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联
我国财政收支和GDP 的统计分析

摘要:财政收支与GDP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因此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阐述了GDP增长对财政收入的促进作用,其次分析了财政支出对GDP增长的促进作用,分析了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
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财政收入与支出;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3-0008-02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 GDP作为众多宏观经济指标中最受关注的一个,可以明显的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
而这两者之间又有着相关关系,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求的基本,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重,从而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而增加GDP的有利手段正是合理增加财政收入并且科学控制财政支出已达到GDP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而通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等措施以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财政支出、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等方式可以达到最终增加GDP的目的。
一、我国财政收支与GDP的关系分析1.财政收入与GDP的之间的关系定量分析为剖析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以财政收入FR为因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为自变量,进行最小二乘估计,模型输出结果如下:FR = -1624.064 + 0.182026GDP(727.5586) (0.007613)t = (-2.232211) (23.91042)R2= 0.956501 =0.954827 F =571.7084 DW=1.654932此模型拟合优度提高,估计标准误差降低。
此模型表明GDP 对财政收入的形成既有短期的决定效应,亦有长期的决定效应。
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决定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政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支、税收、财政支出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的一种宏观经济调控工具。
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从财政政策的影响机制、经济增长的要素以及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财政政策的影响机制财政政策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和税收政策来影响经济增长。
首先,通过调整财政收支,政府可以实现对经济的总需求的调控。
当经济处于低迷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经济,增加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而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减少财政支出来抑制总需求,防止经济过热。
其次,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政府可以影响经济主体的收入和消费行为。
降低税收可以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而提高税收则可以减少消费和投资,抑制经济增长。
二、经济增长的要素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
经济增长的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进步和制度环境等。
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基础,人口数量和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
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
制度环境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法治环境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三、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直接影响体现在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可以刺激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例如,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的生产能力。
间接影响体现在财政政策对经济要素的影响。
政府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可以影响资本的积累和技术进步。
降低税收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激励企业增加投资和创新,推动经济增长。
然而,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和不确定性。
首先,财政政策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时间,政府的决策和执行过程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政策效果滞后或不确定。
经济学中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

经济学中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财政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与机制。
一、财政政策概述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收支、使用财政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的一种经济政策。
根据经济学理论,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控制通货膨胀以及改善收入分配。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调整税收政策来影响经济活动。
例如,当经济处于低迷时,政府可以增加公共投资,提高社会需求,刺激经济增长;而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税收、削减公共支出来抑制消费,以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
二、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刺激经济增长。
当政府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投资等公共支出时,不仅可以提高经济的生产能力,还可以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体经济增长。
其次,财政政策对投资和消费有直接影响。
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政府能够鼓励或抑制投资和消费行为。
例如,降低企业税负、提供贷款支持等政策可以刺激企业投资,增加私人投资。
而增加消费者税负、提高利率等政策则会抑制消费。
这些政策调整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此外,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来影响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不平等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整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来实现更加平等的收入分配,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
三、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涉及多个方面。
首先,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促进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财政政策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也会通过乘数效应间接影响经济增长。
当政府增加公共支出或减少税收,企业利润增加或个人收入增加,这将进一步刺激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行为,从而推动整体经济增长。
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之关系要点

呼和浩特市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协整理论的实证分析内容摘要财政支出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制约着政策的有效实施。
对于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现有的文献并无确定性的结论,促进论、促退论以及无关论均在不同国家的实证检验中获得了支持。
本文主要利用协整理论对 1997 ~2012年呼和浩特市的财政支出与 GDP 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与 GDP 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的经济均衡关系。
但是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呼和浩特市的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不存在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
这对当前呼和浩特市的财政支出安排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财政支出经济增长单位根检验协整一、关于财政支出理论的文献综述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持续高速增长的时期,GDP 的年均增长率达到 9% 以上,中国经济如此持续高速增长的现象被世界誉为“中国奇迹”。
同时呼和浩特市的经济增长也在飞速的增长着,从1987年的16.8834亿增长到2012年的2458.7441亿。
作为政府影响社会经济生活主要手段之一的财政支出,它同经济增长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财政支出在呼和浩特市的高速增长期间又起着何种作用? 这些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关于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以 GDP 为衡量指标)两者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并获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综述国外在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也很丰厚。
但由于国外学者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采用的研究对象存在差异,运用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也不尽相同,进而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
以时间顺序将国外的研究结论加以综述。
阿罗和库尔兹(Arrow,KurZ,1970)最先将政府支出纳入了生产函数中。
他们得出结论是外生的政府支出的变化仅影响经济转移动态,其对经济的增长率影响甚微。
格默尔(Gemmell,1983)在对27个较不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的增长对经济的影响程度的分析后,得出其内部关系无法确定的结论.塞米尔(1983)则认为非市场部门的增长对宏观经济的增长存在不利影响,但其在不同的国家又有不同的表现.拉姆(Ram,1986)通过对115个国家1960年至1980年的产出、投资、政府服务、人口数量和经济增长等数据的研究,发现政府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具有正的影响,而且这种正效应在低收入国家更强。
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理论及实证分析

论上把公共支出分解为生产性的和非生产性的, 并 指出, 在最优状态下 , 生产性公共支 出与非生产性 公共支出的比值应该取决 于这两项支 出对 生产 的
的效应在边际上就成了负的, 这种现象在发展 中国
家 尤为 突 出。
贡献度( 产出弹性 ) 比。这篇文章为揭示公共支 之 出何以在不 同国家、 同时期对经济增长产生截然 不 不同的效应 , 尤其是为揭示广大发展中国家大量的 生产性公共支出何以没有带来预期 的经济增长效 应提供 了一个新的思路 。与此同时 , 对于公共支 出 与经济增长之关 系的经验分析也得出了各不相同
除区域差距的做法是不妥当的。但是 , 区域发展 在
的过程中, 假如区域经济差距超过一定 的“ 限度” ,
则会导致区域间经济 、 会的矛盾扩大 , 而延缓 社 从
发展 , 甚至发生停滞和倒退。因此 , 目前 以及今 在 后一个较长时期 , 如何运用财政政策抑制地 区经济 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 , 逐步缩小东 中西部地 区居民 之间的社会福利水平差距 , 促进 区域经 济协调发
2总第27期) 0 1 ( 0年第 1 3 0期
学 术 论 U A A E I F R M C D M C O 坛
( N 。0 2 1 O1, 0 0 C m l i l N .3 ) u u te O 27 av y
财 政 收 支 与 经 济 增 长 : 论 及 实 证 分 析 理
共支出提供的尽管是公共品, 却非 常容易出现 “ 拥 挤” 现象, 即它们是竞 争性的 , 但又在某种程 度上
不具有排他性 , 例如公共交通设施 、 城市公用事业 、 法庭 , 以致 国防、 警察等均属此类 。对于这一类的 公共支出, 常的税 收融通就不 一定能够达 到最 通
经济发展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财政政策的关系在当代社会中,经济发展与财政政策的关系密不可分。
作为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财政政策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经济发展与财政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财政政策的定义及目标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运用财政收支等手段来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政策。
其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就业稳定、价格稳定和收入分配公平。
财政政策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以及运用税收、财政支出、债务和其他财政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
二、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动态调整经济结构财政政策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可以引导经济资源向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倾斜,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
例如,国家对于新兴产业的财政投入可以促进其发展壮大,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朝着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方向转型升级。
2. 促进有效投资财政政策通过调控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可以对投资进行引导和激励,促进有效投资的增加。
通过减税等措施,可以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投资回报率,激发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3. 平衡收入分配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整税收和社会福利支出等手段,实现收入的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与稳定。
通过适当提高高收入人群的税负,同时增加对低收入人群的社会救助和保障,可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
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4. 缓解经济周期性波动财政政策是调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经济低迷时期,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支出来刺激需求,带动经济增长;而在经济过热时期,则可以通过提高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来抑制过热现象,保持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5. 维护价格稳定财政政策在控制通货膨胀和维持价格稳定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适当调整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防范和控制通货膨胀,维持物价的稳定,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宏观环境。
三、经济发展对财政政策的要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财政政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联

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联一、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我国政府之所以能有效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与我国政府的财政收支有着密不可分的。
结合我国近几年财政收入状况的相关数据,20XX年、20XX 年、20XX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分别为51322亿元、61330亿元和68518亿元,占当年GDP比重分别为%、%和%。
其中,税收收入分别为45622亿元、54224亿元和59522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和%。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财政收入变化的相关情况,财政收入增幅呈现缓和上升的态势,其中税收收入所占比重也在稳中提升。
究其原因,一是政策调整所造成的相关税收收入增幅大幅上升;二是伴随着经济周期性复苏所造成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增幅的大幅提升,这段相应的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稳步增长趋势。
财政收入并非是越多越好,财政收入与政府的职能是息息相关的,收入的强弱代表着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力和作用力。
虽然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财政收入绝对规模特别是人均财政收入水平与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还不完全对称。
二、我们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来源,是政府能够进行资源再分配的主要力量。
而财政支出可根据不同的投入方向分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环境保护支出;农林水事务支出以及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
财政核心支出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
同时,财政核心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财政总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如果政府适度扩大财政核心支出的规模,使其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逐步加大,可以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有效性。
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和其他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活动补贴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低的,而中国作为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发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的基础上还必须将国家的宏观调控作为必要的辅助手段。
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财政政策是国家利用财政手段调控经济发展的方式之一,它直接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财政政策的正确运用不仅可以推动经济增长,还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本文将探讨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财政收支平衡、税收政策、支出政策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财政收支平衡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国家财政收入与支出达到平衡状态,不会对经济发展带来持续的负面影响。
财政收支平衡的实现可以增强市场信心,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然而,如果财政收支长期不平衡,可能增大财政赤字和债务风险,限制国家发展潜力,甚至导致经济崩溃。
因此,保持财政收支平衡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础。
其次,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税收是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税收政策则是国家对纳税人征收税款的方式和方法的总称。
合理的税收政策既可以为国家提供足够的财政资金,又可以激励经济主体创造更多财富。
举个例子,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可以增加企业的营运资金,促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雇佣更多员工,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此外,税收政策还可以通过调节消费税、所得税和财产税等方式,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实现社会公平和稳定。
另外,财政支出政策也对经济增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对经济运行和社会事务开支的行为,它可以通过影响需求、投资和就业等方面来推动经济增长。
当经济处于低迷时,适度增加财政支出可以拉动需求,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复苏。
同时,财政支出还可以通过加大对公共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支持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经济增长的长期潜力。
然而,过度依赖财政支出可能导致财政赤字扩大和债务增加,对国家经济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在制定财政支出政策时需要平衡经济增长和财政稳定之间的关系。
最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还受到经济结构和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经济结构的不同会导致财政政策的传导效应存在差异。
比如,对于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体而言,减税减费可能更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而对于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而言,提供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可能更有助于经济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联
一、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我国政府之所以能有效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与我国政府的财政收支有着密不可分的。
结合我国近几年财政收入状况的相关数据,20XX年、20XX 年、20XX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分别为51322亿元、61330亿元和68518亿元,占当年GDP比重分别为%、%和%。
其中,税收收入分别为45622亿元、54224亿元和59522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和%。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财政收入变化的相关情况,财政收入增幅呈现缓和上升的态势,其中税收收入所占比重也在稳中提升。
究其原因,一是政策调整所造成的相关税收收入增幅大幅上升;二是伴随着经济周期性复苏所造成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增幅的大幅提升,这段相应的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稳步增长趋势。
财政收入并非是越多越好,财政收入与政府的职能是息息相关的,收入的强弱代表着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力和作用力。
虽然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财政收入绝对规模特别是人均财政收入水平与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还不完全对称。
二、我们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来源,是政府能够进行资源再分配的主要力量。
而财政支出可根据不同的投入方向分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环境保护支出;农林水事务支出以及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
财政核心支出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
同时,财政核心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财政总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如果政府适度扩大财政核心支出的规模,使其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逐步加大,可以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有效性。
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和其他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活动补贴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低的,而中国作为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发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的基础上还必须将国家的宏观调控作为必要的辅助手段。
政府的经济职能直接决定了很多资金、政策等必须需要政府的扶持,现阶段政府的财政支出在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不管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还存在不足。
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只有经济持续增长,才能进一步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
社会文教支出会抑制经济的增长,文化教育是长期发展的要求,增加其财政支出份额是十分必要的。
行政管理支
出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影响为负,行政开支的增加势必会挤占有限的财政收入,不利于政府发挥职能,不利于经济增长,目前国家正通过各种手段来缩减行政管理支出。
三、从内部控制方面分析我国财政收支与经济关系
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面临的财政困难,不仅表现在收入方面,更严重的是反映在支出方面。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失控主要是财政结构不合理、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完善所造成的。
为进一步缓解财政支出失控,确保财政预算收支平衡,一要建立财政支出管理体系的基本设想。
二要建立财政内部控制的具体内容及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管理。
财政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合理保证资产安全;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
其中促进实现发展战略是内部控制的终极目标,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资金通常流向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或行业,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