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
空气调节课件

空气调节课件一、引言空气调节(rConditioning,简称AC)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洁净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以满足人们对舒适生活和生产环境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气调节已成为现代建筑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课件旨在介绍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和技术,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二、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1.热力学原理:空气调节系统通过制冷剂在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等部件中循环,实现吸热和放热的过程,从而降低空气温度。
2.传热原理:空气调节系统利用空气与制冷剂之间的温差,通过传热作用实现空气温度的调节。
3.湿度控制原理:通过调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达到适宜范围,提高舒适度。
4.空气净化原理:利用过滤、吸附、紫外线消毒等技术,去除空气中的尘埃、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提高空气质量。
三、空气调节的主要设备和技术1.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等,是实现空气调节功能的核心设备。
2.风机盘管机组:由风机、盘管、控制器等组成,广泛应用于商业和住宅建筑中的空气调节。
3.空气处理机组:用于集中处理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适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生产场所。
4.热泵技术:利用制冷剂的吸热和放热特性,实现空气调节和供暖的双重功能。
5.变频技术:通过调节压缩机和风机的转速,实现空气调节系统的节能运行。
6.智能控制技术:利用计算机、传感器和通讯技术,实现空气调节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运行。
四、空气调节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1.建筑领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调节在商业建筑、住宅、办公楼等场所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室内舒适度。
2.工业领域:空气调节在电子、医药、食品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3.交通领域:高速铁路、地铁、机场等交通工具和设施中的空气调节系统,为乘客提供了舒适的出行环境。
4.能源领域:空气调节系统的节能技术和产品不断发展,有助于降低建筑和工业能耗,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空气调节

《空气调节》1.空气调节的意义在于使空气达到所要求的状态,或使空气处于正常状态。
空气调节应用于工业及科学实验过程一般称为“工艺性空调”,而应用于以人为主的空气环境调节则称为“舒适性空调。
2.湿空气:大气是由于干空气和一定量的水蒸气混合而成的,一般称为湿空气3.道尔顿定律:湿空气的压力等于干空气的压力与水蒸气的压力之和 B=Pg+P q4.湿空气的密度ρ:湿空气的密度等于干空气密度与水蒸气密度之和。
既ρ=g ρ+q ρ=TR P g g +T R P qq =0.003484T B -0.00134T P q 5.湿空气的含湿量d :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密度与干空气密度之比。
d=622q gP B P -(g/Kg 干)6.相对湿度ϕ: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的水蒸气压力之比。
%100⨯=⋅b q gP P ϕ (分母是饱和水蒸气压力)7.湿空气的焓h :空气的热量变化。
d t c t c h q p g p )2500(⋅++⋅=⋅⋅ 1000)2500(d t c t c h q p g p ⋅++⋅=⋅⋅ 8.热湿比线:一般在h-d 图的周边或右下角给出热湿比线(或称角系数)ε线。
热湿比ε定义是湿空气状态变化时其焓的变化(△h )和含湿量的变化(△d )的比值 , 它描绘了湿空气状态变化的方向。
9.什么是湿球温度:在定呀绝热条件下,空气与水直线接触达到稳定热湿平衡时的绝热饱和温度,也称为热力学湿球温度。
满足1000)84.12500(01.119.41000)(2222121d t t t d d h ++=∙-+的t 2即为进口空气状态的绝热饱和温度,也称为热力学湿球温度10.为什么要把等湿球温度线用等焓线代替? 在工程计算中,ε=4.19t s 数值较小,可以近似认为等焓线即为等湿球温度线。
11.什么是露点:湿空气的露点温度定义为在含湿量不变的条件下,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简单介绍建筑设计中的空气调节系统

简单介绍建筑设计中的空气调节系统建筑设计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空气调节系统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建筑设计中的空气调节系统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定义、功能和应用。
一、空气调节系统的定义空气调节系统是指为了改善室内环境舒适度而采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控制和调节室内温度、湿度、新风和空气品质等参数,使室内气候得以调整,满足人们对舒适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求。
二、空气调节系统的功能1. 温度调节:空气调节系统可以根据季节和不同的活动需求来调节室内温度,保持一个适宜的舒适环境。
在冬季,系统可以加热空气,保持室内温暖;在夏季,系统可以降低空气温度,提供清凉的室内环境。
2. 湿度调节:空气调节系统还可以调节室内湿度,保持一个适宜的湿度范围。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导致人们的不适和健康问题,因此系统能够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室内湿度,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3. 新风供应:空气调节系统还能够提供新鲜空气,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新鲜空气可以有效改善空气流通,并排除室内的有害气体和异味,确保室内环境的清新和健康。
4. 空气过滤:空气调节系统通常会配置空气过滤装置,可以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污染物,净化室内空气,提供一个更为健康的室内环境。
三、空气调节系统的应用1. 住宅建筑:在住宅建筑中,空气调节系统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家居环境。
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季,系统都能够调节室内温度,使人们能够享受到适宜的温暖或清凉。
2. 商业建筑:商业建筑中的空气调节系统对于创造良好的营业环境至关重要。
各种商业场所,如购物中心、餐厅和办公楼等,都需要通过空气调节系统来提供舒适的环境,以吸引客户和提升工作效率。
3. 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对室内环境的要求更高,空气调节系统能够为医院、诊所和实验室等提供洁净的室内空气,满足医疗工作的需要,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4. 娱乐场所:娱乐场所如影剧院、体育馆和会展中心等,需要空气调节系统来提供舒适的环境,以确保观众能够在演出或比赛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空气调节的定义[1]
![空气调节的定义[1]](https://img.taocdn.com/s3/m/8746ad2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0.png)
1、空气调节的定义:使房间或密闭空间的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给定要求的技术。
2、一个典型的空调系统应由空调冷热源、空气处理设备、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及空调自动控制装置和调节装置五大部分组成。
3、湿空气状态参数:一般用压力、温度、比体积和密度、含湿量、相对湿度、比焓等参数来描述湿空气的状态,通常把这些能够描述湿空气状态特性的物理量称为湿空气状态参数。
4、大气压力:地球表面单位面积上所受的空气层的压力叫做大气压力,常用P a表示。
5、水蒸气分压力P q: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是指在某一温度下,水蒸气独占湿空气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我们把干空气和饱和水蒸气的混合物称为饱和(湿)空气,相应于饱和状态的水蒸气分压力称为该温度时的饱和分压力。
6、密度ρ(1)461(273.15)(0.622) saP dt d ρ+=++7、含湿量d:是指对应于1kg干空气的湿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量,单位是kg/kg。
8、相对湿度ϕ:是在某一温度下,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的比值。
其反映了在某一温度下,湿空气中水蒸气接近饱和的强度。
9、湿空气的比焓h:湿空气的比焓是以1kg干空气为计算基础。
1kg干空气的比焓和dkg水蒸气的比焓总和称为(1+d)kg湿空气的比焓。
10、湿空气的焓湿图,是在一定的大气压下,将湿空气的主要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用线图表现出来,图上的没一点不仅代表了湿空气的某一种状态,并且具有确定的状态参数;图上的一条线表示湿空气状态的变化过程。
11、焓湿图是对应于某一大气压下以比焓h为纵坐标,含湿量d为横坐标绘制而成的。
取t=0和d=0的干空气状态点为坐标原点,采用斜坐标系统,两坐标夹角等于135°。
(等温线、等相对湿度线、水蒸气分压力线、热湿比线)12、热湿比:为了说明湿空气状态变化前后的方向和特征,常用湿空气的比焓变化和含湿量变化的比值来表示,称为热湿比。
第10章空气调节-

500
(a)
500 (b)
平面图
剖面图
(c)
初效过图 滤4-1器1 初示效过意滤器图
(a)金属网格滤网;(b)过滤器外形;(c)过滤器安装方式
6 组合式空调箱
空调箱是集中设置各种空气处理设备的一 个专用小室或箱体。
组合式空调箱是把各种空气处理设备、风 机、消声装置、能量回收等分别做成箱式 的单元,按空气处理过程的需要进行选择 和组合成的空调器。
1、集中式空调系统: 将各种空气处理设备及风机都集中设在一
个专用的空调机房里,以便于集中管理。 空气经集中处理后,再用风管分送给各个
空调房间。
集中式空调系统需要集中的冷热源、管路 输配系统及末端设备,通常具有美观、高 效、高品质的特点,但初投资和运行费用 也通常较高。目前被广泛采用。
如全空气系统,需要集中的冷热源,冷热 水由管路输送到各个空气处理装置,空气 的加热、冷却集中在空气处理装置中处理 后,由风道输送到各个房间。
二 风机盘管系统
1 风机盘管机组 由风机、表面式热交换器(盘管)、过滤
器组成。
风机盘管结构
卧式风机盘管
立式风机盘管
风机盘管构造示意图
2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新风引入方式
①新风由新风机组独立送入房间
①新风由新风机组独立送入房间③由墙洞引入 Nhomakorabea接送入房 间
④由墙洞引入经风 机盘管处理后送入 房间
如使用组合式、柜式空调箱的空调系统。
2、全水系统
指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全靠水作为冷热介 质来承担。由于水的比热比空气大得多, 所以在相同条件下只需较小的水量,从而 使管道所占用的空间减少许多。但仅靠水 来消除余热余湿,不能解决房间的通风换 气问题。因而该方法通常不单独使用。
空气调节重要基础知识点

空气调节重要基础知识点1. 空气调节的定义和作用:空气调节是指通过控制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和洁净度等参数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提供舒适和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
它可以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使之与室外环境的温度相适应,同时也可以控制空气的湿度,避免空气过于干燥或潮湿。
2. 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恶劣的空气质量会导致人体吸入有害物质,引发呼吸道疾病和过敏反应,甚至影响心血管健康。
因此,通过空气调节设备,可以有效地过滤和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提供清新的室内环境,保护人们的健康。
3. 空气调节的原理:空气调节系统通常由制冷循环和供风系统组成。
制冷循环利用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等组件,通过制冷剂的循环工作,实现空气温度的调节。
而供风系统则通过风机将空气送入室内,并通过空气处理器进行过滤、除尘、除湿等处理。
4. 空气调节的常见设备:常见的空气调节设备包括空调系统、暖气设备和通风系统。
空调系统用于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可根据需要提供制冷或制热功能。
暖气设备主要用于提供供暖功能,通过燃气、电力等能源将热能传递给室内空气,提高室内温暖度。
通风系统则用于提供新鲜空气和排出室内污浊空气,保证空气流通和质量。
5. 空气调节的节能和环保问题: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空气调节设备的节能和环保性能备受关注。
一些新型空调设备采用高效制冷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以降低能耗。
同时,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废热回收等技术,可以提高空调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之,空气调节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其基础知识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和管理室内空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2024《空气调节》课程教学大纲

学大纲•课程概述与目标•空气调节基础知识•舒适性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与实践•工艺性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与实践•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优化措施•实验环节与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概述与目标空气调节定义及重要性空气调节定义空气调节是指对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清洁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度和生产工艺要求的过程。
空气调节重要性空气调节对于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0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工程实践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01知识目标掌握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设备类型及其性能特点,了解相关标准和规范。
0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空气调节系统设计、选型、施工、调试及运行管理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包括空气调节基础知识、负荷计算、系统类型及选择、设备选型与布置、管道设计与施工、系统调试与运行管理等。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验实训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考核方式与标准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
考核标准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包括知识掌握程度、能力表现、素质体现等方面,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
空气调节基础知识热力学基础回顾热力学系统基本概念包括系统、边界、环境等定义,理解热力学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能量守恒原理,了解热量和功的转换关系,及其在空气调节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解熵增原理,分析不可逆过程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探讨提高空气调节系统效率的途径。
湿空气性质及处理过程湿空气的物理性质了解湿空气的组成、状态参数(温度、湿度、焓等)及其相互关系。
湿空气的焓湿图掌握焓湿图的基本原理,能够利用焓湿图分析湿空气处理过程。
空气处理设备及过程熟悉常见的空气处理设备(如冷却器、加湿器、除湿器等),理解其工作原理及在空气调节系统中的应用。
空气调节的内容

空气调节的内容
空气调节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温度调节
一般来说,人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与外界的温差不宜过大,温差在5℃左右时对人体健康比较有益。
因此居住房间的温度,夏季保持在25℃~27℃,冬季保持在18℃~20℃是比较适宜的。
对空气的调温过程,实质上是增加或减少空气所具有的显热的过程;而空气温度的高低,也正表示了空气显热的多少。
2.调节
空气环境过于潮湿或过于干燥都会使人感到不舒服。
一般来说,冬季的相对湿度在40%~50%之间而夏季的相对湿度在50%~60%之间,人的感觉就比较舒服。
3.空气速度调节
人处在适当的低速流动的空气中,要比在静止的空气中感觉凉爽舒服;若处在变速的气流中,则在恒速的气流中更觉舒适。
一般来说,空气的流速以0.1m/s~0.2m/s的变动低速为宜.而不应超过0.5m/s。
4.空气净度调节
空气中一般都有处于悬浮状态的固体或液体微粒,它们很容易随着人的呼吸进人气管和肺等器官。
这些微尘还常常带有各种病菌,传播疾病,危害了人们的健康。
因此在空气调节中对空气滤清是十分必要的。
实现空气调节的“空调器具”种类很多,其中主要有空气调节器(简称空调器)、电风扇、加湿机、降湿机、冷风机、暖风机等。
在这些
空调器具中,绝大多数只能完成一项或两项功能,如电风扇只能改变气流速度,暖风机只能调节室温和空气流速等,只有空调器才能全面完成四项空气调节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概况1.1.1 空气调节技术简史1901年,威利斯.开利(willis H.Carrier)图1-01在美国建立世界上第一所空调试验研究室。
1902年7月17日开利博士在一家印刷厂设计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套科学空调系统。
1906年,开利博士获得了“空气处理装置”的专利权,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喷淋式空气洗涤器(Spray Type Air Washer)即喷水室图1-02。
1911年12月,开利博士得出了空气干球、湿球和露点温度间的关系,以及空气显热、潜热和比焓值间关系的计算公式,绘制了湿空气焓湿图图1-03焓湿图得到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缩写ASME)的工程师们的广泛认可,成为空调行业最基本的理论,成为今日所有空调计算的基础,它是空气调节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这里插一句:现在开利博士发明的这种传统的常规空调方式正在接受挑战,一种叫“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非常节能的空调方式正在逐步形成其独立的理论,也将成为空调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书上第七章也有简单介绍)当然它的理论仍然是建立在开利博士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1922年,开利博士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图1-04。
开利博士-“空调之父”,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名人之一。
开利的介绍1904年身为纺织工程师的克勒谋(Stuart W. Cramer)[他是一位对空调发展史产生一定影响的人物,是一位多面手工程师〕图1-05他负责设计和安装了美国南部约1/3纺织厂的空调系统,系统共包括了60项专利。
1906年5月,克勒谋在一次美国棉业协会(American Cotton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缩写ACMA)的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空气调节”(Air Conditioning)术语,从而为空气调节命名。
condition vt调节,使达到所要求的情况,限制,以…为(先决)条件。
〔它的“调节”有主动、强制之意。
〕adjust vt调节,调整,使…适应。
〔它的“调节”是被动、无奈之意〕克勒谋先生-“多面手工程师”,“纺织空调先驱”。
美国的舒适空调的发展,远远迟于工业空调。
开利博士认为只是在1923年以后,空调才真正成了一件大事!舒适空调才得到发展。
第一座空调电影院是在芝加哥(1911年)第一家使用舒适空调的大型商店是布鲁克林Abraham & Straus商店(1919年)第一辆配备了舒适空调的火车是从巴尔的摩-俄亥俄运行线上一辆火车的餐车(1929年)第一幢无窗办公大楼建于Hershey巧克力厂内(1935年)我国的空调发展并不太迟,工业空调和舒适空调几乎的同时起步。
1931年首先在上海一地的许多纺织厂安装了带喷水室的空调系统。
1952年,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创办“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最早设立该专业的学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太原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湖南大学,号称暖通专业老八校。
到2003年发展到111所高等院校都设有本科点,名称也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研究单位也增加不少,包括大学的、设计院的、工厂或公司的等等。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气调节研究所和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具有专门从事空调方面研究的人员和良好的研究条件。
改革开放至今,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气调节研究所和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具有专门从事空调方面研究。
有中国制冷学会空调热泵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等学术、行业团体。
1.1.2 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21世纪空调技术的发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获取趋于自然条件的舒适健康环境”必将是空调技术发展的总目标。
现代空调的发展,既是节能技术、空调技术的发展过程,又是一个控制不断加强、精确、深化的过程。
以下四个方面应是空调制冷今后研究和发展的重点:1.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利用余热、自然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产品开发和应用。
应优先采用蒸发冷却和溶液除湿空调等自然冷却方式。
大力提倡蓄能空调产品的研制与应用,研究天然气在空调工程中的合理利用。
由于热泵具有合理利用高品位能量,并能利用低品位能源(包括热回收),如各种地源热泵空调的研究和应用。
鉴于我国在使用热泵对节能与环保方面带来的明显效果,今后应大力发展热泵技术。
2.室内空气品质的改善应大力研究开发捕集效率高、廉价,而且便于自净的技术与设备。
加强对纤维过滤技术、静电过滤技术、吸附技术、光催化技术、负离子技术、臭氧技术、低温等离子技术等空气品质处理技术的研究。
人们不但要关心室内空气环境的改善,而且要关心城市,特别是小区空气环境的改善,这些均是对空调行业的展望。
因此,将室内空气热湿环境控制技术,空气洁净控制技术和计算机调控技术三者相结合,促使舒适空调迈向健康空调,应是今后空调发展的方向。
3.加强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在空调行业的应用空调事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或者说信息技术的支撑。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控制和管理)是研究和应用的重点,实现包括分析计算、设计、制图为一体化的CAD技术体系,改造传统设计方法。
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空调制冷设备与系统控制和管理方面发挥良好作用,逐步提高和完善制冷空调和设备与系统的集中控制与管理系统、智能园区系统以及城市冷热能量供应与管理系统等。
信息技术与现代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已经或正在给空调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与变频技术相结合,产生了变风量(变频风机)、变水量(变频泵)和变制冷剂流量(变频压缩机)系统;而模糊控制家用空调器则是计算机技术与模糊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预计不久的将来会出现神经网络控制空调器(会思考的)。
4.加强标准化建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要求我们应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我国制定的标准必须符合国情,同时要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促进国际贸易,以及保护国家利益。
第二节空气调节的定义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2.1 空气调节的定义开利博士和克勒谋工程师的定义是:①加热或降温,能够调节空气温度②加湿或减湿,能够调节空气湿度③能够使空气具有一定的流动速度④能够使空气具有一定的洁净程度《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GB50155-92)将空气调节定义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的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给定要求的技术。
现代空调已从控制温湿度环境工程步入了对空间环境的品质全面调节与控制阶段,即所谓的人工环境工程阶段。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我们可以对空调重新定义,即“空调就是要以最少的能耗,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
”1.2.2 空气调节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空气调节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以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综合建筑、机电等工程学科的发展成果而形成的一个独立学科的分支,专门研究和解决各类建筑内部工作、居住、生产和科学试验所要求的空气环境。
空气调节技术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内部空气环境各项参数控制指标的确定;影响内部环境空间的各种内外干扰量(通常主要指热、湿负荷)的计算;各种空气处理方法(加热、加湿,冷却、减湿及净化等)和设备的选择;空气调节的方式和方法;内部气流的合理组织;空气的输送和分配及在干扰量变化时的运行调节等。
本课程是以《流体力学》、《泵与风机》、《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和《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为专业支撑;同时,又与《供热工程》、《暖通空调》、《通风工程》、《空调冷热源工程》、《制冷技术》、《空气洁净技术》、《建筑环境测量》、《建筑节能技术》及《建筑设备自动化》等课程密切相关。
第三节空调系统的类型及组成1.3.1 空调系统的类型空调系统按空气调节的作用分为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空调两大类型。
(1)舒适性空调:舒适性空调是应用于以人为主的空气环境调节,其作用是维持良好的室内空气状态,为人们提供适宜的工作或生活环境,以利于保证工作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维持良好的健康水平。
(2)工艺性空调:工艺性空调主要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及科学实验过程,其作用是维持生产工艺过程或科学实验要求的室内空气状态,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产品的质量。
空调系统按空调设备的集中程度分为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和分散式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的分类还有许多种分法,详细分类我们将在第六章讲述。
1.3.2 空气调节系统的组成一个典型的空调系统应由空调冷源和热源; 空气处理设备;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空调的自动控制和调节装置这五大部分组成。
(1)空调冷热源和热源冷源是为空气处理设备提供冷量以冷却送风空气。
常用的空调冷源是各类冷水机组,它们提供低温水(例如7℃)给空气冷却设备,以冷却空气。
也有用制冷系统的蒸发器来直接冷却空气的。
热源是用来提供加热空气所需的热量。
常用的空调热源有热泵型冷热水机组、各类锅炉、电加热器等。
(2)空气处理设备其作用是将送风空气处理到规定的送风状态。
空气处理设备(也称空调机组)可以是集中于一处,为整幢建筑物服务(小型建筑物多采用)。
也可以分散设置在建筑物各层面。
常用的空气处理设备有空气过滤器、空气冷却器(也称表冷器)、空气加热器、空气加湿器和喷水室等。
(3)空调风系统它包括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
送风系统的作用是将处理过的空气送到空调区,其基本组成部分是风机、风管系统和室内送风口装置。
风机是使空气在管内流动的动力设备。
排风系统的作用是将空气从室内排出,并将排风输送到规定地点。
可将排风排放至室外,也可将部分排风送至空气处理设备与新风混合后作为送风。
重复使用的这一部分排风称为回风。
排风系统的基本组成是室内排风口装置、风管系统和风机。
在小型空调系统中,有时送排风系统合用一个风机,排风靠室内正压,回风靠风机负压。
(4)空调水系统其作用是将冷媒水(简称冷水或冷冻水)或热媒水(简称热水)从冷源或热源输送至空气处理设备(也称空调机组)。
空调水系统的基本组成是水泵和水管系统。
空调水系统分为冷(热)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和冷凝水系统三大类。
(5)空调的自动控制和调节装置由于各种因素,空调系统的冷热负荷是多变的,这就要求空调系统的工作状况也要有变化。
所以,空调系统应装备必要的控制和调节装置,借助它们可以(人工或自动)调节送风参数、送排风量、供水量和供水参数等,以维持所要求的室内空气状态。
第四节空气调节的应用1.4.1 空气调节技术在工艺性空调方面的应用工艺性空调可分为:(1)降温性空调对室内空气的温、湿度要求是夏季工人操作时手不出汗,不使产品受潮,因此以便只规定温度或湿度的上限,无空调精度要求。
应用的场合有:纺织工业、印刷工业、胶片工业、橡胶工业、食品工业、卷烟工业、地下建筑、水下隧道、粮食仓库、农业温室、禽畜养殖场等对室内空气的温、湿度有一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