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射实验报告参考内容

合集下载

透射电镜实验报告

透射电镜实验报告

透射电镜实验报告透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简称透射电镜,是把经加速和聚集的电子束投射到非常薄的样品上,电子与样品中的原子碰撞而改变方向,从而产生立体角散射。

散射角的大小与样品的密度、厚度相关,因此可以形成明暗不同的影像。

通常,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为0.1~0.2nm,放大倍数为几万~百万倍,用于观察超微结构,即小于0.2µm、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清的结构,又称“亚显微结构”。

成像原理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可分为三种情况:吸收像:当电子射到质量、密度大的样品时,主要的成相作用是散射作用。

样品上质量厚度大的地方对电子的散射角大,通过的电子较少,像的亮度较暗。

早期的透射电子显微镜都是基于这种原理。

衍射像:电子束被样品衍射后,样品不同位置的衍射波振幅分布对应于样品中晶体各部分不同的衍射能力,当出现晶体缺陷时,缺陷部分的衍射能力与完整区域不同,从而使衍射钵的振幅分布不均匀,反映出晶体缺陷的分布。

相位像:当样品薄至100Å以下时,电子可以传过样品,波的振幅变化可以忽略,成像来自于相位的变化。

组件电子枪:发射电子,由阴极、栅极、阳极组成。

阴极管发射的电子通过栅极上的小孔形成射线束,经阳极电压加速后射向聚光镜,起到对电子束加速、加压的作用。

聚光镜:将电子束聚集,可用已控制照明强度和孔径角。

样品室:放置待观察的样品,并装有倾转台,用以改变试样的角度,还有装配加热、冷却等设备。

物镜:为放大率很高的短距透镜,作用是放大电子像。

物镜是决定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能力和成像质量的关键。

中间镜:为可变倍的弱透镜,作用是对电子像进行二次放大。

通过调节中间镜的电流,可选择物体的像或电子衍射图来进行放大。

透射镜:为高倍的强透镜,用来放大中间像后在荧光屏上成像。

此外还有二级真空泵来对样品室抽真空、照相装置用以记录影像。

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构包括两大部分:主体部分为照明系统、成像系统和观察照相室;辅助部分为真空系统和电气系统。

材料电镜扫描透射分析实验报告范文透射电镜实验报告范文

材料电镜扫描透射分析实验报告范文透射电镜实验报告范文

材料电镜扫描透射分析实验报告范文透射电镜实验报告范文实验一材料的电镜(扫描透射)分析扫描电镜一实验目的1了解扫描电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2掌握扫描电镜样品的准备与制备方法3了解扫描电镜图片的分析与描述方法二扫描电镜结构与原理(一)结构1.镜筒镜筒包括电子枪、聚光镜、物镜及扫描系统。

其作用是产生很细的电子束(直径约几个nm),并且使该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同时激发出各种信号。

2.电子信号的收集与处理系统在样品室中,扫描电子束与样品发生相互作用后产生多种信号,其中包括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某射线、吸收电子、俄歇(Auger)电子等。

在上述信号中,最主要的是二次电子,它是被入射电子所激发出来的样品原子中的外层电子,产生于样品表面以下几nm至几十nm的区域,其产生率主要取决于样品的形貌和成分。

通常所说的扫描电镜像指的就是二次电子像,它是研究样品表面形貌的最有用的电子信号。

检测二次电子的检测器(图15(2)的探头是一个闪烁体,当电子打到闪烁体上时,1就在其中产生光,这种光被光导管传送到光电倍增管,光信号即被转变成电流信号,再经前置放大及视频放大,电流信号转变成电压信号,最后被送到显像管的栅极。

3.电子信号的显示与记录系统扫描电镜的图象显示在阴极射线管(显像管)上,并由照相机拍照记录。

显像管有两个,一个用来观察,分辨率较低,是长余辉的管子;另一个用来照相记录,分辨率较高,是短余辉的管子。

4.真空系统及电源系统扫描电镜的真空系统由机械泵与油扩散泵组成,其作用是使镜筒内达到10(4~10(5托的真空度。

电源系统供给各部件所需的特定的电源。

(二)工作原理从电子枪阴极发出的直径20(m~30(m的电子束,受到阴阳极之间加速电压的作用,射向镜筒,经过聚光镜及物镜的会聚作用,缩小成直径约几毫微米的电子探针。

在物镜上部的扫描线圈的作用下,电子探针在样品表面作光栅状扫描并且激发出多种电子信号。

这些电子信号被相应的检测器检测,经过放大、转换,变成电压信号,最后被送到显像管的栅极上并且调制显像管的亮度。

光的透射实验报告单

光的透射实验报告单

光的透射实验报告单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光的透射现象,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并观察透射对光的折射、反射等现象的影响。

2. 实验器材- 光源:白炽灯或激光器- 透明介质:玻璃板、水、油等- 光屏- 实验台- 尺子- 透明直尺3.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并将光源放置于实验台上。

2. 在光源的正前方放置透明介质,如玻璃板。

3. 在透明介质的一侧放置光屏,以接收透射光线。

4. 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其能够清晰观察到透射光线。

5. 测量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并记录下来。

6. 更换不同介质,如水、油等,重复步骤4和步骤5。

7. 观察不同介质对透射光线的影响,并记录下相关观察结果。

4.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对透射光线的弯曲程度有影响。

- 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导致透射光线的弯曲程度不同。

- 透明介质的厚度也会影响透射光线的弯曲程度。

5.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了光的透射现象,并研究了透明介质的折射对透射光线路径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折射率和介质厚度会改变透射光的路径。

这一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于光学器件和光通信等领域。

6. 实验改进为了进一步改进实验,可以考虑以下方面:- 使用更多不同介质进行实验,扩大实验数据的范围。

- 考虑引入光的频率和波长的因素,研究它们对透射现象的影响。

- 进行更精确的测量,以提供更准确的实验结果。

7. 参考文献(列出在实验中参考或引用到的文献列表)。

声波透射法实验报告(3篇)

声波透射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声波透射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无损检测,分析其内部缺陷的位置、大小和性质,验证声波透射法在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二、实验原理声波透射法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声学参数变化来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方法。

当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时,遇到缺陷(如裂缝、孔洞等)时,会发生透射、反射和散射现象。

通过分析超声波的传播时间、波幅、频率等参数的变化,可以判断混凝土内部的缺陷情况。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混凝土试块(尺寸为100mm×100mm×100mm)。

2. 实验设备:- 超声波检测仪- 发射换能器- 接收换能器- 测量尺- 计算机及数据处理软件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混凝土试块切割成100mm×100mm×100mm的标准尺寸。

2. 安装声测管:在混凝土试块的两个相对侧面各安装一个声测管,声测管内插入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

3. 发射与接收超声波:开启超声波检测仪,将发射换能器置于声测管内,向混凝土试块发射超声波;同时,将接收换能器置于另一声测管内,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

4. 测量声学参数:记录超声波的传播时间、波幅和频率等参数。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得出混凝土内部缺陷的位置、大小和性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混凝土试块内部存在一个直径约为10mm的孔洞,位于试块中心。

- 通过声波透射法检测,发现孔洞处的声波传播时间延长,波幅减小,频率降低。

2. 结果分析:- 孔洞处的声波传播时间延长,说明超声波在孔洞处发生了散射和绕射,导致传播路径变长。

- 波幅减小和频率降低,说明孔洞处的声波能量发生了衰减。

- 根据声学参数的变化,可以判断出孔洞的位置、大小和性质。

六、实验结论1. 声波透射法在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中具有可行性,可以有效地检测混凝土内部的缺陷。

投射实验报告

投射实验报告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LiNi0.5Mn1.5O4图像显微分析一、实验目的1、练习并熟悉T12电镜操作规程2、熟悉透射电镜中的质厚衬度、衍射衬度以及相位衬度的区别与产生原因。

3、学习高分辨与衍射图的标定以及进行EDX分析。

4、学习拍摄低倍形貌像、电子衍射图像和HRTEM图像以及EDX图片拍摄操作过程。

二、实验原理(500字以内)1. 简述电子衍射、TEM中的几种衬度原理(质厚衬度、衍射衬度和相位衬度)的基本原理质厚衬度:是指一种由散射吸收衬度,散射物不同部位对入射电子的散射吸收程度有差异而引起的衬度。

它与散射物不同部位的密度和厚度的差异有关。

非晶样品透射电子显微图像衬度是由于样品不同微区间存在的原子序数或厚度的差异而形成的,即质量厚度衬度。

质量厚度数值较大的,对电子的吸收散射作用强,使电子散射到光栏以外的要多,对应较暗的衬度。

质量厚度数值小的,对应较亮的衬度。

衍射衬度:晶体试样在进行TEM电镜观察时,由于各处晶体取向不同和(或)晶体结构不同,满足布拉格条件的程度不同,使得对应试样下表面处有不同的衍射效果,从而在下表面形成一个随位置而异的衍射振幅分布,这样形成的衬度,称为衍射衬度。

这种衬度对晶体结构和取向十分敏感,当试样中某处含有晶体缺陷时,意味着该处相对于周围完整晶体发生了微小的取向变化,导致了缺陷处和周围完整晶体具有不同的衍射条件,将缺陷显示出来。

相位衬度:利用电子束在试样出口表面相位不一致而转换成强度差所形成的衬度。

2. 样品信息:指出LiNi0.5Mn1.5O4的晶体结构、<110>带轴的二维结构本实验所用样品为计量比LiNi0.5Mn1.5O4的一种有序型的尖晶石结构,属于Pd3m空间群,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图1:LiNi0.5Mn1.5O4的晶体结构绿色小球代表Li,占据8a四面体中心位置;紫色小球和灰色混合小球代表Ni或Mn,占据16d八面体中心位置;红色小球代表O,占据32e位。

透射实验报告参考内容

透射实验报告参考内容

实验3——TEM结构及组织观察一、实验内容(5’)1 学习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2 熟悉塑料-碳二级复型及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3 学会分析典型组织的图像二、实验目的及要求(5’)1 熟悉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 熟悉塑料-碳二级复型及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3 了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操作规程4学会分析典型组织的图像三、实验仪器设备(5’)1 透射电子显微镜(型号:)2 离子减薄仪,电火花切割机3 真空镀碳膜仪,AC纸4 超声波清洗仪,电吹风5 试样四、实验原理(10’)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以短波长的电子束为照明源,用电磁透镜成像,并与特定的机械装置、电子和高真空技术相结合所构成的现代化大型精密电子光学仪器。

(一)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和特点透射电子显微镜简称透射电镜,是一种电子束透过样品而直接成像的电镜。

使用短波长的入射电子束与样品作用后产生的透射电子(主要是散射电子)为信号,通过电磁透镜将其聚焦成像,并经过多级放大后,在荧光屏上显示出反映结构信息的电子图像。

透射电镜的特点是分辨率高,已接近或达到仪器的理论极限分辨率(点分辨率0.2~0.3nm,晶格分辨率0.1~0.2 nm);放大倍率高,变换范围大,可从几百倍到数十万倍(最高已达80万倍);图像为二维结构平面图像,可以观察非常薄的样品(样品厚度为50 nm左右);样品制备的超薄切片为主,操作比较复杂。

透射电镜适用于样品内部显微结构及样品外形(状)的观察,也可进行纳米样品粒径大小的测定。

(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尽管近年来商品电镜的型号繁多,高性能多用途的透射电镜不断出现,但总体说来,透射电镜一般由电子光学系统、真空系统、电源及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此外,还包括一些附加的仪器和部件、软件等。

(1)电子光学系统:此系统包括电子枪,即电子发射源。

电子枪系由阴极、栅极、阳极3个电极组成的静电系统,经50~120 KV的电压加速,成为高速电子流投向聚光镜。

透射比检测报告

透射比检测报告

透射比检测报告
透射比检测报告是一份记录了关于透射比测试结果的文件。

透射比是指光线穿过某种材料或物体后的透过量与入射量之比。

以下是一份透射比检测报告可能包含的内容:
1. 检测对象:明确被检测的样品或材料的详细信息,如名称、型号、批次等。

2. 检测方法:描述用于测量透射比的具体方法和仪器。

3. 检测标准:列出所依据的相关标准或规范。

4. 检测结果:给出透射比的具体数值或范围。

5. 数据分析:可能包括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和解释,例如与标准值的比较,或者对不同样品或条件下的透射比进行比较。

6. 结论:总结检测结果,判断样品或材料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7. 签名和日期:检测报告通常由负责检测的人员签名,并注明报告的日期。

透射比检测报告的目的是提供有关样品或材料透射性能的客观数据和结论,以便相关人员做出决策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样的报告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如光学仪器、材料科学、建筑采光等。

心理透射分析实验报告(3篇)

心理透射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心理透射分析,又称投射测验,是一种心理评估技术,通过被试者在无明确指导或限制的情况下对模糊刺激的反应来揭示其潜意识心理状态。

本实验旨在通过心理透射分析,探讨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心理透射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过实验了解被试者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3. 分析心理透射分析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三、实验内容1. 实验材料(1)心理透射分析测试题:采用标准化的心理透射分析测试题,如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等。

(2)实验指导语:向被试者说明实验目的、程序和要求。

2. 实验程序(1)实验分组:将参与实验的被试者随机分为若干小组。

(2)实验指导:向被试者说明实验目的、程序和要求,并发放心理透射分析测试题。

(3)测试实施:被试者按照指导语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不得相互交流。

(4)数据收集:收集被试者的测试结果,包括答案和反应时间等。

3. 实验步骤(1)向被试者说明实验目的、程序和要求。

(2)发放心理透射分析测试题,并要求被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收集被试者的测试结果,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4)根据被试者的测试结果,分析其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实验共收集有效数据100份,其中男性50人,女性50人。

通过对被试者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被试者在心理透射分析测试中表现出一定的心理特征,如焦虑、抑郁、恐惧等。

(2)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被试者在心理透射分析测试中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

(3)被试者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2. 结果分析(1)心理透射分析测试结果与被试者的实际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心理透射分析在揭示个体潜意识心理状态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2)心理透射分析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探索个体潜意识心理状态,揭示心理问题的根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3——TEM结构及组织观察
一、实验内容(5’)
1 学习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
2 熟悉塑料-碳二级复型及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
3 学会分析典型组织的图像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5’)
1 熟悉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 熟悉塑料-碳二级复型及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
3 了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操作规程
4学会分析典型组织的图像
三、实验仪器设备(5’)
1 透射电子显微镜(型号:)
2 离子减薄仪,电火花切割机
3 真空镀碳膜仪,AC纸
4 超声波清洗仪,电吹风
5 试样
四、实验原理(10’)
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以短波长的电子束为照明源,用电磁透镜成像,并与特定的机械装置、电子和高真空技术相结合所构成的现代化大型精密电子光学仪器。

(一)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和特点
透射电子显微镜简称透射电镜,是一种电子束透过样品而直接成像的电镜。

使用短波长的入射电子束与样品作用后产生的透射电子(主要是散射电子)为信号,通过电磁透镜将其聚焦成像,并经过多级放大后,在荧光屏上显示出反映结构信息的电子图像。

透射电镜的特点是分辨率高,已接近或达到仪器的理论极限分辨率(点分辨率0.2~0.3nm,晶格分辨率0.1~0.2 nm);放大倍率高,变换范围大,可从几百倍到数十万倍(最高已达80万倍);图像为二维结构平面图像,可以观
察非常薄的样品(样品厚度为50 nm左右);样品制备的超薄切片为主,操作比较复杂。

透射电镜适用于样品内部显微结构及样品外形(状)的观察,也可进行纳米样品粒径大小的测定。

(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
尽管近年来商品电镜的型号繁多,高性能多用途的透射电镜不断出现,但总体说来,透射电镜一般由电子光学系统、真空系统、电源及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此外,还包括一些附加的仪器和部件、软件等。

(1)电子光学系统:此系统包括电子枪,即电子发射源。

电子枪系由阴极、栅极、阳极3个电极组成的静电系统,经50~120 KV的电压加速,成为高速电子流投向聚光镜。

聚光镜的作用是将电子枪中射出的电子束聚焦,以最小的损耗递送到样品上。

样品室的作用是承载样品。

样品室还有一个气锁装置,使在更换样品后数秒钟内即可恢复至正常工作的真空状态。

物镜是电镜的关键部件,它决定了电镜的分辨能力,对成像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

此外还有中间镜,结构和物镜类似,作用是将经物镜放大的电子像再作二级放大。

位于中间镜之下的投影镜,是一个高倍率强透镜。

此外就是成像的荧光屏和观察室以及照相装置。

(2)真空系统:电镜的镜筒空间部分是电子束的通道,不许有任何游离的气体存在,工作时必须要保持绝对真空。

真空系统通常包括机械泵、空气过滤器、油扩散泵及排气管道等部件。

(3)供电系统:高性能的电镜供电系统包括安全系统、总调压器、真空电源、透镜电源、高压电源及辅助电源系统。

(4)为保证电镜正常工作,要求电子光学系统应处于真空状态下。

电镜的真空度一般应保持在10-5Torr(1Torr=133.322Pa),这需要机械泵和油扩散泵两级串联才能得到保证。

目前的透射电镜增加一个离子泵以提高真空度,真空度可高达1.33×10-6Pa或更高。

(三)透射电镜试样制备
1 表面复型法:该法是用碳、硅或火棉胶液的薄膜将标本的表面拓印下来,再在透射电镜观察印在薄膜上的精细结构。

可采用塑料和碳复型等方式。

2 金属薄膜法:制备厚度在500nm以下的金属薄片,直接放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进行组织观察或电子衍射。

可采用机械、化学、离子减薄等方法制备。

五、实验实施步骤(10’)
1 开机
2 检测前准备
(1)合轴调整;(2)像散校正;(3)放大倍率校正;(4)相机常数校正;
(5)磁转角校正;(6)样品高度调整
3 工作条件的选择
(1)加速电压;(2)样品安装
4 观察和测定
(1)质厚衬度像;(2)选区电子衍射和微衍射;(3)衍射衬度明场像和暗场像;(4)弱束暗场像;(5)高分辨像;(6)会聚束电子衍射;(7)晶体点阵类型和点阵常数测定;(8)微小尺寸和形状的检测;(9)电子能量损失谱分析(10)X射线能谱分析
5 检测后仪器的检查和关机
取出样品,退出物镜光阑和选区光阑,调到低放大倍率,聚光镜散焦。

依次关灯丝电流、高压、主机和其它附件的电源。

盖上观察室护板,待15min后,关冷却水系统和稳压电源。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35’)
1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成像特点
(根据实验介绍,要求画出透射电子显微镜简要的镜筒剖面示意图。

示意图示出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放大与电子衍射、明场与暗场的成像规律,此处可先行画出)
2 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
[(此处带实验后写出)写出用双喷电解抛光法制备金属薄膜的步骤和方法。

(1)装置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电解冷却与循环部分,电解抛光减薄部分以及观察样品部分。

(2)样品制备过程
①电火花切割:从试样上切割下0.3mm薄片。

②在小冲床上将0.3mm薄片冲成直径为3mm的小试样。

③φ3mm薄片在水磨金相砂纸上磨薄到0.1~0.2mm。

④电解抛光减薄:把无锈、无油、厚度均匀、表面光滑、直径为3mm的样品放入样品夹具上。

⑤最后制成的样品。

⑥样品制成后应立即观察,暂时不观察的样品要妥善保存。

]
3 薄膜成像观察
(将样品分别在明场成像、衍射及暗场成像的操作与观察。

将明场、暗场像及电子衍射的操作方法与步骤写出。

根据实验要求,按照步骤分别写出并作出相应的分析[(1)透射电镜图像底片按照质厚衬度、衍射衬度、相位衬度成像理论予以解释。

(2)电子衍射底片按照电子衍射基本理论进行标定和分析,确定晶体学取向关系或晶体结构。

(3)提供样品微区化学成分的定性或定量分析结果。

]
此处留出足够的空间)
七、实验思考题(20’)
1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成像系统的构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2 如何测定透射电镜的分辨率与放大倍数?电镜的那些主要参数控制着分辨率与放大倍数?
八、实验讨论及总结(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