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成橡胶发展现状及发展历史研究
中国合成橡胶产业面临更大挑战

4 9 2
当
代
化
工
2 0 1 3 年 4月
开 补液 阀 ,至 液位正 常时关 阀 。 ( 7 ) 动设 备 的启停
5 总 结
“ 柴油低温临界吸收 一 碱液脱硫”恶臭治理技 术在某 炼油 厂酸性 水罐 排放气 治理 上 已得 到 了成 功 应用 ,油气 回收率 高达 9 5 % ,装 置运行 稳定 。废气 经过治理后完全符合《 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和《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的排放限值要求。装置 年回收油气量可达 3 0 0 t 以上 ,该恶臭治理与油气 回收技 术具 有 明显 的经 济效 益和社会 效益 。
图 2 酸性水罐顶排放气 治理装置 图
F i g . 2 Th e e lu f e n t g a s t r e a t me n t d e v i c e
酸J 生水罐 排放气 气量 随天 气变化 密切相 关 ,酸 性 水罐 白天 呼气 ,夜 晚吸气 。所 以恶臭治 理装 置 中 引气用 的液环 压缩机 一般 间断操 作 。恶臭 治理装 置 对 废气 的净 化效果 明显 , 装 置实 际运行 数据 见表 2 、 表 3 。由表 可知 , 净化气 的烃 排放浓 度小 于 2 5 g / m , 硫 化氢排 放浓 度小 于 1 0 mg / m。 , 油气 回收率达 9 5 %。
同时 , 我 国合成橡胶产业面临更大的挑 战。首先 ,我国合成橡 胶产 能过剩 问题 日益严峻。国内合成橡胶产业的生产 能力 已经
远远超过实际市 场需求 ,市场 的承载量已经无法完全消化行业的生产总量 。相关数据显示 ,十一五以来 ,国内合成橡胶 产业 持续每年新增装 置能力 3 0万 ~5 0万吨, 但 国内产量 的增长速度明显 低于产能的增长速度。全行业装置能力发挥率 已从 2 0 0 8 年的 8 4下降到 了 2 0 1 1年的 7 8 。据预测 ,2 0 1 5年全国合成橡胶装置能力将达 6 2 2万吨 ,而乐观的国内市场需求量仅为 5 0 7 万吨左右 。产能过剩的局面将进一步显现 。
合成橡胶及其发展

合成橡胶及其发展合成橡胶是一种由化学方法合成的人造橡胶,它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天然橡胶相比,合成橡胶具有更高的强度、耐磨、耐油和抗老化等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胎、橡胶制品和工业管道等领域。
以下将详细介绍合成橡胶的发展过程和相关技术。
合成橡胶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二战期间。
在当时,日本和德国等国家封锁了天然橡胶的供应,迫使其他国家寻求一种替代品。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如何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橡胶。
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20世纪30年代末取得了成功,首批合成橡胶成品得以生产。
最早合成橡胶的方法是通过聚合丁二烯来实现的。
聚合丁二烯是利用碱金属作为催化剂,将丁二烯单体的分子进行化学反应,将其连接成聚合物链的过程。
这种方法成功地产生了一种合成橡胶,但其强度和耐磨性较低。
为了改善这些性能,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改变聚合反应条件和添加不同的助剂,例如硫化剂和增塑剂等。
这些改进使得合成橡胶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随着合成橡胶的发展,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更多类型的合成橡胶。
世界上最常见的合成橡胶有丁苯橡胶(BR)、聚异戊二烯橡胶(IR)、聚丙烯橡胶(EPDM)等。
每种合成橡胶都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例如,丁苯橡胶具有很高的耐磨性和抗老化性能,适用于制造高性能轮胎;聚异戊二烯橡胶具有极好的撕裂强度和拉伸强度,适用于制造橡胶制品;聚丙烯橡胶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耐化学腐蚀性能,适用于工业管道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合成橡胶的性能,科学家们还研究了一系列的技术和工艺。
例如,改变聚合反应条件,可以控制合成橡胶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结构,从而影响其性能。
此外,利用填充剂和添加剂等,可以改善合成橡胶的加工性能和特定应用的性能。
填充剂通常是一种细粒度的无机物质,如炭黑和二氧化硅等,可以增加合成橡胶的强度和耐磨性。
添加剂是一种化学剂,用于调整合成橡胶的硬度、柔韧性和化学性质。
合成橡胶的发展对现代工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不仅提高了汽车轮胎的性能和寿命,还推动了橡胶制品和工业管道等行业的发展。
【精品文档】我国橡胶助剂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橡胶助剂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概述橡胶助剂是橡胶工业重要的辅助原料。
按传统分类,橡胶助剂可以分为硫化助剂、防护助剂和加工助剂三大类。
橡胶剂在改善橡胶加工工艺、节约能源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橡胶助剂行业经过40年的发展,形成了完善的生产、销售和研究开发体系。
尤其是“九五”和“十五”期间,随着我国子午线轮胎技术的引进,大量合资和独资企业生产轮胎和高性能橡胶制品的需求,刺激和推动了我国橡胶助剂的生产与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品种、产量、质量及产品结构快速发展与调整,目前已基本满足国内橡胶工业的需求。
二、生产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橡胶助剂总生产能力约为14万t/a,年总产量超过10万t。
生产能力超过千吨的橡胶助剂企业有80余家,分布在18个省、市,形成了南京化工厂、兰州化学公司有机厂、浙江永嘉化工厂、镇江第二化工厂、甲川染料厂、湖南株州助剂厂等为代表的生产基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橡胶助剂工业完成了20类68个新助剂产品的工业开发,产品品种由原来的100多个扩大到200多个。
其中,硫化促进剂主要品种有促进剂M、DM、CZ、TBBS、D、TMTD、TETD、TMTM、NA-22、ZDC、PX等;防老剂主要品种有防老剂4020、4010NA、4010、RD、BLE、SP、264、MB等;加工助剂有防焦剂、增粘树脂、硫化剂、塑解剂、补强树脂、分散剂等。
为了适应橡胶工业发展的需求,我国一直在调整产品结构,不断降低低效、高毒的噻唑类促进剂和萘胺类防老剂产量,提高性能优良的次磺酰胺类促进剂和对苯二胺类防老剂的产量。
近年来,我国橡胶助剂不仅满足国内橡胶工业的发展,还有一定量的出口,但总的看来,产品档次不高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子午胎用的高效低毒助剂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大量进口。
从生产总量上来看,我国促进剂和防老剂总产量分别增加了3.09万t和1.44万t。
年平均增长率分别高达14%和9.4%,大大高于世界2%~3%的平均水平,说明我国橡胶助剂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
中国乙丙橡胶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预测

中国乙丙橡胶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预测一、行业发展现状:1.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橡胶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乙丙橡胶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建筑、电子、医疗和日用品等多个领域,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2.产能扩张:中国乙丙橡胶生产企业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的产能扩张,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纷纷启动。
例如,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等大型企业相继投入乙丙橡胶生产线建设,提高了国内乙丙橡胶的产能。
3.技术进步:中国乙丙橡胶行业在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环保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些企业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4.外贸出口增长:中国乙丙橡胶产品出口量不断增加,成为世界乙丙橡胶的主要供应国之一、中国乙丙橡胶产品在价格和质量上具有竞争优势,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
二、未来前景预测:1.市场需求稳定增长:随着乘用车市场的持续扩大、建筑业的发展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中国乙丙橡胶的市场需求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另外,乙丙橡胶在医疗、日用品等领域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拓展。
2.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中国乙丙橡胶企业需要加大科研力度,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行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提高产品质量、开发高性能乙丙橡胶,将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3.环保要求不断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中国乙丙橡胶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环境压力。
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减少排放,以满足环保要求。
4.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乙丙橡胶是全球化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激烈。
中国乙丙橡胶企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升运作效率,从而在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综上所述,中国乙丙橡胶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产量增长、技术进步、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以及国际化竞争等因素将推动行业的发展。
但同时也面临环保压力和国际市场竞争等挑战,需要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合成橡胶的用途和分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合成橡胶的用途和分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是关于合成橡胶的定义和重要性的介绍。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写作方式:合成橡胶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造出来的具有橡胶特性的一种材料。
相比于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控制其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其具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合成橡胶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如轮胎和密封件等,还用于制造各种橡胶制品,如橡胶管、橡胶垫、橡胶手套等。
此外,合成橡胶还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医疗、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合成橡胶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爆发导致天然橡胶供应不足,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替代品。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并成功地合成了橡胶。
自那时以来,合成橡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并推动了全球化学工业的发展。
合成橡胶的研发与应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通过合成橡胶的广泛使用,我们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各类橡胶制品的需求,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合成橡胶还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天然橡胶资源的依赖。
本文将对合成橡胶的用途和分类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期进一步了解合成橡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未来发展前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章节和内容组织进行阐述。
下面是一种可能的编写方式:在本篇文章中,将对合成橡胶的用途和分类进行详细的探讨。
本文将按照以下章节进行展开。
在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合成橡胶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的背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然后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即包括了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最后指明了本文的目的,即探究合成橡胶的用途和分类。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
首先,将回顾合成橡胶的概念和历史发展,探究其如何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其次,将介绍合成橡胶的主要用途,包括在轮胎、橡胶制品、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最后,将探讨合成橡胶的分类和特点,包括根据化学结构和性质进行的分类,以及合成橡胶具有的优点和局限性。
中国合成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合成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合成橡胶概述合成橡胶,又称为合成弹性体,是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人工合成的高弹性聚合物,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
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绝缘性、气密性、耐油、耐高温或低温等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
从产品形态上可以分为液体橡胶、固体橡胶、乳胶和粉末橡胶等,根据形成过程又可分为热塑性橡胶和硫化型橡胶。
合成橡胶种类较多,因此下游应用极其广泛,可大致分为民用领域和工业领域两部分。
民用领域包括日用品、建筑装饰胶粘剂、制鞋业等行业,工业领域包括汽车、航空航天、农业等行业。
下游市场的需求受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较大。
二、合成橡胶产量2004年以来我国合成橡胶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部分产品品质和装置规模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半年我国合成橡胶供需两方面受到冲击,下半年受市场回暖、价格降低、出口退税等多重因素影响,产量逆势上扬。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合成橡胶产量为811.7万吨,同比增长9.72%。
受益于下游需求的推动,我国企业纷纷投产,产能持续提高。
目前我国合成橡胶行业产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产能占比达到66%。
另外,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也有产能分布,分别占比15%、11%、8%。
但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不断扩产,导致产能过剩现象严重,这需要企业、行业和政府共同发力,盘活闲置产能,减少资源浪费。
三、合成橡胶进出口量2019年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我国合成橡胶进口量下降至54955吨,同比下降19.2%。
2020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我国合成橡胶产量有所下降,使得进口量上升,相对于2019年上升幅度达到14.04%。
2021年中国合成橡胶进口量继续上升,达到71633吨,同比上升14.3%。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合成橡胶出口量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国内合成橡胶产能的增长,使得国内合成橡胶的产能已经超过需求,因此我国合成橡胶出口量才呈现上升趋势。
合成橡胶行业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ppt

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规范产品生产流程和质量标准,提高 产品质量和一致性,增强市场竞争力。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严重
传统合成橡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措施
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减排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 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04
具体实施方案及计划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抑制产能盲目扩张
总结词:科学规划
详细描述:合成橡胶行业的发展应当遵循科 学的发展规划,以抑制产能盲目扩张。制定 发展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资源供 应、环保要求等因素,避免过度扩张导致供
过于求。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
总结词
产学研合作
详细描述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是解决合成橡胶行业痛点的关键。通过与高校和 研究机构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
产生的原因
合成橡胶产能扩张过快,部分企业盲目跟风,忽视了市场需 求的变化,同时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也是加剧产能过剩的 原因之一。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
在合成橡胶行业,部分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核心 竞争力。
产生的原因
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科研人才短缺,同时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机制,无 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2023
合成橡胶行业行业痛点与 解决措施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合成橡胶行业痛点分析 • 针对痛点的解决措施 • 具体实施方案及计划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行业现状
1
我国合成橡胶的产业现状分析

我国合成橡胶的产业现状分析【摘要】合成橡胶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合成橡胶工业在我国经历一段快速的发展历史,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之一。
2011年,我国合成橡胶工业的产能和消费量均跃居全球第一,虽然我国是合成橡胶的产需大国,但合成橡胶的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合成橡胶产业的供需、市场、价格和生产企业的现状,找出我国合成橡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合成橡胶;产业现状;市场分析【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2我国合成橡胶工业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通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发展形成了拥有7大系列的产品,年产量接近400万吨的大产业。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合成橡胶发展的黄金时间,产需两旺,利润高。
2012年,我国合成橡胶产能达391.4万吨,产量达386万吨,均位于世界第一,中石油和中石化是我国合成橡胶的两大龙头企业,其产能占据了我国合成橡胶总产能的50%左右。
我国合成橡胶工业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供需失衡、产能过剩大等一系列的问题。
1 我国合成橡胶的生产现状1.1产能与产量2011年,我国合成橡胶(七大基本胶种丁苯橡胶(sbr)、顺丁橡胶(br)、乙丙橡胶(epr)、氯丁橡胶(cr)、丁基橡胶(iir)、丁腈橡胶(nbr)和异戊橡胶(ir)等七大合成橡胶及sbcs,下同)产量为267.2万吨,同比增长10.9%;进口量为126.3万吨,同比减少9.2%;出口量为25.5万吨,同比增长23.9%;表观消费量为367.9万吨,同比增长2.4%。
合成橡胶国内产品自给率为72.6%,较2010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
图1-1是2003-2012年我国合成橡胶的累计产量:图1-1 2003-2012年我国合成橡胶的年产量数据来源:国信期货研发部近年来,由于合成橡胶下游产业需求不断增大,导致我国合成橡胶产业快速发展,我国合成橡胶主要品种产能从2005年的133万吨上升到2010年的282万吨,新增产能149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5.6%,2012年底,我国大陆地区合成橡胶总产能达到391万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合成橡胶产业现状及发展胶外均能生产。
目前国内生产的主要合成橡胶产品是:丁苯橡胶(SBR)、丁二烯橡胶(BR)、丁橡胶(CR)、丁腈橡胶(NBR)、乙丙橡胶(EPDM)和丁基橡胶(IIR)等基本合成橡胶,以及苯乙类热塑性丁苯橡胶(SBCs),还生产多种合成胶乳及特种橡胶。
一、世界SR市场引擎地位日显根据国际合成橡胶生产商协会(IISRP)统计,世界合成橡胶生产装置总能力1389.7万吨007年年底),其中中国为160.7万吨,占11.6%;2008年世界合成橡胶消费量为1317.2万吨,中中国相应品种的消费量为266.8万吨,占20.3%。
我国合成橡胶产能占世界总量比例见表1。
2009年中国合成橡胶装置能力和消费量与2007年相比均有显著增加,今后中国在世界合成胶市场的份额还将继续提升。
二、装置能力达250万吨“十一五”期间,中国合成橡胶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四年内已新增能力117万吨/年:均增长17.1%,主要合成橡胶(不包括胶乳和其它特种胶,下同1产量增加65万吨,年均增长 这四年时间内的新增能力相当于2000年前四十多年发展能力的总和。
我国合成橡胶装置能跨上第一个百万吨的台阶经历了40多年,进入第二个百万吨能力只经历了8年,再过一、二年进入第三个百万吨能力台阶,中国合成橡胶产业正处在一个空前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我国主合成橡胶产能和产量见表2。
2009年来全国合成橡胶生产企业共有20家.其中装置能力在年产15万吨以上企业共有9 (表5),装置能力共199万吨,占全国总能力的80%。
出的是,2009年末其它企业的58万吨合成橡胶装置能力中,台资和外资企业投的装置能力为53万吨。
若按其控股的母公司——台湾合成橡胶公司在南通的BR和SBCs,台橡司在大陆的合成橡胶总能力已达25万吨/年,占总量的10%,台湾南帝(生产NBR)、李长荣(生SBS),也均把合成橡胶发展的重点从台湾本岛转向了中国大陆。
中国2009年主要合成橡胶品种装置能力共250万吨(表6),其中SBR、BR和SBCs的能力共9万吨,占总量的92%。
三、新技术新装备促进产业发展过去的四年中,一批国内开发的产业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合成橡胶产业采用自己开的技术实现了苯乙烯类共聚弹性体中的高档产品SEBS的产业化生产;采用国内整合技术建成多套10万吨,年丁苯橡胶装置和5万吨/年丁腈橡胶装置,9万吨,年卤化丁基橡胶产业化设计术开友成功,稀土丁二烯橡胶工业化开发和异戊橡胶技术开发取得新进展,还采用引进技术成数套技术先进的生产装置。
在原料生产方爵;实现了采用国内技术设计、建设大型丁二烯置,一大批年产10万吨以上的丁二烯生产装置建成开车,乙烯副产裂解碳五全分离及综合利的技术和产业规模取得好的进展。
这些新技术的采用,大大增强了国内合成橡胶产业的竞争力。
目前,还有一批先进、实用和有发展潜力的技术深受人们关注并正在逐步实现工业化,异戊橡胶、戊丁橡胶等。
四、主要合成橡胶产品产量达197万吨近十年来,中国合成橡胶产量一直呈快速增长.只有2008年因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增长趋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我国合成橡胶产量状况见图1。
产量1为国内有关方面统计数据,产量2为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统计的国内基本胶种加SBCs的总产量。
全国主要合成橡胶(不包括胶乳和特种胶)总产量达到197万吨,同比增长l7中协会成员企业全年总产量186.5万吨。
在全国总产量中,SBR、BR和SBCs木三大品种产量共1.5万吨,占总量的92%;全年合成橡胶总产量达到或超过20万吨的生产企业是:中国石化燕石化、齐鲁石化、巴陵石化,申华化工;产量在15万吨以上的企业是: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州石化,中国石化高桥石化。
2008年外资及台资企业新建的合成橡胶装置,2009年全年产能体利用率已经达到60%-70%。
2009年我国合成橡胶产业从2008年后半年的萧条中重获发展。
据合成橡胶协会统计,协会员单位2008年遭遇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市场需求急剧下降.产品价格高台跳水,自7月份以后产量持续下降。
2009年主要合成橡胶月产量从3月份开始又回复到2008年同期水平,6月份以产量与2008年相比有明显增长,并保持平稳回升,大大提升了全年合成橡胶的总产量。
2008-09年国内合成橡胶月产量变化趋势见图2,2009年我国部分合成橡胶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见表 五、增加了一批新产品“十一五”期间,中国石化巴陵公司采用国内开发技术实现SEBS工业化生产、国内市场份不断提升;高桥石化引进技术的装置生产低顺BR,提供给国内高坤聚苯乙烯作为改性剂,并始了SSBR的正常生产;为应对欧盟REACH法案要求,申华化工、齐鲁石化、兰州石化等多家企已在工业装置上生产了低多环芳烃填充油的乳聚丁苯充油胶;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已生产了多稀±BR。
异戊橡胶、卤化丁基橡胶等新装置正在加紧建设,将很快建成投产。
这些新产品,为国内轮胎为代表的橡胶加工企业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提供适用的合成橡胶新材料。
六、原料供应链更为巩固中国乙烯工业的大发展.为中国合成橡胶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各种原料资源,为发展多种合橡胶产品打下原料基础。
国食成橡胶协会的统计,2009年协会成员企业丁二烯产量达1218万吨,如加上成投产的福建和新疆 独山子乙烯工程和国内其它企业的丁二烯生产量.2009年全国丁二烯产约为145万吨,创历史新高。
由于上半年国内乙烯装置因市场低迷开工不足以及新建乙烯装置成投产时间的延后,全国2009年全年丁二烯净进口量达257万吨,创历史新高。
但随着福建和山子乙烯工程的新建丁二烯装置投产,国内丁二烯供应量增加,进口量迅速回落,我国2009 11月份的丁二烯净进口量下降到仅为0.9万吨。
国际原油价格的回升和国内丁二烯原料供应市场的短缺,引导丁二烯市场价格从低谷回,并支撑了合成橡胶市场价格回升到适当水平。
乙烯工业的发展将为合成橡胶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丰富充足的原料。
七.多种所有制企业进入产业竞争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对石油化工产业的重组,特别是对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重组,促了石油化工的市场竞争,促进了乙烯工业的发展.也进一步为合成橡胶工业增加了活力。
由于轮胎为代表的外资橡胶加工产业向中国大陆的迅速推进和发展,增加了国内合成橡胶需求,吸引着一些国际SR生产商进入国内投资设厂,以台湾合成橡胶公司为代表的多个生产投资大陆建设SR生产厂,装置能力增长显著.2009年底外资或外资控股合成橡胶装置能力已达53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1%。
一批民企和地方企业投巨资进入合成橡胶产业,2009年有多个民营或地方企业投资的合成胶项目相继举行开工典礼或进入实施阶段,项目涉及SBR、BR、NBR、丁基橡胶(IIR)和异戊橡(IR)多个产品。
全国目前在建和计划建设的合成橡胶项目有10多个,总产能在147万吨以上,中民营企业项目的装置能力在50万吨以上,2009年主要在建项目有: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5吨/年BR、宁波顺泽橡胶有限公司5万吨/年NBR、天津陆港石油橡胶有限公司10万吨/年SBR、岛伊科思新材料公司3万吨/年IR、浙江信汇合成新材料有限公司5万吨/年IIR和盘锦和运实业团有限公司6万吨/年IIR等。
八、产业发展的竞争压力仍然严峻1.周边能力过剩国家产品将继续挤占国内市场随着发达地区橡胶加工产业向国外转移,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成橡胶过剩,中国是重要的出口目标市场。
目前已有百万吨以上合成橡胶进口产品占市场,根据市场机制,这部分难以完全由国内产品替代,并将继续挤占中国市场。
2.国内产能过剩形势渐显2009年我国主要合成橡胶的产能为250万吨,产量196万吨,净进口量为122万吨。
各品种的置能力发展状况很不平衡,个别品种如苯乙烯类弹性体(SBCs)的国内装置能力已经高于国内场消费量;即使是目前市场占有率较低的产品如NBR(2009年占30%),随着新装置建成投产,10年能力满足率可以达到83%。
其它如丁苯橡胶、氯丁橡胶和丁二烯橡胶的能力满足率也达到80%—90%。
加上国外产品对国内市场的挤占,为国内装置建设项目剩余的市场份额日趋减。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在建和计划建设装置能力在147万吨以上,按照此计划,全国合成胶装置能力在几年内将达到400万吨左右。
我国在建和计划中的合成橡胶装置能力见表8。
3.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随着国内一批又一批的合成橡胶新装置建成投产,一些合成橡胶品种的国内市场将逐渐由前供不应求向供需基本平衡、再到供过于求转变,一些生产常规通用品种的合成橡胶项目会着供应能力过分扩展而缩小预期收益。
而能为一些后续产品提升性能、提高性价比的专用、殊合成橡胶产品的消费还主要依靠国外进口产品。
因此国内合成橡胶产业必须十分重视技术步,积极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为后续用户多增加环保型、高价值、专用牌号产品的产量,以高我国合成橡胶的整体水平。
4.产品的技术和环保门槛进一步提升今后市场对产品的环保和节能要求,更为苛刻,如以前认为的丁苯橡胶中不含亚硝酸盐的品为环保产品;欧盟的REACH法案进一步对多环芳烃含量作出了更为严厉的限制;美国等对汽的能耗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今后轮胎节能是一个重要指标。
合成橡胶行业十分重视新产品的开发,但新产品推向市场的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对稀顺丁橡胶、节能型溶聚丁苯橡胶、集成橡胶(SIBR)等产品的技术开发均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模市场的产品,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配套开发,也需要更多的下游用户技术部门。
合成橡胶生产商需要与下游产业建立更为密切的战略合作,才能尽快将合乎需要的新材料 九、2010年国内合成橡胶的发展2010年进入试车投产的装置规模在30万吨以上,主要有:山西大同3万吨/年CR、山东玉皇5吨/年BR、宁波顺泽5万吨/年NBR、天津陆港10万吨/年SBR等。
2010年底,全国主要合成橡胶置能力将达280万吨以上。
2010年国内丁二烯生产量将会有较大的增加,全国丁二烯供应相对比较充足。
2008年和2009年建成投产的合成橡胶装置.2010年将继续发挥产能并逐渐达到正常设计负,产量进一步上升;另外,多套在建合成橡胶装置进入试车并转入试生产阶段,也增加了合橡胶的供应量。
预计2010年国内SBR、BR、NBR、CR及SBCs的生产量均会有较多增长。
国产合橡胶供应量的进一步增加,将为国内橡胶加工行业提供更多选择国产合成橡胶原材料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