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
维生素c的鉴别方法

维生素c的鉴别方法一、维生素C的概述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促进肌肉和骨骼的健康、增强免疫系统、帮助吸收铁等。
由于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C,因此需要通过食物或补充剂来摄入。
二、维生素C的重要性1. 维生素C的缺乏会导致坏血病等疾病。
2. 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减少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
3. 维生素C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助于保持皮肤健康。
4. 维生素C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三、维生素C的来源1. 水果: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柠檬)、草莓、木瓜等。
2. 蔬菜:辣椒、西红柿、花椰菜等。
3. 肉类:牛肝、羊肝等。
四、维生素C的鉴别方法维生素C的鉴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纸片法将一张滤纸片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然后将纸片取出晾干,再滴一滴待检样品于纸片上。
如果待检样品中含有维生素C,则纸片会由蓝色变为褐色。
2. 碘滴法将一滴碘液加入待检样品中,如果待检样品中含有维生素C,则溶液会由深棕色变为无色。
3. 氧化还原滴定法将已知浓度的碘酸钾溶液与待检样品混合,然后加入淀粉指示剂。
当所有的维生素C被氧化后,溶液会从无色变为蓝色。
根据反应所需要的碘酸钾量,可以计算出待检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4. 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需要专业仪器和设备,并且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进行操作。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和种类。
五、注意事项1. 在进行维生素C的鉴别方法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避免出现误差。
2. 不同的鉴别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样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3. 在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时,需要注意仪器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并且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六、结论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维生素C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鉴别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食物或补充剂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以保持身体健康。
在进行维生素C的鉴别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
维生素C

营养价值 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心脏
病、中风,保护牙齿和牙龈等。另外,坚持按时服用维 生素c还可以使皮肤黑色素沉着减少,从而减少黑斑和雀 斑,使皮肤白皙。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花菜、青辣椒、 橙子、葡萄汁、西红柿等,可以说,在所有的蔬菜、水 果中,维生素c含量都不少。美国专家认为,每人每天维 生素c的最佳用量应为200~300毫克,最低不少于60毫 克,半杯(大约一百毫升)新鲜橙汁便可满足这个最低 量。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膳食参考摄入量(RNI), 成年人为100mg/日,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 1000mg/日。
2维生素C生理功能及其 摄入需求 2.1生理功能 2.2正常需求 2.3富含食物
2.1生理功能 1、参与羟化反应。 ⑴促进胶原合成。 ⑵促进神经递质合成。 ⑶促进类固醇羟化。 ⑷促进有机物或毒物羟化解毒。。
2.还原作用。 ⑴促进抗体形成。 ⑵促进铁的吸收。 ⑶促进四氢叶酸形成。 ⑷维持巯基酶的活性。
维生素C 是我国两大战略品种之一, 是出 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出口量占国内总产量的80 % 以上, 占世界贸易量的40 % , 每年为国家创造上 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创汇额居我国医药商品之首, 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坏血病的预防与治疗。 2、急慢性传染病(用于增强抵抗力) 治疗。 3、创伤的愈合和病后恢复。 4、肝硬化、肝炎以及重金属中毒(如汞、锌、苯中毒 等) 5、当克山病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时的治疗。 6、食品、水果、饮料的保鲜, 主要可使令人不愉快的 气味延缓产生。 7、抑制添加亚硝酸的肉类制品中亚硝铵的形成。 8、改善面团质量, 使焙烤食物的膨胀度达到最大。 9、补充在饮料、水果和蔬菜的加工中损失的维生素C。 10 、作为营养成分的添加剂。 11 、饲料添加剂。
维生素C

维生素C缺乏表现
细胞连接障碍 坏血病
牙龈萎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血
发生动脉硬化 贫血 人体免疫力下降
坏血病的主要症状是皮肤、牙龈以及黏膜上的出血点。这 些出血点主要集中在腿部。患者脸色苍白,情绪低落并且 伴有一定程度的活动障碍。在疾病的进展期常有化脓性损 伤和牙齿脱落等症状。
维生素
目录
概述
氧化还原反应
羟化反应
其他功能
缺乏表现
VC的概述
维生素C(Vitamin C,又称L-抗坏血酸) 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化学性质 分子式为: C6H8O6 ,分子 量为: 176.12u :酸性,具有还原性, 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
分子中C-2,C-3位上俩相邻的稀羟基易解离而释放H+
羟化反应
向有机分子引入羟基的反应。 例:催化脯氨酰羟化酶需氧气,是双加氧酶,它用作为酶和 氧气的激活剂,在有α-酮戊二酸存在的体系中,该酶催 化胶原分子中脯氨酸残基的羟化。
维生素C的其他功能
解毒。通过金属螯合与有毒重金属铅、汞镉、砷结合成符 合复合物,排出体外;同时促进谷胱甘肽还原,还原性谷 胱甘肽与有毒金属结合成复杂化合物,排出体外。补充充 足的维生素C可以预防慢性重金属中毒。 抗癌。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生成,预防癌症。 清除自由基。维生素C、NADH2和生育酚由协同清除体内自 由基的作用。
由于维生素 C 的 C-4 及 C-5 是俩个不对称碳原子,因此有光 学异构体。D型维生素C一般不具抗坏血酸的生理功能,自 然界存在的具有生理活性的是L-型抗坏血酸。
氧化还原反应
维生素c百度百科

维生素c_百度百科我的百科我的贡献草稿箱百度首页| 登录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 图片视频百科帮助设置首页自然文化地理历史生活社会艺术人物经济科学体育春节维他命C在百度百科中为本词条的同义词,已为您做自动跳转。
编辑词条维生素c百科名片维生素C图片维生素C(Vita min C,Asc orbicAci d)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
一旦吸收,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成人体内的维生素C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维生素C,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维生素C。
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出体外。
目录[隐藏]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发展历程功效适宜人群富含食物正常需求生理功能防病作用药物作用吸收代谢缺乏表现过量表现注意人工合成维生素C片说明书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发展历程功效适宜人群富含食物正常需求生理功能防病作用药物作用吸收代谢缺乏表现过量表现注意人工合成维生素C片说明书[编辑本段]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外观:无色晶体熔点:190 -192℃沸点:(无)紫外吸收最大值:245nm荧光光谱:激发波长-无nm,荧光波长-无nm;溶解性:水溶性维生素化学性质分子式:C6H8O6分子量:176.12uCAS号:50-81-7酸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
构成:一个维生素分子由六个碳原子、八个氢原子和六个氧原子构成。
维生素 C

维生素 C维生素 C 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含有 6 个碳原子的酸性多羟基化合物,维生素C 虽然不含有羧基,仍具有有机酸的性质。
天然存在维生素 C 有L 与D 两种异构体,后者无生物活性。
一、理化性质与体内分布维生素 C 有 3 型,氧化时形成仍具有生物活性的脱氢型维生素C。
脱氢型维生素C 进一步氧化或水解,为二酮古洛糖酸,丧失了维生素 C 的活性。
维生素C 呈无色无臭的片状结晶体,易溶于水。
在酸性环境中稳定,遇空气中氧、热、光、碱性物质,特别是有氧化酶及痕量铜、铁等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促进其氧化破坏。
氧化酶一般在蔬菜中含量较多,特别是黄瓜和白菜类,但在柑橘类含量较少。
蔬菜在储存过程中维生素 C 都有不同程度损失。
但在某些植物中,特别是枣、刺梨等水果中含有生物类黄酮,能保护食物中维生素 C 的稳定性。
正常摄入量情况下,体内可贮存维生素C1.2~2.0g,最大贮量为3g。
浓度最高的组织是垂体、肾上腺、眼晶状体、血小板和白细胞,但是贮存量最多的是骨骼肌(3~4mg/100g 湿组织)、脑(13~15 mg/100g 湿组织)和肝脏(10~16rag/100g 湿组织)。
在血浆中,维生素C 主要以还原型形式存在,还原型与脱氢型比约为15:1,故测定还原型维生素 C 即可了解血中维生素 C 的水平。
二、生理功能与缺乏(一)生理功能维生素 C 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可使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氧化酶及分子氧还原,与一些金属离子螯合。
虽然它不是辅酶,但可以增加某些金属酶的活性,如脯氨酸羟化酶(Fe2+)、尿黑酸氧化酶(Fe2+)、三甲赖氨酸羟化酶(Fe2+)、对.羟苯丙酮酸羟化酶(Cu+)、多巴胺-β-羟化酶(Cu+)等。
这些金属离子位于酶的活性中心,维生素 C 可维持其还原状态,从而借以发挥生理功能。
1.参与羟化反应羟化反应是体内许多重要物质合成或分解的必要步骤,如胶原和神经递质的合成,各种有机药物或毒物的转化等,都需要通过羟化作用才能完成。
维生素C的使用说明书补充方法剂量和副作用

维生素C的使用说明书补充方法剂量和副作用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
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物领域。
本文旨在给读者提供有关维生素C的使用说明书,包括补充方法、剂量和副作用等方面的内容,以便读者正确并安全地使用维生素C。
一、补充方法维生素C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补充。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补充方法:1. 口服补充:维生素C片剂和口服液是常见的口服补充形式。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可口服500-2000毫克的维生素C。
根据个人需求和医生建议,可以适当调整剂量。
2. 静脉注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重症疾病或手术后,医生可能会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高剂量的维生素C。
这种方法需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并在医疗监护下进行。
3. 外用补充:某些维生素C产品可以直接用于皮肤外用补充。
例如,维生素C精华液可以用于面部护理。
在使用外用产品时,需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导进行正确使用。
二、剂量合适的维生素C剂量因个体差异以及具体情况而异。
以下是一些常用剂量的推荐范围:1. 成人: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天口服500-2000毫克的维生素C。
若需要补充更高剂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 儿童:对于儿童,剂量需根据年龄和体重来确定。
一般来说,儿童每天口服维生素C的剂量应该在100-1000毫克之间,并需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
3.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孕期和哺乳期妇女相对于一般成年人来说,对维生素C的需求量稍有增加。
通常建议孕妇每天口服500-2000毫克的维生素C。
4. 特殊人群:某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吸烟人士、慢性疾病患者等,可能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C。
对于这类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确定具体剂量。
请注意,以上剂量仅供参考,具体剂量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过量的维生素C摄入可能导致副作用,因此应遵循适量补充的原则。
三、副作用维生素C一般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但在过量摄入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维生素C副作用:1. 胃肠道不适:高剂量的维生素C可能导致胃部不适,如恶心、腹胀、腹泻等症状。
维生素C

1922年,圣捷尔吉(Albert Szent-Györgyi)到荷兰工作,开始研究水果的氧化变色问题(如苹果切开后 表面会变成黄褐色)。他发现卷心菜里含有一种物质能防止这种发黄,另外在动物的肾上腺中也含有类似物质, 于是他就研究如何从水果和动物的肾上腺中提取这种物质。1927年,圣捷尔吉应邀到英国伦敦的化学家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实验室工作。在那里,他忙着从动植物组织里提取这种物质。
过量使用维生素C,有以下健康危害:
生长期儿童大于3g/日,数月后会影响骨质对钙磷吸收,成年后易患骨病。
成人大于3g/日,则尿中排出量增加,因维生素C与葡萄糖在还原方面反应是相同的,故因其还原性可产生尿 糖的阳性反应,这就有碍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确切尿液变为弱酸性;约10天后,可发生尿路草酸钙结石和肾结 石,严重者并发尿频、尿急并产生血尿。
安全措施
健康危害
环境危害
安全标志
除非特别排除,否则在农药化学制剂(包括抗微生物农药化学制剂)中使用维生素C作为惰性或活性成分所产 生的残留物,如果其使用符合良好的农业或制造惯例,则可免于遵守《FFDCA》第408节中的耐受性要求。
维生素C可燃,但无明火。粉尘在空气中形成易爆混合物,爆炸严重程度适中。
4-5g/日静注时,可产生严重溶血反应。因为维生素C使红细胞溶解的敏感性增加。5g/日可使铁的吸收增加, 维生素C可使肠内不易吸收的Fe3+还原成易吸收的Fe2+,进而形成高铁红细胞性贫血,且可减少肠道对B12的吸收, 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情恶化加速。
维生素c_百度百科

英国的著名探险家库克船长最为人称道的是他控制了可怕的坏血病。他在1768年到1780年间三次远航太平洋,他的船员有些生病,但是没有一人丧生于坏血病。而他同时许多其它探险船队中,坏血病依然猖獗。库克防治坏血病的贡献,使得伦敦皇家学会选他为会员,并授予他Coply奖章。每次航行靠岸时,库克都命令船员上岸购买水果蔬菜及绿色植物来补充营养。有一次他在旗舰Endeavour上带了7860磅的德国酸白菜Saukerkraut,船上70人一年航程中每人每周有两磅的供给。酸白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每100克含有50毫克的维生素C。
虽然在Hawkins上将之后有经验的航海家都知道用柠檬汁代替柑橘类水果,可以防治坏血病,但是柠檬汁价格贵,贮藏不易,船长和船公司都觉得宁信其无,可以不用就不用。对柠檬汁的效果,公众也是存疑,在医学界也是争议不断。
1795年Lind去世,Lind人微言轻,他的实验结果也湮没无闻。但是另一位英国医生Gilbert
紫外吸收最大值:245nm
荧光光谱:激发波长-无nm,荧光波长-无nm;
溶解性:水溶性维生素
化学性质
分子式:C6H8O6
分子量:176.12u
CAS号:50-81-7
酸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
构成:一个维生素分子由六个碳原子、八个氢原子和六个氧原子构成。
1930年Szent-Gyorgyi回到匈牙利,发现匈牙利的辣椒中含有大量的维他命C。他成功地从中分离出1公斤纯粹的Hexuronic
acid,并再送一批给Haworth继续分析。1932年美国匹兹堡的化学家Charles King从Szent-Gyorgyi的学生Jo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枣(鲜)243 2辣椒(红小)144 3枣(蜜枣,无 核)104 4大蒜(脱水)79 5萝卜缨(白)77 6茎用芥菜(青菜头)76 7芥菜(大叶芥菜)72 8青椒(灯笼椒,柿子椒,大椒)72 9番石榴(鸡 矢果,番桃)68 10油菜苔65 11猕猴桃(中华猕猴 桃,羊桃)62 12辣椒(尖,青)62 13菜花 (花椰菜)61 14红菜薹57 15汤菜57 16苦瓜 (凉瓜,赖葡萄)56 17菜节(油菜苔,油菜心)54 18红果(山里红,大山楂)53 19西洋菜(豆瓣菜, 水田芥)52 20芥蓝(甘蓝菜)51
其他功能 ⑴解毒。体内补充大量的维生素C后,可以缓解铅、汞、 镉、砷等重金属对机体的毒害作用。 ⑵预防癌症。许多研究证明维生素C可以阻断致癌物N-亚 硝基化合物合成,预防癌症。 ⑶清除自由基。维生素C可通过逐级供给电子而转变为半 脱氧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过程清除体内超负氧离子 (O2-)、羟自由基(OH ·)、有机自由基(R ·)和有机过 氧基(ROO ·)等自由基;使生育酚自由基重新还原成生 育酚,反应生成的抗坏血酸自由基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被 NADH2的体系酶作用下还原为抗坏血酸
中文名 维生素C,抗坏血酸 192℃ +21.5° 溶解性333 g/L (20℃) 176.12
熔点190 比旋度+20.5°至 分子式C6H8O6 分子量 密 度1.954g/cm3
组成结构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含有6个碳原子的酸 性多羟基化合物,分子式为C6H8O6,分子量为 176.1。 天然存在的抗坏血酸有L型和D型2种,后者无生物 活性。维生素C是呈无色无臭的片状晶体,易溶于水, 不溶于有机溶剂。在酸性环境中稳定,遇空气中氧、 热、光、碱性物质,特别是由氧化酶及痕量铜、铁 等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促进其氧化破坏。氧化酶一 般在蔬菜中含量较多,故蔬菜储存过程中都有不同 程度流失。但在某些果实中含有的生物类黄酮,能 保护其稳定性。
生理功能
维生素C为抗体及胶原形成,组织修补(包括某些氧化还 原作用),苯丙氨酸、酪氨酸、叶酸的代谢,铁、碳水化 合物的利用,脂肪、蛋白质的合成,维持免疫功能,羟化 与羟色胺,保持血管的完整,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等所必 需,同时维生素C还具备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抑制酪氨 酸酶的形成,从而达到美白,淡斑的功效。 在人体内,维生素C是高效抗氧化剂,用来减轻抗坏血酸 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基底的氧化应力 (oxidative stress)。 还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合成过程中 也需要维生素C参与作用。 由于大多数哺乳动物都能靠肝脏来合成维生素C,所以并 不存在缺乏的问题;但是人类、灵长类、土拨鼠等少数动 物却不能自身合成,必须通过食物、药物等摄取
还原作用。维生素C可以是氧化型,又可以是还原型存在 于体内,所以可作为供氢体,又可作为受氢体,在体内氧 化还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⑴促进抗体形成。高浓度的维生素C有助于食物蛋白质中 的胱氨酸还原为半胱氨酸,进而合成抗体。 ⑵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C能使难以吸收的三价铁还原为 易于吸收的二价铁,从而促进了铁的吸收。此外,还能使 亚铁络合酶等的巯基处于活性状态,以便有效地发挥作用, 故维生素C是治疗贫血的重要辅助药物。 ⑶促进四氢叶酸形成。维生素C能促进叶酸还原为四氢叶 酸后发挥作用,故对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也有一定疗效。 ⑷维持巯基酶的活性。
来源与需要量
维生素C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新鲜蔬菜与水果。蔬菜中,辣 椒、茼蒿、苦瓜、豆角、菠菜、土豆、韭菜等中含量丰富; 水果中,酸枣、鲜枣、草莓、柑橘、柠檬等中含量最多; 在动物的内脏中也含有少量的维生素C,成人日常需要量 为20-30mg.草食动物一般不需补给,而猪、鸡每公斤饲料 中可添加50-200mg 每100g食物中VC含量排名(mg)(数据引自《中国食物成 分表2012修正版》)
参与羟化反应。羟化反应是体内许多重要物质合成或分解 的必要步骤,在羟化过程中,必须有维生素C参与。 ⑴促进胶原合成。维生素C缺乏时,胶原合成障碍, 从而导致坏血病。 ⑵促进神经递质(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合成。 ⑶促进类固醇羟化。高胆固醇患者,应补给足量的维 生素C。 ⑷促进有机物或毒物羟化解毒。维生素C能提升混合 功能氧化酶的活性,增强药物或毒物的解毒(羟化)过程。
维生素C
维生素定义
维生素C(英语:Vitamin C,又称L-抗坏血酸)是 高等灵长类动物与其他少数生物的必需营养素。在 生物体内,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因为它能够保 护身体免于氧化剂的威胁。维生素C的药效基团是抗 坏血酸离子,最广为人知的是缺乏维生素C会造成坏 血病。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一旦 吸收,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成 人体内的维生素C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维生素 C,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维生素C。正常情况下, 维生素C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 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 接由尿排出体外。
●服用维生素C的同时,不要服用人参。 ●维生素C与叶酸合用也会减弱各自的作用。若治疗贫血 必须使用时,可间断使用,不能同时服用。 ●乱服药物会损失体内维生素C。如果未经医生允许,乱 服药物,除会损害健康外,还会造成体内维生素C的流失。 ●维生素C片剂应避光在阴凉处保存,以防止变质失效。 ●维生素C不能与虾,螃蟹等甲壳类的海鲜一起大量服用, 会产生三氧化二砷(砒霜),以至中毒。(此条为网上流 言,其“大量”意为需在24小时内同时服用约50斤富含维 生素C的水果以及200斤左右的海鲜) ●服用维生素C忌食动物肝脏。维生素C易氧化,如遇铜离 子,可加速氧化速度,动物肝脏含铜量很高,如在服用维 生素c期间食用动物肝脏,维生素c就会迅速氧化而失去生 物功能。
理化性质
外观:无色晶体 沸点:无 熔点:190~192℃ 酸性:维生素C分子结构中的烯二醇基,尤其是C3 位OH由于受共轭效应的影响,酸性较强 (pK =4.17);C2位OH由于形成分子内氢键,酸性 极弱(pK =11.75)。故维生素C一般表现为一元酸, 可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钠盐。 紫外线吸收最大值:245nm
吸收代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吃入的维生素C通常在小肠上方(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 被吸收,而仅有少量被胃吸收,同时口中的黏膜也吸收少 许。 从小肠上方被吸收的维生素C,经由门静脉、肝静脉输送 至血液中,并转移至身体各部分的组织。 当人吃入维生素C之后,脑下垂体、肾脏的维生素C浓度 最高,其次是眼球、脑、肝脏、脾脏等部位。当体内维生 素C总储存量小于300毫克时,就有发生坏血病的危险, 人体最大的储存量为2000毫克。 小肠的吸收率视维生素C的摄取量不同而有差异。当摄取 量在30-60mg时,吸收率可达100%;摄取量为90mg时, 吸收率降为80%左右,摄入量为1500mg时降为49%,摄 取量为3000mg时降为36%,摄取量12000mg时降为16%。
吸收率除了受到摄取量影响外,也会受到发烧、压力、长 期注射抗菌素生素或皮质激素等影响而降低。也因饭后和 空腹而有所不同,因个人摄取的差异也有不同。 根据吸收率的大小,维生素C较有效的摄取,以一日三次、 餐后马上摄取为佳,而且这样也可预防因高剂量的维生素 C所带来的副作用。 胃肠道吸收,主要在空肠。蛋白结合率低。以腺体组织、 白细胞、肝、眼球晶体中含量较高。人体摄入维生素C每 日推荐需要量时,体内约贮存1500mg,如每日摄入 200mg维生素C时,体内贮量约2500mg
谢谢
注意事项
加热、光照、光照、长时间储存都会造成维生素的 流失和分解。寄生虫、服用矿物油、过量的膳食纤 维等会妨碍维生素的吸收。
服用禁忌
●维生素C以空腹服用为宜,但要注意患有消化道溃疡的病人 最好慎用,以免对溃疡面产生刺激,导致溃疡恶化、出血或穿 孔。 ●肾功能较差的人不宜多服维生素C。若长期超剂量服用维生 素C有可能引起胃酸过多,胃液反流,甚至导致泌尿系统结石。 尤其是肾亏的人更应少服维生素C。 ●大量服用维生素C后不可突然停药,如果突然停药会引起药 物的戒断反应,使症状加重或复发,应逐渐减量直至完全停药。 ●维生素C不宜与异烟肼、氨茶碱、链霉素、青霉素及磺胺类 药物合用;否则,会使上述药物因酸性环境而疗效降低或失效。 ●维生素C对维生素A有破坏作用。尤其是大量服用维生素c以 后,会促进体内维生素A和叶酸的排泄,所以,在大量服用维 生素C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维生素A和叶酸的服用量要充足。 ●维生素C与阿司匹林肠溶片合用会加速其排泄而降低疗效。
维生素C的代谢
维生素C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转换方式,仍无定论,但可 以确定维生素C最后的代谢物是由尿液排出。如果尿中的 维生素C的浓度过高时,可让尿液中酸碱度降低,防止细 菌孳生,所以有避免尿道感染的作用。 草酸是维生素C的其中一个代谢产物,它的排出量因人而 异,平均一天有16-64MG的草酸由尿中排出。一般人担 心 过多的草酸会造成结石,其实身体中草酸的含量,除 一部分由维生素C代谢而来外,其余大部分是直接从食物 中摄取,或是由氨基酸类食物代谢所产生。 由实验得知,即便是摄取高量的维生素C,尿中草酸量并 不会因此而增加,因此无须担心维生素C带来结石的问题。 维生素C经由肾脏排泄,所以肾脏具有调节维生素C排泄 率的功能。当组织中维生素C达饱和量时,排泄量会增多; 当组织含量不足时,排泄量则减少。肝内代谢,极少量以 原形或代谢产物经肾排泄。当血浆浓度大于14μg/ml时, 尿内排出量增多。可经血液透析清除。
在干燥空气中比较稳定,不纯和许多天然产品,能被空气和 光线氧化,其水溶液不稳定,很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尤其是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很快被氧化。遇光、 热、铁和 铜等金属离子均会加速氧化。能形成稳定的金属盐。为相 对强的还原剂,贮存日久色变深,成不同程度的浅黄色。 半数致死量(小鼠、静脉)LC50:518mg/kg 遇空气和加热都易引起变质,在碱性溶液中易于氧化而失 效。在空气条件下。在水溶液中迅速变质,是强还原剂。 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内。干燥时对空气稳定。水溶液迅速 被空气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