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片工艺设计规程完整

合集下载

维生素C片剂制备

维生素C片剂制备

维生素C片剂制备处方用量分析维生素C 200g 主药乳糖 80g 填充剂糊精 120g 填充剂酒石酸 4g 稳定剂50%乙醇适量润湿剂硬脂酸镁 3g 润滑剂共制备 400g制备工艺2、制备工艺流程取维生素C、乳糖、糊精混合均匀,将酒石酸溶于50%乙醇中再加入搅拌混匀,制软材,通过18-20目筛,制湿颗粒,在60℃-70℃干燥,干粒水分应控制在15%以下,颗粒过筛(同制粒相同目筛)整粒,筛出细粉,加硬脂酸镁混合均匀,然后与干颗粒混匀,压片质粒包装即可。

药品包装由容器和装潢两部分组成。

容器涉及到选用的材料和造型。

装潢主要是指标签和说明书的颜色、图案、形状及文字。

从部位讲,药品包装可分为单包装、中包装、外包装。

根据维生素C片的用法用量,决定本次设计采用单计量包装容器,选用塑料瓶包装。

使用优质塑料瓶为容器,瓶表面贴上标签可印上药品名称、用法用量、药理作用等。

100片/瓶,一瓶/盒,每盒中含有说明书一份;外包装为纸盒,100盒/箱,每箱中含出厂合格证一张。

维生素C片应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质量检查外观性状片剂外观应完整光洁,白色或略带淡黄色片,色泽均匀硬度检查:采用破碎强度法,采用片剂四用测定仪进行测定。

方法:将药片径向固定在两横杆之间。

其中的活动杆借助弹簧沿水平方向对片剂径向加压,当片剂破碎时活动杆的弹簧停止加压,仪器刻度盘所指示的压力即为片的硬度。

测定3-6片,取平均值。

崩解时限检查法:按药典现定采用升降式片剂崩解仪测定片剂的崩解时限。

测定时,取供试药片6片置吊篮玻璃管中,于37±1℃的恒温水中,按每分钟30-32次作上下移动,各片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全部港散或崩解成碎粒,并通过筛网。

如残存有小颗粒不能全部通过筛网时,应另以6片复试,并在每管加入药片后随即加人挡板各1块,依法检查,均应符合规定。

脆碎度检查取药片,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XG项下检查法置片剂四用测定仪脆碎度检查槽内检查。

维生素C制作过程及流程[整理]

维生素C制作过程及流程[整理]

维生素维生素类生产工艺维生素是一类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其既不是细胞的组成物质,也不是能量物质。

一般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直接参与代谢的调节作用,而水溶性维生素是通过转变成辅酶对代谢起调节作用。

不同的维生素对物质代谢的调节作用是不同的。

机体缺少某种维生素时,可使物质代谢过程发生障碍,从而使机体不能正常生长,以至发生不同的“维生素缺乏症”。

例如,缺乏V Bl可引起脚气病,缺乏V A会引起夜盲症,缺乏维生素V C会引起坏血病等,总之,维生素在维持机体的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维生素C ( Vitamin C,V C)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呈白色粉末,无臭,味酸,熔点190~192℃,易溶于水和甲醇,略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及石油醚等。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受光、热、氧等破坏,在碱液中或有微量金属离子存在时,分解更快,但干燥结晶后较稳定。

V C 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也是一种抗氧化剂,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饲料等领域。

维生素C的合成常通过化学或微生物方法获得,下面介绍主要的维生素C合成法。

1. 莱氏法1933年瑞士化学家莱齐特因等用化学合成方法合成维生素C取得成功,也称莱氏法。

该法是最早生产维生素C的方法,也是国外采用的方法。

工艺路线如图8-1所示。

图8-1 莱氏法合成维生素C的工艺路线工艺流程如下:(1)菌种的获得以D-葡萄糖为原料,加氢催化生成D-山梨醇,再加入醋酸菌如A cetobacter suboxyclans、A.raucons、A.aceti、A.Xylinoides等将山梨醇氧化成山梨糖,常使用的是A.suboxyclan和A.melangenum,这是该工艺过程中关键的一步。

(2)第一步发酵a. 在进行发酵时采用的条件是温度为26~30℃,最适pH值为4.4~6.8。

b.培养基的成分:0.5%酵母浸膏为主要营养源,山梨醇浓度为19.8%,通气量比1:1.8,30℃培养30~40h,收率可达97.6%。

维生素c片工艺规程

维生素c片工艺规程

1.1产品名称:维生素C片汉语拼音:weishengsu C pian英文名:Vitamin C Tablets1.2规格:50mg1.3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批准文号:晋卫药准字(2015)第076009号剂型:片剂1.4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略带淡黄色片。

1.5溶液的颜色:≤0.071.6崩解时限:≤15分钟1.7成品率:≥97.0%1.8含量限度:含阿司匹林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1.9有效期:二年。

2.处方和依据2.1处方:原辅料名称每万片用量(g)原辅料处理维生素C片500 过100目筛糊精200 过100目筛淀粉30 过100目筛枸檬酸 5 溶于乙醇中使用55%乙醇100ml硬脂酸20 过40目筛2.2依据:中国药典2015版二部3.生产工艺流程图3.1生产工艺总流程图(另附)3.2制粒生产工艺流程图(20万片/料)(见下页)维生素C 片 糊精 淀粉 55%乙醇8L 枸椽酸400g沸腾干燥QA 抽样整粒16目筛总混出料层温度45℃以上制 粒 进风温度80℃以下粉 碎过100目筛称 量 2.4kg称 量 4.0kg称 量16kg湿混10分钟干混10分钟过100目筛过100目筛溶 解4.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4.1原辅料处理4.1.1维生素C粉碎,过100目筛。

4.1.2糊精、淀粉分别过100目筛。

4.1.3硬脂酸过100目筛。

4.2配料4.2.1按配料SOP操作。

4.2.2按本品处方正确计算每料用原辅料量,双人复核,准确配料。

4.2.3配料结束,及时结算用料、余料,如有出入停止下一步操作,尽快报告车间,并查找原因。

4.3制粒4.3.1按制粒SOP执行。

4.3.2将配好的维生素C、糊精、淀粉加入立式市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干混10分钟。

4.3.3加入55%乙醇8L,混合5分钟。

4.3.4起动制粒器,搅拌切碎10分钟,使成均匀,细碎颗粒。

4.4干燥:湿颗粒负压沸腾干燥,至水份达规定范围(1~2%)控制进风温度80℃以下,出料温度45℃以下。

维生素c片剂的研发流程

维生素c片剂的研发流程

维生素c片剂的研发流程一、维生素C片剂研发前期准备1.1 确定研发目标和需求在维生素C片剂的研发前期,需要明确研发目标和需求,确定产品的规格、品质、用途等方面的要求。

1.2 确定研发团队和分工需要组建一个专业的研发团队,包括药学、化学、生物等相关专业人员,并确定各自的分工和任务。

1.3 确定研发预算和时间计划需要制定详细的研发预算和时间计划,以确保整个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二、原料采购与检验2.1 原料采购根据产品配方要求,选择优质的原材料供应商进行采购,并签订合同。

2.2 原料检验对采购回来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检查、理化指标检测等。

三、药物制剂工艺开发3.1 初步试验设计根据产品配方要求,设计初步试验方案,包括试验条件、试验方法等。

3.2 实验室小试阶段在实验室进行小规模试制,确定最佳制剂工艺和工艺参数。

3.3 中试阶段在中试阶段,进行小批量生产,并对产品进行理化指标检测和质量评估,以确定是否满足产品要求。

3.4 工艺优化根据实验结果和中试数据,对制剂工艺进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四、稳定性研究4.1 稳定性试验设计根据相关法规要求,设计稳定性试验方案,包括试验条件、试验方法等。

4.2 稳定性实验室小试阶段在实验室进行小规模稳定性实验,并对不同条件下的样品进行理化指标检测和质量评估。

4.3 中试阶段稳定性研究在中试阶段进行大批量生产,并对不同批次的样品进行稳定性测试,并监控其变化趋势。

4.4 稳定性数据分析与评估根据稳定性数据分析结果,评估产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期,并制订相应的控制策略。

五、临床前研究5.1 安全性评价通过动物实验等方式对维生素C片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5.2 药效学评价通过动物实验等方式对维生素C片剂的药效学进行评价。

5.3 毒理学评价通过动物实验等方式对维生素C片剂的毒理学进行评价。

六、临床研究6.1 临床试验设计根据相关法规要求,设计临床试验方案,包括试验对象、试验方法、观察指标等。

维生素c片工艺规程

维生素c片工艺规程

1.1产品名称:维生素C片汉语拼音:weishengsu C pian英文名:Vitamin C Tablets规格:50mg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批准文号:晋卫药准字(2015)第076009号剂型:片剂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略带淡黄色片。

溶液的颜色:≤崩解时限:≤15分钟成品率:≥%含量限度:含阿司匹林应为标示量的~%有效期:二年。

2.处方和依据处方:原辅料名称每万片用量(g)原辅料处理维生素C片500 过100目筛糊精200 过100目筛淀粉30 过100目筛枸檬酸 5 溶于乙醇中使用55%乙醇100ml硬脂酸20 过40目筛依据:中国药典2015版二部3.生产工艺流程图生产工艺总流程图(另附)制粒生产工艺流程图(20万片/料)(见下页)维生素C 片 糊精 淀粉 55%乙醇8L 枸椽酸400g沸腾干燥QA 抽样整粒16目筛总混出料层温度45℃以上制 粒 进风温度80℃以下粉 碎过100目筛称 量称 量 称 量 16kg湿混10分钟干混10分钟过100目筛过100目筛溶 解4.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原辅料处理维生素C粉碎,过100目筛。

糊精、淀粉分别过100目筛。

硬脂酸过100目筛。

配料按配料SOP操作。

按本品处方正确计算每料用原辅料量,双人复核,准确配料。

配料结束,及时结算用料、余料,如有出入停止下一步操作,尽快报告车间,并查找原因。

制粒按制粒SOP执行。

将配好的维生素C、糊精、淀粉加入立式市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干混10分钟。

加入55%乙醇8L,混合5分钟。

起动制粒器,搅拌切碎10分钟,使成均匀,细碎颗粒。

干燥:湿颗粒负压沸腾干燥,至水份达规定范围(1~2%)控制进风温度80℃以下,出料温度45℃以下。

整粒16目尼龙网整粒总混:加入规定量的硬脂酸,总混30分钟,交中间站清验。

制粒工艺参数及注意事项:注意事项:A)本品在生产中尤其在潮湿状态下,严禁与钢铁及碱性药物接触,避免日光照射,减少湿润状态,保持时间。

发酵工程——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

发酵工程——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
2 、一级种子扩大培养:种子培养基成分为:山梨醇 20 %,酵母膏 0.7 %,碳酸钙 0.15%,无机盐溶液0.4%。其中,无机盐溶液的组成为:MgSO4·7H2O 1.25g/100 mL,(NH4)H2PO47.5g/100mL,KH2PO45g/100mI,K2SO 4 1.25g/100ml.PH6.7,121℃,30mi n灭菌。 3、第一步发酵培养:发酵液培养基成分为:酵母膏 0.035 %,碳酸钙0.1 %,玉米 浆0.1%,复合维生素B 0.001%,山梨醇浓度视需要而定,该氧化反应的耗氧量较 大,所以通气比要求1:1VVM以上。即使在通气量较大,且搅拌转速较高的条件下, 发酵至4h后溶解氧浓度急剧下降,甚至接近于零。直到10h左右才逐渐回升。当溶 解氧浓度回复至最高点,成水平直线时,表示该反应已达终点。D-山梨醇转化为L山梨糖的生物转化率达 98% 以上。发酵液经低温 60℃灭菌 20min, 冷却至 30℃,作为 第二步发酵的原料。
1933年瑞士化学家莱齐特因等用化学合成方法合成维生素C,也 称莱氏法。该法主要以D-山梨醇作为原料,是最早生产维生素C的方 法,也是国外采用的方法。工艺路线主要如下: 黑醋菌的发 丙酮 酵氧化 D-山梨醇 L-山梨糖 二丙酮-L-山梨糖 硫酸 次 氯 酸 纳 双丙酮-2-酮基L-古龙酸 酸化
氧化
维生素C
维 生 素 的 工 艺 原 理
王桐 潘明阳 郁鲲
一、维生素C ( Vitamin C VC)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呈白色粉末,无臭,味酸, 熔点 190~ 192℃,易溶于水和甲醇,略溶于乙醇, 不溶于乙醚、氯仿及石油醚等。具有较强的还原 性,易受光、热、氧等破坏,在碱液中或有微量 金属离子存在时,分解更快,但干燥结晶后较稳 定。VC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也是一 种抗氧化剂,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饲料等领 域。

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

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

3、2,3,4,6-双酮基-L-山梨糖的制 (1)工艺原理 备
保护2,3,4,6位羟基
3、2,3,4,6-双酮基-L-山梨糖的
(2)工艺过程
制备
配料比
L-山梨糖:丙酮:发烟硫酸:氢氧化钠 = 1:9:0.4:0.6
步骤
5 ℃下压入丙酮、发烟硫酸,加入山梨糖
15-20 ℃下溶糖6h
降温至-8 ℃,保持6-7h得酮化液。
(4)注意事项及三废处理
车间进行还原反应时氢气自制,故配有氢气 柜。应杜绝火源,以免氢气发生爆炸
废镍催化剂可压制成块,冶炼回收 再生废液中的镍经沉淀后可回收 废酸、废碱经中和后放入下水道
2、L-山梨糖的制备
(1)工艺原理
选择性地使C2位的羟基氧化成羰基 生物氧化 黑醋菌
2、L-山梨糖的制备
二、两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的工艺原理及过
D-山梨醇的制备 程 2-酮基-L-古龙酸的制备(两步发酵)
L-山梨糖的制备(第一步发酵) 2-酮基-L-古龙酸的制备(第二步发酵)
粗维生素的制备 维生素C的精制
2-酮基-L-古龙酸的制备
(1)工艺原理
微生物氧化法
(2)工艺过程
菌种部分
菌种活化、分离、混合培养 移入三角瓶种液培养基,29-33 ℃振荡培养24h, 产酸量在6-9mg/mL,pH降至7以下,镜检正常无
(三)粗维生素C的制备
丙酮的影响
酸性条件下,产物容易分解为糠醛,进一步聚合 糠醛树脂。
加入丙酮可以溶解糠醛,降低其活性而阻止其聚
(三)粗维生素C的制备
2、碱转化
(1)工艺原理
(三)粗维生素C的制备
(4)工艺过程
酯化 加入甲醇、浓硫酸和干燥的古龙酸 搅拌加热,升温至66-68℃, 反应4h左右即为酯化终点 冷却,加入碳酸氢钠 升温至66℃左右,回流10h后,即为转化终点 冷却至0℃,离心分离,得维生素C钠盐 母液回收

维生素c片工艺设计规程完整

维生素c片工艺设计规程完整

维⽣素c⽚⼯艺设计规程完整1.1产品名称:维⽣素C⽚汉语拼⾳:weishengsu C pian英⽂名:Vitamin C Tablets1.2 规格:50mg1.3 执⾏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部批准⽂号:晋卫药准字(2015)第076009号剂型:⽚剂1.4 性状:本品为⽩⾊或略带淡黄⾊⽚。

1.5 溶液的颜⾊:≤0.071.6 崩解时限:≤15分钟1.7 成品率:≥97.0%1.8 含量限度:含阿司匹林应为标⽰量的95.0~105.0%1.9 有效期:⼆年。

2.处⽅和依据2.1 处⽅:原辅料名称每万⽚⽤量(g)原辅料处理维⽣素C⽚500 过100⽬筛糊精200 过100⽬筛淀粉30 过100⽬筛枸檬酸 5 溶于⼄醇中使⽤55%⼄醇100ml硬脂酸20 过40⽬筛2.2 依据:中国药典2015版⼆部3. ⽣产⼯艺流程图3.1 ⽣产⼯艺总流程图(另附)3.2 制粒⽣产⼯艺流程图(20万⽚/料)(见下页)维⽣素C⽚糊精淀粉55%⼄醇8L 枸椽酸400g4. 操作过程及⼯艺条件4.1 原辅料处理4.1.1 维⽣素C粉碎,过100⽬筛。

4.1.2 糊精、淀粉分别过100⽬筛。

4.1.3 硬脂酸过100⽬筛。

4.2 配料4.2.1 按配料SOP操作。

4.2.2 按本品处⽅正确计算每料⽤原辅料量,双⼈复核,准确配料。

4.2.3 配料结束,及时结算⽤料、余料,如有出⼊停⽌下⼀步操作,尽快报告车间,并查找原因。

4.3 制粒4.3.1 按制粒SOP执⾏。

4.3.2 将配好的维⽣素C、糊精、淀粉加⼊⽴式市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混10分钟。

4.3.3 加⼊55%⼄醇8L,混合5分钟。

4.3.4 起动制粒器,搅拌切碎10分钟,使成均匀,细碎颗粒。

4.4 ⼲燥:湿颗粒负压沸腾⼲燥,⾄⽔份达规定范围(1~2%)控制进风温度80℃以下,出料温度45℃以下。

4.5 整粒16⽬尼龙⽹整粒4.6 总混:加⼊规定量的硬脂酸,总混30分钟,交中间站清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生产工艺流程图
3.1生产工艺总流程图(另附)
3.2制粒生产工艺流程图(20万片/料)
(见下页)
维生素C片糊精淀粉55%乙醇8L枸椽酸400g
4.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1原辅料处理
4.1.1维生素C粉碎,过100目筛。
4.1.2糊精、淀粉分别过100目筛。
4.1.3硬脂酸过10操作。
参数
备注
1
原辅料干混时间
10分钟
2
55%乙醇用量
8L
3
原辅料湿混
5分钟
4
制粒搅拌时间
10分钟
5
干燥进风温度
≤80℃
6
出料层温度
≤45℃
7
整粒筛目
16目
尼龙网
8
总混时间
30分钟
注意事项:
A)本品在生产中尤其在潮湿状态下,严禁与钢铁及碱性药物接触,避免日光照射,减少湿润状态,保持时间。
B)颗粒水份应控制在1~2%之间。
8.1.5箱数量准确,产品合格证书写端正,容正确。箱上字迹清晰、整齐、封箱牢固、无差错。
8.1.6包装材料,必须经质检部检验合格后使用。
8.1.7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准确无误。
8.2包装材料规格、尺寸、型号参照包装材料卡。
8.3说明书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写设计,并与国家药监局统一下发的容一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使用。
4.2.2按本品处方正确计算每料用原辅料量,双人复核,准确配料。
4.2.3配料结束,及时结算用料、余料,如有出入停止下一步操作,尽快报告车间,并查找原因。
4.3制粒
4.3.1按制粒SOP执行。
4.3.2将配好的维生素C、糊精、淀粉加入立式市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干混10分钟。
4.3.3加入55%乙醇8L,混合5分钟。
0.2104
淀粉
0.03156
枸椽酸
0.005155
95%乙醇
0.06153L/万片
硬脂酸
0.02104
7.2技经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项目
计算方法
指标
颗粒工序收率
实际产量(kg)/理论片重
≥98.5%
压片工序收率
实际产量(万片)/应产数量(万片)
≥99.3%
包装工序收率
入库数(万片)/领料量(万片)
≥99.5%
维生素c生产工艺规程
生效日期:2016年9月22日第1页,共6页
颁布部门:厂部
分发单位:生产技术部
编号:SOP-SC-103-00
新订:√
修订:
代替:
起草人:朱嘉怡
审核人:林文华
批准人:何国彬
日期:2016年7月1日
日期:2016年8月2日
日期:2016年9月3日
1.产品概况
1.1产品名称:维生素C片
汉语拼音:weishengsu C pian
英文名:Vitamin C Tablets
1.2规格:50mg
1.3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批准文号:晋卫药准字(2015)第076009号
剂型:片剂
1.4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略带淡黄色片。
1.5溶液的颜色:≤0.07
1.6崩解时限:≤15分钟
1.7成品率:≥97.0%
成品率
入库数(万片)/投料量(万片)
≥97.0%
优级品率
优级品数(万片)/入库数(万片)
≥50.0%
8.包装要求、说明书、贮藏方法:
8.1包装要求
8.1.1按批包装指令开始包装。
8.1.2瓶产品数量准确、塞纸适量、瓶盖不松动。
8.1.3标鉴端正,字迹清晰。
8.1.4中盒数量准确,说明书15标签端正。
4.9.2包装规格
4.9.2.1塑料瓶
每瓶装100片、塞纸、加盖、外贴标签,经传递窗送入外包室。采用20ml塑料瓶。
4.9.2.2中盒
每15瓶装入一中盒,放15说明书,外贴标签。
4.9.2.3纸箱
每箱装30中盒,放合格证一。用专用封箱带封口,捆扎机捆扎。
4.9.3包装完毕,及时清验,办理入库。
4.9.4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要清晰、准确。
C)干粒要有粒状感,细粉不宜太多。
D)本品溶液色泽应符合药典规定
整粒
将1.8kg干淀粉和0.6kg滑石粉均匀加入干颗粒中,边加边过快速整粒机,进行整粒。
4.8压片(工艺参数及工艺要求)
4.8.1根据颗粒含量、总重量,车间工艺员计算应压片片重、应压万片数,出具片重通知单,经车间主任复核后,下达压片岗位。
1.8含量限度:含阿司匹林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1.9有效期:二年。
2.处方和依据
2.1处方:原辅料名称每万片用量(g)原辅料处理
维生素C片500过100目筛
糊精200过100目筛
淀粉30过100目筛
枸檬酸5溶于乙醇中使用
55%乙醇100ml
硬脂酸20过40目筛
2.2依据:中国药典2015版二部
名称
控制项目
淀粉
鉴别、干燥失重(≤14.0%),菌检<50个
乙醇
鉴别、相对密度≤0.8129
糊精
鉴别、干燥失重≤10.0%,菌检<50个
硬脂酸
9.2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9.2.1前处理的质量标准
项目
质量标准
细度
维生素C、糊精、淀粉均为100目、硬脂酸40目
外观
杂黑点数≤6点(平板法检查)
9.2.2颗粒质量标准
4.3.4起动制粒器,搅拌切碎10分钟,使成均匀,细碎颗粒。
4.4干燥:湿颗粒负压沸腾干燥,至水份达规定围(1~2%)控制进风温度80℃以下,出料温度45℃以下。
4.5整粒
16目尼龙网整粒
4.6总混:加入规定量的硬脂酸,总混30分钟,交中间站清验。
4.7制粒工艺参数及注意事项:
序数项目参数备注
序数
项目
4.10车间工艺员核算本批技术,经济指标。
5.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另附)
6.工艺(环境)卫生、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另附)
7.原辅料消耗定额、技经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7.1原辅料消耗定额:
原辅料名称消耗定额
原辅料名称
消耗定额
(kg/万片)
原辅料名称
消耗定额
(kg/万片)
维生素C
0.5155
糊精
8.4贮藏方法: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8.5有效期:二年。
9.原辅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质量标准及技术参数:
9.1原辅料的质量标准:(见下页)
原辅料名称
质量标准
产地
维生素C
淀粉
乙醇
硬脂酸
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9.1.1辅料控制项目:
4.8.2冲头规格:直径为7.0mm,VC专用浅凹面圆冲。
片型:小臌面片,单面带字(VC)。
4.8.3按压片SOP生产,每15分钟检查一次片重及外观,换颗粒桶时要勤加检查。
4.8.4压片结束,交中间站,及时清验,做好状态标志。
4.9包装
4.9.1经检验合格后,由生产部下达批包装指令,按包装SOP执行,按塑料瓶包装机操作规程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