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a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考试资料

微生物学考试资料

微生物学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何故?微生物五大共性分别是: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

其中最基本的特性是体积小,面积大。

微生物是一个突出的小体积大面积系统,从而赋予它们具有不同于一切大生物的五大共性,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故而产生了其余四个共性。

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和代谢废物的排泄面使微生物具有了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的特点。

环境信息的交换面使微生物具有适应强,易变异的特点。

而正是因为微生物具有适应强,易变异的特点,才能使其分布广,种类多。

2.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请不要简单罗列二个人的工作,而应该对他们的工作及意义进行评论)路易·巴斯德,主要贡献:①否认了“自生说”;②初步应用免疫学,利用预防接种法治疗疾病,给人类带来幸福;③证实了发酵作用与微生物活动有关;④发明了巴氏灭菌法。

④分离鉴定了引起家蚕蚕病杆菌并提出预防措施,被誊为微生物的奠基人。

罗伯特·柯赫,专门研究细菌,特别是病原菌,对微生物学有卓越贡献:①建立微生物学研究基本技术,被誉为细菌学技术之父。

②证实病害的病原菌学说(柯赫法则)。

具体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

他们将微生物大的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究阶段,揭露了微生物是造成腐败发酵和人畜疾病的原因,并建立了分离、培养、接种和灭菌等一系列独特的微生物技术,从而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开辟了医学和工业微生物等分支学科。

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3.微生物包括哪几大类群?真核: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原核:真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细菌)、古细菌非细胞结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4.名词解释:微生物、种、菌株、型。

智慧树知到《微生物生物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微生物生物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微生物生物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当今,一种新的瘟疫正在全球蔓延,它是由病毒引起的()。

A:鼠疫B:天花C:艾滋病(AIDS)D:霍乱答案: 艾滋病(AIDS)2、微生物在整个生物界的分类地位,无论是五界系统,还是三域(domain)系统,微生物都占据了( )的“席位”。

A:少数B:非常少数C:不太多D:绝大多数答案: 绝大多数3、微生物是人类生存环境中必不可少的成员,有了它们才使得地球上的物质进行循环,否则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将无法繁衍下去。

A:对B:错答案: 对4、由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基因治疗和基因工程药物的产生,许多已被征服的传染病,例如:肺结核、疟疾、霍乱、天花等,不可能有“卷土重来”之势。

A:对B:错答案: 错5、当今研究表明:所有的细菌都是肉眼看不见的。

A:对B:错答案: 错第二章1、为了防止杂菌,特别是空气中的杂菌污染,试管及玻璃烧瓶都需采用适宜的塞子塞口,通常采用棉花塞,也可采用各种金属、塑料及硅胶帽,并在使用前进行高温干热灭菌。

A:对B:错答案: 错2、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因此,用固体培养基分离微生物的纯培养是最重要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A:对B:错答案: 错3、所有的培养基都是选择性培养基。

A:对B:错答案: 对4、细菌的下列哪项特性一般不用作对细菌进行分类、鉴定?A:球菌的直径B:球菌的分裂及排列C:杆菌的直径D:杆菌的分裂及排列答案: 杆菌的分裂及排列5、( )不是鉴别染色。

A:抗酸性染色B:革兰氏染色C:活菌染色D:芽孢染色答案: 活菌染色6、用稀释摇管法所获得的微生物都是厌氧微生物。

A:对B:错答案: 错7、与其他电子显微镜相比,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可以对活体样本进行观察。

A:对B:错答案: 对8、科学家通过设计()分离培养出特定环境中生长的微生物,尽管之前对这类微生物一无所知。

A:富集培养B:选择平板C:稀释摇管D:二元培养答案: 富集培养9、用于微生物传代保藏的方法有()A:琼脂斜面B:培养平板C:摇瓶发酵D:半固体琼脂柱答案: 琼脂斜面,培养平板,半固体琼脂柱10、对光学显微镜影响最大的是()A:目镜B:物镜C:聚光镜D:总放大倍数答案: 总放大倍数第三章1、在真核微生物的线粒体中,参与TCA循环的酶系存在于()中。

2020智慧树,知到《微生物生物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微生物生物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微生物生物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微生物生物学》(海南联盟)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当今,一种新的瘟疫正在全球蔓延,它是由病毒引起的( )。

A:鼠疫B:天花C:艾滋病(AIDS)D:霍乱答案: 艾滋病(AIDS)2、微生物在整个生物界的分类地位,无论是五界系统,还是三域(domain)系统,微生物都占据了( )的“席位”。

A:少数B:非常少数C:不太多D:绝大多数答案: 绝大多数3、微生物是人类生存环境中必不可少的成员,有了它们才使得地球上的物质进行循环,否则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将无法繁衍下去。

A:对B:错答案: 对4、由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基因治疗和基因工程药物的产生,许多已被征服的传染病,例如:肺结核、疟疾、霍乱、天花等,不可能有“卷土重来”之势。

A:对B:错答案: 错5、当今研究表明:所有的细菌都是肉眼看不见的。

A:对B:错答案: 错第二章1、为了防止杂菌,特别是空气中的杂菌污染,试管及玻璃烧瓶都需采用适宜的塞子塞口,通常采用棉花塞,也可采用各种金属、塑料及硅胶帽,并在使用前进行高温干热灭菌。

A:对B:错答案: 错2、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因此,用固体培养基分离微生物的纯培养是最重要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A:对B:错答案: 错3、所有的培养基都是选择性培养基。

A:对B:错答案: 对4、细菌的下列哪项特性一般不用作对细菌进行分类、鉴定?A:球菌的直径B:球菌的分裂及排列C:杆菌的直径D:杆菌的分裂及排列答案: 杆菌的分裂及排列5、( )不是鉴别染色。

A:抗酸性染色B:革兰氏染色C:活菌染色D:芽孢染色答案: 活菌染色6、用稀释摇管法所获得的微生物都是厌氧微生物。

A:对B:错答案: 错7、与其他电子显微镜相比,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可以对活体样本进行观察。

A:对B:错答案: 对8、科学家通过设计( )分离培养出特定环境中生长的微生物,尽管之前对这类微生物一无所知。

南昌大学852微生物2007-2019考研真题

南昌大学852微生物2007-2019考研真题

填空题:071.真核微生物核糖体类型为2. 是一种类似于有性生殖,但比它更为原始的一种生殖方式,他可使同种生物两个不同菌株的体细胞发生融合,且不以减数分裂的方式而导致低频率的基因重组并产生重组子。

3.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和4.侵染寄主细胞后暂不引起细胞裂解的噬菌体成为5.根瘤菌可与植物共生固氮。

6.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外界因素很多,除营养条件外,还有许多物理条件。

其中最主要的、和三项。

7.实验室常见的干热灭菌手段有和等。

8.单细胞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可分为、、、等四个时期。

9.微生物分类学的具体任务有三个即、、。

10.抗生素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能力可以从抗生素的和来评价。

081.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生长和以繁殖的较强的原核生物。

2.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氮源有和等,无机氮源有和等。

为节约成本,工厂中常用等作为有机氮源。

3.原核微生物的光能营养包括、和3个主要方式。

4.细菌肽聚糖由和交替交联形成基本骨架,再由交差相连,构成网状结构。

5. 是芽孢所持有的化学物质。

一般它随着芽孢的形成而形成,随芽孢的萌发而消失。

6.微生物系统命名法采用法,即加。

7.脂多糖是位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6-10nm)的类脂多糖类物质。

它由、和三部分组成。

8.鞭毛主要化学成分为,鞭毛主要功能为。

9.荚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和等,常采用方法进行荚膜染色。

10.霉菌细胞壁化学组成是等;酵母菌细胞壁化学组成是和等。

11.在真核微生物中,基因重组主要有、、和等形式。

12.枝原体突出的形态特征是,所以,它对青霉素不敏感。

13. 溶液适宜微生物的成长,溶液会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而溶液则会使细胞吸水膨胀,对细胞壁脆弱或丧失的各种缺壁细胞(如原生质体、球状体、支原体)来说,在此同上空溶液中还会破裂。

14.在混合菌样中获得纯菌株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和等。

15.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称。

091.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若单位体积所占有的面积称为。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08第八章微生物的遗传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08第八章微生物的遗传

第八章微生物的遗传概述:遗传(heredity or inheritanc® 和变异(variation)是生物体的最本质的属性之一。

遗传即生物的亲代将一整套遗传因子传递给子代的行为或功能。

变异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

基因型(ge no type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

表型(phe no type)某一生物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及内在特性的总和。

饰变( modification)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发生在转录、翻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

8.1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8.1.1三个经典实验1. 经典转化实验:1928年F.Griffith以Streptococcus pneumoniae为研究对象进行转化(transformation)实验。

1944年O.T.Avery等人进一步研究得出DNA是遗传因子。

S strun A2. 噬菌体感染实验:1952年Alfred D.Hershey和Martha Chase用32P标记病毒的DNA,用35S标记病毒的蛋白质外壳,证实了T2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

3.植物病毒的重建实1956年H.Fraenkel-Conrat用含RNA的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与TMV 近源的霍氏车前花叶病毒(Holmes ribgrass mosaic virus,HRV)所进行的拆分与重建实验证明,RNA也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8.2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基因组(genome是指存在于细胞或病毒中的所有基因。

细菌在一般情况下是一套基因,即单倍体(haploid);真核微生物通常是有两套基因又称二倍体(diploid )。

基因组通常是指全部一套基因。

由于现在发现许多非编码序列具有重要的功能,因此目前基因组的含义实际上是指细胞中基因以及非基因的DNA序列的总称,包括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调控序列以及目前功能还尚不清楚的DNA序列。

沈萍微生物学(第2版)知识点笔记课后答案

沈萍微生物学(第2版)知识点笔记课后答案

第1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微生物和你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残忍”的破坏。

1.有利方面(1)微生物为人类提供很多有用产品,例如:啤酒、抗生素。

(2)微生物参与地球上的物质循环。

(3)微生物为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生物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有害方面微生物引起的瘟疫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二、微生物学研究对象及分类地位(1)定义微生物学一般定义为研究肉眼难以看清的称之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的科学。

(2)微生物包括的种类① 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因子(卫星病毒、卫星RNA和朊病毒);② 原核细胞结构的细菌、古生菌;③ 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研究内容及分科微生物学已形成了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学,其又可分为许多不同的分支学科,并且还在不断地形成新的学科和研究领域。

其主要的分科见图1-1。

(a)基础微生物学(b)应用微生物学图1-1 微生物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三、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发展微生物的发现荷兰商人安东·列文虎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

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由列文虎克揭示的多姿多彩的微生物世界吸引着各国学者去研究、探索,推动着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表l—1列出了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表1-1 微生物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微生物学发展的奠基者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1)巴斯德的贡献① 彻底否定了“自生说” 著名的曲颈瓶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生说”,并从此建立了病原学说,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

② 免疫学―预防接种巴斯德研究了鸡霍乱,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以预防鸡霍乱病。

他为人类防病、治病做出了重大贡献。

③ 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④ 其他贡献-巴斯德消毒法和家蚕软化病问题。

(2)柯赫的贡献① 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② 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

③ 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原则。

微生物学作业题-复习题

微生物学作业题-复习题

微生物学作业题-复习题“微生物学”作业题第一章绪论1、微生物有哪些特点?其中最基本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2、什么是微生物学?它的研究内容是什么?3、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4、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5、为什么微生物学比动物学、植物学起步晚,但却发展迅速?并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明星”?6、简述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并描述其前景。

7、为什么说巴斯德和科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8、简述下列科学家对微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贡献:Lister, Grifith, Fleming, Avery, Waksman, Jacob & Monod, Ames, Woese, 汤飞凡,何大一。

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1、名词解释:微生物的培养物,菌落,斜面,平板,二元培养物,分辨率,显微技术,冰冻蚀刻技术。

2、菌种保藏的原理是什么?举出三种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并说明其操作过程。

3、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物象时,如何增加图象和视野的反差?4、叙述用油镜观察细菌形态的操作过程。

5、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有什么作用?6、扫描电子显微镜有什么特点?7、何为无菌技术?试列举属于无菌技术范围的具体实验操作环节及注意事项。

8、哪些固体培养基分离技术可以被用来获得目的微生物的纯培养?它们的适用范围及特点如何?9、在何种情况下你会选择使用液体分离法或单孢子(细胞)分离法来获得微生物的纯培养?10、为什么说菌种保藏技术对于微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你认为哪些菌种保藏技术可被用于保藏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11、使用油镜时为何要滴加香柏油?我们是否应该进一步寻找介质折射率更大的其他物质取替香柏油,以进一步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12、试总结、比较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透射显微镜、扫描显微镜在成像原理方面的异同点。

13、培养条件对微生物个体的大小有哪些影响?你是否能很快地在显微镜下区分同为单细胞的细菌、酵母菌和原生动物?第三章微生物的结构与类群1、解词:原核微生物,原生质体,细菌、真菌,霉菌,酵母菌,蕈菌,放线菌,蓝细菌,粘细菌,蛭弧菌,菌丝,菌环、吸器,菌核,子座,伴孢晶体,糖被,鞭毛,菌毛,性毛,芽孢。

第10章 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第10章 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 携带了氨卞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
➢ 多克隆位点区位于lacZ‘基因中,在此位点上插入外源基因会 导致lacZ‘基因失活,可利用蓝白斑筛选重组子 。
.
.
.
质粒的不足
(1)外源DNA≤15kb。 (2)转化效率低,约0.1%的转化率。
.
二、λ噬菌体克隆载体
λ噬菌体的优点: (1)遗传背景清楚; (2)容纳外源DNA≤23kb。 (3)高感染率100%,体外包装上外壳蛋白。 缺点:DNA分子很大;限制酶有很多切点,且多位
.
.
⑵ 插入一小段多克隆位点区
➢ 在α肽的编码区内插入一小段密集限制酶单一位点 的DNA片段,当外源DNA插入到这一区段,则会 破坏α互补作用。这时若将M13(含外源DNA)和 宿主细胞涂布在含有IPTG和X–gal培养基的平板 上,则形成无色噬菌斑。
.
➢ M13载体克隆外源DNA的能力较小,一般只适 于克隆300~400bp的外源DNA片段;
.
M13噬菌体的改造
➢ 野生型M13不适于作为克隆载体,因此人们对野生 型M13进行了改造,构建了一系列M13克隆载体。
➢ 在M13基因组中,除基因间隔区(IG)外,其他均 为复制和组装所必需的基因。
➢ 外源DNA插入IG区,可不影响M13活动,因此对 野生型M13的改造主要在IG区中进行。
.
⑴ 插入β-半乳糖苷酶选择标记
第十章
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技术
➢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把分离到的 或合成的基因经过改造,插入载体中,导入宿 主细胞内,使其扩增和表达,从而得到大量基 因产物,或令生物表现出新的形状。
.
基因工程大事记
1973 Cohen和Boyer第一次将重组体DNA转化大肠杆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 -阻 遏 物 阻遏
失活的活性蛋白
图 1 6 -1 原 核 生 物 结 构 基 因 的 4 种 表 达 调 控 类 型 (仿 B .L ew in :《 G E N E S 》 Ⅵ ,1 9 9 7 , F ig .1 2 .2 1 )
微生物学a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操纵子的转录调控实例
㈠、乳糖操纵子-----负控诱导系统; ㈡、色氨酸操纵子----负控阻遏系统
微生物学a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㈠、乳糖操纵子
➢大肠杆菌能利用乳糖作为碳源,而利用乳糖作为碳
源的酶只有当乳糖成为惟一的碳源时才会被合成。
➢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lactose operon)包括3个结构
基因:Z、Y和A。这三个结构基因被同一个转录单元 lacZYA所编码,它有一个启动子Plac。
微生物学a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 与DNA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一般是有两条相同的 多肽链组成的二聚体。
微生物学a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DNA结合蛋白的模体(motif)
(1)螺旋-转角-螺旋(helix-turn-helix,HTH) HTH的一端是由氨基酸形成的α-螺旋,又称为识别螺旋; “转角”由3个氨基酸组成;第二个螺旋以疏水相互作用稳定 第一个螺旋。 结合蛋白与DNA作用力:氢键、范德华力等非共价作用。
微生物学a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一、DNA结合蛋白
(1)非专一性结合蛋白:组蛋白与DNA结合,结果有时影响基 因表达。
(2)专一性结合蛋白: 有很多蛋白质可与DNA发生序列特异性 相互作用,这些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侧链通过与DNA的碱 基磷酸或戊糖分子发生作用;
➢ 结合部位往往在DNA大沟中,每条多肽链与一条DNA链结 合。
第九章 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9.1 概 述 9.2 转录水平调控 9.3 转录后调控
微生物学a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9.1 概 述
➢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酶是主要的基因
产物;
➢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两种主
要的代谢调节方式,即酶活性的调节和酶 量的调节。
微生物学a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 酶活性的调节:具体指一定数量的酶通过其分子构 象或分子结构的改变来调节其催化反应的速率,主 要是生化水平的调节(第五章)。
微生物学a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乳糖操纵子的编码产物
▪ lacZ编码β-半乳糖苷酶,它可以将乳糖水解为半乳糖
和葡萄糖。
▪ lacY编码半乳糖苷透性酶,它能将乳糖运送透过细菌
的细胞壁。
▪ lacA编码硫代半乳糖苷乙酰转移酶。
微生物学a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阻遏蛋白
➢操纵序列存在反向重复对称,正好与由四个相同亚
实例:大肠杆菌的Lac、Trp阻遏蛋白。
微生物学a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2)锌指(zinc finger)多见于真核 特点: Zn2+连结四个氨基酸(2个组氨酸,2个半胱氨酸) 形成α-helix(螺旋)形式的“指”,在大沟中与 DNA相互作 用。 一般多个锌指串联排列, 但不一定每个都接触DNA,其氮端形 成反向β折 叠,碳端形成α-helix,与DNA大沟特异性接触。
➢ 在正控阻遏系统中,效应物分子的存在使激活蛋白 处于非活性状态,转录不进行。
微生物学a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负调控
Lac O

正调控 A ra O
导 阻遏物 阻遏
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诱导物 诱导
失活的阻遏物
失活的活性蛋白 阻遏
活化的激活蛋白 诱导物
诱导
Trp O
遏 失活的活性蛋白
诱导
辅 -阻 遏 物 阻遏
活化的激活蛋白 诱导
微生物学a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3)亮氨酸拉扣(leucine zipper) ➢ 多肽链上每隔7个氨基酸有一个亮氨酸残基,这些残基形成了
一种二聚体化基序。亮氨酸拉扣不与DNA相互作用,只是保 持另外2 个α螺旋与DNA结合,稳定其空间构象。 ➢ 三种蛋白的共同特点:以α螺旋作为与DNA识别(作用)的 部位。
regulation);
微生物学a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9.2 转录水平调控
➢ 操纵子:原核生物细胞中,功能相关的基因组成操纵子结 构,由操纵区与一个或几个结构基因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结 构上、功能上协同作用的整体,受统一调节基因和启动区 的调控。
➢ 调节基因:可产生阻遏物或激活物蛋白调节操纵区,从 而控制结构基因的功能。
微生物学a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二、操纵子的转录调控
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上,根 据调控机制的不同可分为负转录调控(negative transcription regulation)和正转录调控(Positive transcription regulation)。
微生物学a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 酶量的调节包含: ➢ 1、基因(酶的基因)被转录成多少mRNA的转录水
平的调节。 ➢ 2、转录后mRNA转译出多少蛋白(酶)的过程。
微生物学a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基因表达调控
基因表达调控在两个水平上体现: (1) 转录水平上的调控(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2) 转录后水平上的调控(post-transcriptional
➢乳糖操纵子的这三个结构蛋白是作为一个多顺反子
的mRNA一起表达的。
➢lacZYA转录单元含有一个操纵区Olac,它位于
Plac启动子5’端的-5至+21之间。当阻遏蛋白结合 到操纵区时,便成为转录的强抑制物。
➢阻遏蛋白被一个独立的调节基因lac I所编码,lac I
也是乳糖操纵子的一部分; lac I位于Plac的上游。
➢负控阻遏系统--当阻遏蛋白与效应物结合时,结
构基因不转录。
微生物学a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正转录调控系统
➢ 在正转录调控系统中,调节基因的产物是激活蛋白 (activator),激活蛋白结合后, RNA聚合酶与 DNA的启动子结合,转录才会进行。
➢ 在正控诱导系统中,诱导物的存在使激活蛋白处于 活性状态,转录进行。
负转录调控系统
➢在负转录调控系统中,调节基因的产物是阻遏蛋白
(repressor)--阻止结构基因转录。其作用部位是 操纵区。它与操纵区结合,转录受阻。
➢负控诱导系统--诱导物不存在时,阻遏蛋白与操
纵区相结合,结构基因不转录;诱导物存在时,阻 遏蛋白与诱导物相结合,阻遏蛋白与操纵区分离, 结构基因转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