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基础(中职药剂专业)》第15章:维生素类药
药物化学的基础知识

药物化学的基础知识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性质以及药物与生物体内相互作用的规律。
药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对于药物的设计、合成和药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药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药物的分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质、药物代谢等内容。
一、药物的分类根据药物的来源和性质,药物可以分为化学药物、生物药物和天然药物三大类。
化学药物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生产的药物,如重组蛋白药物、抗体药物等;天然药物是从天然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得到的药物,如青霉素、阿胶等。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可以分为激动剂、拮抗剂、酶抑制剂、受体拮抗剂等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药物在治疗疾病时起到的作用机制各有不同。
二、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质药物的化学结构对药物的性质和药效具有重要影响。
药物的化学结构可以通过分子式、结构式等形式来表示。
药物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晶型等;化学性质包括药物的反应性、水解性、氧化性等。
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了药物的药效和毒性。
药物的结构与活性关系研究是药物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药物分子结构的分析,可以设计出更加有效的药物分子,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三、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代谢作用,最终被转化成代谢产物并排泄出体外。
药物代谢的主要部位是肝脏,肝脏中的细胞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将药物转化成更容易排泄的代谢产物。
药物代谢的速度和途径对药物的药效和毒性有重要影响。
药物代谢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指导合理用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代谢酶的研究也是药物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四、药物设计与合成药物设计是药物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通过对药物分子结构与活性关系的研究,设计出具有特定药效的新药物。
药物合成是将设计好的药物分子合成出来的过程,包括合成路线的设计、合成方法的选择等。
《药物化学基础(中职药剂专业)》第15章:维生素类药

19:46
本品临床用于习惯性流产、不孕症及更年 期障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辅助治疗, 可用于延缓衰老。此外还常作为脂溶性药 物的(油溶液制剂的)抗氧剂。
19:46
三、 维生素E
类别:有8种,其中α-生育酚活性最强
常用:维生素E醋酸酯(因为易氧化)
外观:微黄色或黄色粘稠油状透明液体
提示:维生素E为啥又叫生育酚
19:46
在维生素E异构体中活性最强的是 A. α-生育酚 B. β-生育酚C. γ-生育 酚 D. δ-生育酚 E. ε-生育酚
19:46
四、维生素K
维生素K是一类具有凝血作用的维生素的总 称。已知有维生素K1~K7七种,其中维生素 K1~K4均属于2-甲基-1,4-萘醌类衍生物, 维生素K5~K7属于萘胺类衍生物。以维生素 K3的生物活性最强。临床上常用维生素K1、 K3注射液。
具有嘧啶环和噻唑环,能与 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鉴别)
具有有机硫
具有氯离子,可用 硝酸银试剂鉴别
具有一定还原性,为不 稳定基团 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具有 荧光的硫色素而失效 ★
鉴别:硫色素反应
(重点)
注意:本品为什么不能与碱性药物配伍,并不能用亚硫酸氢钠做抗氧剂?
19:46
18. 维生素B1在碱性 水溶液中可被氧化成 为具有荧光的化合物 为 N NH A. 核黄素 N N B. 感光黄素 C. 光化色素 D. 硫色素 E. 甲基核黄素
19:46
活性维生素D为 A. 1,25-二羟基维生素D3 B. 4-羟基维生素D3 C. 9-羟基维生素D3. D. 5-羟基维生素D3 E. 20-羟基维生素D3
《药物分析》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ppt课件

Vit D2 骨化醇 Ergocalciferol
22
Vit D3 胆骨化醇 Cholecalciferol 胆钙化醇
CH2
10 7 HO 3 H 5 6 HO 4 H 9,10-开链胆甾-5,7,10(19)9,10-开链麦角甾三烯-3β-醇 5,7,10(19),22-四烯-3β-醇 胆甾醇,胆固醇 Δ4,6 Cholestadienol Cholesteral
ppt课件 29
校正因子测定 取正三十二烷适量,加正已烷溶解并稀释 成每1ml中含1.0g的溶液,摇匀,作为内标 溶液。另取Vit E对照品约20mg,精密称定, 置棕色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 10ml,密塞,振摇使溶解;取1~3µ l注入气 相色谱仪,计算校正因子 测定法 取本品约20mg,精密称定,置棕色具塞锥 形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0ml,密塞, 振摇使溶解;取1~3µ 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 定,计算,即得
滤过 用热的稀HCl洗 洗涤* 干燥恒重*80℃
ppt课件 20
⊙第三节 维生素C( Vit C)
6
CH2OH O OH O
1 3
H
5
C
4
HO
2
OH
ppt课件
21
COONa(H) CH2OH H C O OH O -2H H CH2OH C O OH O OH-(H+) H C C O O OH H
ppt课件
328
340
360
13
A
0.330 0.508 0.570 0.477 0.190
⊙第二节 维生素B1( Vit B1)
CH3 N N NH2 CH2 N S CH2CH2OH Cl- HCl CH3
维生素药物ppt课件

1)促进GSH(谷光甘肽)生成,
保护巯基酶活性 2)促进抗体生成
3)促进造血作用
3. 抗病毒、抗肿瘤
4、生产方法 1. 莱氏法 是维生素C生产的经典方法,是由 Reichstein和Grussner研究开发的。
葡萄糖作为起始原料,经催化加氢制成D-山梨 醇,再经醋杆菌深层发酵氧化制得收率很 高的L-山梨糖,L一山梨糖经丙酮和硫酸处 理(生产上俗称丙酸化)生成双丙酮-L-山 梨糖(简称双酮糖),再用苯或甲苯提取, 提取液经水法除去单酮山梨糖后蒸去溶剂 而后分离出来,用高锰酸钠氧化、水解、 酯化、转化、中和便得VC。
维生素C的制备
1、概述
维生素C(Vitamin C ,Ascorbic Acid)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 维生素。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小肠上 段吸收。一旦吸收,就分布到体内所有 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成人体内的维生 素C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维生素C, 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维生素C。正常情 况下,维生素C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 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 出体外.
三、维生素的生产方法
生产维生素的方法有三种:提取法,化学合成法,生物合成法。 提取法是从富含维生素的天然食物或药用植物中浓缩、提取而得。 目前只有极少数得维生素采用提取法。如维生素A原、维生素E等。
化学合成法是目前生产维生素得主要方法。
微生物发酵法和微藻类的生物转化法(统称生物合成法)发展非常 快。
辅酶Q10的制 备
1、概述
辅酶Q10又名泛醌10,是一种脂溶性醌, 其结构类似于维生素K,因其 母核六位上的侧链——聚异戊烯基的聚合度为10而得名,是一种醌环类 化合物。
辅酶Q10分子结构
《药物化学》维生素 ppt课件

ppt课件
4
维生素的生理作用
• 绝大多数维生素是酶的辅酶或辅酶的组成部分,是 各个不同的代谢反应中必需的辅助因素,在机体的 酶促反应中担负着传递氢原子、电子或转移某些基 团的作用。 • 当人体缺乏维生素时,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适 量补充维生素可保持身体健康;过量摄取维生素却 会导致中毒。
ppt课件
5
维生素的分类
• 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各不相同, 通常按照它们的溶解性质,分为: • 脂溶性维生素 • 水溶性维生素
ppt课件
6
维生素名称
主要作用 脂溶性维生素
vitamin A vitamin D2
抗干眼病、vitamin A缺乏症 预防vitamin D缺乏症、佝偻病、骨软化症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维生素E的构效关系
• 构效关系研究表明:
• 分子中羟基为活性基团,且必须与杂环氧原子成对
位;
• 苯环上甲基数目减少和位置改变,均导致活性降低; • 缩短或除去分子中的侧链,活性降低或丧失; • 维生素E的立体结构对活性也有影响,天然右旋体 的活性最强,左旋体的活性仅为右旋体的42%。
vitamin D3 vitamin E
vitamin K1 vitamin K2 Vitamin K3
vitamin E缺乏症、间隙性跛行
抗出血维生素,用于新生儿出血、吸收不良或 口服抗凝剂所致的低凝血酶原症,长期应用广 谱抗生素所致的vitamin K体内缺乏症
ppt课件
7
维生素名称
主要作用 水溶性维生素
• 本品具有诱导控制上皮组织分化和生长的作用,缺
乏时上皮组织表面干燥、变厚、屏障性能降低,出 现干眼症、牙周溢脓等。 • 本品为骨骼生长,维持睾丸和卵巢的功能和胚胎发 育所必需的。此外还具有抗氧化作用。 • 若长期过量使用,可造成维生素A过多症,表现为 疲劳、烦躁、精神抑制、呕吐、低热、高血钙、骨
药物化学教案第十五章维生素类药(人卫版)

第十五章 维生素类药教学目标:了解维生素的分类。
熟悉维生素A 、维生素D 2、维生素D 3、维生素E 、维生素K 3、维生素B 1、维生素B 2、维生素B 6和维生素C 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重点难点:维生素A 、维生素D 3、维生素E 、维生素K 3、维生素B 1、维生素B 2、维生素B 6和维生素C 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学 时:2(维生素A 、维生素D 2、维生素D 3、维生素E 、维生素K )2(维生素B 1、维生素B 2、维生素B 6和维生素C )维生素的分类:按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按其发现的先后分为:维生素A 、B 、C 、D 、E 、K 。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 类、维生素D 类、维生素E 类、维生素K 类。
一、维生素A 类易被氧化A 1维生素醇共轭壬四烯环己烯CH 2OHCH 3CH 3CH 3CH 3H 3C:H 3CCH 3CH 3CH 3CH 3CH 2OH共轭壬四烯醇维生素A 2环己二烯易被氧化:维生素A 醋酸酯CH 3CH 3CH 3CH 3H 3C CH 2OCOCH 3酯键共轭多烯:易被空气氧化水解后生成维生素A本品为酯类化合物,为油状溶液或结晶,不溶于水;有共轭多烯结构,显微黄色。
存在:动物的肝、奶、肉类及蛋黄中,鱼肝油中含量最为丰富。
生理作用: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功能,是骨骼生长、胚胎发育必需物质。
缺乏维生素A 可发生干眼症、角膜软化症、夜盲症和皮肤粗糙。
二、维生素D 类维生素D 是一类抗佝偻病维生素的总称,主要存在于鱼肝油、肝脏、蛋黄和乳汁中。
重要的有维生素D 2和D 3,维生素D 3在人体内可以合成。
维生素D 需在肝脏代谢后再经肾脏代谢,才具有调整钙磷代谢的活性。
成人日平均需0.01mg ,孕妇和儿童的需求量较高。
维生素D 3HO3相对分子质量大,为结晶性粉末。
分子中烃基很大,不溶于水。
分子中有碳碳双键,在空气中遇光易变质。
三年高职药学《药物化学》课程标准

三年高职药学《药物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药物化学》课程代码:130036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总学时:72学时理论学时:48学时开课学期:第三学期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药学专业预修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一、概述(一)课程性质《药物化学》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一门职业核心课程,其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典型药物的名称、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构效关系、体内代谢及寻找新药的基本途径等。
本课程是学习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与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和药品营销等课程之间的桥梁,对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上述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为有效、合理使用现有的化学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为新药研究开发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适当兼顾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兼顾用人单位招聘考试及初、中级技术职称考试等相关考试。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标准按目标教学编写,通过掌握、熟悉、理解三个层次的描述,展现课程的具体内容及应达到的目标,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讲授、提问、习题练习、实验操作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操作技能。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重点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始终把握药物的化学结构,以结构为中心,由结构联系到药物的命名、制备、性质、稳定性、构效关系、体内代谢及结构修饰等。
我校属高职高专院校,因此我校药物化学课程的内容设置以药学服务、药品生产为主要目标,药物化学课主要介绍药物的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合成、作用与用途,为培养医药行业的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服务。
(三)课程设计思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本课程是以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工作性质、任务的需要而设计。
本课程贯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的原则,帮助学生在系统的学习药物化学的同时,加深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以及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初步具备常用药物合成、基本合成操作的基本职业技能。
药学职称基础知识药物化学总结

药学职称基础知识药物化学知识点麻醉药1.全身麻醉药:氟烷、盐酸氯胺酮、γ-羟基丁酸钠2.局部麻醉药:盐酸普鲁卡因盐酸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镇静催眠药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硫喷妥钠、地西泮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抗精神失常药1.吩噻嗪类:盐酸氯丙嗪2.二苯并氮卓类:氯氮平3.丁酰苯类:氟哌啶醇抗抑郁药盐酸阿米替林解热镇痛药1.水杨酸类:阿司匹林2.乙酰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1.芳基烷酸类: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2.1,2-苯并噻嗪类:美洛昔康抗痛风药丙磺舒、秋水仙碱镇痛药1.天然生物碱类:盐酸吗啡2.合成镇痛药:盐酸哌替啶、盐酸美沙酮3.半合成镇痛药:磷酸可待因胆碱受体激动剂1.M胆碱受体激动剂:乙酰胆碱、氯贝胆碱、硝酸毛果云香碱2.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毒扁豆碱、溴新斯的明、氢溴酸加兰他敏3.胆碱酯酶复活剂:碘解磷定、氯磷定胆碱受体拮抗剂1.M胆碱受体拮抗剂:硫酸阿托品、哌仑西平2.N1、N2胆碱受体拮抗剂:1.非去极化型:筒箭毒碱、泮库溴铵、2.去极化型:氯化琥珀胆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盐酸肾上腺素、盐酸异丙肾上腺素、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盐酸多巴胺、盐酸甲氧明、盐酸麻黄碱、沙美特罗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1.α受体拮抗剂:盐酸哌唑嗪本品为选择性突触后α1受体阻断剂2.β受体拮抗剂:盐酸普萘洛尔本品是一种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断剂、阿替洛尔为β肾上腺受体阻断剂,对心脏的β1受体有较强的选择性。
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及心律失常。
心血管系统药物调血脂药1.苯氧乙酸类:氯贝丁酯2.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3.贝特类:非诺贝特、吉非罗齐抗心绞痛药1.亚硝酸酯类: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2.钙离子拮抗剂:①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尼索地平和尼莫地平等。
②芳烷基胺类:维拉帕米,左旋体是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首选药,右旋体用于治疗心绞痛。
③苯硫氮卓类:地尔硫卓。
④二苯哌嗪类:氟桂利嗪和桂利嗪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生素D的活性(请看相关链接
19:46
维生素D2和D3本身均无生理活性,须经体内代谢 转化后才成为有活性的维生素D。两者有类似的 生理功能,体内代谢方式也相似,如D3先在肝中 经25-羟化酶作用生成25-羟基产物(骨化二醇), 然后在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中经1α-羟化酶 再进一步羟化,形成1α,25-(OH)2-D3(骨化 三醇)才具有生理活性。骨化三醇称为“活性维 生素D3”。
分类:一般按溶解度分类,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
维生素两大类,但有例外。 VK属脂溶性维生素,
但K3是水溶性的。VB族是水溶性维生素,但VB2
在水中不溶。
19:46
可溶于水的脂溶性维生素是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D2 C. 维生素E D. 维生素K3 E. 维生素D3 几乎不溶于水的水溶性维生素是 A. 维生素B1 B. 维生素B2 C. 维生素B6 D. 维生素B4 E. 维生素B12
坏血病困扰远航水手 维生素才是救命稻草
19:46
内容简介:数百年来,这样一个可怕的诅咒蔓延在远洋 的航船上:任凭再生龙活虎的人,只要经历长时间的远 航,便会皮肤溃烂、出血,牙龈组织腐败,嘴里散发出 腐臭的气味,双腿肿胀,连肌腱都萎缩成为黑色,最后 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死去的水手被抛尸大海,侥幸存活的水手更是陷入死 亡的梦魇里,苦苦挣扎。浓浓的恐惧气氛在船上弥漫, 令人窒息。水手们首先想到的是他们受到了恶魔的纠缠, 他们疯狂的祷告着,祷告着一切他们所知的神灵,然而, 却无济于事。 水手们不知道,杀死他们的不是恶魔的诅咒,而是一 种叫做坏血病的未知病症。。。
19:46
佝偻病(Rickets)俗称缺钙,在婴儿期 较为常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 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 种疾病。佝偻病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重 视。佝偻病使小儿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 肺炎及腹泻等疾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因此,必须积极防治。
19:46
你知道为什么常晒太阳可防维生素D缺乏吗? 因为我们人体皮肤内含有维生素D3的前体,其经 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变成维生素D3,它是人体维生 素的主要来源 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佝偻病、骨软化症、老年 性骨质疏松症、
一、维生素A
OH
OH
维生素A1
维生素A2
β-胡萝卜素
19:46
维生素A分子中具有 共轭多烯醇侧链,易 被空气氧化。生成无 活性的环氧化合物
O 环氧化物 OH OH O 环氧化物
OH O 重排产物
19:46
维生素A的环氧化合物其 可进一步生成醛或酸(有 O 生物活性) OH
视黄醛 O COOH
CHO
三、维生素E
四、维生素K
19:46
一、 维生素A
来源:动物的肝、奶、肉类及蛋黄中,尤以鱼肝 油中含量最丰富 类别:维生素A1(视黄醇) 维生素A2 (二氢视黄醇) 另一类:胡萝卜素 常用:维生素A1的醋酸酯 外观:淡黄色油溶液或结晶与油的混合物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
19:46
,
19:46
维生素D2
CH3 CH3 CH3 CH CH CH CH(CH3)2
结构与性质
HO
CH
CH2 H
具有多个双键结构
甾醇类化合 物共同反应
具有一定还原性,为不 稳定基团
药物贮存
在空气和日光下,遇酸或 氧化剂,均易被氧化变质
19:46
维生素D3
CH3
结构与性质
HO
CH3 CH2 H
CH
19:46
代表药:维生素A1醋酸酯
维生素A 主要与人 体的什么 功能有关?
19:46
二、维生素D
来源:鱼肝油、肝脏、蛋黄和乳汁 类别:最重要的是维生素D2(骨化醇 )和 维生素D3 (胆骨化醇 )
外观: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 作用:促进人体钙和磷的吸收,促进骨骼
钙化
19:46
O CH3 R O
R4 R1 R2 R3
19:46
维生素K中活性最强的为 A. 维生素K1 C. 维生素K3 E. 维生素K5
B. 维生素K2 D. 维生素K4
19:46
四、 维生素K
来源:存在于绿色植物中,尤以菠菜、白 菜、萝卜、卷心菜中含量最为丰富
类别:有7种,其中维生素K3的生物活性最强
19:46
第15章
维生素类药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性加深,越来越多 的人寻求维生素,”我的儿子得了佝偻病,应 吃什么药呀?”,”我得口角炎,要吃些什么药 呀?”…..针对这些你作为药剂人员如何回 答呢,
19:46
第15章
维生素类药
19:46
18世纪,坏血病在远洋航行的水手中,普遍 存在,10多万的水手的生命因此消失!
2
S Cl
OH HCl N
N
NH2 NaS CHO N
N O N
N N 硫色素
S
OH
19:46
化学性质:
干品稳定,能耐热,耐酸(pH<4),但有较 强的吸湿性。pH升高,稳定性降低。故本 品注射剂不能与碱性药物如磺胺类钠盐、 苯巴比妥钠、氨茶碱等配伍使用。(在碱性 下,噻唑环水解)
19:46
19:46
19:46
维生素B6 Vitamin B6
CH2OH HO CH2OH HCl H3C
别名:吡多辛。 自然界中存在的维生素B6还有吡多醛和吡多胺, 它们在体内可相互转化。
CH2OH CHO CH2OH
+ NH3 ,
CH NH HO H2O H3C N CH2OH HO + 2H
2H
19:46
活性维生素D为 A. 1,25-二羟基维生素D3 B. 4-羟基维生素D3 C. 9-羟基维生素D3. D. 5-羟基维生素D3 E. 20-羟基维生素D3
19:46
你想认识维生素E吗?
维生素E 是一类与生育有关的维生素的总 称,又称(生育酚), 来源:存在于植物中,尤以麦胚油、豆类 及蔬菜 中含量最为丰富
CH2NH2 CH2OH N 吡多胺
HO N 吡多醇
CH2OH HO
2H + 2H
H3C
H3C
N 吡多醛
NH3 , + H2O
H3C
19:46
维生素B6
• 包括:如下三种,其中吡多辛(吡多
醇)作为代表
H3C HO N CH2OH CH2OH
H3C HO
N
H3C N CH2OH CH2NH2
CH2OH CHO
CH2OH HO C H
结构与性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3C H3C
HO C H HO C H CH2 N N O N NH O
有类似叔氨结 构,显碱性 本品显酸、碱两性
水溶液遇光极易分解,分解 速度随温度和PH升高而加快。
具有酰亚胺结构, 故显弱酸性
注意:本品为什么不能与碱性药物配伍使用?
维生素B2的作用及用途
B2的水溶液遇光极易分解,其分解速度随温度及 PH升高而加快,在碱性溶液中分解为感光黄素, 在酸性或中性中,则分解为光化色素P169 用于治疗因核黄素缺乏引起的唇炎、舌炎、口 角炎、脂溢性皮炎、结膜炎、眼结膜炎、阴囊 炎等。
HO
吡多辛
吡多醛
吡多胺
19:46
维生素B6
H3C N CH2OH ·HCl CH2OH
结构与性质
维生素B1的作用及用途
19:46
被称为盐酸硫胺的维生素是 A. 维生素B1 B. 维生素B2 C. 维生素B6 D. 维生素B4 E. 维生素B12。 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维生素B1缺乏症及多种 疾病的辅助治疗,如心肌炎、神经炎、消化 不良、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19:46
维生素B2(核黄素)
(CH2)3
CH(CH3)2
具有多个双键结构,侧 链上与维生素D2相比少 一烯键 与维生素D2相比稳定性好一些, 但仍有还原性,在空气中遇光仍 易被氧化变质 药物贮存同维生素D2
甾醇类化合物共 同反应 ,但现象 与维生素D2相比 有细微差别
19:46
14. 维生素D2与维生素D3 化学结构的差别在于 A. 在维生素D2 24位有一个甲基和22位有双键 B. 在维生素D2 24位有一个羟基和22位有双键 C. 在维生素D324位有一个甲基和22位有双键 D. 在维生素D324位有一个甲基和22位无双键 E. 在维生素D2 24位有一个甲基和22位无双键
19:46
在维生素E异构体中活性最强的是 A. α-生育酚 B. β-生育酚C. γ-生育 酚 D. δ-生育酚 E. ε-生育酚
19:46
四、维生素K
维生素K是一类具有凝血作用的维生素的总 称。已知有维生素K1~K7七种,其中维生素 K1~K4均属于2-甲基-1,4-萘醌类衍生物, 维生素K5~K7属于萘胺类衍生物。以维生素 K3的生物活性最强。临床上常用维生素K1、 K3注射液。
具有嘧啶环和噻唑环,能与 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鉴别)
具有有机硫
具有氯离子,可用 硝酸银试剂鉴别
具有一定还原性,为不 稳定基团 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具有 荧光的硫色素而失效 ★
鉴别:硫色素反应
(重点)
注意:本品为什么不能与碱性药物配伍,并不能用亚硫酸氢钠做抗氧剂?
19:46
18. 维生素B1在碱性 水溶液中可被氧化成 为具有荧光的化合物 为 N NH A. 核黄素 N N B. 感光黄素 C. 光化色素 D. 硫色素 E. 甲基核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