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一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练习及答案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练习及答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C.家住回龙村的向代惠,得了偏摊,被界定为二级伤残,看见施工人员正在为 她提供免费无障碍改造服务,喜出望外。

D .秋游结束后,同学们都回家写游记作业,可谓是各得其所。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把天府芙蓉园建设成市级森林公园,是武侯区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 项重要工程。

B. 紫坪铺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成都地区使用外,还向绵阳、德阳 等地输送。

C. 领川外国语学生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 定的作用。

指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酝酿Hang . 抖擞sdu 清脆cul . B. 黄晕yun . 宛转wdn • 散步sdn . C. 嫩叶nOn . 应和hd . 安巢chdo .D. 披蓑shuai . 抚摸節 . 薄烟bdo . A ・ 蝉 烘托 遮敝 匿笑 翻来覆去 B. 蒂吝啬 诀别 狼狈 不求甚解 C. 窜感概 祷告 奥秘 煞有戒事 D. 捡 憔悴 诅咒 净谧 花支招展A. B.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凡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 • • • 史铁生双腿瘫痪后,脾气开始变得暴怒无常,他的母亲十分担忧。

1、 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2、 3、D.武侯区験桥胰马路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比喻、排比)B.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

(比喻)C.“狼亦點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増笑耳。

”(设问)D.“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附带参考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附带参考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附带参考答案本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按要求上交答题卡。

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记清晰、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题。

大家好!欢迎来到读书分享会!我们都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让我们领略美景,联想春天的花香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ɡ:读书让我们走近名人,感受鲁迅在r én jìhǎn zhì的荒园里捕鸟的童真童趣;读书让我们大开脑洞,想象女娲.造人时的méi kāi y ǎn xiào :读书让我们学习美好品行,如白求恩身上精益求精的精神:读书让我们体察人生,明白爱不能咄.咄逼人,而要在分歧.中达成统一;读书让我们体悟生命,如ɡuài dàn bùjīnɡ的劳伦兹教我们尊重动物,热爱生命……本次读书交流会,将为我们搭建一个分享读书心得的平台。

祝愿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但能得到创作的灵感,而且能获得阅读的快乐。

1.上面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rùn wāduōqíB.yùn wāduóqíC.rùn wáduōzhīD.yùn wáduōzhī2.上面文段拼音处所填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晕酿人迹罕至眉开颜笑怪诞不经B.晕酿人迹罕致眉开眼笑怪延不经C.酝酿人迹罕致眉开颜笑怪延不经D.酝酿人迹罕至眉开眼笑怪诞不经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十号",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消息啊!B.球场上人声鼎沸....,大家都在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动威。

人教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3. 请务必...”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在“答题卷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 默写(共10分)(1)走进七年级丰富多彩的诗文世界,我们惊奇地发现:诗中有情,李商隐夜雨寄北,想象“,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有志,陆游僵卧孤村,以“夜阑卧听风吹雨,”表达自己的报国之志;文中亦有志,孔子曰:“,匹夫不可夺志也”;诗中有理,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江春入旧年”极富哲理,揭示了自然界新旧交替的规律;文中亦寓理,《论语·为政》通过“,”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2)“一切景语皆情语”。

借景抒情是通过景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次北固山下》),王湾借“归雁”捎去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借“明月”寄托他对远方朋友的牵挂。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3分)【甲】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食草木,饮jiàn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之中。

【乙】大圣道:“他虽年劫,也不应久占在此。

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jiǎo攘,永不!”(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jiàn()泉石崖.()轮.流()jiǎo()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跳跃修长峰洞清平 B.跳跃峰洞修长清平C.清平跳跃修长峰洞 D.峰洞清平跳跃修长(3)【乙】段文字选自《西游记》的(填情节);文段中的“他”指的是(人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2020年)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第54届世信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半决赛淘汰了瑞典队的中国队卷土重来,成 • • • •功卫冕。

B. 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创造幸福美 满的生活。

C.充分发挥幺幺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 共同繁荣。

D.《经典咏流传》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 的作用。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通过名人事迹的介绍,我憧得了只有奋斗才能成功。

(在“成功”后加上“的 道理")B ・由于祖父对我的言传身教,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

(删去“使”)C.电视剧《姥爷的抗战》营造了一位想通过个人奋斗来复仇最后走上抗日道路 的工程师形象。

(把“营造”改为“塑造”)D.谁能否认钱学森没有对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呢?(把“巨大”改 为“特殊”)A ・ 轻捷 云宵 鉴赏 人声鼎沸B. 感概 绽开 争执 疲倦不堪C. 悔恨 激荡 奥秘 花团锦簇D. 拼凑 企盼 寻觅 小心冀冀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 一项是( A. 侍弄(si ) 讷讷(應) 脚踝(hudi)B. 拆散(chai) . 熬过(do) . 并蒂(tl). C. 敲斜(qi) . 菌苔(dan) . 步履(10). D. 分歧(q 。

. 徘徊(pdi) 搁下(g 。

))A.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3、5、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B-电影《芳华》是冯小刚与严歌苓联手打造的一部反映我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工团生活的大片。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儿缕血痕抹煞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最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最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最新)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簇新(cù)凛冽(lǐn)牟取(máo)天纶之乐(lún)....B.阔绰(chuò)禁固(gù)亵渎(dú)顶礼膜拜(mú)....C.糍粑(bā)籍贯(jí)剽悍(piāo)鲜为人知(xiǎn)....D.缄默(jiān)菡萏(dàn)嗔视(chēng)呕心历血(lì)....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莅临朗润烘托秋风潇瑟B.健壮澄清骄媚呼朋引伴C.淅沥草垛干涩花枝招展D.缭亮静谧喉咙咄咄逼人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令老师喜出望外。

....B.他翻来覆去地想,仍想不起来把钥匙放在哪儿了。

....C.没人陪奶奶的时候,她就喜欢边做事边絮絮叨叨。

....D.这次活动为了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所以有一小部分人对其不是很满....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加强居民的环保意识,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

B.通过老师的教导,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C.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灿烂的明天。

D.为防止水灾之后无疫情,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

5、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

B.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

你要住在溪边,_________;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__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七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是生物的基本特征?A. 呼吸作用B. 长大的能力C. 繁殖能力D. 以上都是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自西向东B. 自东向西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3. 下列哪个是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锈蚀D. 熔化4. 下列哪个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A. 蛋白质B. 糖C. 脂肪D. 维生素5. 下列哪个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糖D. 水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产生氧气。

()2.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3. 物质的三态变化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4.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5.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长、繁殖、______、应激性等。

2.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______。

3.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_。

4.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水和______。

5.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细胞质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2.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3. 简述物质的三态变化。

4. 简述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

5. 简述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家的植物叶子变黄了,可能是什么原因?2. 如果地球不自转,会发生什么现象?3. 冬天为什么会有雾?4. 小红每天需要摄入多少蛋白质?5. 如果一个细胞没有细胞核,会发生什么?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2.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下来。

2. 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仪模型。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1.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___→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②____
2.小说第⑫段中写到“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
3.阅读第⑥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④“张衡一号”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成为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天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
⑤卫星本体磁性对磁场测量的“影响不确定性”需控制在0。5纳特以内,这大约相当于地球表面磁场强度的十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卫星平台的各个单机、系统都进行了无磁化的更改。但在这一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去掉了有磁的红外地球敏感器,整个飞行程序都要改变;再比如,无磁化要求太阳能帆板不能转动,但为了保证卫星能源供应,又必须让帆板对日。如何找到平衡点?卫星研发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科研人员打造出来的“张衡一号”整星,其磁洁净度达到了0。33纳特。
(3)《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______。
(4)《次北固山下》:_______,江春入旧年。
(5)《春》:山朗润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忧虑关切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7)《咏雪》中交代咏雪的背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我国在卫星探测方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标志是“张衡一号”的发射。
B.“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次月考试题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páng( )然大物chī( )想hái( )骨轻yíng( )碧瓦飞甍.( ) 憔.( )悴攥.( )住菡萏.( )2、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4分)苦心孤( ) ( )首挺立更胜一( ) 惊( )失措海枯石( ) ( )然长逝心旷神( ) 忍俊不(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 裁.如星点(“裁”通“才”,只有)B、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是知.也( “知”通“智”,聪明)C、诲女.知之(“女”通“汝”,你) 尊君在不.(“不”通“否”,在不在)D、三.省吾身( 三,多次) 与儿女..讲论文议(儿女:儿子和女儿)4、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拟人)B、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比喻)C、蝈蝈十分喜欢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样只吃肉。

(比喻)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比喻)5、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走一步,在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文章写“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哲理。

B、《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C、《春》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朱自清,文中写出了春天的动人景色,语言夸张,充满想象力。

D、《散步》写了一家人祖孙三代,和和美美,相亲相爱,是一个幸福的家庭,表达了作者关于伦理的思想。

6、下列关于作家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济南的冬天》——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B、《风筝》——鲁迅——原名周作人——浙江绍兴人C、《理想》——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D、《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7、将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的序号填入括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一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瞵视(lín) 蜷伏(juán) 筵席(yán) 羞怯(qiè)B.温驯(xùn) 嗔怪(chēn) 污涩(sè) 褴褛(lǔ)C.干瘪(biě) 蹒跚(shān) 禁锢(gù) 萦绕(yíng)D.狡黠(xiá) 魁梧(wú) 摇曳(yè) 少时(shà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卖弄澄清凄冷呼朋引伴B.干涩贮蓄哄托一年之计C.倾诉蓑衣郎润花枝召展D.骄媚诱惑悠远迫不急待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为了还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真实形象,小编搜集了一些李光耀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B.说起土肥原,这是日本侵华史上一名当之无愧....的人物。

C.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D.在西方基督教国家里,《圣经》是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书,也是多数人必读的一部书。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6月初,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相继发生两起森林火灾,近千人赶赴扑救。

B.6月6日,北京大学生音乐节开幕,全市55所高校约4000余人参与了本次盛会。

C.2018年高考期间,全国天气复杂:南方台风来袭,北方高温炙烤……D.中国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三下南海探测,在深海探测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B.当潇潇雨下,夜色深沉的时候,长安街像一条静静的长河。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他的表情很怪,像是在笑,又像是在哭。

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

你要住在溪边,_________;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__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②可观石上生云③可看水中腾雾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②③④①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2)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由窗外的风雨声想象到自己骑着战马驰骋疆场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4)默写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全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3.本文作者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极力表现“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________的节操和________的情趣。

4.作者以“山”“水”为对象,写下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句,请你采用这样的句式,以“居室”为对象,仿写句子。

(字数可以不受限制,但句意必须与本文相符)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丁香花杨明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

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

②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

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

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芬芳满目,清香远溢。

露植在庭院、园圃,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

③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联,乾隆出了个上联:冰凉酒,一点二点三点。

陈涌全先生说,这个上联出的有相当的难度,抢了先机,你要是在对四点五点六点什么就不新鲜了。

刘墉不慌不忙的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给你对:丁香花,白头千头万头。

呵呵,这个白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在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字的哪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

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的去回想,丁香树在哪儿?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④我18岁那年跌入了一生的第一个低谷。

我学业优良,高中毕业时踌躇满志的准备选择一所自己称心的高等学府。

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几种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

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准。

我眼巴巴的看着同学们纷纷从我身旁经过走进考场,明白了唐代刘禹锡为什么写了那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根本听不清同学们轻快,自信的脚步声,只能在模糊记忆里搜索幼时的一场高烧,及退了我高烧的同时摧毁了我听力的注射药物——双氢链霉素。

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

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

⑤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

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隔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的跑出去,在哐当哐当的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

⑥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儿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

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他开放在这时。

春天里,无从考查谁种下了它,却生长的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

呵呵呵的笑了。

⑦放下饭盒,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的上,把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万籁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

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

它甚至不爱说话,春天是个绚丽的季节,然而又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急着报春的花枝往往最易落入风尘,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他在微风里微微甩摆。

它不看我,我不问它什么,它也没回答我什么。

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

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聊什么。

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的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⑧我就养成了这个无意中的习惯,无论时光让我走到哪里,,美逢春夜,丁香的花期里,我总要在路灯和树影下,停一停。

(选自《散文》2017年第5期有删改)1.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作者与丁香花相识的三次经历。

在废品站的园艺书籍里,初识丁香花→ _______,二识丁香花→_________,三识丁香花2.第③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⑴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

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

(体会句中“苦味”的含义)⑵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

呵呵呵的笑了。

(赏析句子,分析表达效果。

)4.本文与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5.通读全文,结合作者与丁香花的相识经历,说说作者从丁香花儿的特点中获得的哪些人生感悟?【答案】1.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的单口相声;在深夜里胡同的路灯下2.承上启下,承接了上文刘墉的对联中“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写出了丁香花繁茂的景象;引出了下文对丁香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时间的叙述。

3.⑴一语双关,表面是指由于生病,吃药的药液很苦;深层是指由于听力受损不能参加高考,表现内心感到苦闷、忧伤。

⑵排比联想;通过眼前的丁香花,联想出陈涌泉、乾隆、刘墉三个人的形象特征,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与赞美;且运用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4.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本文通过写丁香花的繁茂和不爱说话,不争抢,写出了作者对丁香花高洁品质的赞美,表达了作者愿意学习丁香花不争不抢,默默沉浸自己的品质。

5.⑴丁香花枝繁叶茂,清香远溢,告诉我们要努力绽放自己的生命,提升自我品格⑵丁香花生长在胡同深处,告诉我们要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⑶丁香花,不争不抢话头,甚至不爱说话,告诉我们要学会自我沉浸。

⑷不畏惧生命中的一些挫折与苦难,人生是美好的。

2、儿歌邓云乡古人说:“千秋万岁名,不如少年乐。

”也还记得袁子才的一句名诗:“不羡神仙羡少年。

”这都是至理名言。

别的不用多说,在北京的夏日,看着听着娃娃们唱歌,就使人感到有说不清的乐趣。

为什么说夏天呢?因为五月端午之后,天气渐热,万物生发,人们都换上夏衣,男孩子小褂、汗背心、短裤,小姑娘也是花小褂或者花裙子。

孩子们都在户外玩,有趣的事情多了,所以夏天的儿歌也特别有情趣。

(甲)夏天天热,阴晴不定,片云可以致雨,用不着等什么“油然作云,沛然作雨”,头顶上一片黑云,西北风一卷,“噼里啪啦”就下起来了。

小孩们欢喜地在小院中乱跑,大人在屋里、廊子上还喊不应。

这时就会有一首动听的儿歌: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反复地唱,欢蹦乱跳,十分顽皮。

(乙)夏天雷阵雨来了,又是风,又是雨,小小的三合院、四合院似乎都是一个避风港,每间屋子似乎是一条小木船,在风浪中震撼着。

母亲抱着被子,从窗眼里望着外面的雨,唱着儿歌道:风来了,雨末了,老和尚背着鼓来了。

至于为什么是“老和尚背着鼓来了”,却没有人注意,只是这样说。

后来看到老先生们写的儿歌的书,说是“背着谷来了”,这可能是南方的说法,而北方仍然是读“鼓”的。

难道说北京夏天的儿歌只是这两个吗?不然,北京夏天还有一个最美的儿歌,那是其他任何地方也没有的。

(丙)几场好雨过后,小小的四合院中,都是花花草草,绿油油的、香喷喷的、湿漉漉的。

在当院荷花缸、大水缸外面,在各屋的马头墙角上,在大树的根部……都有小小的蜗牛翘着两只小小的肉角在爬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