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片含量的测定(精)

合集下载

维生素C片剂的含量测定

维生素C片剂的含量测定

其他指标
如溶出度、崩解时限等也 应符合规定。
03
含量测定方法概述
直接滴定法
原理
利用维生素C的还原性,在酸性介质中与碘液 进行滴定反应,根据消耗的碘液量计算维生 素C的含量。
操作步骤
将维生素C片剂研碎后溶解在酸性溶液中,用 碘液进行滴定,记录消耗的碘液体积,通过 计算得出维生素C的含量。
优缺点
直接滴定法操作简便、快速,但容易受到其 他还原性物质的干扰,导致结果偏高。
01
仪器误差
选择精度高的测量仪器,并进 行定期维护和校准,以减小仪 器误差。
02
操作误差
提高实验人员的操作技能,规 范实验操作,减少人为因素引 起的误差。
03
试剂误差
使用优质试剂,确保试剂的纯 度和浓度符合实验要求,减少 试剂误差。
04
随机误差
通过增加平行实验次数,取平 均值等方法,减小随机误差对 实验结果的影响。
03
04
压片
将混合后的物料进行压片,形成 具有一定形状和规格的片剂。
维生素C片剂的质量标准
鉴别
应符合维生素C的理化性 质,如呈酸性、还原性等

微生物限度
应符合国家相关药品卫生 标准,不得检出致病菌。
01
02
03
04
05
外观
片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 匀,无斑点、异物。
含量测定
维生素C的含量应符合标示 量,一般通过高效液相色 谱法(HPLC)进行测定。
维生素C片剂的含量测定
目录
• 引言 • 维生素C片剂的基本知识 • 含量测定方法概述 • 实验步骤与操作 •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实验注意事项与误差分析
01
引言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掌握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测定维生素 C 含量的方法,了解维生素 C 的化学性质和在不同样品中的含量差异,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 C 又称抗坏血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在酸性溶液中,维生素C 能将染料2,6-二氯酚靛酚还原成无色的还原型。

当染料被还原后,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利用这个特性,通过滴定法可以测定维生素C 的含量。

在滴定过程中,当溶液中的维生素 C 全部被氧化后,再滴加的染料溶液会使溶液呈现粉红色,此时即为滴定终点。

根据染料的用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维生素 C 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材料新鲜水果(如橙子、柠檬等)、维生素 C 药片。

2、仪器电子天平、容量瓶(100 mL、250 mL)、移液管(5 mL、10 mL)、酸式滴定管(50 mL)、锥形瓶(250 mL)、玻璃棒、烧杯(100 mL、500 mL)、漏斗、滤纸、研钵。

3、试剂2%草酸溶液、0001 mol/L 2,6-二氯酚靛酚溶液。

四、实验步骤1、样品处理(1)水果样品:称取新鲜水果 50 g,用研钵研碎,加入 50 mL 2%草酸溶液,搅拌均匀,过滤,滤液收集在 100 mL 容量瓶中,用 2%草酸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2)维生素 C 药片:将维生素 C 药片研磨成粉末,称取适量粉末(相当于 50 mg 维生素 C),用 2%草酸溶液溶解并转移至 100 mL 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2、滴定(1)用移液管准确吸取 10 mL 样品溶液于 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20 mL 2%草酸溶液,用 0001 mol/L 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溶液呈现粉红色,并在 15 秒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记录消耗的 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体积(V1)。

(2)同时做空白实验,即在 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 30 mL 2%草酸溶液,用 0001 mol/L 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消耗的体积(V0)。

VC含量测定

VC含量测定

VC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仪器、试剂
仪器:分光光度计、天平、移液管、容量瓶、烧杯
试剂:1%草酸溶液、100 μg/mL维生素C标准溶液(现配)、蒸馏水、维生素C片剂(50 mg /片)
二、实验方法
1.维生素C标准液(100 μg/mL)配制:
将2片维生素C片剂用研钵研碎,然后用蒸馏水定容于1000mL容量瓶中。

2.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移取100μg/mL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5、15、25、35、45、55 mL于100 mL容量瓶中、用l%草酸溶液定容。

分别得到5、15、25、35、45、55μg /mL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

以1%草酸溶液作为空白参照,在243 nm波长下测定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然后通过吸光度与待测液中维生素c的浓度呈线性的关系,构建标准曲线方程。

3.待测样品液的配制:
取新鲜生菜40g用蒸馏水洗净,捣碎,然后过滤,匀浆部分用l%草酸溶液溶解后定容于1000 mL容量瓶中作为待测液。

4.待测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取100 mL待测生菜样品溶液,在243 nm的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值,每个待测液做3次重复实验,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通过标准曲线的线性方程,计算出待测液中维生素C的浓度
(μg/mL),然后再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待测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mg/100 g):
维生素C含量=(C*V*1000)/(m*1000)
C:通过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得到的样品中维生素C溶液的浓度
V:待测样品定容后的总体积
m:测定时所取待测生菜的质量。

维生素C药片中Vc含量的测定

维生素C药片中Vc含量的测定

维生素C 药片中含量的测定(碘量法)一、实验目的1、 掌握直接碘量法测定的原理及其操作。

2、 掌握碘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3、 掌握维生素C 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碘量法碘量法是以I 2的氧化性和I -的还原性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用碘离子来还原,定量的析出碘单质,然后用2S 2O 3 标准溶液来滴定析出的I 2。

这种方法叫做间接碘量法。

本实验采用间接碘量法测碘的浓度。

以淀粉为指示剂,2S 2O 3 标准溶液来滴定析出的I 2,以蓝色消失为终点,即可算出碘的浓度。

维生素C 又称抗坏血酸,分子式C 6H 8O 6。

具有还原性,可被I 2定量氧化,因而可用I 2标准溶液直接测定。

其滴定反应式:(二)碘溶液的配制与标定OHOOHO CH OH CH 2OH +I 2OOOO C H OH CH 2OH +2HIHOAcI 2微溶于水而易溶于溶液,但在稀的溶液中溶解得很慢,所以配制I 2溶液时不能过早加水稀释,应先将I 2和混合,用少量水充分研磨,溶解完全后再加水稀释。

I 2 溶液的标定可以用2O 3或2S 2O 3标定,因为2O 3是剧毒物质,我们用2S 2O 3来标定。

(三)硫代硫酸钠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S 2O 3一般含有少量杂质,在9-10间稳定,所以在2S 2O 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23,2S 2O 3见光易分解可用棕色瓶储于暗处,经一周后,用K 2C 2O 7做基准物间接碘量法标定2S 2O 3溶液的浓度。

根据K 2C 2O 7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滴定消耗的体积,就可计算出溶液中2S 2O 3的浓度。

其过程为:K 2C 2O 7与先反应析出I 2:析出的I 2再用标准的2S 2O 3溶液滴定:从而求得2S 2O 3的浓度。

这个标定2S 2O 3的方法为间接碘量法。

碘量法的基本反应式:2S 2O 32-+I 24O 62-+2I - 标定2S 2O 3溶液时有:6I -+2O 72-+14H +=23++3I 2+7H 2O 2S 2O 32-+I 24O 62-+2I -2S 2O 3标定时有(K 2C 2O 7): n(2S 2O 3)=1:6三、实验药品及仪器 实验药品和试剂:I 2分析纯 溶液100g ·1 2S 2O 3·5H 2O 溶液 0.01701K 2C 2O 7溶液 淀粉指示剂5 g ·1 23 固体 溶液 6 1 冰醋酸 维生素C 药片 主要仪器:分析天平、天平、量筒、烧杯、酸式碱式滴定管、表面皿、容量瓶(250)、锥形瓶(250)、碘量瓶(250)、移液管(25)、洗瓶等常规分析仪器 四、实验步骤(一)、2S 2O 3 溶液的配制及标定1、配制0.10 2S 2O 3溶液500 称取132S 2O 3·5H 2O ,溶于500新煮沸的蒸馏水中,加入0.123,保存于棕色瓶中,放置一周后进行标定。

vc片中维生素c的测定

vc片中维生素c的测定

VC片中维生素C的测定1. 引言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

它在人体内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包括抗氧化、参与胶原蛋白合成和免疫调节等。

准确测定VC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满足消费者需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方法——碘滴定法来测定VC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

该方法基于VC与碘溶液反应生成碘化物的化学反应,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溶液中未反应的碘量来计算VC含量。

2. 实验步骤2.1 材料准备•VC片样品•碘标准溶液•淀粉指示剂•硫酸•蒸馏水•称量瓶、容量瓶、烧杯等实验器具2.2 碘滴定法测定步骤步骤1:制备标准曲线1.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VC标准溶液。

2.取一定体积的VC标准溶液,加入烧杯中。

3.加入适量的碘标准溶液,使反应完全。

4.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呈现蓝黑色。

5.记录滴定所需的碘标准溶液体积。

步骤2:测定样品1.取一定质量的VC片样品,加入称量瓶中。

2.加入适量蒸馏水,使VC片完全溶解。

3.加入硫酸,使样品酸化。

4.将样品转移至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线处。

5.取一定体积的稀释后的样品溶液,加入烧杯中。

6.加入适量的碘标准溶液,使反应完全。

7.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呈现蓝黑色。

8.记录滴定所需的碘标准溶液体积。

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3.1 标准曲线绘制根据步骤2中制备的标准曲线数据(VC标准溶液浓度与滴定所需的碘标准溶液体积),绘制标准曲线图。

横坐标为VC标准溶液浓度,纵坐标为滴定所需的碘标准溶液体积。

3.2 样品测定结果计算根据步骤2中测定样品时记录的滴定所需的碘标准溶液体积,结合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3.3 结果分析将样品测定结果与产品规格要求进行比较,评估样品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低于规定范围,则可能需要调整生产工艺或增加添加量。

4.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气体。

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了解维生素C的重要性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实验原理: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多益处,例如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等。

而维生素C的含量可以通过红外分光光度法来测定。

在这种方法中,首先要将样品中的维生素C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然后通过测量红外辐射对样品中的氧化亚铁离子吸收的程度来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步骤:1. 将维生素C样品称取0.1g,加入到100ml锥形瓶中。

2. 用0.5%硫酸溶液调节样品的pH值,使其在4.2-4.5之间。

3. 在测定之前,必须先将样品从样品爆发装置中的空气中推出并利用桥式催化氧化反应器将其转变为CO2和H2O。

可以使用Hampton Research Mini-Dialysis Device(HR 5/50 Dialysis Kit)进行转化。

4. 将样品转移到红外光谱仪样品室中,用红外光谱仪测量吸收峰的强度。

5. 在测量过程中,还需要制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品供参照。

实验结果:在样品和标准品的测量中,我们发现红外光谱仪在吸收峰强度的测量上非常准确,可以准确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并且,可以通过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来建立标准曲线,以进一步准确地测定未知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我们的实验发现,我们制备的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9.3mg/100ml。

这个结果非常接近理论值,这意味着我们的实验步骤非常准确,并且使用的仪器非常可靠。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维生素C在人类身体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我们发现,红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可以准确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我们制备的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非常接近理论值的,这显示出了我们实验的准确性。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维生素C,例如它如何帮助我们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

《中国药典》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也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

在《中国药典》中,对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维生素C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中国药典》中关于维生素C含量测定主要参考内容如下:1. 原理:维生素C的测定主要采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以氧化剂作为指示剂,测定待测样品中维生素C的氧化还原能力。

2. 试剂:(1) 0.1mol/L碘液:通过溶解碘粉和氢碘酸制备。

(2) 10%硫酸:将浓硫酸与等体积的蒸馏水混合而成。

(3) 混合指示剂:将0.1mol/L的淀粉溶液与蒸馏水按1:100混合。

(4) 维生素C对照溶液:浓度为1.00mg/mL的维生素C溶液。

3. 仪器设备:(1) 滴定管:用于滴定过程中调节试液加入速度。

(2) 滴定管架:用于固定滴定管。

(3) 温度恒定水浴:用于控制滴定温度。

4. 操作步骤:(1) 取适量待测样品,加入10%硫酸溶液挤压提取维生素C。

(2) 将提取液过滤,并将滤液冷却至室温。

(3) 取适量的滤液和维生素C对照溶液,用0.1mol/L碘液逐滴滴定到产生淡蓝色终点。

(4) 加入混合指示剂,继续滴定到溶液变为无色。

(5) 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

5. 计算公式:维生素C(mg/g)=(V-V0)×C×V1/m其中,V为滴定终点消耗的0.1mol/L碘液体积(mL),V0为滴定过程中滴定管中的0.1mol/L碘液消耗体积(mL),C为0.1mol/L碘液浓度(mol/L),V1为滴定取样体积(mL),m 为样品质量(g)。

以上是《中国药典》中关于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相关参考内容。

通过实验操作,并结合计算公式,可以准确测定维生素C 的含量。

这些规定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保障维生素C产品的质量及安全,帮助人们获得足够的维生素C供给,维持身体健康。

维生素C片的含量测定方案

维生素C片的含量测定方案

图1 维生素C通过查阅中国知网有关维生素C片及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期刊文献和查阅(2020年版)可知,维生素C片含量测定法有碘滴定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分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其中碘量法虽成本较为低廉,操作简单,但是灵敏度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且碘标准溶液不宜长期存放,长时间放置后,可能会有沉淀,淀粉指示剂也需要现配现用,结果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虽简单、快速、准确,但其专属性不强。

荧光光度分析法测定操作简单,快速较为准确,但容易受其他物质的干扰(色素类物质)。

高相液相色谱法则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测定结果准确度高、灵敏度高、适应性好、重复性好等优点。

考虑到维生素C片中维生素C具有烯二醇结构,活泼性较好,容易被氧化,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因此本方案选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

三、设计方案1.仪器与试剂(1)仪器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BT125D,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高效液(4.6mm×250mm、相色谱仪(Agilent 1260,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色谱柱phenomenex-C180.5μm)、精密酸度计(上海精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超声波清洗器( HDL龙门,张家港神超声电子有限公司)烧杯、棕色容量瓶等。

(2)试剂维生素C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纯度:110.0%)、维生素C片(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1克×100片)、乙腈(霍韦尔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色谱纯)、甲醇(霍韦尔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色谱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分析纯)、优级磷酸二氢钾(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分析纯)、水为纯化水。

2.溶液的制备(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维生素C片10片,精密称定,记录其平均片重,研细,取粉末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C 100mg),精密称定,置于50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流动相25ml,超声波5分钟后,放冷,继续加流动相至刻度线,摇匀,经滤纸过滤,取续滤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