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学案2
高中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案教案

高中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案教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课题《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案[教学目标]:1、盖斯定律及其应用2、利用反应热的概念、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教学重点、难点] 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相关计算。
教学过程[典型例题1]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C(s)+1/2O2(g)==CO(g)①C(s)+1/2O2(g)==CO(g) ΔH1=②CO(g)+1/2O2(g)== CO2(g) ΔH2=mol③C(s)+O2(g)==CO2(g) ΔH3=mol [① + ② = ③]解:二、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分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三、如何理解盖斯定律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盖斯定律。
2)盖斯定律有哪些用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但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
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典型例题2]已知P4(s、白磷)+5O2(g)=P4O10(s);ΔH = kJ/molP(s、红磷)+5/4O2(g)=1/4P4O10(s);ΔH = kJ/mol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典型例题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2>Q1的是(B )A、H2(g)+Cl2(g)=2HCl(g);△H=-Q11/2H2(g)+1/2Cl2(g)=HCl(g);△H =-Q2B、C(s)+1/2O2(g)=CO (g); △H= -Q1C(s)+O2(g)=CO2(g); △H= -Q2C、2H2(g)+O2(g)=2H2O(l); △H= -Q12H2(g)+O2(g)=2H2O(g); △H= -Q2D、 S(g)+O2(g)=SO2(g); △H= -Q1 S(s)+O2(g)=SO2(g); △H= -Q2[课堂效益检测]1、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 + O2(g)===CO2(g) △H= molC(金刚石) + O2(g)===CO2(g) △H= mol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2、已知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同时生成3.6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1B、1:2C、1:1D、2:33、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酒精,放出的热量为Q1,为了完全吸收生成的CO2,消耗8mol/L NaOH溶液50mL时恰好生成一种盐,则燃烧1mol无水酒精所放出的热量为 ( )A、 B、 C、5Q D、10Q4、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则反应H2(g)+1/2O2(g)===H2O(l)的△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J/mol,氢气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_____kJ/mol5、已知CH4(g) + 2 O2(g)===CO2(g)+2H2O(l);△H= -890kJ/mol,现有CH4和CO的混合气体共,完全燃烧后,生成CO2气体和18g液态H2O,并放出515kJ热量,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求算过程6、化学键的键能是原子间形成1mol化学键(或其逆过程)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全册化学教案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1课时〕自主学习一、盖斯定律1.含义:(1)不管化学反应是完成或完成,其反应热是的。
(2)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和有关,而与反应的无关。
2.意义:利用盖斯定律,可以计算一些难以测定的。
合作探究1、盖斯定律思考: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吗?与什么有关?归纳总结:反应物A变为生成物D,可以有两个途径:①由A直接变成D,反应热为△H;②由A经过B变成C,再由C变成D,每步的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如以下图所示:那么有△H=2、应用:通过盖斯定律可以计算出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反应的反应热。
例::①C(s)+O2(g)= CO2(g) △H1=-393.5kJ/mol②CO(g)+1/2O2(g)= CO2(g) △H2=-283.0kJ/mol求:C(s)+1/2O2(g)= CO (g) 的反应热△H3[小结]盖斯定律1.含义(1)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2)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例如,ΔH1、ΔH2、ΔH3之间有如下的关系:ΔH1=ΔH2+ΔH3。
2.意义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地计算一些难以测定的反应热。
例如:C(s)+12O 2(g)===CO(g) 上述反应在O 2供应充分时,可燃烧生成CO 2;O 2供应不充分时,虽可生成CO ,但同时还部分生成CO 2。
因此该反应的ΔH 不易测定,但是下述两个反应的ΔH 却可以直接测得:(1)C(s)+O 2(g)===CO 2(g)ΔH 1=-393.5 kJ ·mol -1(2)CO(g)+12O 2(g)===CO 2(g) ΔH 2=-283.0 kJ ·mol -1根据盖斯定律,就可以计算出欲求反应的ΔH 。
分析上述两个反应的关系,即知:ΔH =ΔH 1-ΔH 2。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学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交流、练习巩固,知道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通过实例分析、练习巩固,能根据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提高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探索总结有关反应热计算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点】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计算。
【温馨提示】盖斯定律的应用可能是你学习的难点。
【旧知回顾】回顾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3.2 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78 kJ热量,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H2(g)+1/2O2(g)==H2O(g) △H1= -241.8kJ/mol,求H2的燃烧热△H(已知:H2O(g)==H2O(l) △H2= -44kJ/mol)(写出计算过程)。
【新知预习】阅读教材P11-13,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盖斯定律?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有什么重要意义?2.盖斯定律如何应用,怎样计算反应热?【同步学习】情境导入:我们很难控制C 与O 2反应,使其只生成CO 而无CO 2,因此不能直接测出C(s)+1/2O 2(g)==CO(g)的ΔH 。
这只能通过化学计算的方式间接获得,下面我们来学习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活动一:认识盖斯定律1.交流:“新知预习1”。
2.小结:(1)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或________完成,其反应热是________的。
或者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而与反应的________无关。
(2)解释: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________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 为主。
如果物质没有变化,能量 变化。
(3)意义:对于进行得________的反应,不容易________的反应,________(即有________)的反应,________反应热有困难,如果应用________,就可以________地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二课时)

计算步骤
首先确定各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然后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的焓变ΔH。
实例三: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方程式
CH4(g) + 2O2(g) → CO2(g) + 2H2O(l)
计算依据
根据盖斯定律,反应热与反 应途径无关,可以通过已知 单质或稳定化合物的热化学 性质来计算反应热。
计算步骤
计算依据
根据盖斯定律,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无关, 可以通过已知单质或稳定化合物的热化学 性质来计算反应热。
计算步骤
结果
首先确定各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然后根 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的焓变ΔH。
ΔH = (−1×417kJ/mol) + (−1×417kJ/mol) = −834kJ/mol
实例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焓变是指在一定压力下,可逆反 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的总能
量变化。
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时, 需要知道各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
焓变值和反应的焓变值。
利用中和热计算
中和热是指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 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
量。
中和热的计算公式为:ΔH = 57.3kJ/mol,其中ΔH表示反应
的焓变,单位为kJ/mol。
首先确定各物质的标准摩尔 生成焓,然后根据化学方程 式计算反应的焓变ΔH。
结果
ΔH = (−1×74.8kJ/mol) + (−1×417kJ/mol) + (−1×417kJ/mol) = −958.8kJ/mol
05 反应热计算的注意事项
CHAPTER
物质的状态和组成
物质的状态
物质的状态对反应热有影响,因 此在计算反应热时需要特别注意 物质的状态。例如,气体的反应 热与液体和固体的反应热不同。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高中化学教案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高中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热的概念,掌握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能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强化能量转化与利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热的基本概念2. 反应热的计算方法3.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反应热的计算方法,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反应热的正负判断,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反应热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能量守恒定律。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能量转化与利用。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互动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反应热现象。
2. 讲解反应热的基本概念,阐述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3. 分析实际问题,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4.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反应热计算的原理和应用。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和实验视频,形象地展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3. 设计具有梯度的练习题,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逐步掌握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化学实验视频或动画,用于直观展示反应热现象。
2. 准备练习题和案例分析题,涵盖不同类型的反应热计算问题。
3. 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反应热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和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反应热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反应热计算的熟练程度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九、教学拓展1. 介绍反应热的应用领域,如石油化工、能源开发等。
2. 探讨反应热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如新材料合成、药物设计等。
《反应热的计算 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化学人教版高中(新课标)】

第二节反应热的计算第2课时反应热的计算◆教材分析本节在学生已经定性地了解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并通过实验学会了反应热的测量,了解了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能量变化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及燃烧热的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盖斯定律。
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盖斯定律。
教科书以登山经验“山的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浅显地对特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进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盖斯定律。
然后再通过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反证来论证盖斯定律的正确性。
最后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盖斯定律的应用,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利用反应热的概念、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通过不同类型的例题加以展示。
帮助学生进步巩固概念、应用定律、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学情分析处于高中学习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逆向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而且在他们的脑海中,已经构建起化学反应与能量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联系以及其能相互转化的知识。
但是这种联系已学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并不完全,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充和拓展来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注意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反应热、燃烧热、盖斯定律等,熟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重视概念和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进行有关燃烧热计算时,要强调燃烧热规定以1 mol纯物质为标准,因此须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的∆H相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的形式)。
同时还要注意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等之间的换算关系,但关键还是应强调以1mol物质完全燃烧作标准来进行计算。
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与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联系很紧密,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可适当补充一些不同类型的习题作为课堂练习,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不仅巩固、落实了知识和计算技能,还能通过计算的结果说明有些物质燃烧时,其∆H的数值都很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练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2)应用盖斯定律进行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的计算。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高中化学教案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高中化学教案第一章:化学反应热的基本概念1.1 反应热的定义1.2 反应热的单位1.3 反应热的类型1.4 反应热的测量方法第二章:反应热的计算方法2.1 反应热的计算公式2.2 反应热的计算步骤2.3 反应热的计算实例2.4 反应热的计算注意事项第三章: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3.1 放热反应的定义和特点3.2 吸热反应的定义和特点3.3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判断方法3.4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实例分析第四章:中和反应热的计算4.1 中和反应热的定义和特点4.2 中和反应热的计算公式4.3 中和反应热的计算步骤4.4 中和反应热的计算实例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热的计算5.1 氧化还原反应热的定义和特点5.2 氧化还原反应热的计算公式5.3 氧化还原反应热的计算步骤5.4 氧化还原反应热的计算实例第六章:燃烧反应热的计算6.1 燃烧反应热的定义和特点6.2 燃烧反应热的计算公式6.3 燃烧反应热的计算步骤6.4 燃烧反应热的计算实例第七章:沉淀反应热的计算7.1 沉淀反应热的定义和特点7.2 沉淀反应热的计算公式7.3 沉淀反应热的计算步骤7.4 沉淀反应热的计算实例第八章:复分解反应热的计算8.1 复分解反应热的定义和特点8.2 复分解反应热的计算公式8.3 复分解反应热的计算步骤8.4 复分解反应热的计算实例第九章:化学反应热的实际应用9.1 化学反应热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9.2 化学反应热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9.3 化学反应热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9.4 化学反应热在其他领域的应用10.1 化学反应热计算的重要性和意义10.2 化学反应热计算的方法比较和选择10.3 化学反应热计算的难点和解决策略10.4 化学反应热计算的进一步研究和拓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化学反应热的基本概念:重点关注反应热的定义和类型,以及反应热的测量方法。
理解反应热是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掌握不同类型反应热的概念和特点。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高中化学教案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高中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热的概念,理解吸热和放热的本质。
2. 学会运用盖斯定律进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3. 能够运用反应热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热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盖斯定律及其在化学反应热计算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2)如何运用反应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反应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掌握化学反应热的理论知识,熟悉盖斯定律的应用。
2. 学生准备: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概念,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基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2)提问:什么是化学反应热?为什么反应过程中会吸热或放热?2. 知识讲解(1)讲解化学反应热的定义,介绍吸热和放热的本质。
(2)阐述盖斯定律的内容,解释其在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应用。
3. 实例分析(1)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吸热和放热反应,如烧水、制冰等。
(2)引导学生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4.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反应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反应热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新能源开发、材料科学等。
2. 探讨反应热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七、课堂互动1. 提问:请举例说明反应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3.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八、教学反思2.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九、课后自主学习任务1. 深入学习反应热的计算方法,掌握相关公式及运用。
2. 收集反应热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资料,进行阅读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能利用键能、热化学方程式和燃烧热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环节一:回顾旧知,解决简单计算
学生活动1:1.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 和H 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反应如下:CO(g)+2H 2(g)==CH 3OH(g) ΔH 1
已知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已知CO 中共价键为C ≡O ),由此计算ΔH 1= kJ·mol -
1;
2.已知Al 2O 3(s)+AlCl 3(g)+3C(s)===3AlCl(g)+3CO(g) ΔH =a kJ·mol -。
判断下列变化过程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3AlCl(g)+3CO(g)===Al 2O 3(s)+AlCl 3(g)+3C(s) ΔH =a kJ·mol -1 ( )
(2)AlCl(g)+CO(g)===13Al 2O 3(s)+13
AlCl 3(g)+C(s) ΔH =-a kJ·mol -1 ( ) (3)2Al 2O 3(s)+2AlCl 3(g)+6C(s)===6AlCl(g)+6CO(g) ΔH =-2a kJ·mol -1 ( )
学生活动2:已知乙醇的燃烧热∆H = —1366.8kJ/mol ,根据你所学知识解决以下问题:
(1)请根据数据写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2mol 乙醇充分燃烧产生放出多少热量?1kg 乙醇呢?
(3)充分燃烧多少摩尔乙醇生成液态水,才能产生5000kJ 的热量?
(4)若充分燃烧生成1mol 液态水,则同时产生多少热量?
反思:请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与同学交流。
环节二:联想质疑,介绍规律
[联想·质疑]乙醇的燃烧热可通过实验测得。
目前人们已知的化学反应不计其数,而每一个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焓变又不尽相同,如果反应焓变都要通过测定,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另外,由于反应条件的限制,是否所有的反应焓变都可直接测定呢?例如,C(石墨,s)+ 1/2O2(g)===CO(g)的∆H=?,为了解决类似问题,能否利用一些已知反应的焓变计算其他反应的焓变呢?
学生活动3:根据以下两热化学方程式,你能求得①C(石墨,s)+ 1/2O2(g)===CO(g)的∆H1吗?
②CO(g)+ 1/2O2(g)===CO2(g)∆H2= —283.0kJ·mol—1
③C(s)+O2(g)===CO2(g)∆H3= —393.5kJ·mol—1
你解决问题的依据是:
反思:你能在一幅图中同时画出以上三反应的“能量——反应进程图”吗?请尝试。
如何理解盖斯定律?请用简单文字或符号解释下面两副图。
你还能举出什么例子帮助理解盖斯定律呢?
学生活动4:已知:①C(石墨,s)+O2(g)=CO2(g) △H1=-393.5kJ/mol
②C(金刚石,s)+O2(g)=CO2(g) △H2=-395.0kJ/mo l
(1)求热化学方程式C(石墨,s)=C(金刚石,s) △H
(2)判断石墨与金刚石的稳定性强弱?你的依据是?
环节三:着重应用,规范表达
学生活动5: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1)CH3COOH(l)+2O2(g)===2CO2(g)+2H2O(l)∆H1= —870.3kJ·mol—1(2)C(s)+O2(g)===CO2(g)∆H2= —393.5kJ·mol—1
(3)H2(g)+ 1/2O2(g)===H2O(l)∆H3= —285.8kJ·mol—1
试计算下述反应的反应热:2C(s)+2 H2(g)+O2(g)=== CH3COOH(l)
反思:如何利用已知反应焓变求未知反应焓变?你能总结一般的解题步骤吗?
利用盖斯定律求未知方程式焓变的解题步骤:
环节四:加强练习,及时巩固
学生活动6:根据下列反应焓变,计算C(石墨)与H2(g)反应生成1molC2H2(g)的焓变。
(1)C(石墨)+O2(g)===CO2(g)∆H1= —393.5kJ·mol—1
(2)2H2(g)+O2(g)===2H2O(l)∆H2= —571.6kJ·mol—1
(3)2C2H2(g)+5O2(g)===4CO2(g)+2H2O(l)∆H3= —2599.2kJ·mol—1
学生活动7:若有反应:①2H2(g) + O2(g)=2H2O(g) △H 1<0
②C(s)+H2O(g)=CO(g)+H2 (g) △H2>0 ③C(s) +O2(g) =CO2(g) △H 3 <0
请填写下列两反应的△H,(热量用△H 1、△H 2、△H 3的关系式表示)
(1)2CO(g)+O2(g)=== 2CO2(g)
(2)CO2(g)+C(s) === 2CO(g)
环节五:反思过程,方法总结
反思:通过学习,你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计算反应热?计算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链接高考]
1.(2015·重庆理综,6)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K2S(s)+N2(g)+3CO2(g)ΔH=x kJ·mol-1
已知:碳的燃烧热ΔH1=a kJ·mol-1
S(s)+2K(s)===K2S(s)ΔH2=b kJ·mol-1
2K(s)+N2(g)+3O2(g)===2KNO3(s)ΔH3=c kJ·mol-1,则x为()
A.3a+b-c B.c-3a-b C.a+b-c D.c-a-b
2.[2016·全国卷Ⅲ,27(4)②]已知下列反应:
SO2(g)+2OH-(aq)===SO2-3(aq)+H2O(l)ΔH1
ClO-(aq)+SO2-3(aq)===SO2-4(aq)+Cl-(aq)ΔH2
CaSO4(s)===Ca2+(aq)+SO2-4(aq)ΔH3
则反应SO2(g)+Ca2+(aq)+ClO-(aq)+2OH-(aq)===CaSO4(s)+H2O(l)+Cl-(aq)的ΔH =。
3.[2016·全国卷Ⅱ,26(3)]
①2O2(g)+N2(g)===N2O4(l)ΔH1
②N2(g)+2H2(g)===N2H4(l)ΔH2
③O2(g)+2H2(g)===2H2O(g)ΔH3
④2N2H4(l)+N2O4(l)===3N2(g)+4H2O(g) ΔH4=-1 048.9 kJ·mol-1
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ΔH4=,
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
4.[2017·全国卷I,28(2)]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反应系统原理。
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Ⅰ)和系统(Ⅱ)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