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提纲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一、《混合运算》1、四则混算的计算法则: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在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同级混算中,如果没有括号,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3、应用题的综合列式要注意:四则混算中如果想先算加减法,就应把加减法用小括号括起来。

二、《观察物体》1、正方体有6个面(大小相等的正方形),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都相等),8个顶点。

2、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3、要抓住物体的特征和摆放位置来判断观察位置。

三、《加与减》1、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没有小括号的,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计算方法:可以脱式,也可以竖式分步计算。

3、简算方法:加法:(1)凑整先算(2)把接近整的加数看成整十、整百……多加就减,少加接着加。

减法:(1)把接近整的减数看成整十、整百……多减往回加,少减接着减。

(2)切尾巴(3)连减法:减去减数的和四、《乘与除》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根据表内乘法用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分别与另一个乘数(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按照表内除法算出商,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被除数看作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和,分别除以一位数,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5、一个数乘0结果等于0,0除以一个非零的数结果是0。

五、《周长》1、周长的含义:一个物体或图形绕边线一周的总长度叫作它的周长。

2、测量方法:绳测法、直尺测量法3、求一般规则图形的周长,先看有几条边,有几条边就把几条边的长度相加。

把几条边的长度相加时,先观察,若发现相加得整十、整百的数,要把它们先相加,再加其他的数,这样会很简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概述一、数与计算1. 认识千以内的数- 理解数位顺序,识别和写出千以内的数- 学习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学习简单的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2. 四则运算- 掌握两位数与一位数的加减法- 学习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理解乘法表的基础知识,能够背诵和应用- 初步了解除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3. 应用题- 解决与生活相关的简单数学问题- 学会列式计算,理解题目中的数学关系- 通过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量与计量1. 长度单位- 学习使用厘米和米作为长度单位- 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2. 质量单位- 了解克和千克作为质量单位的基本概念- 学会进行简单的质量比较和换算3. 时间单位- 学习时、分、秒的时间单位- 理解时间的计算和转换,如几分钟是多少秒三、几何图形1. 平面图形- 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 理解图形的基本属性,如边数、角数2. 空间与方向- 学习基本的空间方位词,如上、下、左、右- 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空间方位的概念四、数据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学习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 学会用图表表示数据,如条形图和饼图2. 初步了解概率- 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了解可能性的概念-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五、解决问题1. 问题解决策略-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方案2. 综合应用-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项目学习,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六、数学思维1. 逻辑思维- 通过数学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学会通过推理和证明来解决问题2. 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探索数学知识的新应用- 通过数学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上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概述,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每个知识点,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第1次印刷)●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进度:总计:120课时日期:2014年8月25日●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一、基于课标的分析思考本册教材中所揭示的数学知识的难度在逐步加深。

教学内容有混合运算;观察物体;加与减;乘与除;周长;乘法;年、月、日;数学好玩;认识小数。

根据学情;可以把第四单元乘与除和第六单元乘法整合一下来讲。

对于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进行三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学习;在熟练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加减乘混合的运算;学生应该能够掌握。

在学生计算时;注重估算的培养和算法多样化的选择。

其中教学重点是:(1)体会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

(2)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初步体验“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4)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是:(1)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2)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本册教材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为此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学生可以开展探索活动的题材。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让学生了解体会重要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经历了第一学段前四个学期的数学学习;有近70%的同学已经掌握学段内基础性知识;完成第一学段的学习目标。

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为本学段第四个学期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计算准确率、答题规范性、估算意识和方法、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

在计算部分教学中;有80%~90%的同学能够准确地进行口算、有余数除法的列竖式计算、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本学期将继续通过课前3-5分钟口算练习等形式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第一单元混合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 a-a=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四边形特征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角分别相等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等腰梯形同底上的两个角相等2.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3.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第三单元加与减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3.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4.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一、《混合运算》1、四则混算的计算法则: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在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同级混算中,如果没有括号,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3、应用题的综合列式要注意:四则混算中如果想先算加减法,就应把加减法用小括号括起来。

二、《观察物体》1、正方体有6个面(大小相等的正方形),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都相等),8个顶点。

2、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3、要抓住物体的特征和摆放位置来判断观察位置。

三、《加与减》1、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没有小括号的,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计算方法:可以脱式,也可以竖式分步计算。

3、简算方法:加法:(1)凑整先算(2)把接近整的加数看成整十、整百……多加就减,少加接着加。

减法:(1)把接近整的减数看成整十、整百……多减往回加,少减接着减。

(2)切尾巴(3)连减法:减去减数的和4、“比多”:“比”字前面的多,求多的,用加法;求少的,用减法。

“比少”:“比”字前面的少,四、《乘与除》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根据表内乘法用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分别与另一个乘数(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按照表内除法算出商,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被除数看作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和,分别除以一位数,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特殊的,例:54÷2可拆成40+14再分别除以2,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75÷5可拆成50+25再分别除以5,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五、《周长》1、周长的含义:一个物体或图形绕边线一周的总长度叫作它的周长。

【精品推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002)

【精品推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002)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提纲和练习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一、知识点背诵:计算混合运算时,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计算。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一、知识点背诵: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

3、观察物体可以从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等位置进行观察。

第五单元:周长一、知识点背诵:1、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2、计算图形周长的方法:所有边的长度相加。

长方形周长 =(长 +宽)× 2正方形周长 = 边长× 43.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 4 个角,它们 4 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 4 条边都相等。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第六单元:乘法(主要学习三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一、知识点背诵:1、0 乘任何数都得 0.2、0 加任何数得任何数。

任何数减 0 得任何数。

3、最大的四位数是 9999,最小四位数是 1000;最大的三位数是 999,最小三位数是 100;最大两位数是 99,最小两位数 10,最大一位数是 9,最小一位数 0。

第七单元:年、月、日一、知识点背诵:1、时间的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平年有 365 天,闰年有366 天; 1 天 =24 小时, 1 小时 =60 分钟, 1 分钟 =60 秒。

一年分 4 个季度,一季度: 1、2、3 月,二季度: 4、5、6 月,三季度:7、8、9 月,四季度: 10、 11、12 月,2、1 年有 12 个月,大月有 31 天,大月的月份有 1、3、5、7、8、10、12;小月有 30 天,小月的月份有 4、 6、 9、 11;2 月要特殊记,平年 2 月有 28 天,闰年 2 月有 29 天,所以平年有 365 天,闰年有 366 天。

学会用拳头记忆法记住大小月。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表上的数据计算行驶里程,需要将结束里程减去起始里程。

2、如果在行驶过程中发生加油、加水等情况,需要将这些情况对应的里程和加油、加水量纳入计算。

3.5里程表(二)(解决终点为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1、根据里程表上的数据计算行驶里程,需要将结束里程减去起始里程。

2、如果在行驶过程中发生加油、加水等情况,需要将这些情况对应的里程和加油、加水量纳入计算。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混合运算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其中,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或减法,而除加、除减混合运算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或减法。

当混合算式中有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再算小括号外面的运算。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正确搭建图形需要通过提问与回答进行搭建,同时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并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第三单元:加与减在三位数连加或连减运算中,需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如果哪两个数相加或相减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或减另外那个数。

在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中,没有小括号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再算小括号外面的运算。

在解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时,需要将结束里程减去起始里程,并将行驶过程中发生的加油、加水等情况对应的里程和加油、加水量纳入计算。

在解决起点非的里程表问题时,我们需要将里程表转化成线段图来观察,然后再进行列式计算。

同时,我们还需要从多个角度画图去理解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因为位置变化会导致列式的变化。

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时,我们可以先用整十、整百数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数字。

在口算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我们需要注意整百、整千数的末尾有几个数字,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数字。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一位数与前面的数相乘时得到的数字不能丢。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一、《混合运算》1、四则混算的计算法则: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2、在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同级混算中,如果没有括号,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运算.3、应用题的综合列式要注意:四则混算中如果想先算加减法,就应把加减法用小括号括起来.二、《观察物体》1、正方体有6个面(大小相等的正方形),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都相等),8个顶点.2、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3、要抓住物体的特征和摆放位置来判断观察位置.4、用排除法确定正方体的对面.三、《加与减》1、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没有小括号的,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2、计算方法:可以脱式,也可以竖式分步计算.3、简算方法:加法:(1)凑整先算(2)把接近整的加数看成整十、整百……多加就减,少加接着加.减法:(1)把接近整的减数看成整十、整百……多减往回加,少减接着减.(2)切尾巴(3)连减法:减去减数的和4、“比多”:“比”字前面的多,求多的,用加法;求少的,用减法.“比少”:“比”字前面的少,四、《乘与除》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根据表内乘法用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分别与另一个乘数(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3、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按照表内除法算出商,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上几个0.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被除数看作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和,分别除以一位数,再把所得的商相加.特殊的,例:54÷2可拆成40+14再分别除以2,再把所得的商相加.75÷5可拆成50+25再分别除以5,再把所得的商相加.5、一个数乘0结果等于0,0除以一个非零的数结果是0.五、《周长》1、周长的含义:一个物体或图形绕边线一周的总长度叫作它的周长.2、测量方法:绳测法、直尺测量法3、求一般规则图形的周长,先看有几条边,有几条边就把几条边的长度相加.把几条边的长度相加时,先观察,若发现相加得整十、整百的数,要把它们先相加,再加其他的数,这样会很简便.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2+宽×2=长+宽+长+宽5、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边长+边长+边长+边长6、长=长方形周长÷2-宽=(长方形周长-2×宽)÷2宽=长方形周长÷2-长=(长方形周长-2×长)÷2边长=周长÷47、平移法巧求周长.六、《乘法》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乘的的积依次写在对应的数位上.2、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有进位):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3、0乘任何数都得0.4、笔算乘法时,注意0的位置:(1)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乘的顺序和积的写法与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相同,乘得时候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多位数中间的0也要乘,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是0,就在积的那一位上写0,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不能漏掉.(2)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0前面的数乘一位数,再看这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5、连乘法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估算或简算时,凑整先算.6、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七、《年、月、日》1、一年有12个月,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2、记忆一年中各月天数,可按以下儿歌记: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注:“腊”是指十二月,“冬”是指十一月.“平年二月二十八”言外之意“闰年二月二十九”.)3、2月份是特殊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一年有4个季度.4、特殊的节日要了解,知道它们分别在第几季度.5、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判断平年、闰年的时候,年份不是整百数的,可直用年份的末两位数除以4,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年份是整百、整千数的,用年份除以400.6、周期问题:周期个数(星期问题,除数为7),看余对号.7、1个星期是7天,1天=24时,1时=60分,1分=60秒.8、24时记时法是从中午12点后,即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的钟表上的数分别加上12.9、经过的时间:(1)同一天内,将起始时间与终止时间均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用终止时间减起始时间.(2)起始时刻与终止时刻不在同一天内,先分段求出每天的时间,再求它们的和.八、《认识小数》1、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2、一个小数是几位小数,是由它的小数部分决定的,小数点后面有几个小数数位,就是几位小数,与前面的整数部分无关.3、小数的读写方法:先读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写方法来读写;再读写小数点,最后依次读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4、小数点前面是0时,在改写成元角分形式时,0元省略不写;小数点前面是除零外的整数,小数点后第一位和第二位都是零的都可省略不写;小数点后第一位是零而第二位不是零时,第一位的0角写作零.(点前是“元”,点后第一位是“角”,点后第二位是“分”.)5、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不管有几个0,都要依次读(或写)出来.6、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小数部分第一位上数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相同就看小数部分第二位,依次类推.7、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8、小数加(进位、不进位)、减(退位、不退位)法的计算法则.9、把带有米、分米、厘米的数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小数点前面表示“米”,点后的第一位表示“分米”,点后第二位表示“厘米”.10、了解: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相应数位的计数单位为0.1,0.01,0.001.例如:2.35中3在十分位,表示3个0.1;5在百分位上,表示5个0.01.0.12中有12个0.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先不看被除数末尾的0,按照表内除法算出商,再将被除数末尾的0添在商的末尾。
两位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1、两位数乘一位数,用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乘一位数,再把两次计算的结果加起来,就是得数。
2、先把两位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用它们分别除以一位数,最后把两次除得的商相加;
周长
概念
物体或图形一周的总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年月日
年月日的认识
1.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一年有12个月,7个大月,每月31天。4个小月,每有30天。
大月:1、3、5、7、8、10、12月;小月:4、6、9、11月。
平年的2月份有28天闰年的2月份有29天
2、一年有4个季度,每三个月为1季度。
平年一年有52个星期零1天,闰年一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年份能整除4的是闰年,整千整百年份要能整除400才是闰年。
3、日历:学会看日历,知道某年某月是星期几
4、钟表:24时记时法12时记时法
1时= 60分1分= 60秒半时= 30分
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
备注: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2圈,共计24时。
认识
小数
组成
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源自观察物体不同角度观察
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和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最多可以看到3个面,最少可以看到1个面。
加与减
三位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连加:256+274+361=891 计算连加式题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连减:786-284-249=253 计算连减式题时,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786-(284+249)=253
时间表
制作时间表
校园中的测量
正确测量物体
搭陪中的学问
画树状图方法或乘法解决搭配问题
时间与数学
看日历,找规律
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加减混合:259+148-342=65
1、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乘与除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1、先用整十、整百、整千数中的“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没有这样的表达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
长方形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正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乘法
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
1、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关于0
“0”的运算
小数的大小比较与计算
1、读法和写法都与整数读法、写法类似,记住小数点要读,要写。
2、比较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的第一位,这一位也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第二位,依次类推。
3、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计算。
计算与应用题方面的难点
里程表
运营画线段图法和加减法等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领域模块
知识要点
具体内容
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顺序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