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绿色大米产品介绍

无公害绿色大米产品介绍
无公害绿色大米产品介绍

无公害绿色大米产品介绍

无公害绿色大米产品介绍

[标签:粗体:一、**牌产品的身份标志]

**牌产品从无公害到绿色,经历了两个3年的时段“进化”。2013年**农场荣获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及产品证书,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规模为35533公顷,可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水稻)标识330457吨。2015年**农场53.3万亩水稻基地通过认证被确认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出产基地,2017年7月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申报了“绿色食品标识”使用申请,2018年3月**牌“长粒香米、珍珠米、臻选米”被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为**牌大米披上“黄金战袍”。[标签:粗体:二、自然环境优势]

黑龙江省**农场水稻基地位于中国的最东方,是我国"最先迎接太阳的地方,属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3°C,有效积温在2580°C,日照时数为2260~2449小时,平均降水量为550~600毫米,全年无霜期135—139天天。这里的雨量、热量、日照时数是水稻、豆类及其他经济作物的最佳生长区带。昼夜温差大,水稻生长期长,一年一季水稻,因而**大米中可速溶的双链糖积累比其他产区大米较多,营养成分更高,对人体健康无比有宜。

**农场开发种植水田较晚,这里的土地连片,在60万亩广阔的耕种大地上,土壤耕层完整、无污染,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近10年平均值4.0 %,冬季休耕期较长,全年长达6个多月,可以有效杀死虫卵无益于病虫害的产生。依照规定,咱们的基地每一年进行一次土壤及水、大气的检测,完美维护了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的种植区域方圆三百公里无厂矿、无污染,空气环境优美,有利的自然的生

态环境,为农作物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是绿色稻米的最佳种植基地,由于以盛产绿色优质水稻闻名,故有“东方第一稻”和“中国绿色米都”之美誉。

[标签:粗体:三、从种到收环节介绍]

[标签:粗体:育苗:]恰是万物萌发的季节,**农场绿色水稻出产也正式拉开了序幕。工人们正在紧张的忙碌着,绿色水稻的出产,要从种子做起,适宜种植的三江6号、绥粳18等品种,进行臭氧消毒催芽,代替农药和种衣剂催芽。在此期间育秧大棚采用最先进的电动播种机和覆土机在苗床上用2公分的育秧基质代替土壤,将为35天里秧苗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当秧苗在大棚内茁壮的生长,临近3.5叶插秧期的时候,本田泡田地工作也已接近尾声。使用新型机械振捣提浆技术让土壤到达最佳的插秧状态。

[标签:粗体:插秧:]经由专业培训的驾驶员驾驶着最新型的宽窄行插秧机,依照严格的技术标准,在5月15日至25日之间将19万亩绿色水稻全体插到田间,田间管理人员则对插完秧的地号进行及时的管理,每一个环节的对接率到达100%。

[标签:粗体:秋收:]秋季9月15日,霜前,再通过国家质量检测的土壤上自然生长到达110天的水稻,黄化完熟率到达95%以上时,水稻开始进行收获。采用最先进的履带式半喂入收割机,结合移动低温烘干塔,采取最贴近自然的烘干方式,使稻谷中的水分缓慢降低,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稻米中的养分

[标签:粗体:检测:]收获回来的水稻,将进行最后一步的检测,监测机器采用日本进口的是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水稻颗粒分析仪、稻米食味分析计。可以精确分析出有机大米的水分,蛋白质,直链淀粉,食味值等。

每一个环节都努力争取做到最大限度的科学、安全、健康,为最后可口的大米走上百姓的餐桌尽心负责。

[标签:粗体:品牌介绍]

大米产品一共三个品种:(绿色:绥粳18长粒香米、三江6号长粒香米)、(有机:龙稻18)

绿色品种一共7款不同包装规格,有机品种一共3款不同包装规格。

[标签:粗体:咱们的承诺是:]食黑龙江当季新米,品北大荒粮心味道

“**牌”有机大米:产自于黑龙江**农场,地处三江平原(素以"北大荒"著称,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原生态无污染,万年草炭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微量元素丰富),采用有机出产方式种植,米粒整齐饱满、晶莹,回味有甘甜,香味口感兼具、米香四溢、食味性强,含有较多铁质、镁质、钙质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C,堪称珍品。

“**牌”绿色大米:颗粒饱满,晶莹剔透,松软顺滑,米粒清香,清淡略甜,绵软略粘,芳香爽口,饭粒表面油光艳丽,剩饭不回生,是百姓餐桌上的首选。并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营养价值极为丰富。

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

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目录) 为了推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保证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和消费安全,农业部组织制定了《无公害食品韭菜》等75项行业标准,并于日前通过专家审定,现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予以发布实施。NY为强制性标准,NY/T为推荐性标准。各项行业标准自2001年10月1日起实施。各项标准的编号、名称如下: 1.NY 5001-2001无公害食品韭菜 2.NY/T 5002-2001无公害食品韭菜生产技术规程 3.NY 5003-2001无公害食品白菜类蔬菜 4.NY/T 5004-2001无公害食品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 5.NY 5005-2001无公害食品茄果类蔬菜 6.NY/T 5006-2001无公害食品番茄露地生产技术规程 7.NY/T 5007-2001无公害食品番茄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 8.NY 5008-2001无公害食品甘蓝类蔬菜 9.NY/T 5009-2001无公害食品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 10.NY 5010-2001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11.NY 5011-2001无公害食品苹果 12.NY/T 5012-2001无公害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13.NY 5013-2001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 14.NY 5014-2001无公害食品柑桔 15.NY/T 5015-2001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规程 16.NY 5016-2001无公害食品柑桔产地环境条件 17.NY 5017-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 18.NY/T 5018-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19.NY/T 5019-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20.NY 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21.NY 5021-2001无公害食品香蕉 22.NY/T 5022-2001无公害食品香蕉生产技术规程 23.NY 5023-2001无公害食品香蕉产地环境条件 24.NY 5024-2001无公害食品芒果 25.NY/T 5025-2001无公害食品芒果生产技术规程 26.NY 5026-2001无公害食品芒果产地环境条件 27.NY 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28.NY 5028-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产品加工用水水质 29.NY 5029-2001无公害食品猪肉 30.NY 5030-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31.NY 5031-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32.NY 5032-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33.NY/T 5033-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 34.NY 5034-2001无公害食品鸡肉 35.NY 5035-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规定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 规定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 第一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进行无公害生产。 第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防治病虫害时,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应用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技术,严格控制化肥、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量。第三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守下列农药使用原则。 1、禁止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或致癌、致畸、致突变农药。 2、提倡生物防治和使用生物农药防治。 3、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4、严格按照国家《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使用农药。 5、使用农药应符合国家的“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要求。 6、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一种作物的生产期内避免重复使用。 第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禁止使用下列化学农药及其混剂。 1、有机氯类:六六六、滴滴涕、氯丹、林丹、艾氏剂、狄氏剂、五氯酚钠、三氯杀螨、杀螟威 2、有机磷类:甲胺磷、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久效磷(纽瓦克)、磷铵、甲基异硫磷、甲拌磷(3911)、乙拌磷、治螟磷(硫特普、苏化203)、蝇毒磷、水胺硫磷、灭线磷、氧化乐果、高渗氧乐果

3、氨基甲酸酯类:呋喃丹(克百威)、灭多威、涕灭威、铁灭威、速灭威、速扑杀 4、取代苯类:五氯硝基苯、二溴氯丙烷 5、其他:杀虫脒(克死螨)、西力生、赛力散、氰化物、敌枯双、普特丹、培福朗 第五农产品生产者必须及时、准确、认真填写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记录。 开封县隆昌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药安全使用承诺书 为了确保我基地种植的农产品达到无公害生产的质量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本着对消费者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郑重承诺: 1、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均符合无公害生产的相 关要求,不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 2、按照农业部无公害农药使用准则的要求使用农药,严禁甲胺 磷、氧化乐果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它明令禁止的化学物质的使用,积极使用生物农药。 3、农产品的包装材料、贮存、运输工具等无毒无害,符合有关卫 生要求,对农产品无污染。 4、本基地如不按照上述承诺操作而发生食物中毒事件,造成严重 后果由本基地承担一切经济与法律责任。 承诺人:杨振兴 2014年5月20日

无公害农产品知识

无公害农产品 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含义是什么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主要由麦穗、对勾和无公害农产品字样组成,麦穗代表农产品,对勾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和丰收,绿色象征环保和安全。 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是哪个机构负责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办理机构为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是农业部直属的正局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运作模式和市场定位 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第12号令),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分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产地认定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产品认证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实施,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产品方可申请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定位是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性质是什么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政府行为,认证不收费。 目前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行业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经过哪些环节 1、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包括产地环境监测),并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2、省级承办机构接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书》及附报材料后,审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核实材料内容是否真实、准确,生产过程是否有禁用农业投入品使用和投入品使用不规范的行为; 3、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进行抽样、检测; 4、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所属专业认证分中心对省级承办机构提交的初审情况和相关申请资料进行复查,对生产过程控制措施的可行性、生产记录档案和产品《检验报告》的符合性进行审查; 5、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根据专业认证分中心审查情况,组织召开“认证评审专家会”进行最终评审。 6、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认证证书、核发认证标志,并报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公告。 何种产品才能冠以“无公害农产品”名称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策略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策略 摘 要 由于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农产品生产者及销售 者为了赢得经济利益,不顾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使用或者添 加过多的化学药剂、保鲜剂、防腐剂等,严重威胁了产品的 质量安全,给农民朋友的经济利益和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带来 极大的损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构建完善的监 督体系,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并依靠现代化的生产模式 和管理模式,实现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生产,推 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监督管理 ;实施策略 2015)27--02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着全国人民的身体安康,只有坚持 标准化生产,坚持严格的执法监督,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才能真正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1] 。为此,各级部门, 尤其是基层县级农业生产主管部门,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 的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长效 的监管机制,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能力,促进农业 产业的健康发展 [2] 。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分析 -+z 中图分类 t=r. 号: F32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3-890X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 生的大事,不仅关 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还牵涉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问题。由于受市场竞争压力的影响,农产品在生产和销售环节都收到质量安全问题的威胁[3] 。首先,为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大量化学药剂被广泛频繁使用,其中部分药剂的毒性较大或残留量较多,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部分农药安全间隔期未到就采收上市,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其次,为扩大销售额,提前农产品的采收上市日期、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大量的植物生产调节剂以及防腐剂和保鲜剂被无限 制使用,使得农产品的商品性能得到有效保持,但其食用价 值大打折扣,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4]。 农产品生产者牺牲产品质量,要效益的做法短时间内可 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长期下去,将影响产品的信誉,从而彻底失去市场竞争力。质量是产品占据市场的核心力量,不严把农产品的质量关,无法真正实现农业经济转型发展,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无法得到彻底保障。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完善 1. 2.1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 全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首要任务就是严把农产品市场 准入、产地准出关,在农产品进入市场前,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保障进入流通市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产品质 量检测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这就需要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支持力度,并将这一公益性和基础性的工程作为今后财政扶持的重要项目之一。另外,在设备方面也应加大投资力度,利用先进、快捷的检测仪器对农产品进行可靠的质量检验。最后,还应加强质量检测人员的专业培训,确保人员素质与先进设备仪器的匹配性,使各项检测制度得到彻底的执行和落实,保障农产品市场源头的质量控制。 1.2.2 健全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始于美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者区别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区别_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三者区别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渐关注,目前市场上开始流行各种 称谓的优质农产品和制成品,例如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有机食 品等,消费者对此无所适从,不知哪种更可靠、更让人放心。在此 将有关知识介绍如下。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是指符合一定标准的安全 食品。无公害食品保证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最基本的需要,是最基 本的市场准入条件;绿色食品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满足人 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更高的需求;有机食品则又是一个更高的层次, 是一种真正源于自然、高营养、高品质的环保型安全食品。这三类 食品像一个金字塔,塔基是无公害农产品,中间是绿色食品,塔尖 是有机食品,越往上要求越严格。他们之间存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以下三点: 1、质量标准水平不同。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等同于国内普通食品卫生标准;绿色食品 分为AA级和A级,其质量标准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有机食品采用欧盟和国际有机运动联盟(1POAM)的有机农业和产品加 工基本标准,强调生产过程的自然性,与传统所指的检测标准无可 比性,其质量标准与AA级绿色食品标准基本相同。 2、认证体系不同。 这三类食品都必须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特定的标志,但 是认证体系有所不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体系由农业部牵头组建, 目前部分省、市政府部门已制定了地方认证管理办法,各省、市有 不同的标志。绿色食品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各省、市、自治 区及部分计划单列市设立了40个委托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的有关 管理工作,有统一商标标志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日本注册使用;有 机食品在国际上一般由政府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民间或私人认证

农产品质量安全自律管理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农产品质量安全自律管理 制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649-63 农产品质量安全自律管理制度(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2、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应当具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设施条件,落实质量安全制度,明确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加强自律管理;公开承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3、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区域生产、捕捞、采集食用农产品和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 4、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当组织生产管理人员和农户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培训,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健康养殖,加强农产品质量

安全自律性巡查监督。 5、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兽药、农用薄膜等化工产品,防止对农产品产地造成污染。依法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落实包装标识、追溯管理和召回处置等规定。 6、开展自检或委托检测机构对生产销售的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不得收购、销售不合格农产品;自觉接受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检。 7、食用农产品入市须同时具备包装标识或产地证明、检测合格证明;认证农产品入市销售时使用认证标识的,须按规定附具质量认证证书;依法需实施检疫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应当附具检疫合格标志、检疫合格证明。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无公害农产品抽样规范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 抽样规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发布 前言 为保证无公害农产品抽样工作的科学、规,确保样品的检验结果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制定本规。 《无公害农产品抽样规》包括以下七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蔬菜; ——第3部分:粮油; ——第4部分:水果; ——第5部分:茶叶。 本规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解释。 第1部分:通则 1 围 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抽样的要求、方法、记录、样品封存和运输。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检验和监督抽查检验。 2要求 2.1 基本原则 2.1.1 抽样的地点应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且在有效期。 2.1.2抽样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执行,确保抽样工作的公正性和样品的代表性、真实性。 2.1.3抽样应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委托的检测机构完成。 2.2 人员 抽样人员不少于2人,抽样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具备相应资质。抽样人员应携带、工作证、单位介绍信、无公害农产品抽样单等文件。 2.3 抽样地点 抽样地点一般为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生产地。 2.4 工具 抽样工具应清洁、干燥、无污染,不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3 方法 3.1 无公害农产品蔬菜抽样 按《第2部分:蔬菜》执行。 3.2无公害农产品粮油抽样 按《第3部分:粮油》执行。 3.3 无公害农产品水果抽样 按《第4部分:水果》执行。

3.4 无公害农产品茶叶抽样 按《第5部分:茶叶》执行。 4 记录 抽样单一式三份,由抽样人员和被检单位代表共同填写,一份交被检单位,一份随同样品转运或由抽样人员带回承检单位,一份寄(交)抽检任务下达部门。抽样单见附录1。 5 样品封存 5.1 抽样人员和被检单位代表共同确认样品的真实性、代表性和有效性。 5.2 将每份样品分别封存,粘贴封条。抽样人员和被检单位代表分别在封条上签字盖章。 5.3 封样包装材料应清洁、干燥,不会对样品造成污染和伤害;包装容器应完整、结实、有一定抗压性。 6 样品运输 6.1 抽样完成后,样品应按规定时间及时送达检验实验室。 6.2 运输工具要求清洁卫生,无污染,不混装有毒有害物品。 6.3 防止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和损害。 第2部分:蔬菜 1围 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蔬菜抽样的要求、方法、记录、样品封存和运输以及样品制备。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蔬菜产品的认证检验和监督抽查检验。 2 要求 2.1 基本原则 2.1.1按《第1部分:通则》执行。 2.1.2 应按样本数量大小,确定抽样样品数,随机抽取样品数。抽取的样品,应能充分地代表该批次产品的特征。抽样时应避开病虫害或其他非正常植株。 2.2 人员 按《第1部分:通则》执行。 2.3 抽样地点 按《第1部分:通则》执行。

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生产管理制度 (1)

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生产管理措施 为规范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生产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制度,做强做大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护公众健康,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生产管理员职责: 1、负责拟定生产布局、生产计划、品种搭配,组织产品收获、包装等; 2、负责记录基地的生产状况、生产作业及质量控制等; 3、负责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病虫害防治药物除外),掌握库存情况; 4、负责对种植(养殖)人员进行生产技术培训; 5、负责跟踪、引进新型实用的生产技术和设施; 6、负责基地新品种种植(养殖)示范。 二、植保员(动物防疫员)职责: 1、负责管理基地环境卫生,调查病虫害发生状况及趋势; 2、负责拟定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统一选购药物; 3、负责病虫害防治作业; 4、负责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 5、负责跟踪、引进新型实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及药物。 三、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从事生产,不得造成产地污染或者致产地环境达不到标准要求,保证基地周边无污染源。 四、建立健全投入品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实行投入品统一采

购、统一保管、统一供应、统一使用的管理模式,并做好相应记载。从正规渠道采购符合国家标准、合法登记并与农产品品种相适应的投入品,保存相关票据,严禁采购国家禁用的农业投入品。设立专门的投入品存放场所,配备必要的码放设施使之摆放整齐,加强管理防止变质失效。生产管理人员、植保员(动物防疫员)统一领取投入品,指导并监督生产人员按照使用标准和操作规程科学合理地使用投入品,注意劳动保护,避免高温作业和药物毒害等事件发生,生产人员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救治。器械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洗干净,定点存放。剩余投入品退还仓库,废弃包装统一处理。 五、建立健全投入品使用登记制。生产管理员、植保员(动物防疫员)应认真记录作业时间、作业区域(单元)、品种、生长期、投入品名称、间隔日期、使用量、使用方法、使用器械、作业人员等。 六、建立健全药物残留控制制度。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生产人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使用的药物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等国家标准,符合农业部《兽药质量标准》、《进口兽药质量标准》、《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定》、《农药限制使用管理规定》和第194、199、274号公告等规定,符合质检总局《出境蔬菜禁用农药名录及不适用农药的指导名录》、出口肉禽《禁用药物名录》和《允许使用药物名录》等规定;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药物,提倡使用生物农药;严格控制用药量、稀释倍数,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或休药期的规定;农产品生产中、收获前应加强抽样检测和记录,发现药物残留超标或质量不合格的生产单元应暂停收获,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今年我市按照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的总体要求和杭州市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的具体部署,狠抓基地建设、三品认证、例行检测等措施的落实,增强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安全责任感,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发挥了种养大户及龙头企业安全生产的示范作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现总结如下:1、做好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工作。开展生产基地农产品的例行监测工作,是我市保证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今年我市组织对蔬菜、粮油、水产、水果、茶叶和畜产品等6大类生产基地的食用农产品开展例行监测,抽检各类农产品2739批次(1734批次,合格率%),对抽检中检测不合格的26户生产者依据杭安生[20XX]16号文件《关于杭州市生产基地农产品例行检测处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了查处,对每月、每季的抽检结果以文件形式进行通报,配合市食安委对每季的抽检结果以新闻发布形式给以公布;与此同时,各地农业部门不定期地开展快速检测工作,1-10月份全市共检测24403批次;另外,配合农业部对我市的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进行了一年五次的抽检,共抽取蔬菜样品500批次,合格率为xxx;配合省农业厅对我市的生产基地、乡镇农贸市场进行了抽检,共抽取

蔬菜样品100批次,合格率为xxx;水产品195批次,合格率为??。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规范化监控工作,是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的主要内容。根据省农业厅《关于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监控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市本级、临安的试点工作人员,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措施,按时开展监控工作。市区共确定西湖、江干、拱墅、下城、滨江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6个区的20个监控点,监控点总面积13915亩,代表6个区52500亩的蔬菜生产监控面积,每周抽样平均100个批次;临安确定10个蔬菜产地监控点,监控点面积20XX—3000亩,代表该辖区的蔬菜产地生产状况,每周对留地待上市蔬菜平均抽样50批次,抽取的样品进行快速定性检测,结果通过网络系统即时上传到省厅网站主机和市局网站主机,对检出不合格的监控对象,快速做出处理整改意见,由监控对象辖区相关管理人员落实整改到位。目前,二地的监控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市级产地蔬菜联网快速定性监测监控3个县的工作开展正常;老城区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速测仪检测每天上传顺利,从而推进了我市农产品产地规范化监控工作。为确保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由我局农政处负责,以查处违禁药物暗流为重点,以“绿剑行动”为主线,组织全市各级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开展对农药、化肥和兽药、饲料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经营情况的检查和监督,1—10月份全市共出动

无公害农产品管理规定

无公害农产品管理规定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令第12号 经2002年1月30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第7次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的《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业经2002年4月3日农业部第5次常务会议、2002年4月1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27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农业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二00二年四月二十九日 ? 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定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维护消费者权益,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第三条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工作,由政府推动,并实行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工作模式。 第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及质量监督工作,由农业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三定”方案赋予的职责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分工负责,共同做好工作。 第六条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扶持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组织无公害农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 第七条国家鼓励生产单位和个人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范围由农业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确定、调整。 第八条国家适时推行强制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 第二章产地条件与生产管理 第九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标准要求; (二)区域范围明确; (三)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 第十条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管理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标准要求;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一、组织措施 建立以社长为组长,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测员等人员组成的质量控制小组,建立完善的工作分工负责制度。社长负责组织对基地员工进行无公害技术培训,技术负责人督促指导无公害技术的落实到位,质检人员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化验工作。其他人员安排职责负责相关工作。 二、技术措施 推广应用集约化育苗,利用好育苗棚、遮阳网、防虫网等设施,科学进行肥、水、光、风,生态防治病虫,保证无菌壮苗。制订科学明了的无公害技术规程,定期对技术人员、生产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保证一线人员都能掌握无公害技术规程,并执行到位。结合历年农业病虫害发生情况,应用先实用技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做到对症下药,适期用药,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减少化学防治。搞好清洁田园,土壤消毒,合理轮作,提高施药人员的安全操作水平,科学施肥,实行有机质栽培技术,大力推广使用配方肥、有机肥。同时,要做好先进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不断提升合作社生产人员无公害生产技术水平。 三、投入品管理 严格控制种子、化肥、农药、农膜、水源等农业投入品

来源,从源头确保投入品的质量安全,杜绝出现在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和隐患。 种子生产单位必须具备种子许可证,经营必须具备营业执照,种子经营许可证等政府规定的资格。合作社设立专门的种子库存场所,确定专职的库存管理人员,并对管理人员进行一定的技能培训,全格上岗。对于入库的种子货品,管理人员要认真登记种子名称、数量、来源、品质等信息,对于出库的种子货品,管理人员要认真核对种子的名称、数量、来源、品质,详细纪录领取人、使用人、使用日期等信息。管理人员应按规定进行年度查库工作,对于过期、霉变、虫蚀的种子,要及时清理,以保证农业生产用种质量安全。 化肥的施入要执行肥料合理投入准则,根据植物生长需要平衡施肥,施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及配合施用无机复合肥。施肥的原则:1、以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为根本依据;2、以有机肥为主,辅助以化学肥料;3、收获前30天停止一切追肥行为。施肥行为要认真记录在生产记录中,要记录施用种类、施用人、施用方式、施用地块等情况。肥料与农药可同一库存,库管人员要做到:1、按种类不同分开堆放;2、入库出库查验产品登记证、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证等“三证”;3、杜绝生活垃圾等肥料进入生产环节。 农药使用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等要求执行。在生产中要将国家禁限

无公害农产品的特点

无公害农产品的特点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系采用无公害栽培(饲养)技术及其加工方法,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在清洁无污染的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加工的,安全性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是保障大众食用农产品消费身体健康、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的生产。 广义上的无公害农产品,涵盖了有机食品(又叫生态食品)、绿色食品等无污染的安全营养类食品。但从安全成份和消费对象及运作方式上划分,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之间又有截然不同的区别。有机食品是世界各国认同,并为国际承认推崇的一种安全消费食品。它特指按照国际有机食品生产要求,由有机农业生产出的原材料,按照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或生产加工技术规范进行加工,经过有机食品颁证组织审查认可颁发了有机食品证书的所有食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类、蜂蜜、饮料、调料、食用油类、畜禽产品、水产品等一切可以食用的农副产品。有机食品的特点是源于纯天然、无污染、富营养、高品位、高质量、有机投入,生产加工中不加入使用任何化学物质(包括农药、化肥等),自然生产,故单位产量不高,总量有限,可供消费的量小,因而市场价格高,社会消费群体小。在我国生产有机食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出口创汇,运作方式由国际民间行业协会按市场运作。 绿色食品是根据我国生产力水平和依据我国国情而建立的国内产品形象称谓,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分为AA级认证的绿色食品和A级认证的绿色食品。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物质(包括农药、化学肥料等),按照有机农业自然生产,产品质量与国际推崇的有机食品相接近,产品绝大多数出

论市场失灵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通用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论市场失灵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管理(通用版)

论市场失灵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通用 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而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社会转型矛盾的不断凸显,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引发公众对于奶制品的质疑;2010年的“地沟油”事件引发社会的强烈动荡;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致使公众对于肉制品需求的急剧减少;2013年广州“镉大米”事件弄的人心惶惶,闻米色变……这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给消费者带来身心和财产的双重伤害,也严重危害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而农产品作为食品的主要原料来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质量安全的基本。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农业部于2010年提出要做到“两个努力确保”,即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一手抓执法监管,一手抓农业标准化生产。国务院于2013年

无公害农产品知识 ()

无公害农产品 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含义是什么?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主要由麦穗、对勾和无公害农产品字样组成,麦穗代表农产品,对勾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和丰收,绿色象征环保和安全。 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是哪个机构负责?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办理机构为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是农业部直属的正局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运作模式和市场定位? 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第12号令),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分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产地认定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产品认证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实施,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产品方可申请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定位是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性质是什么?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政府行为,认证不收费。 目前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行业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经过哪些环节? 1、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包括产地环境监测),并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2、省级承办机构接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书》及附报材料后,审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核实材料内容是否真实、准确,生产过程是否有禁用农业投入品使用和投入品使用不规范的行为; 3、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进行抽样、检测; 4、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所属专业认证分中心对省级承办机构提交的初审情况和相关申请资料进行复查,对生产过程控制措施的可行性、生产记录档案和产品《检验报告》的符合性进行审查; 5、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根据专业认证分中心审查情况,组织召开“认证评审专家会”进行最终评审。 6、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认证证书、核发认证标志,并报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公告。 何种产品才能冠以“无公害农产品”名称? 在经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基础上,在该产地生产农产品的企业和个人,按要求组织材料,经过省级承办机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专业分中心、中心的严格审查、评审,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同意颁发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并许可加贴标志的农产品,才可以冠以“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作用及其意义? 1、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是由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制定并发布,是加施于获得全国统一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或产品包装上的证明性标识。印制在包装、标签、广告、说明书上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不能作为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

无公害、绿色、有机的概念及区别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无公害、绿色、有机的概念及区别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有机食品这一词是从英文Organic Food直译过来的,其他语言中也有叫生态或生物食品等。有机食品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并且通过合法的、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一、安全食品新概念 1、无公害食品 指产地生态环境清洁,按照特定的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将有害物含量控制在规定标准内,并由授权部门审定批准,允许使用无公害标志的食品。无公害食品注重产品的安全质量,其标准要求不是很高,涉及的内容也不是很多,适合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和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对于多数生产者来说,达到这一要求不是很难。当代农产品生产需要由普通农产品发展到无公害农产品,再发展至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跨接在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之间,无公害食品是绿色食品发展的初级阶段,有机食品是质量更高的绿色食品。 2、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概念是我们国家提出的,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由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国际上通常都冠之以“绿色”,为了更加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生态环境,因此定名为绿色食品。 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是绿色食品的特征。无污染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防范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污染,以确保绿色食品产品的洁净。 为适应我国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及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与国际市场竞争,从1996年开始,在申报审批过程中将绿色食品区分AA级和A级。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标准,特制定本制度。 一、严格保护产地环境,控制环境污染,使生产基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标准要求。 二、认真执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按照技术规范生产,保证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技术规范。 三、规范化采收和安全贮运,防止二次污染。 四、加大农产品的检测检验力度,确保销售的产品符合无公害产品的标准。 五、做好基地和产品的认证,加强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的加贴和管理。 六、健全记录和档案,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追踪服务体系。 七、实行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自检,逐步推行产地产品检测合格准入和准出制度。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一、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应当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在办公场所悬挂工作职责阳光台、制度牌并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制度、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制度、监测制度、检测室管理制度: (一)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工作职责(已述)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制度 1、制订实施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计划和年度培训方案,组织开展宣传和培训活动,建立培训档案。 2、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在农产品生产基地、交通要道、集镇和农民集中场所,制作悬挂宣传标牌,张贴宣传标语。 3、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人员应当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参加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每年组织对村监督员、组协管员和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培训40课时以上。 5、组织村监督员、组协管员和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参加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 (三)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制度 1、根据《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对辖区内农业投入品经营使用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2、建立农业投入品经营主体档案,如实记载相关信息;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开展经营条件和经营产品审查,依法查处违规违法经营行为。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 http://www.tech-f https://www.360docs.net/doc/3915111885.html, 2010-6-1 中国食品科技网 第一条为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管理,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是加施于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证明性标记。 本办法所指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是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志。 国家鼓励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的单位和个人积极使用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第三条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对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申请、印制、发放、使用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基本图案、规格和颜色如下: (一)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基本图案为: (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规格分为五种,其规格、尺寸(直径)为: 规格1号2号3号4号5号 尺寸(mm)1015203060 (三)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标准颜色由绿色和橙色组成。 第六条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的规定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资格的认证机构(以下简称认证机构),负责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申请受理、审核和发放工作。 第七条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的单位和个人,均可以向认证机构申请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第八条认证机构应当向申请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单位和个人说明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管理规定,并指导和监督其正确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第九条认证机构应当按照认证证书标明的产品品种和数量发放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机构应当建立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出入库登记制度。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出入库时,应当清点数量,登记台帐;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出入库台帐应当存档,保存时间为5年。 第十条认证机构应当将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发放情况每6个月报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

无公害农产品知识精编

无公害农产品知识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无公害农产品 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含义是什么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主要由麦穗、对勾和无公害农产品字样组成,麦穗代表农产品,对勾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和丰收,绿色象征环保和安全。 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是哪个机构负责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办理机构为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是农业部直属的正局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运作模式和市场定位 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第12号令),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分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产地认定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产品认证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实施,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产品方可申请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定位是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性质是什么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政府行为,认证不收费。 目前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行业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经过哪些环节 1、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包括产地环境监测),并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2、省级承办机构接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书》及附报材料后,审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核实材料内容是否真实、准确,生产过程是否有禁用农业投入品使用和投入品使用不规范的行为; 3、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进行抽样、检测; 4、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所属专业认证分中心对省级承办机构提交的初审情况和相关申请资料进行复查,对生产过程控制措施的可行性、生产记录档案和产品《检验报告》的符合性进行审查; 5、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根据专业认证分中心审查情况,组织召开“认证评审专家会”进行最终评审。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DOC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DOC 一、法律、法规体系 (一)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这次修改增加的重要内容,修订草案主要作了以下规定:一是国家采取措施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监督体系,制定保障消费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农产品强制性标准,禁止生产经营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农产品。 二是国家支持建立健全优质农产品认证和标志制度。扶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符合标准规定的农产品,可以申领绿色食品标志、有机农产品标志。建立农产品地理标志制度。 三是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制品质量标准,加强对农产品加工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和监督,保障食品安全。 四是健全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加强监测、预警和防治,建立重大疫情和病虫害的快速扑灭机制,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实施植物保护工程。 五是采取措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防止农业生产过程对农产品的污染。 六是对可能危害人畜安全的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经营依法实行登记或者许可制度,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资料安全使用制度。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必须遵守本法,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主管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第二条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第三条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五条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都必须遵守本法。食品生产经营,指一切食品的生产(不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采集、收购、加工、贮存、运输、陈列、供应、销售等活动,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