),因为ΔP=V
标-P,故V
20
=P
称
+ΔP。
5 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根据检定项目的检定数据,查表,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检定周期为三年。
6 校正工作结束,记录于《玻璃量具检定记录》(编号:REC-QC-007-00)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