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发生猝死的护理应急预案
住院患者突然发生猝死应急预案

住院患者突然发生猝死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规范住院患者突然发生猝死事件的应急处理,提高医护人员应急救治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猝死的定义猝死是指患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意外死亡,其中最常见的原因为心脏性猝死,即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引起迅速死亡。
三、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我院住院患者突然发生猝死事件的应急处理。
四、应急预案的组织架构1. 应急指挥部:由院长担任指挥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担任副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救治小组:由内科、外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医护人员组成,分为若干救治小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3. 后勤保障组:由后勤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应急救治所需物资、设备的调配与保障。
五、应急预案的流程1. 发现患者猝死:医护人员在查房、巡视过程中,发现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判断患者生命体征。
2. 启动应急预案:确认患者猝死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救治小组和后勤保障组。
3. 应急救治:(1)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医护人员现场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2)紧急调用急救设备:如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呼吸机、监护仪等。
(3)紧急救治: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4)紧急转运:如患者病情允许,尽快将患者转运至重症医学科或急诊科进行进一步救治。
4. 后勤保障: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应急救治所需物资、设备,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5. 信息应急指挥部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患者猝死事件,并做好相关记录。
6. 总结经验:患者猝死事件处理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总结,分析救治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1. 培训: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猝死应急预案的培训,确保每位医护人员熟悉应急预案的流程和操作。
2. 演练: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猝死事件的应急救治能力。
住院患者发生猝死的护理应急预案

住院患者发生猝死的护理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猝死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紧急救治,降低患者猝死带来的风险,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科所有住院患者发生猝死时的护理应急处理。
三、应急组织架构1.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由科护士长、护士长组成,负责预案的制定、培训和演练的组织与指导。
2. 应急处理小组:由当班护士、值班医生及抢救物品、设备准备人员组成,负责猝死患者的现场急救和转归观察。
四、应急流程1. 发生猝死时的紧急处理(1)立即呼叫医生:发现患者出现猝死状况,立即按下床头呼叫器,通知医生。
(2)评估患者状况:观察患者意识、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3)进行心肺复苏:在医生到来之前,根据患者病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4)准备抢救物品:立即备好急救药品、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
2. 医生到达后的配合(1)介绍病情:向医生简要介绍患者病情及已采取的急救措施。
(2)协助医生进行救治:按照医生的要求,配合进行药物应用、电除颤、气管插管等治疗。
(3)观察治疗效果: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记录抢救过程。
3. 转归观察(1)患者复苏成功后,继续观察生命体征,每小时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心率、呼吸等。
(2)密切关注患者意识状态,观察是否有神经系统损伤的表现。
(3)观察患者是否有并发症发生,如肺水肿、急性肾衰竭等。
(4)及时向医生报告患者病情变化,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4. 心理护理(1)安慰患者家属:向家属解释患者病情及抢救过程,表达对家属的理解和关爱。
(2)关注患者心理:对复苏成功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恐惧、焦虑等情绪。
五、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使全体护理人员熟悉猝死患者的急救流程和护理措施。
2. 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猝死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
六、总结与改进1. 每次猝死应急预案结束后,组织相关人员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患者猝死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应急预案概述患者猝死是指患者因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等原因,在短时间内突然失去生命体征的情况。
为有效应对此类紧急情况,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抢救工作,由医院院长、副院长、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等组成。
2. 应急抢救小组:负责现场抢救、组织协调、信息报告等工作,由内科、外科、急诊科、ICU等科室医护人员组成。
3. 应急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调配等工作。
4. 应急信息报告组:负责现场信息收集、整理、上报等工作。
三、应急预案处理流程1. 发现患者猝死(1)第一发现者立即呼叫附近医护人员,同时进行现场抢救,包括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
(2)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抢救小组。
2. 现场抢救(1)应急抢救小组迅速到达现场,根据患者情况,开展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路、吸氧、使用除颤仪等抢救措施。
(2)同时,应急物资保障组提供必要的抢救物资。
3. 信息报告(1)应急信息报告组及时收集现场信息,包括患者病情、抢救措施、抢救结果等。
(2)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抢救情况。
4. 院前转运(1)若抢救无效,需将患者转至医院ICU或其他科室进一步治疗。
(2)转运过程中,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并做好转运过程中的各项急救措施。
5. 后期处理(1)应急抢救小组做好抢救记录,包括抢救措施、抢救结果、抢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2)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提供必要的安慰和支持。
(3)对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提高抢救水平。
四、应急预案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应急预案,确保抢救工作有序进行。
2. 加强医护人员急救技能培训,提高抢救成功率。
3. 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抢救过程中物资供应充足。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严格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做好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工作。
通过以上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猝死患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为医院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患者突然发生猝死应急预案

患者突然发生猝死应急预案
(一)快速判断患者反应及呼吸,确定心跳、呼吸停止,进行就地抢救,同时立即通知医生。
(二)基础生命支持。
1.疏通气道:清除口腔、鼻腔、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
2.心脏按压:其频率大于IOO次/分。
3.人工呼吸:口对口或面罩吹气行人工呼吸,有条件尽快行气管内插管,使用复苏器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以上措施有效指征:瞳孔缩小,皮肤颜色改善,自主呼吸、心跳恢复。
(三)进一步生命支持。
1.氧疗:氧流量4一6L / min0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应用抢救药物及升压药。
3.脑缺氧的防治:可采用低温疗法、冬眠疗法、脱水疗法、控制抽搐等方法,有条件者应尽早采用高压氧疗法。
(四)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感染、电解质紊乱、脑水肿等)。
(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六)认真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安慰等心理护理工作。
医院患者猝死的应急预案

医院患者猝死的应急预案
1.发现患者在病房猝死,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就地抢救,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2.请求旁边的患者及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及家属。
3.其他医护人员到达后,根据患者的情况,配合医生采取各项抢救措施。
同时向院总值班或医务科汇报抢救情况、抢救结果。
4.如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应等家属到院后,再通知太平间将尸体接走。
5.做好病情记录及抢救记录。
6.维护病室秩序,保证其他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工作,保护同病室患者。
猝死应急预案护理

一、概述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大脑或其他重要器官的突然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突然死亡的情况。
针对猝死事件,医院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本预案旨在明确护理人员在猝死事件中的职责和操作流程,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应急预案1. 护理人员培训(1)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猝死急救培训,提高急救技能。
(2)确保护理人员熟悉各种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强化护理人员对猝死症状的识别和判断能力。
2. 抢救流程(1)发现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等症状时,立即判断患者是否发生猝死。
(2)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3)同时,请旁边家属或同事协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及120急救中心。
(4)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根据患者情况,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5)进行心电图监测,明确心脏骤停的性质。
(6)维护呼吸功能,如无自主呼吸,及时给予气管插管、加压人工呼吸或使用人工呼吸机,并静脉给予呼吸兴奋剂。
(7)及时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应用抢救药物。
(8)及时采取脑复苏措施,头部置冰袋或冰帽,大血管行经处放置冰袋冷敷。
(9)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瞳孔、尿量等生命体征变化,做好病情记录及抢救记录。
(10)如患者心跳、呼吸仍不能恢复,做好尸体料理及家属安抚工作。
3. 应急物品及设备(1)急救物品做到四固定,班班点,同时检查急救物品性能,按要求完好率达到100%。
(2)仪器泄时充电,抢救使用中及时连接电源,防止电池耗竭。
(3)各种仪器摆放位置合理,腾出空间,利于抢救。
三、总结猝死应急预案护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急救技能,提高对猝死症状的识别和判断能力,确保在猝死事件中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抢救。
同时,医院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水平,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住院患者突发猝死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了提高医院应对住院患者突发猝死的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我院住院患者发生猝死时的应急处理。
二、组织架构1. 突发猝死应急指挥部:由院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院长担任副总指挥,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救援小组:由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ICU等科室负责人和骨干组成。
三、应急响应1. 发现患者猝死:第一发现者应立即呼救,并立即进行以下操作:(1)判断患者意识:轻拍患者肩膀,呼叫患者姓名,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2)判断呼吸:观察患者胸部起伏,耳闻患者呼吸声,面颊感觉患者呼吸。
(3)判断脉搏:触摸患者颈动脉或股动脉,判断是否有脉搏。
若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停止、脉搏消失,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启动应急预案:(1)立即通知应急救援小组,请求支援。
(2)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PR):- 胸外心脏按压:确保患者仰卧,背部垫高,双手交叉重叠,按压患者胸骨中下段,按压深度5-6厘米,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
- 人工呼吸:开放气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时间1-2秒,吹气频率10-12次/分钟。
(3)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抢救药物。
(4)启动除颤仪:若患者出现室颤,立即使用除颤仪进行除颤。
(5)持续监护:给予心电监护、心电图、血压、呼吸、瞳孔、尿量等生命体征监测。
(6)转诊:如患者心跳、呼吸恢复,需转诊至ICU进行进一步治疗。
四、后期处理1. 患者死亡:做好尸体料理,安抚家属,配合公安部门进行死亡鉴定。
2. 事件调查:对猝死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3. 经验总结:对本次事件进行总结,提高医院应对突发猝死的能力。
五、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预案由医务科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为准。
住院患者突发猝死应急预案

住院患者突发猝死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提高我院对住院患者突发猝死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突发猝死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住院部所有患者突发猝死的应急处理。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应急指挥部,由院长担任指挥长,副院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急诊科主任等为成员。
2. 设立应急抢救小组,由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急诊科医护人员组成。
3. 建立应急抢救队伍,选拔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四、应急响应流程1. 突发猝死事件的发现(1)当班医护人员发现患者突发猝死,立即口头报告科室负责人。
(2)科室负责人立即赶往现场,确认患者病情,并启动应急预案。
2. 紧急救治(1)科室负责人组织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除颤、吸氧等紧急救治措施。
(2)立即呼叫急诊科、麻醉科、ICU等相关科室支援。
(3)抢救药物、设备及物品准备充足,确保随时可以使用。
3. 病情评估(1)根据患者病情,评估抢救效果,如有需要,及时调整抢救方案。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记录抢救过程。
4. 信息报告(1)当班医护人员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患者突发猝死情况。
(2)科室负责人向医务科报告,同时报告医院应急指挥部。
(3)医务科向院长报告,并根据院长指示,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抢救工作。
5. 善后处理(1)抢救结束后,对患者家属进行安抚,解答疑问。
(2)对抢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3)对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五、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提高抢救成功率。
2. 定期开展突发猝死应急预案演练,检验应急响应能力。
3. 对抢救成功的案例进行总结,推广经验。
4. 对抢救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完善应急预案。
六、注意事项1. 提高警惕,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 加强医护人员急救技能培训,提高抢救成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患者发生猝死得护理应急预案1、发现患者在病房内猝死,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第一发现者不要离开患者,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得医务人员或家属帮助呼叫其她医务人员。
2、增援人员到达后,立即根据患者情况,依据心肺复苏抢救程序,配合医生采取各项抢救措施,抢救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及时开放静脉通路,必要时开通两条以上静脉通路.3、发现患者在走廊、厕所等病房以外得环境猝死,在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后,立即,就地抢救,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得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她医务人员。
4、其她医务人员到达后,按心肺复苏抢救流程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及时将患者搬至病床上,搬运过程中不可间断抢救。
5、在抢救中,应注意随时清理环境,合理安排呼吸机、除颤仪、急救车等各种仪,器得摆放位置,腾出空间,利于抢救。
6、参加抢救得各方人员应注意相互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项记录,并认真做好与家属得沟通、安慰等心理护理工作。
7、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规定,在抢救结束6小时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住院患者发生误吸得护理应急预案1、住院患者发生误吸而突然发生病情变化后,护理人员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
2、当患者处于清醒状态时:取站立身体前倾位,医护人员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抱,住上腹部,另一手拍背;当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可让患者处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医护人员按压腹部,同时用负压吸引器吸引;也可让患者处于俯卧位、医护人员进行拍背。
在抢救过程中要观察误吸患者面色、呼吸、神志等情况,并请旁边得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她医务人员.3、其她医务人员应迅速备好负压吸引用物,(负压吸引器、吸痰管、0、9%生理盐水、开口器、喉镜等),给误吸患者行负压吸引,快速吸出口鼻及呼吸道内得吸入异物。
4、当患者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并遵医嘱给子抢救用药,5、及时采取脑复苏措施,如给予患者头戴冰帽保护脑细胞,遵医嘱给予患者脑细胞活性剂、脱水剂等。
6、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与瞳孔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采取措施.7、患者病情好转,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以下护理措施:(1)清理口腔,整理床单位,更换脏床单及衣物。
(2)安慰患者与家属.(3)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6小时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8、待患者病情完全平稳,精神较好时,向患者详细了解发生误吸得原因,制定有,效得预防措施,尽可能得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住院患者发生精神症状得护理应急预案1、护理人员发现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立即向医生汇报并通知其家属。
患者出现精,神症状期间,要有家属陪伴。
2、在兴奋与有伤人企图得患者面前,护士应做到冷静、沉着、大胆,同时也要注意自我防护,防止被患者咬伤、打伤等意外事情得发生.3、对于躁动患者应专人重点护理,必要时采取约束措施,防止跌伤、坠床,标示疏散相邻患者与家属,以免误伤.同时要经常观察被约束患者得肢体颜色,以便了解血运情况.4、尊重患者,以消除患者得恐惧与敌对情绪。
5、严格管理患者用物,如刀子、剪子、热水杯等易造成自伤与伤人得物品,禁止放在患者周围。
6、吃药时要瞧着患者咽下,经检查确认服下后方可离去,最好在患者开始吃饭时,喂药,以免患者将药藏在手里或颊部。
7、测试体温时应有专人始终守护在患者身旁,免造假或将体温表作为伤害性物品。
8、配合医生向家属交待病情,根据病情遵医嘱转院.住院患者发生输血反应得护理应急预案1、患者输血时,责任护士每15分钟巡视一次,询问患者主诉,如出现寒战、高热、腰痛等输血反应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血。
2、及时通知医生到场。
3、护士为患者吸氧、保暖、监测生命体征。
4、遵医嘱给药抢救.5、备好急救车等物品。
6、连同输血器等剩余得血制品、血袋(保持无菌状态)送血库检查住院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得护理应急预案1、当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暂时停止输液,必要时吸氧,并立即通知医生。
2、如为发热反应,应注意为患者保暖并测量体温,高热者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及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3、如发生肺水肿,立即使患者取坐位,双下肢下垂,给予高流量吸氧,并在湿化瓶内加入30-50%得酒精,缓解缺氧症状,同时配合医生及时抢救。
4、如发生空气栓塞,立即使患者取左侧卧位与头低脚高位,同时配合医生积极抢救。
5、如发生静脉炎,应协助患者抬高患肢,遵医嘱给予湿热数、理疗.6、患者发生发热反应后,应将全套输液物品封存、冰箱保存、并及时报告药剂科、医务处、护理部。
7、备好急救车等物品.住院患者发生化疗反应药物外渗得护理应急预案1、注射药物时怀疑漏出或漏出血管,须立即停止注药或输液.2、将针头保留并将注射器回抽后注入解毒剂.3、遵医嘱给药,皮下注入解毒剂。
4、冰敷24小时(止痛并使解毒剂停留于局部以发挥作用)5、抬高患肢.6、如疼痛不缓解遵医嘱给药局部封闭。
7、及时报告医生并详细记录药物渗漏情况。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得抢救预案1、发现患者消化道大出血时,立即通知医生,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休克患者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遵医嘱抽血、备血、急查血常规。
2、如患者继续出血,出血量〉1000ml,心率>120次/分,血压<80/50mmHg,且神志恍惚、四肢厥冷,说明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应加快静脉输液速度。
遵医嘱静脉给予各种止血剂、新鲜血或706代血浆等补充血容量。
3、备好各种抢救用物,如三腔二囊管、负压吸引器等。
如为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配合医生插入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同时准备100:8正肾素冰盐水协助洗胃。
4、静脉应用垂体后叶素或生长抑素时,应遵医嘱严格控制滴速,防止速度过快而引起心悸、胸闷、头晕等不良反应.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心电及血压监护,做好危重病人监护记录。
大出血期间每15-30分钟测量生命体征一次,病储稳定46小时后可改为1-2小时一次,12小时后改为4-8小时测一次.6、注意观察患者呕吐物及大便得性质、量、颜色,同时准确记录出入量。
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口唇、指甲得颜色,警惕再次出血。
7、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
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备好负压吸引器,及时清理呼吸道及口腔血迹。
8、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抬高下肢,以保证脑部供血.保持室内安静、清洁、空气新鲜,及时更换污染被褥。
注意为患者保暖,避免受凉。
9、患者大出血期间,应严格禁食,出血停止后,可遵医嘱给予温冷流食,逐渐过渡到高糖、低蛋白、无刺激得少渣食物.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做好口腔护理。
10、作好患者得心理护理,大出血时陪伴患者,使其有安全感。
听取并解答患者或家属得疑问,以减轻她们得恐惧与焦虑心情.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应急预案1、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记录病情变化得时间。
2、做好抢救得准备工作。
3,配合医生抢救。
4、必要时通知患者家属。
5、某些重大抢救或重要人物枪救、应及时通知医务处、护理部.节假日、夜间通知院行政值班室。
6、做好抢救护理治疗,在抢救6h之内据实补记护理记录.住院患者管道脱落应急预案,1、一旦发生管道脱落、立即采取必要得紧急措施。
2、协助病人保持合适体位,安慰患者。
3、立即报告经治医生或值班医生。
4、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与专科症状,不得随意将管道进行回纳,协助医生采取相应得措施。
5、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应急预案,1、当患者突然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检查患者摔伤情况,并及时通知医生判断患者得神志,受伤部位,伤情程度以及全身状况。
2、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得,要根据损伤得部位与伤情采取相应得搬运患者方法,将患者抬至床边,请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必要时遵医嘱行x 光片检查及其它治疗。
3、对于摔伤头部,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得情况时,应立即将患者轻抬至病床,严格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神志、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得变化情况,通知医生,迅速采取相应得急救措施。
4、受伤程度较轻者、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床,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加强巡视,根据病情做进一步得检查与治疗。
5、对于皮肤出现瘀斑者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渗血者用碘伏清洗伤口后,用无菌数料包扎;对于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针。
6、加强巡视,及时观察采取措施后得效果,直到病情稳定。
7、准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认真交接班。
8、向患者了解当时摔伤情景,分析跌倒原因,向患者做宣教指导,提高患者自我防范意识,尽可能避免再次跌倒。
9、检查病房设施,不断改进完善,杜绝不良隐患。
10、按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报告制度有关规定上报处理.11、上报流程:患者摔倒→护士立刻赶到患者身边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处理措施→24小时内报护理部→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住院患者发生坠床应急预案1、患者不慎发生坠床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采取必要得护理措施,并迅速,通知医生查瞧患者全身状况与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得症状,有无骨折,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2、配合医生为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得急救措施。
3、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生异常及时通知医生.4、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通知患者家属。
5、按护理安全(不良)时间与隐患缺陷报告制度有关规定上报处理.6、上报流程:做好安全防护→发生坠床→护士立即赶到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处理措施→24小时内报护理部→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住院患者有自杀倾向时得措施预案1、当患者有自杀念头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护士长向上级领导汇报。
2、没收锐利物品等防止发生意外。
3、做好协调工作,将患者转至单独房间,通知家属,要求24小时陪伴,不得离开.4、详细交接班,同时多关心患者、掌握患者得心理状态。
5、若患者不同意转至单独房间,将同室患者转入其它房间,防止意外情况得发生.住院患者外出不归时得应急预案,1、护士首先巡视房间、了解掌握患者情况。
如发生患者不在或通过同室患者确定为外出时,应立即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特殊病例应通知院总值班室。
2、立即用通讯工具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同时上报护士长.3、节日期间除通知主管医生外还应立即通知护士长及行政值班室。
4、患者回来后应立即回复主管医生、护士长及行政值班。
5、护士还应为返院患者及时测量体温、脉搏,需要治疗者应立即实施,并做好护理记录。
住院患者自行离院应对预案,1、当发现住院患者不知去向时,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护士长。
2、通知院保卫科院内寻找,或派人到附近寻找患者。
3、并尽快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4、若寻找不到患者,通知护理部、医务处、行政值班室.5、进一步评估患者得潜在危险,与家属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