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合集下载

高考一轮复习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

高考一轮复习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 结果;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 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对于复杂 的褶皱,不能仅从地表形态上区分,而应 根据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的新老关 系判断。
断层和断裂的区别
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 一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 二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 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 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不能算作 断层,而仅为断裂。
判断方 法
从形态上
褶皱与断层的比较
背斜
褶皱
向斜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从岩层的新老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关系上
两翼岩层较新
两翼岩层较老
断层
岩体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 的位移
图示
未侵蚀地貌
构造地 貌
侵蚀后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 ①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

非大裂谷。②断层一侧相对上升的
1.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褶皱山脉 、高原 2.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海岸山脉 、海沟、岛弧 3.板块张裂——裂谷、海岭(大洋中脊)
01
1 海沟不是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
海沟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时,大洋板块 因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底部形成的。 裂谷则是大陆板块张裂形成的。
分布地区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 (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
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地貌)

_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_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3)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 )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
岩浆岩的成因 特征
岩浆
压 力
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岩
地下
侵入型: 侵入型:花岗岩 喷出型: 喷出型:玄武岩
地表
花岗岩(granite) 花岗岩
玄武岩(basalt) 玄武岩
无孔隙,致密、结晶颗 无孔隙,致密、 粒大
孔隙大, 孔隙大,疏松
特征比较:两种岩石在结构上的差别 特征比较:两种岩石在结构上的差别 结构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 分别代表沉积环境、 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 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读图回答1~2题。 读图回答 题 2、 2、古生物进入并 成为岩石中化石 的地质环境和过 程是: 程是: A A.Ⅰ—① Ⅰ ① B.Ⅱ—③ Ⅱ ③ C.Ⅲ—⑤ Ⅲ ⑤ D.⑥—Ⅰ ⑥ Ⅰ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地壳的物质组成,三大岩石的概念、形成条件、 特征、 地壳的物质循环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地壳物质的相互转化条件、过程
【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1、矿物 概念: 矿产: 存在形式: 分类 2、岩石 概念: 分类及成因: 二、地壳物质循环: 岩石的相互转化
页岩
砂岩
砾岩
变质岩的成因特征
高温高压 已成岩石 变质作用 变质岩
石灰岩 花岗岩 页岩 砂岩
大理岩 片麻岩 板岩 石英岩
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的 部位在何处?原因是什么? 部位在何处?原因是什么?
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的部位是石灰岩 与岩浆的交界处。原因:已生成岩石在高温、 与岩浆的交界处。原因:已生成岩石在高温、 高压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 高压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文电子版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文电子版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

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一)矿物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

截至20世纪末,确认的天然矿物超过3000种,矿产约150种。

矿物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基本存在形式。

天然气是我们最熟悉的气态矿物,石油和天然汞是常见的液态矿物,绝大多数矿物都是以固态形式存在的。

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石英(二氧化硅)。

矿物的分类和常见的矿物通常,我们把矿物分成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两大类。

常见的金属矿物有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

金属矿可进一步划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等。

常见的非金属矿物有:石英、长石和云母(这三种常见于花岗岩中),方解石(主要在石灰岩和大理岩中),滑石,石膏和磷灰石等。

在非金属矿中,以能源类矿物和宝石类矿物最为重要。

常见矿物的简易识别不同矿物,结晶形态、透明度、颜色、光泽、密度、硬度和条痕等多不相同。

如石英晶体呈透明的六棱柱,两端为六棱锥状;食盐(氯化钠)的晶体多为透明的正方体;方解石常为无色透明的斜方六面体。

利用肉眼和简单的工具,可以识别一些常见的矿物。

图2-1 石英图2-2 金刚石图2-3 方解石表2—1 莫氏硬度计(鉴别矿物的相对硬度等级)简表矿物名称等级简要说明滑石 1 多为乳白色块状,指甲能轻易在其上划出痕迹石膏 2 多呈白色束状集合性晶体,指甲能较轻易地刻划出痕迹方解石 3 多为透明或半透明晶体,指甲划不出痕迹,曲别针可以划出痕迹萤石 4 常为多种颜色的半透明晶体,小刀可以轻易地划出痕迹磷灰石 5 小刀可以在其上刻划出痕迹长石 6 一般小刀很难刻划,但玻璃可以在其上刻划出痕迹石英7 能够在玻璃和普通钢铁上刻划出痕迹黄玉8 多为晶体,宝物类矿物,能够在石英上刻划出痕迹刚玉9 多为晶体,宝物类矿物,能够在黄玉上刻划出痕迹金刚石10 自然界最硬的矿物,宝石,能在所有物体上刻划出痕迹实验一:用观察颜色和对磁铁的反应方法,区分磁铁矿与赤铁矿。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_图文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_图文
(2)晶晶到达地面的过程会是怎样的?
(2)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侵入到原来的岩石并冷却,变成了岩浆岩( 侵入岩),在地壳运动作用下,地表以下的岩石也可能出露地表。
探究点二 地壳物质循环 探究活动 育华中学的李强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发现了几段有趣的材料,便和同学们一起结合材料中的插图探 究其中的科学道理。阅读下列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晶晶和亮亮是两滴岩浆,他们生活在地球内部的“岩浆之家”。一天,他们得到批准,与其他同伴一 起到地球表面旅行。他们飞快地奔向地表,半路上,晶晶觉得累了,于是就与亮亮约好,在地表会合。亮亮 没有停步,与其他同伴一起跳出地表,并沿着山坡往低地流动。忽然,亮亮发现自己不能再动了,不禁问旁 边的同伴这是怎么一回事。同伴笑着说:“别担心,只不过你已经不再是一滴岩浆罢了。”
(1)为什么同伴会说亮亮已经不再是一滴岩浆了?亮亮还可以继续他的地表旅行 吗?理由是什么?
(1)岩浆喷出地表后,随着温度的降低,会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喷出岩。 地表旅行还可以继续,因为受风化、侵蚀作用,岩石会破碎,并在风、流水等 作用下发生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
探究点二 地壳物质循环 探究活动 育华中学的李强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发现了几段有趣的材料,便和同学们一起结合材料中的插图探 究其中的科学道理。阅读下列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晶晶和亮亮是两滴岩浆,他们生活在地球内部的“岩浆之家”。一天,他们得到批准,与其他同伴一 起到地球表面旅行。他们飞快地奔向地表,半路上,晶晶觉得累了,于是就与亮亮约好,在地表会合。亮亮 没有停步,与其他同伴一起跳出地表,并沿着山坡往低地流动。忽然,亮亮发现自己不能再动了,不禁问旁 边的同伴这是怎么一回事。同伴笑着说:“别担心,只不过你已经不再是一滴岩浆罢了。”
(3)他们要经历的重大变化是什么?这些变化怎样才能发生?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

第5讲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一、知识梳理〔一〕、地壳的物质组成1.矿物(1)概念: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

(2)矿产: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

(3)存在形式:①气态:如天然气;②液态:如石油和天然汞;③固态:绝大多数矿物以固态形式存在。

2.岩石(1)概念:岩石圈中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2)分类①岩石岩⎩⎪⎨⎪⎧形成:炽热的岩浆冷凝而形成分类⎩⎪⎨⎪⎧ 侵入岩: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而成,如花岗岩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如流纹岩、玄 武岩等②沉积岩⎩⎪⎪⎨⎪⎪⎧形成:风化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物,沉积、固结而形成的岩石特征⎩⎪⎨⎪⎧ 具有层理构造存在化石类型⎩⎪⎨⎪⎧砾岩:以小砾石为主砂岩:以砂粒为主页岩:由细小的黏土颗粒组成石灰岩:由化学沉积形成③变质岩⎩⎪⎪⎨⎪⎪⎧概念: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产生变化,岩石原先的构造、矿物成分等发生 变化而形成的岩石举例⎩⎪⎨⎪⎧大理岩←石灰岩片麻岩←花岗岩石英岩←砂岩板岩←页岩〔二〕、地壳的物质循环1.地质循环(1)概念: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即地质循环。

(2)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3)影响:岩石圈的诞生与消亡,大地的沧桑巨变及地壳物质形态的持续转化。

2.岩石的转化[特别提示] 判读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关系图的三个关注点(1)自岩浆始至岩浆终,且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

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

(2)沉积岩与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

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

(3)三大类岩石都可以在地下重熔再生,形成岩浆。

有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

〔三〕、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1.内力作用⎩⎪⎨⎪⎧能量来源: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2.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3.内外力作用的关系:二者同时作用于地表。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循环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循环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循环知识点一、地壳的物质组成1.矿物1地壳中的主要化学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约占地壳总含量的一半;其次是硅,占1/4强。

此外,还包括铝、铁、钙、钠、钾和镁等。

2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如盐、石墨、金刚石、石英和铁铁石等。

自然界最多的矿物是石英二氧化硅。

3矿产: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在地表富集起来,并且能够被人们开采利用。

有些岩石也是矿产,如石灰岩是烧石灰、制水泥的重要原料,煤是能源矿,花岗岩、大理石可作建筑和装饰材料。

4造岩矿物: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如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集合而成,花岗岩则是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等组成。

2.岩石1岩浆岩火成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包括侵入活动和火山喷发。

最常见的侵入岩是花岗岩,常见的喷出岩有玄武岩、流纹岩、和安山岩。

2沉积岩:沉积物经过压紧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按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沉积岩可分为砾岩、砂岩、页岩等。

有的沉积岩是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如石灰岩是由珊瑚遗体堆积而成,形成于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

沉积岩常形成不同的岩层,并且常含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记录。

岩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3变质岩: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或高压条件下,使得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

如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页岩受挤压变成坚硬的板岩,砂岩变质形成石英岩,花岗岩变质形成片麻岩。

二、地壳物质的循环1.概念:指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岁月中,岩石圈和软流层之间存在的大规模的物质循环。

2.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

3.岩石的转化:1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2岩浆岩等在地表外力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下,形成沉积岩。

3已生成的各种岩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4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形成岩浆。

三、矿物的分类和常见的矿物1、金属矿1黑色金属: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2有色金属:黄铜矿3贵金属:黄金4稀有金属:锆、钼等2、非金属矿1常见矿: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滑石、石膏、磷灰石等2重要矿能源类矿物、宝石类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金刚石、玉石等四、岩石的分类和常见的岩石岩石形成:由岩浆冷凝形成种类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最常见的是玄武岩侵入岩:岩浆在地表下冷凝而成的岩石,最常见的是花岗岩沉积岩形成:已形成的岩石经风化作用、沉积、固结形成特点:层理构造、常含化石常见岩石: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化学沉积形成形成: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发生变化,岩石原先结构成分等发生变化常见岩石: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1.下列关于矿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B.矿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炼钢用的生铁就是矿物C.矿物就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矿物在自然界富集起来时,就称为矿产【解析】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组成岩石的矿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结合成单质或化合物
矿物:岩石构成的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积聚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
岩石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2)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

需注意岩石转换过程中(箭头)作用的名称。

推动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地球内能)。

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B

9.试在下面图框内填上恰当事物的名称,使之成 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简单图式。 甲 岩浆岩 (1)甲__________, 沉积岩 乙_________, C D A B 变质岩 丙__________, 丁 岩浆 丁__________ 。 C C A (2)图中对应地质作用分别是: 乙 丙 B 沉积作用 A__________, 变质作用 ,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熔融作用 , 冷却、凝固。 D__________
2、三大类岩石的转化
重 融 再 生
岩浆岩
冷 却 凝 固
岩浆
沉积岩

外力作用
质 作 用
探索:在变质岩没变质之前它是什么岩石呢? 探索:在沉积岩没被沉积之前它是什么岩石呢?
变质岩
岩浆岩
C A D
B
变质岩
D B C
岩浆

D
沉积岩
A、 冷却凝固 作用 B、 变质 作用 作用 C、外力作用 作用 D、 作用
岩石的转化
沉积岩
变质作用 沉积作用
变质岩
变质作用
岩浆岩
熔融作用
冷却、凝固
岩浆
随堂练习
1.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 元是 B A.岩石 B.矿物 C.矿床 D.矿产 2.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 D A.石油 B.天然气 C.汞 D. 石英





3、具有层理构造的岩石是 A 变质岩 B.沉积岩 C.喷出岩 D.侵入岩 4.就岩石类型而言,大理石(岩)属于 A.变质岩 B.岩浆岩 A C.侵入岩 D.沉积岩
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喷出:玄武岩
侵入:花岗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物质的组成和物质循环柳州市第三中学吴慧灵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2.了解矿产的形成3.理解三大岩石的成因4.了解几种常见的岩石及其特点5.理解三大岩石的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的循环能力目标:1.提高地理学习能力2.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地学研究的方法和地理实践活动能力品德目标: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念2.提高科学素质,强化科学的人地观念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其相互转化;地壳物质的循环2.难点:对图《岩石》、《根据化石确定地层时代示意图》《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示意图》的理解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三.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提问法、观察法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板书:一.岩石圈的组成和作用㈠.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㈡.岩石的重要性:1.岩石是形成陆地环境(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基础2.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3.提供各种矿产资源二.岩石的组成地质条件聚集组成教学过程:导入: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组成的,陆地虽然面积只占全球面积的29%,可是人类的一切活动大多在陆地上进行,陆地与人类最为密切,所以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研究一下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环境”提问:陆地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哪些保障?举例说明回答: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生长场所,解决人的吃穿;土地解决了人类居住地;河流、地上水为人类提供了生命之水;地下矿藏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宝贵财富承转: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地壳(岩石、地貌)、气候、水、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第一节: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提问:岩石在陆地环境的构成中起到什么作用?二.岩石圈的组成和作用㈠.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读图:绪论“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提问:岩石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回答:岩石组成了固体地球的坚硬外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㈡.岩石的重要性:4.岩石是形成陆地环境(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基础5.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6.提供各种矿产资源二.岩石及其成因提问:同学们喜欢旅游,去过许多地方,你见过哪些岩石?是否注意过各种岩石有什么区别?这些岩石又是怎么形成的?一.岩石的组成:承转:先弄清几个概念“什么是岩石?什么是矿物?什么是矿产?什么是矿石?”思考:化学元素、矿物、矿产、矿石、岩石、地壳之间的关系1.化学元素:阅读:第二自然段讲解:自然界一切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根据地球化学分析,地壳中自然存在的化学元素已经发现的有90多种①含量差别大读图:地壳中主要元素的质量分数提问:此图说明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由什么特点?回答:各种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差别很大,含量居前两位的是氧48.60%、硅26.3%,有的元素的含量非常少②分布不均:讲解:即使同一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也是不平均的,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一些稀有的元素如金、铂等,尽管在地壳中含量甚少,但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也可能在一定的地段富集起来被人类开采利用2矿物:是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⑴.定义: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⑵.种类: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①.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读图:几种常见矿物和花岗岩的矿物组成讲解:种类很多,但常见的只有几十种,其中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造岩矿物不过二三十种,如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在岩石中的含量是大量的石英:六方柱锥状晶体,无颜色或各种颜色,玻璃光泽,是做玻璃的原料长石:柱状厚板状晶体,白色或肉红色,玻璃光泽云母:片状,白色或黑色,玻璃光泽方解石:菱面状晶体,白色,玻璃光泽②.一般矿物:石墨:黑色的,做铅笔芯铁矿是:炼铁用的⑶.矿产:①.定义:有用矿物富集起来达到能够被开采利用的品位(含量),就形成了矿产②.举例:如铜矿石品位达到0.5%,铁矿石达到30%③.作用:是人类生产资料⑷矿产:矿物有规律聚集形成岩石,在岩石的形成过程中,含矿产的岩石是矿石⑸.岩石的定义及组成:⑴.定义:地壳中的矿物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⑵.组成:岩石的组成的图示地质条件聚集组成标本:这些岩石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能看到,比如:常见的玻璃(石英)、铺地用的大理石(大理岩)、建筑材料中的花岗岩、可以烧制的石灰岩等等。

承转:这些形态各异的岩石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三.岩石的成因类型:花岗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大理石是由方解石集合而成的;花岗岩是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等组成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㈠.岩浆岩:岩浆活动的产物岩浆上升侵入地壳中或喷出地表,经冷凝。

1.形成原因:讲解:岩浆是地下深处的一种粘稠的高温熔融物质,并含有大量的挥发气体。

读图:岩浆岩生成示意图提问:读图分析岩浆岩是怎么形成的?回答: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地下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上升侵入地壳上布或喷出地表(火山喷发),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经冷却凝固成为岩浆岩。

2.类型:花岗岩(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内部冷却凝固而成。

玄武岩(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火山喷发)冷却凝固而成的。

识别:玄武岩的方法:由于岩浆中含有大量气体,当岩浆喷出地表时,大量气体被挥发出去,使玄武岩在形成后留下很多气孔,这是识别玄武岩的重要标志。

小结:无论是花岗岩还是玄武岩,都是由于岩浆活动形成的。

花岗岩:是地壳上分布最广的一种酸性侵入岩,颜色以浅灰、肉红为主,块状结构。

石英(白色或烟灰色)占了30%,正长石(肉红色、白色、微黄色)占30—60%,黑云母占5%玄武岩:是一种黑色致密、比重较大的喷出岩(玄武就是黑色的意思),玄武岩是地壳上分布最广的基性喷出岩,矿物成分斜长石和辉石,气孔发育。

讲解:由于炽热的岩浆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所以在岩浆岩分布广泛的地区往往埋藏着许多金属矿产。

㈡.沉积岩:1.形成原因:承转:由炽热的岩浆形成的岩浆岩出露地表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读图:沉积岩生成示意图讲解:地表的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如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大块变成小块,小块变成碎屑物(如砂、砾、土等),这些物质在被流水、风等搬运到低洼处,经沉积和固结成岩,最后形成沉积岩。

2.分类:砾岩、砂岩、页岩(按照沉积颗粒的大小)标本:砾岩、砂岩、页岩⑴.砾岩:直径大于2毫米的岩石碎屑叫砾,砾石和其他物质胶结(粘土、钙质、硅质)在一起形成岩石,较为坚硬⑵.砂岩:直径2—0.05毫米之间的岩石碎屑叫砂,有砂砾胶结二成的岩石,称为砂岩。

砂岩的成分以石英为主,其次是长石⑶.页岩:由颗粒细小的粘土矿物组成,具有明显的页理构造,可以分裂为薄片,好像书页,质地致密,常形成隔水层,抗风化能力强⑷.石灰岩:是由化学沉淀物(石钟乳:碳酸钙)或生物遗体(化石)堆积而成的。

由方解石组成,硬度不大,用小刀可以刻动,一般为白色和灰白色,能溶于水,在湿热地区形成石灰岩地区,在钢铁冶金、烧石灰、制水泥等方面都可用到⑸.煤层:读图:岩层提问:沉积岩是按照什么来分类的?回答:按照沉积颗粒的大小,沉积岩分为砾岩、砂岩、页岩3.明显特征:含有化石和具有分层结构提问:为什么在沉积岩中容易形成化石?回答:由于沉积岩是一层一层沉积,所以有较好的分层结构,如果在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生物遗体(贝壳、骨骼)或遗迹(足迹、虫穴)被埋在地下就会形成化石。

因此,含有化石和具有分层结构是沉积岩的明显特征化石: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阅读:地球演化史的记录—地层和化石思考:了解沉积岩的形成与特征,有什么意义呢?回答:如果在野外考察中,发现由沉积岩的存在,并含有植物化石,你会有什么推断?回答:这里可能曾经是茂密的森林,可能会有煤层的分布讲解:可见,可以根据沉积岩中的化石,帮助我们判断地球演化的历史及岩石形成的沉积环境化石种类沉积环境含煤地层森林茂密的湿热环境海洋生物化石珊瑚化石温暖的浅海环境陆地或淡水生物化石读图:根据化石确定地层时代示意图提问:为什么地点3缺失B层?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几种可能?回答:观点1:在地点1和地点2形成B层的时代,地点3为陆地,没有形成B层观点2:第点3在形成B层以后抬升为陆地,该层被外力完全侵蚀小结:沉积岩是地球历史的记录,而岩层和化石则是记录地球历史上的“书页”和“文字”承转:大家知道,泥土经过加热可以变成更为坚硬的转或瓷,岩浆岩、沉积岩在地下岩层中经过加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㈢.变质岩:1.形成原因: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改变了岩石的成分和性质读图: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解释:变质岩的形成条件和过程回答:石灰岩接触到岩浆或被岩浆加热的岩石,在高温、高雅的条件下,性质会发生变化,形成一种新的岩石就是大理岩定义:变质岩: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岩浆岩和沉积岩都有可能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改变岩石的成分、性质,形成变质岩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标本:石灰岩和大理岩介绍: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重结晶而成的,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色泽美观,硬度不大,容易雕刻,是工艺和建筑上广泛应用的装饰材料,云南大理石我国大理岩著名产地,大理岩因而得名提问:大理岩和石灰岩有什么不同?回答:大理岩比石灰岩硬度更大,光泽更亮,且成分上也不同小结:所以,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可以看出我们是依据成因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六.三大岩石的关系读图: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提问:请看图说明地壳中的物质是如何进行循环的?回答: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冷却,形成岩浆岩;岩浆岩经过外力的侵蚀、搬运、堆积形成沉积岩;已生成的岩石在变质作用下形成变质岩熔化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喷发浆,这就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如同前面学过的大气循环一样,地壳物质也在不停的循环,进行着新陈代谢运动。

讲解:地壳物质循环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

地壳物质在其自身进行不断循环和转化的同时,于地球内部和外部也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

特别是由大气、水、生物界直接参与并起重要作用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重大和深刻的影响。

由于它需要的时间和漫长,有的要经过几亿年,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是可再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