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供配电系统工程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plc对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基于plc对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2012 届)题目基于plc的供配电监控系统的设计学院物理电气信息学院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年级2008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罗瑞东指导教师胡钢墩基于plc的供配电监控系统的设计摘要供配电监控系统是整个变电站的命脉,它对变电站内各用电设备进行集中监视和管理。

随着综合性、多功能变电站的不断发展,对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变电站中供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测更加关注。

本论文以35kV变电站主控楼的供配电系统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一套能完成自动监控的供配电系统。

选用PLC作为现场级的控制设备,工控组态软件作为主控楼供配电监控系统的监控平台,运用PLC 编制监控程序,通过组态王的监控界面来实现对供配电系统的监控。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综述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意义等,选取了35kV变电所工程作为论文研究基础,并将变电所主控楼的供配电系统单独列出,作为本次研究关注的对象,对其主回路及控制回路进行了详细设计和描述。

接着,设计plc硬件电路连接,并通过编写PLC控制程序,设置MCGS组态软件,解决了本次课题的关键问题,即实现了PLC对主控楼供配电系统的监测和控制。

最后,对课题的研究和工程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总结。

关键词:PLC,组态软件,监控系统,供配电目录第一章绪论 (5)1.1 课题的研究现状 (5)1.2 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6)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6)1.4课题的研究意义 (7)第二章 PLC和HMl基础 (9)2.1 可编程控制器基础 (9)2.1. 1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和应用 (9)2.1.2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9)2. 1. 3 可编程控制器的分类及特点 (12)2. 1. 4 西门子S7-200 PLC简介 (12)2.2人机界面基础 (12)2.2 .1 人机界面的定义 (12)2.2 .2人机界面产品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3)2.2.3人机界面产品的特点 (13)2. 2. 4组态王 (13)第三章系统的理论分析及控制方案确定 (15)3.1基本硬件设备的选型 (15)3.2变电站主控楼供配电系统的电气主接线设计 (15)3.3变电站主控楼供配电系统控制回路的设计 (16)3.3.1控制回路的动作过程 (18)第四章 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20)4.1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20)4.1 .1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20)4. 1. 2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22)4.2 PLC的选型与硬件配置 (24)4.2. 1 PLC型号的选择 (24)4.2 .2 S7-200 CPU的选择 (25)4.2.3 I/O点分配及电气连接图 (25)第5章供配电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27)5.1 plc程序设计方法 (27)5.2 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概述 (28)5.2.1 梯形图的语言特点 (28)5.2 PLC 的控制流程 (28)5.2.2 PLC程序编制 (30)5.2.3梯形图程序 (30)5.3人机界面(HMI)设计 (31)5.3.1 组态王的通信参数设置 (31)5.3.2 新建工程与组态变量 (32)5.3.3 组态画面 (33)5.3.4 监控系统界面 (34)第6章总结与展望 (36)第一章绪论1.1课题的研究现状国际上现流行的供配电管理系统和配电自动化主要是针对中低压系统而言的(称为馈线自动化)。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UDC 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 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2009-11-11 发布2010-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GB50052-2009主编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0 年7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437 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52-2009,自2010 年7 月1 日起实施。

其中,第3.0.1、3.0.2、3.0.3、3.0.9、4.0.2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一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 ○ 一~二○ ○ 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 002 ]85 号)要求,由中国联合工程公司会同有关设计研究单位共同修订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在研究了原规范内容后,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先后完成了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和报批稿等阶段,最后经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7 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电源及供电系统,电压选择和电能质量,无功补偿,低压配电等。

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对原规范的适用范围作了调整;2.增加了“ 有设置分布式电源的条件,能源利用效率高、经济合理时” 作为设置自备电源的条件之一;“ 当有特殊要求,应急电源向正常电源转换需短暂并列运行时,应采取安全运行的措施”;6 60V 等级的低压配电电压首次列入本规范;3.对保留的各章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内容也进行了补充、完善和必要的修改。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UDC 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 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2009-11-11 发布2010-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GB50052-2009主编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0 年7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437 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52-2009,自2010 年7 月1 日起实施。

其中,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一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 ○ 一~二○ ○ 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 002 ]85 号)要求,由中国联合工程公司会同有关设计研究单位共同修订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在研究了原规范内容后,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先后完成了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和报批稿等阶段,最后经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7 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电源及供电系统,电压选择和电能质量,无功补偿,低压配电等。

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对原规范的适用范围作了调整;2.增加了“ 有设置分布式电源的条件,能源利用效率高、经济合理时” 作为设置自备电源的条件之一;“ 当有特殊要求,应急电源向正常电源转换需短暂并列运行时,应采取安全运行的措施”;6 60V 等级的低压配电电压首次列入本规范;3.对保留的各章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内容也进行了补充、完善和必要的修改。

智能化供配电系统工程设计研究

智能化供配电系统工程设计研究

智能化供配电系统工程设计研究摘要:变配电设计是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设计通常是借助CAD等辅助绘图工具完成的。

然而,建筑变配电工程的设计还处于简单绘图或利用辅助绘图技术解决一些计算问题的初级阶段,无法实现集绘图、计算、分析和信息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化设计。

关键词:变配电设计;信息化建模;专家系统;数据库技术目前,电气自动化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与其他专业相似,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

利用MATLAB、CAD绘图等计算机软件对供配电设计软件的主程序进行计算、分析、编程和仿真,称为供配电系统设计。

供配电系统设计具有系统组成多、数据量大、设计结构复杂、内容多等特点。

设计软件需要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因此对系统的设计要求很高。

换句话说,智能供配电系统需要满足呈现使用过的电气元件的各种模型,并实现与数据库中的电气元件同步链接的要求。

1.普通智能建筑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1.1由PCL和远程I/O模块组成的监控系统设计。

PCL是由PLC系统和远程I/O模块组成的系统的核心控制部件。

根据系统建模和系统可靠性的要求,该仿真系统的组成方法可以分为多种。

以上所有方案的仿真系统模型都离不开PLC对配电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

设计和施工人员需要在供配电管理系统中设置合理的PLC和远程I/O模块,可以帮助施工人员随时获取空气开关等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

如果电气设备或空气开关出现短路故障,管理系统会自动报警并通知值班人员,然后自动切断电源,直到值班人员发现故障并切换到手动操作状态。

1.2由PCL和智能监控模块组成的监控系统设计。

系统还采用了PLC作为系统的核心控制部件,这就要求施工设计人员在仿真系统的设计中合理设置断路器等电气设备的各种参数,并安装有效的自动操作机构。

它可以帮助现场施工工人实现对断路器等电气设备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减少现场施工工人的重复劳动,节约人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在设计阶段,我们将为未来的现场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设计质量。

浅谈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设计

浅谈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设计

浅谈数据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设计丁国余上海**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摘要:现代的数据中心中都包括大量的计算机,对于这种场所的电力供应,都要求供电系统必须在所有的时间都有效,这就不同于一般建筑的供配电系统,它是一个交叉的系统,涉及到市电供电、防雷接地、防静电、UPS不间断供电、柴油发电机等,每个系统互相交叉,互有影响,这就使我们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关键词:数据中心、UPS不间断供电、冗余、接地、防静电一、系统概述现代的数据中心机房中都包括大量的计算机,对于这种场所的电力供应,都要求供电系统必须在所有的时间都有效,扩容容易,维护简便,容错力强,最重要的是性价比高。

数据中心机房是现代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为各个业务提供稳定、安全的工作环境,而机房的供配电系统就是这基础工程的心脏和大动脉,供配电系统的稳定,能够保障其它系统发挥作用和核心业务正常运行。

系统不同于一般建筑的供配电系统,它是一个交叉的系统,涉及到市电供电、防雷接地、防静电、UPS不间断供电、柴油发电机等,各个系统互相交叉,互有影响,这就使我们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二、设计标准数据中心有专门的设计标准,全球第一个综合性的数据中心电信基础标准TIA-942 《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是2005年4月由美国电信产业协会(TIA)、TIA技术工程委员会(TR42)和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批准的。

国内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也是综合国外标准以及国内数据中心建设发展情况做出的,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也于2008年l1月12日发布,2009年6月1日开始实施。

设计一个数据中心首先需要根据用户重要性和业主对数据中心可靠性、安全性等的具体需求,确定机房等级.再按照相应等级确定适合的供配电系统。

国内的数据中心首先需要满足国内规范的要求。

GB 50174—2008中关于数据中心的分级规定如下: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划分为A、B、C三级。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第三章电源及供电系统.....................................第四章电压选择和电能质量.................................第五章无功补偿...........................................第六章低压配电...........................................附录一名词解释...........................................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供配电系统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110KV及以下的供配电系统新建和扩建工程的设计。

第1.0.3条供配电系统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第1.0.4条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

第1.0.5条供配电系统设计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第1.0.6条供配电系统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第2.0.1条电力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损失或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第2.0.2条一、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第2.0.3条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

第2.0.4条2.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

例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电源及供电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电压选择和电能质量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无功补偿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低压配电.............................................................................................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一名词解释...........................................................................................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供配电系统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110KV及以下的供配电系统新建和扩建工程的设计。

第1.0.3条供配电系统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第1.0.4条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

第1.0.5条供配电系统设计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供配电系统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110KV及以下的供配电系统新建和扩建工程的设计。

第1.0.3条供配电系统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第1.0.4条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

第1.0.5条供配电系统设计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第1.0.6条供配电系统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第2.0.1条电力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损失或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

2.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

例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

3.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

例如:重要交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经常用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

在一级负荷中,当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应视为特别重要的负荷。

二、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二级负荷:1.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

例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

2.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

例如: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以及中断供电将造成大型影剧院、大型商场等较多人员集中的重要的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化供配电系统工程设计
摘要:完善可靠的供配电系统,在工程实际运营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核心作用,随着我们建筑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供配电系统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文章对智能化供配电系统工程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智能化;10kV系统;低压配电系统
2000年l0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正式颁布实施。

这是我国的第一部有关智能建筑的国家标准一标准规定:应对供配电系统、变配电设备、应急(备用)电源设备、直流电源设备、大容量不停电电源设备进行监视、测量和记录,对动力设备和照明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从总体上对智能建筑的供配电系统提出了要求,为开发相应的系统和产品明确了方向。

尽管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智能化供配电系统产品的水平还不够高,品种还不够齐全,但发展的势头很猛,速度很快,性价比高,非常适合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的需要。

一、智能化供配电系统的现状
我国智能化供配电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尚处于初创阶段。

尽管我国发电厂和电网的自动化早已进行,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作为电力终端用户的楼宇供配电系统则一直沿用人工操作和管理模式,谈不上自动化、智能化。

九十年代初,一些由国外设计的建筑开始采用具有自动监控功能的配电系统。

1997年建设部颁布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290号文件),这是我国有关智能建筑设计管理的第一部行业管理规定。

作为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化供配电系统开始引起国内有关业主、开发商和设计院的重视。

上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相继发布执行相应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一批国内的设计院在一些重要项目的设计中,开始采用智能化供配电系统。

建筑供配电系统由高压供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变配电所和用电设备组成。

通常对大型建筑或建筑小区,电源进线电压多采用10kV,电能先经过高压配电所,再由高压配电所将电能分送给各终端变电所。

经配电变压器将10kV高压降为一般用电设备所需的电压(380/220V),然后由低压配电线路将电能分送给各用电设备使用。

二、工程概况
某生产指挥中心工程位于市开发区,新建办公大楼由主楼、辅楼及裙楼三部分组成,根据基地特点和功能要求,建筑设计将三部分有机连接起来,成为一组建筑群。

其建筑布局结合地形,自西向东分别设置辅楼(12层)、裙楼(4楼)和主楼(21楼),其中主楼与辅楼分别置于裙楼两端。

主楼为两公司机关处室和公司领导的办公中心;辅楼主要为国贸公司、材料公司、炉料公司和销售公司的
办公中心;裙楼为综合中心,包括会议中心、商务中心、餐饮中心和展示中心等。

总建设面积为76102.0m2,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13640.0m2,主楼建筑总高度为94.3m。

此工程主要用电负荷照明系统、计算机系统、给排水系统、采暖通风系统(包括锅炉系统、制冷站系统、通风系统等)和电梯系统等组成。

参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负荷计算采用需要系数计算法,得出有功功率为5125.4kW,无功功率1494.7kVar,计算负荷为5338.9kV A。

三、供配电系统
生产指挥中心工程供电负荷大,负荷等级为一级。

为了做到供电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并按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J16-2008中的相关要求,设计从一次系统主接线到二次保护控制系统,从设备选型到无功负荷的治理都经过多方案比较,采用灵活的电源方案和先进的技术、设备。

(一)供电电源
供电部门为生产指挥中心工程提供两路相互独立的10kV电源,1#电源为主电源,取自印山变10kV系统,2#电源为备用电源,取自安民变10kV系统,当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路电源不应同时受到影响。

(二)10kV系统
10kV系统采用单母线方式进行,根据供电部门要求,两路电源进线采用机械闭锁。

当1#电源正常工作时,2#电源断开,不能合闸;当1#电源故障时,断开1#进线柜断路器,合2#进线柜断路器。

变电所在布置上,考虑到需深入负荷中心,故将10kV高配室、低配室及控制室布置在地下室一层。

电能计量采用高供高计。

10kV接地系统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三)380V低压配电系统
380V低压配电系统按照明计算机系统和动力设备系统两个系统分布。

照明计算机系统的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共3段,正常工作时由Ⅰ段和Ⅱ段低压母线供电,两段母线之间设置1#低压母线联络开关,Ⅲ段低压母线为备用低压电源。

Ⅲ段低压母线和Ⅰ段低压母线设置2#低压母线联络开关。

正常工作时,由Ⅰ段和Ⅱ段低压母线为本工程的照明计算机系统提供低压电源,Ⅲ段低压母线不带电。

当Ⅰ段(或Ⅱ段)低压母线失电时,合1#低压母线联络开关,由Ⅱ段(或Ⅰ段)低压母线提供电源;当Ⅰ段、Ⅱ段低压母线均失电时,Ⅲ段低压母线工作,为所用电、会堂用电、计算机及电讯所用UPS等一级负荷提供第二路电源,同时可由现场操作人员根据情况合1#和2#低压母线联络开关,为部分负荷提供第二路电源。

动力设备系统的低压配电系统也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共3段,正常工作时由Ⅳ段、Ⅴ段低压母线供电,两段母线之间设置3#母线联开关,Ⅵ段低压母线为备用低压电源,Ⅵ段低压母线和Ⅳ低压母线之间设置4#低压母线联络开关。

正常工作时,由Ⅳ段、Ⅴ段低压母线为本工程的动力设备系统提供低压电源,Ⅵ段低压母线不带电。

当Ⅳ段(或Ⅴ段)低压母线失电时,合3#低压母线联络开关,由Ⅴ(或Ⅳ段)低压母线提供电源;当Ⅳ段、Ⅴ段低压母线均失电时,Ⅵ段低压母线工作,为食堂、锅炉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梯系统等一级负荷提供第二路电源。

同时可由现场操作人员根据情况合3#和4#低压母线联络开关,为部分负荷提供第二路电源。

母线和进线开关之间设置闭锁,当任一母联合闸时,其相连的两个进线开关不能同时合闸。

当两个进线开关都合闸时,其之间的母联开关不能合闸。

地下室动力设备。

如水泵、电梯和风机等由低压柜单回路放射式配电。

地面上,从一层到顶层均设置照明干线和动力干线,各楼层照明、动力配电箱均分别从照明干线、动力干线取电。

对于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末端配电箱采用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供电。

对于计算机的服务器等要求不能停电的设备,采用UPS供电。

380V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式采用TN-S系统。

(四)无功补偿系统
此工程采用低压集中自动补偿与就地分散补偿相结合的方式。

在各变配电站低压侧设集中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要求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在0.9以上,对气体放电光源的灯具,采用自带补偿电容就地分散补偿,要求补偿后每个灯具的功率因数均在0.9以上。

(五)电气设备的选型
10V高压柜采用先进的金属铠装抽出式开关柜,内置真空断路器。

其绝缘性能好、操作维护简便、防护等级高且寿命长,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298和国际GB3906标准。

具有防带负荷推拉断路器的手车,防误分合断路器,防带接地开关合闸,防误入带电间隔,防带电误合接地开关,有效保证了高压供电系统运行和操作安全。

在供电系统二次控制和保护上,采用先进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配置先进的CSC系列微机综合保护装置,运用模块化,分布式结构的微机综自系统,包括站控层和间隔层,网络结构为双机单环网。

开关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具备与各集控中心,三级调度通讯功能。

完全满足变电站无人值守和电能分析管理要求,保持供电系统安全、经济和可靠运行。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组合式变电站,变压器采用免维护型SCB10系列干式变压器,布置在变压器柜内,与低压柜并排布置。

低压柜采用抽屉式开关柜,低压断路采用进口NF系列插拔式断路器,为运行和维护提供了极大方便。

根据消防专业的要求,每个低压断路器均配置分励线圈,与消防系统进行连锁当消防系统
发出跳闸命令后,断路器立即跳闸。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采用先进的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具有动态连续无功补偿功能,采用微电脑全数字控制,自动投切、稳定性高且动态响应时间短(10ms)。

真正起到提高功率因数、降低损耗且节约电能。

(六)电气计量
工程采用高压计量方式,在每路10kV电源进线处装设由供电部门提供的专用计量装置。

在各低压电源进线处及景观照明等馈线回路装设计量装置,以供物业内部管理使用。

四、结语
现代建筑按高度划分为低层或多层建筑、智能建筑和超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规模比较大,除主楼外,一般还设有相应的服务功能用房,如地下室、车库及裙房等,所以电气系统多,设备线路多,自动化程度高,用电负荷大,人员相对集中,对智能建筑的供配电可靠性及防火要求高。

因此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应全面考虑和策划。

参考文献
[1]戴绍基.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张凤江. 建筑供配电工程[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李英姿,洪元颐. 现代建筑电气供配电设计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4]张九根.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基础[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朱民. 关于分布式能源供电系统与电力系统并网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