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班会 (内附游戏)

合集下载

《中华文化美德教育》班会教案

《中华文化美德教育》班会教案

《中华文化美德教育》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美德的内涵,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中华文化美德的内涵与特点2. 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社会的关联3. 培养和践行中华文化美德的方法和途径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华文化美德的宣传片,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中华文化美德的内涵,包括仁爱、忠诚、诚信、宽容、勤劳、节俭、谦逊、礼貌等,并分析其特点。

3. 案例分析(10分钟)通过分析一些中华传统美德的案例,如《弟子规》、《三字经》等,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社会的关联,认识到中华文化美德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4. 互动环节(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培养和践行中华文化美德,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这些美德。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中华文化美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中华文化美德的理解和践行情况。

五、教学资源1. 中华文化美德宣传片2. 相关案例资料3. 参考书籍:《弟子规》、《三字经》等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中华文化美德的同时,能够真正践行。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班会教案)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班会教案)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家训”主题班会教案初二(1)班黄晓琴初二(1)班[班会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家风家训及其由来。

2.树立学生建立文明良好的家风意识。

3.深化文明礼仪的学习,为共筑“中国梦”努力学习。

4.要求学生践行良好家风家训,传承并弘扬中华美德。

[活动准备]:1.主题班会PPT2.中国传统文化,良好家风相关历史资料。

[班会流程]:1.什么是家风?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

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所孕育的许多优良的传统;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古代的家风:五常八德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时代的家风:孝亲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道德要求,是维系家庭和谐的根本纽带。

在孝亲之外,家庭成员还要将孝亲的美德扩大到家庭所在的民族和国家。

这就是忠。

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忠于同时代人的美好事业,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循的道德。

2.说一说你家的家风,家训同学发言,说说自己家有有哪些家风家训,以及对自己的影响。

3.古今中外家风故事《颜氏家训》、《傅雷家书》孔融让梨的故事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吉鸿昌---做官不许发财曾国藩---治家八字诀:书蔬鱼猪(读书种菜养鱼喂猪)早扫考宝(早起扫屋祭祖睦邻)4.良好的家风家训有什么作用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一个家族家风的建构,对塑造孩子的成功与否、家庭的生活方式的好坏、家族人在社会的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良好的家风是一本既多彩又鲜活的教科书,伴随着孩子健康地成长。

它虽没有文本要求挂在墙上,没有条目细则放在床头,但却在无形和潜在地发挥着教育功能,对孩子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家庭成员特别是家长的言谈举止影响孩子行为,陶冶孩子的情操,是他们成长的风向标。

班会主题“中华传统美德---勤学”

班会主题“中华传统美德---勤学”

班会主题:中华传统美德——勤学一、教学目的通过对同学们进行集体教育,让同学们正确认识勤学的重要,端正同学对待学习的态度,班会中要穿插进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勤学故事,让同学们更加清晰明了的认识到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端正。

使得同学们正确理解勤学的重要性,并将真正的勤学贯彻到自己的生活中来。

二、教学过程1、让同学们正确认识勤学的意义主持人:众所周知,勤学和勤俭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一次在开了“传统美德——勤俭”班会以后,同学们十分正确的意识到了勤俭的重要,这次的班会也希望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让同学们端正态度,并把勤学贯彻到和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去。

下面有几句关于学习的格言,请大家看一看,并进行讨论。

2、同学讨论关于“勤学”3、中华勤学故事:《杨禄禅陈家沟学艺》《厉归真学画虎》《杜甫自幼学写诗》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伟大的诗篇,万古流传。

可是,你也许不知道他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成就,是和他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分不开的。

这个故事讲的就是,杜甫七岁的时侯,看见公孙大娘舞剑,写出诗作《咏凤凰》的故事。

“开卷有益”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打开书本,总有益处。

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

4、教师寄语要求同学们作到“五要”:1、要有为国家、为民族奉献青春年华的远大理想;2、要有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3、要有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真才实学;4、要有文明守纪、严于律己的素质修养;5、要有敢于拼搏、勇于争先的竞争意识;三、教学总结这一次的主题班会主要还是靠同学自己主动去接受“勤学”这个概念。

所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

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

从内容上来概括,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

《传统美德启蒙教育》班级讨论会教案

《传统美德启蒙教育》班级讨论会教案

《传统美德启蒙教育》班级讨论会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传统美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提高道德素养。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探讨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2. 增强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2. 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难点1. 如何将传统美德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如何培养和创新传统美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中华传统美德的概念和内涵。

- 提问:你们对传统美德有什么了解和认识?2. 基本概念(10分钟)- 教师详细讲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 学生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讨论。

3. 小组讨论(15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 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4. 案例分析(10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与传统美德相关的案例,如孝敬父母、诚实守信等。

- 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践行传统美德,并思考如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5. 创新与实践(10分钟)- 学生思考如何创新传统美德,使其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

-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新想法,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讨论会的收获和体会。

- 学生填写反馈表,对本次讨论会进行评价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会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讨论会的总结和反思。

-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讨论会的评价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五、教学资源- 教学PPT:展示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特点和相关案例。

- 讨论材料:提供一些与传统美德相关的文章、故事和视频等,供学生小组讨论和分析。

《尊老爱老,传承美德》主题班会教案3篇

《尊老爱老,传承美德》主题班会教案3篇

《尊老爱老,传承美德》主题班会教案3篇尊老爱老,传承美德主题班会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讲述、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体验尊老爱老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传承和弘扬尊老爱老美德的热情。

教学准备:相关视频资料、图片、PPT课件尊老爱老的故事材料小组讨论问题卡角色扮演剧本(可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关于尊老爱老的社会公益广告或温馨的家庭生活片段,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的哪些行为体现了尊老爱老的美德?这些行为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教师引导:简要介绍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关爱,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讲授新知(15分钟)讲述故事:选取一两个经典的尊老爱老故事(如《二十四孝》中的故事、现代生活中的感人事例等),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给学生听,让他们感受故事中的情感与道德力量。

PPT展示:结合图片和文字,展示尊老爱老的具体表现,如陪伴老人、帮助老人解决问题、尊重老人的意见和选择等。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意义,理解尊老爱老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三、活动体验(20分钟)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张讨论问题卡,问题包括:“你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尊老爱老的行为?”“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尊老爱老?”“如果遇到不尊重老人的情况,你会怎么做?”等。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历。

2.角色扮演:选取一两个与尊老爱老相关的场景(如公交车上让座、帮助老人过马路、与老人聊天等),让学生分角色扮演。

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尊老爱老的行为,加深对这一美德的理解和感受。

四、总结提升(10分钟)学生总结:邀请几位学生代表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特别是关于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尊老爱老美德的想法和计划。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班会PPT课件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班会PPT课件

维护社会和谐,推 动文明进步
传承中华文化,弘 扬民族精神
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实践者
修身齐家,注重个人修养 和家庭教养
尊老爱幼,关爱弱势群体
敬业乐群,热爱自己的职 业和工作
诚信守信,遵守承诺,树 立良好形象
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播者
了解中华传统 美德的内涵和
价值观
学习和传承中 华传统美德的
优秀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 践行中华传统 美德的规范和
在历史人物中的体现
忠诚:诸葛亮、关羽等历史人物展 现出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
礼仪:孔子、孟子等历史人物强调 礼仪、道德和人文精神。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仁爱:孔子、墨子等历史人物强调 仁爱、慈善和互助。
智慧:老子、庄子等历史人物强调 智慧、哲学和思考。
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
尊老爱幼: 尊敬老人, 关爱幼儿, 传承孝道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主 题班会PPT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文档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WPS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标题
03.
中华传统美德的分 类
05.
中华传统美德的具 体体现
07. 总结与展望
02. 班会背景介绍
04.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 方法
06.
如何成为中华传统美 德的传承者
01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02 班会背景介绍
推动全民道德素质 提升,建设和谐社 会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WPS
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的定义和内 涵
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和意 义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 性
为什么需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最新主题班会教案:弘扬中华美德,中华美德伴我成长(精品)

最新主题班会教案:弘扬中华美德,中华美德伴我成长(精品)

主题班会教案:弘扬中华美德,中华美德伴我成长一、活动目标1、促进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承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励志主题班会)化,培育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成才报国的远大志向。

2、让学生懂得名人、伟人之所以取得成功,与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分不开,“习惯就是素质”和“好习惯成就未来”的道理,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守则”和“规范”,养成文明的习惯以实际行动继承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活动准备多媒体、选好演讲学生、学生主持人三、活动过程(活动前播放《好日子》,让大家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主持人女: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

主持人男:也是促进中华民族与时俱进、不断走向兴盛繁荣和文明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

女:在人类历史上,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不断、生生不息,成为没有发生过断裂的社会文明;男: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连续进步、自强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合: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一种源远流长、一以贯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团结统一的文化纽带与精神支柱。

女:为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承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男:为了让我们懂得名人、伟人之所以取得成功与他们从小养成的好习惯分不开。

女:为了让我们养成文明的习惯,以实际行动继承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一个新世纪合格的小学生。

合:我们三年二班班特举办“弘扬中华美德中华美德伴我成长”的主题班会。

女: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段画面(播放有关香港回归和奥运会的图片),看完图片之后我想问一下大家的感受。

(生答自豪、激动等)女:是啊,看到这些画面,做为中国人的我们怎能不高兴、激动。

我们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高兴,我们为国旗的再一次升起而激动。

中学励志主题班会:“弘扬中华美德中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中学励志主题班会:“弘扬中华美德中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男: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我的中国心》(播放)会唱的一起唱女:“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尊老爱幼的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2篇)

尊老爱幼的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2篇)

尊老爱幼的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2篇)尊老爱幼的主题班会教案第1篇一、活动目标主题班会的召开,使学生知道在平时生活中,自己的行为存在着问题,从“自我”中走出来,懂得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少年。

二、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调动学生的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看视频、小品、快板表演、朗诵等,调动学生对德育活动过程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才能使学校的德育过程成为外在价值引领与学生价值自我建构的统一,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活动准备:1、课件、队歌、出旗曲和退旗曲节选。

2、选取视频、排练习快板和小品、朗诵四、活动仪式:(一)全体立正;(二)出旗(鼓号齐奏、敬礼);(三)唱队歌;(四)队长讲话,宣布活动开始;(五)进行活动——活动结束——集合整队;(六)辅导员讲话(活动结束后简短讲话);(七)呼号;(八)退旗(鼓号齐奏、敬礼)。

五、活动过程:小队汇报人数――出旗,奏乐,行队礼――唱队歌(一)情景引入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观察。

引出主题。

(二)欣赏公益广告-《帮妈妈洗脚》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

古往近来,多少个春夏,多少个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盛唐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下面请欣赏一则关于尊老的广告。

(1)看广告《帮妈妈洗脚》(2)同学们,看了广告之后,你想说什么呢?(3)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一个尊老的好孩子。

(4)收集孩子们的意见并作小结。

(三)欣赏幽默小品:《特别的让座》并谈感想。

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尊敬老人的好孩子,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样的,我们班有几位小朋友为了这次的班会课,特别排练了一个小品,大家想看吗?1、几位同学表演小品《特别的让座》。

大概内容:一位老奶奶走上公交车,但车上已经没位置了,司机叔叔大声地对所有乘客说:尊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请主动给老奶奶让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诺千金
寓意: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 话算数,极有信用。 成语出处:《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 百斤,不如得季布。"
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班会
二、话剧表演: 愚公移山
演员表(排名不分主次): 愚公……………………………………..胡伟峰 老伴 ……………………………………..莫梦莹 大儿子 ………………………………….施浩燃 智叟 ……………………………………..张沈琦 玉皇大帝 ……………………………….王振华 天神一 …………………………………..张开元 天神二 …………………………………..戴茹儿
一曝十寒
寓意: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 成语出处:后人将孟子所说的"一日曝之,十日 寒之"精简成"一曝十寒"一句成语,
请说出下列故事是什么成语的典故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 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 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 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 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 这时敬慕季布为人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 季布经过化装,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 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 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刘邦在夏候婴的 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 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3



铁杵成针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一手遮天 左顾右盼
4



亡羊补牢 一叶障目 顶天立地 画蛇添足 九牛一毛
5



苏武牧羊 口是心非 数一数二 猫哭耗子 龙飞凤舞
6



狼心狗肺 卧薪尝胆 偷鸡摸狗 一箭双雕 五体投地
7



负荆请罪 饿虎扑羊 目瞪口呆 三心二意 画饼充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一项最新调查,我国约近百分之六十五左右的青年认为 “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 的基本准绳。 B.对于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我们需要去学习,然而 是不是仅仅学习就够了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C.中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爱国、诚信、厚仁、重 义、敬亲、贵和、求新、好学、勤俭、奉公"等道德要求在 内的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经过数千年的不断陶冶、实践 和发展,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 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D.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极其重视“精神 生活”、“道德人格”、“崇高境界”、“理想信念”、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的传家 之宝。
手机不可以掉到马桶里 答案:机不可失(湿) 狗过了独木桥就不叫了 答案:过目不忘(过木不汪) 蜜蜂停在日历上 答案:风和日丽(蜂和日历) 一群人拿鸡蛋砸枪 答案:枪林弹雨(枪淋蛋雨) 拿筷子吃饭 答案:脍炙人口(筷至人口)
有十只羊,九只蹲在羊圈,一只蹲在猪圈 答案:抑扬顿挫(一羊蹲错) 羊打电话给老鹰,老鹰接起电话说:“喂” 答案:阳奉阴违(羊PHONE鹰“喂”) 帽子脏了要翻面再戴 答案:张冠李戴(脏冠里戴) 数字“3”在路上走呀走,翻了一个跟斗, 答案:三番两次 又接着翻了一个 不管熟没熟的鸭子,你给它了足够的条件, 它也不会飞走 答案:插翅难飞
导演:徐嫣琼
编剧:韩芸芸
旁白:胡倩芸
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班会
三、小组游戏:爆笑成语
答对+1 答错不扣分
请说出成语:
1.阎王爷写日记 1.鬼话连篇
2.九千九百九十九
3.喜获双胞胎
2.万无一失
3.一举两得
4.叁十六计皆用尽
5.导游
4.无计可施
5.引人入胜
有一只熊走过来 答案:有备而来(有BEAR来) 第十一本书 答案:不可思议(BOOK) 哪一种蝙蝠不用休息 答案:不修边幅(不休蝙蝠) 一个人被刷成金色 答案:一鸣惊人(一名金人) 羊停止了呼吸 答案:扬眉吐气(羊没吐气)
A.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B.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C. 忠、孝、诚、信、礼、义、廉、耻
儒学文化中的“悌”指的是: B
A.敬爱幼小的弟弟 B.敬爱兄长 C.敬爱弟媳 D.敬爱最小的弟弟
1.我国政府将每年6月1日确定为儿童节,以提 高全社会对爱护儿童的重视是在哪年? A A.1949年12月 B.1956年12月 C.1954年12月 2.“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 )。 B A《礼记》 B《列子》 C《庄子》 3.以下什么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同节 气合一的节日。 B A 元宵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班会
1. 知识抢答:中华传统美德 2. 话剧表演: 愚公移山new传
3. 小组游戏:爆笑成语
4. 诗歌朗诵:“孩子,当我渐渐老去的时候”
5. 小组游戏:心有灵犀猜成语
6. 视频欣赏:人无信则不立
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班会
一、知识抢答:中华传统美德
答对+2 答错-1
A 社会主义时期的新“八德”指:
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班会
四、诗歌朗诵: “孩子,当我渐渐老去的时候”
朗诵者:朱东芳
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班会
五、小组游戏:心有灵犀猜成语
40秒计时,能者多得
两军对垒,智者胜
1



闻鸡起舞 目瞪口呆 一字千金 狼吞虎咽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2
呆若木鸡 抓耳挠腮
3.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 经典书籍。四书是指_______五经是指________
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请说出下列故事是什么成语的典故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无能、作事没有毅力、 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大 王您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然有生命力很强的 生物,可是您却把它放在阳光下晒一天,再放 在阴寒的地方冻十天,它哪里还活的成呢!我 跟大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大王即使有了 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您,那些奸臣 又来哄骗您,您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 办呢?"
答案:C。
A、“约近”与“左右”重复; B、“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指代不明确; D、 “,是” 改为 “。它是”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杭州市“六不” 行为规范的内容: D
A.不随地吐痰 B.不乱扔垃圾 C.不损坏公物 D.不闯红灯 E.不破坏绿化 F.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G.不说粗话脏话
杭州市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共五项。
8



一石二鸟 千方百计 八仙过海 虎头虎脑 画龙点睛
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班会
六、视频欣赏:人无信则不立
【 00:14:48】始
请指出各项内容分别指哪个方面: ( E )爱国守法 A.朋友 ( C )明礼诚信 B.自身 ( A )团结友善 C.社会 ( B )勤俭自强 D.工作 ( D )敬业奉献 E.国家
1.1986年,我国政府决定将每年农历___ 九 月___ 九 日 定为“中国老人节”,所以我们要尊老爱幼.
人之幼 幼吾幼以及 _______ 人之老 天下 2.老吾老以及_______ 可运于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