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虚拟电压表的设计和虚拟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合集下载

万能表的使用实验报告

万能表的使用实验报告

万能表的使用实验报告万能表的使用实验报告引言:万能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它可以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

本实验旨在探索万能表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际测量来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一:电压测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万能表来测量直流电源的电压。

首先,将万能表的选择旋钮调整到"V"档,并选择适当的量程。

然后,将红色测试笔连接到正极,黑色测试笔连接到负极。

读取万能表上显示的电压值,并记录下来。

重复实验三次,计算平均值并与电源标称电压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万能表的电压测量结果与电源标称电压非常接近,表明万能表的测量精度较高。

实验二:电流测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万能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首先,断开电路,将万能表的选择旋钮调整到"A"档,并选择适当的量程。

然后,将红色测试笔连接到电路的正极,黑色测试笔连接到负极。

打开电路,读取万能表上显示的电流值,并记录下来。

重复实验三次,计算平均值并与电流表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万能表的电流测量结果与电流表测量结果非常接近,表明万能表在电流测量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实验三:电阻测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万能表来测量电阻值。

首先,将电阻值调整到较大的范围,然后将红色测试笔连接到电阻的一端,黑色测试笔连接到另一端。

读取万能表上显示的电阻值,并记录下来。

重复实验三次,计算平均值并与标称电阻值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万能表的电阻测量结果与标称电阻值非常接近,表明万能表在电阻测量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实验四:温度测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万能表的温度测量功能来测量环境温度。

首先,将选择旋钮调整到"℃"档,并选择适当的量程。

然后,将温度传感器插入待测环境中,等待一段时间,读取万能表上显示的温度值,并记录下来。

重复实验三次,计算平均值并与其他温度计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万能表的温度测量结果与其他温度计测量结果非常接近,表明万能表在温度测量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实验报告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实验报告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万用表的基本使用方法。

2.熟悉万用表的各项功能。

3.掌握万用表在电路测试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万用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测试仪器,其主要功能是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等参数。

通常情况下,万用表可以分为数字式和模拟式两种类型。

数字式多采用液晶显示屏,而模拟式则采用指针显示。

使用时需要注意选择正确的量程和测量方式。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确认要测量的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并且将万用表选择到正确的测量范围。

如果不确定测量范围,可以先选择较大范围进行测试,然后再逐渐缩小范围。

2.测量电压将红色测试笔连接到正极,黑色测试笔连接到负极。

然后将测试笔接触到待测点上,并读取显示屏上的数值即可。

注意: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碰高压部分。

3.测量电流将红色测试笔连接到待测点上游侧,黑色测试笔连接到下游侧。

此时需要注意选择正确的电流量程。

然后将电路通电,读取显示屏上的数值即可。

4.测量电阻将红色测试笔连接到待测电阻的一端,黑色测试笔连接到另一端。

此时需要注意选择正确的电阻量程。

然后读取显示屏上的数值即可。

5.其他功能万用表还具有其他功能,如测试二极管、测试连续性等。

具体使用方法可以参考说明书。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万用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各项功能,并且成功地完成了对电压、电流和电阻等参数的测量。

同时,在实验中也注意了安全问题,避免触碰高压部分。

结论:万用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电子测试仪器,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和各项功能可以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提供便利,并且保证我们能够准确地进行电路测试。

万用表、毫伏表、数字万用表的使用实验报告书

万用表、毫伏表、数字万用表的使用实验报告书

万用表、毫伏表、数字万用表的使用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时间:一、实验目的1.熟悉实验台上各类电源和测量仪表的布局及使用方法2.掌握万用表、毫伏表、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3.学会测量直流电压、直流电流、交流电压以及读数的处理、误差分析等二、实验原理,实验电路以及公式,公式:误差X=测量值-真实值, β=X/真值1.直流电压的测量测量时首先估计一下被测电压的大小,然后将转换开关拨至适当的(DC)V量程,将正表棒接被测电压“+”端负表棒接被测电压端“—”端。

+V -2.直流电流的测量测量时首先估计一下被测电流的大小,然后将转换开关拨至适当的(DC)mA量程,再把万用表串接在电路中。

+ +- -3.电阻的测量在万用表内部表头电路上串接电池,使电流通过被测电阻,根据表头所测电流的大小,就可测量出电阻值。

改变分流电阻的阻值,就能改变电阻的阻值。

测电阻时,先将两表棒搭在一起,(短路),使指针向右偏转,随即调整调零旋钮,使指针恰好指到欧姆刻度线的“0”处。

由于“Ω”刻度线左部读数较密,难于看准,所以测量时应选择适当的欧姆档,最好使指针指在刻度线的中部或右部(刻度比较宽),这样读数比较清楚准确。

每次换挡,都应重新将两根表棒短接,重新调整指针到零位,才能测准。

Ω4.交流电压的测量测量交流电压大小的方法主要是利用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将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然后用直流电压测量方法测量其大小。

交流 AC V 电源5.交流电流的测量指针式万用表一般无交流电流的测量功能,数字万用表一般可以测量交流电流。

交 +流 A 电源 _6.毫伏表的基本原理工作原理:放大——检波式电压表,先将被测交流信号电压Ux经放大器放大后加到检波器输入端,检波器再把放大后的被侧交流电信号转换成相应大小的直流电压。

三、实验设备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0-18V 1台 RTDG012 指针式万用表 MF-30 1块3 毫伏表 1台4 数字万用表 1只5 电阻器 15Ω/10W,100Ω,1KΩ,10KΩ各1只精度为5%或10%;100Ω2只6 降压变压器初级220V/次级18V×2 2只各组轮流使用7 实验台 1四、实验记录测量项目 DC电压DC电流(A) 电阻值(Ω) AC电压AC 毫伏表备注(V) (V) 电流(A)测量条件 6 12 10K100Ω 10K 1K 10100-220 18 18V/30V 300VΩ 0-1 2 15Ω/10W 指针表测5.9 12.5 1.25135m9.91K __ ___ 238 17.5 20 19.5 30 量结果mA A K数字表测5.70 12.11.22119.89.80.9899.99.8 231 16.4 19 ____ ____ 量结果 0 mA mA K K 7指针误3.50 3.30 2.46 12.69 1.02 2.04 __ ___ 3.03 6.70 5.20 ____ ____ 以数差% 字表为准结论:指针式万用表的读数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读数,温度等),数字万用表的读数比较准确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指针误差基本保持不变。

第四讲 虚拟仪器仪表的用法

第四讲 虚拟仪器仪表的用法

第四讲 虚拟仪器仪表的用法
2.1 面板显示与设置
函数信号发生器面板
信号波形选择按钮 频率设定 占空比设定 幅度设定 偏置电压设定 上升/ 上升/下降时间设定按钮
பைடு நூலகம்
上升/下降时间设定对话框
默认设置按钮 上升/ 上升/下降 时间设定 确认按钮 取消按钮
第四讲 虚拟仪器仪表的用法
2.2 函数信号发生器使用举例
Y
A
第四讲 虚拟仪器仪表的用法
5.2 四通道示波器使用举例
四通道示波器有A 4个输入端 可分别接4 个输入端, 四通道示波器有A、B、C、D 4个输入端,可分别接4个不 同的被测节点。为便于观察, 同的被测节点。为便于观察,四条连接线应设置为不同的 颜色。 颜色。
第四讲 虚拟仪器仪表的用法
打开仿真开关,过一会儿再将其关闭。 打开仿真开关,过一会儿再将其关闭。
第四讲 虚拟仪器仪表的用法
(1)双击示波器图标,打开其面板, 双击示波器图标,打开其面板, 再打开仿真开关。 Timebase区 再打开仿真开关。在Timebase区, 按下Y/T按钮。 Y/T按钮 按下Y/T按钮。 调节X 使显示的信号有3 5个周期。 在Scale 栏,调节X轴的时间基准 ,使显示的信号有3~5个周期。
数据显示区右边的Save按钮用于将测量数据保存。 数据显示区右边的Save按钮用于将测量数据保存。 Save按钮用于将测量数据保存
第四讲 虚拟仪器仪表的用法
5 四通道示波器
四通道示波器(4Channel Oscilloscope),可以同时对4路 四通道示波器( Oscilloscope),可以同时对4 可以同时对 信号进行观察和测量。因而在对3 信号进行观察和测量。因而在对3路以上信号进行对比观察和 测量时,更为方便。 测量时,更为方便。 四通道示波器的面板布局、 四通道示波器的面板布局、功能和设置与两通道示波器基 本一致,不同的仅是通道切换。 A区右边有一个 区右边有一个4 本一致,不同的仅是通道切换。在Channel A区右边有一个4档 转换开关的旋钮,默认位置为A 将鼠标移到旋钮上, 转换开关的旋钮,默认位置为A,将鼠标移到旋钮上,在靠近 外围字母的位置,单击左键, 外围字母的位置,单击左键,旋钮的标识指针即指向相应的字 频道名称随即相应改变。即可对该频道进行参数设置, 母,频道名称随即相应改变。即可对该频道进行参数设置,设 置完成后,再切换至其他通道。 置完成后,再切换至其他通道。

模拟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模拟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模拟万用表的使用方法万用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工领域的测量工具,它可以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多种电学参数,是电工人员必备的工具之一。

正确的使用万用表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能确保安全。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模拟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万用表之前需要确保万用表的功能正常,电池电量充足。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如何使用模拟万用表进行电压测量。

首先,将测量旋钮拨到“V”档,选择合适的电压量程。

然后,将红表笔连接到被测电路的正极,黑表笔连接到负极,读取电压值。

在测量结束后,记得将测量旋钮拨回到零位,以免影响下次测量。

其次,我们来介绍如何使用模拟万用表进行电流测量。

首先,将测量旋钮拨到“A”档,选择合适的电流量程。

然后,将红表笔从“COM”插孔移动到“mA”或“A”插孔,再将黑表笔连接到被测电路的负极,完成电流测量。

同样,在测量结束后,记得将测量旋钮拨回到零位,以免影响下次测量。

接着,我们来介绍如何使用模拟万用表进行电阻测量。

首先,将测量旋钮拨到Ω档,选择合适的电阻量程。

然后,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的两端,读取电阻值。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电阻前,应该先将被测电路断开,以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最后,我们来介绍如何使用模拟万用表进行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测量。

对于二极管,将测量旋钮拨到“Ω”档,将红表笔连接到二极管的阳极,黑表笔连接到阴极,如果二极管正常,万用表将会显示一个较小的电阻值。

对于三极管,将测量旋钮拨到“hFE”档,将三极管的基、发射极、集电极分别连接到对应的插孔上,万用表将会显示三极管的放大倍数。

总结一下,正确使用模拟万用表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档位和量程,正确连接红黑表笔,确保被测电路处于断开状态,避免测量过程中发生短路或其他意外情况。

掌握了以上使用方法,相信大家对模拟万用表的使用会更加熟练和安全。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实验四 基于某LabVIEW的虚拟直流电压表设计

实验四 基于某LabVIEW的虚拟直流电压表设计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开课学院及实验室:电气信息学院电气信息专业实验中心实验时间:2014年 6 月 11 日一、实验目的:1. 理解双积分A/D转换器7109及数字电压表的工作原理。

2. 掌握虚拟直流电压表设计的基本方法。

3. 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

二、实验容:1. 根据实验指导实现直流电压表的设计。

设计要求:测试对象:电位器,外部电压量程:40mV,80 mV,200 mV,400 mV,800 mV,2V,4V,8V。

2. 选择电压表不同量程和不同测量对象,进行测量。

三、实验器材:1. 1.SJ-8002B电子测量实验箱 1台2.双踪示波器(20MHz模拟或数字示波器) 1台3.计算机(具有运行windowsXP和LabVIEW软件的能力) 1台4. 万用表(3 1/2位以上)1台5. Q9连接线1根四、实验原理:1.双积分A/D转换器ICL7109.如图4-1为双积分A/D转换器ICL7109实验电路图。

图4-1 双积分式A/D转换器7109测量电压原理图2.工作原理整个直流电压表设计主要包括四个部分:7109工作原理,A/D转换时序,增益选择电路,通道输入电路。

系统电路图如图4-2所示:图4-2 电路图(1)7109工作原理ICL 7109 是双积分式12 位A/D转换器,转换时间由外部时钟周期决定,为10140/58个时钟周期。

其主要引脚定义如下:① B1~B12:12bit的数据输出端②OR:溢出判别,输出高电平表示过量程;反之,数据有效。

③POL:极性判别,输出高电平表示测量值为正值;反之,负值。

④MODE:方式选择,当输入低电平信号时,转换器处于直接输出工作方式。

此时可在片选和字节使能的控制下直接读取数据;当输入高电平时,转换器将在信号信号握手方式的每一转换周期的结尾输出数据(本实验选用直接输出工作方式)。

⑤REF:外部参考电压输入(本实验用其典型值:2.048V)。

⑥INL,INH:输入电压端口(有效围是参考电压的2倍)。

大学物理实验虚拟仿真平台万用表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虚拟仿真平台万用表实验报告

⼤学物理实验虚拟仿真平台万⽤表实验报告
1.万⽤表的结构
万⽤表就是集多种仪表于⼀体的⼀种电学仪表。

使⽤万⽤表可以对电阻、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流、交流电压等⼏类电学量进⾏测量。

万⽤表的种类和型号有很多,功能也各不相同,但从结构上可⼤致分为指针式和数字式两⼤类。

从外观上来看,指针式万⽤表⽤⼀个指针表头来指⽰测量数据,⽽数字式万⽤表则是⽤液晶显⽰屏。

它们的基本原理相同。

数字式万⽤表的核⼼部件是⼀块模数转换器,它能把输⼊的直流电压直接转换成数字量输出,并驱动液晶显⽰器进⾏⼗进制的数字显⽰。

测量交流电压、直流电流、交流电流和电阻则和指针式万⽤表⼀样,通过电表的改装和量程的扩展实现。

本次实验中所使⽤的万⽤表为数字式万⽤表。

2.使⽤万⽤表检查电路故障
万⽤表还常⽤于检测电路中的故障,判断电路中发⽣故障的位
平顶⼭学院电⽓与机械⼯程学院实验报告
【原始记录】。

数字万用电表的使用实验报告

数字万用电表的使用实验报告

数字万用电表的使用实验报告数字万用电表的使用实验报告引言:数字万用电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电力系统、通信工程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数字万用电表的使用实验,掌握其基本操作方法和测量原理,并验证其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实验目的:1. 了解数字万用电表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 掌握数字万用电表的操作方法;3. 检验数字万用电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实验器材:1. 数字万用电表;2. 直流电源;3. 电阻箱;4. 电流表;5. 电压表。

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根据实验电路图,依次连接电源、电阻箱、数字万用电表和电流表/电压表。

2. 打开电源:将直流电源接通,调节电源电压为所需值。

3. 测量电阻:将电阻箱设定为一个已知电阻值,通过数字万用电表测量该电阻值,并记录下来。

4. 测量电流:将电流表接入电路,通过数字万用电表测量电流值,并记录下来。

5. 测量电压:将电压表接入电路,通过数字万用电表测量电压值,并记录下来。

6. 关闭电源:实验结束后,将直流电源关闭。

实验结果:1. 电阻测量结果:将电阻箱设定为100欧姆,数字万用电表测量结果为99.8欧姆,误差为0.2欧姆。

2. 电流测量结果:通过数字万用电表测量电流值为0.5安培。

3. 电压测量结果:通过数字万用电表测量电压值为5伏特。

讨论与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数字万用电表在测量电阻、电流和电压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测量电阻时,由于电阻箱的设定值存在一定误差,因此测量结果与设定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

在测量电流和电压时,数字万用电表能够准确地显示出电流和电压的数值,且测量误差较小。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数字万用电表进行了电阻、电流和电压的测量,并验证了其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数字万用电表作为一种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1. 电阻箱的设定误差;2. 电路连接线的接触不良;3. 电源的稳定性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虚拟仪器技术》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日期
实验四、虚拟电压表的设计和虚拟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一、实验原理
1)一般电压表和万用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交流电各种电压值表示的概念以及相互转换关系。

3)子VI的创建方法。

二、实验目的
1)掌握虚拟电压表和数字万用表的设计和使用方法
2)进一步掌握LabVIEW的使用,特别是控件属性的操作以及子VI的使用。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利用LabVIEW 设计一简易虚拟电压表。

功能要求:具有普通电压表的基本功能,用户可选择直流测量和交流测量。

对于直流电压只需显示电流值大小,对于交流电则需要显示该交流电的峰值、有效值、平均值和直流分量(若存在)。

同时能够提供虚拟输入和实际输入两种测量信号,虚拟输入时能够显示信号波形。

其他要求:对虚拟电压表进行初始设置,即每次运行程序时电压表的初始界面一致,具体表现在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波形图窗口清空,其他控件处于使能状态下。

实际输入时禁用仿真参数设置控件,仿真输入时测量直流电压值时禁用信号幅度、频率、初始相位、占空比、信号类型等控件。

2)创建自行设计的虚拟电压表子VI。

3)使用NI ELVIS提供的数字万用表(DMM)模块完成电阻、电流和电压的测量,并就其中的电压测量部分与自行设计的虚拟电压表进行比较和分析。

四、实验步骤
1)参考程序流程图如图4.1所示;参考前面板设计如图4.2所示,该前面板除具有实验三函数发生器的参考前面板中所有的输入控件外,还添加了仿真与实际信号的切换按钮,交流/直流测量的切换按钮,开关按键,电源指示灯以及结果显示包括:直流分量,平均值,有效值和峰峰值(可以根据需求自行添加或删减);参考程序框图设计如图4.3所示。

本次虚拟电压表的设计与实际使用的模拟/数字电压表是存在很大差别的,为便于实验做了大量简化。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LabVIEW中对子函数的调用及使用方法,LabVIEW中有关属性节点、局部变量的使用和有关用户界面设计的一些基本方法,以及利用DAQ处理采集数据的方法(此部分需要结合实验二中相关内容)。

程序框图图4.3看似复杂,其实大量的工作是用于完成空间的属性操作和有关程序初始化设置的问题,真正用于数据处理的模块其实只有三个(具体见实验提示4)。

图4.2 实验四参考前面板设计
图4.3部分参考程序框图
2)本次实验的程序框图中使用了LabVIEW中特有的一种顺序结构(Sequence Structure),这主要是缘于LabVIEW采用了多线程并行的运行机制,这是G语言不同于一般文本语言主要特点之一,即程序内的代码是同时运行的。

所以对于控件的初始显示可采用平铺式顺序结构(Flat Sequence Structure)或堆栈式顺序结构(Stacked Sequence Structure)的方法,在第一帧中设置各个控件的初始设置。

初始化设置是通过控件的属性控制以及常量和局部变量设置完成的。

如图4.3所示,参考程序框图采用了平铺式顺序结构,LabVIEW在执行程序时先从左边的帧开始,依次执行右面帧内的程序(本次只有两个帧,帧内的程序还是同时执行的)。

左边帧内完成程序初始化设置,左边一列是控件的使能控制,0是Enabled (启用),1是Disabled(禁用),2是Disabled and Grayed out(禁用且变灰)。

这是通过控件的属性节点完成的,而右边一列则是对变量数值的初始设置,用局部变量完成。

3)虚拟输入信号的提供可采用实验三中自行设计的虚拟函数发生器。

有关子VI的创建方法已介绍,本次实验主要是使用实验三中创建的子VI,在程序框图中的函数面板中选择VI 添加创建的子VI。

自行创建的子VI和LabVIEW提供的各种函数模块的使用方法相同。

关于子VI属性的设置在主菜单中选择“文件/VI属性”,进入VI属性对话框,根据类别更改VI属性。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while循环对子VI的影响,建议在创建子VI时去掉原先程序框图中用于使程序连续执行的while循环,或用一布尔真常量控制while循环的结束符(即让此while循环只循环一次)。

此外,对于直流信号可以直接利用“初始化数组”模块完成。

4)有关交流电压波形的参数如表4.1所示,可以根据表4.1中参数的关系再利用信号的波峰值求取其他参数值。

事实上,LabVIEW提供用于计算这些参数的模块。

对于波峰的求取,可使用波形最大最小值模块(Waveform Min Max.vi),位于“函数面板/编程/波形/模拟波形”下,如图4.4所示。

有效值和直流分量可利用位于“函数面板/编程/波形/模拟波形/波形测量”下的基本平均直流-均方根模块(NI_MAPro.lvlib: Basic Averaged DC-RMS.vi)实现,如图4.5所示,缺省情况下均方根即有效值。

求取平均值的均值模块位于“函数面板/数学/概率与统计”中,如图4.6所示。

表4.1 几种典型的交流电压波形的参数
其中U是波峰值。

图4.4 波形最大最小值模块
图4.5 基本平均直流-均方根模块
图4.6 均值模块
5)图4.4、图4.5和图4.6所示的三个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均可以为波形数据,求均值模块可自行提取波形数据中的波形数组数据。

这里要说明的在使用这些数据处理模块时,对数据本身还是需要做一些其他处理。

首先,求取均值时需要将波形数组数据绝对值化,这是由交流信号的平均值定义决定,如果不取绝对值那平均值都为0,失去了实际意义。

其次,提供的参考程序框图图4.3中使用了“获得波形成分”模块,获取采集信号的波形数组数据、采样时间和采样起始时间,用于提取采集信号中一个完整周期。

要提取出信号的至少一个完整周期的采样值的原因,是因为交流信号的有效值、平均值等都是以具备完整周期数的信号计算的,而实际采样时很难保证采样值为原信号的整周期倍数,如果直接使用采样值计算平均值和有效值将带来较大误差。

因而,本次实验中在实际采样信号时要得到原周期信号的完整信息或是对周期信号处理时,采集到的采样值至少要大于一个完整的周期(实际对于正弦波、三角波只要能够测量出波峰与波谷也能计算出原波形)。

要得到一个完整周期的采样点数,首先要明白信号频率F、采样频率F、采样点数N之间的关系:
其中F1是频率为Fs的采样信号采集Ns个采样点数的原信号的结果为一个完整周期的原信号频率,为实际采集到信号的周期数,N为一个完整周期的采样点数。

可以看出N1实际就是标准频率f=F/F的倒数,这也就是在LabVIEW的数字系统中都采用标准频率的原因之一。

位于“函数面板/Express/信号分析(Signal Analysis)”下的单频测量(Tone Measurements)Express模块能够直接得出采样信号的频率(还有幅度,相位)。

“数组子集(Array Subset)”模块可以根据N从采集的波形数组数据中获取一个周期的采样值。

五、实验结果
1、程序图:
2、前面板
六、总结及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会了虚拟电压表和数字万用表的设计和使用方法,并且进一步掌握了LabVIEW特别是子VI的设计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