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技术中级(基础知识)-试卷1

合集下载

输血技术师《基础知识》(题库)模拟试卷一

输血技术师《基础知识》(题库)模拟试卷一

输血技术师《基础知识》(题库)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四种医德关系模式类型的是()(江南博哥)。

A.排斥对立型B.父子主从型C.谋生协作型D.知情同意型E.志同协调型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2.关于DNA聚合酶的反应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以dNTP作为底物B.反应需要模板C.反应需要引物存在D.DNA链生长方向为3′→5′E.产物DNA的性质与模板相同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4.生物转化后的生成物普遍具有的性质是()。

A.毒性降低B.毒性升高C.极性降低D.极性升高E.极性不变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药物或毒物等非营养物质经氧化、还原、结合或水解后转变为极性较强、水溶性较大、易于排出的物质,这就是生物转化。

[单选题]5.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酶是()。

A.DNA连接酶B.DNA聚合酶ⅡC.逆转录酶D.RNA聚合酶E.多聚A聚合酶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6.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广泛应用()来评价行动方针。

A.成本分析B.效果分析C.后果论D.风险评估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7.关于白细胞物质代谢描述错误的是()。

A.粒细胞的线粒体很少,故糖酵解是主要的糖代谢途径B.中性粒细胞能从头合成脂肪酸C.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可将花生四烯酸转变成白三烯D.粒细胞中含有较高的组胺E.组胺释放参与变态反应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8.人类中能引起强而迅速的,针对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反应的抗原是()。

A.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B.组织相容性抗原C.白细胞抗原D.移植抗原E.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9.无环鸟苷(ACV)有效控制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机理是()。

A.ACV抑制敏感细胞DNA复制B.ACV作用于敏感细胞表面受体C.ACV抑制病毒RNA聚合酶D.ACV抑制病毒DNA多聚酶和DNA合成E.ACV抑制病毒蛋白合成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10.可使靶细胞膜发生轻微损伤的补体组分是()。

输血技术师《相关专业知识》(题库)模拟试卷一

输血技术师《相关专业知识》(题库)模拟试卷一

输血技术师《相关专业知识》(题库)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

今欲比较(江南博哥)甲乙两地居民的钩虫感染率,适当的方法是()。

A.分性别比较B.两个率比较的χ2检验C.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D.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E.对当地人口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点是率的比较。

当两个比较组,内部假设检验的目的是由样本推断总体,不能通过直接比较样本统计量对两样本所代表的总体下结论,而要通过参数估计或假设检验才能推断总体。

[单选题]2.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首选()。

A.血液稀释疗法B.静脉放血C.BFU-E抑制因子D.32P化疗E.干扰素治疗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3.血站应建立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文件。

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应覆盖检测前、检测和检测后整个过程,下列哪项内容不包括在内?()A.质量手册B.程序文件C.标准操作规程D.记录E.提案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4.管理信息系统是()。

A.由计算机和计算机专家组成的操作系统B.客观、真实记录与管理活动有关的信息系统C.由一定顺序、按一定目的建立起来的,以计算机为工具,为管理者决策服务,多用户共享的信息系统D.是以计算机为工具,管理者可以很方便发出管理指令的操作系统E.是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的一个信息服务系统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5.参加管理评审会议的人员不宜包括()。

A.科室主任B.最高管理层C.质量主管、技术主管D.全体中层骨干E.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管理评审是决策性评审,宜在最高管理层进行,同时可邀请有关职能部门人员参与管理评审,但把它开成全体中层干部会议是不恰当的。

因为规模过大,不便于研究分析问题。

[单选题]6.关于急性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见于儿童B.多数与感染因素有关C.出血症状严重,可累及内脏D.血小板寿命缩短E.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减少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急性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儿童多见,大多数在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

卫生职称考试 中级 输血技术 基础知识 真题

卫生职称考试 中级 输血技术     基础知识 真题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加入下列试剂不会导致蛋白质变性的是
A.尿素(脲)
B.硫酸铵
C.乙醇
D.盐酸胍
E.十二烷基磺酸SDS
2.1932~1972年间,在美国阿拉巴马州梅肯县进行的塔斯基吉梅毒试验是
A.规范的医学研究
B.常规的医疗
C.不合伦理的人体实验
D.抽样健康调查
E.大样本量的访谈
3.通常进行ABO血型鉴定所采用的试验是
A.凝集试验
B.沉淀试验
C.反向血凝试验
D.补体溶血试验
E.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4.血液的有形成分是指
A.血液所有成分
B.血清
C.血浆
D.细胞
E.纤维蛋白
5.淋巴样干细胞不能分化为
A.T细胞
B.B细胞
C.单核细胞
D.NK细胞
E.部分树突状细胞
6.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包括
A.有利于GDP增长
B.社会效益第一
C.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D.让患者受益和不伤害患者
E.有利于医学科学发展。

输血技术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输血技术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输血技术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A2型题1.据2001年的统计,以下国家和地区的献血比例不正确的是A.瑞士9.1%B.荷兰4.6%C.日本5.5%D.中国香港2.9%E.中国澳门5%正确答案:C解析:日本的献血比例为4.8%。

2.以下关于临床用血量估算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一段时间内,根据特定人群或一定数量的急诊床位数需用的血液单位进行评估B.对每周、每月和每年的血液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初步确定血液需求数量C.每年每个急诊床位需使用6.7单位血液(400ml/单位)D.6.7乘以医院急诊床位数为每年所需血液单位数近似值E.所需血液的单位数是国家人口的2%正确答案:C解析:197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每年每个急诊床位需使用6.7单位血液(此处为450ml/单位)。

3.关于献血场所管理,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献血场所应有充足的设施,布局合理,能满足献血工作和献血者以及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要求B.献血前征询和体格检查应对献血者的隐私和相关信息进行保密C.应具有处理献血不良反应的场所D.每个采血工作位应有独立的采血、留样、记录、贴标签的操作设施和缜密流程,消除导致献血者记录或标识差错的潜在因素E.急救设施应邻近采血室,以便应急正确答案:C4.流动采血监控工作不包括A.再次献血者人数B.已献血者人数C.末次献血者人数D.被排除献血者人数E.延期献血者人数5.采血静脉穿刺时正确的是A.用0.2%安尔碘消毒穿刺部位B.用5%~10%碘伏以穿刺点为中心自内向外消毒C.消毒面积≥8cm×8cmD.用拇指、示指持穿刺针针柄部位E.针尖入静脉后固定其位置以便采血正确答案:A6.对采血者手指消毒效果的质控检测标准为A.0CFU/cm2B.10CFU/cm2C.15CFU/cm2D.20CFU/cm2E.25CFU/cm2正确答案:B7.流动采血点应达到的标准要求不包括A.清洁的水源供应B.方便的公厕条件C.充足的光线D.保证一定的采血时间E.保证采血后的休息正确答案:D解析:需要充足的采血时间。

卫生职称考试 中级 输血技术 专业知识 真题

卫生职称考试 中级 输血技术     专业知识 真题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某人基因型为BO,其父母的表型可以是
A.A型、AB型
B.A型、O型
C.AB型、AB型
D.A型、A型
E.O型、O型
2.国家对于采集后的血液实施筛查的原则是
A.自愿性
B.强制性
C.选择性
D.阶段性
E.随机性
3.我国汉族人群中RhD抗原阴性的比例约为
A.4%
B.1%
C.0.4%
D.0.1%
E.0.04%
4.捐献全血的献血者体重的要求为
A.男性女性均≥55公斤
B.男性≥55公斤,女性≥50公斤
C.男性女性均≥50公斤
D.男性≥50公斤,女性≥45公斤
E.男性≥60公斤,女性≥50公斤
5.全血保存一般是指
A.全部血液成分的保存
B.红细胞的保存
C.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保存
D.全部血细胞的保存
E.红细胞和血浆的保存
6.克雅病的主要侵袭部位是
A.脑组织
B.肌肉
C.血液
D.骨骼
E.心脏。

中级输血资格试题及答案

中级输血资格试题及答案

中级输血资格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输血前需要进行的检查是:A. 血型鉴定B. 交叉配血试验C. 血常规检查D. 以上都是答案:D2. 输血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 同型输血B. 异型输血C. 大量输血D. 少量输血答案:A3. 输血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A. 血型不合B. 血容量过多C. 血容量过少D. 输血速度过快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输血的适应症?A. 严重贫血B. 急性失血C. 慢性贫血D. 血小板减少答案:C5. 输血时,输血袋应悬挂在:A. 输血架上B. 输血架下C. 地面上D. 患者床边答案:A6. 输血过程中,以下哪项操作是正确的?A. 快速输血B. 缓慢输血C. 随意更换输血袋D. 随意调节输血速度答案:B7. 输血后,应观察患者至少多长时间?A. 30分钟B. 1小时C. 2小时D. 4小时答案:C8. 输血后,患者出现发热反应,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减慢输血速度B. 停止输血C. 给予抗过敏药物D. 继续输血答案:D9. 输血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以下哪项措施是正确的?A. 给予氧气吸入B. 给予抗过敏药物C. 继续输血D. 给予镇静剂答案:A10. 输血后,患者出现血红蛋白尿,以下哪项措施是正确的?A. 给予抗过敏药物B. 给予利尿剂C. 给予抗生素D. 给予镇痛剂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包括:A. 核对患者信息B. 核对血袋信息C. 核对输血单D. 核对输血记录答案:ABC2. 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A. 过敏反应B. 溶血反应C. 输血相关性感染D. 输血相关性非溶血性发热答案:ABCD3. 输血后,需要进行的观察和记录包括:A. 输血速度B. 输血时间C. 输血前后血压D. 输血前后体温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情况需要紧急输血?A. 急性失血B. 慢性贫血C. 严重创伤D. 急性感染答案:AC5. 输血后,患者出现输血相关性非溶血性发热,以下哪些措施是正确的?A. 停止输血B. 给予抗过敏药物C. 给予解热镇痛药D. 给予抗生素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输血前不需要进行血型鉴定。

卫生职称考试 中级 输血技术 相关专业知识 真题

卫生职称考试 中级 输血技术 相关专业知识 真题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输血技术(中级)相关专业知识姓名:______准考证:______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输血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质量策划,其重要内容是质量方针和A.质量手册B.程序文件C.作业指导书D.质量改进E.质量目标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关于新闻媒介宣传的规定,叙述正确的是A.必须开展献血的非营利性宣传B.可以开展献血的商业性宣传C.应当开展献血的社会服务性宣传D.可以开展献血的社会必要性宣传E.应当开展献血的社会公益性宣传3.《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施行日期是A.1997年10月1日B.1997年12月29日C.1998年1月1日D.1998年6月1日E.1998年10月1日4.根据《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关于血站实验室内部质量审核程序,叙述错误的是A.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B.应覆盖血液检测及相关服务的所有过程C.应预先制定计划,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和方法D.审核后应形成报告,包括审核情况及评价、不合格项及其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E.应对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效果进行追踪、验证和记录5.128码可选择128个不同的字符来编码,但不包括A.阿拉伯数字B.汉字C.大写字母D.小写字母E.ASCⅡ码6.根据《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规定,FFP中Ⅷ因子含量A.≥0.6IU/mlB.≥0.7IU/mlC.≥0.8IU/mlD.≥0.9IU/mlE.≥1.0IU/ml7.关于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问题,不正确的是A.出血早期,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和Hb浓度短时间内可能“正常”B.正常人体的肝、脾组织通常“储存”约血液总量1/5的血液C.正常成年人,急性失血<20%时,首先应该有效止血和用晶体液充分扩容D.急性失血20%~40%时,在积极止血和扩容的同时,应做好输血准备E.出血量>40%,在输注晶体液基础上,只输注悬浮红细胞8.围术期输血可导致术后感染及肿瘤复发,与此相关的因素可能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蛋白E.抗凝剂9.不符合原卫生部《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规定的是A.一个城市内不得重复设置血液中心B.一个城市内不得重复设置中心血站C.固定采血点、储血点不得进行血液检测D.采供血机构供血不得跨越省内行政区划地区E.一般血站分为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中心血库10.关于血液代用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用的血浆代用品有明胶,羟乙基淀粉等B.EPO与自身存血结合,可收集较多的自身血C.使用EPO时患者应口服一定量的铁剂D.理想的血浆代用品应无毒,无热原E.血浆代用品可用于凝血功能不全的患者11.根据《血站管理办法》的规定,叙述错误的是A.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市已经设置血液中心的,不再设置中心血站B.中心血库应当设置在中心血站服务覆盖不到的县级综合医院内C.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得重复设置血液中心、中心血站D.血站与单采血浆站不得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内设置E.中心血站应当设置在不设区的市12.不属于医疗机构应急采血的必备条件的是A.边远地区的医疗机构和所在地无血站(或中心血库)B.危及患者生命,急需输血,而其他医疗措施所不能替代C.具备交叉配血及快速诊断方法检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的条件D.医疗机构应当在临时采集血液后十日内将情况报告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E.家属申请用亲属血液的13.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A.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B.当地食品药品卫生监督局C.机构内的相关部门D.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E.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14.下列关于标准操作规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是一种管理性文件B.可以是种技术性文件C.可以是一种推荐性文件D.可以是种规范性文件E.可以是一种操作性文件15.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对于择期手术患者的术中输血问题,临床医生首先应A.术前备同种异体血B.动员患者自体输血C.动员患者到血站献血D.动员家属到血站献血E.动员家属在医院献血16.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自身输血应当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贮存式自身输血由输血科负责实施B.术中回收式自身输血由输血科和麻醉科共同负责C.术中回收式自身输血由临床科室和麻醉科共同负责D.等容性稀释式自身输血由麻醉科负责E.高容性稀释式自身输血由麻醉科负责17.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进口人体血浆应当经A.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B.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批准C.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D.省级卫生主管部门批准E.省级人民政府批准18.ISBT-128码中不包括A.献血号B.血型码C..成分码D.受血者信息E.献血者信息19.质量目标是组织A.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标B.在产量方面所追求的目标C.在产品方面所追求的目标D.在安全方面所追求的目标E.在服务方面所追求的目标20.关于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B.偏差越小,精密度越高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D.测量结果的好坏应从准确度和精密度两方面来衡量E.精密度高,准确度也高21.根据《血站管理办法》规定,中心血站职责不包括A.在规定的区域内开展无偿献血者的招募和采供血B.承担供血区域范围内血液储存的质量控制C.承担供血区域范围内医疗服务的质量控制D.对所在行政区域内的中心血库进行业务工作质量控制E.对所在行政区域内的中心血库进行血液储存的质量控制22.质量手册不包括A.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B.程序文件C.产品技术要求D.质量管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衔接E.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过程23.对某个组织而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质量管理体系是客观存在的B.质量管理是管理层的工作C.可以有多个质量手册D.形成文件的程序只有一个E.质量手册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唯一文件24.依据《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作废文件的正本应加标记归档并安全保存,副本应A.回收保存B.标记保留C.保留一份D.标记归档E.全部销毁25.程序文件的核心是过程,在识别过程时,对过程和活动要尽可能以下列哪种形式来表示A.图片B.文字C.表格D.流程图E.备忘录26.预防输血传播疾病的措施不包括A.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B.严格进行献血员体检C.在血制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有效手段灭活病毒D.择期手术患者(受血者)实施自体输血E.受血者进行经血传播性疾病相关检查27.输血质量管理的标准,会因为以下哪个实际情况而不同A.气候和时间B.国家和地区C.血站的规模D.供血量规模E.受血者不同28.下列哪项值越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A.变异系数B.标准差C.标准误D.样本均数E.均差29.输血质量管理对保证安全输血的意义是A.能够建立更多的血站B.血站能采集更多的血液C.保证向临床提供均一的血液D.保证献血者健康与受血者的安全E.所有采集的血液均检测和质控合格30.有关质量体系文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文件和文件之间应相互协调B.文件编写专人负责便于统一风格C.体系文件应与组织的其他技术标准相协调D.再种过程的接口应避免职责不清E.体系文件评审周期视组织情况而定3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形成的程序文件是A.文件控制和内部审核B.记录控制和培训控制C.纠正措施和差错控制D.不合格品控制和满意度调查E.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32.根据《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有关血站实验室的仪器与设备,叙述错误的是A.使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血站的相关标准B.仪器、设备的生产商和供应商应具有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相应资质C.计量器具应符合检定要求,有明显的定期检定合格标识D.大型和关键仪器、设备均应以唯一性标签标记E.有故障的仪器、设备维修后即可以投入33.下列哪种情况的献血者不能献血A.曾经做过眼科手术B.曾经与传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触史C.多个性伴侣D.曾经患急性胃肠炎E.阑尾切除34.制备冰冻红细胞的原料应是采集后多长时间内的全血或悬浮红细胞A.1天B.2天C.6天D.21天E.35天35.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输血科(血库)要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A.半年B.一年C.三年D.五年E.十年36.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多少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A.1天B.2天C.3天D.5天E.7天37.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的规定,BSL-1实验室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A.靠近实验室的窗户处B.靠近实验室的入口处C.靠近实验室的通风处D.靠近实验室的出口处E.靠近实验室的更衣处38.根据《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

输血技术(中级)-相关专业知识(B型题 1)

输血技术(中级)-相关专业知识(B型题 1)

输血技术(中级)-相关专业知识(B型题 1)1、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中对于组成成熟程度分级中一级为A.弹性组织B.革新型组织C.可持续发展组织D.前瞻型组织E.初学型组织2、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中对于组成成熟程度分级中二级为A.弹性组织B.革新型组织C.可持续发展组织D.前瞻型组织E.初学型组织3、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中对于组成成熟程度分级中三级为A.弹性组织B.革新型组织C.可持续发展组织D.前瞻型组织E.初学型组织4、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的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即为A.质量管理B.质量策划C.质量控制D.质量保证E.质量改进5、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即为A.质量管理B.质量策划C.质量控制D.质量保证E.质量改进6、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即为A.质量管理B.质量策划C.质量控制D.质量保证E.质量改进7、通常用于指导操作者如何操作的文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A.工作指导书B.操作指导书C.过程指导书D.检验指导书E.质控指导书8、针对某个工序的指导文件,在制造业中往往称为工艺文件A.工作指导书B.操作指导书C.过程指导书D.检验指导书E.质控指导书9、通常指对某些具体管理工作的方法和要求A.工作指导书B.操作指导书C.过程指导书D.检验指导书E.质控指导书10、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首先补充A.晶体液B.胶体液C.清蛋白D.血浆E.去冷沉淀血浆11、肝硬化腹水患者应补充A.晶体液B.胶体液C.清蛋白D.血浆E.去冷沉淀血浆1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宜输注A.晶体液B.胶体液C.清蛋白E.去冷沉淀血浆13、半衰期最长的是A.Ⅷ因子B.凝血酶原复合物C.纤维蛋白原D.AT-ⅢE.冷沉淀14、可作为监测DIC过程有效指标的是A.Ⅷ因子B.凝血酶原复合物C.纤维蛋白原D.AT-ⅢE.冷沉淀15、B型血友病治疗选择A.Ⅷ因子B.凝血酶原复合物C.纤维蛋白原D.AT-Ⅲ16、PNH患者输血宜选A.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B.洗涤红细胞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17、AIHA患者输血宜选A.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B.洗涤红细胞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18、海洋性贫血宜选A.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B.洗涤红细胞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19、白血病患者准备接受干细胞移植宜选A.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B.洗涤红细胞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20、能导致新生儿溶血病者A.IgG抗体B.IgM抗体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21、温抗体A.IgG抗体B.IgM抗体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22、引起血管内溶血的抗体A.IgG抗体B.IgM抗体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23、疾病早期产生的抗体A.IgG抗体B.IgM抗体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24、引起Ⅰ型变态反应的抗体A.IgG抗体B.IgM抗体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25、属于特殊血站的是A.血液中心B.中心血站C.中心血库D.脐血库E.单采血浆站26、哪一级采供血机构在市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设置,供血半径在100公里左右A.血液中心B.中心血站C.中心血库D.脐血库E.单采血浆站27、哪一级采供血机构的任务是完成本区域的采供血本任务,供血半径在60公里左右A.血液中心B.中心血站C.中心血库D.脐血库E.单采血浆站28、革兰阴性杆菌内毒素或其他微量致热物质所引起的发热反应是A.热原反应B.非免疫性溶血反应C.细菌性输血反应D.枸橼酸盐中毒E.细菌性输血反应29、受血者或献血者红细胞有缺陷或非免疫性损伤所致的溶血反应是A.热原反应B.非免疫性溶血反应C.细菌性输血反应D.枸橼酸盐中毒E.细菌性输血反应30、由于血液被假单胞菌等细菌污染而造成的严重输血反应是A.热原反应B.非免疫性溶血反应C.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D.枸橼酸盐中毒E.细菌性输血反应31、临床表现为:头胀、呼吸困难、干咳、急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A.循环超负荷B.枸橼酸盐中毒C.溶血反应D.高血钾症E.热原反应32、临床初期表现为:输入少量血液(10ml以上)突发头部胀痛、面部潮红、腰部剧痛、寒战高热A.循环超负荷B.枸橼酸盐中毒C.溶血反应D.高血钾症E.热原反应33、临床表现为:焦虑、肢体软弱、反射低下、重者肌肉瘫痪和呼吸肌瘫痪、心肌颤动A.循环超负荷B.枸橼酸盐中毒C.溶血反应D.高血钾症E.热原反应34、甲类传染病是A.霍乱B.流行性感冒C.病毒牲肝炎D.流行性腮腺炎E.银屑病35、乙类传染病是A.霍乱B.流行性感冒C.病毒牲肝炎D.流行性腮腺炎E.银屑病36、丙类传染病是A.霍乱B.流行性感冒C.病毒牲肝炎D.流行性腮腺炎E.银屑病37、以上何种传染病是乙类传染病,但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霍乱C.鼠疫D.伤寒和副伤寒E.地方性斑疹伤寒38、以上何种传染病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所称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霍乱C.鼠疫D.伤寒和副伤寒E.地方性斑疹伤寒39、以上何种传染病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所称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霍乱C.鼠疫D.伤寒和副伤寒E.地方性斑疹伤寒40、《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中,最高的危害等级是A.未知危害B.危害等级ⅠC.危害等级ⅡD.危害等级ⅢE.危害等级Ⅳ41、有限群体危害是A.未知危害B.危害等级ⅠC.危害等级ⅡD.危害等级ⅢE.危害等级Ⅳ42、能引起人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病原体是A.未知危害B.危害等级ⅠC.危害等级ⅡD.危害等级ⅢE.危害等级Ⅳ43、对于某种客观事实的真实情况往往是不可能完全得到的,数据的收集或信息的转换与主观思路关系甚大,所以只有舍弃无用的和次要的信息才能正确地使用信息A.有效性B.共享性C.层次性D.不完全性E.经济性44、对于信息的投入是必要的,但也要重视费用效益的分析,要求花费成本尽可能少而获取的信息数量和价格量尽可能大A.有效性B.共享性C.层次性D.不完全性E.经济性45、时间上要及时、数量上要适当、质量上要准确、内容上要适用A.有效性B.共享性C.层次性D.不完全性E.经济性46、信息相对专一,主要功能是收集、存储、加工、预测等,技术相对简单,规模相对较大,建成后容易见到效益A.国家经济信息系统B.企业管理信息系统C.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D.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E.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47、主要对象是管理信息,是最复杂的管理信息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技术中级(基础知识)-试卷1
(总分:3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A2型题(总题数:18,分数:36.00)
1.不含手性碳原子的氨基酸是
(分数:2.00)
A.缬氨酸
B.亮氨酸
C.甘氨酸√
D.丝氨酸
E.谷氨酸
解析:
2.属于碱性氨基酸的是
(分数:2.00)
A.色氨酸
B.丙氨酸
C.甲硫氨酸
D.精氨酸√
E.丝氨酸
解析:
3.氨基酸与茚三酮水合物共热,可生成蓝紫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
(分数:2.00)
A.260nm
B.280nm
C.450nm
D.490nm
E.570nm √
解析:
4.在蛋白质α-螺旋结构中,每个氨基酸残基绕轴转
(分数:2.00)
A.60°
B.90°
C.100°√
D.120°
E.150°
解析:
5.关于核糖体描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核糖体是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
B.真核生物核糖体上有3个位点,分别是A位、P位和E位√
C.原核生物核糖体包含的RNA是23SrRNA、16S rRNA和5S rRNA
D.真核生物核糖体包含的RNA是28SrRNA、18S rRNA、5.8S rRNA和5S rRNA
E.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
解析:解析:真核生物核糖体上没有E位。

6.不具有促进蛋白质折叠功能的大分子是
(分数:2.00)
A.热休克蛋白
B.伴侣蛋白
C.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
D.蛋白质激酶√
E.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
解析:
7.不属于分子伴侣的蛋白是
(分数:2.00)
A.热休克蛋白
B.伴侣蛋白
C.触发因子
D.新生链相关复合物
E.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
解析:
8.分子伴侣不具有的功能是
(分数:2.00)
A.封闭待折叠蛋白质暴露的疏水区段
B.创建一个隔离的环境,可以使蛋白质的折叠互不干扰
C.促进蛋白质折叠和去聚集
D.遇到应激刺激,使已折叠的蛋白质去折叠
E.改变蛋白质氨基酸的一级结构√
解析:
9.关于蓖麻蛋白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蓖麻蛋白是蓖麻籽中所含的植物糖蛋白,具有毒性
B.由A、B两条多肽链组成,两链间由1个二硫键连接
C.作用于真核生物核糖体大亚基
D.作用于真核生物核糖体小亚基√
E.B链对A链发挥毒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解析:
10.将抗原性物质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主动产生获得性免疫力为人工主动免疫,下列对疫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死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细菌,用理化方法杀死而成。

常用的有伤寒、霍乱、百日咳、流行性脑膜炎等
B.死疫苗易于保存,缺点是接种剂量大,注射的局部和全身性副作用较大,且需接种多次,但免疫效果优于死疫苗√
C.活疫苗是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体制成。

一般只需接种一次,剂量较小,副作用轻微
D.类毒素是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液作用3~4周后制成,毒性消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
E.利用肺炎链球菌的荚膜多糖可制成不含有核酸、能诱发机体产生抗体的亚单位疫苗
解析:
11.对病毒感染的治疗药物效果远不如抗生素等对细菌感染的疗效,因此对病毒感染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以疫苗接种为主要预防手段,现在首选的预防疫苗为
(分数:2.00)
A.基因工程疫苗
B.减毒活疫苗√
C.DNA疫苗
D.RNA疫苗
E.以上都不是
解析:
12.下列描述中哪项不是病毒在细胞中生长繁殖的指标
(分数:2.00)
A.细胞溶解
B.胞质内或核内出现嗜酸性或嗜碱性包涵体
C.细胞分裂√
D.红细胞吸附
E.干扰现象
解析:
13.有些病毒在细胞内增殖时可引起细胞发生特有的形态学变化,称为细胞病变效应,下列描述中哪项不是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
(分数:2.00)
A.细胞溶解
B.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
C.细胞肿大
D.细胞分裂√
E.细胞变圆
解析:
14.人体感染哪种病毒后细胞内可出现包涵体
(分数:2.00)
A.流感病毒
B.肝炎病毒
C.副流感病毒
D.正粘病毒
E.狂犬病毒√
解析:解析:有些病毒在细胞内增殖时可引起细胞胞质内或核内出现嗜酸性或嗜碱性包涵体,如狂犬病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15.基于在医患关系中患者处于脆弱和依赖的特殊地位,医生和患者之间存在的权利和义务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分数:2.00)
A.医务人员有义务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
B.患者拥有若干正面的权利
C.医务人员有对患者进行必要检查正面的义务
D.医务人员负有为患者保密的正面义务
E.以上都是√
解析:
16.根据医患关系的特点,患者处于脆弱和依赖的特殊的地位,医患关系是一种比较亲密或亲近的关系,患者的求医行为不言而喻地隐含着对医生的信任。

因此,医患关系被视为一种
(分数:2.00)
A.法律关系
B.家长与子女的关系
C.信托关系√
D.买卖双方关系
E.契约关系
解析:
17.信托模型既承认患者的决策能力也承认患者的脆弱性,因此要提高患者的理解力,所使用的方法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分数:2.00)
A.医务人员与患者公开的交换信息
B.医务人员个人对患者安康的承诺
C.医务人员与患者进行富有价值的对话
D.医务人员利用本身具有的知识和技术单独做出医疗决策√
E.医务人员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智慧积极主动地指导医疗决策解析:
18.下列哪一项决定了医生对患者的特殊责任和信托义务
(分数:2.00)
A.医患间知识拥有医学知识上的不平等
B.医患关系的不对称性
C.患者的脆弱
D.患者的无权地位√
E.以上都是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