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复习提纲
口技(复习资料)

《口技》复习资料《口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清代顺治年间进士。
原文译文对照京中有善口技者。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一天,正赶上一家大宴宾客,在客厅东北角设置了一个八尺宽的帷账,口技人坐屏障中,口技人坐在帷账里面,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块醒木罢了。
众宾团坐。
众宾客围坐下来。
少顷,过了一会儿,但闻屏障中抚尺二下,只听帷账里醒木拍了两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全场都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介绍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演前气氛。
是下文记叙精彩表演的铺垫。
遥遥闻深巷中犬吠,远远听到深巷里狗叫起来,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伸懒腰,打哈欠,摇其夫语,夫呓语。
她摇着丈夫并与他说话,她丈夫说着梦话。
既而儿醒,大啼。
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啼哭。
夫令妇抚儿乳,丈夫让她给孩子喂奶,儿含乳啼,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妇拍而呜之,妇人拍着孩子轻声哼唱着哄他入睡。
又一大儿醒,又有一个大孩子也醒了,狺狺不止。
嘴里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当是时,这个时候,妇手拍儿声,妇人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声,嘴里轻声哼唱的声音,儿含乳啼声,小孩子含着奶头的啼哭声,大儿初醒声,大孩子刚醒来的絮絮声,夫叱大儿声,丈夫对大孩子的呵斥声,一齐凑发,众妙毕备。
同时并作,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
满座宾客无不伸颈,全场宾客没有一个不伸着脖颈,侧目,偏着头看,微笑,微微笑着,嘿叹,默默赞叹,以为妙绝也。
都觉得妙极了。
口技者摹仿一家人深夜由睡到醒的过程以及宾客的反应。
既而,没过多久,齁声起,丈夫的鼾声响起来,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妇人拍小孩也拍得缓慢,渐渐停下来。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隐隐地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器倾侧,盆碗器物翻倒的声音,妇梦中咳嗽之声。
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
宾客意少舒,宾客们这时心情略微放松了一些,稍稍正坐。
《口技》总复习

《口技》总复习【原文】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
其夫呓语,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间杂,床又从中戛戛。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夫令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夫起溺,妇亦抱儿起溺。
床上又一大儿醒,絮絮狺狺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溺瓶中声,溺桶中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之声。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注音】少(shǎo )顷犬吠(fèi )呓(yì)语夫叱(chì)大儿声觉(jué)夫齁(hōu)声起中间(jiàn)曳(yè)屋许许(hǔ)声几(jī)欲先走【注释】善:擅长,善于。
会:适逢,正赶上。
施:设置,安放。
团坐:围绕而坐。
但:只。
哗:喧哗。
下乳:喂奶。
叱:大声呵斥。
妙:妙处。
备:具备。
意:心情。
曳:拉。
指:指明。
名:说出。
奋:扬起。
出:露出。
股:大腿。
大宴:举行隆重的宴会。
而已:罢了。
少顷:一会儿。
满坐寂然:全场静悄悄的。
然:...的样子。
坐,通“座”座位。
惊觉欠伸:惊醒后打哈欠,伸懒腰。
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口技复习资料

口技复习资料口技复习资料一、什么是口技?口技,是指通过言语表达和语言技巧来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引起共鸣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包括演讲、辩论、朗诵等多种形式,是一种能力的综合体现。
通过口技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口才,还可以培养思维敏捷、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口技的重要性口技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在学校、工作场所还是社交场合,良好的口技都能带来许多好处。
首先,口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增加说服力。
其次,口技可以提高我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使我们更加从容地与他人交流。
此外,口技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提高我们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如何提高口技?1. 平时多读书:读书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习到各种优秀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口技水平。
2. 多听演讲:听取优秀演讲者的演讲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到一些口技的技巧和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语言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等方面,来借鉴他们的经验,提高自己的口技水平。
3. 练习演讲: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提高口技。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话题,进行演讲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语速、语调、停顿等方面的掌握,使自己的演讲更加生动、有吸引力。
4. 参加辩论赛:辩论赛是提高口技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通过参加辩论赛,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辩论技巧、逻辑思维和反驳能力。
同时,辩论赛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应变能力和自信心。
5. 刻意练习:在提高口技的过程中,刻意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口技练习题,进行反复练习。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反思,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口技水平。
四、口技的应用领域口技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学校中,口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习成绩。
在工作场所中,良好的口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同事和客户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在社交场合中,口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口技复习

时间词填空:
表示突然发生:( 忽 )( 忽然 ) 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 一时 ) 表示两件事相继发生:( 既而 ) 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 是时)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 俄而 )( 少顷 )( 未几 )
(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 俄而、忽然)
本文写法、特色:
正面描写
二、指出下列短语与课文中短语用法相同的词:
丑态毕露 心情舒畅 至理名言 众妙毕备 毕业典礼 宾客意少舒 动作舒缓 不能名其一处 莫可名状 舒筋活血 毕生精力 舒筋活血 有名无实
——
听众反应(四次)
表 演 精 彩
首尾呼应
侧面描写
听众的反应
情节发展情况 变色出臂 股战欲走 意少舒 缓 急
伸颈侧目 微笑默叹
紧
正面描写 小疏 到到 大密 大 到 小 疏密 到到 密繁
口技表演中 声音的变化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简单的道具——衬托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首尾照应
难解词语
古今异义的: 但(只 ( 跑 )
)、虽(即使 )、走
古今词义略有差别的:会(适逢 )、厅事(厅堂 ) 施(放置 )、闻(听见 ) 古今用法不同的:宴(举行宴会 ) 、乳(喂 奶 )、名(说出 )、善(擅长)
古今异义:
施八尺屏障(放置 ) 但闻屏障中( 只 ) 妇拍而呜之( 轻声哼唱哄孩子入睡 ) 侧目( 看 ) 意少舒(心情)( 稍微) 曳屋许许声( 拟声词 )
口
技
林嗣环
作者介绍
林嗣环,字铁崖,清朝福建晋江 人,顺治年间进士。著有《铁崖文集》 等。
《口技》原为他的《秋声诗 》的序言。原意是借口技人的 “善画声”(善于绘声绘色地 描写生活),说明《秋声诗》 也是“善画声”的诗作。
《口技》导学提纲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

《口技》导学提纲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 课型:新授课编者执笔学习目标:1掌握部分文言实词及部分虚词的读音、含义。
2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能够有条不紊、清楚地叙述事情。
4认识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及其丰富的表现力,了解口技艺人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学习重点: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一)简介《虞初新志》:(二)查阅资料搜集有关口技的知识点。
(三)掌握本文的部分重点字的读音以及含义。
善施会闻坐吠呓间曳许虽乳(四)根据课下注释把课文翻译成现在汉语。
重点句子:1京中有善口技者。
2当是时,妇手派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五)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1找出本文表示时间的词语:2分析文章的结构:3概括文章的内容:课堂学习一、情境导入在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表演艺术宝库里,有一颗格外引人注目的摧探明珠--一口技。
它用人的声音模仿大自然及人类生活的万事万物,惟妙惟肖,妙不可言。
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
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三百多年前,清代作家林嗣环也描绘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他笔下的那位艺人怎样?他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声音世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描述口技的文章。
《口技》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用耳朵去捕捉声音来欣赏,而是通过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来欣赏。
本文确切而真实地抓住口技表演者发出的声响、听众的反应,描绘出当时表演的故事的全部内容,生动地再现了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家四日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和发生火警、救火的情景。
文章可以作为描写场景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二、自主合作学习(一)出示学习目标:(二)展示预习成果:(三)小组合作学习,读课文思考:1当我们看一场表演时,如何知道它非常精彩?教师点拨:首先确定一场表演涉及的双方(表演者、观众);表演者表演的内容,表演的道具;观众看表演的反应。
《口技》复习提纲

《口技》复习提纲(一)作者介绍:本文的作者是(清朝)的(林嗣环),字(铁崖)。
本文被收入(《虞初新志》)这是一部(笔记小说),编者是(清朝)的(张潮)。
(二)解释加点词语会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众宾团坐:围绕而坐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少顷:一会儿但闻:只满坐寂然:通“座”惊觉欠伸:打呵欠,伸懒腰其夫呓语:说梦话妇抚儿乳:喂奶既而儿醒:不久,紧接着夫叱大儿声:叱责众妙毕备:全,都几欲先走:几乎一时齐发:同时两股战战:打战,打哆嗦默叹:默默地赞叹未几:不久夫齁声起:打鼾作作索索:老鼠活动的声音盆器倾侧:翻倒倾斜奋袖出臂:扬起,举起意少舒:稍微中间:夹杂曳屋许许声:拉虽人有百手:即使名其一处:说出意少舒:伸展,松弛拍而呜之:轻声哼唱哄小孩入睡絮絮不止:连续不断地说话侧目:偏头看,形容听得入神力拉崩倒:劈里啪啦,房屋倒塌(三)翻译句子:1、京中有善口技者。
京城中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
2、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一会儿,只听见屏障中抚尺响了一下,全场静悄悄的,没有敢喧哗的人。
3、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远远地听到幽深的巷子中有狗在叫,就有妇人惊醒后打呵欠和伸懒腰,他的丈夫说梦话。
4、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妇人抚摩着儿子喂奶,儿子含着乳头啼哭,妇人拍着儿子,轻声哼唱哄小孩入睡。
5、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同时发出,各种妙处全都具备。
6、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满座的宾客全都伸着脖子,侧着头入神地看,微笑,默默地赞叹,认为绝妙到了极点。
7、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宾客的心情稍微放松一些,渐渐地坐正了身子。
8、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火中爆炸的声音,呼呼的风声,许多种声音一齐发出来。
9、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口技模拟的各种声音同时发出,交织成一片,让人不能一一辩识和说出。
口技复习提纲

小结
小结:这三处侧面描写,生动地刻画出 观众的心理变化,衬托了口技者技艺的 高超
总结
总结:侧面描写从不同角度衬托出表演 者的高超技艺,使文章表现手法富于变 化,增强了感染力,显得真实可信
表示时间的词语
文中用了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何作用? ——表示突然发生的有“忽”、“忽然”;表示 几件事同时发生的有“一时”;表示相继发生的 有“既而”;表现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的有 “是时”,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的有“俄 而”、“少顷”、“未几”。这些词语运用灵活 多变,准确地反映了表演者在不同情况下制造出 的声响种类和听觉效果,表现出其技艺之高深
加点字解释
1. 2. 3. 4. 5. 6. 7. 8. 9. 善:善于,善长 会:正好,恰巧 施:设置,安放 于:在 众:多,众多 走:跑,逃跑 止:停止 少:时间短 坐:座位 10. 为:是 11. 以:认为 12. 止:停止 13. 众:多,众多 14. 间:夹杂 15. 作:兴起,出现 16. 求:乞求,请求 17. 名:说出,指出 18. 其:代词
1、梦中醒来
3、火警而救火 “无不变色 离席,奋袖 出臂,两股 战战,几欲 先走”
第一段
1、统领全文的一个字是:善(善于) 2、本段中环境描写是: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作用是:渲染安静的气氛,表现 了宾客的期待,衬托下文口技者高超表演
第二段
1、这一段对声音的描写的顺序:由远及近、 由内而外、由小到大、又少至多 2、对宾客的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作用是? 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体现了宾客的入 神,衬托口技人的技艺高超
口技
复习提纲
一、文学常识
1、本文出处:《虞初新志· 秋声诗自序》 2、本文作者:林嗣环 朝代:清朝
口技复习提纲

一、文学常识1、《口技》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此书是清朝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
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2、《口技》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顺治年间的进士,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
二、解释词语1、善:擅长 2 、会:适逢,正赶上3、少顷:一会儿 4、施:设置,安放5、众宾团坐:围绕而坐6、但闻:只听见7、无敢哗者:喧哗 8、欠身:打哈欠9、呓语:说梦话 10、妇抚(抚摸,安慰11、絮絮:连续不断的说话12、夫叱大儿:训斥13、一时(同时) 14、毕备(全,都)(具备)15、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16、默叹(默默地赞叹)17、齁声起(打鼾)18、意少舒(心情)(稍微)(伸展,放松) 19、中间(夹杂)20、曳屋(拉)21、虽人有百手(即使)22、指其一端(一头,一种)23、不能名其一处(说出)24、奋袖出臂(扬起,举起)25、几欲先走(几乎)通假字:满座.寂然(“坐”通“座”,座位)三、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紧扣住一个“善”字展开全文内容)四、段落层次与段意归纳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段):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开演前的气氛。
这部分是下文记叙精彩表演的铺垫。
第二部分(2—4段):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
第一层(2段):写表演一家人深夜被犬吠惊醒的情形,以及宾客对口技表演的由衷赞叹。
第二层(3段):写表演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以及宾客的情绪变化。
第三层(4段):写表演突然而至的大火灾的情形,以及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动作。
第三部分(5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再次交代表演者的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与首段相呼应,说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刚才的精彩表演的确是从“口”中发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