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管理技术要求-污水处理与回用共80页文档
水务管理技术要求-污水处理与回用80页PPT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水务管理技术要求-污水处理与回用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废水处理改造及废水回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废水处理改造及废水回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前言某东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某省某市市郊,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地理条件优越,厂区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75万平方米,厂内设有铁路专线,交通运输便利。
该厂于1991年初建设,1992年末正式投产。
该厂现建有两座JN32—88型捣固焦炉,年产冶金焦60万吨,煤焦油33.12万吨,粗苯8160吨,硫铵8640吨,日产焦炉煤气85.4万立方米,其中,焦炉自用煤气39.4万立方米,日供城市煤气46万立方米,现已实现城市居民供气1.5万户及部分餐饮业和工业供气。
该厂由储运、炼焦、净化、动力四个车间及生产调度室、技术科、设备科、保卫科、材料供应科、行政办公室六个科室组成。
厂内共有职工571人,其中管理人员42人,大专以上人员29人,中专以上人员500人,是一个员工队伍年青化、平均文化素质较高的现代企业。
在其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原有的污水处理系统达标后直接外排,最终流至松花江流域。
但因近几年随着工艺的改善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原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很难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为此某东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气厂将减轻对松花江流域的水体造成的污染,为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
使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在此背景下,我公司受某东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气厂的委托,依据企业的总体规划编制某市焦化厂日处理2900立方米焦化废水处理改造及废水回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为此,设计人员于2006年5月赴某东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气厂,经过多次现场踏勘、搜集大量的基础资料,在某市经济计划局、建设局、统计局、水务局、电业局、给排水公司等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对某东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气厂的地形、给水、排水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认真的综合分析。
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某市焦化厂日处理2900立方米焦化废水处理及废水回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我国石化企业规范《水务管理技术要求第四部分:污水处理与回用》(终审稿)

ICS 13.060.99Z 50 Q/SH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H 0628.4—2015水务管理技术要求第 4部分:污水处理与回用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water treatment services—Part 4: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reuse system(送审讨论稿)(本稿完成日期:2015-4)2015 - XX - XX 发布2015 - XX - XX 实施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定义 (2)4 人员与运行管理 (3)4.1 人员 (3)4.2 运行管理 (4)5 工艺技术 (4)5.1 工艺简介 (4)5.2 预处理 (5)5.3 二级处理 (5)5.4 深度处理 (7)5.5 污泥处理与处置 (10)5.6 异味治理 (10)5.7 工艺技术管理 (11)6 设备设施 (12)6.1 一般要求 (12)6.2 动设备 (12)6.3 静设备 (13)6.4 特种设备 (14)6.5 建(构)筑物 (14)6.6 电仪设备 (14)7 质量管理 (14)7.1 监测分析 (14)7.2 水质 (14)7.3 水处理剂 (15)8 HSE 要求 (15)8.1 一般要求 (15)8.2 隐患管理 (16)8.3 应急管理 (16)8.4 典型风险管理 (16)9 技术经济指标 (17)9.1 污水处理单位电耗 (17)9.2 外排污水达标率 (17)9.3 污水处理单位现金操作费用 (17)9.4 仪表完好率 (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Q/SH 0628《水务管理技术要求》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新鲜水;――第2部分循环水;――第3部分化学水;――第4部分污水处理与回用。
本部分为第4部分。
杨文忠--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省部级以上奖励27项 •中国水处理“功勋”单位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 •中国锅炉水处理协会 •中国化工学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缓蚀剂专业委员会 •中国水利协会脱盐分会 •全国清洗行业理事会 •工业水处理、工业用水与废水
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 杨文忠
南京工业大学水处理技术研究所 江苏省水化学水处理专业委员会 江苏省水化学与工业水处理工程实验室 Email:ywznj@
杨文忠
• • • • • • • • 江苏省水化学与工业水处理工程实验室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 江苏省水化学与水处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锅炉水处理协会 中国化工学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缓蚀剂专业委员会 全国清洗行业理事会 工业水处理、工业用水与废水 主任 副主任委员 主任委员 常务理事 常委 委员 高级顾问 编委
• NH3-N :15 -25mg/L; • 细菌和重金属等。
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或将污水深度处理后回用是确保水
环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2 污水深度处理技术
目的
• 去除悬浮和有机物质,脱色除臭,使出水进一步澄清; • 脱氮除磷、消毒杀菌,消除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因 素和有毒有害物质; • 去除某些无机盐成分,满足回用的具体要求。
1 概述
2 污水深度处理技术 3 污水回用技术--回用于工业冷却水技术 4 结束语
1 概述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资源
水资源短缺
开源节流
工业节水
单纯的水污染控制 → 全方位的水环境可持续发展 水回用(water reuse) 水再利用(water reclamation) 水循环(water cycling)
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技术

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技术工业的发展、信息网络的完善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为城市吸引了大批人才、企业的注入。
在完善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对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与人口、企业增多同比增长的是每日污水排放量的增加,而当城市没有相应的污水处理能力时,城市的环境势必被破坏。
因此,在增加城市经济效益的同时完善城市环境建设,营造优良的生活工作环境,是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
标签: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回用技术1.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技术相关理论概述1.1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水处理厂作为污水处理的集中地点,其建设和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市政污水处理的效果。
由此可见,市政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需要较为长远的规划,这样才能有效做好市政污水处理与回用工作。
因此,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设计应做到:第一,从市政污水排放实际情况出发,明确规划污水处理厂数量;第二,依据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和市政污水分布情况,明确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并对其进行合理布局,进而达到有效缓解市政排水系统压力的作用;第三,合理预测未来市政污水的发展趋势,并将其与目前市政污水排放量有机结合,进而明确处理需求,同时为建设规模设计提供依据;最后,一定要做好市政污水处理选址工作,选址不当不仅会影响污水处理效果,还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由此可见,市政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设计工作对于污水处理和回用具有重要意义。
1.2按污水处理的工艺级别根据污水处理的程度不同,污水处理方法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一级处理主要通过物理法清楚污水里的固体悬浮污染物。
一级处理无法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只是为二级处理进行准备。
二级处理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为主要处理对象。
二级处理以生物处理法为主,通过微生物进行有机物代谢,使含有有机物的污水达到排放的标准。
三级处理是一个复合的处理方法,在三级处理过程中通过多种方法共同作用,对已经经过一、二级处理的污水进一步深层处理,使处理过的水达到排放甚至回收标准。
污水处理水质标准

污水处理水质标准污水处理是指对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而污水处理水质标准则是衡量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
水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环境水质、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污水处理水质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污水处理厂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保证排放水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不会对周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其次,污水处理水质标准应当符合当地环境承载力和水体质量要求。
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和水体质量要求不同,因此污水处理水质标准应当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例如,对于水质较差的地区,污水处理水质标准应当相对严格,以保护当地水体环境;而对于水质较好的地区,污水处理水质标准也可以相对宽松一些。
此外,污水处理水质标准应当包括对各类污染物的监测和控制要求。
污水中含有各种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污水处理水质标准应当明确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监测要求,确保污水处理过程中各类污染物的排放达标。
最后,污水处理水质标准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污水处理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污水处理水质标准应当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便于污水处理厂进行操作和管理。
同时,污水处理水质标准也应当具有可持续性,能够适应未来环境变化和水质要求的变化,保证长期有效地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总之,污水处理水质标准是保障污水处理效果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其制定和执行对于维护环境水质、保护生态平衡、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当地环境承载力和水体质量要求制定具体的水质标准,同时加强对各类污染物的监测和控制,确保污水处理水质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水利部关于印发《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

水利部关于印发《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水资源司[2005]49号)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在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改革水的管理体制”精神指引下,以区域涉水行政事务统一管理为标志的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收到明显成效。
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解决改革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我部制定了《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现印发你单位,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全面做好水务管理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5年2月4日附件: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近年来,在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改革水的管理体制”精神指引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缓解城乡供水紧张状况,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中央水利工作方针,落实《水法》有关规定,推进以区域涉水行政事务统一管理为标志的水管理体制改革。
目前,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水务局或由水利局承担水务统一管理职能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已达1251个,占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总数的53%,其中,北京市、上海市、黑龙江省、海南省已实现了辖区内的水务统一管理。
实现水务统一管理的地区,在统一调配地表与地下、城市与农村、区内与区外水资源,统一编制涉水规划,提高城乡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也存在着观念转变不够;关系尚未真正理顺;各地改革不同步,上下级管理职能不对口;现有法规滞后于水务管理实践;水务投资和项目融资渠道不畅;水务产业化与市场化发育缓慢;队伍建设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等问题。
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在调查研究和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水利部提出本指导意见,供各地参照执行。
各地应在本意见指导下,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
水务管理技术要求,化学水

Q/XXX XXXXX—XXXX 9.4 9.5 9.6 9.7 9.8 9.9 盐耗 ......................................................................... 酸耗 ......................................................................... 碱耗 ......................................................................... 反渗透脱盐率 ................................................................. 反渗透回收率 ................................................................. 电除盐回收率 ................................................................. 21 22 22 22 22 23
(征求意见稿)
2015 - XX - XX 发布
2015 - XX - XX 实施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发 布
Q/XXX XXXXX—XXXX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人员和运行管理 .................................................................... 3 4.1 人员 .......................................................................... 3 4.2 运行管理 ...................................................................... 4 5 工艺技术 .......................................................................... 5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处理工艺 ...................................................................... 5 技术方案 ...................................................................... 9 工艺技术规程 ................................................................. 10 岗位操作规程 ................................................................. 10 工艺卡片 ..................................................................... 10 技术资料 ..................................................................... 11 技术标定 ..................................................................... 11 运行记录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