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技术

合集下载

空气调节课件

空气调节课件

空气调节课件一、引言空气调节(rConditioning,简称AC)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洁净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以满足人们对舒适生活和生产环境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气调节已成为现代建筑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课件旨在介绍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和技术,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二、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1.热力学原理:空气调节系统通过制冷剂在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等部件中循环,实现吸热和放热的过程,从而降低空气温度。

2.传热原理:空气调节系统利用空气与制冷剂之间的温差,通过传热作用实现空气温度的调节。

3.湿度控制原理:通过调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达到适宜范围,提高舒适度。

4.空气净化原理:利用过滤、吸附、紫外线消毒等技术,去除空气中的尘埃、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提高空气质量。

三、空气调节的主要设备和技术1.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等,是实现空气调节功能的核心设备。

2.风机盘管机组:由风机、盘管、控制器等组成,广泛应用于商业和住宅建筑中的空气调节。

3.空气处理机组:用于集中处理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适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生产场所。

4.热泵技术:利用制冷剂的吸热和放热特性,实现空气调节和供暖的双重功能。

5.变频技术:通过调节压缩机和风机的转速,实现空气调节系统的节能运行。

6.智能控制技术:利用计算机、传感器和通讯技术,实现空气调节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运行。

四、空气调节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1.建筑领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调节在商业建筑、住宅、办公楼等场所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室内舒适度。

2.工业领域:空气调节在电子、医药、食品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3.交通领域:高速铁路、地铁、机场等交通工具和设施中的空气调节系统,为乘客提供了舒适的出行环境。

4.能源领域:空气调节系统的节能技术和产品不断发展,有助于降低建筑和工业能耗,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空气调节技术》试题库

《空气调节技术》试题库

《空气调节技术》试题库2第一部分 问答题1.空气调节的任务是什么?2.中央空调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3.空气调节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物质及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什么作用4.空气调节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划分这两类的主要标准是什么?5.简述中央空调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6.你能举出一些应用空气调节系统的实际例子吗?它们是属于哪一类空气调节系统?第二部分 习题1.湿空气的组成成分有哪些?为什么要把含量很少的水蒸汽作为一个重要的成分来考虑?2.,湿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和湿空气的水蒸汽饱和分压力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否受大气压力的影响?3.房间内空气干球温度为20℃,相对湿度%50=ϕ,压力为0.1Mpa ,如果穿过室内的冷水管道表面温度为8℃,那么管道表面是否会有凝结水产生?为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4.请解释下列物理现象:①在寒冷的冬季,人在室外说话时,为什么能看得见从嘴里冒出的“白气”?②为什么浴室在夏天不像冬天那样雾气腾腾?③试说明秋天早晨的雾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空气温度一提高雾就消失了?④冬天,有些汽车把热风吹到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上就可以防止结霜,这是什么原因?⑤冬季室内供暖,为什么会导致空气干燥?应采取什么措施方可使空气湿润些?5.两种空气环境的相对湿度都一样,但一个温度高,一个温度低,试问从吸湿能力上看,能说它们是同样干燥吗?为什么?6.在某一空气环境中,让1kg 温度为t ℃的水吸收空气的热全部蒸发,试问此时空气状态如何变化?在i-d 图上又如何表示?7.测得空调房间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大气压力后,应怎样计算该房间空气的含湿量、相对湿度和焓?8.空气温度是20℃,大气压力为0.1MPa ,相对温度%501=ϕ,如果空气经过处理后,温度下降到15℃,相对湿度增加到%902=ϕ,试问空气焓值变化了多少?9.已知大气压力B=0.1MPa ,空气温度t1=18℃,1ϕ=50%,空气吸收了热量Q=14000kJ/h 和湿量W=2kg/h 后,温度为t2=25℃,利用h-d 图,求出状态变化后空气的其他状态参数2ϕ,h2,d2各是多少?10.已知大气压力为101325Pa ,空气状态变化前的干球温度t1=20℃,状态变化后的干球温度t2=30℃,相对湿度2ϕ=50%,状态变化过程的角系数kJ/kg 5000=ε。

空气调节

空气调节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概况1.1.1 空气调节技术简史1901年,威利斯.开利(willis H.Carrier)图1-01在美国建立世界上第一所空调试验研究室。

1902年7月17日开利博士在一家印刷厂设计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套科学空调系统。

1906年,开利博士获得了“空气处理装置”的专利权,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喷淋式空气洗涤器(Spray Type Air Washer)即喷水室图1-02。

1911年12月,开利博士得出了空气干球、湿球和露点温度间的关系,以及空气显热、潜热和比焓值间关系的计算公式,绘制了湿空气焓湿图图1-03焓湿图得到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缩写ASME)的工程师们的广泛认可,成为空调行业最基本的理论,成为今日所有空调计算的基础,它是空气调节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这里插一句:现在开利博士发明的这种传统的常规空调方式正在接受挑战,一种叫“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非常节能的空调方式正在逐步形成其独立的理论,也将成为空调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书上第七章也有简单介绍)当然它的理论仍然是建立在开利博士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1922年,开利博士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图1-04。

开利博士-“空调之父”,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名人之一。

开利的介绍1904年身为纺织工程师的克勒谋(Stuart W. Cramer)[他是一位对空调发展史产生一定影响的人物,是一位多面手工程师〕图1-05他负责设计和安装了美国南部约1/3纺织厂的空调系统,系统共包括了60项专利。

1906年5月,克勒谋在一次美国棉业协会(American Cotton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缩写ACMA)的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空气调节”(Air Conditioning)术语,从而为空气调节命名。

condition vt调节,使达到所要求的情况,限制,以…为(先决)条件。

《空气调节技术》试题库

《空气调节技术》试题库

《空气调节技术》试题库2第一部分 问答题1.空气调节的任务是什么?2.中央空调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3.空气调节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物质及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什么作用4.空气调节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划分这两类的主要标准是什么?5.简述中央空调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6.你能举出一些应用空气调节系统的实际例子吗?它们是属于哪一类空气调节系统?第二部分 习题1.湿空气的组成成分有哪些?为什么要把含量很少的水蒸汽作为一个重要的成分来考虑?2.,湿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和湿空气的水蒸汽饱和分压力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否受大气压力的影响?3.房间内空气干球温度为20℃,相对湿度%50=ϕ,压力为0.1Mpa ,如果穿过室内的冷水管道表面温度为8℃,那么管道表面是否会有凝结水产生?为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4.请解释下列物理现象:①在寒冷的冬季,人在室外说话时,为什么能看得见从嘴里冒出的“白气”?②为什么浴室在夏天不像冬天那样雾气腾腾?③试说明秋天早晨的雾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空气温度一提高雾就消失了?④冬天,有些汽车把热风吹到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上就可以防止结霜,这是什么原因?⑤冬季室内供暖,为什么会导致空气干燥?应采取什么措施方可使空气湿润些?5.两种空气环境的相对湿度都一样,但一个温度高,一个温度低,试问从吸湿能力上看,能说它们是同样干燥吗?为什么?6.在某一空气环境中,让1kg 温度为t ℃的水吸收空气的热全部蒸发,试问此时空气状态如何变化?在i-d 图上又如何表示?7.测得空调房间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大气压力后,应怎样计算该房间空气的含湿量、相对湿度和焓?8.空气温度是20℃,大气压力为0.1MPa ,相对温度%501=ϕ,如果空气经过处理后,温度下降到15℃,相对湿度增加到%902=ϕ,试问空气焓值变化了多少?9.已知大气压力B=0.1MPa ,空气温度t1=18℃,1ϕ=50%,空气吸收了热量Q=14000kJ/h 和湿量W=2kg/h 后,温度为t2=25℃,利用h-d 图,求出状态变化后空气的其他状态参数2ϕ,h2,d2各是多少?10.已知大气压力为101325Pa ,空气状态变化前的干球温度t1=20℃,状态变化后的干球温度t2=30℃,相对湿度2ϕ=50%,状态变化过程的角系数kJ/kg 5000=ε。

空气调节技术 (5)

空气调节技术 (5)

2dO
dO
条缝: bO 2bO
vX vO
1.2 ax 0.41 2bO
由图7-5可知:如果以贴附射流为基础,将无固次距
离定义为:
X ax Fn
则对于全射流即为:
X ax 0.5Fn
X 0.2
实验结果表明:
当 : X 时0.1,并称 断面;
为X第 0一.1临界
上送下回是最常用的气流组织形式。
2.上送上回
3.下送上回
5.旋流风口 旋流风口是依靠起旋器或旋流叶片等部件,
使轴向气流起旋形成旋转射流。由于旋转射流的 中心处于负压区,它能诱导周围大量空气与之混 合,然后送至工作区。 旋流风口有下送式和上送式两种
6.孔板风口 孔板送风是利用顶棚上面的空间作为送风静
压箱(或另外安装静压箱),空气在箱内静压作 用下,通过在金属 板上开设的大量小 孔,大面积地向室 内送风。分为全面 孔板和局部孔板。
式。
(1)圆形散流器
(2)方形和矩形散流器
(3)圆环式散流器
(4)圆盘形散流器
3.喷口 喷口是喷射式送风口的简称,是用于远距离送
风的风口。其主要形式有圆形和球形两种。
4.条缝风口
条缝风口的基本特征是风口平面的长宽比值很 大,使出风口形成“条缝”状,送风气流为扁 平射流。按风口的条缝数来分条缝风口又有单 条缝、双条缝和多条缝等形式
分类: 按流态——层流和紊流 按受限——自由射流和受限射流 按温度——等温和非等温
(一)自由射流 1、等温自由射流
紊流自由射流的特性可归纳如下: (1)射流的极角为:
tg a
(2)射流的流量沿射程不断增加
(3)Vx→S
vX
0.48
vO

2024版《空气调节》ppt课件

2024版《空气调节》ppt课件

窗户类型、尺寸和位置对室内环境影响
窗户类型
双层玻璃、中空玻璃等节能型窗户具有较 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窗户尺寸
适当减小窗户面积可以降低室内外热量交 换,但也要保证室内采光和通风需求。
窗户位置
南北朝向的窗户有利于室内采光和通风, 东西朝向的窗户应采取遮阳措施。
遮阳设施设置原则及效果评估
设置原则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建筑朝向,合理选择遮阳设施的类型和安 装方式。
加强建筑气密性措施,减 少室内外空气渗透,提高 空调效率。
04
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措施探讨
空调系统能耗组成部分剖析
制冷系统能耗
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主要部件 的能耗。
通风系统能耗
包括风机、风管等通风设备的能耗。
水系统能耗
包括水泵、冷却塔等水系统设备的能耗。
控制系统能耗
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控制系统 的能耗。
了解其运行状况、能耗情况等。
制定改造升级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造升级方案, 包括设备更换、系统优化等。
实施改造升级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按照方案进行实施,确保改造升级过程的安 全和顺利。
对改造升级后的空调系统进行效果评估,并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政策法规推动下的绿色空调发展
国家政策法规的推动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绿色空调的发展, 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等。
空气处理设备(AHU)功能介绍
空气过滤
去除空气中的尘埃、微生物等有 害物质,提高空气清洁度。
冷却/加热
对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以满足 室内温度要求。
加湿/除湿
调节空气湿度,创造舒适的室内 环境。

第四章空气调节原理与技术

第四章空气调节原理与技术

第四章空气调节原理与技术空气调节是指通过对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流速、净化等参数进行调节,使室内环境保持在人体舒适所需的范围内。

空气调节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章将介绍空气调节的原理和常见的空气调节技术。

一、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理和热力学的知识,通过控制空气温度和湿度来达到调节室内环境的目的。

1.空调制冷原理空调制冷是通过制冷循环系统来实现的。

在制冷循环系统中,制冷剂在不同的工质状态下循环流动,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冷却。

制冷循环系统一般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使其降温,然后经过压缩机增压,变成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冷凝器散热,使其冷却变成高压液体。

然后通过膨胀阀减压,变成低压液体,再回到蒸发器中,循环往复。

2.空调加热原理空调加热是通过加热方式来实现的。

常见的空调加热方式有电加热和热泵加热两种。

电加热是通过电能转化为热能来加热空气,将电流通过电阻体产生的热量传递给空气。

热泵加热是利用热泵循环系统的制热功能,将低温热量从空气中吸收转化为高温热量,然后通过风机将热量传递给室内空气。

热泵加热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二、常见的空气调节技术1.换气换气是指通过排出室内可能存在的污浊空气,用新鲜空气替换的过程。

换气可以通过自然换气和机械换气两种方式实现。

自然换气是指通过开窗透风、门窗缝隙等方式使室内外空气实现对流,实现室内空气的更新。

自然换气是一种传统的换气方式,操作简单,但对空气调节的控制精度较低。

机械换气是通过安装通风设备,如风机、排风扇等,控制室内外空气的流动,实现空气的交换。

机械换气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换气量,控制室内空气的质量。

2.除湿器除湿器是通过对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进行除湿处理的设备。

常见的除湿器有冷凝式除湿器和吸附式除湿器两种。

冷凝式除湿器利用制冷循环系统的原理,通过冷冻蒸发,使湿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成液体,然后排出室外。

冷凝式除湿器具有除湿效果好、操作简单的优点。

空气调节技术试题库

空气调节技术试题库

《空气调节技术》试题库2第一部分问答题1.空气调节的任务是什么?2.中央空调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3.空气调节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物质及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什么作用4.空气调节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划分这两类的重要标准是什么?5.简述中央空调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6.你能举出一些应用空气调节系统的实际例子吗?它们是属于哪一类空气调节系统?第二部分习题1.湿空气的组成成分有哪些?为什么要把含量很少的水蒸汽作为一个重要的成分来考虑?2.,湿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和湿空气的水蒸汽饱和分压力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否受大气压力的影响?3.房间内空气干球温度为20℃, 相对湿度, 压力为0.1Mpa, 假如穿过室内的冷水管道表面温度为8℃, 那么管道表面是否会有凝结水产生?为什么?应采用什么措施?4.请解释下列物理现象: ①在寒冷的冬季, 人在室外说话时, 为什么能看得见从嘴里冒出的“白气”?②为什么浴室在夏天不像冬天那样雾气腾腾?③试说明秋天上午的雾是如何形成的, 为什么空气温度一提高雾就消失了?④冬天, 有些汽车把热风吹到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上就可以防止结霜, 这是什么因素?⑤冬季室内供暖, 为什么会导致空气干燥?应采用什么措施方可使空气湿润些?5.两种空气环境的相对湿度都同样, 但一个温度高, 一个温度低, 试问从吸湿能力上看, 能说它们是同样干燥吗?为什么?6.在某一空气环境中, 让1kg温度为t℃的水吸取空气的热所有蒸发, 试问此时空气状态如何变化?在i-d图上又如何表达?7.测得空调房间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大气压力后, 应如何计算该房间空气的含湿量、相对湿度和焓?8. 空气温度是20℃, 大气压力为0.1MPa, 相对温度, 假如空气通过解决后, 温度下降到15℃, 相对湿度增长到, 试问空气焓值变化了多少?9. 已知大气压力B=0.1MPa, 空气温度t1=18℃, =50%, 空气吸取了热量Q=14000kJ/h和湿量W=2kg/h后, 温度为t2=25℃, 运用h-d图, 求出状态变化后空气的其他状态参数, h2, d2各是多少?10. 已知大气压力为101325Pa, 空气状态变化前的干球温度t1=20℃, 状态变化后的干球温度t2=30℃, 相对湿度=50%, 状态变化过程的角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调节技术》项目报告项目二:集中式空调系统的选型设计班级制冷1211学号2012050723姓名鹿怀亮组别第三组项目二:集中式空调系统的选型设计第三小组一、任务完成手表装配车间空调系统选型设计二、设计条件已知条件:房间尺寸60(南)³20(东)m,层高5m;地点:武汉1、屋顶:结构同附录表2中序号2,属Ⅲ型,K=1。

163W/(m2²K);2、窗:南、北面双层全部玻璃,挂浅色窗帘,F= 120m2;3、墙:红砖墙,K=1。

55W/(m2²K);4、室内设计温度t n=27℃;5、室内有100人在工作(上午8时~下午6时)6、室内压力稍高于室外大气压力。

三、设计要求1、要求用新回风混合的一次回风系统;2、要有详细的设计计算过程;3、空调设计图要字迹工整,尺寸标注规范,手工画出。

目录负荷计算 (4)送风量 (12)选取散流器 (14)选取风管 (16)项目二:集中式空调系统的选型设计解:根据已知条件,只有前三项围护结构和人员需要分别计算冷负荷。

由于室内压力高于大气压力,所以不需要考虑由于室外空气渗透所引起的冷负荷。

现分项计算如下:一、屋顶冷负荷由附录表4查的北京屋顶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因为本题条件地点为武汉,所以由附录表5查的Ⅲ型结构地点修正值t d,然后求得出武汉屋顶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求出后即可按公式LQ n﹙q﹚=F²K﹙t l.n- t N﹚算出屋顶逐时冷负荷,计算结果于下表1中。

表1屋顶冷负荷时间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t d 1.3 1.3 1.3 1.3 1.3 1.3 1.3 t l.n 36.8 35.4 34.4 34 34.3 35.3 37.1 t N 27 27 27 27 27 27 27 t l.n- t N 9.8 8.4 7.4 7 7.3 8.3 10.1F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K 1.163 1.163 1.163 1.163 1.163 1.163 1.163 LQ 13677 11723 10327 9769 10188 11583 14096时间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t d 1.3 1.3 1.3 1.3 1.3 1.3t l.n 39.4 42 44.8 47.4 49.6 51.2t N 27 27 27 27 27 27t l.n- t N 12.4 15 17.8 20.4 22.6 24.2F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K 1.163 1.163 1.163 1.163 1.163 1.163LQ 17305 20934 24842 28470 31541 33774二、外墙冷负荷由附录表3查得Ⅱ型南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因为表中数据为北京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所以由附录表5查得Ⅱ型外墙结构地点修正值t d ,最后求出武汉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

求出后即可按公式LQ n﹙q﹚=F²K﹙t l.n- t N﹚算出南外墙冷负荷,又因为南墙有窗,所以面积F为300-120=180㎡,最终计算结果于下表2中。

表2南外墙冷负荷时间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t d 0.4 0.4 0.4 0.4 0.4 0.4 0.4 t l.n 35.4 35 34.6 34.3 33.9 33.6 33.3 t N 27 27 27 27 27 27 27 t l.n- t N 8.4 8 7.6 7.3 6.9 6.6 6.3F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K 1.55 1.55 1.55 1.55 1.55 1.55 1.55 LQ 2344 2232 2120 2037 1925 1841 1758时间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t d 0.4 0.4 0.4 0.4 0.4 0.4t l.n 33.2 33.3 33.5 33.8 34.3 34.8t N 27 27 27 27 27 27t l.n- t N 6.2 6.3 6.5 6.8 7.3 7.8F 180 180 180 180 180 180K 1.55 1.55 1.55 1.55 1.55 1.55LQ 1730 1758 1814 1897 2037 2176由附录表3查得Ⅱ型北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因为表中数据为北京北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所以由附录表5查得Ⅱ型外墙结构地点修正值t d ,最后求出武汉北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

求出后即可按公式LQ n﹙q﹚=F²K﹙t l.n- t N﹚算出北外墙冷负荷,最终计算结果于下表3中。

表3北外墙冷负荷时间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t d 2.2 2.2 2.2 2.2 2.2 2.2 2.2 t l.n 34.8 34.5 34.3 34 33.8 33.6 33.5 t N 27 27 27 27 27 27 27 t l.n- t N 7.8 7.5 7.3 7 6.8 6.6 6.5F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K 1.55 1.55 1.55 1.55 1.55 1.55 1.55 LQ 2176 2093 2037 1953 1897 1841 1814时间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t d 2.2 2.2 2.2 2.2 2.2 2.2t l.n 33.4 33.4 33.5 33.6 33.8 34t N 27 27 27 27 27 27t l.n- t N 6.4 6.4 6.5 6.6 6.8 7F 180 180 180 180 180 180K 1.55 1.55 1.55 1.55 1.55 1.55LQ 1786 1786 1814 1841 1897 1953由附录表3查得Ⅱ型东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因为表中数据为北京东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所以由附录表5查得Ⅱ型外墙结构地点修正值t d ,最后求出武汉东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

求出后即可按公式LQ n﹙q﹚=F²K﹙t l.n- t N﹚算出东外墙冷负荷,最终计算结果于下表4中。

表4东外墙冷负荷时间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t d 1.7 1.7 1.7 1.7 1.7 1.7 1.7 t l.n 38.1 37.7 37.2 36.9 36.7 36.7 36.9 t N 27 27 27 27 27 27 27 t l.n- t N 11.1 10.7 10.2 9.9 9.7 9.7 9.9F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K 1.55 1.55 1.55 1.55 1.55 1.55 1.55 LQ 1721 1659 1581 1535 1504 1504 1535时间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t d 1.7 1.7 1.7 1.7 1.7 1.7t l.n 37.3 37.8 38.3 38.8 39.2 39.6t N 27 27 27 27 27 27t l.n- t N 10.3 10.8 11.3 11.8 12.2 12.6F 100 100 100 100 100 100K 1.55 1.55 1.55 1.55 1.55 1.55LQ 1597 1674 1752 1829 1891 1953由附录表3查得Ⅱ型西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因为表中数据为北京西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所以由附录表5查得Ⅱ型外墙结构地点修正值t d ,最后求出武汉西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

求出后即可按公式LQ n﹙q﹚=F²K﹙t l.n- t N﹚算出西外墙冷负荷,最终计算结果于下表5中。

表5西外墙冷负荷时间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t d 1.7 1.7 1.7 1.7 1.7 1.7 1.7 t l.n 39.9 39.5 39 38.5 38 37.6 37.2 t N 27 27 27 27 27 27 27 t l.n- t N 12.9 12.5 12 11.5 11 10.6 10.2F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K 1.55 1.55 1.55 1.55 1.55 1.55 1.55 LQ 2000 1938 1860 1783 1705 1643 1581时间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t d 1.7 1.7 1.7 1.7 1.7 1.7t l.n 36.9 36.6 36.5 36.5 36.6 37t N 27 27 27 27 27 27t l.n- t N 9.9 9.6 9.5 9.5 9.6 10F 100 100 100 100 100 100K 1.55 1.55 1.55 1.55 1.55 1.55LQ 1535 1488 1473 1473 1488 1550三、玻璃窗传热引起的冷负荷由附录表9查得双层玻璃窗的传热系数K值,当a n=8.7w/﹙㎡²k﹚,aw=18.6 w/﹙㎡²k﹚时,K=3.01 w/﹙㎡²k﹚再由表10查得玻璃窗传热系数的修正值队全部玻璃双层窗乘以1.0的修正系数,最后传热系数K=3.01w/﹙㎡²k﹚,由附录表11查出玻璃冷负荷计算温度t l.n。

表6南外窗瞬时传热冷负荷时间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t d 3 3 3 3 3 3 3t l.n29 29.9 30.9 32 32.9 33.8 34.5t N27 27 27 27 27 27 27t l.n- t N 2 2.9 3.9 5 5.9 6.8 7.5F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K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LQ 722 1047 1409 1806 2131 2456 2709时间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t d 3 3 3 3 3 3t l.n34.9 35.2 35.2 35 34.6 33.8t N27 27 27 27 27 27t l.n- t N7.9 8.2 8.2 8 7.6 6.8F 120 120 120 120 120 120K 3.01 3.01 3.01 3.01 3.01 3.01LQ 2853 2962 2962 2890 2745 2456表7北外窗瞬时传热冷负荷时间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t d 3 3 3 3 3 3 3 t l.n29 29.9 30.9 32 32.9 33.8 34.5 t N27 27 27 27 27 27 27 t l.n- t N 2 2.9 3.9 5 5.9 6.8 7.5F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K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LQ 722 1047 1409 1806 2131 2456 2709时间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t d 3 3 3 3 3 3t l.n34.9 35.2 35.2 35 34.6 33.8t N27 27 27 27 27 27t l.n- t N7.9 8.2 8.2 8 7.6 6.8F 120 120 120 120 120 120K 3.01 3.01 3.01 3.01 3.01 3.01LQ 2853 2962 2962 2890 2745 2456四、透过玻璃窗进入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题目中所用玻璃为3㎜普通玻璃钢窗,由附录表2-8表4查得双层钢窗有效面积系数c a=0.75,故窗的有效面积F=120³0.75=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