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水习题
初中电解水实验试题及答案

初中电解水实验试题及答案1. 实验目的: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观察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现象,了解水的组成。
2. 实验器材:电源、水槽、直流电源、电极(碳棒或铂电极)、试管、火柴、火焰、干燥的烧杯。
3. 实验步骤:a. 将水槽中加入足量的水。
b. 将电极插入水中,确保电极不接触。
c. 连接直流电源,观察电极附近的现象。
d. 将电极附近的气体分别收集到两个干燥的烧杯中。
e. 用火柴点燃两个烧杯中的气体,观察火焰颜色。
4. 实验现象:a. 连接电源后,两个电极附近分别产生大量气泡。
b. 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
c. 正极气体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负极气体燃烧时火焰呈淡紫色。
5. 实验结论:a. 水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b.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c. 氢气燃烧时火焰呈淡紫色,氧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
6. 答案解析:a. 水的化学式为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b. 电解水时,水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分解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氢离子向负极移动,氢氧根离子向阳极移动。
c. 负极上氢离子还原成氢气,正极上氢氧根离子氧化成氧气。
d. 氢气燃烧时火焰呈淡紫色,氧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这是氢气和氧气的燃烧特性。
7. 注意事项:a.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
b. 电极插入水中时,要确保电极不接触,以免短路。
c. 收集气体时,要确保烧杯干燥,以免影响气体的纯度。
d. 点燃气体前,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避免发生爆炸。
通过以上实验步骤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并且通过实验现象,我们可以验证氢气和氧气的燃烧特性。
电解水实验-北京习题集-教师版

电解水实验(北京习题集)(教师版)一.选择题(共7小题)1.(2019•平谷区二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管1中的气体可以燃烧B.试管2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试管1和2中气体的质量比为2:1D.该实验说明,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2.(2018秋•房山区期末)电解水实验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H2B.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2:1C.该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3.(2019•北京模拟)电解水实验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中收集到的气体是H2B.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2:1C.该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4.(2019•顺义区一模)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中生成的气体是氢气B.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C.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5.(2019秋•海淀区校级月考)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试管1中的气体可以作燃料B.试管1和2中气体的分子个数比约为2:1C.该实验说明,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6.(2019•海淀区二模)如图所示进行电解水实验并检验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管1中得到的气体是H2B.试管2中的气体能支持燃烧C.试管1和2中气体的质量比为2:1D.该实验说明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7.(2019•石景山区一模)电解水实验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B.试管2中得到H2C.该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D.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二.填空题(共8小题)8.(2018•通州区二模)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此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2)如表是NaOH和Ca(OH)2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20*********溶解度(g)NaOH3191111129313336 Ca(OH)20.190.170.140.120.090.08①石灰水中的溶质是.②把80℃时NaOH和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是;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恢复到原温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填>、<、=),其原因是.③在2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111gNaOH,欲使其完全溶解变成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大D.可以升温到40℃以上.9.(2018•北京模拟)18 世纪末,人们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认识了水的组成。
2.2水分子的变化 第一课时 习题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2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练习1、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对该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B: 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C: 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 D: 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2、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B.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C.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甲、乙两试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1:23、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B: 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C: 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 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4、下图表示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图中“o”“●”分别表示氢原子、氧原子),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过程Ⅰ表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拆分成原子B: 过程Ⅰ、Ⅱ表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C: 过程Ⅲ表明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D: 该示意图还能说明化学变化中原子能再分5、比较水的电解和氢气燃烧两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条件相同B.反应现象都相同C.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D.都能证明水的组成6、如图所示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物质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7、(2020•日照)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B.a玻璃管中的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开启活塞,木条燃烧更旺D.a、b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是8:18、如图A是液态水加热变成水蒸气的示意图,B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示意图。
根据图回答:(1)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发生了变化,但没有发生变化,故上述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电解水实验试题-浙教版八年级上册考点练习

电解水实验试题一.选择题(共9小题)1.如图所示,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极与负极上得到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2:1B.a管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2.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b分别是电源的正、负极B.在水中加入少许稀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C.电解水实验表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氧气,成本高、效率低3.电解水实验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管2中得到O2B.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4.水是生命之源。
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所用水中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B.a中产生的气体可支持燃烧C.正极所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是氧气D.实验过程中漏斗内液面高度上升5.如图所示电解水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管2连接的电池正极一端B.试管1和试管2中气体的体积比为2:1C.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收集少量试管1气体移近酒精灯可发出尖锐爆鸣声6.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水中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D.玻璃管b中气体能被点燃7.如图所示进行电解水实验并检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1中得到的气体是O2B.试管2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C.试管1和2中气体的体积比为2:1D.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8.电解水实验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B.试管2中得到O2C.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2:1D.该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9.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有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水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D.水是有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电解水实验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1.如图所示,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探究专题(三) 电解水的实验探究(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探究专题(三)电解水的实验探究(1162)1.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B.a玻璃管中的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开启活塞,木条燃烧更旺D.a、b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是8∶12.如图是验证水的组成的装置,A、B是两个连通并带有刻度的玻璃管(上端是带活塞的尖嘴管),C为连接在A、B中间的球形容器,A、B两管下端是与直流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
实验步骤如下:①先将活塞打开,然后从C处将水倒入装置中,使A、B玻璃管中充满水,关闭活塞后再接通电源。
②打开电源开关,几分钟后在A、B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填空。
(1)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
(2)球形容器中液体的液面(填“上升”或“下降”),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3)B管中的气体是,证明B管中气体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4)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mL或mL。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如图所示,图甲是某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某化学老师针对图甲实验的创新装置,图乙的创新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液,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用注射器将电解液注满移液管并倒立在装置的两极,连接好导线,开启直流电源至14V,约5分钟,产生一定量的气体时,关闭电源,随即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
请你结合图示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如果玻璃管a内收集到15mL气体,则在相同条件下玻璃管b内应收集到的气体是mL。
(2)图乙中,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方法是。
(3)你认为图乙的创新实验相对图甲来说,所具备的优点组合是。
①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的电解液②使用注射针头作电极,两极距离近,反应快③两极气体的检验非常方便④所用实验器材都是用家里常见的物品改制而成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电解水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中化学电解原理及应用练习题

高中化学电解原理及应用练习题1.用铂电极(惰性)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H 2和O 2的是( )A .稀NaOH 溶液B .HCl 溶液C .酸性MgCl 2溶液D .酸性 AgNO 3溶液解析:选A 阳极:4OH --4e -===O 2↑+2H 2O ,阴极:2H 2O +2e -===H 2↑+2OH -,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 H 2 和 O 2,故A 正确;阳极:2Cl --2e -===Cl 2↑,阴极:2H ++2e -===H 2↑,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 H 2 和Cl 2,故B 、C 错误;阳极:2H 2O -4e -===O 2↑+4H +,阴极:Ag ++e -===Ag ,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Ag 和O 2,故D 错误。
2.用惰性电极电解如下物质可制得对应金属的是( )A .电解熔融AlCl 3获取金属铝B .电解MgCl 2溶液获取金属镁C .电解CuCl 2溶液获取金属铜D .电解饱和食盐水来获取金属钠解析:选C 电解熔融的Al 2O 3才能够制备金属铝,A 错误;电解熔融的MgCl 2获取金属镁,B 错误;电解CuCl 2溶液,阴极得到铜,C 正确;电解熔融的NaCl 才能制备钠,而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NaOH 溶液,D 错误。
3.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氯碱工业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电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B .用湿润 KI 淀粉试纸在铜电极附近检验气体,试纸变蓝色C .氢氧化钠在石墨电极附近产生,Na +向石墨电极迁移D .铜电极的反应式为2H ++2e -===H 2↑解析:选D 设计本装置的目的是探究氯碱工业原理,也就是电解NaCl 溶液,故Cu 电极只能作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A 不正确;Cu 电极周围得到的产物是H 2,无法使湿润KI 淀粉试纸变蓝色,B 不正确;NaOH 是Cu 电极周围产物,Na +向Cu 电极迁移,C 不正确;Cu 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H ++2e -===H 2↑,D 正确。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计算练习题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计算练习题一、选择题1、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A 2:1B 4:8C 1:8D 1:16答案:C解析: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₂O 通电 2H₂↑ + O₂↑,氢气和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2 和 32。
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质量之比为(2×2):(1×32)= 4:32 = 1:8。
2、在反应 2A + 3B = 2C + 4D 中,若 A、B、C、D 的质量比为8:12:11:9,则 A、B、C、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 8:12:11:9B 16:36:22:36C 16:16:22:9D 2:3:2:4答案:B解析:设 A、B、C、D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x、y、z、m。
因为 A、B、C、D 的质量比为 8:12:11:9,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2x):(3y):(2z):(4m) = 8:12:11:92x : 3y = 8 : 12 ,解得 x : y = 16 : 362x : 2z = 8 : 11 ,解得 x : z = 16 : 222x : 4m = 8 : 9 ,解得 x : m = 16 : 36所以 A、B、C、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6:36:22:36,故选 B。
3、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若还原 8 克氧化铜,需要氢气的质量是()A 02 克B 05 克C 1 克D 2 克答案:A解析: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H₂+ CuO 加热 Cu +H₂O氧化铜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0,设需要氢气的质量为 xH₂+ CuO 加热 Cu + H₂O2 80x 8g2/80 = x/8g ,解得 x = 02g4、要制取 48 克氧气,至少需要分解多少克高锰酸钾?()A 474 克B 474 克C 948 克D 948 克答案:C解析: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₄加热K₂MnO₄+ MnO₂+ O₂↑高锰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58,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设需要分解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x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 MnO₂+ O₂↑316 32x 48g316/32 = x/48g ,解得 x = 474g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实验中,高锰酸钾不能完全分解,所以至少需要 948 克高锰酸钾。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复习题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复习题】【1】Faraday电解定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这定律在电化学中有何用处?【答】Faraday电解定律即通电于电解质溶液之后,(1)在电极上(即两相界面上)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的量与通入的电荷量成正比;(2)若将几个电解池串联,通入一定的电荷量后,在各个电解池的电极上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的量都相等。
根据Faraday电解定律,通过分析电解过程中反应物(或生成物)在电极上物质的量的变化,就可求出通入电荷量的数值。
【2】电池中正极、负极、阳极、阴极的定义分别是什么?为什么在原电池中负极是阳极而正极是阴极?【答】无论是在原电池还是在电解池中,总是把电势较低的极称为负极,把电势较高的极称为正极,总是把其上面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阴极,在原电池中,负极电势较低,发生氧化反应,输出多余的电子;而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接受电子,电势较高,所以原电池中负极是阳极而正极是阴极。
【3】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与电解质溶液浓度的关系有何不同?为什么?【答】一般情况下,溶液浓度增大时导电粒子数相应增加,因此电导率也变大。
摩尔电导率Λm是把1mol电解质置于相距为单位距离的电导池的两个平行电极间,这时所具有的电导。
由于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的量已确定,浓度降低时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减弱,离子的运动速率增加,故摩尔电导率增加。
【4】怎样分别求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答】对于强电解质,可由kohlrausch公式外推得到,对于弱电解质,可由柯尔劳施离子独立运动定律求得,因为弱电解质如HAc、NH4OH等直到稀释到0.005 mol/dm3时,Λm与c仍不成线性关系,并且极稀时c稍微改变一点,Λm的值可能变化很大,实验上的少许误差对外推求得的∞的影响很大。
Λm【5】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离子的迁移速率、离子的电迁移率和离子迁移数之间有哪些定量关系式?【答】∞∞--∞∞++Λ=Λ=mm mm t t ,,;λλ F U F U m m --++==,,,λλ知道此三者关系后,可从实验易测得的量计算难以直接测量的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应该提倡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Mg2+
②2+F2 eO
;
2 个氯离子 氧化铝中铝的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精品资料
明
。
(2)小刚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 2
中所收集的气体为
,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
为
。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矿泉水、蒸馏水、自来水和净化后的雨水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水”,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4)小刚在洗衣服时发现洗过的衣服特别容易变硬、发黄,而且浪费肥皂且洗不干净,你觉
4.(辽宁营口中考)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请根 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不会使用的净水方法有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2)家庭最常用的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
(3)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
污染、
;(写字母) 污染和
污染。
5.(浙江杭州中考)杭州市的自来水由于增设了加臭氧(O3)和加活性炭两道处理程序,水 质处于全国大城市优秀水平。根据以上报道,人们得出的下列结论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1)下图所示的 3 个实验,A 中水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B 中试管
2 内得到的气体为
;C 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
A.水的沸腾
B.水的电解
C.水的净化
(2)矿泉水、蒸馏水有多种作用,例如:镁与碘的化合反应十分缓慢,若滴加少量水,则反
应立即剧烈进行,反应速度大大提高,此时水的作用是
A.杭州市的 自来水属于纯净物 B.杭州市自来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就是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C.加臭氧和加活性炭都是利用它们的化学性质来净化水质 D.以上水处理过程中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
6.(广西百色市中考)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 )
A.水分子间隔变大
B. 水分子体积变大
C.水分子数目增多
4 个氧原子 ;3 个亚铁离子 ;+6 价硫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铜中铜元素显+2 价
;二氧化碳 ;2 个氮气分子
;氢氧根离子
;氧化
10.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填空:
(1)请用化学用语表示:5 个钾原子
4 个铵根离子
化合价为+3 价
二氧化硅
一个硫酸根离子
(2)按要求写出下列数字“2”表达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的电解和净化专题复习
1.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水是重要的资源.将 50mL 酒精和 50mL 水混合,得到的酒精溶液体积小于 100mL,这说
得生活中他可以通过
方法来解决此问题。
(5)小刚为了净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个如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
器,其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
(6)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它是由
和
组成的,
电解水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物,通过 等操作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通入 以达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D. 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质量变大
7.(山东淄博中考)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以分解,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水分子的能量 B.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C.水的化学性质 D.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
8.(贵州铜仁中考)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3 个硫原子
(2)硝酸 (3)8 个水分子 (4)三氧化二铁
9.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2.原水(未经处理的水)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氯气溶于水 时可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净化步骤如下:
(1)A 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2)D 中一般用 (3)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4)该厂生产的自来水是
。 作吸附剂。
。(填标号)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