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特岗故事”征文赛一等奖获奖作品展示
我的特岗故事1

我的特岗故事我留下我骄傲我是贵州省石阡县的一名特岗教师,但我并非本地人。
从小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数学教师,所以我报名参加了2010年铜仁石阡的特岗教师招聘,远离家乡670多公里。
因为家庭条件优越,远离家乡来到偏远的山区工作受到了父母的反对。
但为了追求梦想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成为一名村级教师。
在我签合同时,我对我的工作单位充满着许多美好的幻想:高楼、环境优美、同事热情、学生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和载着满满的求知欲等待我的到来。
但是,现实不如人所想。
学校教学楼旧矮、气氛压抑。
学生也很涣散。
看到当时的情景,我心灰意冷,决定重返家园,另谋出路。
就在我未下决定时,我收到了学生的第一声问候“老师好”。
当时,心情真是无比的激动,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城里孩子不具有的无忧无虑的笑容和天真可爱的容颜。
顿时,我犹豫了。
到校一天后,我们召开了教师会议,任命我为三年级的数学教师和班主任,也符合我的专业。
心想做一名数学教师不就是我的理想吗?可以在此地绘制理想的蓝图。
于是,我决定留下。
走进教室,我看到42位学生规范的坐着,但都不敢说话,我要求他们做自我介绍,他们也都在说,但是听不见他们的声音。
这时,我发现几位学生正在发抖,我也就不再勉强。
下课后我到同事中打听得知,本班原来的老师对他们非常严格,上课时不允许乱动,导致学生精神绷紧、胆小、上课处于紧张状态不能集中精神、学习成绩差。
了解情况后我就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做游戏、交谈、开导他们、给他们讲故事、学习上辅导他们,让他们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和感受老师也可以做他们朋友,不仅如此还在课堂上鼓励、奖励他们。
经过半学期的开导和帮助,同学们又回到了原来那无忧无虑的孩子,还成功转化了学困生5名,成了他们的良师益友。
记得有一次,田英同学在回答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时,不敢正视老师也不说话,只是盯着其他同学求救。
突然,王成同学就说:“他肯定不会做,他就是一个野孩子……”话音刚落,教室里鸦雀无声,王成正洋洋得意。
当时,我就被这一突发事件给惊住了。
我的特岗故事

我的特岗故事——我是特岗教师,我爱乡村教育是信念,让我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职业中的一员。
注定着让我爱上这个职业,并准备着为这个神圣的职业而奋斗终身。
自我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就已经被老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深深吸引住了,所以要励志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在中学毕业后,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师范类大学,经过不懈努力,被佳木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了。
校园那几个刚劲有力的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深深地烙印在我内心深处,成为我终身的座右铭。
时光荏苒,大学的生活一转眼就过去了,我同许多大学生一样,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毕业前,来到学校的校训前,我的心情百感交集,一种酸涩的痛楚油然而生,我流泪了。
毕业后,我没有忘记学习,因为我知道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为我的职业梦想去努力。
我在网络上不断搜索有关于教师的招聘信息。
2010年的9月,在网上了解特岗教师的相关信息,我下定了决心,要当一名扎根农村的优秀特岗教师,将青春播撒在农村。
我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我的家人,希望能得到他们支持。
可是,母亲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她不同意我去。
理由很简单,条件艰苦,离家太远,怕我吃苦、受委屈。
我一直非常尊重我的母亲,不断的跟母亲讲述那里孩子是多么的需要我,是多么想去实现的我理想。
坐在一旁的父亲,始终没有说话,一直在吸烟,听着我与母亲的谈论。
父亲将烟熄灭,站了起来,语气平和的说:“孩子大了,你也不能总拴在自己的身边。
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既然想去实现他的理想,你就让他去吧。
至于是好是坏,我想他自己会清楚的”听完这番话,我非常的高兴。
可是母亲也不在言语什么了,看着母亲的眼角开始湿润了,我内心里说不出来的滋味,我也不在说什么……我想:儿子定会用成绩换回您的笑脸。
最终,我报考了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的特岗教师。
经过了笔试、面试、体检的层层考验,我非常幸运的考上了这个让我梦寐以求的职业。
2010年的10月,我们进行了特岗教师的岗前培训,那时候的我还未脱去大学时候的稚气,对未来还是十分的憧憬。
《我的特岗故事》

我的特岗故事又是一年春风时,校园里的鲜花正在盛开,学生们一起走过,芬芳扑鼻。
望着蓝蓝的天空,看着青青的草地,我经常会想这样一个问题:自己正是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年龄,却把青春挥洒在这里,我后悔吗?曾经,这个问题让我万分纠结。
在外求学4年,我似乎已经习惯了城市里的生活节奏,读书的时候,就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某座城市的某个地方能有我的一席之地,有干净、整洁、明亮的工作环境,便利的交通,过着属于自己的忙碌却又充实的生活。
毕业后,我没有像班里其他同学那样,忙于找工作。
因为我早在大四时就拥有了一份自己崇尚并迷恋的工作——彩妆培训师。
随着自己资历的加深,收入也因每次工作环境的变更而节节攀升,经过自己的努力还在彩妆大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战绩,这对于初出校门的我来说,显得弥足珍贵。
按道理说此时的我应该万分欣喜才对,可长期的漂泊生活让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成了我心里一个挥之不去的阴霾。
一天,在下班的途中,电话响了,电话那头是爸爸的声音。
爸爸一改往日的严肃,用极其和蔼的口吻告诉了我,市里正在招聘特岗教师,问我是否可以考虑回家从事教育工作。
看得出来,爸爸是希望我能在离家近一点的地方工作,而我的在外求学、工作一直都纠着父母的心。
教师职业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歌者使人继其声,师者使人继其志。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丝毫不逊于我现在的工作,还可以了却老人的牵挂。
最终,我还是决定回到家人的身边,尽一个子女的义务,用自己所学来回报家乡。
2016年暑假,通过笔试、面试、体检等层层选拔,9月初我正式成为了鹤峰乡中心学校的一名特岗教师。
更令我喜出望外的是,我被安排到离家不远的一所学校——鹤峰乡中心校。
因为这是我的母校,一来到学校,就看见了很多熟悉的面孔——昔日的恩师们。
恩师们都对我很照顾,尤其是在很多不懂的地方,多亏了他们的指点和帮助,使我克服了初为人师的恐惧。
置身校园,勾起了我多年前的回忆:记得在我上学的时候,多么希望自己的学校能像电视机里看到的学校那样美丽。
谱写青春——无悔的特岗

谱写青春——无悔的特岗作者:罗彦芬来源:《师资建设》 2013年第4期□文/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北冶乡中心小学罗彦芬“我的特岗故事”征文赛一等奖获奖作品展示主办单位: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协办单位:新华网、新浪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国教师》杂志社、《师资建设》杂志社、教育科学出版社承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支持单位: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我不是画家,不能用鲜艳的色彩调绘我的生活;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旋律颂扬我的岗位;我也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语言赞美我的职业。
我仅是一名平凡的特岗教师。
今天,我只想用朴实的语言记录下我的特岗点滴,与大家分享属于我的特岗故事。
2009年夏天,我怀揣着梦想和希望,回到家乡,参加了“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最终我有幸成为一名特岗教师,实现了做人民教师的理想。
转眼来到北冶小学已近三年了,这三年里,我从一个懵懂简单的大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较合格的特岗教师。
回忆这三年的日子,过去的点点滴滴仍记忆犹新……(一)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我就接受了一个“艰巨”的任务:任毕业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当时我觉得很有挑战性,跃跃欲试的同时也有一些担忧,毕竟是毕业班,而我经验不足,不知能否做好。
但是校领导既然信任我,我就不能让他们失望,于是我的教学之路就这样在忐忑中开始了。
好班主任必须要有责任心。
还记得学校当时刚刚合并,又加上我们学校是寄宿制,班里基本上都是住宿生,孩子们也都是第一次离家,离开父母。
有些孩子不会洗衣服,叠被子,很不适应住校生活。
为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我坚持每天到宿舍和孩子们谈心,亲手教他们叠被子,洗衣服,问候他们是否按时吃饭喝水,提醒他们及时添衣,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学校如家一般的温暖。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多月的坚持下,孩子们基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朝夕相处中,他们也从心底认可了我这个班主任。
可就在我刚想松口气的时候,另一个难题又摆在了我的面前:第一次月考,班里的成绩很不理想。
《我的特岗故事-成长》

我的特岗故事转眼间,我已在特岗教师岗位上度过了一年。
在这一年中,记录了我们的欢笑、汗水,甚至是我们孩子气的泪水。
回顾这一年,原来伴随孩子们成长就是我们的幸福。
记得第一次来到学校的时候,连同我在内的三位特岗教师就受到了白校长的热情欢迎,吃到了食堂阿姨特意为我们准备的美味食物,以及为我们入住时的细心准备都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也许就是这些细微的照顾让我原有的一些忐忑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这里,我还结识了很多朋友,有亲切可敬的校长、忠厚可爱的唐老师、风趣可亲的师兄同事等等。
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年龄也有所差距,这并不妨碍我们的相处。
他们既是我的长辈,还是和我每天在一起工作、生活的同事,又像是我在这个大家庭里可以依靠的亲人。
当然在这个大家庭里,还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
刚参加工作时,我担任的是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似乎完全没有关系的语文和英语教学工作。
我唯一的目标就是不断提高我的教学能力,使学生能爱上我的课堂,爱上我这个还需要好好学习的老师。
在我工作第一年,由于我担任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及六年级英语教师,我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起来,心中不知是担忧还是憧憬。
这时,我不再是个单纯的学生了,是孩子的引导者、知识传授者了。
每当班里的孩子到校之后,我就会不自觉地观察孩子们的心情状况及作业完成情况,在孩子们离校时又会每天不厌其烦的强调回家也应该好好看书、写字。
天热的时候要提醒他们多喝水,天气变化的时候,又要提醒他们带雨伞。
体会过后才知道这其中的辛苦竟也是满满的幸福。
在教学工作中,也总会有些事令我烦恼不已。
我想不明白,讲过很多次的问题为什么还会出错。
有时甚至会忍不住狠狠地斥责学生几句,内心充满着失望与无奈。
看到那一张张令我失望不已的成绩单,我下定决心以后要严格的对待他们。
但当我看到他们看着我躲闪的目光时,我又扪心自问:这就是你想要的结果吗?你想要失去他们对你的信任换做是对你的畏惧吗?在这种种矛盾中,我反复的思索。
我的特岗故事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因为你们昆寨乡长春小学金霞作为安顺学院2009届毕业生,我告别了五彩斑斓的大学生活,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选择了特岗教师,来到了昆寨乡长春小学,骤然改变的世界让我有点不知所措。
虽然教师一直是我向往的职业,但来到这儿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却没能让我感到丝毫的满足与欣喜。
看着黑暗潮湿的宿舍,设备简陋的教学楼,调皮捣蛋的孩子们,闭塞落后的村庄,漫天飞舞的黄土……这一切的一切有段时间真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甚至怀疑过,我是否有毅力在这呆三年。
但一年后的今天,我突然明白了,生活有很多种方式,选择成为一名乡村教师也是其中的一种,而且是很有意义的一种,如果有可能,我愿意在这儿呆一辈子,只因为在这儿我遇到了你们,在这儿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在这儿我下定决心要为你们的改变出一份自己的力……记得第一次见你们,我怀着委屈而无奈的心情无精打采的站在讲台上扫视了一下全班:灰头土脸的孩子们,破旧的桌椅,光秃秃的劳动工具……竟让我有点走神,而你铿锵有力的一声“起立”,全班同学雷鸣般的“老师好”,把我顿时拉回了现实,我从你们的眼神中看到了惊喜与期待,看到了渴望与纯净。
你们的热情让我不得不尽心竭力的为你们上好每一节课,但是通过课堂表现又让我为你们忧心忡忡。
你们的基础太差了,作为二年级的学生,连最起码的声调都不懂,而且学习方法也很不科学。
几乎没有一点觉能力,都是依靠老师监督,师说需要把什么记下来就记下来,缺乏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究精神,这一切都让我很迷惘,不知如何才能改变你们。
尤其是你,作为班干竟然没有起到带头作用,而且成绩连续下滑。
我真的很生气,本来基础就不好,还不好好上课,再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走上退学之路的,太没有上进心了!也正因为这样我才知道你叫你黄银,给你爸爸打了电话,才知道他在外地打工,根本就不在你身边,家里就剩下你和年迈的外公及年长你几岁却和你一样不懂事的哥哥了,具体情况他也不清楚,听了这些我突然间很想去你家看看。
我的特岗故事

特岗——有趣、有悲、有感贵州省普定县补郎中学:彭韦特岗,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词语,远在天边近在眼前,2009年5月中旬,国家的特岗计划招生出来了,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我选择了考特岗教师。
当时,脑子一片空白,感觉到对自己的未来非常的渺茫,不知自己发展的道路在何方。
与刚进大学的血气方刚相比,不免逊色了许多,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我报名参加了特岗考试。
2009年7月,迈出了贵州省师范大学的门槛,在2009年9月,来到了贵州省普定县补郎中学,来到这里,心里不是一般的沉重,面对一个个陌生的面孔,眼前的一座座大山,感觉这人喘不过气来,非常的悲观,我时刻给自己打气,既然选择,不管前面有多大的困难都要走下去,感慨:回想大学四年美好的生活就这么结束,大学生活美好的爱情也就这么丢失了,当时的一个冲动就是赶紧离开这个学校,就这样慢慢的度过了一个星期。
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整就要开始上课了,在这个星期里,我避开了我的失落,我还是认真的看书和备课,把在学校里学到的课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于是,我努力查阅了许多资料,争取把第一堂课上好,此时,心中怀揣的是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我很自信的走上了讲台,听到同学叫“老师好”我非常的满足,我的专业是生物科学,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有80%以上的学生对生物学是一点基础都没有,随便我怎样去上课,一个学期下来,期末考试十几分甚至几分的同学非常多,我失望了,觉得自己没什么成就感,后悔自己来到这里当老师,慢慢地我也努力去学习以提高自己,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经常去听课并学评课议课,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管怎么样,我喜欢我的职业,我喜欢我的专业,在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要去克服,我慢慢地融入到学生当中,多与他们沟通,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
我慢慢地坚定了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年很快就过去了,我感觉到教学的生活是很平凡,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使我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
《我的特岗故事》

我的特岗故事“特岗”这个词,说起来,可谓又亲切又陌生,早在09年就成为一名特岗教师的我,至今还在这里辛勤劳作。
这一刻,如同打开了久远的记忆,又一页页的倒翻起来,那种感觉令人沉醉。
那年,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正在网上纠结报考哪里,同寝的阆中室友对我说了一句,“你报我的家乡嘛,那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特别适合你。
”听了他的建议,我怦然心动。
经历考试、面试层层筛选之后,我们几百位特岗教师坐在教育局会议厅里,等待最后的分配。
当我听到是千佛鹤峰的时候,我完全没感觉,只是还在想今后的工作会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天早上五点半半,接我们的学校领导就带着含我在内的六名特岗老师,坐上面包车,朝着学校出发了。
第一次这么早在盘山公路上左弯右拐,一路反胃想吐,但越往深处走,高处开,脚下被云海覆盖,犹如仙境时,大家都特别兴奋,我身体的不适感当下也减轻了许多。
就这样,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那刻起,始终秉承一颗爱人之心,享受这份工作的苦与甜。
一次我生病得厉害,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在医院通宵输完液后,坚持把课上完才昏昏沉沉回寝室休息,那时的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大家都说老师是“蜡烛”。
当班主任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笑中带泪,苦中带甜。
小张是班里年级最大的孩子,由于家庭的原因,本该读高中的他却在读初一,年龄的优势让他成为班里的孩子王。
而初一当班主任期间,大把的时间都纠缠在对他的管理上。
中考结束后,放弃继续就读的他,远去苏州打工,在日后的询问聊天中,我有一次半开玩笑地询问他,“现在后悔没继续读书了吧,你当初就不该把读书的时间浪费在调皮捣蛋上。
”小张楞了一会,才说,“老师,你也知道,我家里穷,读书迟,基础差,上了初中根本学不走,就跟听天书一样,好无聊才调皮找事情做。
而且你第一天微笑着进教室门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你管不住我的,不过,我还是想对你说声对不起。
如果时间能够重来,我真希望能踏踏实实的待在教室里,好好学习,我也不会受这么多的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特岗故事”征文赛一等奖获奖作品展示
作者:暂无
来源:《师资建设·理论与政策版》 2012年第5期
主办单位: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协办单位:新华网、新浪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国教师》杂志社、《师资建设》杂志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承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
支持单位: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
编者按:
2012年,为充分反映各地特岗教师志存高远、扎根农村的奉献精神和感人事迹,大力宣传实施“特岗计划”的重要意义和取得的显著成效,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教育部决定举办“我的特岗故事”征文比赛,并发布“我的特岗故事”征文比赛启事。
征文比赛启示发布后,得到全国各地特岗教师的积极响应,特岗教师们踊跃投稿,积极参与到比赛中来。
2012年7月24日,教育部在北京举行“我的特岗故事”征文比赛颁奖大会,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会议并讲话。
两万多篇“我的特岗故事”征文,充分展示了全国特岗教师“让青春插上理想的翅膀”、“让青春在农村学校闪光”的精神风貌。
经评审委员会初审、复审和终审,并经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核实,共评出获奖征文303篇,优秀组织奖10个。
作为“我的特岗故事”征文比赛协办单位之一,《师资建设》密切配合教育部组织的征文比赛大量刊登征文比赛中的获奖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