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 丙肝肝硬化“分级”抗病毒治疗策略
合集下载
丙肝不可怕丙肝的抗病毒治疗[可修改版ppt]
![丙肝不可怕丙肝的抗病毒治疗[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65c9b6829b89680203d825b3.png)
丙肝不可怕丙肝的抗病毒治疗
治疗策略
主要目标 = “治愈” • 无病毒1
• 阻止疾病进展 (坏死 / 纤维化)
• 无症状
次要目标 = 延缓 / 预防
• 减少肝脏纤维化的进展1 • 减少延缓肝硬化的发生2 • 防止失代偿的发生 • 防止肝细胞癌的发生2
•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1. Worman HJ. Hepatitis C: current treatment. 2. Peters MG et al. Medscape HIV/AIDS eJournal. 2002;8(1). 3. Nishiguchi S et al. Lancet. 1995;346:1051-1055.
各种治疗应答的定义
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 • 在治疗末期检测不出 HCV RNA
(HCV 基因型 2 / 3 型,治疗 24 周;HCV 基因型 1 型,治疗 48 周) 持续性病毒学应答 • 在随访期结束时检测不出 HCV RNA (治疗结束后 24 周) 生化应答 • 血清ALT恢复正常 组织学应答 • 在随访期(治疗结束后 24 周)结束时整个组织学活性指数(HAI)评分 (Knodell评分系统2)改善 ≥2 分
目前治疗丙肝的临床药物
• 干扰素类
– 普通干扰素(IFN)
IFN
– 聚乙二醇干扰素
第一代聚乙 二醇干扰素 α-2b(12KD)
第二代聚 乙二醇干 扰素α-2a
派罗欣 ®(40KD)
• 利巴韦林
开发聚乙二醇干扰素经历了2代技术
• IFN: 1992 • 第一代聚乙二醇干扰素:2001 • 第二代聚乙二醇干扰素:2002
IFN和第一代聚乙二醇干扰素的局限性
IFN
第一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12KD)
治疗策略
主要目标 = “治愈” • 无病毒1
• 阻止疾病进展 (坏死 / 纤维化)
• 无症状
次要目标 = 延缓 / 预防
• 减少肝脏纤维化的进展1 • 减少延缓肝硬化的发生2 • 防止失代偿的发生 • 防止肝细胞癌的发生2
•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1. Worman HJ. Hepatitis C: current treatment. 2. Peters MG et al. Medscape HIV/AIDS eJournal. 2002;8(1). 3. Nishiguchi S et al. Lancet. 1995;346:1051-1055.
各种治疗应答的定义
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 • 在治疗末期检测不出 HCV RNA
(HCV 基因型 2 / 3 型,治疗 24 周;HCV 基因型 1 型,治疗 48 周) 持续性病毒学应答 • 在随访期结束时检测不出 HCV RNA (治疗结束后 24 周) 生化应答 • 血清ALT恢复正常 组织学应答 • 在随访期(治疗结束后 24 周)结束时整个组织学活性指数(HAI)评分 (Knodell评分系统2)改善 ≥2 分
目前治疗丙肝的临床药物
• 干扰素类
– 普通干扰素(IFN)
IFN
– 聚乙二醇干扰素
第一代聚乙 二醇干扰素 α-2b(12KD)
第二代聚 乙二醇干 扰素α-2a
派罗欣 ®(40KD)
• 利巴韦林
开发聚乙二醇干扰素经历了2代技术
• IFN: 1992 • 第一代聚乙二醇干扰素:2001 • 第二代聚乙二醇干扰素:2002
IFN和第一代聚乙二醇干扰素的局限性
IFN
第一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12KD)
丙肝的治疗策略——抗病毒治疗专家讲座

病例结局
在医生提议下, 患者每个月到医院随访一次, HCV RNA连续阴性, 血红蛋白也一直维持在10-14g/DL之间, 并最终完成了48周治疗。后继续随访24周, 病毒连续阴性。
丙肝的治疗策略——抗病毒治疗专家讲座
第27页
丙肝标准治疗策略
基因分型
基因1型
基因非1型
EVR
治疗至24周
治疗至48周
第23页
86%(n = 390)
75%(n = 184)
SVR
“完全剂量” (n = 245)
65%(n = 253)
全部患者
14%(n = 63)
3%(n = 3)
早期病毒学应答意义-预测指标, 不是停药指标
全部患者*(n = 453)
阴性预测值 = 97%
PCR 检测 HCV RNA 阴性或下降大等于2 log早期病毒学应答是一个预测指标, 不是停药指标
Swain et al, EASL
0
20
40
60
随访期间病毒维持阴性患者百分比(%)
80
100
总体
单药治疗
99.2%
99.2%
98.8%
100%
n= 997 163 666 75 93
98.9%
联合治疗
丙肝的治疗策略——抗病毒治疗专家讲座
第18页
Hadziyannis研究: 第一个最优化治疗方案研究
第一个基于不一样基因分型优化治疗方案研究第一个关于各种利巴韦林起始剂量方案研究首个基于个体化基础情况优化治疗研究
Hadziyannis S, et al.Ann Intern Med ; 140: 346
对于基因1型丙肝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8周优于24周
在医生提议下, 患者每个月到医院随访一次, HCV RNA连续阴性, 血红蛋白也一直维持在10-14g/DL之间, 并最终完成了48周治疗。后继续随访24周, 病毒连续阴性。
丙肝的治疗策略——抗病毒治疗专家讲座
第27页
丙肝标准治疗策略
基因分型
基因1型
基因非1型
EVR
治疗至24周
治疗至48周
第23页
86%(n = 390)
75%(n = 184)
SVR
“完全剂量” (n = 245)
65%(n = 253)
全部患者
14%(n = 63)
3%(n = 3)
早期病毒学应答意义-预测指标, 不是停药指标
全部患者*(n = 453)
阴性预测值 = 97%
PCR 检测 HCV RNA 阴性或下降大等于2 log早期病毒学应答是一个预测指标, 不是停药指标
Swain et al, EASL
0
20
40
60
随访期间病毒维持阴性患者百分比(%)
80
100
总体
单药治疗
99.2%
99.2%
98.8%
100%
n= 997 163 666 75 93
98.9%
联合治疗
丙肝的治疗策略——抗病毒治疗专家讲座
第18页
Hadziyannis研究: 第一个最优化治疗方案研究
第一个基于不一样基因分型优化治疗方案研究第一个关于各种利巴韦林起始剂量方案研究首个基于个体化基础情况优化治疗研究
Hadziyannis S, et al.Ann Intern Med ; 140: 346
对于基因1型丙肝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8周优于24周
《丙型肝炎治疗策略》课件

《丙型肝炎治疗策略》 PPT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丙型肝炎的治疗策略,包括背景和流行状况、治疗目标、常用 的治疗药物、个体化治疗策略的重要性、副作用和安全性考虑、治疗效果的 评估以及未来的趋势和新进展。
丙型肝炎的背景和流行状况
病毒结构
了解丙型肝炎病毒的结构,有助于理解其传播和 感染方式。
全球流行状况
探究丙型肝炎在不同地区的流行情况,以及其对 全球健康的影响。
肝功能改善
探究丙型肝炎治疗对肝功能 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估治疗 纤维化程度的 变化,以便评估治疗的效果。
丙型肝炎治疗的未来趋势和新进展
新一代抗病毒药物研发
展望丙型肝炎治疗的未来,介 绍新一代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 应用前景。
个体化治疗的发展
探究个体化治疗策略在丙型肝 炎治疗中的新进展和应用。
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
病毒清除
了解如何完全清除丙型肝炎病毒,以避免慢 性肝炎和相关并发症。
肝纤维化逆转
探究丙型肝炎治疗后肝纤维化程度的改善情 况。
肝功能恢复
确保肝脏能够正常工作,并降低其他健康风 险。
预防肝癌
介绍如何通过治疗丙型肝炎来降低患者发展 为肝癌的风险。
常用的丙型肝炎治疗药物
摄入干扰素 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 肝炎疫苗
肝移植治疗的进展
了解肝移植在丙型肝炎治疗中 的作用和新进展。
丙型肝炎治疗的副作用和安全性考虑
1
常见的副作用
了解丙型肝炎治疗可能引起的一些常见副作用,以及如何管理它们。
2
治疗期间的监测
介绍治疗期间需要进行的各种监测,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3
安全性考虑
讨论特定患者群体在接受丙型肝炎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安全性问题。
本课程将介绍丙型肝炎的治疗策略,包括背景和流行状况、治疗目标、常用 的治疗药物、个体化治疗策略的重要性、副作用和安全性考虑、治疗效果的 评估以及未来的趋势和新进展。
丙型肝炎的背景和流行状况
病毒结构
了解丙型肝炎病毒的结构,有助于理解其传播和 感染方式。
全球流行状况
探究丙型肝炎在不同地区的流行情况,以及其对 全球健康的影响。
肝功能改善
探究丙型肝炎治疗对肝功能 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估治疗 纤维化程度的 变化,以便评估治疗的效果。
丙型肝炎治疗的未来趋势和新进展
新一代抗病毒药物研发
展望丙型肝炎治疗的未来,介 绍新一代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 应用前景。
个体化治疗的发展
探究个体化治疗策略在丙型肝 炎治疗中的新进展和应用。
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
病毒清除
了解如何完全清除丙型肝炎病毒,以避免慢 性肝炎和相关并发症。
肝纤维化逆转
探究丙型肝炎治疗后肝纤维化程度的改善情 况。
肝功能恢复
确保肝脏能够正常工作,并降低其他健康风 险。
预防肝癌
介绍如何通过治疗丙型肝炎来降低患者发展 为肝癌的风险。
常用的丙型肝炎治疗药物
摄入干扰素 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 肝炎疫苗
肝移植治疗的进展
了解肝移植在丙型肝炎治疗中 的作用和新进展。
丙型肝炎治疗的副作用和安全性考虑
1
常见的副作用
了解丙型肝炎治疗可能引起的一些常见副作用,以及如何管理它们。
2
治疗期间的监测
介绍治疗期间需要进行的各种监测,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3
安全性考虑
讨论特定患者群体在接受丙型肝炎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安全性问题。
丙肝治疗ppt课件

WHO. World Hepatitis Summit harnesses global momentum to eliminate viral hepatitis.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15/eliminate-viral-hepatitis/en/
应答类型
快速病毒学应答(RVR) 早期病毒学应答(EVR)
延迟病毒学应答(DVR) 持续病毒学应答(SVR) 突破 复发 无应答 部分应答
定义
第4周HCV RNA低于检测下限 第12周HCV RNA低于检测下限
第12周HCV RNA阳性,但第24周HCV RNA低于检测 下限 治疗结束后24周HCV RNA仍低于检测下限 治疗中HCV RNA转阴后再次出现 治疗结束后HCV RNA阳转 第24周HCV RNA下降低于2个log
第24周HCV RNA下降大低于2个log但仍阳性
治疗的适应症
(1)所有初治和经治的HCV感染导致代偿期或失代偿期慢性肝病的患者,均须考虑治疗。 (2)对于显著性肝纤维化或肝硬化(METAVIR评分为F2、 F3或F4)患者,包括失代偿期 (Child-Pugh B级或C级)肝硬化患者、具有临床显著性肝外表现的患者、肝移植后HCV复 发的患者以及具有传播HCV风险的个体,应立即考虑治疗。 (3)MELD评分≥18~20、有肝移植指征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该首先行肝移植,移植 后接受治疗。如果等待时间超过6个月,这些患者可以于移植前接受治疗。 (4)对由于非肝脏相关合并症所致预期寿命有限的患者,不推荐治疗。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EASL Recommendations on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 2018. J Hepatol (2018),
应答类型
快速病毒学应答(RVR) 早期病毒学应答(EVR)
延迟病毒学应答(DVR) 持续病毒学应答(SVR) 突破 复发 无应答 部分应答
定义
第4周HCV RNA低于检测下限 第12周HCV RNA低于检测下限
第12周HCV RNA阳性,但第24周HCV RNA低于检测 下限 治疗结束后24周HCV RNA仍低于检测下限 治疗中HCV RNA转阴后再次出现 治疗结束后HCV RNA阳转 第24周HCV RNA下降低于2个log
第24周HCV RNA下降大低于2个log但仍阳性
治疗的适应症
(1)所有初治和经治的HCV感染导致代偿期或失代偿期慢性肝病的患者,均须考虑治疗。 (2)对于显著性肝纤维化或肝硬化(METAVIR评分为F2、 F3或F4)患者,包括失代偿期 (Child-Pugh B级或C级)肝硬化患者、具有临床显著性肝外表现的患者、肝移植后HCV复 发的患者以及具有传播HCV风险的个体,应立即考虑治疗。 (3)MELD评分≥18~20、有肝移植指征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该首先行肝移植,移植 后接受治疗。如果等待时间超过6个月,这些患者可以于移植前接受治疗。 (4)对由于非肝脏相关合并症所致预期寿命有限的患者,不推荐治疗。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EASL Recommendations on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 2018. J Hepatol (2018),
《丙肝诊断与治疗》课件

如超声、CT等,观察肝脏形态及结构。
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等。
丙肝抗体阳性。
存在丙肝的高危因素:如输血史、不洁注射、共用针具等。
丙肝病毒核酸阳性。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如乙肝、酒精性肝炎等。
01
03
02
04
05
03
CHAPTER
丙肝的治疗
Hale Waihona Puke 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04
CHAPTER
丙肝的预防
早期发现和治疗患者
对丙肝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病毒载量,减少传染风险。
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避免重复使用,以减少注射过程中的感染风险。
推广安全注射
建立严格的献血者筛选制度,避免因输血而感染丙肝。
提倡安全献血
推广安全性行为,使用避孕套等防护措施,减少性传播的风险。
肝功能衰竭
感染丙肝病毒后,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如胆囊炎、胰腺炎等。
其他并发症
02
CHAPTER
丙肝的诊断
丙肝抗体检测
丙肝病毒核酸检测
生化检测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04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丙肝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丙肝病毒。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丙肝病毒核酸来判断病毒载量及传染性。
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了解肝脏受损程度。
详细描述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生活护理涉及患者的日常生活细节,包括起居、饮食、休息等方面。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需求,提供生活照顾和指导,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饮食计划,提供营养支持和指导
总结词
饮食护理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饮食摄入,提供营养支持和指导,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促进康复。同时,应避免不合理的饮食摄入,以免加重病情或影响治疗效果。
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等。
丙肝抗体阳性。
存在丙肝的高危因素:如输血史、不洁注射、共用针具等。
丙肝病毒核酸阳性。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如乙肝、酒精性肝炎等。
01
03
02
04
05
03
CHAPTER
丙肝的治疗
Hale Waihona Puke 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04
CHAPTER
丙肝的预防
早期发现和治疗患者
对丙肝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病毒载量,减少传染风险。
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避免重复使用,以减少注射过程中的感染风险。
推广安全注射
建立严格的献血者筛选制度,避免因输血而感染丙肝。
提倡安全献血
推广安全性行为,使用避孕套等防护措施,减少性传播的风险。
肝功能衰竭
感染丙肝病毒后,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如胆囊炎、胰腺炎等。
其他并发症
02
CHAPTER
丙肝的诊断
丙肝抗体检测
丙肝病毒核酸检测
生化检测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04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丙肝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丙肝病毒。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丙肝病毒核酸来判断病毒载量及传染性。
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了解肝脏受损程度。
详细描述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生活护理涉及患者的日常生活细节,包括起居、饮食、休息等方面。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需求,提供生活照顾和指导,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饮食计划,提供营养支持和指导
总结词
饮食护理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饮食摄入,提供营养支持和指导,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促进康复。同时,应避免不合理的饮食摄入,以免加重病情或影响治疗效果。
丙型肝炎各级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策略 张颖

1 - 2 ] 3 . 5万例 [ 。H C V感染后可以引起宿主的不同反应, 部分患
s u s t a i n e dv i r o l o g i c a l r e s p o n s e , S V R ) 是反 键。持续病毒学应答( 映治疗长期疗效的最好指标, 通常被认为是病毒学治愈的指 标。目前国际指南推荐的慢性丙型肝炎标准治疗方案( s t a n d a r d - o f - c a r e , S o C ) 是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α( P E G- I F N ) 联合 α 利巴韦林治疗, S V R率约为 5 0 %
A b s t r a c t : C h r o n i ch e p a t i t i s C( C H C )i s a m a j o r c a u s e o f c i r r h o s i s ,e n d - s t a g e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a n d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 a .T h e c o m b i n a
t i o nd r u g r e g i m e no f p e g y l a t e di n t e r f e r o n - a l p h a ( P E G- I F N )a n dr i b a v i r i ni s t h ea p p r o v e da n dw e l l -a c c e p t e ds t a n d a r d-o f -c a r ef o r α ,C H Cp a t i e n t s w i t hd e c o m p e n s a t e dc i r r h o s i s u s u a l l y h a v e c o n t r a i n d i c a t i o n s f o r t h e u s e o f P E G- I F N n dr பைடு நூலகம் b a v i r i n ,a n dt h e C H C .H o w e v e r αa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r a p y a r e g e n e r a l l y p o o r . T o a d d r e s s C h i n a ᶄ s h i g hp r e v a l e n c e o f h e p a t i t i s Cv i r u s ( H C V )- r e l a t e dc i r r h o s i s , d i f f i c u l t i e s o f i m p l e m e n t i n gl i v e r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 ,a n dt h eh i g h e r s u s t a i n e dv i r o l o g i c a l r e s p o n s er a t es e e ni nC h i n e s ec i r r h o t i cp a t i e n t s ,w ed e v e l o p e dag r a d i n g s t r a t e g y o f a n t i v i r a l t h e r a p y f o r C h i n e s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H C V- r e l a t e dc i r r h o s i s b a s e du p o nt h e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g u i d e l i n e s p u b l i s h e db y t h e A m e r i c a nA s s o c i a t i o nf o r t h e S t u d y o f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s ( A A S L D )a n dt h e E u r o p e a nA s s o c i a t i o nf o r t h e S t u d y o f t h e L i v e r ( E A S L ) .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t h i s s t r a t e g y d e m o n s t r a t e di t t o b e e f f e c t i v e f o r s l o w i n g d o w nt h e r a t e o f c i r r h o s i s p r o g r e s s i o n ,p r e v e n t i n g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H C V- ,a n di m p r o v i n g t h e p a t i e n t s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 r e l a t e dl i v e r d i s e a s e
s u s t a i n e dv i r o l o g i c a l r e s p o n s e , S V R ) 是反 键。持续病毒学应答( 映治疗长期疗效的最好指标, 通常被认为是病毒学治愈的指 标。目前国际指南推荐的慢性丙型肝炎标准治疗方案( s t a n d a r d - o f - c a r e , S o C ) 是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α( P E G- I F N ) 联合 α 利巴韦林治疗, S V R率约为 5 0 %
A b s t r a c t : C h r o n i ch e p a t i t i s C( C H C )i s a m a j o r c a u s e o f c i r r h o s i s ,e n d - s t a g e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a n d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 a .T h e c o m b i n a
t i o nd r u g r e g i m e no f p e g y l a t e di n t e r f e r o n - a l p h a ( P E G- I F N )a n dr i b a v i r i ni s t h ea p p r o v e da n dw e l l -a c c e p t e ds t a n d a r d-o f -c a r ef o r α ,C H Cp a t i e n t s w i t hd e c o m p e n s a t e dc i r r h o s i s u s u a l l y h a v e c o n t r a i n d i c a t i o n s f o r t h e u s e o f P E G- I F N n dr பைடு நூலகம் b a v i r i n ,a n dt h e C H C .H o w e v e r αa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r a p y a r e g e n e r a l l y p o o r . T o a d d r e s s C h i n a ᶄ s h i g hp r e v a l e n c e o f h e p a t i t i s Cv i r u s ( H C V )- r e l a t e dc i r r h o s i s , d i f f i c u l t i e s o f i m p l e m e n t i n gl i v e r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 ,a n dt h eh i g h e r s u s t a i n e dv i r o l o g i c a l r e s p o n s er a t es e e ni nC h i n e s ec i r r h o t i cp a t i e n t s ,w ed e v e l o p e dag r a d i n g s t r a t e g y o f a n t i v i r a l t h e r a p y f o r C h i n e s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H C V- r e l a t e dc i r r h o s i s b a s e du p o nt h e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g u i d e l i n e s p u b l i s h e db y t h e A m e r i c a nA s s o c i a t i o nf o r t h e S t u d y o f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s ( A A S L D )a n dt h e E u r o p e a nA s s o c i a t i o nf o r t h e S t u d y o f t h e L i v e r ( E A S L ) .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t h i s s t r a t e g y d e m o n s t r a t e di t t o b e e f f e c t i v e f o r s l o w i n g d o w nt h e r a t e o f c i r r h o s i s p r o g r e s s i o n ,p r e v e n t i n g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H C V- ,a n di m p r o v i n g t h e p a t i e n t s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 r e l a t e dl i v e r d i s e a s e
丙肝治疗PPT精品医学课件PPT专业课件

死和纤维化的改善情况,可采用国内外 通用的肝组织分级(炎症坏死程度)、分期 (纤维化程度)或半定量计分系统来评价。
精选ppt课件最新
12
病毒学应答
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指治疗12周时血清HCV RNA
定性检测阴性(或定量检测小于最低检测限),或定量检测降 低2个对数级(Log)以上。有早期EVR者易获得SVR,无 EVR者不易获得SVR,因此EVR可作为预测SVR的指标。
➢ 转氨酶升高发生在暴露后的2–8 周 ➢ 20–30% 患者出现症状,重型肝炎少见 ➢ 20–50% 可以自发清除病毒,多发生在感染后12周内,
女性或有症状者自发清除率较高
➢ 丙型肝炎慢性化率为50%~85%。 ➢ 40岁以下人群及女性感染HCV后自发清除病毒率较高
精选ppt课件最新
7
丙型肝炎的自然史-慢性丙肝
不会传播丙肝的行为
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 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 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哺乳、 剖宫产。
备注:部分HCV感染者的传播途径不明。
精选ppt课件最新
6
丙型肝炎的自然史-急性丙肝
➢ 暴露后1–2周血清中能够检测到HCV RNA ,病毒先于 ALT增高和临床症状出现;
➢ 在急性HCV感染者出现临床症状时,仅50%~70%抗HCV阳性,3个月后约90%抗-HCV阳转;
✓ 病变程度判定:病变程度判断可参考中华医学 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 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西 安)中关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分级、分期的诊断 标准。
精选ppt课件最新
11
抗病毒治疗应答的类型
➢ 生化学应答:ALT和AST恢复正常最。重要! ➢ 病毒学应答:??? ➢ 组织学应答:是指肝组织病理学炎症坏
精选ppt课件最新
12
病毒学应答
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指治疗12周时血清HCV RNA
定性检测阴性(或定量检测小于最低检测限),或定量检测降 低2个对数级(Log)以上。有早期EVR者易获得SVR,无 EVR者不易获得SVR,因此EVR可作为预测SVR的指标。
➢ 转氨酶升高发生在暴露后的2–8 周 ➢ 20–30% 患者出现症状,重型肝炎少见 ➢ 20–50% 可以自发清除病毒,多发生在感染后12周内,
女性或有症状者自发清除率较高
➢ 丙型肝炎慢性化率为50%~85%。 ➢ 40岁以下人群及女性感染HCV后自发清除病毒率较高
精选ppt课件最新
7
丙型肝炎的自然史-慢性丙肝
不会传播丙肝的行为
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 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 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哺乳、 剖宫产。
备注:部分HCV感染者的传播途径不明。
精选ppt课件最新
6
丙型肝炎的自然史-急性丙肝
➢ 暴露后1–2周血清中能够检测到HCV RNA ,病毒先于 ALT增高和临床症状出现;
➢ 在急性HCV感染者出现临床症状时,仅50%~70%抗HCV阳性,3个月后约90%抗-HCV阳转;
✓ 病变程度判定:病变程度判断可参考中华医学 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 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西 安)中关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分级、分期的诊断 标准。
精选ppt课件最新
11
抗病毒治疗应答的类型
➢ 生化学应答:ALT和AST恢复正常最。重要! ➢ 病毒学应答:??? ➢ 组织学应答:是指肝组织病理学炎症坏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预防措施
加强血液安全管理,严格筛选献血者,保证血液及血液制品 的安全;推广安全注射,减少不必要的注射和穿刺操作;加 强性健康教育,提倡安全性行为;对丙型肝炎高危人群进行 筛查和早期干预。
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多样,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 呕吐、黄疸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慢性肝炎,长期携带病毒并导致肝硬化和 肝癌。
03 适用人群
适用于不同基因型、不同病情的患者,但需根据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疗程。
联合治疗方案
01 方案组成
联合治疗方案通常包括干扰素和DAA药物的组合 ,或不同DAA药物之间的组合。
02 疗效与安全性
联合治疗方案可进一步提高丙型肝炎的治愈率, 减少病毒反弹和复发的风险。
03 适用人群
适用于病毒载量较高、肝功能损害较重或单一治 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医疗机构和人员
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和从 事丙型肝炎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 ,包括肝病科、感染科、消化科 等相关科室的医生、护士和技师 等。
02
丙型肝炎概述
定义和流行病学
丙型肝炎定义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脏疾病,可导致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严重 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流行病学特点
诊断方法
丙型肝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抗-HCV检测和 HCV RNA检测。抗-HCV检测可用于筛查感染者和评估免疫状态,而HCV RNA 检测可确定病毒载量和复制情况,为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03
抗病毒治疗策略
干扰素治疗
干扰素种类
主要包括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两种。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心理支持工作,提供家庭温暖和关爱,共同 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加强血液安全管理,严格筛选献血者,保证血液及血液制品 的安全;推广安全注射,减少不必要的注射和穿刺操作;加 强性健康教育,提倡安全性行为;对丙型肝炎高危人群进行 筛查和早期干预。
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多样,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 呕吐、黄疸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慢性肝炎,长期携带病毒并导致肝硬化和 肝癌。
03 适用人群
适用于不同基因型、不同病情的患者,但需根据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疗程。
联合治疗方案
01 方案组成
联合治疗方案通常包括干扰素和DAA药物的组合 ,或不同DAA药物之间的组合。
02 疗效与安全性
联合治疗方案可进一步提高丙型肝炎的治愈率, 减少病毒反弹和复发的风险。
03 适用人群
适用于病毒载量较高、肝功能损害较重或单一治 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医疗机构和人员
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和从 事丙型肝炎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 ,包括肝病科、感染科、消化科 等相关科室的医生、护士和技师 等。
02
丙型肝炎概述
定义和流行病学
丙型肝炎定义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脏疾病,可导致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严重 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流行病学特点
诊断方法
丙型肝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抗-HCV检测和 HCV RNA检测。抗-HCV检测可用于筛查感染者和评估免疫状态,而HCV RNA 检测可确定病毒载量和复制情况,为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03
抗病毒治疗策略
干扰素治疗
干扰素种类
主要包括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两种。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心理支持工作,提供家庭温暖和关爱,共同 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助检查:B超、CT、胃镜等检查
以明确肝硬化的程度以及脾大和脾亢的程度。
包膜蛋白
体进入位点 结合位点
信号肽
丝氨酸蛋白酶/ 解旋酶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
NS3、NS5A和NS5B是目前最成熟的抗病毒靶点
NS3 双功能 蛋白酶/解旋酶
NS5B RNA-依赖的 RNA多聚酶
Sarrazin C & Zeuzem S. Gastroenterol 2010; 138: 447
身体状况 肥胖 肝硬化 合并症
丙肝抗病毒的RGT个体化治疗策略
RGT-Response Guide Therapy 应答指导的治疗
RGT-对已经开始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的患者进行评价和管理
患者,女,45岁 20年前有输血史 抗HCV+,HCV-RNA
106copies/ml ALT 80u/L, AST 58u/L B超 未见异常 血常规 正常
SVR=66%
获得国际多中 心临床试验最 高总体SVR率4
派罗欣是治疗 慢性丙肝的标
准用药
2002
2004 2005 2007
至今
III期临床派罗欣 疗效全面优于 普通干扰素1
制定慢性丙肝 标准治疗方案3
证实派罗欣治疗 HCV RNA 获得SVR即为彻 维持阴性
底根治5
>99%
1.Fried MW et al. N Engl J Med. 2002; 347(13): 975-82;2. /2002/2002HepatitisC2002116main.htm; 3.Hadziyannis SJ,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4; 140(5): 346-55;4.Zeuzem S, et al. J Hepatol. 2005; 43(2): 250-7; 5.Swain et al, EASL 2007
诊断
慢性丙型肝炎
处理
PEG-IFN-α 180ug
皮下注射 1/周
利巴韦林 300mg
口服
3/日
疗程48周
患者,女,47岁, 1989年生产时有输血史 抗-HCV+,HCV-RNA
2.8×105copies/ml ALT65u/L, AST78/L B超 肝光点增粗增强,
脾大, 门静脉内径1.4cm 血常规 WBC
丙肝肝硬化“分级”抗病 毒
治疗策略
贾战生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全军感染病诊疗中心
全球1.7亿(3%) 慢性化75–85% 肝硬化 20年10%
30年20% 病死率1–5%/年
HCC发生率1–4%/年
HCV侵入宿主细胞示意图
(网格蛋白依赖型内吞)
病毒配体与细胞表面 受体结合 激活某些蛋 白激酶,使膜受体分子 上特定的入胞基序磷酸 化 膜受体分子构象改 变 受体的信号序列与 适配子蛋白—接合素-2 (AP-2)结合形成复合 物 AP-2又能结合网 格蛋白,从而使复合物 向胞膜凹陷处集中(凹陷 富含网格蛋白) 复合 物与网格蛋白相互作用, 使内陷处呈现囊泡状 发动蛋白(Dynamin) 与AP-2作用,实现囊泡 的脱离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首选用药
以循证医学为原则, 参照国内外研究成果 制订
派罗欣+利巴韦林方案 是《中国丙肝防治指 南》推荐的首选方案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 12(4): 194-198
患者的个体差异需要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基因型别 病毒载量
认知水平 药物类型 不良反应
应答情况 应答快慢 应答程度
Sidney Pestka
第一代干扰素
治疗效果低 需隔天注射 使用不方便
第二代PEG干扰素
修饰减少抗体 阻止蛋白降解 降低给药频率 延长了半衰期
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发展
SVR率(%)
80
70
60
50
41
40
30
25
20
13
10
0
普通干扰素 PEG-IFNα-2b
1998年1
(12KD) 2001年2
HCV入侵细胞的一般过程
Pietschmann T. Virology: Final entry key for hepatitis C. Nature, 2009,457:797-8
主要的抗病毒靶点
5’
C E1 E2/NS1 NS2 NS3 NS4A NS4B NS5A NS5B
3’
内源性核糖 RNA
一组病例的临床结果汇报
49例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
• 脾功亢进改善后3月,Peg-IFN-2a 135或180 g/w,联合利巴韦林800~1200mg/d,共48周
• 治疗期间第1、2、4、6、8、12周随访 • 之后每4周随访1次,停药后继续观察24周 • 观察肝功生化指标、血常规、肾功、HCV-
RNA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住院2005年1月~2010年5月资料完整的丙肝肝 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共计49例
●行脾栓塞术29例,脾切除术2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 27例,年龄32~65岁,平均45.6岁,病程2~20年。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骨髓穿刺等实验室检查
派罗欣® 2004年3
单药治疗方案
80
54 44
普通干扰素 + 利巴韦林
2002年4
PEG-IFNα-2b
(12KD) +利巴韦林20015
派罗欣® +利巴韦林
2005年6
联合治疗方案
Hale Waihona Puke 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的历程罗氏派罗 欣全球上
市
G1: SVR约40–50% G2/3: SVR约80%
NIH推荐派罗欣+ 利巴韦林作为丙 肝治疗的金标准2
丙肝肝硬化—脾切除—抗病毒治疗
➢ 钟某,女,46岁,(ID:10687216) ➢ 15年前有输血史 ➢ “肝硬化伴门脉高压”住普通外科 ➢ “脾功能亢进”进行了脾切除手术 ➢ 全面检查发现,脾亢解除 ➢ HCV-RNA在104 _106 copies/ml ➢ ALT/AST反复异常 ➢ PEG-IFN-利巴韦林抗病毒
2.1×109/L, PLT 28×109/L
诊断
丙肝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
处理
失去了干扰素抗病毒机会 只能对症处理 保肝、升白细胞、抗纤 维化等
已诊断为丙型肝炎 10年前通干扰素规范治疗 病情稳定5年 本次病毒定量反弹 再次应用PEG-IFN治疗
10年前发现HCV感染 2年前发现PLT下降 发展到丙肝肝硬化 无法用PEG-IFN治疗 肝功能损伤恢复困难
以明确肝硬化的程度以及脾大和脾亢的程度。
包膜蛋白
体进入位点 结合位点
信号肽
丝氨酸蛋白酶/ 解旋酶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
NS3、NS5A和NS5B是目前最成熟的抗病毒靶点
NS3 双功能 蛋白酶/解旋酶
NS5B RNA-依赖的 RNA多聚酶
Sarrazin C & Zeuzem S. Gastroenterol 2010; 138: 447
身体状况 肥胖 肝硬化 合并症
丙肝抗病毒的RGT个体化治疗策略
RGT-Response Guide Therapy 应答指导的治疗
RGT-对已经开始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的患者进行评价和管理
患者,女,45岁 20年前有输血史 抗HCV+,HCV-RNA
106copies/ml ALT 80u/L, AST 58u/L B超 未见异常 血常规 正常
SVR=66%
获得国际多中 心临床试验最 高总体SVR率4
派罗欣是治疗 慢性丙肝的标
准用药
2002
2004 2005 2007
至今
III期临床派罗欣 疗效全面优于 普通干扰素1
制定慢性丙肝 标准治疗方案3
证实派罗欣治疗 HCV RNA 获得SVR即为彻 维持阴性
底根治5
>99%
1.Fried MW et al. N Engl J Med. 2002; 347(13): 975-82;2. /2002/2002HepatitisC2002116main.htm; 3.Hadziyannis SJ,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4; 140(5): 346-55;4.Zeuzem S, et al. J Hepatol. 2005; 43(2): 250-7; 5.Swain et al, EASL 2007
诊断
慢性丙型肝炎
处理
PEG-IFN-α 180ug
皮下注射 1/周
利巴韦林 300mg
口服
3/日
疗程48周
患者,女,47岁, 1989年生产时有输血史 抗-HCV+,HCV-RNA
2.8×105copies/ml ALT65u/L, AST78/L B超 肝光点增粗增强,
脾大, 门静脉内径1.4cm 血常规 WBC
丙肝肝硬化“分级”抗病 毒
治疗策略
贾战生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全军感染病诊疗中心
全球1.7亿(3%) 慢性化75–85% 肝硬化 20年10%
30年20% 病死率1–5%/年
HCC发生率1–4%/年
HCV侵入宿主细胞示意图
(网格蛋白依赖型内吞)
病毒配体与细胞表面 受体结合 激活某些蛋 白激酶,使膜受体分子 上特定的入胞基序磷酸 化 膜受体分子构象改 变 受体的信号序列与 适配子蛋白—接合素-2 (AP-2)结合形成复合 物 AP-2又能结合网 格蛋白,从而使复合物 向胞膜凹陷处集中(凹陷 富含网格蛋白) 复合 物与网格蛋白相互作用, 使内陷处呈现囊泡状 发动蛋白(Dynamin) 与AP-2作用,实现囊泡 的脱离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首选用药
以循证医学为原则, 参照国内外研究成果 制订
派罗欣+利巴韦林方案 是《中国丙肝防治指 南》推荐的首选方案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 12(4): 194-198
患者的个体差异需要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基因型别 病毒载量
认知水平 药物类型 不良反应
应答情况 应答快慢 应答程度
Sidney Pestka
第一代干扰素
治疗效果低 需隔天注射 使用不方便
第二代PEG干扰素
修饰减少抗体 阻止蛋白降解 降低给药频率 延长了半衰期
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发展
SVR率(%)
80
70
60
50
41
40
30
25
20
13
10
0
普通干扰素 PEG-IFNα-2b
1998年1
(12KD) 2001年2
HCV入侵细胞的一般过程
Pietschmann T. Virology: Final entry key for hepatitis C. Nature, 2009,457:797-8
主要的抗病毒靶点
5’
C E1 E2/NS1 NS2 NS3 NS4A NS4B NS5A NS5B
3’
内源性核糖 RNA
一组病例的临床结果汇报
49例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
• 脾功亢进改善后3月,Peg-IFN-2a 135或180 g/w,联合利巴韦林800~1200mg/d,共48周
• 治疗期间第1、2、4、6、8、12周随访 • 之后每4周随访1次,停药后继续观察24周 • 观察肝功生化指标、血常规、肾功、HCV-
RNA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住院2005年1月~2010年5月资料完整的丙肝肝 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共计49例
●行脾栓塞术29例,脾切除术2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 27例,年龄32~65岁,平均45.6岁,病程2~20年。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骨髓穿刺等实验室检查
派罗欣® 2004年3
单药治疗方案
80
54 44
普通干扰素 + 利巴韦林
2002年4
PEG-IFNα-2b
(12KD) +利巴韦林20015
派罗欣® +利巴韦林
2005年6
联合治疗方案
Hale Waihona Puke 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的历程罗氏派罗 欣全球上
市
G1: SVR约40–50% G2/3: SVR约80%
NIH推荐派罗欣+ 利巴韦林作为丙 肝治疗的金标准2
丙肝肝硬化—脾切除—抗病毒治疗
➢ 钟某,女,46岁,(ID:10687216) ➢ 15年前有输血史 ➢ “肝硬化伴门脉高压”住普通外科 ➢ “脾功能亢进”进行了脾切除手术 ➢ 全面检查发现,脾亢解除 ➢ HCV-RNA在104 _106 copies/ml ➢ ALT/AST反复异常 ➢ PEG-IFN-利巴韦林抗病毒
2.1×109/L, PLT 28×109/L
诊断
丙肝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
处理
失去了干扰素抗病毒机会 只能对症处理 保肝、升白细胞、抗纤 维化等
已诊断为丙型肝炎 10年前通干扰素规范治疗 病情稳定5年 本次病毒定量反弹 再次应用PEG-IFN治疗
10年前发现HCV感染 2年前发现PLT下降 发展到丙肝肝硬化 无法用PEG-IFN治疗 肝功能损伤恢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