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空气调节原理及技术
HVAC功能简介

HVAC是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的英文缩写,就是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
既代表上述内容的学科和技术,也代表上述学科和技术所涉及到的行业和产业。
HVAC又指一门应用学科,它在世界建筑设计和工程以及制造业有广泛的影响,各国都有HVAC协会,中国建筑学会暖通分会即中国的官方代表机构。
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是其基本理论基础,它的研究和发展方向是为人类提供更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简介空气调节系统,是包含温度、湿度、空气清净度以及空气循环的控制系统,被称为HVAC(英语:Heating,Ventilation,Air-conditioning and Cooling)。
空调供应冷气、暖气或除湿的作用原理均类似,利用冷媒在压缩机的作用下,发生蒸发或凝结,从而引发周遭空气的蒸发或凝结,以达到改变温、湿度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暖气机”是一个罕见的、热效率大于1的优良设备(若不考虑‘温室效应’)。
这使得其对地处亚热带地区的意义,远不如对于地处温带的地区来得有建设性。
历史在超过一千年前,波斯已发明一种古式的空气调节系统,利用装置于屋顶的风杆,以外面的自然风穿过凉水并吹入室内,令室内的人感到凉快。
19世纪,英国科学家及发明家麦可·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发现压缩及液化某种气体可以将空气冷冻,此现象出现在液化氨气蒸发时,当时其意念仍流于理论化。
1842年,佛罗里达州医生约翰·哥里(John Gorrie)以压缩技术制造出冰块,并使用作冷冻空气以吹向疟疾与黄热病的病人。
他想到使用其制冰机以管理大厦的环境,并想像到可令整个城市凉快的中央空气调节系统。
哥里在1851年为其制冰机取得美国专利(#8080)。
此技术受到北方一些商人及宗教领袖的攻击,因为技术威胁这些商人从北方运送冰块至南方出售的生意。
当哥里及其生意伙伴在1855年去世后,空气调节的意念亦随之消失。
建筑通风系统PPT课件

将排出的空气余热回收再利用,减少能源浪费。
运用智能控制系统
运用智能控制系统对通风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06
CATALOGUE
建筑通风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新型通风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自然通风技术
利用自然风力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具有节能、 环保、无噪音等优点。
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
舒适性原则
健康性原则
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应首先考虑为人们提 供舒适、宜人的室内环境,包括适宜的温 度、湿度、空气质量等。
通风系统应能有效地过滤和排除室内空气 中的细菌、病毒、异味等有害物质,保证 室内空气的新鲜和健康。
节能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
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能 源的消耗,采用高效、低能耗的通风设备 和系统。
高湿度环境
对于高湿度环境,需要采用除湿 或调湿的通风系统。
高温环境
对于高温环境,需要采用降温或恒 温的通风系统。
密闭环境
对于密闭环境,需要采用强制换气 的通风系统。
05
CATALOGUE
建筑通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通风系统的维护保养制度
01
定期检查
对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系 统正常运行。
更换磨损部件
发展
未来的建筑通风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节能化和健康化,如通 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控制,通过采用新型节能材 料和优化设计实现节能化,通过引入空气净化技术实现健康 化。
建筑通风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分类
根据通风动力不同,建筑通风系统可分为自然通风和 机械通风两大类。自然通风依靠自然界的风力、温差 等自然动力实现通风换气,而机械通风则依靠风机等 机械设备提供动力进行通风换气。
空气调节原理

空气调节原理
空气调节原理是通过控制空气温度、湿度和速度,以达到改善室内或车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的目的。
空气调节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
首先,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然后,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在冷却风扇的帮助下,通过传热和换热,将热量散发到外界,使制冷剂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
接下来,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蒸发器,此时通过节流装置的作用,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骤降。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吸收室内或车内空气的热量,从而使空气温度下降。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从气体状态变为液体状态。
最后,制冷剂通过管道回流到压缩机,循环连续地进行制冷和冷却的过程。
通过调节压缩机的运行时间和节流装置的开度,空气调节系统可以实现精确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整个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则由控制系统完成。
控制系统中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通过采集室内或车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信息,并根据设定的目标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
控制器会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自动调节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的运行,以达到所需的空调效果。
综上所述,空气调节原理是通过控制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装置的运行,以及应用传感器和控制器来实现精确的温
度和湿度控制。
这样可以改善室内或车内环境的空气质量和舒适度,满足人们对于舒适居住和工作环境的需求。
空气调节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概况1.1.1 空气调节技术简史1901年,威利斯.开利(willis H.Carrier)图1-01在美国建立世界上第一所空调试验研究室。
1902年7月17日开利博士在一家印刷厂设计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套科学空调系统。
1906年,开利博士获得了“空气处理装置”的专利权,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喷淋式空气洗涤器(Spray Type Air Washer)即喷水室图1-02。
1911年12月,开利博士得出了空气干球、湿球和露点温度间的关系,以及空气显热、潜热和比焓值间关系的计算公式,绘制了湿空气焓湿图图1-03焓湿图得到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缩写ASME)的工程师们的广泛认可,成为空调行业最基本的理论,成为今日所有空调计算的基础,它是空气调节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这里插一句:现在开利博士发明的这种传统的常规空调方式正在接受挑战,一种叫“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非常节能的空调方式正在逐步形成其独立的理论,也将成为空调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书上第七章也有简单介绍)当然它的理论仍然是建立在开利博士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1922年,开利博士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图1-04。
开利博士-“空调之父”,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名人之一。
开利的介绍1904年身为纺织工程师的克勒谋(Stuart W. Cramer)[他是一位对空调发展史产生一定影响的人物,是一位多面手工程师〕图1-05他负责设计和安装了美国南部约1/3纺织厂的空调系统,系统共包括了60项专利。
1906年5月,克勒谋在一次美国棉业协会(American Cotton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缩写ACMA)的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空气调节”(Air Conditioning)术语,从而为空气调节命名。
condition vt调节,使达到所要求的情况,限制,以…为(先决)条件。
空调系统运行调节与管理节能技术培训课件ppt

酒店空调系统节能案例
总结词
酒店作为服务行业,其空调系统节能对 于提升客户体验和降低运营成本至关重 要。
VS
详细描述
酒店空调系统节能案例主要涉及采用低能 耗设备、实施能源审计、加强维护保养等 措施。通过优化系统运行和控制方式,提 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商场空调系统节能案例
总结词
商成本。
空调系统运行调节与管理节能技术 培训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 空调系统概述 • 空调系统运行调节技术 • 空调系统管理节能技术
• 空调系统节能案例分析 • 空调系统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空调系统概述
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
01
02
03
04
制冷系统
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 和蒸发器等部件,用于制冷和
03
空调系统管理节能技术
能耗监测与评估
监测空调系统能耗
通过安装能耗监测设备,实时监 测空调系统的能耗情况,为后续 的能耗评估提供数据基础。
分析能耗数据
对监测到的能耗数据进行深入分 析,找出能耗高的原因,为节能 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节能运行管理
合理设定温度
根据室内外温度和人员舒适度需求, 合理设定空调的运行温度,避免过高 或过低的温度设置。
详细描述
通过调整送风口的位置、大小和方向,以及回风口的开启程度,可以优化室内气 流分布,避免出现温度不均、冷热对流等问题。同时,对于高大空间等特殊场所 ,需要进行特殊的气流组织设计。
自动控制调节
总结词
利用自动控制系统对空调系统进行智能调节,可实现节能降耗和高效运行。
详细描述
通过安装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室内外温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自动调整空调系统的运 行状态,以达到最佳的舒适度和能耗效果。同时,自动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管 理效率。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

原GB50019-2003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附录G 附录H 附录J 夏季太阳总辐射照度 夏季透过标准窗玻璃的太阳辐射照度 夏季空气调节大气透明度分布图 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渗透冷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n值 自然通风的计算 除尘风管的最小风速 蓄冰装置容量与双工况制冷机的空气调节标准制冷量 设备和管道最小保冷厚度及凝结水管防凝露厚度
1 GB50019-2015修订原则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密切结合自然条件,合理利 用资源,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2 编制完成后将成为我国工业领域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通用规范,修订要 维护国家标准的权威性、先进性,要在基础理论水平、工艺技术水平、质量 上、合理性、适应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达到较高的高度。 3 立足GB50019-2003的主要结构,扩充、细化工业部分内容,注重规范的完 整性,并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 5 增加近年来的新技术、新方法、体现新政策,力求合理完善; 6 协调与现行的本专业各行业规范之间的关系,吸纳他们中先进、通用的内容 7 协调与《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规范》的关系,借鉴其先进适用部分,避免 互相抵触。 8 学习和借鉴国外标准的规定、方法,结合国内国情,吸纳有益的国际经验。 9 注意与相关的卫生、环保、安全、节能标准之间协调一致。 10 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发扬技术民主,按照标准修订的有关要求和程序工 作。 1
1 GB50019-2015修订背景
GB50019-2003 GB50736-2012
《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
2012-01-21发布 2012-10-01实施
GB50736-2012编制情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8]102号文件《2008年工程 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下达了《民用 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编制任务。 2008年12月24日,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 气调节设计规范》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编制工作会议在北京 召开。 2010年12月2日在北京通过审查 2012-01-21发布 2012-10-01实施
西南交通大学专业目录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923材料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923材料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923材料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1.空气调节技术
02.隧道与地下工程通风空调
03.暖通空调节能技术
04.暖通空调自动控制
085201◆机械工程
01.机械设计及理论
02.先进制造技术及自动化
03.机械电子工程
04.工业工程与安全工程
085203◆仪器仪表工程
01.现代测控技术及系统
02.智能化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1.铁路信号自动控制;
02.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
03.智能监控与网络信息技术
04.复杂系统控制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产业链协同与信息化支撑技术
02.云计算与智能技术
03.数据库技术与数据挖掘
04.图形图像与视频处理技术
05.互联网与网络技术
06.嵌入式系统
①空气调节②工业通风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同学术型相关专业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同学术型相关专业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同学术型相关专业
003电气工程学院(拟招生266人,其中拟招推免生97人)
080800电气工程
01.电机与电器
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2024版《空气调节》ppt课件

窗户类型、尺寸和位置对室内环境影响
窗户类型
双层玻璃、中空玻璃等节能型窗户具有较 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窗户尺寸
适当减小窗户面积可以降低室内外热量交 换,但也要保证室内采光和通风需求。
窗户位置
南北朝向的窗户有利于室内采光和通风, 东西朝向的窗户应采取遮阳措施。
遮阳设施设置原则及效果评估
设置原则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建筑朝向,合理选择遮阳设施的类型和安 装方式。
加强建筑气密性措施,减 少室内外空气渗透,提高 空调效率。
04
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措施探讨
空调系统能耗组成部分剖析
制冷系统能耗
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主要部件 的能耗。
通风系统能耗
包括风机、风管等通风设备的能耗。
水系统能耗
包括水泵、冷却塔等水系统设备的能耗。
控制系统能耗
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控制系统 的能耗。
了解其运行状况、能耗情况等。
制定改造升级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造升级方案, 包括设备更换、系统优化等。
实施改造升级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按照方案进行实施,确保改造升级过程的安 全和顺利。
对改造升级后的空调系统进行效果评估,并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政策法规推动下的绿色空调发展
国家政策法规的推动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绿色空调的发展, 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等。
空气处理设备(AHU)功能介绍
空气过滤
去除空气中的尘埃、微生物等有 害物质,提高空气清洁度。
冷却/加热
对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以满足 室内温度要求。
加湿/除湿
调节空气湿度,创造舒适的室内 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敞开水槽表面散湿量
W
( pq,b
pq )F
B B'
( 0.00363 )10 5
②地面积水蒸发量
计算方法与水槽蒸发量计算方法相同
负荷的确定 再热负荷
Qz 1000m(is iL )
室内负荷与制冷系统负荷
以上介绍的热负荷的总和称室内负荷QN
QN QR' QD' QS' Qq QB QC
接接触,做法是让空气流经热湿交换介质的表面 或将热湿交换介质喷淋到空气中间去。
表面式热湿交换设备
特点
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的介质不与空气直接接触。
空气与介质间的热湿交换是通过设备的金属表面
来进行的。
空气调节系统 五、空气调节系统
• 空调系统的分类 • 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
空气调节系统
1. 空调系统的分类
• 空调系统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下面首先介 绍空调系统的分类情况 。
①集中式空调系统
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
②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③分散式空调系统
负担室内热湿负荷的所用介质不同
①全空气系统 ②全水系统 ③空气—水系统 ④冷剂系统
空气调节系统
(a)全空气系统
(b)全水系统
(c)空气-水系统
(d)冷剂系统
空气调节系统 中央空调系统简介
230—350(W/m2)
② 冬季采暖负荷的概算指标
办公楼、学校 医院 旅馆 餐厅 剧场
60 —80(W/m2) 65—80(W/m2) 60—70(W/m2) 115—140(W/m2) 95—115(W/m2)
风量的确定 三、空调系统新风量与总风量的确定 • 总风量
• 新风量
风量的确定 1.总风量
d R g pq 287 pq 0.622 pq
Rq pg 461pg
pg
当大气压力B一定时,水汽分压力 Pq只取决于含湿量d
基础知识 相对湿度
湿空气的水蒸汽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的水蒸气压力 之比
Pq 100%
Pq.b
湿空气的相对湿度与含湿量之间的关系可导出
d 0.622 pq 0.622 Pq.b
③保持空调房间的“正压”要求
风量的确定
LS 0.1L
L
正压
0.9L
渗透 LW 0.1L
空调系统的空气平衡关系
空气处理及其设备 四、空气处理及其设备
•
为满足空调房间送风参数的要求,在
空调系统中必须有相应的热质处理设备,
以便能对空气进行各种热质处理,使之达
到所要求的送风状态,本章将介绍对空气
进行各种处理的方法和过程及其有关的设
空气处理及其设备 2.空气处理设备
• 为了实现不同的空气处理过程就要采用不同 的空气处理设备 包括
加热设备、冷却设备、加湿设备及除湿设备 等
• 作为热湿交换的介质
水、水蒸汽、液体吸湿剂和制冷剂
空气处理及其设备 两类热湿交换设备
• 根据工作特点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
直接接触式热湿交换设备
特 点 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的介质与被处理的空气直
加热器预热→喷蒸汽加湿→加 热器再热
加热器预热→喷淋室绝热加湿 →加热器再热
加热器预热→喷蒸汽加湿
喷淋室喷热水加热加湿→加热 器再热
加热器预热→一部分喷淋室绝 热加湿→与另一部分未加湿的 空气混合
空气处理及其设备
1
O
W
100%
L 夏季空气处理途径
空气处理及其设备
5
t0
L
4
3
2
O
W`
冬季空气处理途径
中央空调系统是一种集中处理和分配 冷量的空调系统,通常有三种方式对室内 空气进行降温和升温处理:
Pv RT 或 PV mRT
压力
本小节将以以上 公式为基本介绍
密度 含湿量 相对湿度
焓
露点温度
基础知识 压力
由道尔顿分压定律
n
p pi i 1
湿空气的总压力为p
P Pg Pq 或 B Pg Pq
从气体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看 水蒸汽分压力大小直接反映了水蒸汽含量的多少
基础知识 密度
单位容积的湿空气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密度
智能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全程深度培训班 教学专用课件
2005-10
依据对空气处理设备设置情况的分类方
法,本文在将空调系统分成集中式、半集中式 和分散式三种系统的基础上,对空气调节的原 理与技术给予介绍。
基础知识
本节主要介绍空气调节的基础知识、空 调系统负荷的确定、新风量与总风量的确定、 空气处理及其设备、空调系统、空调房间气流 组织的主要内容。
基础知识 绝热加湿小室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
i1 [(d2 d1)]iw i2
P
t1, d1
P
t2, d2
i1
i2
tw
基础知识
=0
ts
0
=
4.19ts
100%
ts 0
= 4.19ts 0
i const
ts 0
4.1(9 ts) 等湿球温度线
基础知识
dA
dS
iS iS
A
tS
S
tB
负荷的确定 二、空调系统负荷的确定
•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 负荷计算
负荷的确定 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2)室外空气综合温度
3)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负荷的确定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①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
②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
m
tw, A0 An cos( n n ) n 1
基础知识 1. 湿空气的概念 • 大气由一定量的干空气和一定量的水蒸气混 合而成,我们称其为湿空气。 注意
空气环境内的空气成分和人们平时说 的“空气”,实际是干空气加水蒸气,即湿 空气 。
基础知识
2. 湿空气的基本状态参数
由于空气和水蒸汽所组成的湿空气也应遵循理想 气体的变化规律 ,所以适用以下公式
++ ±
+- + -- ± -+ -
过程特征
增焓增湿, 喷蒸汽可近似实现
等湿过程 增焓,减湿,升温
减焓,减湿 减焓,增湿,降温
过程图
基础知识
不同状态空气的混合态在i-d图上的确定 dA dC dB
iB
iC
B
C iA
A
础知识
ic id
tD
D
B 100%
C
A
d
过饱和区空气状态变化过程图
湿空气的加热过程
AB 湿空气的冷却过程
AC 等焓加湿过程
AE 等焓减湿过程
AD
多 等温加湿过
变
程A F
过
程 冷却干燥过
程A G
B
D ⅡⅠ
A
F
Ⅲ
ⅣE
C G
变化过程的特征表
基础知识
i-d图中不同象限内湿空气状态变化过程的特征
象限
Ⅰ Ⅱ Ⅲ Ⅳ
热湿比
ε>0 ε<0 ε>0 ε<0
状态参数变 化趋势
id t
B pq
B Pq.b
db
0.622
B
Pq.b Pq.b
d (B Pq ) 100%
db (B Pq.b )
基础知识 焓
干空气的焓
ig C p.gt
水蒸汽的焓
+ i = C t = 2500 + C t
q
p.g
p.q
(1+d)千克湿空气的焓为
i C p.g t (2500 C p.g t)d 1.01t d (2500 1.84t)
B
= 4.19ts
=0
已知干湿球温度确定空气状态
基础知识 5. 焓湿图的应用
• 湿空气的焓湿图不仅能表示其状态和各状态参数,同 时还能表示湿空气状态的变化过程,并能方便地求得
两种或多种湿空气的混合状态。
湿空 气状态变 化过程
湿空气的加热过程 湿空气的冷却过程 等焓加湿过程 等焓减湿过程
基础知识
备知识
空气处理及其设备
1.空气处理过程
季节 夏季
表4-13 空气处理各种途径的方案说明
空气处理途径 处理方案说明
(1)W→L→O (2)W→1→O (3)W→O
喷淋室喷冷水(或用表面冷却器) 冷却减湿→加热器再热 固体吸湿剂减湿→表面冷却器 等湿冷却
液体吸湿剂减湿冷却
冬季
(1)W'→2→L→O (2)W'→3→L→O (3)W'→4→O (4)W'→L→O (5)W'→5→L' →O →5
B
100%
A
iB
iA
空气状态变化在i-d图上的表示
基础知识
28C
20C
5000
B`
B
A
d 4
i 20
用线确定空气终状态
基础知识 4. 湿球温度
• 湿球温度的概念在空气调节中 至关重要
理论上
湿球温度是在定压绝热条件下,空气与水直线 接触达到稳定热湿平衡时的绝热饱和温度,也称热 力学湿球温度。
• 计算要求 在已知空调房间冷(热)湿负荷的基础上,需要确
定消除室内余热、余湿以维持空调房间所要求的空气 参数所需的送风状态及送风量。
• 计算方法
空调房间送风状态的变化过程
夏季送风量和送风状态的确定
冬季送风量与送风状态的确定
风量的确定 空调房间送风状态的变化过程 io do
送风
t n (C)
n(100%)
或 i (1.011.84d)t 250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