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合集下载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

(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同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和病情改善情况。

)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

包括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不同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不同状态。

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

三、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单位用ml表示。

如液态大便用ml表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

固态出量:单位用g表示。

如固态大便用克表示,另计为多少克.1、每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晚班总结并记录。

2、每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小结时间不满12小时的,按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

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

早上7:00 ,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按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

如总结时入院仅12小时即记录成12小时总结。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精确记载24小时出入量【1 】时光:介入人员;原则:明白重要性.选择好对象勤沟通记载.实时给反馈患者液体摄入量.排出量的盘算和记载是基本护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在临床现实工作中,出入量记载的精确性消失很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往往轻易被护理人员疏忽.出入量的记载,怎么记才干更精确?入量起首,护士应记载患者所有的静脉液给液量.经胃管摄入液量.假如患者可以经口进食,须要记载患者经口摄入的液体(平日以毫升为单位)和患者摄入的食物(描写尺寸).临床中对患者各类饮食水量的盘算广泛缺少科学尺度.如患者服药时经口进少量水经常被疏忽.此外,固体食物的含水量.肌注和静脉推注的药液因为剂量小,也经常被疏忽.汇总肉眼可不雅察并可经由过程评估计具进行精确测量的入量,重要包含:①固体食物含水量: 用尺度秤取得食物重量, 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得固体食物含水量.②饮水或饮料量记载: 用有容量刻度标识表记标帜的专用容器计量进入患者机体的水量或饮料量.③输液.输血.静脉或肠道养分治疗时的液体输注量.④各类口服水剂药物.肌注或皮下打针的各类药物液体含量等.经常应用食物含水量表出量出量,重要包含尿液,其次包含大便量.吐逆物.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抽出液量.胸腹腔抽出液量.各类引流管及伤口渗出液等.每班接班前,护士应清空尿袋及引流袋,将尿量.引流量和吐逆总量记载在出入液量登记表上.以往的研讨显示,护士对吐逆物.汗液.引流液及伤口渗出液中出量的盘算及记载是单薄环节,广泛消失对呼吸.皮肤.代谢等不轻易测量的无形掉水量的漏记.接下来汇总一下肉眼可不雅察并可经由过程评估计具进行精确测量的出量:①尿量:用有容量的专用量杯量取,尿掉禁者留置导尿管记载或是用尿布湿称重的方法将增长的重量千克按尿比重换算成毫升量.②各类胸腹腔.胃肠减压液量用量杯量取记载.③粪便量:100~300 g/d 含液量约 150 mL, 若为稀水便应排入便盆, 再倒入量杯, 酌情加已知容量水, 量取总量后减去已知水容量既得粪便含水量.④吐逆物亦同上大便含液量换算办法.⑤伤口渗液或汗液: 先称得湿床单或湿纱布总重量再减去干纱布.干床单等重量既得液体重量, 然后换算成毫升量.对于没有尿管的患者,在便盆内放置一次性尿液收集盆并指点患者将全体尿液留置于尿液收集盆内,防止测量误差.指点患者在须要清空一次性尿液收集盆时通知护士,切勿将尿液收集盆移走.护士在每次清空尿液时须将尿液倒置量杯内,严厉记载尿量.出入量该由谁记?正常情形下,护士理应对住院患者的饮食.用药.渗出等相干情形周全控制,从这个角度讲,出入量是应该由护士记载的.然而,因为大部分病院消失护理人力资本缺少的问题,护士可以或许完成通例治疗护理项目已属不轻易,准时记载患者出入量很难做到.国外研讨也显示,在记载出入量的进程中,患者积极介入是很重要的,可以或许进步记载的精确性.在这种情形下,很多病院,现实上是由陪护的家眷.护工或护理员来完成出入量记载的.这就形成了很多隐患.护士将这个工作交予他人,就消失沟通的问题.一旦沟通不到位,家眷或陪护对出入量记载的重要性懂得缺少,就会产生少记.多记.漏记的错误;又或者未能学会记载的办法,造成误记.此外,陪护或家眷义务心不强,也可能会疏于记载.是以,须要记载出入液量的患者须要护士多与患者.家眷.护工等多方面的沟通,宣教记出入量的重要性及办法,实时总结记载监视,进步记载的精确性.出入量该怎么记?测量体重从而懂得患者的一般情形是最简略精确的一个办法,特殊是针对血液透析的病人来说.然而,临床上很多须要记载出入量的病人是卧床病人,很难精确测量体重.此外,患者的非显性掉水量是难以精确评估和记载的.研讨显示,对患者粪便.吐逆物.汗液.引流液及伤口渗出液中出量的盘算及记载是单薄环节,今朝广泛消失呼吸.皮肤.代谢等不轻易测量项目标漏记.此外,测量对象也须要引起护理人员的看重.很多时刻,一旦容器上没有精确的刻度,估算时必定会产生误差.。

如何准确记录出入量

如何准确记录出入量
固体药片需水送服时饮水量。 留置尿管的患者,需用量杯测量。 胃肠减压抽出液量 胸腹腔抽出液量及各种引流量 稀水便:排入便盆,再倒入量杯,加已知水量,量取总量
后减去已知容水量即得粪便含水量。 痰液量呕吐量参照稀水便含水量的计算方法。
带刻度的统一标准量杯
不能使用的测量量具
出入量的测量方法
公式:100-(A1+A2+A3)/3(不包含明显的可见 汤汁)
如何准确记录出入量
学习内容
临床意义
入量、出量的概念 记录方法 常见问题
24小时出入量的记录是基础护理的一项 重要工作。可动态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正 确的记录对了解病情、协助诊断、决定治疗 起着重要的作用。
出入量的概念
指病人24小时内摄入和排出的总量。 入量: 饮食:固体食物含水量、饮水量、口服水
剂药物 液体:输液量、输血量、针剂药液量 内生水:300ml/d
出入量的概念
出量: 显性失水:尿量、大便量、呕吐量、呕血
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胸腹腔抽出液量、 伤口渗出量等。 隐性失水: 皮肤蒸发 350ml/d呼吸失水 源自00ml/d出入量的测量方法
量杯法
饮水量、口服水剂药物:用有刻度标记的专用容器测量。 糊状物量好水后再加溶质仅记含水量。
称重法
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 物含水量表。
尿量:使用尿垫的患者,湿尿布的重量与干尿布重 量的差值。
伤口渗液或汗液。
常用食物含水量表
各种水果含水量表
出入量记录不准确的原因
护理人员对出入量记录重要性不够,责任心不强。
✓ 食物的含水量无关紧要; ✓ 对液态出入量靠目测,并非用标准量具; ✓ 少计、漏记;多记、
患者及家属不够重视,不能与护理人员做好配合。 护理人员未能做好出入量的宣教与指导。 测量工具不标准不统一,刻度模糊。 护理人员紧缺,回顾性记录不能做到及时、准确。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之樊仲川亿创作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更,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更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

(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同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和病情改善情况。

)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

包含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包含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分歧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分歧状态。

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

三、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单位用ml暗示。

如液态大便用ml暗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

固态出量:单位用g暗示。

如固态大便用克暗示,另计为多少克。

1、每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晚班总结并记录。

2、每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小结时间不满12小时的,依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

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

早上7:00 ,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依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

记24小时出入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记24小时出入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护理文书书写
意义
· 法律依据
2
原则
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 考核
· 评估 · 研究
1
• 正式文书:
• • • • • • 体温单 医嘱单 护理记录单 入院介绍 出院指导 巡视卡
· 教学
病例的护理文书
体温单、医嘱单、手术护理记录、护理记录
3
• 临时文书:
护理文书的重要性及法律意义
• 1、反映患者病情发展和动态变化,是医生观察诊 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 2、反映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护理过程,在医疗护 理团队内部各成员之间传达、传递病人的重要信 息,是医疗护理诊断、判断病情变化、制定医疗 护理方案的重要依据; • 3、反映护士的依法执业行为,护士及相关人员在 某个时间点上为患者提供的护理技术、服务和实 行某种病人安全管理的护理行为; • 4、评价临床医疗护理质量的依据,评价病房护理 管理质量依据,评价护士专业能力的依据; • 5、护理文书是临床护理、教学、科研的第一手资 料。
2、用蓝黑墨水笔填写楣栏中的姓名、入院日期、科别、 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和住院天数。住院日期首页第一 天及跨年度第一天需写年、月、日,每页体温单的第一天 及跨月份的第一天需写月、日,其余只填日。
体温单
• 3、用蓝黑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以手 术(分娩)次日为手术后第一天,依次填写直至 14天为止。第二次手术在日期栏内写Ⅱ,手术后 日数填写同上。若在第一次手术后的14天内再行 第二次手术,则停写第一次手术天数,在第二次 手术当日写Ⅱ-0 ,然后依次填写到14日为止。例 如术后天数:1 2 3 4 Ⅱ-0 1 2 3。
意义:
当患者有上述疾病时,机体对液体的调节功能发生紊乱,通过 记录24小时出入量,了解患者体内液体平衡情况,对动态掌 握病情,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临床护理准确记录24h出入量管理要点

临床护理准确记录24h出入量管理要点

临床护理准确记录24h出入量管理要点出入量是指患者24h内的摄入量与排出量,护理人员有必要掌握正确地测量和记录患者每日液体的摄入量和排出量,以作为了解病情、做出诊断、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入量:进入体内的所有液体,包括:饮水量、食物中含水量、输液量和输血量等。

出量:从体内排出的所有液体,包括:包括大小便、出血、呕吐物、痰液、引流液等。

记录患者出入量是基础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在临床工作中,多种原因导致护士记录患者出入量有误差,影响患者的治疗,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对了解患者病情、协助诊治至关重要。

进行出入量管理第一、评估与监测液体潴留情况(1)了解患者病史,密切监测临床症状,包括既往史、服药情况、出汗、呼吸情况、发热、纳差、突发液体丢失情况(如腹泻,呕吐)等。

(2)完善体格检查,包括生命体征,患者的意识,皮色、皮温、皮肤弹性、颈静脉充盈度,评估外周水肿情况,是否存在端坐呼吸,目前液体摄入量,患者的尿量、体重、腹围等。

通常患者发生血管舒张表现为血容量降低,但事实为水肿、液体较多。

患者容量不足的临床表现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皮肤湿冷、毛细血管充盈差。

反之,患者出现血压增高、肺部湿啰音、呼吸困难、氧饱和降低。

(3)关注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尿素、肌酎、尿比重。

第二、液体出入量平衡管理首先我们了解一个公式:出入量平衡=24小时入量-24小时出量(若为正值则为正平衡,负值则为负平衡)出量大于入量:常见于尿崩症,休克,过度使用利尿剂,大量呕吐腹泻,过度通气。

注意观察有无低血容量休克表现,意识瞳孔变化,生命体征,末梢循环情况等,及时通知医生。

出量小于入量: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肾衰竭。

注意观察有无心衰,水肿发生,有无呼吸困难,水肿,颈静脉怒张,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等,及时通知医生。

第三、利尿剂治疗动态调整利尿剂使用时需要持续密切监测患者本身的服药依从性、对利尿剂的反应、电解质、肾功能、血尿酸等指标。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时间:参加人员;原则:明确重要性、选择好工具勤沟通记录、及时给反馈患者液体摄入量、排出量的计算和记录是基础护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性存在很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往往容易被护理人员忽视。

出入量的记录,怎么记才能更准确?入量首先,护士应记录患者所有的静脉液给液量、经胃管摄入液量。

如果患者可以经口进食,需要记录患者经口摄入的液体(通常以毫升为单位)和患者摄入的食物(描述尺寸)。

临床中对患者各种饮食水量的计算普遍缺乏科学标准。

如患者服药时经口进少量水经常被忽视。

此外,固体食物的含水量、肌注和静脉推注的药液因为剂量小,也经常被忽视。

汇总肉眼可观察并可通过评估量具进行准确测量的入量,主要包括:①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得固体食物含水量。

②饮水或饮料量记录:用有容量刻度标记的专用容器计量进入患者机体的水量或饮料量③输液、输血、静脉或肠道营养治疗时的液体输注量。

④各种口服水剂药物、肌注或皮下注射的各种药物液体含量等。

常用食物含水量表饼干 1块 7 2 冬瓜10097 油条 1根 50 12 豆腐10090 煮鸡蛋 1个40 30 带鱼 100 50 西瓜100 79 西红柿100 90 甜瓜10066 樱桃100 67 黄瓜 10083 苹果10068 梨10071 葡萄10065 橘子100 54 香蕉10060 釉子10085 菠萝100 86 桃子10082广柑10088出量出量,主要包括尿液,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物、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抽出 液量、胸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管及伤口渗出液等。

每班交班前,护士应清空 尿袋及引流袋,将尿量、引流量和呕吐总量纪录在出入液量登记表上。

以往的研 究显示,护士对呕吐物、汗液、引流液及伤口渗出液中出量的计算及记录是薄弱 环节,普遍存在对呼吸、皮肤、代谢等不易测量的无形失水量的漏记。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之勘阻及广创作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更,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更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

(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同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和病情改善情况。

)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

包含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包含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分歧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分歧状态。

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

三、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单位用ml暗示。

如液态大便用ml暗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

固态出量:单位用g暗示。

如固态大便用克暗示,另计为多少克。

1、每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晚班总结并记录。

2、每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小结时间不满12小时的,依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

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

早上7:00 ,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依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时间:
参加人员;
原则:明确重要性、选择好工具
勤沟通记录、及时给反馈
患者液体摄入量、排出量的计算和记录是基础护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性存在很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往往容易被护理人员忽视。

出入量的记录,怎么记才能更准确?入量
首先,护士应记录患者所有的静脉液给液量、经胃管摄入液量。

如果患者可以经口进食,需要记录患者经口摄入的液体(通常以毫升为单位)和患者摄入的食物
(描述尺寸)。

临床中对患者各种饮食水量的计算普遍缺乏科学标准。

如患者服药时经口进少量水经常被忽视。

此外,固体食物的含水量、肌注和静脉推注的药液因为剂量小,也经常被忽视。

汇总肉眼可观察并可通过评估量具进行准确测量的入量,主要包括:
①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得固体食物含水量。

②饮水或饮料量记录:用有容量刻度标记的专用容器计量进入患者机体的水量或饮料量。

③输液、输血、静脉或肠道营养治疗时的液体输注量。

④各种口服水剂药物、肌注或皮下注射的各种药物液体含量等。

常用食物含水量表
若为稀水便应排入便盆,再
出量
出量,主要包括尿液,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物、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抽出 液量、胸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管及伤口渗出液等。

每班交班前,护士应清空 尿袋及引流袋,将尿量、引流量和呕吐总量纪录在出入液量登记表上。

以往的研 究显示,护士对呕吐物、汗液、引流液及伤口渗出液中出量的计算及记录是薄弱 环节,普遍存在对呼吸、皮肤、代谢等不易测量的无形失水量的漏记。

接下来汇总一下肉眼可观察并可通过评估量具进行准确测量的出量:
尿量:用有容量的专用量杯量取,尿失禁者留置导尿管记录或是用尿布湿称重 的方式将增加的重量千克按尿比重换算成毫升量。

各种胸腹腔、胃肠减压液量用量杯量取记录。

粪便量:100〜300 g/d
含液量约150 mL,
倒入量杯,酌情加已知容量水,量取总量后减去已知水容量既得粪便含水量 呕吐物亦同上大便含液量换算方法。

伤口渗液或汗液:先称得湿床单或湿纱布总重量再减去干纱布、 干床单等重量 既得液体重量,然后换算成毫升量。

对于没有尿管的患者,在便盆内放置一次性尿液收集盆并指导患者将全部尿液留 置于尿液收集盆内,避免测量误差。

指导患者在需要清空一次性尿液收集盆时通 知护士,切勿将尿液收集盆移走。

护士在每次清空尿液时须将尿液倒置量杯内, 严格记录尿量。

出入量该由谁记?
正常情况下,护士理应对住院患者的饮食、用药、排泄等相关情况全面掌握,从 这个角度讲,出入量是应当由护士记录的。

然而,由于大部分医院存在护理人力 资源不足的问题,护士能够完成常规治疗护理项目已属不易, 定时记录患者出入 量很难做到。

国外研究也显示,在记录出入量的过程中,患者积极参与是很重要 的,能够提高记录的准确性。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医院,实际上是由陪护的家属、护工或护理员来完成出入量 记录的。

这就形成了许多隐患。

护士将这个工作交予他人,就存在沟通的问题。

一旦沟通不到位,家属或陪护对出入量记录的重要性理解不足,就会发生少记、多记、漏记的差错;又或者未能学会记录的方法,造成误记。

此外,陪护或家属
责任心不强,也可能会疏于记录。

因此,需要记录出入液量的患者需要护士多与患者、家属、护工等多方面的沟通,
宣教记出入量的重要性及方法,及时总结记录监督,提高记录的准确性。

出入量该怎么记?
测量体重从而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是最简单准确的一个方法,特别是针对血液透
析的病人来说。

然而,临床上很多需要记录出入量的病人是卧床病人,很难准确测量体重。

此外,患者的非显性失水量是难以准确评估和记录的。

研究显示,对患者粪便、呕吐物、汗液、引流液及伤口渗出液中出量的计算及记录是薄弱环节,目前普遍存在呼吸、皮肤、代谢等不易测量项目的漏记。

此外,测量工具也需要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

很多时候,一旦容器上没有准确的刻度,估算时必然会产生误差。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