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庐山瀑布的古诗词赏析
《望庐山瀑布》古诗分析

《望庐山瀑布》古诗分析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的一首古诗。
描写了庐山上
流水飞瀑的景色,将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惊心动魄的视觉体验相结合,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这首古诗采用了四言五句的句式,整首诗以瀑布为核心,通过夸张
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瀑布壮丽景观的深刻感受。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意味着阳光照耀下瀑布喷溅起的水汽如同紫
烟一般升腾上升,给人一种神秘而令人陶醉的感觉。
这种紫烟的形容,使得整个场景更加梦幻般,给读者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
在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诗人用“挂”一词形容瀑布的景象。
这
种描写使瀑布看起来悬挂在前方的山谷之上,形成了视觉上的张力。
与此同时,诗人的“遥看”一词,更加强调了距离的遥远,增加了读者
对景物的向往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进一步展示了瀑
布的壮丽。
瀑布从高高的山峰上直冲而下,形成了水流的飞跃之态,
给人一种陡峭和猛烈的感受。
诗人将瀑布的高度夸张地说成“三千尺”,使得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错觉。
而将瀑布与银河相对应,更是赋予了
瀑布神秘和宏大的意象。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通过夸
张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描写,将庐山瀑布的景色描绘得庄严而壮美。
这首古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
赞美之情。
【古诗词】望庐山瀑布的诗意讲解简单

【古诗词】望庐山瀑布的诗意讲解简单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的代表作,本文整理了《望庐山瀑布》的诗意以及全文,欢迎
阅读。
唐诗《望庐山瀑布》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所作,诗人以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
瀑布,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
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全诗融情于景。
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洋溢着诗人昂扬激进的思想,蕴含着
他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切感情。
诗人丰富独特的想象,使全诗的字里行间飘荡着浪漫主义
的色彩。
诗人又调动衬托、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段,更使全诗神采飞扬,浑然天成。
读后,不仅使我们受到美的熏陶,而且受到思想教益;更加激起我们热爱祖国的感情,给人以鼓
舞和力量。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红泉落》翻译赏析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红泉落》翻译赏析《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红泉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前言】《湖口望庐山瀑布水》是唐代名相、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是一首描写庐山瀑布水的远景的写景诗,张九龄通过写山水以抒怀,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法,写出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诗作,通过对庐山瀑布的赞美,抒发了胸中的豪情壮志。
【注释】湖口:江西省九江市下辖县,因地处鄱阳湖入长江之口,故称湖口。
湖口遥对庐山,能见山头云雾变幻及瀑布在日光映照下闪耀的色彩。
红泉:指阳光映照下的瀑布。
迢迢:形容瀑布之长。
紫氛:紫色的水气。
杂树:瀑布岩壁边杂乱的树木。
重云:层云。
虹霓:阳光射入窜的'水珠,经过折射、反射形成的自然现象。
闻:听到。
灵山:指庐山。
秀色:壮美景色。
空:天空中的云。
氤氲:形容水气弥漫流动。
【翻译】万丈瀑布飞流直下,好像从天上落下,四周呈现半红半紫的雾气。
它穿过杂树而直下,它穿过重重云雾。
阳光照射上去像一条彩色的虹霓,在这晴朗有天气里,又好像听到风雨的声响。
这庐山就如同仙山一样,多么壮美呵,烟云与水气融成一片。
【鉴赏】湖口即鄱阳湖口,唐为江州戌镇,归洪州大都督府统辖。
这诗约为张九龄出任洪州都督转桂州都督前后所作。
张九龄在此之前,有一段曲折的经历。
公元723年(开元十一年),张说为宰相,张九龄深受器重,引为本家,擢任中书舍人。
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张说被劾罢相,他也贬为太常少卿。
不久,出为冀州刺史。
他上疏固请改授江南一州,以便照顾家乡年老的母亲。
唐玄宗“优制许之,改为洪州都督,俄转桂州都督,仍充岭南道按察使”(《旧唐书。
张九龄传》)。
这是一段使他对朝廷深为感戴的曲折遭遇。
骤失宰相的依靠,却获皇帝的恩遇,说明他的才德经受了考验。
为此,他踌躇满志,在诗中微妙地表达了这种情怀。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翻译万丈湍飞的瀑布从山间落下,望去像是从遥远的天空降临。
奔腾直泻冲击着一片片杂树,喷洒溅落穿透了一层层浮云。
阳光照耀下如彩虹一样绚烂,天气清和时像风雨一样可闻。
灵异的山峰多具有秀丽景色,天空瀑布相融雾霭一片氤氲。
注释洪泉:指水丰势强的瀑布。
迢迢:形容瀑布之长。
紫氛:紫色的水气。
杂树:瀑布岩壁边杂乱的树木。
重云:层云。
虹霓:阳光射入窜的水珠,经过折射、反射形成的自然现象。
天清:天气清朗。
闻:听到。
灵山:指庐山。
秀色:壮美景色。
空:天空中的云。
氤氲:形容水气弥漫流动。
赏析第一句中“万丈洪泉落”,万丈有多高,实在让人难以想象,诗人要表达的正是心中那种不可确凿道出的对匡庐飞瀑雄奇险壮之气势的深深折服与崇爱之情。
水自地下往上涌出曰之为泉,诗人以泉喻瀑,言飞瀑如洪泉而落,仿佛是将泉跟倒置了过来,任其泉水喷涌而下、源源不绝,所述情状极为形象,令人啧啧生叹。
“迢迢半紫氛”一句状写的则是伴随着瀑布飞落而升腾起的缥缈水气。
李白七绝《望庐山瀑布水》开篇就说高峭挺拔的香炉峰在旭日红光的映照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如同幻境一般,张九龄所言的“紫氛”大抵就是这种“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神奇气象。
迢迢,写雾霭之高;半,写紫雾似将色瀑截断。
高高漂浮的水雾尚且只在瀑布半腰,那么洪泉万丈的源头,自然是深隐于一派迷蒙与虚无之中了。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第二联着重于展现瀑布飞泻云天的动感之美。
庐山峰青峦秀,嘉木成阴,喷雪鸣雷般的银瀑从几重云外奔流而下,激荡着嶙峋的山岩,穿越过层叠的古木,义无反顾地坠入深密的涧谷,这壮景所带来的强烈视觉震撼富有艺术感染力,大自然那磅礴潇洒的超凡手笔令人钦佩。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1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翻译万丈湍飞的瀑布从山间落下,望去像是从遥远的天空降临。
奔腾直泻冲击着一片片杂树,喷洒溅落穿透了一层层浮云。
阳光照耀下如彩虹一样绚烂,天气清和时像风雨一样可闻。
灵异的山峰多具有秀丽景色,天空瀑布相融雾霭一片氤氲。
注释洪泉:指水丰势强的瀑布。
迢迢:形容瀑布之长。
紫氛:紫色的水气。
杂树:瀑布岩壁边杂乱的树木。
重云:层云。
虹霓:阳光射入窜的水珠,经过折射、反射形成的自然现象。
天清:天气清朗。
闻:听到。
灵山:指庐山。
秀色:壮美景色。
空:天空中的云。
氤氲:形容水气弥漫流动。
赏析第一句中“万丈洪泉落”,万丈有多高,实在让人难以想象,诗人要表达的正是心中那种不可确凿道出的对匡庐飞瀑雄奇险壮之气势的深深折服与崇爱之情。
水自地下往上涌出曰之为泉,诗人以泉喻瀑,言飞瀑如洪泉而落,仿佛是将泉跟倒置了过来,任其泉水喷涌而下、源源不绝,所述情状极为形象,令人啧啧生叹。
“迢迢半紫氛”一句状写的则是伴随着瀑布飞落而升腾起的缥缈水气。
李白七绝《望庐山瀑布水》开篇就说高峭挺拔的香炉峰在旭日红光的映照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如同幻境一般,张九龄所言的“紫氛”大抵就是这种“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神奇气象。
迢迢,写雾霭之高;半,写紫雾似将色瀑截断。
高高漂浮的水雾尚且只在瀑布半腰,那么洪泉万丈的源头,自然是深隐于一派迷蒙与虚无之中了。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第二联着重于展现瀑布飞泻云天的动感之美。
庐山峰青峦秀,嘉木成阴,喷雪鸣雷般的银瀑从几重云外奔流而下,激荡着嶙峋的山岩,穿越过层叠的古木,义无反顾地坠入深密的涧谷,这壮景所带来的强烈视觉震撼富有艺术感染力,大自然那磅礴潇洒的超凡手笔令人钦佩。
【古诗词】《望庐山瀑布》的诗句及解释

【古诗词】《望庐山瀑布》的诗句及解释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
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
本文整理了《望庐山瀑布》原诗及翻译,欢迎阅读。
《望庐山瀑布》原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翻译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望庐山瀑布》鉴赏
三千飞流,九天直落。
具有如此雄浑的气魄与不受限制的想像力,古今恐怕只有诗仙
李白一人。
这首诗中,有三个字用得十分精妙: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把
山间烟云冉冉升起的景象表现出来:一个“挂”字描绘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一个“落”字点出了瀑布倾泻的磅礴的气势。
通过这三个字的融会贯穿,仿佛庐山瀑布就
在眼前。
入乎其内,发乎其外。
想落天外,形神兼备。
这是古人对此诗的评价,在众多的
望瀑诗中此诗可谓佳品。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
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望庐山瀑布》诗意及注释

《望庐山瀑布》诗意及注释《望庐山瀑布》诗意及注释《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的一首经典的诗作。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望庐山瀑布》诗意及注释,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望庐山瀑布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诗意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望庐山瀑布》注释1.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望庐山瀑布》赏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全诗翻译赏析《水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创作的两首诗,其一为五言,其二为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都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望庐山①瀑布水二首唐代诗人:李白【其一】西登香炉峰②,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③,喷壑数十里。
④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⑤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⑥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⑦照还空。
空中乱⑧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流沫沸穹⑨石。
而我乐⑩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其一的解释:⑴庐山:又名匡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多蝇岩、峭壁、清泉、飞瀑,为著名游览胜地。
⑵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
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绕,故名。
南见:一作“南望”。
⑶三百丈:一作“三千匹”。
壑(hè):坑谷。
“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
⑷(xū):忽,火光一闪的样子。
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
隐若:一作“宛若”。
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
“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
⑸河汉:银河,又称天河。
一作“银河”。
“半洒”句:一作“半泻金潭里”。
⑹造化:大自然。
⑺江月:一作“山月”。
“江月”句: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
⑻(zōng):众水汇在一起。
“空中”二句: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庐山瀑布的古诗词赏析
《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
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所写的一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日照香炉生紫烟”句点出了庐山瀑布的位置。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位于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山上有座巨大的香炉冉冉升起团团的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说明诗人是在远远地眺望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飞流直下三千尺”句,是诗人从近处对瀑布的细致描写。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的情景;“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湍急;“三千尺”极尽夸张,突出庐山的巍峨、瀑布的高大。
尽管如此,诗人还是觉得写得不够,没能把瀑布的气势写到极点,于是紧接着又是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人看到如此宏大的场面,便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说这瀑布就好像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的。
一个“疑”,用得空灵,若实若幻,似真似假,引人遐想,给瀑布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唐代的九龄也写过一首关于庐山瀑布的诗《湖口望庐山瀑布
泉/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诗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对庐山瀑布进行重彩浓墨的渲染烘托,以山相衬,写出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
其中“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两句,是诗人对庐山瀑布的概括性描写,是诗人的第一眼所见。
“万丈”突出庐山之高。
庐山耸峙于长江南岸和鄱阳湖畔,自东北向西南延伸,山体四周悬崖峭壁,气势巍峨雄奇,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
山间经常云雾弥漫,宋代诗人苏东坡形容这种景象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见庐山之高大。
“迢迢”谓天之遥远,瀑布从天而降,气势不凡,而“红泉”、“紫氛”相辉相映,光彩夺目,令人眼花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