坯布克重计算方法

坯布克重计算方法
坯布克重计算方法

坯布克重计算方法

坯布规格 190T涤塔夫 68DX68D 20筘*2穿*30梭门副165cm

以上算法只实用与不加捻产品,算出来是米克重哦.当然不加捻产品算克重都可以套用.如果是织造厂算原料的用量,在纬的门副上至少+10CM.经不用加.

一.原料用量计算

定义:织一米坯布需经纬原料多少克。

1. 长纤类:经用量(g/m)=总经跟数×(D/9000)×

纬用量(g/m)=坯布纬密×上机门幅×(D/9000)×

或=成品纬密×成品门幅×(D/9000)×

注:=1+10%,10%为织缩率+损耗,一般FDY取,DTY取例1 涤塔夫上机门幅168cm 17号筘3穿坯布纬密28根/cm

(168×17#×3入)

原料:63DFDY×63DFDY

求:原料用量

解:经用量=168×17×3×63/9000×=m

纬用量=168×28×63/9000×=m

即理论米克重=+=100g/m

例2. 75DFDY+100DDTY 五枚缎

12#×5入×16630根/cm

求:原料用量

解:经用量=12×5×166×75/9000×=m

纬用量=30×166×100/9000×=m

2. 短纤类:经用量=×(经密/经线纱支)×门幅

纬用量=×(纬密/纬线纱支)×门幅

注:也可把短纤换算成长纤,用长纤公式来计算,D=5315/S

例1. 70D锦纶FDY×21S棉133×7259”,求:原料用量解:经用量=133×59×70/9000×=m

纬用量=×72/21×59=m

例2. 经:70D锦纶DTY+30D氨纶

纬:30S棉+40D氨纶86 ×5859”

求:原料用量及原料所占比例

解:氨纶有个拉缩比,一般30D的氨纶按10-13D计算,40D按15-18D 计算,拉缩比一般可取

3,如40/3=,按15-18算

经用量锦纶=70×86×59/9000×=

经用量氨纶=86×59×13/9000×=

纬用量棉=58×59×5315/30/9000×=

纬用量氨纶=58×59×18/9000×=

总=+++=m

氨纶比例=(+)/=%

棉比例==%

锦纶比例==33%

3. 加捻类:经用量=总经根数×D/9000××(1+捻缩率) ×(1+蒸缩率)

纬用量=坯布纬密×上机门幅×D/9000××(1+捻缩率) ×(1+蒸缩率)

捻缩率

捻缩率=×(T/mm)×(T/mm)×D

D的倍数以10D为基础

→40/=

→50/=

…→120/=

130D及以上在120D倍数的基础上,每增加10D增加

如:150D→+3×=

例1. 75DFDY 22T/2S2Z,求:捻缩率

解:捻缩率=×××(75/)=%

例2. 150DDTY 8T/2S2Z,求:捻缩率

解:捻缩率=×××(+)=%

蒸缩率

蒸缩率10T/cm 以下不计,10-20T/cm为5%,20T/cm以上取%

例经:50D有光FDY 10T/2S2Z

纬:75DDTY+40D氨纶16T/2S2Z

上机208×15#×5入30根/cm

求:原料用量

解:经用量=208×15×5×50×9000×[1+×1×(50/]×(1+5%)=

纬用量=208×30××(75+18)/9000[1+×××(93/](1+5%)=

二.前道报价

整浆并车间

倒倍捻车间

上浆费用

涤纶FDY 元/并

DTY 元/并

锦纶FDY 元/并

分批整经

并数=总经根数/1680根1680为最大上排原料筒子数

取整数(只入不舍)

分条整经元/米最大上排筒子数一般为800 低弹网络丝直接上分条元/米

例. 经70D锦纶FDY 168×70#×2入,求:上浆费

解:168×70×2/1680=4并

4并×=元/米

加捻费用300元/吨.捻特殊600元/吨.捻

300元/吨.捻=元/g.捻

捻费=加捻丝的用量(g) ×捻度(T/cm)×元/g.捻

例. 雪纺经:75DFDY 20T/2S2Z

纬:75DFDY 20T/2S2Z

19#×2入×175cm28根/cm

求:捻费

解:原料用量=175×(19×2+28)×75/9000×[1+×2×2×(75/)] ×(1+

%)=m

捻费=×20×=元

三.织造报价

织造报价=坯布纬密×织造费(元/梭)

织造费用与品种的织造难易程度和织机有关。

喷水产品织造费用参考

1.涤塔夫,春亚纺等

170T,180T,190T210T 元/梭

240T,260T,290T,310T 元/梭

370T,380T,390T,400T 元/梭

消光比半光品种高元/梭

2.桃皮绒,花瑶,色丁等元/梭(加密品种加元/梭)

循环大,强捻,弹力品种元/梭

喷气品种织造费用参考

锦棉,棉锦等元/梭(经纬线粗的或加密的另加元/梭)

金属丝布,双层布元/梭

有梭织机品种织造费用参考

平布,府绸元/梭

例 1. 170T涤塔夫61DFDY×61DFDY成品150cm 166×17#×2入

原料:万/吨解:原料价格165/×150×61/9000×=m

×=1元/m

注:由于竞争激烈,170T涤塔夫市场上一般不到170,只有165。

前道价格166×17×2/1680=即4并

4×=元/m

织造价格按算则26×=元/m

按算则26×=元/m

坯布价格=1++=元/m

或=1++=元/m

例2. 加捻色丁11760根

经:75D有光FDY 万/吨

纬:150DDTY 16T/2S2Z 万/吨

坯布纬密30根/cm 坯布门幅:168cm

解:原料价格11760×75/9000×=×=元/m

168×30×150/9000××(1+×××)(1+5%)=

×=元/m

前道价格上浆11760/1680=7并

7×=元/m

捻费×16×=元/m

织造价格×30=元/m

坯布价格=+++=元/m

例3. 锦棉金属布经:70D锦纶FDY 万/吨

纬:甲32S 万/吨

乙32S+68D金属丝11万/吨

158×7659” 3 甲1乙

解:原料价格经=158×59×70/9000×=m

×=元/m

纬甲=×76/32×59×3/4=m

×=元/m

乙=3=m

68/9 000 ×76 ×59 ××1/4=m

+

×=元/m

前道价格158×59/1680=即6并

6×=元/并

织造价格==梭

×=元/m 坯布价格=++++=元/m

开票价=×=元/m

纱支与克重

克重计算相关 平方克重与盎司的关系 克重--面料的克重一般为平方米面料重量的克数,克重是针织面料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粗纺毛呢通常也把克重作为重要的技术指标。牛仔面料的克重一般用"盎司(OZ)"来表达,即每平方码面料重量的盎司数,如7盎司、12盎司牛仔布等 1 yard 码=3 feet 英尺=0.9144 metre 米 1 ounce 盎司=16 drams 打兰=28.35 grams 克 1盎司/码=28.35克/(0.9144 米*0.9144 米)=33.9克/平方米 11盎司/码=373克/平方米 针织布类的克重与支数识别方法 支数指的是一镑重(454克)的棉纱所具有的 840码的长度的个数。支数越大,纱线越细。如48S比23细。克重指每平方米的面料所具有的重量克数。一般来说,相同品质的纱线,支数越大,克重越大。 坯布的克重与成品克重换算,如以公式计算,与实际可能有很大偏差,主要原因分两方面,胚布设定可用公式计算,只要条件愈接近,结果愈准碓,因织造为物理性改变,由胚布加工为成品布,经过染整多个工序,织物经过物理性及化学性改变,变量增大,期间涉及各种不同类型之机械,工序等等,形成各企业有着不同之规格标准,因此坯布的克重与成品克重换算,每个企业均有其标准。 坯布的克重与成品克重换算 如何建立换算公式? 建议将企业以往的胚布至成品布之结果收集,再用计算机筛选最多之结果作为标准,再按企业生产情况,评估其实用性,再订下换算公式。 实例参考:(一般布类,一般织染整工艺) 胚重 == 订单成品重 x 胚重系数 布类胚重系数 平纹 92% 双珠 88%

双位衣 89% 单珠 93% 单位衣 89% 拉架平纹 100% 毛巾 106% 双面 88% 拉架罗纹 91% 罗纹 83% 拉架灯蕊 92% 灯蕊 87% ⑴、坯布克重:是指织物单位面积的重量,一般以每平方米的克数表示(g/m2)。商业上最简单计算方法。 例如:棉织物一般在70~250 g/m2范围内; 凡立丁(精梳)毛织物重量在185 g/m2 左右; 厚花呢(粗梳)为280g/m2左右; 薄形丝织物一般在20~100 g/m2之间。 坯布克重也是考核织物物理性能的品德指标之一,这对毛织物来说更为注重。在精梳毛织物、毛型化纤织物的《部颁》标准中规定:平方米重偏轻不能超过允许公差(规定为5%),定为一等品;超过5%而不超过7%,为二等品。 ⑵、按《部颁标准》计算方法(应扣除回潮率因素): 式中:GK --公定回潮率下的平方米重量(g/m2) GO --试样干重(g) WK --试样的公定回潮率(%) L --试样长度(cm) B --试样宽度(cm)

坯布克重计算方法

坯布克重计算方法 坯布规格190T涤塔夫68DX68D20筘*2穿*30梭门副165cm 以上算法只实用与不加捻产品,算出来是米克重哦.当然不加捻产品算克重都可以套用.如果是织造厂算原料的用量,在纬的门副上至少+10CM.经不用加. 一.原料用量计算 定义:织一米坯布需经纬原料多少克。 1.长纤类:经用量(g/m)=总经跟数×(D/9000)×1.1 纬用量(g/m)=坯布纬密×上机门幅×(D/9000)×1.1 或=成品纬密×成品门幅×(D/9000)×1.1 注:1.1=1+10%,10%为织缩率+损耗,一般FDY取1.08,DTY取1.12 例1涤塔夫上机门幅168cm17号筘3穿坯布纬密28根/cm (168×17#×3入)

原料:63DFDY×63DFDY 求:原料用量 解:经用量=168×17×3×63/9000×1.08=64.77g/m 纬用量=168×28×63/9000×1.08=35.56g/m 即理论米克重=64.77+35.56=100g/m 例2. 75DFDY+100DDTY五枚缎 12#×5入×16630根/cm 求:原料用量 解:经用量=12×5×166×75/9000×1.08=89.64g/m 纬用量=30×166×100/9000×1.12=61.97g/m 2.短纤类:经用量=0.64984×(经密/经线纱支)×门幅 纬用量=0.64984×(纬密/纬线纱支)×门幅 注:也可把短纤换算成长纤,用长纤公式来计算,D=5315/S

例1. 70D锦纶FDY×21S棉133×7259”,求:原料用量解:经用量=133×59×70/9000×1.08=65.91g/m 纬用量=0.64984×72/21×59=131.4g/m 例2.经:70D锦纶DTY+30D氨纶 纬:30S棉+40D氨纶86 ×5859” 求:原料用量及原料所占比例 解:氨纶有个拉缩比,一般30D的氨纶按10-13D计算,40D按15-18D 计算,拉缩比一般可取 3,如40/3=13.33,按15-18算 经用量锦纶=70×86×59/9000×1.12=44.2 经用量氨纶=86×59×13/9000×1.1=8.06 纬用量棉=58×59×5315/30/9000×1.1=74.1 纬用量氨纶=58×59×18/9000×1.1=7.53 总=44.2+8.06+74.1+7.53=133.89g/m 氨纶比例=(8.06+7.53)/133.89=11.64%

纺织工艺计算

工艺计算方法 经用量=总经根数*(1+织缩率)*(1+捻缩率)*(1-浆伸率)*(1+其它工艺缩率)*D数/9000*(1+回丝率) 纬用量=坯布纬密*钢筘外幅*(1+捻缩率)*(1+其它工艺缩率)*D数/9000*(1+回丝率)成品的平方米克重(g/m2)={净用量*(1+染缩)+纬净用量*(1+纬向缩率)}*(1-缄量)/成品外幅 织缩率=坯布纬密*基本组织系数*(1+经纬原料不等差率+绉线增加率)=成品纬密/1+练染用坯率 各类喷水产品的用坯率(经缩) 纯锦纶丝织物 5.7% 纯涤纶丝织物8.5% 锦涤交织物7.9% 锦棉交织物7.5% 涤纶与涤棉混纺纱织物8.6% 涤纶与粘胶混纺纱织物 6.7% 涤纶经纬强捻20T以上10% 经向是弹力原料经缩在45%左右 FDY 7-8个DTY 8-10个 各类喷水产品的用坯率(纬缩) 纬向是涤纶的产品,纬缩一般在10个左右(165-150),纬纱为150D以上的加4-6个,捻度的在6-8个左右。 纬向是棉的产品,纬缩一般在5-6个左右 纬向是棉氨的产品,纬缩一般在43个左右(208-145) 超粗损耗越小 锦纶15-18 涤纶11-13 弹力锦纶15-20 低弹涤纶10-14 涤棉、涤粘纱8-10 涤棉加捻丝10-12 日产量=(转速*24小时*60分钟)/每米纬密*运转率 上浆率=实际用量*浓度*折光系数/千米丝重*100% 千米丝重=片经丝数*D数/9000 折光系数:涤纶90% 锦纶88% 坯布克重计算方法:

坯布规格190T涤塔夫68D*68D 20#*2穿*30梭门幅165cm 以下算法只适用于不加捻产品,算出来是米克重哦,当然加捻产品算克重都可以套用,如果是织造厂算原料的用量,在纬的门幅上至少+10cm,经不用加。 一、原料用量计算 定义:织一米坯布需经纬原料多少克? 1、长纤类:经用量(g/m)=总经根数*(D/9000)*1.1 纬用量(g/m)=坯布纬密*上机门幅*(D/9000)*1.1 或=成品纬密*成品门幅*(D/9000)*1.1 注:1.1=1+10%,10%为织缩率+损耗,一般FDY取1.08,DTY取1.12 例1、涤塔夫上机门幅168cm 17筘3穿坯布纬密28梭原料:63D FDY*63D FDY 求原料用量 解:经用量=168*17*3*63/9000*1.08=64.77g/m 纬用量=168*28*63/9000*1.08=35.56 g/m 即理论米克=64.77+35.56=100 g/m 例2、75DFDY+100DDTY 五枚缎12#*5入*166 坯布纬密30梭求原料用量解:经用量=12*5*166*75/9000*1.08=89.64 g/m 纬用量=30*166*100/9000*1.12=61.97 g/m 2、短纤类:经用量=0.64984*(经密/经线纱支)*门幅 纬用量=0.64984*(纬密/纬线纱支)*门幅 注:也可把短纤换成长纤,用长纤公式来计算,D=5315/S 例1、N-70D FDY*21S 133*72 59"求原料用量 解:经用量=133*59*70/9000*1.08=65.91 g/m 纬用量=0.64984*72/21*59=131.4 g/m 例2、经:N-70D DTY +30D氨纶纬:30S棉+40D氨纶86*58 59"求原料用量及原料所占比例 解:氨纶有个拉缩比,一般30D的氨纶按10-13D计算,40D按15-18D计算,70D按25D计算,拉缩比一般可取3,如40/3=13.33,按15-18算 经用量锦纶=70*86*59/9000*1.12=44.2 经用量氨纶=86*59*13/9000*1.1=8.06 纬用量棉=58*59*5313/30/9000*1.1=74.1

坯布,克重,幅宽,密度,纱织,纱支.docx

坯布, xx,幅宽,密度,纱织,纱支 xx: 纺织丝绸产品评价常用单位,是每平方米织物的重量,单位是“克/ 平方 米”(g/m2)。 xx?针织布: 由于针织布是以起圈方式织造的,所以布的质地很难以纱支、紧密度等等 来说明,唯有克重是最容易掌握也最合理的标准。所以针织布广泛采用的是以 克重为标准的计量方式。 xx?梭织布: 梭织布一般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如 20X20 60X60,40X40 80X70等等纱支、密度的规定,所以一般不采用克重的标准,但是也有部分产品采用双标准制: 在规定用纱的粗细,经纬密度后还有的要添加一个指标: xx。 坯布: 织成后还没有经过印染加工的布。工业上的坯布一般是指布料,或者是层 压的坯布,上胶的坯布等。 纱织: 毛线知道吧,咱的衣服剪开后,不都能抽出一根线嘛,像毛线似的,只是 比毛线细,这个就叫做纱织。 纱支: 纱支一般是看纱的大小,指 1 克重的纱所拉到长度是多少米就称多少支。 支数越大,纱越细。 棉的是用支数,比如,21S,32S 40S等,

而化纤的用 D 数表示,如 210D.40D,50D,600D 等。规格: 多指英寸内的纱支数,可以有多少根纱,那就是经纬密度。 幅宽: 指面料的有效宽度。一般用英寸或厘米表示。常见的有 36 英寸(窄幅), 44 英寸(中幅), 56-60 英寸(宽幅), 60 英寸以上为特宽幅,一般称为宽幅 布。 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能达到的最宽360cm。 举例: 其中的 C 代表的就是纯普梳棉(原料配比),30X30 就是指经向和纬向得 纱线支数, 68X68指的就是经向和纬向的密度。指的就是坯布的组织结构。 63”就是坯布的幅宽(纬度的宽度)。

新旧图幅编号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的计算方法 韩丽蓉 (青海大学水电系,青海西宁 810016) 摘要:通过实例探讨了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的计算方法,此方法可以帮助使用者快速地由某点的经纬度值计算出高斯投影带带号和某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编号,在测绘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关键词:分幅;编号;六度带;中央子午线经度 中图分类号:K 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996(2006)06-0079-04 1 高斯分带投影 1.1 基本概念 在地理坐标中,经度是以经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面作为起算点(零度),自西向东逆时针至180°为东经,自东向西顺时针从0°至180°为西经,东、西经180°经线是重合的。地图投影是把不可展的 地球椭球体面上的经纬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绘到平面上[1,2]。我国的8种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1:1000000~1:5000)中,除了1:1000000万地形图采用国际通用的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外,其余7种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统一采用高斯投影。 高斯投影中限制长度变形的最有效方法是按一定经差将地球椭球面划分成若干投影带,通常投影分为六度带和三度带。分带时既要控制长度变形使其不大于测图误差,又要使带数不致过多以减少换带计算工作。我国1:500000~1:25000的比例尺地形图多采用六度带高斯投影,1:10000~1:5000的地形图采用三度带高斯投影。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需要用到某地所在的1:1000000 地形图(经差6° )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故需计算该六度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经度。1.2 投影带带号和中央子午线经度的计算方法 1.2.1 六度带 从格林威治零度经线起,每隔经差6°分为一个投影带,自西向东逆时针分带,全球依次编号为1,2, 3,……60,每带中间的子午线称为中央子午线[1,2]。 东半球从经度0°逆时针回算到东、西经180°,投影带号为1~30。假如知道东半球某地区的平均大地经度L 东,则其投影带带号M 东和中央子午线经度L 6东的计算公式为: M 东=[L 东Π6](取整数商)+1(有余数时);L 6东=(6M 东-3)° (东经)西半球投影带从东、西经180°逆时针回算到0°,投影带号为31~60,假如知道西半球某地区的平均大地经度L 西,则其投影带带号M 西和中央子午线经度L 6西的计算公式为: M 西=[(360°-L 西)Π6](取整数商)+1(有余数时)=[(180°-L 西)Π6](取整数商)+1(有余数时)+30;L 6西={360°-(6M 西-3)°}(西经) 1.2.2 三度带 自东经115°子午线起,每隔经差3°自西向东分带,依次编号为1,2,3,……120[1,2] 。 东半球有60个投影带,编号为1~60,假如知道东半球某地区的平均大地经度L 东,其投影带带号N 东和中央子午线经度L 3东的计算公式为: 收稿日期:2006-07-10 作者简介:韩丽蓉(1967—),女,撒拉族,青海循化人,副教授,硕士。第24卷 第6期2006年12月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Qinghai University (Nature Science ) Vol 124No 16Dec 12006

坯布克重计算方法

坯布克重计算方法 坯布规格 190T涤塔夫 68DX68D 20筘*2穿*30梭门副165cm 以上算法只实用与不加捻产品,算出来是米克重哦.当然不加捻产品算克重都可以套用.如果是织造厂算原料的用量,在纬的门副上至少+10CM.经不用加. 一.原料用量计算 定义:织一米坯布需经纬原料多少克。 1. 长纤类:经用量(g/m)=总经跟数×(D/9000)×1.1 纬用量(g/m)=坯布纬密×上机门幅×(D/9000)×1.1 或=成品纬密×成品门幅×(D/9000)×1.1 注:1.1=1+10%,10%为织缩率+损耗,一般FDY取1.08,DTY取1.12 例1 涤塔夫上机门幅168cm 17号筘3穿坯布纬密28根/cm (168×17#×3入) 原料:63DFDY×63DFDY 求:原料用量 解:经用量=168×17×3×63/9000×1.08=64.77g/m 纬用量=168×28×63/9000×1.08=35.56g/m 即理论米克重=64.77+35.56=100g/m 例2. 75DFDY+100DDTY 五枚缎 12#×5入×16630根/cm 求:原料用量

解:经用量=12×5×166×75/9000×1.08=89.64g/m 纬用量=30×166×100/9000×1.12=61.97g/m 2. 短纤类:经用量=0.64984×(经密/经线纱支)×门幅 纬用量=0.64984×(纬密/纬线纱支)×门幅 注:也可把短纤换算成长纤,用长纤公式来计算,D=5315/S 例1. 70D锦纶FDY×21S棉133×7259”,求:原料用量解:经用量=133×59×70/9000×1.08=65.91g/m 纬用量=0.64984×72/21×59=131.4g/m 例2. 经:70D锦纶DTY+30D氨纶 纬:30S棉+40D氨纶86 ×5859” 求:原料用量及原料所占比例 解:氨纶有个拉缩比,一般30D的氨纶按10-13D计算,40D按15-18D 计算,拉缩比一般可取 3,如40/3=13.33,按15-18算 经用量锦纶=70×86×59/9000×1.12=44.2 经用量氨纶=86×59×13/9000×1.1=8.06 纬用量棉=58×59×5315/30/9000×1.1=74.1 纬用量氨纶=58×59×18/9000×1.1=7.53 总=44.2+8.06+74.1+7.53=133.89g/m 氨纶比例=(8.06+7.53)/133.89=11.64% 棉比例=74.1/133.89=55.36%

布的平方米克重计算公式

布的平方米克重计算公式 例如有一个品种规格是 70D*160D 110*76 58"计算如下 1)首先,先把英制单位统一成公制 密度:110*76(英制单位)=(110/2.54)*(76/2.54)=43.3*29.9根/厘米(公制单位)幅宽:58"(英制单位)=58*2.54=147.3厘米(公制单位) 2)计算经纱每米克重 70*(43.3*100*1)/9000=33.7G/M 3)计算纬纱每米克重 160*29.9*100*1/9000=53.2G/M 所以每平方米克重是33.7+53.2=86.9 4)所以每米克重86.9*1.47=127.7 假如纱的规格用支数表示话,也可以统一到旦尼尔后再用以上方法计算 换算公式是 ?D=5315/?S ( X旦尼尔*Y支=5315) 以上只是理论计算,实际还要根据不同的品种乘一个系数进行修正。 坯布克重计算方法 百米重=(经密度+纬密度)X布辐/纱支X0.645 纱支不同的: 经纱重量=头数X米数XD数/9000/1000 纬纱重量=头数X米数X系数/纱支/1000 一个计算交织成分的公式 例如:12SX300D/80X46 8 OZ 58/60

英制支数:1磅(0.4535KG)重的纤维或纱线长度为840Y为1英支。 旦(尼尔)数:旦数是9000M长的纤维的重量克数,1G为1旦。 这样300D就是17.49英支 全棉克重大约为80/12/2.54*0.0654*1000=172G/SQM 涤纶克重大约为46/17.49/2.54*0.0654*1000=68G/SQM 所以配比为C71.6%POLY28.4% 还有计算全棉的价格: 价格=坯布每米经纱用量X经纱单价+坯布每米纬纱用量X纬纱单价+织造费用+染色费用+损耗+缩率 用纱量=经向密度/经纱支数X0.066X63(47) 织造费用47英寸加2元.63英寸加2.5-2.8元。 0.066只是一个系数。 染色费用+损耗+缩率各个工厂都会有。

计算公式归纳

2012出版实务计算公式 一、版面字数的设计 每行字数=版心宽度/ 每字宽度(毫米)=版心宽度/ (0.35×文字磅数) 版心宽度=0.35×文字磅数×每行字数 每面行数=(版心高度-字高)÷ (字高+行距高)+1 =(版心高度-0.35×文字磅数) ÷ (0.35×文字磅数+0.35×行距磅数)+1 版心高度=字高×行数+行距高×(行数-1)=0.35×文字磅数×行+0.35×行距磅数×(行数-1) 二、书脊宽度计算 胶版纸书脊宽度≈0.0006毫米×纸张定量(克/米2)×总页面数 轻质纸书脊宽度≈页数×纸张厚度≈页数×松厚度÷(1000÷纸张定量) ≈(面数÷2)×纸张定量(克/米2)× (纸张系数÷1000) 稿件正文的页面数,再加上前言、目录、附录等辅文所需页面数,即书刊的总页面数。 轻质纸纸张松厚度的数值,一般为1.3厘米3/克~2.15厘米3/克。

三、书刊用纸 书心用纸令数=单册印张数×印数/1000 ×(1+加放率) 封面用纸令数=印数/(封面纸开数*500)×(1+加放率)封面纸的开数一般为图书开数的1 / 2 封面纸张费用=封面用纸吨数×吨价 =【封面用纸令数×令重/1000 】×吨价 =【印数÷(封面纸开数×500)×(1+加放数)】×【(单张纸面积*500×定量)/1000】/ 1000 ×吨价 (图书开数的1/2)(米×米克/米2)正文纸张费用=正文用纸吨数×吨价 =【正文用纸令数×令重/1000 】×吨价 =【单册印张数×印数÷ 1000 ×(1+加放数)】×【(单张纸面积×500 ×定量)/ 1000】/ 1000 ×吨价

四、书刊印刷 (一)印张、令、方: 印张=全张纸1/2,对开纸2面印为1印张;全张纸1面印为1印张,2面印为2印张, 印张数=面数/开数 没印刷的1张对开纸为1方 1张纸=2方;1令=500张全张纸=1000张对开纸=1000方 (二)定量、令重: 定量俗称“克重”,以“克/米2”表示令重是1令全张纸的质量,以“千克”表示 令重(千克/令)=(单张纸面积(米2)×500 ×定量(克/米2))/ 1000 每吨令数=1000/令重用纸吨数=令重×用纸数/1000 令价=吨价/ 每吨令数 (三)色令:1令纸(全张500张)单面印1次便为1色令 1000张对开纸单面印1次为1色令1印张=2/1000色令=0.002色令 4色机单面1次4色印刷,应计4色令。 书心色令数=纸张令数×印刷面数×印刷色数 =【(单印张数×印数)/ 1000 】×印刷面数×印刷色数。 封面色令数=印数/(封面纸开数×500)×印刷面数×印刷色数 (四)书帖:书页数与印张数的折算系数=开数倒数×2 书页数=1/2开数=印张数÷开本折算系数 要根据“使不足1个印张的书页页数为2的整数倍数”的原则(选择)向上进位,来减少印刷成本。即至少要4个页码以4面作为最小单位,小数点后最多保留3位。印数很大不考虑小数点进位

面料的克重和成本核算

面料的克重和成本核算 很多人都认为要核算面料的克重和成本很难,但是真正了解后就不难发现其实这只是一个公式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先算出经纱每米耗纱量和纬纱每米耗纱量,得出经纬耗纱量结合纱价就可以得出实际原料成本单价,再加上造价费用就得出了实际成本价格,下面请参考以下资料: 方法一:以C40S*40S,133*72*63”,精梳棉纱25.0元/公斤为例 ①经纱用纱量=(经密×幅宽×消耗系数)÷经纱支数单位÷100; (133×63×0.0643)÷40÷100=0.135 ②纬纱用纱量=(纬密×幅宽×消耗系数)÷经纱支数单位÷100; (72×63×0.0643) ÷40÷100=0.073 ③消耗系数,不同股线,系数均不相同; 1-2股为:0.0643; 3股为:0.065; 4股为:0.0665;幅宽为英寸,1英寸=2.54cm ④(经纱耗量+纬纱耗量)×纱每公斤单价=每米面料用纱单价; (0.135+0.073)× 25.0=5.20元 ⑤最后加上织造费用,一般箭杆机是3分一纬,有梭是1分到2分一纬,最终得出了实际成本价格; 5.20+(72×0.03)=7.36元 方法二:要计算首先要弄清两个公式: 1、纱支(英支)也就是我们通常用S表示的,与旦尼尔(用D表示)的换算公式:S=5315/D 2、旦尼尔数表示9000米纱线的克数,比如我们经常说的100D就表示9000米纱线的重量为100克。 知道这两点,理解公式就很容易了。 举例:全棉纱卡20sX16s/128x60x63inch来说明每米布的克重的计算。这种方法的思路是根据纱线单位D数的定义来的,我们首先根据密度计算出每米布经纱和纬纱总的长度。 (1)这种面料的经向密度是128根/inch,门幅是63inch ,那么经纱就有128X63=8064根,每根是1米长,总长是8064米,经纱是20支,5314÷20=266D 根据丹尼儿的定义,266D表示9000米长的纱是266克,那么8064米长的经纱应该是8064÷9000X266=238克,经纱的克重就是238克。 (2)纬纱的密度是每英寸60根,一米布有100÷2.54=39.4英寸,那么就有60X39.4=2362根,门幅是63英寸,63X2.54=1.6米,也就是说每根有1.6米长,那么总长是2362X1.6=3779米,纬纱是16支,5314÷16=332D,它表示这个纱9000米长是332克,

图幅编号的计算

图幅编号的计算 经纬度(λ,φ) ,可按下式计算出1:10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图幅编号 a=[φ/4o]+1 b=[λ/6o]+31 某点经度为121o31‘30“,纬度为31o16‘40“,计算其所在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的编号 a=[ 121o31‘30“/4o]+1=8 b=[31o16‘40“/6o]+31=51 由a可得出,其所对应的字符码为H 故该点所在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的编号为H51 (31+16/60+40/3600)/4=31.2778/4=7.8194 已知图幅内某点的经纬度(λ,φ) ,可按下式计算出所求比例尺地形图在1:10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图号后的行号和列号 c=4o/△φ-[(φ/4o)/△φ] d=[(λ/6o)/△λ]+1 ( )——商取余;c——所求比例尺地形图的行号; [ ]——商取整;d——所求比例尺地形图的列号; φ——图幅内某点的纬度; λ——图幅内某点的经度; △φ——所求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的纬差; △λ——所求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的经差; 例:某点经度为121o31‘30“,纬度为31o16‘40“,计算其所在1:1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的编号 根据其所在1:100万比例尺图幅及其比例尺(1:10000),编号的前四位代码为H51G,然后按1:10000的分幅纬度差和经度差: △φ=2’30’’,△λ=3’45’’ (1:50万△φ=2o△λ=3o,1:20万40’,1o,1:10万20’,30’,1:5万10’,15’,1:2.5万5’,7’30’’,1:1万2’30’’,3’45’’) 计算其行号和列号(各三位): c=4/2’30’’-[(31o16‘40“/4)/2’30’’]=018 d=[(121o31‘30“/6o)/3’45’’]+1=025 该点所在1:1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的编号为 H51G018025 根据图号计算图幅西南图廓点的经纬度 已知某地形图的图号X1X2X3X4X5X6X7X8X9X10, ①根据该图号的前三位代码X1X2X3按下式计算其所在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对应的西南图廓点的经纬度λ0、φ0 λ0=(X2X3-31)*6o φ0=(X1-1)*4o X1——此幅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幅所在纬度带字符码对应的数字码;

织布分析计算公式解析

织布分析计算公式解析 纱支是用来描述纱线的密度(直径或细度),是重量与长度的比值,关于纺织行业的专业计算公式一般非纺织专业很少了解,这里简单介绍下:织布分析计算公。 一、基本公式 GM/㎡=G(gm)÷S(㎡) WIDTH=CUTS÷WPI OZ/YD=WIDTH×GM/㎡×0.00082 MAX REPTAT OF FEED=FEEDERS÷CPI GM/㎡=(CPI×WPI×50C)÷S/1×0.018367 S/1=840yds÷1lb=0.00059×L(mm)÷G(gm) 〖注〗G——重量S——面积L——长度GM/㎡——织物的平方米克重CPI——织物在1英寸内的线圈横列数WPI——织物在1英寸内的线圈纵行数50C——50个线圈的总长(单位为mm) S/1——纱支数(英制) OZ/YD——每码织物的盎司重量CUTS——机器的总针数FEEDERS——机器的总路数(成圈系统数) 二、理论推导 1、纱支是用来描述纱线的密度(直径或细度),是重量与长度的比值,我们通常使用的纱支系统有英制(S/1),公制(Nm)和旦尼尔(D),其相互关系如下:S/1=0.591Nm S/1=5319D 如:150D≈35.46S/1 48Nm≈28.4S/1 一般来说,英支用于棉纱类(如COTTON、COTTON/WOOL、COTTON/POLY、COTTON/LINE);公支用于毛纱类(如100%WOOL、ACRYLIC/WOOL、ACRYIC);旦尼尔用于长丝类(如FILAMENTPOLY、FILAMENT NYLON、CYARL、SILK、LUREX)。 根据英支的定义,S/1=840YD÷LB,我们可以得出公式S/1=0.00059×L(mm)÷G(gm)来测出客户来样的纱

克重棉纱支数和涤纶丝D的换算

克重棉纱支数和涤纶丝 D的换算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克重、棉纱支数和涤纶丝D的换算 要计算首先要弄清两个公式: 1、纱支(英支)也就是我们通常用S表示的,与旦尼尔(用D表示)的换算公式:S=5315/D 2、旦尼尔数表示9000米纱线的克数,比如我们经常说的100D就表示9000米纱线的重量为100克。 知道这两点,理解公式就很容易了。 举例:40S*40S/133*7263",133*72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经纱和纬纱的根数,63"表示面料的门幅为63英寸。 计算公式: 每米经纱用量:133×63×(5315÷40)÷9000×(织缩)=136克,其中织缩根据纬纱粗细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别,纬纱越粗、越密,织缩也越高。 每米纬纱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 然后再用每米用纱量乘以纱价,比如40S的精梳纱是25元/公斤,则该面料纱的成本为(136+70)÷1000×25=元 然后再加上织造费用,一般箭杆机是3分一纬,即:72*=元 该面料的总价则为:+=,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梭织弹力布克重及价格的计算方法 大家先看一下,纬弹布的原理与此相同。 一般弹力面料坯布做到72",染色成品门幅仅有48"/50"。一般坯布上机门幅与成品门幅比例在:~:1,具体要看织物是平纹、斜纹还是缎纹。也有厂家为了偷工减料故意将上机门幅减少的。 举例说明:40S*40S+40D/133*7248"/50",此为成品的门幅和经纬密,坯布门幅则要做到72"。 每米经纱用量:133(成品经密)×50(成品门幅)×(5315÷40)÷9000×=108克 每米纬纱用量:72(纬密)×72(门幅)×(5315÷40)÷9000*=84克 72(纬密)×72(门幅)×12(旦数)÷9000=7克,注:4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12D,7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25D 每米纬纱用量为:84+7=91克 不过,理论总是和实际会有些差距,一般来说,克重还是以测量成品为准,因为这个误差在量大的时候就会很明显了!

纱支细度克重换算

旦尼尔 D、公制N、英制S支数换算: 长丝习惯用定长制,即丝长9000米,重1克为1个旦尼尔. 短纤维习惯用定重制,有公制和英制两种,公制是丝线重1000克,长1000米,为1支(N). 英制是丝线重1磅,长840码为1支(S). D=9000/N=5315/S, N=1.693s S=0.591n 门幅一般取内幅. 成分:100%SILK. 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定长制计算公式: (1)、旦尼尔(D) =g/L*9000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 (2)、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 (3)、分xx(dtex): dtex=g/L*9000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 定重制计算公式: (1)、公制支数(N): N=L/G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 (2)、英制支数(S): S=L/(G*840)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

选择换算公式: (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9000/N (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5315/S (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 (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 tex=D/9 (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tex=K/S K值: 纯棉纱K=583.1纯化纤K=590.5涤棉纱K=587.6棉粘纱(75:25)K=584.8维棉纱(50:50)K=587.0 (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 tex=1000/N (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 dtex=10D/9 (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 纯棉纱K=583.1纯化纤K=590.5涤棉纱K=587.6棉粘纱(75:25)K=584.8维棉纱(50:50)K=587.0 (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 dtex=100/N (10)、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

坯布克重幅宽密度纱织纱支

坯布,克重,幅宽,密度,纱织,纱支 克重:纺织丝绸产品评价常用单位,是每平方米织物的重量,单位是“克/平方米”(g/m2)。 克重?针织布:由于针织布是以起圈方式织造的,所以布的质地很难以纱支、紧密度等等来说明,唯有克重是最容易掌握也最合理的标准。所以针织布广泛采用的是以克重为标准的计量方式。 克重?梭织布:梭织布一般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如20X20 60X60 ,40X40 80X70 等等纱支、密度的规定,所以一般不采用克重的标准,但是也有部分产品采用双标准制:在规定用纱的粗细,经纬密度后还有的要添加一个指标:克重。 坯布:织成后还没有经过印染加工的布。工业上的坯布一般是指布料,或者是层压的坯布,上胶的坯布等。 纱织:毛线知道吧,咱的衣服剪开后,不都能抽出一根线嘛,像毛线似的,只是比毛线细,这个就叫做纱织。 纱支:纱支一般是看纱的大小,指1克重的纱所拉到长度是多少米就称多少支。支数越大,纱越细。 棉的是用支数,比如,21S,32S 40S等, 而化纤的用D数表示,如210D.40D,50D ,600D等。

规格:多指英寸内的纱支数,可以有多少根纱,那就是经纬密度。 幅宽:指面料的有效宽度。一般用英寸或厘米表示。常见的有36英寸(窄幅),44英寸(中幅),56-60英寸(宽幅),60英寸以上为特宽幅,一般称为宽幅布。 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能达到的最宽360cm。 举例: C 30X30 68X68 1/1 63" 其中的C代表的就是纯普梳棉(原料配比),30X30就是指经向和纬向得纱线支数,68X68指的就是经向和纬向的密度。1/1指的就是坯布的组织结构。63”就是坯布的幅宽(纬度的宽度)。

针织布类的克重与支数识别方法

针织布类的克重与支数识别方法 支数指的是一镑重(454克)的棉纱所具有的840码的长度的个数。支数越大,纱线越细。如48S比23细。克重指每平方米的面料所具有的重量克数。一般来说,相同品质的纱线,支数越大,克重越大。 坯布的克重与成品克重换算,如以公式计算,与实际可能有很大偏差,主要原因分两方面,胚布设定可用公式计算,只要条件愈接近,结果愈准碓,因织造为物理性改变,由胚布加工为成品布,经过染整多个工序,织物经过物理性及化学性改变,变量增大,期间涉及各种不同类型之机械,工序等等,形成各企业有着不同之规格标准,因此坯布的克重与成品克重换算,每个企业均有其标准。 坯布的克重与成品克重换算 如何建立换算公式? 建议将企业以往的胚布至成品布之结果收集,再用计算机筛选最多之结果作为标准,再按企业生产情况,评估其实用性,再订下换算公式。 实例参考:(一般布类,一般织染整工艺) 胚重== 订单成品重x 胚重系数 布类胚重系数 平纹92% 双珠88% 双位衣89% 单珠93% 单位衣89%

拉架平纹100% 毛巾106% 双面88% 拉架罗纹91% 罗纹83% 拉架灯蕊92% 灯蕊87% ⑴、坯布克重:是指织物单位面积的重量,一般以每平方米的克数表示(g/m2)。商业上最简单计算方法。 例如:棉织物一般在70~250 g/m2范围内; 凡立丁(精梳)毛织物重量在185 g/m2 左右; 厚花呢(粗梳)为280g/m2左右; 薄形丝织物一般在20~100 g/m2之间。 坯布克重也是考核织物物理性能的品德指标之一,这对毛织物来说更为注重。在精梳毛织物、毛型化纤织物的《部颁》标准中规定:平方米重偏轻不能超过允许公差(规定为5%),定为一等品;超过5%而不超过7%,为二等品。 ⑵、按《部颁标准》计算方法(应扣除回潮率因素): 式中:GK --公定回潮率下的平方米重量(g/m2) GO --试样干重(g) WK --试样的公定回潮率(%)

纸箱重量计算方法

纸箱重量计算方法 篾匠 [学长] 对于纸箱的相对重量计算公式=纸箱的解剖面积×纸板的克重 内摇盖高度等于外摇盖高度时,上式=【(宽+高)×2(长+宽)】×【里纸克重+瓦纸克重+里纸克重】; 内摇盖高度不等于外摇盖高度时,上式=【2×(长×高+高×宽+宽×长)+4×单个内摇盖面积】×【里纸克重+瓦纸克重+里纸克重】。 注: 纸板的克重=各层结构的原纸克重和+涂胶单位克重+膜体单位克重(覆膜纸箱产品)【或+光油单位克重(上光纸箱产品)】 纸箱的解剖面积=【上摇盖高度×2+高】×2+【下摇盖高度×2+高】×2+钉耳或糊舌的面积

所以说,其中某些变量因素的重量可以稍微忽略,进行相对计算。 瓦楞纸箱计价公式 纸箱价格(元)=瓦楞纸板出厂每平方米价(元/m2)×纸箱展开面积(m2) 一、瓦楞纸板出厂每平方米价的计算 1.瓦楞纸板的组成 瓦楞纸板主要分为三层瓦楞纸板、五层瓦楞纸板和七层瓦楞纸板。 三层瓦楞纸箱主要用于包装重量较轻的内包装物,三层瓦楞纸箱又叫单瓦楞纸箱其结构是由一张瓦楞纸两面各粘一张面纸组合而成。 五层瓦楞纸箱主要用于单件包装重量较轻且易破碎的内装物;五层瓦楞纸箱又叫双瓦楞纸箱,过去简称为三黄两瓦。五层瓦楞纸箱的结构是由面纸、里纸、两张芯纸和两张瓦楞纸粘合而成,楞型的组合通常采用AB型(重庆地区药品包装以此型最多)、AC型、BC型、AE型或BE型。 七层瓦楞纸箱由下列纸板组成三层瓦楞箱板纸(主要用于重型商品的包装,如摩托车等); 组成:由面纸、瓦楞纸、芯纸、瓦楞纸、芯纸、瓦楞纸、里纸粘合而成。瓦楞楞型

的组合通常采用BAB型、BAA型、CAC型或BAC型 2.统一瓦楞纸板的计量单位 1).一般纸箱厂购进时面纸、里纸、芯纸、瓦楞原纸均以吨价计算。即各种面纸、里纸、芯纸、瓦楞原纸为每吨多少元,其单位表示为”元/吨”,而计算时必须换成”元/公斤”, 如进价为5200元/吨,则按公斤算即为5200元/1000kg=5.20元/kg. 2).一般纸张的重量通常讲克重,实际上应为每平方米多少克重即各种面纸、里纸、芯纸、瓦楞原纸重量均以”克/m2”为代表单位,为计算必须统一其用量单位,这里必须把“克/m2”换算成“kg/m2”。 如购进300克的牛皮纸,即是300g/m2的牛皮纸,此时将“300克/m2”换算成(300/1000)kg/m2”,则得0.3kg/m2。 3).瓦楞原纸制作瓦楞纸的系数的确定 瓦楞原纸因压瓦楞后引起纸张长度方向上的缩短其缩短比值称为压缩比系数。此项系数各制造厂无统一标准,其原因在于各制造厂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瓦楞纸的收率高低,但包装界一般默认如下系数; A楞的压缩比系数为1.59,即1.59米的瓦楞纸压瓦楞后为1米长。 B楞的压缩比系数为1.36,即1.36米的瓦楞纸压瓦楞后为1米长。 C楞的压缩比系数为1.50,即1.50米的瓦楞纸压瓦楞后为1米长。 E楞的压缩比系数为1.27,即1.27米的瓦楞纸压瓦楞后为1米长。

布的克重与成品克重换算

布的克重与成品克重换算 如何建立换算公式? 建议将企业以往的胚布至成品布之结果收集,再用计算机筛选最多之结果作为标准,再按企业生产情况,评估其实用性,再订下换算公式。 实例参考:(一般布类,一般织染整工艺) 胚重== 订单成品重x 胚重系数 布类胚重系数 平纹92% 双珠88% 双位衣89% 单珠93% 单位衣89% 拉架平纹100% 毛巾106% 双面88% 拉架罗纹91% 罗纹83% 拉架灯蕊92% 灯蕊87% ⑴、坯布克重:是指织物单位面积的重量,一般以每平方米的克数表示(g/m2)。商业上最简单计算方法。 例如:棉织物一般在70~250 g/m2范围内; 凡立丁(精梳)毛织物重量在185 g/m2 左右; 厚花呢(粗梳)为280g/m2左右; 薄形丝织物一般在20~100 g/m2之间。 坯布克重也是考核织物物理性能的品德指标之一,这对毛织物来说更为注重。在精梳毛织物、毛型化纤织物的《部颁》标准中规定:平方米重偏轻不能超过允许公差(规定为5%),定为一等品;超过5%而不超过7%,为二等品。 ⑵、按《部颁标准》计算方法(应扣除回潮率因素): 式中:GK --公定回潮率下的平方米重量(g/m2) GO --试样干重(g) WK --试样的公定回潮率(%) L --试样长度(cm) B --试样宽度(cm) 常用纱线的定回潮率(WK)摘录如下: 棉纱:8.5% 精梳毛纱:16% 粗梳毛纱:15% 涤/棉纱(65/35): 3.2% ⑶、根据织物结构因素的近似估算平方米重量的计算方法: 式中:NtT --经纱特克斯数(号数) NTw --纬纱特克斯数(号数) PT --经纱密度(根/10cm) PW --纬纱密度(根/10cm)

坯布的平方米克重计算公式

坯布的平方米克重计算公式 坯布克重计算相关 1.最简单的:(核价、车间领纱估算用) 百米用经纱=经密/支数*门幅*0.0065 百米用纬纱=纬密/支数*门幅*0.0065 比较合理的:(工艺员用) 百米用经纱=(经纱号数*总经根数/(1-经缩率))/10000*1.01 百米用纬纱=纬纱号数*纬密*3.937*(筘幅+回丝)/100000*1.003 米用经纱=特数*坯经密*坯幅*(1+经织缩率)/1000 米用纬纱=特数*{一根纬纱长(米)+费边纱长}*(1+纬织缩率)*纬密*39.3(英寸与米的转换系数)/1000 回丝:弹力纱取8-12cm,普纱取5-8cm 经纱织缩率中织物组织系数表: 纱线 1 1/1平纹 R= 2 0.6948 0.7643 2 2/1 1/2 右斜纹 R= 3 0.637 0.7007 3 2/2 1/3 3/1右斜纹 R= 4 0.624 0.6846 4 4/1 1/4 3/2右斜纹 R= 5 0.611 0.6721 5 七枚以上缎纹 0.545 0.5995 经纱织缩率(%)=纬密(根/寸)×织物组织系数/ 根号下的纬纱平均纱支。 简化公式: 坯布平方米克重 =(经密/2.54)*(59/经纱纱支)*1.1+(纬密/2.54)*(59/纬纱纱支)*1.1 =(经密+纬密)*1.1*59/(2.54*纱支) =(经密/纱支+纬密/纱支)*25.55

经纱(纬纱)纱支:英制支数S 经纱(纬纱)密度:根/英寸 系数1.1:是综合考虑经(纬)缩率、经(纬)纱损耗大概为10%, 3.对于短纤类计算平方米克重可以用以下的公式: 经向克重=(英制经密/英制纱支)*23.25 纬向克重=(英制纬密/英制纱支)*23.25 对于长丝类计算平方米克重可以用以下的公式: 经向克重=(经向旦数*英制经密)/228.6 纬向克重=(纬向旦数*英制纬密)/228.6 换算公式: (1)、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 (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 D=5315/S (3)、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 (4)、厘米(cm)与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 (5)、米(M)与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 (6)、1 ounce =28.35 grams (7)、1盎司/平方码=33.9克/平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