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波报告汇总

合集下载

剪切波速测试报告

剪切波速测试报告

剪切波速测试报告1.引言剪切波速是指材料在受到剪切力作用下的传播速度,是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次测试旨在通过对不同材料的剪切波速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力学性能和实际应用价值。

2.测试方法2.1 试样制备:选取不同材料的实验片,尺寸为100mm×100mm×10mm,要求试样表面光滑平整,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2仪器设备:本次测试采用高精度剪切波仪器,能够准确测量材料剪切波的传播时间和距离。

2.3测试步骤:1)将试样放置在剪切波仪器上,调整好位置。

2)启动仪器,设定合适的测试参数。

3)利用仪器发出剪切波信号,测量传播时间和距离。

4)重复以上步骤,以保证测试结果的精确性。

5)记录测试数据并进行分析。

3.测试结果与分析3.1不同材料的剪切波速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材料,剪切波速(m/s)----------,----------------金属材料,3500陶瓷材料,2500橡胶材料,12003.2结果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金属材料的剪切波速最高,达到3500m/s,表明金属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刚性;陶瓷材料的剪切波速稍低,在2500m/s 左右,说明陶瓷材料在强度和刚性方面略低于金属材料;而橡胶材料的剪切波速最低,仅为1200m/s,说明橡胶材料具有较低的强度和刚性。

4.结论通过对不同材料的剪切波速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剪切波速,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实际应用价值;陶瓷材料在剪切波速方面略低于金属材料,但仍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性;橡胶材料的剪切波速最低,说明其在力学性能方面较差,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5.建议根据上述结论,可以对各种材料的应用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满足不同需求;此外,还可以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剪切波速之间的关系,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应用效能。

综上所述,剪切波速测试是评估材料力学性能和实际应用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不同材料的剪切波速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可以为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土层剪切波速度测试报告

土层剪切波速度测试报告

**民生产业基地土层剪切波速度测试报告深圳市**有限公司二0一七年十月二十七日**民生产业基地土层剪切波速度测试报告测试:报告编写:审核:批准:深圳市**有限公司二0一七年十月二十七日测试单位地址:深圳市**号邮编:联系电话:联系人:目录1.前言 (1)2.测试目的及执行标准 (1)2.1测试目的 (1)2.2执行标准 (1)3.测试方法及仪器设备 (1)3.1测试方法 (1)3.2仪器设备 (2)4.测试结果 (2)5.地面脉动的卓越周期 (5)1.前言受深圳市**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于2017年09月21日至017年09月29日对**民生产业基地场地进行了3个钻孔的土层剪切波速度测试工作。

波速测试孔附近场地内自上而下主要有如下岩土层:素填土、粉质黏土、全风化混合岩、强风化混合岩、中风化混合岩、微风化混合岩。

2.测试目的及执行标准2.1测试目的本次试验目的是提供地层剪切波波速,判定土的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提供场地卓越周期。

2.2执行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3.测试方法及仪器设备3.1测试方法本项目剪切波速度测试采用单孔检层法,将起振板置于距井口约1.0~1.5米处,并使其中点与井口的连线垂直于起振板,同时在其上面加压整体性较好的重物。

然后,锤击起振板产生纵波和剪切波(记录时通过调节仪器采样率对纵波和剪切波分开采集),并通过置于井内的三分向拾振器将土的振动历程输入电脑分析,获得各测点纵波和剪切波的到时,并利用下式计算相应剪切波速:Vi =(h i -h i-1)/(t i sin αi -t i-1sin αi-1) (1) 22sin i i ii D h h +=α (2)i=1......N其中h i ,t i 分别为第i 测点的深度和剪切波的走时,D 为起振板中点至孔口的垂直距离。

剪切波速检层法原理及应用

剪切波速检层法原理及应用
整理课件
第二章 剪切波现场测试方法
剪切波的测试设备—信号接收换能器
② 杠杆式井中三分量检波器:
通过电池给电磁铁 通电吸合杠杆,将检波 器放入钻孔中,断开电 池使杠杆弹开与钻孔壁 紧密接触藕合。由于断 开电池后无法将杠杆再 次吸合,因此采用这种 检波器只能选择从钻孔 底往钻孔口测试。
整理课件
第二章 剪切波现场测试方法 剪切波的测试设备—仪器设备
Vm >500 500 > Vm > 250 250 > Vm > 140
Vm <140
对于软弱土场地,需改良处理,处理前后对场地土
层剪切波速进行测量对比,可评价改良处理的结果。
整理课件
第二章 剪切波现场测试方法
第二章 剪切波现场测试方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剪切波的测试设备 剪切波的测试方法 现场测试注意事项 剪切波测试资料的整理 分析软件界面介绍
剪切波速检层法 原理及应用
整理课件
剪切波速检层法原理与应用--目录
第一章 单孔波速测试的原理及用途 第二章 剪切波现场测试方法 第三章 单孔波速测试的软件操作
整理课件
第一章 单孔波速测试的原理及用途
第一章 单孔波速测试的原理 及用途
第一节 单孔波速测试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剪切波速结果的用途
整理课件
8、测有泥浆护壁的钻孔,最好从 孔底测起,避免因泥浆沉淀引起卡换 能器和测量深度不够情况。
整理课件
第二章 剪切波现场测试方法
现场测试注意事项
9、剪切波不能在水中传播, 但根据实测经验,在有浓泥浆护 壁的钻孔中,可以在换能器不与 钻孔壁紧密接触的情况下测得很 好的S波震相,为测量提供了方 便。另外泥浆浓可以减少塌孔的 可能性。

剪切波检测报告

剪切波检测报告

剪切波检测报告本次模拟试验工程的任务是对土层剪切波速和地脉动卓越周期进行检测。

本次检测地点位于武汉市,委托单位为匿名单位。

本检测报告旨在对检测结果进行详细说明和建议。

二、检测原理及仪器1、土层剪切波速检测简介:本次检测采用的是地震勘探仪器,通过在地面上布置多个传感器,利用地震波在不同土层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特性,测定土层的剪切波速。

2、地脉动卓越周期检测简介:本次检测采用的是强震动观测仪器,通过记录地面上的地震波动信号,分析不同频率下地面的振动情况,从而确定地脉动卓越周期。

三、检测依据本次检测依据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2010)和《工程勘察规范》(GB -2001)等相关标准。

四、建筑场区场地分类本次检测所在场地属于Ⅱ类场地,地基土层为粘性土,地下水位较深。

五、结论及建议通过本次检测,得出土层剪切波速和地脉动卓越周期的数据,结合场地分类和相关标准,对建筑抗震设计提出建议。

六、附图表本检测报告附有相关的图表,详细说明了检测数据和分析结果。

本次测试工程旨在评估拟建建筑场地的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并测试场地的卓越周期和振动幅值。

我公司受业主委托,承担了模拟试验工程钻孔的波速测试和地脉动测试工作。

我们使用单孔波速测试法对场地内的1#、2#钻孔进行剪切波波速测试,并在钻孔附近进行了地脉动测试。

在土层剪切波速检测方面,我们采用单孔法,利用已经钻好的钻孔,在井口1~3米处放置激振板,并在其上加压整体性较好的重物,然后锤击激振板产生剪切波。

通过置于井内的三分量拾振器将土的振动输入仪器,经电脑分析,获得各测点剪切波到时,经计算可得到各土层的剪切波速。

我们使用___生产的YL-SMT地震测试仪进行现场数据采集,并通过电脑分析得到各土层的剪切波速,进而确定建筑的场地类别。

在地脉动卓越周期检测方面,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1号和2号钻孔,在孔中进行土层剪切波速测试。

按规范要求,每一土层都至少有一个测点,当某一土层厚度较大时,每2米左右测一个点,在一个测试深度上重复测试多次,获得各孔土层剪切波速度随深度分布。

场地土剪切波速测试报告

场地土剪切波速测试报告

附件3:场地土剪切波速测试报告报告编号:2016.0.02.从1工程名称: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培训中心工程地点:广州市南沙区工业五路5号主要检测人:报告编写人:报告审核人:试验日期:2012年8月26日~2012年8月28日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试验室二○一二年九月目录1、前言2、测试原理及仪器设备3、野外测试方法4、资料整理5、测试成果1、前言我公司于2012年8月26日~2012年8月28日对拟建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培训中心场地进行了剪切波速测试。

执行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

本次测试共完成波速测试孔2个,钻孔编号ZK16、ZK17号。

2、测试原理及仪器设备2.1 测试原理通过人工激发产生的剪切波,穿过被测土层,被传感器接收转换成电讯号,输入仪器放大并记录下来。

由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可知波的传播距离,由激发时间和波到接收点的初至时间,可知波的传播时间,因而便可计算出剪切波在被测土层中的传播速度。

2.2 仪器设备采用武汉岩海公司生产的RS—1616J桩基动测仪及日本OYO公司生产的井中三分量检波器, 该仪器采用专门设计的电脑与大屏幕液晶显示器;通过键盘和液晶显示器进行人机对话,菜单式提示操作,可在强干扰环境中提取有用信息,准确测试波的传播时间。

采用地面激发井中接收,测量点距1-3m ;工作中先将探头放入井底,然后自下而上逐点激振采样。

对每个接收点均进行正反向水平激发并记录各激振波形。

采样间隔100~400μs,记录长度100~400ms。

3、野外测试方法采用单孔检层法:将激振板置于孔口附近地面,并使其中点与孔口的连线垂直于激振板,板上加压400公斤以上重物。

用激振锤横向敲击激振板两端,产生剪切波向地下传播。

将三分量检波器置于孔中不同深度处,接收剪切波输入仪器记录。

2014年10月云南景谷ms6.6地震序列剪切波分裂参数变化研究

2014年10月云南景谷ms6.6地震序列剪切波分裂参数变化研究
第 4期(总第 173期) 2019年 12月
四川地震 EARTHQUAKE RESEARC10月云南景谷 MS 6.6地震序列 剪切波分裂参数变化研究
吴 朋1,秦 敏2,赵翠萍3,苏金蓉1,华 为3,刘 莎4
(1.四川省地震局,四川 成都 610041;2.云南省地震局,云南 昆明 650224; 3.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 100036;4.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
2014年 10月 7日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发生 MS66地震(简称景谷地震),根据中国地震 台网中心测定,景谷地震震中位置为(1005°E,234°N),震源深度为 5km。2014年 12月 6日 2时 43分、18 时 20分分别发生了 MS58和 MS59强余震。震源机制结果显示这三次地震均为走滑型地震(徐甫坤等, 2015;陈浩等,2016)。截至到 2014年 12月 31日,景谷地震发生余震数量达到 11000余次,其中 ML30~ 39的地震 131次,ML40~49的地震 11次,MS50~59的地震 2次,MS60~69的地震 1次。景谷 66 级地震序列为主震—余震型。绝大多数余震分布在主震两侧,优势方向为北南向,余震空间展布与极震区长 轴方向一致。已有研究表明,地壳各向异性主要是由于地壳中存在大量的微裂隙,在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呈 定向排列所导致(Crampinetal,2003;Gaoetal,2011;Silver,1996)。当剪切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时 会分裂成近似垂直偏振的快、慢两列波,快波偏振优势方向与裂隙面走向一致,且与原地最大水平主压应力 方向一致,可以反映该地震台站下方的地壳主压应力场的方向(Crampinetal,2004,2008;Gaoetal,2008; 高原等,1996,1999)。快、慢波到时差受到介质中裂隙的物理特性和所含流体特性的影响,对地壳中微裂隙 密度分布和几何形态非常 敏 感,能 够 反 映 地 震 发 生 前 后 应 力 的 变 化 过 程 (张 永 久 等,2008;刘 莎 等,2015)。 因此,获取剪切波分裂参数可以为密切监视震源区介质的各向异性演化及应力场的动态变化提供可能。景 谷地震余震资料丰富,震源区台站分布密集(见图 1)。震源区地壳应力场的研究对了解此次地震的发生起 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景谷地震应急流动台站和周边固定台站记录到的余震数据资料,测定剪切波分裂 参数,分析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延迟时间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特征,尤其是在 MS58和 MS59两次强余震 前后地壳应力场的变化,进而获得地壳应力场的分布,并探讨两次强余震发生前后地壳应力的变化情况。

剪切波波速测试报告

剪切波波速测试报告

剪切波波速测试报告目录一、工作概况 (3)二、野外工作方法 (3)三、资料整理 (4)四、成果结论 (6)附图:1、ZK1钻孔剪切波成果图2、ZK5钻孔剪切波成果图3、ZK8钻孔剪切波成果图一、工作概况受广州市XX房地产联合开发总公司大石公司委托,我院对位于XX大石的XX项目场地部分勘察钻孔进行波速测试。

工作任务是提供场地内岩土层剪切波速度,对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进行划分。

我院于XX年一月十九日进场,XX年一月十九日下午结束野外测试工作。

本次测试共完成预先选定的3个钻孔,累计测试段长102米,测点102个,详见表1:完成测试工作量一览表表1本次工作遵循的规程规范如下: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国家标准;②《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国家标准;二、野外工作方法测试方法采用单孔法,利用已经钻好的钻孔,将起振板置于井口1-3米处,并使其中点与井口的连线垂直于起振板,同时在其上加压整体性较好的重物(1吨以上),然后锤击起振板产生剪切波,并通过置于井内的三分量拾振妻将土的振动历程输入仪器,经电脑分析,获得各测点剪切波到时,经计算可得到各土层的剪切波速。

图1为其测试工作图。

现场数据采集使用的仪器是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智能仪器室生产的RSM—24FD浮点工程动测仪,采集的数据是由井中的三分量传感器,通过仪器记录三道波形,经与电脑通讯,将仪器中的数据传送到电脑中,处理后得到各土层的剪切波速,进而确定建筑的场地类别。

钻孔图1 剪切波测试工作图三、资料整理对野外采集的数据回放并判读S波的初至t s,计算出波V S=△H/△t S,根据钻孔地质资料和波速值,从《SW分析软件》中导出该钻孔剪切波成果图。

同时导出该钻孔剪切波速测试结果数据表。

依据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规定,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见表2)。

检波实验报告总结

检波实验报告总结

检波实验报告总结
《检波实验报告总结》
在本次检波实验中,我们对不同类型的波进行了实验观察,并总结了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和规律,对波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我们进行了声波的检波实验。

我们使用了不同频率和振幅的声波源,并
观察了它们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
播速度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这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此外,我们还发现
了声波的衍射和干涉现象,这些现象进一步说明了声波的波动特性。

接着,我们进行了光波的检波实验。

我们使用了不同波长和频率的光源,并观
察了它们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光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速度和折射率都会发生变化,这与介质的光学性质有关。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
了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这些现象进一步说明了光波的波动特性。

总的来说,通过本次检波实验,我们对声波和光波的波动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不仅观察到了波的传播规律,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和规律。

这些
实验结果对我们理解波的特性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和
实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希望我们能够继续深入探究波的特性,为科学研究和
技术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真自治县道真中学第二食堂单孔法Ps波速度检层测试报告
工程名称:道真自治县道真中学第二食堂
测试地点:工地现场
测试日期:2016年9月
勘察单位:贵州鼎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证书等级:工程勘察专业类甲级
证书编号:B152004778-6/4
提交日期: 2016年9月
道真自治县道真中学第二食堂单孔法Ps波速度检层测试报告
项目负责:陈简
报告编写:罗仿超
审核:姚本焱
审定:曾昭涤
总工程师:秦启明
总经理:袁万骅
勘察单位:贵州鼎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证书等级:工程勘察专业类甲级
证书编号:B152004778-6/4
提交日期: 2016年9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场地工程地质简况及测试条件
1、场地工程地质简况
2、场地岩土体的微振动、Vs波特征及测试条件
三、仪器选用及测试方法
(一)仪器选用
(二)测试方法
四、测试分析结果
1、动弹性参数的计算
2、土层等效剪切波(Vse)的计算
3、场地类别划分
4、测试分析结果
五、结论
附件
1、单孔波速测试测点原始数据表
2、单孔波速测试测点计算数据表
3、单孔波速测试分层结果数据表
一、工程概况
拟建道真自治县道真中学第二食堂位于道真县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受打钻自治县道真中学的委托,我公司测试人员于2016年8月对该场地具有代表性的2个勘探钻孔进行了Ps波测试(测试位置见钻孔平面布置图),其主要目的为:
1、测试纵、横波在钻孔土体的传播速度;
2、利用Vs、Vp值计算场地土体的小应变条件下的动弹参数,以供设计参考;
3、利用场地剪切波(Vs波)的等效波速值(Vse),对场地土的类型进行划分,进而对场地类别进行划分:
测试过程及资料处理的技术依据为: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
《水电水利工程物探规程》(DL/T5010-2005);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SL/326-2005)等。

二、场地工程地质简况及测试条件
1、场地工程地质简况
根据地质调查和钻探揭露,场地覆盖土层有素填土(Q4ml)红粘土(Q4el),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T1m)石灰岩,岩层倾向100°,倾角8°。

2、场地岩土体的微振动、Vs波特征及测试条件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 m/s,且其下卧各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500 m/s的土层顶面距离确定。

场地局部地段回填土结构较松散,对激发的应力波有较强的衰减和吸收作用,附近的车辆和施工作业也对测试数据带来一定的干扰,在资料分析过程中,通过调整信号增益和对信号进行滤波分析处理。

三、仪器选用及测试方法
(一)仪器选用
剪切波测试选用仪器GJY-1型工程检测仪测试钻孔剪切波波速,并配备CDJ-JG38型井下三分量检波器和激振器。

(二)测试方法
1、单孔Ps波测试
本次测试采用单孔Ps波速度检层法(图1所示),测点距为0.5m,测试步骤如下:
(1)平整场地,使激震板距离孔口一定的距离,将木板上压置不少于400kg的重物,使激震板紧贴地面。

(2)对地面采集仪及三分量检波器进行全面检查,一切正常后,才进行现场测试。

(3)把三分量检波器放入孔中预定的深度,用气枪打开悬臂,使三分量检波器紧贴孔壁。

(4)用激振锤水平敲击激振板一端,地表产生振动波经地面传播,并触发地面上的传感器,使井中三分量检波器同步接收到S波信号,当获得三次以上清晰波记录后,反向敲击木版的另一端,可获得反相S波信号,同样取得三次以上清晰的记录后,再垂向敲击,并记录下三次以上清晰P波信号,可完成该点的测试。

(5)将井中三分量检波器提至上一深度,重复(4)步骤。

(6)各点测试完毕后,立即储存测试的数据文件,然后关闭电源,收好仪器。

四、测试分析结果
1、动弹性参数的计算
E d=ρυs2(3υp2-4υs2)/(υp2-υs2)(式1)
G d=ρυs2 (式2)
μd= (υp2—2υs2) /2(υp2-υs2)(式3)
上式中:E d—为动弹性模量
G d—动剪变模量
μd—动泊松比
ρ—土体密度(可以容重γ代之)
Vp—为土体的纵波速
Vs—为土体的横波速
本次容重γ取值依据为该场地土工实验综合数据,即:硬塑红粘土γ=19.00KN/m3、可塑红粘土γ=17.00KN/m3,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各动弹性参数的计算。

2、土层等效剪切波(Vse)的计算
土层等效剪切波(Vse)按下式计算
V se=d0/t (式4)
(式5)
上式中:
V se—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
d0 —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厚度和20m二者的较小值;
t —为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s);
d i —为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 土层的厚度(m ); V si —为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 土层的剪切波速(m/s );
n —为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单点计算时,n 为测点个数)。

3、场地类别划分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场地类别通过Vse 结合土层厚度按下表划分:
等效剪切波速与场地类别划分的关系表 表(3)
4、测试分析结果
本次选用本场地具有代表性ZK97、ZK1717两个钻孔的土层进行了PS 波速测试,从时距图和波速图上看,纵、横波时距曲线基本呈线性曲线,其中素填土土层的Vs 值在115.11-131.0m/s ,Vs 平均值为123.05m/s ,V p 值在362.85-402.00m/s, V p 平均值为382.43m/s ;红粘土土层的Vs 值在207.5-210.00 m/s ,Vs 平均值为208.75m/s ,V p 值在310.3-358.0m/s ,V p 平均值为334.15m/s ;平均场地从正负零算起场地上覆土层有素填土、可塑状红粘土组成,其中平均素填土厚约5.1米,可塑状红粘土层平均厚约1.07米,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4.1.5的等效剪切波速计算公式:
t d se /0=ν ∑=n
i si i d t )/ν(
se ν—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 0d —计算深度(m )
si ν—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 层土的剪切波速(m/s) i d —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 层土的厚度(m)
t —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 n —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

经计算:素填土∑=n
i si i d t )/ν(=(5.1m ÷123.05 m/s )=0.04144(s) t d se /0=ν=5.1m ÷0.04144s=123.06(m/s)
红粘土∑=n i si i d t )/ν(=(1.07m ÷208.75 m/s )=0.005125(s) t d se /0=ν=1.07m ÷0.005125s=208.78(m/s)
根据计算:素填土土层等效剪切波速se ν=123.06m/s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4.1.6确定,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Vse <250m/s ,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3m ,小于50m ,场地土为软弱土;红粘土土层等效剪切波速se ν=208.78m/s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4.1.6确定,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Vse <250m/s ,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3m ,小于50m ,场地土为中软土,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4.1.6划分场地类别为Ⅱ类。

场地地势平坦开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1.1条及条文说明场地属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具体结果参见附表。

五、结论
根据剪切波速V s 的测试,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值Vse=163.95m/s ,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4.1.1条,场地属对建筑物抗震一般地段,建筑场地土的类型属中软土,据表4.1.6,建筑场地土类别为Ⅱ类。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宜于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