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乡镇宣传片文案解说词

合集下载

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宣传片解说词(3)

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宣传片解说词(3)

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宣传片解说词(3)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宣传片解说词场景二镇政府大门、办公楼、院内绿化,街道绿化、道路绿化、甘浚北滩设施农业示范园区、西洞设施农业等项目建设场景,农民春耕场景、制种玉米抽雄场景、群众在镇文化广场休闲场景。

解说词近年来,甘浚镇在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始终围绕“绿色甘浚、生态甘浚”的`总体目标,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组织落实力度。

2017年确定创建为国家级生态镇以后,甘浚镇 2更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与环保并行、发展与生态齐步”要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该镇先后被评为省级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市级民族团结模范镇等诸多荣誉。

场景三动画集镇总规动画、主街道绿化改造动画、立面改造动画,甘浚中心村、祁连中心村、金立禾养殖场、祁连村养殖场、垃圾中转站建设现场、污水处理站建设现场。

解说词规划是建设的灵魂,决定了集镇建设的发展方向,为全面推进国家级生态镇建设,甘浚镇于2017年初,及时对2017年修编的集镇总规、集镇详规和环境保护规划进行再次修编。

修编过程中,按照“城镇现代化、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对照国家级生态镇的要求,安排好各类用地分配。

同时确立了“生态立镇、项目兴镇、制种强镇、畜牧富镇”的总体思路,依托丰富的资源,围绕张掖丹霞景区兴建民族风情园、旅游度假村等游客接待地,逐步壮大旅游经济;依托发达的商贸物流业,在张肃公路沿线兴建二层商铺150户,快速发展通道经济,依托金张掖国家级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强力推进草畜产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区域功能定位,做大城镇规模,精心打造生态文明特色小城镇,使镇区呈现出交通便捷,各项 3基础设施配套,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风貌。

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甘浚镇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吸收先进规划理念,完成了村庄布局规划和祁连、甘浚、中沟等13个中心村的详细规划,让中心村成为当地群众生活的福地、宜居的天堂。

场景四镇文化广场、镇级污水处理站、中心村、垃圾斗3个,垃圾中转站、农贸市场建设、沼气池建设、祁连村村级主干道解说词小城镇连接城市与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小镇宣传片——解说词档

小镇宣传片——解说词档

****镇宣传片解说词大美****大道通衢,这里地理区位独具优势。

碧水蓝天,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物华天宝,沃野千顷,开放包容的热土展示着这片土地的魅力多姿;海纳百川,厚德载物,不断优化升级的产业演奏出腾飞奋进的激扬旋律。

这就是闪耀在齐鲁大地泰山脚下、汶河之滨的明星乡镇-----********——鲁中福熙之地****镇总面积180平方公里,辖90个行政村,人口10.2万人,素有“南京到北京,****居正中”之说,幅员辽阔,山水资源丰富,耕地10万亩,汶河5条分支贯穿全镇,并有长石、玉石、硫铁、科马提岩等丰富矿产资源。

****,因“地有羊氏之流风”而得名,是古代著名官方驿站和商埠重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代精英辈出,古有羊祜大将军,近有少将王建青,而今纵观全球各行各业,都有****人辉煌足迹。

“羊续悬鱼”、“忠信至诚”、“一门两皇后”等人物故事俨然已成为这片神奇土地上的一个印证。

传统文化项目“高跷·独杆跷”、“百兽竹马”被评定为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团结带领全镇人民,紧紧围绕“工业强镇、旅游名镇”这一目标,科学谋划、大胆决策,镇域经济呈现许多新的亮点,全镇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较快增长:财政收入从1582万元增长到6013万元,增长380%;农民人均纯收入从9800元增长到14250元,增长145.4%;税收突破7000万元大关,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镇先后荣获了“国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山东省绿色生态示范镇”、“省级文化特色示范镇”、“省级智能起重特色小镇”、“山东省管理创新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有形变化的背后,是决策者思想领先的超凡智慧、改革当先的果敢气魄、开放抢先的战略眼光、发展率先的过人胆识。

克难求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镇坚持把大项目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乡镇工作宣传片解说词精彩

乡镇工作宣传片解说词精彩

乡镇工作宣传片解说词精彩乡镇宣传片如同一张乡镇名片,利用声音、影像等资讯,随着音乐的节奏,在轻松的环境之中去了解一个乡镇的精神、文化和发展状况。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乡镇宣传片解说词,仅供参考。

乡镇宣传片解说词篇一××省××市的龙虎山中,有一座古香古色的××镇,中国古典名着《水浒传》开篇第一回描述这里“遥山叠翠,远水澄清,奇花绽锦绣铺林,嫩柳舞金丝拂地”,好一派田园风光,这就是××古镇。

××古镇始建于唐高祖八年,原称沂阳市,因唐末倪亚平定一方而得名。

古镇贴水而建,全长1830米,风光旖旎,古镇依旧,仍保留着质朴的民风。

源远流长的××河,过往的都是邻里乡亲,摆渡的船工从不收费,只在年末任凭各家各户送些柴米油盐,东西不在多少,重要的是那一份乡亲乡情,那一份真诚的心。

弯弯曲曲的泸溪河畔悬挂着栉邻交错的吊脚楼,半边临水半边着陆。

泸溪河自古就是交通要道,排公顺流而下,一路山高水险,只有到了这片开阔的水面,才能歇脚于此。

每隔23米就有一上下的码埠,千百年来青石板上碾出了岁月的深沟,记载着古镇的源远流长。

进入××镇,脚下是青一色的鹅卵石大街,赶早市的独轮车慢慢悠悠地推出了一片宁静。

吊脚楼临街的一面几乎是全木质结构的店铺门联,风雨剥蚀,岁月沧桑,昭示着古镇古老悠久的历史。

吊脚楼有三层:中层临街,都是敝开的厅堂,上层是窄小的搁楼,屋后还有一个下层直达河边,堂屋后是厨房和卧室,仅有一扇天窗采光,昏昏暗暗,不知蕴藏着多少悠深的故事。

走在支支呀呀的过道上,你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潮气,古老大概就就是这种味道吧。

每家吊楼的背后都是清澈的泸溪河,正是那河水柔软的流动,才富于吊脚楼一派生机,一片宁静。

吊脚楼住的是平民百姓家,都是世代文秘杂烩网相传简朴古老的手工作坊,在能用竹制工具的情况下,他们宁愿不用铁器,也许竹器更贴近真实、贴近小镇的生活。

南县乡镇宣传片解说词

南县乡镇宣传片解说词

南县乡镇宣传片解说词乡镇宣传片解说词之一:乡镇宣传片配音解说词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百十年县治,物华景盛。

南县,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

湘北明珠、生态南县,宛如一位婷婷少女,妙曼在湘鄂边陲;享誉神州的鱼米之乡,托举起长江之蛮腰,枕歇于洞庭之暖腹。

湘、资、沅、澧等七大水系,与之融融共生;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让其比肩黄河文明。

传赤松子于此行云布雨,故这里风调雨顺;岳元帅一夜马蹄声碎,从此南洲处处留精忠。

明代举子涂淑和以桂花园开埠,并以湘楚古乐与龙灯花鼓享乐人生。

传至清末,一路欢唱到省城,不期然成为湖南花鼓戏之前身。

“北有二人转,南有地花鼓”的民间艺术遂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德昌公园、厂窖纪念馆、万倾荷花、百里运河正在成为红色生态之旅的首选之地。

驻足其间,仿入仙境。

一槁撑远的江南水乡,载黎庶酸甜苦辣之百年忧乐,俚语轻弹,欣闻汉回土侗维等十个民族之和谐心声。

今天的南县已实现了历史的承接与跨越,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对接长株潭中部经济圈、引领环洞庭湖经济圈,成为投资者挺进中部、蓄势布局的兴业宝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许多才子俊彦,出我钟灵毓秀之地。

工程院士黄伯云、俄罗斯科学院士刘伯操、高级将领刘镇武、邓汉民,文星炳耀,武将英豪。

伫立九都之巅,俯瞰运河两岸,群楼并起,粉墙黛瓦的园林景致堪比苏杭!园区建设、交通建设、城镇建设、生态建设等四大建设正引领70万南县人民迈向更加富强的明天!南县:激越梦想的投资热土,南县工业园将致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区、小微企业产业区、食品加工产业区、纺织服装产业区和橡胶制品产业区等五大产业区,政府筑巢引风,各路企业精英尽可大显身手。

南县,人居乐园,投资宝地。

积六十年波澜壮阔之发展,已奠崛起之基。

有五十年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优势,定不辱鱼米之乡之美誉。

沐三十年韬光养晦之改革春风,腾飞指日可待!乡镇宣传片解说词之二:乡镇宣传片配音解说词美丽迷人、环境优美的泥阳镇是镶嵌在陇上小江南的一颗璀璨明珠。

美丽乡村宣传片解说词范文

美丽乡村宣传片解说词范文

美丽乡村宣传片解说词范文美丽乡村宣传片解说词1这里是华夏始祖黄帝生息的摇篮;这里是周先祖公刘“教民稼穑”之地;这里是唐玄宗梦中游走的人间仙境;这里是播撒红色革命火种的原野。

旭日初照,光芒万丈;秀美山川,生机盎然。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正逢盛世,宁静致远!俗语说:“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塬边”,千里董志塬留给庆阳的不仅仅是天下黄土第一原、“陇东粮仓”等闻名遐迩的美誉,更多的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和思考。

穿越刀耕火种的苍茫岁月,巍峨迤逦的子午岭和依山而卧的皇帝冢,为我们打开了中华文明起始之源——正宁县悠久灿烂的文化史。

正宁因罗川古城而闻名,罗川又因四郞河而灵秀。

四千多年前周先祖公刘在这里“教民稼穑”,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罗川古城的文化底蕴也因此在中国文化史上大放异彩。

千百年来,文史古迹,斑驳遗存:秦直道跨越时空,依稀可闻金戈铁马;雕翎关居高临下,看似守望秦时明月;四郎河奔腾不息,吟唱“四郎救人舍性命,想起四郎心里酸”的动人歌谣,同时也讲述着唐朝那个“却把罗川改真宁”的美丽传说。

厚重的文明沉淀,为正宁融进了更多的元素,在这样一个承载了太多符号的山村,罗川古镇是极佳的代行者,唐代龙凤晒烟闻名遐尔,宋承天观碑、元燕庆安墓碑风韵依然,明赵氏牍坊两袖清风,“坚持清白”,见证者正宁今昔的繁荣和沧桑。

抗战时代,冯玉祥将军的“仁人之言”题字碑,更是忧国忧民的千古绝唱。

这里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革命星星燎原的红色沃土。

正宁县总面积1319.5平方公里,拥有24万人口,沟壑交错,梁峁层叠,塬川相间。

国道为龙头,县道为躯干,乡道为骨架,村道为延伸,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挟陕甘交通之咽喉,向西2小时与宁县相携达成西峰市都市圈,向东3小时可达西安经济圈。

这座被人文与山水浸润的美丽山村,书写着一卷荡气回肠的史诗。

或许,只有行走在底蕴深厚的正宁,才能感受到辉煌灿烂的民俗文化。

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正宁香包,是中华民族“原生态”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更是黄土高原农耕文化史的的见证和再生,被专家学者誉为神奇瑰丽的民族“活化石”。

最新-乡镇宣传片解说词3 精品

最新-乡镇宣传片解说词3 精品

乡镇宣传片解说词篇一:赤峰市元宝山镇电视宣传片解说词元宝山镇电视宣传片解说词(定稿)引子:地处蒙辽冀三省交界处的赤峰市元宝山区东北部,有一方物华天宝的热土。

这里城乡交错、地企交织、工农交融,蕴藏着无限的发展生机,吸引了众多有识之士到这里投资兴业。

这里经济发达、文化厚重,人杰地灵,是全国重点镇和国家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是赤峰市乃至内蒙古东部地区最重要的能源基地,绿色产业基地和经济发展基地。

近年来,元宝山镇党委、政府,按照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将元宝山镇打造成赤峰市元宝山区北部中心城镇的思路,经济实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背后,凝聚着创业者的艰辛和智慧,艰难奋进的历练中,他们寻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又好又快发展之路。

春潮涌动元宝山?——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经济发展纪实元宝山镇是元宝山区辖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镇。

现在的行政区划是2019年初撤乡并镇时,由原建昌营镇,元宝山镇,马林镇整合而成。

截止2019年底,全镇辖16个行政村、总面积3193平方公里,总人口96万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有丰富的地下矿藏,聚集了全国众多的知名企业。

镇内的元宝山露天煤矿和红庙煤矿是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年生产能力分别为800万吨和170万吨。

中电投控股企业元宝山发电有限公司装机容量210万千瓦,年发电量110亿度。

煤电能源成为全镇支柱产业,优势特色明显。

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镇政府距区政府驻地平庄镇40公里,距赤峰市区仅35公里,域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赤大铁路横贯全境,平元和赤元公路交汇于城区,新建的赤朝、赤通高速公路穿越境内。

2019年撤乡并镇后,元宝山镇所辖十六个行政村,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有一部分村存在着发展思路不清、人心涣散、村务管理混乱等问题。

镇党委、政府面对繁杂的镇情、村情,深入调查研究,审时度势,科学、准确把握发展大局,逐渐探索确定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党代会上,镇党委进一步理清思路:坚持以富民强镇为目标,以城乡一体化为主线,全面推进三次产业现代化,努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提升全镇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幸福指数。

乡镇宣传片文案解说词

乡镇宣传片文案解说词

沃野千里、物华天宝,是这片土地的多彩身姿;海纳百川、厚德载物,是这片土地的隽永品格;生机勃发、活力四射,是这片土地的激扬旋律.这里政通人和、商机无限,是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这里三市睦邻、造化垂青,是魅力无穷的口子重镇。

投资热土魅力****荆楚腹地,汉水之滨,东南,有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蕴含发展与机遇的土地,她是镶嵌在247省道上的一颗瑰丽璀璨的明珠,是与监利的一座节点城镇。

她,就是被誉为“潜监线产业新区、潜东南经济强镇”的镇。

一百三十六平方公里的富饶土地,五万八千勤劳智慧、精明务实的父老乡亲,在这里享受和谐盛世、开拓进取,一座现代化的魅力新城正在加速崛起。

流光溢彩的人文之城这是一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宝地。

承载着荆楚大地的传统文明,积淀着深厚的人文底蕴。

集镇初创于雍正八年,以其地湖泊广大、渔业繁盛而得名。

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这里民风醇厚,底蕴厚重。

翻开久远的史册,品读每一个章节,都会感到文化的厚重与灿烂。

,是闻名遐迩的革命根据地,潜监沔三县市第一个党小组、第一个中心县委、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第一所列宁小学均诞生于此。

在这片土地上,处处留下了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贺龙、周逸群、段德昌、钱瑛等革命先驱在这里战斗过,胡幼松、廖林基等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

据统计,从大革命时期至抗日战争,仅境内拖船埠地区就先后有330多名烈士为革命捐躯,当时失踪至今仍杳无音讯者有159人。

先烈们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至今仍广为传诵,在革命老区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不朽篇章。

如今,这块神奇的热土更加光彩夺目!在改革开放的隆隆战鼓声中,沐浴着科学发展的浩荡春风,伴随着中部崛起、武汉“1+8”城市圈战略的确立和加快三化协调先行发展的嘹亮号角,豪迈自信、渴望幸福的人,正怀抱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朝着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的道路豪迈前行。

内通外畅的枢纽之城这是一个舟车会聚、地利路优的枢纽。

郑州乡镇宣传片解说词

郑州乡镇宣传片解说词

郑州乡镇宣传片解说词乡镇宣传片解说词之一:乡镇招商引资宣传片解说词中原大地,澎湃着崛起的激情;首善金水,跳跃着进取的音符。

在郑州、在这个孕育了无数神奇的商都,有一片涌动着希望的热土,二十多年的不懈发展,一次次完成新的跨越、一次次迈向新的辉煌……庙李镇,地处郑州北部,1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镶嵌着7个行政村、6个社区,生活着12万勤劳智慧的庙李人民。

1983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曙光,“庙李乡”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郑州版图上,1997年撤乡建镇,庙李完成了从乡到镇的跨越,开始走上更加快速的发展轨道。

新的世纪,新的时代。

当中部崛起的号角在中原大地上回响,庙李镇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金水区三年跨越式发展”总体思路的指引下,带领全镇人民团结奋进,开拓创新,谱写了跨越式发展的壮丽篇章。

2008年,庙李镇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3.9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预计达到1.87亿元,是2005年的5.2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将达到1.09元。

一个繁荣稳定的庙李,一个文明和谐的庙李,正身披着“小康镇”、“文明镇”、“工业强镇”、“河南省民间艺术之乡”、全国“千强镇”的华彩,迈向未来!第一章:繁荣庙李园区经济,庙李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广阔平台。

思念工业园区,占地400余亩,中国速冻食品行业第一品牌、2008北京奥运会速冻包馅食品独家供应商——思念公司在这里兴旺发达,枝繁叶茂。

2006到2008年,连续三期技改项目,让思念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到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完美转化。

庙李工业园区,历经两年建设,逐步形成了以索凌电气、利宝龙磨具、增保食品、华英包装等企业为龙头的现代工业产业集群。

商圈经济,庙李镇现代服务产业的集群带。

汇集家乐福购物广场、北环汽车交易市场、陈砦蔬菜批发市场、郑州厨具调味广场、北环建材及文化路、国基路餐饮休闲带等多个精品商业品牌,融合餐饮娱乐、汽车会展、休闲购物、信息中介、房地产开发等多种商业功能,一个人气旺、辐射强、就业广的现代黄金商业圈——北环—文化路商圈正在郑州北区迅速崛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