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形态分布特征

合集下载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发展初期
城市地域范 围 各功能用地 的关系 工业发展方 向 原因分析 狭小
城市发展中后期
扩大 分异明显
混杂布置,无明 显功能分区
在市中心形成工 业的自然团聚 以市场、交通等 优势吸引引起
Page 75
纷纷外迁
为降低成本、 保护环境
四、居住区和工业区的合理布局 1. 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要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2. 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 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地区
Page 71
知名度对于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Page 72
种族因素对住宅区分化的影响也很大
Page 73
4、行政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作为政府行为的政策和城市规划对城市 功能分区的形成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引导作 用,而且它从整体上影响着城市功能分区的 结构。
Page 74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3. 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要有适当的卫生防护带
Page 76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城市工业区和居住区布局的两 种方案,试评价哪种方案较为合理,为什么?如 果你有更好的修改意见,请标注在图上。
Page 78
方案一: 方案二: 1、居住密度较大,居住 1、分散了居住用地,降 环境不易改善,条件 低居住密度,居住条 差。 件好。 2、职工上下班时交通拥 2、分散居住可以缓解交 挤。 通压力。 共同缺点: 我国北方冬季盛行 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 风,工业产生的污染物 会影响居住地。 修改意见: 外围的居住用地可 以在与工业区之间建立 卫生防护带;将工业区 布局在与盛行风垂直的 郊外流经城区河流下游
Page 1
一、城市地域形态
城市一经形成,就占据着一定的地表空间,并 在各种自然、人为的因素影响下,形成一定的用地 外部轮廓形态,即城市空间形态。

中国城市空间特征

中国城市空间特征

一、中国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分布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分布形态一直呈现自东而西,由密到疏的扩散发展特征。

建国后国家尽管加强了中、西部地带城镇的建设,但其分布的地域差异仍然具有如下特征:(一)城镇分布东密西疏从我国目前城镇网密度看,城镇体系内城镇密集东部的格局基本没有改变,表现为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总特征。

据1985年统计资料,我国现有城镇7928座,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8.26座城镇。

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经济大发展时期,城镇网密度的分布既继承了历史上城镇分布的基础,又受到了国家生产力布局自东而西推移的影响,表现为代表历史遗存主流的城镇网密度密集于东南的格局基本未变;同时作为新城市(镇)迅速崛起的“三线”建设地区,其城镇网密度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两大特征。

1.城市网密度从1985年全国城市网密度看(表8-1),台湾省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省区,每万平方公里有5个城市;上海、江苏、山东、安徽、河南、辽宁、浙江等省、市,是我国城市分布次密集地区,城市网密度为每万平方公里1个城市以上;湖南、天津、广东(包括港、澳地区)、福建、湖北、江西、吉林、山西、河北、宁夏、北京等11省、市、区城市网密度居中,达每万平方公里0.5个城市以上;广西、陕西、贵州、黑龙江、四川、甘肃、云南、内蒙古等8省、区城市网密度较低,在每万平方公里0.1~0.5座城市之间;而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城市网密度最疏,每万平方公里还不到0.1座城市。

采用中位数法将各省区城市网密度分为四级并绘成“中国城市网密度示意图(1985年)”,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城镇体系的城市网分布表现为西疏东密,城市网密度从东向西逐渐递减(除河北、北京地区为低谷外)的规律(图8-1)。

2.镇网密度从全国镇网密度看,就省区而言,也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表8-1)。

位居东部沿海地带的上海、浙江、山东三省、市,是我国镇网密度最高的省区,每万平方公里镇数均在40以上;其次是中部地带的山西、湖北、湖南等省区,镇网密度也达到了每万平方公里20个镇以上;再次是辽宁、江苏、广东(包括港、澳地区)、台湾、福建等沿海省区和陕西、贵州、云南、四川、江西、吉林、广西等中部地带省区(它们多为“三线”重点建设地区),镇网密度在每万平方公里10—20个镇之间;其它省区镇网密度最低,一般均在每万平方公里10个镇以下。

城市布局结构的基本形态

城市布局结构的基本形态

城市布局结构的基本形态 2009-1-5 8:02:45【大中小】城市形态是指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分在空间地域的分布状态,基本上可以分成为集中紧凑型和组群型两大类。

城市布局的空间形态又可以划分为单核点状(团块状)、带状、多核组团状、星状和轴向发散状(指状)等几种基本形状。

单核点状空间形状是集中紧凑型城市形态的典型代表。

单核点状城市布局结构的特征是城市建设用地集中紧凑,往往围绕着城市的单一核心(多为城市早期的公共中心)向四周发展,城市路网系统多呈方格网状,或方格网加环路放射状,路网较为完整。

单核点状布局形态的城市各类用地比较集中,便于居民生活设施的集中设置,便于行政管理,市政基础设施管线工程比较经济,城市建设用地经济节约,多适用于平原地区的中小城市。

但是,这类城市规模发展太大时,城市发展的向心力过于强大,城市中心区的交通紧张、环境生态质量下降,影响城市功能的发挥。

北京市历史上就是一个典型的单核点状的城市,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布局结构逐步演变成分散组团式的结构形态。

为了避免市区进一步向外“摊大饼”式地扩展,不利生态环境,北京规划了140多平方公里的边缘绿带和农田林地。

带状城市布局结构的特征是城市建设用地呈带形伸展式分布,城市中心区基本是双中心或多中心,城市路阏系统沿轴向分布。

市政基础设簏较为分散。

带状形态的城市大多为沿江、沿河或沿公路、铁路发展起来叉受戮地形限制的城市,典型的例子如我国的兰州。

近年来,有些地方在城镇之间,沿公路两侧密密麻麻鲍建了许多房厘,有的甚至将城镇连接起来,严重妨碍了交通,也无法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搞得城不城,乡不乡,|考试大|这绝非带形城市,而是一种失误,今后应当防止。

多核组团状城市布局结构的特征为城市建设用地因自然条件、矿藏资源、交通干线和环境生态绿地的分割呈组团状分散分布,一般为二三个组团,也有更多的。

若各组团之间呈带形伸展连续分布,则形成了带状城市。

多核组团状城市的公共中心比较分散,一般城市的主中心多位于主要组团,城市的副中心位于其他组团,路网系统在城市的各个组团内部自成系统,各个组团之间以城市干道交|考试大|通相连接,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根据实际情况各组团自成系统或共用一个系统。

2.2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

2.2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
3.交通枢纽会形成较大城市 4.历史文化用地.旅游地.商品集散地.边境口岸 往往形成较大城镇. 5.大型矿产资源分布区常形成矿业城镇
充足的水源 “滨水型” 便利的水运 城市成因 天然的防卫屏障 天然、人工的港口 四种不同区位类型的城市
交通枢纽城市 区域中心城市 商贸旅游城市 口岸城市
比较上海、秦皇岛、武汉的形成因素
(3)分析石化工业区的区位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不合理, 位于河流谷地,工厂废气不易扩散;位于 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该地盛行风向为西北风),造成大 气污染;位于流经城区的河流上游,污染城市水源。
P34 分析下列因素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城市 上海 秦皇岛 武汉 主要水 港口 主要铁 体 类型 路 长江入 河港 京沪 海港 沪杭 海口 临渤海 海港 京哈 大秦 影响范 围 长江 流域 华北 北部 华中 地区 作用
金融、工业、 交通中心
能源输 出港
汉水 长江
河港
京九 京广
交通 枢纽
1.右图为黄河 沿岸城市兰州 市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1)该城市 空间形态呈 狭长形布局,影响这种布局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地形 (2)这种布局的缺点有哪些? 城市功能分区呈分散疏松式 ,管理不便
有铁路和公路干线相连
形成原因
受河流或地形、资源等自 然条件的影响,或行政手 段规划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分散成组 城市建成区呈多个团块状,各 受河流和地形的阻隔,或 城市布局形态 自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就近生 受规划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产生活,其间有交通干线相连
新城区以卫星城的形式建 在主城区的外围
城镇组群 城市布局形态
受主城区的城市经济 发展、环境问题和人 为规划等原因
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各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用 地规模不断扩大,沿交通 干线相互连接成片

09城市空间形态08

09城市空间形态08
5.社会文化因素
城市的社会文化活动是城市的主要活动之一,它对城市形态 的形成与发展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城市形态是地域文化 的载体。
6.城市职能、城市规模及城市结构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 位和作用,它直接影响到城市规模和城市用地构成.因此,不同职 能、不同规模的城市形态一般有较大的差异。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四、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类型 第九讲 城市空间形态
根据城市伸展轴组合关系、用地聚散状态和平面几何形状, 可将城市空间形态划分为集中型和群组型两种。 1.集中式城市空间形态
所谓集中式的城市空间形态,是指城市各项用地连成一片、 集中发展。这种类型的城市又可以分为团块状、带状、星状等。 ① 团块状
邻近或特殊的城镇职能,与城区联系日益密切,最终导致城
镇空间环境融合为一体或因距离较远而形成“双城”模式。
融合式扩展方式的演化阶段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4、融合式扩展
第九讲 城市空间形态
山东半岛最为典型的融合式扩展的城市是龙口市,建国 初龙口市是山东半岛地区五个设市城市之一,“一五”期间, 根据国家战略计划,龙口市被撤销,成为黄县的一个镇。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四、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类型 第九讲 城市空间形态
应当指出,一个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用地扩展和空 间结构类型是可以不一样的。
一般规律是,早期城市是集中式,连片地向郊区扩展。当 城市再扩大或遇到“障碍”时,往往又以分散的“组团式”去 发展。到了第三阶段,由于能力加强,各组团彼此吸引,城市 又趋集中。到了最后,城市规模太大需要控制时,又不得不以 分散的方式,在其远郊发展卫星城或新城。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城市结构类型

城市结构类型

服务核 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总部 心区 经济、金融保险业、商贸、
餐饮、基础教育、医疗卫生、 文化休闲等基础服务业
通州 副中 心
城市拓 都市农业;绿色食品加工; 展区 科技、教育、文化培训;印
刷、出版、包装;大型会展; 制造业;住宅房地产;物流
10个 新城
生态涵 养区
林果业、养殖、旅游、教育 文化产业、休闲度假产业、 现代商业、无污染的都市型 工业
2)扇形模式——兰州
2.兰州市域功能区结构和外部形态
分析城市的发展过程受到城市内部活动需求及既定城市结构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及行政 区划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两山夹--)l』”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兰州沿河发展的狭长的带状城市布局。全市130 hm2建设用地中,实际居住162万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仅为80hm2。兰州市现辖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 红古五区以及80年代后期划归兰州市管辖的永登、榆中和皋兰三个郊县。
2扇形模式兰州33兰州市城市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31受河谷地形影响产生诸多不利因素兰州的城市空间结构无论是在最初形成期还是在之后的发展期无不严重地受到了河谷盆地自然条件的影响这样产生了一些与生俱来的问题
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一)城市功能区的含义: 城市的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通达度和地价等 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如图:
2.1市域城市功能分区由内向外呈现为如下层次: a城市中心区。 b混合功能区,即带状过渡地带。 c近邻内、外层组团工业带。 d农业郊区带及卫星城镇。
2.2综上所述,城市地域结构显示为:商业中心斗带状过渡地带,即居 住、生活、行政、轻工批发等功能混合带一近邻内、外层组团工业 带一大农业郊区带及卫星城镇。第二、三圈层往往根据地形依次向 外伸展,大致以带状不连续形态沿河谷分布。所以,兰州市域地域 空间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同心圆结构特征,但由于河谷地形、 河流等自然条件的强烈限制,层次结构具有不连续性,这使得兰州 市地域结构明显呈现带状组团式。

第二节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

第二节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

受主城区的城市经济发展, 受主城区的城市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和人为规划等原因
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各 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各大城市由交通干线相互连接 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 模不断扩大, 模不断扩大,沿交通干线相 成城市群或城市带 互连接成片
2.城市景观特色 2.城市景观特色
分析两座城市的建筑物历史,高度,风格及城区街道等的 分析两座城市的建筑物历史,高度, 主要景观差别? 主要景观差别? 建筑风格是城市景观的集中反映! 建筑风格是城市景观的集中反映!
城市立体形态 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平面形态 分散形态 集中形态
1.城市的空间形态 1.城市的空间形态
集中形态 特征 成因 分散形态
空间上连续成整体, 空间上连续成整体,景观上绵延分 空间上不连续分布 景观上分散 空间上不连续分布,景观上分散 布,内部有机联系 布局,但其间有明显的内在联系 布局 但其间有明显的内在联系 地势平坦, 地势平坦,无山水的阻隔 受地形,河流等的限制,或经 受地形,河流等的限制, 济长期发展的影响
巴黎——城市建筑风格 巴黎——城市建筑风格
与北京相比,法国巴黎是另一种建筑风格,处处可见的教堂梁柱和圆顶形建 与北京相比,法国巴黎是另一种建筑风格, 散发出和谐巍峨的古典气息,表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 筑,散发出和谐巍峨的古典气息,表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放射状的交通道路 格局,凯旋门周围转盘状的交通枢纽,形成自由,和谐的建筑文化风格. 格局,凯旋门周围转盘状的交通枢纽,形成自由,和谐的建筑文化风格.
优点
①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 城市的每一部分接近郊区, ①城市的每一部分接近郊区,亲 设施,方便居民生活; 设施,方便居民生活;②便于行政 近自然;②容易克服交通拥挤, 近自然; 容易克服交通拥挤, 领导和管理; 各种设施利用率高, 领导和管理;③各种设施利用率高, 环境污染等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一讲 城市的空间结构精选教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一讲 城市的空间结构精选教案

第一讲 城市的空间结构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概念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2.城市功能分区(1)中心商务区(CBD):①布局: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

②特点: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

(2)商业区:①组成及分布: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组成,多分布于城区或交通干道旁。

②特点: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

(3)住宅区:①特点:城市中最普遍的用地方式。

有成片住宅楼及配套服务性设施,呈现高级与低级的分化。

②类型⎩⎪⎨⎪⎧ 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市政统一规划的住宅区(4)工业区: ①布局: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

②特点: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5)其他功能区:如行政中心区、文化区、混合功能区、郊区等。

[温馨提示]城市功能区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历史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行政原因。

二、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1.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其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1)城市规模⎩⎪⎨⎪⎧ 表达:一般用人口规模表达等级划分: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2)关系: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就越强。

[温馨提示](1)不同城市行政区具有明显的界线,而非行政区的服务范围之间并非有明确的界线。

(2)在非均质地区,同一级别的城镇的服务范围并不相等,一般人口稀疏的城镇服务范围大。

一、知识联系串一串二、核心问题想一想1.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有哪些?2.如何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并对其进行评价?3.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哪些?4.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有何差异?以考纲为纲|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以真题为范| 深挖考题内涵·把握命题精髓[考题精妙][典例] (2017·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南京
城市历史悠久, 规模大,发展快。
一城一区形态
分散成组形态
分析城市布局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其原因。
城镇组群形态
串珠状形态
一城一区形态
兰州
分散形态
一城一区 布局形态
基本特征
主城区与工业区分 离,由交通线相连
形成原因
河流、地形、资源等自 然条件或行政手段规划 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分散成组形态
分散形态
卫星城和小城镇簇 拥在主城区周围
主城区的城市经 济发展、环境问 题和人为规划等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群
城镇组群形态
大城市群形态
欧洲西部 大都市带
英国南部 大都市带
长江三角洲 大都市带
日本太平 洋沿岸大 都市带
北美五大 湖大都市 带
美国东部 大西洋沿 岸大都市 带
大都市带
分散形态
一城一区 布局形态
分散成组 布局形态
闵行 奉贤
主体部分
南汇
城镇组群形态
城镇组群形态
分散形态
一城一区 布局形态
分散成组 布局形态区分 离,由交通线相连
河流、地形、资源等自 然条件或行政手段规划 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建成区呈多个团块状, 相对独立,就近生产生 活,交通线相连
受河流、地形的阻 隔、或受规划等人 为因素的影响
自上海采用高架候车模式后,天津新客站、沈阳新北站也相继 采用此模式建成通车,而后各地效仿渐成时尚,把这当成大型客站 现代化的标志了。
1、“疯狂克隆”对城市的景观特色有什么影响?
2、“疯狂克隆”是城市建设的方向吗?
二、城镇分布的主要特点
比较上海、秦皇岛、武汉的形成因素
城市 主要水 港口 体 类型
一城一区 布局形态
分散成组 布局形态
基本特征
形成原因
主城区与工业区分 离,由交通线相连
河流、地形、资源等自 然条件或行政手段规划 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建成区呈多个团块状, 相对独立,就近生产生 活,交通线相连
受河流、地形的阻 隔、或受规划等人 为因素的影响
分散成组形态
武汉
城镇组群形态
嘉定
青浦
松江 金山
思考:老北京 城的建筑风格、 道路格局有什 么特点?
城市的建筑风格、道路 格局、功能区的空间布 置,能够反映城市的历 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城市的发展,应与周围的自然景物相 协调,从而形成良好的城市氛围。
(二)城市景观特色
构成要素:
建筑风格,道路格 局,功能区布置, 人文景观与自然景 观的协调呼应。
住地距离,易造成交通堵塞。
(5)解决措施: 控制城市规模,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
成都
重庆
思考:成都和重庆属于哪一种布局形态?集中形 态还是分散形态?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
成都:平原地区,地 势平坦开阔—城市用 地较为规整,形成集 中发展的城市形态。
重庆: 丘陵山区,地 形崎岖不平—城市用 地比较破碎,形成分 散发展的城市形态。
城市一经产生,就占据着一定的地表空间,并 在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形成一定 的用地轮廓形态,这种形态称为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各功能区的分 布组合及有机联系
(内部、微观)
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空间结构 的外部形态
城市总体布局形式 和分布密度的综合 反映 (外部、宏观)
一、城市空间形态与景观特色 (一)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空间形态包括平 面形态和立体形态
集中形态和分散形态
成都
成都城市空间形态
(1)形态特点: 呈同心圆向外延展
(2)成 因: 地形平坦或城市规模不大
(3)形态优点:
城市布局紧凑,利于生产部门协作管 理,节省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经济
城市封闭,不利于改善居住环境,当城 (4)形态缺点: 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会加大工作地和居
城镇组群 布局形态
串珠状布 局形态
基本特征
形成原因
主城区与工业区分 离,由交通线相连
河流、地形、资源等自 然条件或行政手段规划 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建成区呈多个团块状, 相对独立,就近生产生 活,交通线相连
受河流、地形的阻 隔、或受规划等人 为因素的影响
卫星城和小城镇簇 拥在主城区周围
主城区的城市经 济发展、环境问 题和人为规划等
上海 长江入 河港 海口 海港
秦皇岛 临渤海 海港
武汉 汉水 河港 长江
主要铁 路
京沪 沪杭
京哈 大秦
京九 京广
影响范 围
作用
长江 金融、工业、 流域 交通中心
华北 北部
能源输 出港
华中 地区
交通 枢纽
分析“滨水型城市”的形成原因
充足的水源 便利的水运 天然的防卫屏障 天然、人工的港口
若干特大城市、大城 市与中小城市由交通 干线相连,形成城市 群或城市带
经济发达的国家 或地区,人口和 用地规模扩大
(二)城市景观特色
历史因分析素两座是城市的造主要成景观城差别市景 观特色不同的重要原因 提示:可以从建筑物的历史、高度、风格
以及城市交通方式等方面来进行比较。
欧洲古城 纽约
城市的著名建筑物往往成为城市代表性的 标志,也是这个城市的重要景观特征。
城市集中形态与分散形态的差异
城市平面 形态
特征
集中 空间上连续,景
形态
观上绵延分布, 内部有机联系。
成因
地势平坦, 无山水阻隔
分散 形态
空间上不连续, 地形、河流等自
景观上分散布置,然条件限制,或
但有明显的内在 经济长期发展的
联系。
影响。
简单集中式
复杂集中式
如:石家庄主城区
发展历史比较短, 规模比较小,现代 规划影响大。
影响因素: 历史、自然、文化
小结:
集中形态
城 平面形态 市


分散形态
形 态
立体形态
构成要素 城市景观特色
影响因素
简单集中
复杂集中 一城一区 分散成组 城镇组群 串珠状
材料: 旅游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了中国的城市越
来越相像:一样标志风格的连锁快餐店、西餐厅、银行网点、五星 级酒店;一样的马赛克、玻璃幕墙、洋建筑上戴着的“瓜皮帽”。 一样的把所有高楼和商业街都挤在市中心,一样港式、欧风、新加 坡模式的洋不洋、中不中、今不今、古不古的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