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芬混沌综述

合集下载

混沌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目的意义

混沌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目的意义

混沌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目的意义1混沌的发展史 (1)2混沌同步发展史及研究现状 (2)2.1 混沌同步在超宽带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3)2.2 混沌同步在数字水印中的应用 (3)3混沌保密通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4研究目的和意义 (5)1混沌的发展史混沌的发现从现代科学意义上讲可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庞加莱在研究限制三体问题时遇到了混沌问题,发现三体引力互相作用能产生惊人的复杂性,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了解混沌存在的人。

典型的Duffing动力学方程和VDP动力学方程奠定了混沌动力学基础。

1954年到1963年间,前苏联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Kolmogorov)和他的学生阿诺多(Amold)以及瑞士数学家莫西(Moser)提出了著名的KAM定理。

1963年,洛伦兹(Lorenz)给出了三个变量的洛仑兹方程。

这都为混沌运动奠定了基础。

1964年,法国天文学家M.Henon等人从研究球状星团以及洛伦兹吸引子中得到启发,得到了一个二维不可积哈密顿系统中的确定性随机行为,发现了Henon映射。

混沌一词的应用是从美国数学家约克(J.A.Y okr)和李天岩(T.Y.Li)题为“周期3意味着混沌”的文章中引用得来的。

1976年,美国生态学家梅(May)在文章《具有极复杂的动力学的简单数学模型》中,研究了一维平方映射,指出逻辑(Logistic)非常简单的一维迭代映射也能产生复杂的周期倍化和混沌运动。

后来,美国物理学家费根鲍姆(Feigenbaum)与1978年发现了倍周期分岔现象中的标度性和普适常数,并引入了重整化群的思想,从而使混沌在现代科学中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84年,美国物理学家肖(Shaw)和他的同事用水龙头进行混沌实验,并有实验数据重建了奇怪吸引子。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混沌的理论受到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人们着重研究系统如何从有序进入新的混沌及混沌的性质及特点。

1983年,由蔡少棠(L.O.Chua)发明的蔡氏电路由于结构简单,实现容易,并且表现出丰富的混沌行为。

混沌理论 综述 很全ppt课件

混沌理论 综述 很全ppt课件
混沌与分岔
Content
1. 混沌与分岔的起源与发展 2. 混沌的概念 3. 混沌的特点 4. 混沌现象举例 5. 分岔的概念 6. 混沌的研究方法 7. 分岔的研究方法 8. 混沌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
混沌与分岔的起源与发展
❖ 公认的最早发现混沌的是伟大的法国数学家,物理学 家—庞加莱,他是在研究天体力学,特别是在研究三体 问题时发现混沌的。他发现三体引力相互作用能产生惊 人的复杂行为,确定性动力学方程的某些解有不可预见 性。
.
分岔的概念
❖ 分岔(bifurcation)是非线性领域的重要理论。分岔是指动力学 系统中,控制参量改变时,其各自的拓扑结构发生突然变化。
❖ 混沌的定性描述,“混沌是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有界的敏 感初始条件的非周期行为”。
.
混沌的概念
❖ n周期点的定义:如果对于某x0 ,有f (n)(x0)=x0,但对于小于n的自然 数k,有f (k)(x0)≠ x0 ,则称x0为f 的一个n周期点。
❖ n周 期 轨道的定义:当 x0为f 的一个n 周期点时, 称{x0, f (1)(x0), f (2)(x0),…, f (n-1)(x0)}为f 的n周期轨道。
.
混沌现象举例--昆虫繁衍
下面取λ为不同值对虫口方程进行迭代求解: 1. 取λ:0—1迭代 ❖ 容易验证,λ在0—1之间时,无认初始值取多少,对方程Xn+1=λXn (1—Xn)迭代
归宿均为确定值零。这是一个最平凡的1周期解,对应系统的稳定态。 2. 取λ:1—3迭代 ❖ 迭代也是收敛的,迭代结果总是趋向于一个稳定的不动点,这是一个非零的1周
混沌的特点
2. 内在随机性
❖ 确定性行为一定产生于确定性方程,而随机行为却产生 于两类方程:一类是随机微分方程,一类是确定性方程。 随机微分方程表现出来的随机性是由随机参数、随机初 始条件或随机外界强迫所产生,常称为外在随机性。确 定性方程本身不包含任何随机因素,但在一定的参数范 围却能产生出看起来很混乱的结果,把这种由确定性方 程产生的随机性称之为内在随机性。

混沌概述

混沌概述

R为有理数 R为无理数

无理环面

近可积体系的相空间特点

有理环面的变化
有理环面消失,被无穷 嵌套的不变环面替代 呈现一种自相似结构


无理环面的变化

KAM定理

当微扰充分小时,相空间 中绝大部分无理环面经微 扰后仅发生光滑变形,系 统在这些光滑环面上保持 其准周期运动

KAM环面的存在使混沌 运动限制在局域范围之内
混沌经典模型-虫口模型
分岔

动力学系统中当控制参量改变时,其演化行为会 发生一个结构的突然变化
R=3.5699时进入混沌
虫口模型的分岔图

李天岩-约克定理
定理一

周期三的出现预示所有的周期都有可能出现
定理二

由不同初值出发的两条轨道就会有时靠得极近, 有时又必定离得足够远,即产生了混沌。
动力学系统
保守系统
连续系统
耗散系统 动力系统 耗散系统
离散系统
保测度映射
有阻尼无驱动的单摆
耗散系统的扩展相图
有驱动无阻尼的单摆体系
保守系统的相图
庞加莱截面图
庞加莱截面是运动轨迹与选取的平面相交之
后形成的截面图

周期轨迹:截面图上为 孤立,离散的周期点 准周期轨迹:在截面图 上表现为封闭曲线 混沌的轨迹:在截面图 上表现为混乱、弥散的 点
什么是混沌
蝴蝶效應
什么是混沌
不规则中蕴藏秩序
天气看似无法精确预报,但年复一年程序一定 的规律性 可以对短期做出有效的预报

混沌
确定的但不可预测的运动状态
作为系统基础的动力学是确定的; 个别结果敏感依赖初始条件,长期行为不可预 测;

分岔图做法[1]

分岔图做法[1]

>>混沌研究总结篇------一、分岔图(系统)先打个提纲,这几天把自己混沌相关知识研究学习内容总结一下。

首先简绍几个基本概念:一、自治系统一个n阶自治的连续动态系统可以表示为可以理解为对于自治的连续系统,上相量场f是不依赖于时间t的。

二、非自治系统一个n阶非自治的连续动态系统可以表示为可以理解为对于非自治的连续系统,向量场f不仅依赖于状态变量x,而且依赖于时间t,如Duffing振子。

三、庞加莱映射庞加莱映射是一个传统的用来离散化连续系统的方法。

庞加莱映射可以用(n-1)阶的离散映射来取代n阶的连续系统。

庞加莱映射的用处正在于减小系统的阶数,并且在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

对于n阶自治系统,其对应的解对就着轨迹。

当选择作为一个(n-1)维的超平面,这样轨迹将穿越超平面。

难点主要是超平面的选取,使其对应的解穿越超平面,就可以得到一个领域内的庞加莱映射。

对于n阶非自治系统,若其外加强迫力的最小周期是T,j最终的庞加莱映射可以定义为相应的轨道P(xk)是对某个轨迹每隔T时刻采样一次获得,这种操作和每隔T时刻的频闪观测仪的行为很相似。

所以要想得到一个系统的庞加莱映射,这段话一定要好好理解,当真真知道这中间说的含义,庞加莱映射这么画其实也已经知道国。

四、分岔图分岔图的横坐标是一个变化的参数,纵坐标是你要求的某一个量的随着各参数的变化情况,而poincare则是我们选取横坐标上的某参数的某一个具体值时截面图,只不过poincare截面的选取其实可以是任意的。

下面主要研究的混沌系统有:Logistic、Henon、Lorenz、Duffing、Rossler、Chen、混沌电机模型等系统系统先说Chen系统,因为和课题有一定的关系,而且自己以后起家也得从Chen系统入手。

系统方程如下:dx/dt=a*(y-x)dy/dt=(c-a)*x+c*y-x*zdz/dt=x*y-b*z就是对此方程中不同参数a、b、c下对系统画分岔图,研究混沌系统(1)给定a、c,画b关于系统的分岔图结果如下图所示CODE:function fenchatuchenclc;clearXA=35;XC=28;Z=[];for XB=linspace(2,,100);options = odeset('RelTol',1e-6,'AbsTol',[1e-4 1e-4 1e-5]);[T,X]=ode45('chen',[0,50],[-5 0 5],options,XA,XB,XC);n=length(X);for k=round(n/2):nif abs(X(k,1))<1Z=[Z,XB+abs(X(k,2))*i];endendendfigureplot(Z,'.','markersize',1)title('chen映射分岔图')xlabel('b'),ylabel('|x| where x=0')这组代码不完全是自己的,现在见解其中一些方法在进行自己系统的绘制,这个程序的具体原理我会在后面给出来的。

混沌运动——精选推荐

混沌运动——精选推荐

混沌运动●图⽚来源:独眼矮⼦《迷失在混沌的世界》本世纪以来,⼈们越来越意识到:物理世界是⼀个充满着⾮稳定性和随机涨落的复杂体系,单⼀的决定论或概率论的描述⽅法并不完备;物理学家要⽤新的见解来重新考察物质的运动和结构,以便更深刻地描述⾃然界的真实情况。

混沌(chaos)和分维(fractal)就是这些新见解的⼀部分。

为了使物理图象更为清晰,本⽂着重介绍混沌运动的各种表现,⽽省去了详尽的数学推导。

运动的⾮线性和混沌在物理学中,我们通常研究的是线性问题。

所谓线性问题,就是表达该过程的物理学规律,即微分⽅程式中,只包含函数ψ及其导数的⼀次项。

若含有⼆次等⾼次项,则称为⾮线性的,线性仅是某种程度上的有条件的近似。

单摆运动是⼤家所熟悉的,它的运动⽅程是=-g/l,是线性的,表现出简谐振动特征。

我们知道是在⼩⾓条件下对sinθ的近似代换。

其实按照泰勒级数展开sinθ=-3/6 ……,除⼀次项外,还存在⾮线性微扰项。

在某些稳定过程中,这些微扰项的效应不会表现出来,可以作为线性问题处理;⼀旦⾮线性微扰的作⽤通过⾃放⼤过程⽽不断强化,则会使摆的运动复杂起来。

如果在单摆实验装置中,⽤⼀枚铁质回形针作摆球,在摆球下⽅平放⼀块塑料板,板上粘两块强度相同的磁铁:这就构成了磁微扰单摆试验装置。

调整塑料板位置,使磁铁联线的中点就在摆球的正下⽅。

我们随意把摆球拉开⼀个⼩位移,在塑料板上仔细地记下它们的位置,并观察摆球最后停下的位置。

不难发现:这些运动的初始点可分为⼆⼤类:⼀类是可以准确地判定摆球最终将停留在哪块磁铁附近,另⼀类则是⽆法进⾏判定的。

进⽽发现,摆球的起始位置越靠近两磁铁的等距点,摆球的运动迹线越复杂,越难预先判定其最终归宿。

⽽若要把这类初始点的位置构成⼀个集合⼜是那么的困难:它们凹凸曲折、时断时连,很不光滑,⼜⽆穷尽。

实验结果发现,磁微扰单摆运动出现了特异的表现。

⾸先,运动是在决定论中蕴含着随机性,使得对于某些起始条件下的运动结果是不可预测的。

分岔图做法[1]

分岔图做法[1]

>>混沌研究总结篇------一、分岔图(1.Chen系统)先打个提纲,这几天把自己混沌相关知识研究学习内容总结一下。

首先简绍几个基本概念:一、自治系统一个n阶自治的连续动态系统可以表示为可以理解为对于自治的连续系统,上相量场f是不依赖于时间t的。

二、非自治系统一个n阶非自治的连续动态系统可以表示为可以理解为对于非自治的连续系统,向量场f不仅依赖于状态变量x,而且依赖于时间t,如Duffing振子。

三、庞加莱映射庞加莱映射是一个传统的用来离散化连续系统的方法。

庞加莱映射可以用(n-1)阶的离散映射来取代n阶的连续系统。

庞加莱映射的用处正在于减小系统的阶数,并且在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

对于n阶自治系统,其对应的解对就着轨迹。

当选择作为一个(n-1)维的超平面,这样轨迹将穿越超平面。

难点主要是超平面的选取,使其对应的解穿越超平面,就可以得到一个领域内的庞加莱映射。

对于n阶非自治系统,若其外加强迫力的最小周期是T,j最终的庞加莱映射可以定义为相应的轨道P(xk)是对某个轨迹每隔T时刻采样一次获得,这种操作和每隔T时刻的频闪观测仪的行为很相似。

所以要想得到一个系统的庞加莱映射,这段话一定要好好理解,当真真知道这中间说的含义,庞加莱映射这么画其实也已经知道国。

四、分岔图分岔图的横坐标是一个变化的参数,纵坐标是你要求的某一个量的随着各参数的变化情况,而poincare则是我们选取横坐标上的某参数的某一个具体值时截面图,只不过poincare截面的选取其实可以是任意的。

下面主要研究的混沌系统有:Logistic、Henon、Lorenz、Duffing、Rossler、Chen、混沌电机模型等系统1.Chen系统先说Chen系统,因为和课题有一定的关系,而且自己以后起家也得从Chen 系统入手。

系统方程如下:dx/dt=a*(y-x)dy/dt=(c-a)*x+c*y-x*zdz/dt=x*y-b*z就是对此方程中不同参数a、b、c下对系统画分岔图,研究混沌系统(1)给定a、c,画b关于系统的分岔图结果如下图所示CODE:function fenchatuchenclc;clearXA=35;XC=28;Z=[];for XB=linspace(2,5.5,100);options = odeset('RelTol',1e-6,'AbsTol',[1e-4 1e-4 1e-5]);[T,X]=ode45('chen',[0,50],[-5 0 5],options,XA,XB,XC);n=length(X);for k=round(n/2):nif abs(X(k,1))<1Z=[Z,XB+abs(X(k,2))*i];endendendfigureplot(Z,'.','markersize',1)title('chen映射分岔图')xlabel('b'),ylabel('|x| where x=0')这组代码不完全是自己的,现在见解其中一些方法在进行自己系统的绘制,这个程序的具体原理我会在后面给出来的。

洛伦兹模型与混沌

洛伦兹模型与混沌

洛伦兹模型与混沌—————《蝴蝶效应》混沌理论:混沌理论((Chaos theory)是关于非线性系统在一定参数条件下展现分岔(bifurcation)、周期运动与非周期运动相互纠缠,以至于通向某种非周期有序运动的理论。

在耗散系统和保守系统中,混沌运动有不同表现,前者有吸引子,后者无(也称含混吸引子)。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混沌理论迅速吸引了数学、物理、工程、生态学、经济学、气象学、情报学等诸多领域学者有关注,引发了全球混沌热。

混沌,也写作浑沌(比如《庄子》)。

自然科学中讲的混沌运动指确定性系统中展示的一种貌似随机的行为或性态。

确定性(deterministic)是指方程不含随机项的系统,也称动力系统(dynamical system)。

典型的模型有单峰映象(logistic map)迭代系统,洛伦兹微分方程系统,若斯叻吸引子,杜芬方程,蔡氏电路,Chen 吸引子等。

为浑沌理论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有庞加莱、洛伦兹、上田睆亮(Y. Ueda)、费根堡姆、约克、李天岩、斯美尔、芒德勃罗和郝柏林等。

混沌理论向前可追溯到19世纪庞加莱等人对天体力学的研究,他提出了同宿轨道、异宿轨道的概念,他也被称为浑沌学之父。

混沌行为可以在许多自然系统中被观测到,例如天气和气候。

[1]对于这个行为的研究,可以通过分析混沌数学模型,或者通过诸如递归图和庞加莱映射等分析技术。

定义混沌理论是一种兼具质性思考与量化分析的方法,用以探讨动态系统中无法用单一的数据关系,而必须用整体,连续的数据关系才能加以解释及预测之行为。

“一切事物的原始状态,都是一堆看似毫不关联的碎片,但是这种混沌状态结束后,这些无机的碎片会有机地汇集成一个整体。

”混沌一词原指发现宇宙混乱状态的描述,古希腊哲学家对于宇宙之源起即持混沌论,主张宇宙是由混沌之初逐渐形成现今有条不紊的世界。

在井然有序的宇宙中,西方自然科学家经过长期的探讨,逐一发现众多自然界中的规律,如大家熟知的地心引力、杠杆原理、相对论等。

混沌理论简介

混沌理论简介
2
x x(1 x)[1 x(1 x)]
2
(10)
因式分解可得:
x[ x (1 )][ x (1 ) x 1 ] 0
2
1
1


方程的解为:
(11)
小结
1
虫口模型得出的混沌的特征: 自相似的规律。
2
窗口的规律。
黑线的规律。
3
混沌在生活中的例子。 在做馒头揉面时,要早发面中放一点碱粉,经过完全 重复的多次揉面动作,减分会在面团中形成均匀分布。这 种过程显然是不可逆的,因为不可能将已经均匀分布的碱 粉重新集中在一起,假如揉面的过程由下图三个基本动作: 压缩且拉伸,切断,重叠。则揉面就是上述三个动作的重 复。没经过一次三个动作,面团中每个质点的位置都发生 变化(这种变化成为一次面包师变换),可以看出经过多 次面包师变换,可以把原来靠的很近的两个质点分的很远。 如果沿质点运动轨迹测量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原来差之 毫厘的两个质点可以达到差之千里的地步,之中揉面动作 是确定性的,但却产生了质点轨迹很混乱的运动。
经典力学在天体运动和预报潮汐运动中的成功,是的20 世纪50---60年代之间对气象的长期预报充满了盲目的乐观。 人们想既然能预报潮汐为何不能长期预报天气,都是流 体嘛。人类不光能预报天气还应该能改造天气!!!
现实那???
混沌的另一个例子-----蝴蝶效应
他当时先进的计算机排出了云 团运动方程式,计算机算出的数 据基本上与气象员的观测相符合。 计算机是很忠实的用相同的初 始条件总是一丝不苟的给你相同 的结果。
()
定点的稳定性问题:
x 从图像可以看出,稳定还是不稳定取决于M(x)曲线在
点的斜率,斜率的绝对值小于1,定点是稳定的,斜率的绝 对值大于1,定点就不稳定。 对曲线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当F=0.123时,可以得到相轨图 如下:
由于相轨图只是定性的表示杜芬系统的状态,
而我们也可以 用李雅普诺夫指数进行定量的 描述,通过matlab工具也可获得此时李雅普 诺夫指数的图像,由于只要存在一个正的李 雅普诺夫指数就可以说明处于混沌状态。 将系统转化成一个三维的系统,通过matlab 编程可以得到此时系统对应的李雅普诺夫指 数如下图像:
(3)从系统的相轨迹的变化分析中可以看出
混沌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对初始参数是极其敏 感的,因此,可以利用待测周期信号使系统 动力行为从混沌临界状态转变到大尺度周期 状态的相轨迹的变化过程进行弱信号的检测。 这正是利用Duffing系统进行微弱周期信号幅 值检测的理论依据。
(4)系统发生混沌行为时系统对参数的依赖
通过matlab工具编程可以实现杜芬系统的相
轨图的变化。首先将杜芬系统改写成一个二 维系统如下。先考虑系统不加超声导波信号 时的相轨迹图: (1)
(1)调节F的值可以看出相轨图有明显的变
化; 当F=0时,系统初值也选择(0,0)时,系 统处于此时呈现的是一个点,也就是所谓的 不动点。继续调节F使得系统处于周期2,如 下所示。

(3)世界知名的动力气象学家,混沌理论的
创立者之一Lorenz指出混沌具有三个特点 1貌似随机; 2对初始条件敏感的依赖性; 3敏感的依赖于初始条件的内在变化。
二.混沌的基本特征

(1)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 表现为对一条混沌轨道施加无穷小的扰动, 则在时间演化过程中该轨道将以指数律发散 的形式偏离原轨道。 典型的现象是蝴蝶效应, 也可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杜芬方程是弱信号检测中的常用模型,它所
描述的非线性系统表现出多种非线性特性, 包括振荡,分岔,混沌的复杂状态,
五 杜芬系统数学模型及分析
(1)杜芬系统的方程表达式为:
(2)式中k为阻尼比,
为系统的非线性恢 复力项,等号右边的式子为驱动力项,即在 系统外部施加了强迫项。方程的解完全依赖 于k。F,w,及振子的初始状态。设有待检测 超声导波信号为S(t),且其周期也为w,则 此时系统为:
先将系统改写成一个三维的
由于这是一个三维的系统,所以应该有三个
李雅普诺夫指数,也就是应该有三条曲线, 分别表示三个李雅普诺夫指数。此外,从图 中还可以看出不存在大于0的李雅普诺夫指数, 所以系统的最终状态不是混沌状态,与应用 相轨图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
(2)当加入策动力幅值时的情况
例如取F从0开始增加取到0.66时,c取0.43,
六混沌系统检测弱信号的原理
微弱信号的幅值小,测量时又易受传感器和测
量仪器本身噪声的影响,表现出的总体现象一 般是有用的被测信号被多种强信号所淹没。 所以将弱信号导入混沌系统,利用混沌系统 对初值的敏感性,来检测出微小幅值得存在。 混沌的初值敏感性是指,只要改变混沌方程 中的参数,例如策动力幅值,相轨图或者李 雅普诺夫指数就有很大的变化。加入弱信号, 就相当于改变了策动了的幅值了。
其中,表示时刻最邻近零点间的距离;M为
计算总步数。最大 Lyapunov指数不仅是区别 混沌吸引子的重要指标,也是混沌系统对于 初始值敏感性的定量描述。
对于n维系统的指数谱,若该系统具有混沌吸
引子,则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至少存在一个正李雅普诺夫指数 (2)至少存在某一指数为0 (3)指数谱之和为负。
Kolmogorov熵的计算可以在相空间中进行, 包括最小二乘法等。 (6)分形理论分析方法 以上分析了混沌现象及相关定义,以及混沌 的特征,判别方法及判据。使得对混沌系统 有了初步界定和了解
超声导波的应用背景

超声导波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应力波在有界结构 中传播时会发生散射,透射,折射等现象,通过研 究应力波在波导中的传播特性,可以评估结构的完 整性。超声导波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管道,铁 轨,钢绞线,索等结构中。导波在波导中传播时, 产生导波的衰减。若检测范围较大时,由于导波的 衰减性和频散性,检测信号必将表现出强噪声下的 弱信号特征。此检测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超声导波检 测效率重要因素之一。
系统进入混沌状态,得到相轨图如下所示, 也可以称为是奇怪吸引子
用李雅普诺夫指数图像验证
此图是如果方程变成了加上信号F*cos(c*t)后
的指数,其中F=0.66,c=0.43 由图中可以看出,最终当李雅普诺夫指数曲 线趋于稳定的一个值时,此时存在李雅普诺 夫指数大于0 ,而且三个指数的和一定是负 的,所以处于混沌状态,与前面的相轨图得 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1)混沌是非线性动力系统在一定控制参
数范围内产生的,对初始条件具有敏感依 赖性的非周期行为的状态,处于这种行为 状态的系统称为混沌系统。其中非线性是 动力系统出现混沌行为最根本的条件,是 系统必然要具备的因素。 (2)在决定论混沌中,混沌是一种动力学 系统的演化形式。在经典力学中,不论耗 散系统还是保守系统的运动,都可用相空 间中的轨迹来表示。混沌运动是确定论系 统中局限于有限相空间的轨道的高度不稳 定的运动。
(3)时域及相轨迹的直接观察方法:在时域
分析里,可通过观察各个状态变量的时域波 形,发现分岔和阵发性混沌,以及出现奇怪 吸引子。 (4)分维数 :混沌运动具有某种潜在的秩 序,并能以相对较少的自由度来描述。分维 数给出了有关混沌的自由度的信息,分维数 的具体形式有很多种
(5)Kolmogorov熵:关联维数和
利用混沌振子检测微弱信号的基本思想是:将
待测信号作为混沌系统特定参数的补充而引 入混沌系统,根据系统由混沌向有序的相变,判 断出待测微弱信号的存在(幅值、频率、相位 等)

具体检测原理如下:首先在未加入待测信号之 前调节系统的策动力f(注意在此处调节的是 策动力f而不是阻尼k)使系统处于由混沌状 态向大尺度周期状态过渡的临界状态,得到阈 值fc。然后,加入同频率(是指和谁的频率相 同,还是说加入这些的信号的频率是相同的) 的待测信号αcos(t),
由于Duffing混沌系统对弱周期信号的敏感性,
加入弱周期信号后使系统发生相变后进入大 尺度周期状态(由于该混沌系统对噪声具有免 疫力,故噪声并不会影响系统的相变)。这时, 再次调节策动力f使得系统再次处于混沌到大 尺度周期的临界状态,得到策动力fc′。待测信 号的幅值α=fc-fc′。(通过比较加入信号前后 策动力幅值的大小就可以得到待测信号的幅 值)然而不同幅值的弱信号最后算出的李雅 普诺夫指数也是不同的,差别很大。
(2)长期不可预测性 混沌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决定了混沌是不可
以预测的,混沌对初始值的敏感性说明对其 进行预测存在一定难度。对于一个混沌过程, 对初始值的敏感性导致了每预测一次就会丢 失一部分信息,当预测若干次后,丢失的信 息越来越多,剩余的信息不足以进行合适的 预测,因此混沌不适合做长期预测。
三混沌系统的判据
所有混沌系统一定是非线性系统,但非线性
系统不一定是混沌系统。确定一个系统是否 存在混沌需要从多方面加以分析,结合定性 分析系统机理和其他方法,一下简介一些常 用的判别系统或时间序列是否具有混沌特性 的方法。
(1)Poincare截面法
:在相空间中选取一 截面,在截面上某一对共轭变量构成的截面 称为Poincare截面.当Poincare截面上是一些 成片的具有分形结构的密集点时,说明系统 是混沌的。 (2)Lyapunov指数法 :李雅普诺夫指数是 指在相空间中相互靠近的两条轨线随着时间 的推移,按指数分离或聚合的平均变化速率。
加入超声导波信号s(t)后的相轨图
相应的李雅普诺夫指数图
通过综合分析可以如下结论: (1)策动力幅值对混沌运动有很大影响。在
同一策动力频率下,随着策动力幅值的不同, 动力学行为不同,表现为产生的混沌运动的 相轨迹不同。 2)固定一个F,或者说怎么从李雅普诺夫指 数的图像来求出此时对应的李雅普诺夫指数 呢。由于系统最终会趋于稳定,也就是李雅 普诺夫指数也会趋于一个定值,用最后稳定 的那个约数来表征李雅普诺夫指数也可以, 或者利用曲线的平均值来求也可以。或者利 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
(3)此系统的相变对周期小信号具有极强的
敏感性,对白噪声或者与参考信号频差较大 的周期干扰信号具有很强的免疫力,这就是 杜芬混沌振子显著的特征,也是其检测微弱 信号的基础。固定k=0.5,系统的相变比较明 显,一般固定k=0.5,去改变F。F从0依次增 大,混沌振子系统依次历经同宿轨道,分叉, 混沌,临界周期,大尺度周期五个状态。
性和混沌吸引子对噪声的免疫力使其在微弱 信号检测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这种检测方 法主要以相轨迹从混沌状态向大尺度周期 态的转变为检测依据。因此对系统相轨迹图 模式的识别就可能存在误判以致带来误差。 所以就需要一个合适的指标来表示混沌系统 相轨迹的状态改变。所以采用李雅普诺夫指 数来进行定量计算,两者相互验证。
(3)分形性 分形性指混沌的运动轨线在相空间中的行为
特征,表示混沌运动状态具有多叶,多层结 构,且叶层越分越细,表现为无限层次的自 相似结构。混沌的相图通常表现为复杂的结 构,通过放大可以观测到自相似特征。
(4)有界性 混沌运动轨线始终局限于一个确定区域,混
沌吸引子是混沌有界性的最好体现。 (5)遍历性 混沌运动在其混沌吸引域内是各态历经的, 在有限时间内混沌轨道不重复地经历吸引子 内每一个状态点的邻域。 (6)混沌的运动限于有限区域且轨道永不重 复 (7)具有丰富的层次和自相似结构
(3)再考虑加入一个正弦信号,从而相当于
改变了周期策动力,也会是相轨图有所变化, 此时加入正弦信号令
此时方程变为
相轨图为如下
利用李雅普诺夫指数得到的图像为
无论是从相轨图还是李雅普诺夫指数都能看
出明显的混沌现象。然后将F调到系统处于混 沌运动和大周期运动的临界阈值,此时加入 同频率的导波信号,由于相当于改变了系统 的策动力幅值F,由于初值敏感性,系统会发 生明显的相轨图的变化。这也是用杜芬系统 检测导波弱信号的原理所在。得相轨图和李 雅普诺夫指数图分别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