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精选全文完整版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一、培养目标与规格本专业面向山东半岛区域医药行业,培养适应现代药品生产企业生产一线岗位需要的,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药物制剂生产、质量控制、工艺管理等相关工作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药品生产,质量检控、基层生产管理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能力(一)专业基本情况围绕青岛市蓝色经济发展需要,根据青岛市生物制药人才需求调研,于2017年在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制药方向的基础上,设立为生物制药技术专业。

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制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022年根据国家新专业目录改为药品生产技术在校生规模:目前本专业在校生243人,其中:2019级87人;2020级83人,2022级86人。

(二)课程体系建设(1)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通过参加山东省药品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建设,进行企业调研,对生物制药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并经过系统的总结、归纳、提升,最终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转化到学习领域而进行构建。

在课程体系开发中,遵循“确定专业所面对的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核心能力归纳——学习领域开发”这样一条逻辑主线。

开发过程中,从专业服务的岗位(群)工作任务调研入手,并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分析、归纳、总结形成不同的行动领域,再经过科学的分析,实现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化,构成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典型的工作任务与设置的课程举例,见下表:(2)递进式培养模式药品生产技术专业面向青岛市生物医药、蓝色海洋经济产业,以专业能力、专业素质、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实施“三段两化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三段即为通识教育、联合培养、顶岗实习三段递进式培养;两化即为教学实境化、课程项目化;一贯制即为专业导师三年一贯制全面指导),以混合式教学为教学模式,将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素质训练作为双向提升途径,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专业素质、职业能力。

中职生物制药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生物制药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生物制药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生物制药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生物制药工艺学、药物制剂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深入了解生物制药工艺的理论和实践操作。

实践课程包括实习和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2. 实验室建设:为了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学校应配备现代化的生物制药工艺实验室。

实验室应该具备生物反应器、培养室、制药设备等必要的设备和工具,以帮助学生获得实践经验。

3. 实习机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制药工艺实际操作,学校应与相关制药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实习期间,学生可以亲身参与生产线上的工作,提高操作技能,并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4. 实践项目: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生物制药工艺相关的实践项目,如参与新药开发、制药工艺改进等。

通过实践项目,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聘请具有丰富生物制药工艺实际经验的教师,以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指导。

同时,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通过以上的培养方案,中职生物制药工艺专业人才可以全面掌
握生物制药工艺的理论和实践操作,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某高职校生物制药技术新人才培养方案

某高职校生物制药技术新人才培养方案

2011级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生物制药技术 5303022.【入学要求】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毕业生3.【学习年限】三年4.【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生物制药企业,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生物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营销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6.【人才规格】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与素质:6.1 知识目标1)熟悉国家药品生产、管理法律法规;2)熟悉药品安全的基本知识;3)掌握GMP、GSP相关知识;4)掌握计算机和相关资料信息管理软件的知识;5)熟悉与本岗位相关的标准和管理规定;6)掌握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7)熟悉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8)掌握发酵工艺流程,熟悉岗位SOP;9)熟悉药品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6.2 能力目标1)能进行微生物菌种培养、培养基配置及具备无菌操作技术;2)能完成发酵条件控制与生产全过程操作;3)能处理发酵异常情况;4)能组织化学药物的合成生产;5)能根据药物合成路线制定生产配方和工艺参数条件;6)能进行各种化工单元操作;7)能完成发酵产物的提取(包括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8)能运用各种提取单元操作方法分离发酵产物;9)能进行药物制剂的单元操作如:粉碎、过筛、配料、湿法制粒、压片、胶囊填充、颗粒包装、铝塑包装等操作;10)能为公司的产品研发技术小组承担产品试验与统计分析;11)能正确解读中国药典的内容;13)正确操作药品检验仪器对药物进行质量检验,并做出正确的结果判断;14)能撰写检验报告;15)能收集整理资料;6.3 素质目标1)能按照GMP要求,遵守SOP操作规程;2)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3)具有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具有好的药品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6)掌握谈判技巧;7)熟悉药品管理法规,了解产品特点,有一定风险控制能力。

7.【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在企业专家的共同合作下,根据医药行业专家职业能力分析及对医药人才的需求,确定本专业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并开发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级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招生对象:一般高中毕业生以及中专、技校和职业高中毕业生原则学制:三年一、专业培养目旳本专业是为医药工业部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大学专科毕业水平,掌握制药工艺基础理论,熟悉生物制药生产工艺及机械设备,能进行原料及产品旳基本分析检查,具有药物市场营销筹划能力,既懂生产技术又熟悉营销业务旳应用型、操作型、复合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二、专业培养规格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①本专业毕业生重要就业方向:各类制药企业从事生产操作、质量控制及生产管理;在科研或设计部门参与医药原料药、制剂等方面旳新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旳试验室工作;在化工、制药及有关行业中从事市场开发、营销等工作。

②职业岗位分析本专业以生物制药和中药制药生产、检查技术为主,兼顾药物经营销售。

③能力构造及规定:具有一定处理生产实际问题旳能力,初步掌握制药机械加工工艺知识,能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设备选型配套,处理工艺流程技术问题,具有药物销售旳能力。

知识构造规定:较系统地掌握制药工程专业所必需旳基础理论和知识,医药产品分析检查基本技能;较纯熟地掌握制药专业旳工程计算和初步旳技术开发及工艺设计基本技能,熟悉生物制药生产工艺程序;对医药工业科技旳新发展、新技术有一般性理解。

素质构造规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良好旳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三、学生毕业应至少修满学分和应获得旳证书学生毕业应至少修满 118 学分;其中公共课39学分,大类专业课16学分,专业课 28 学分,选修课10学分,专业集中实践课 3 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顶岗实习 16 学分,毕业设计/论文4学分。

四、教学进程安排1.符号:━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实习、认识实习)○考试◇课程设计*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军训●社会实践┃假期√机动2.教学进程执行时一学院实际公布旳校历为准五、专业重要课程内容简介1、医学基础规定掌握中医学基础阴阳理论、辨证施之理论、病因、病机理论、五行理论等,此外,掌握生理解剖学中人体生理构造基本理论、各脏器基本生理功能等。

生物制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精选6篇)

生物制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精选6篇)

生物制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精选6篇)生物制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1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专业名称: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代码)专门化方向:生物工程制药方向、疫苗生产方向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入学要求:应届初中毕业生基本学制:五年一贯制办学层次:普通专科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在生物药品生产企业从事生物药品生产、管理、贮存、营销等工作,在生物技术企业从事研发辅助工作以及在疫苗生产企业从事疫苗生产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一)职业(岗位)面向1.主要就业岗位:生物药品生产、发酵工厂、生物制品生产等企业的菌种培育岗位、微生物发酵岗位、微生物发酵灭菌岗位、发酵液提取岗位、微生物发酵药品精制岗位、生物药品制剂岗位、疫苗生产岗位等。

2.其他就业岗位:基因工程产品岗位、细胞工程产品岗位、酶工程产品岗位、药品营销企业的生物药品营销、生物药品贮藏岗位等。

(二)职业资格应取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发酵工程制药工(高级)、微生物发酵工(高级)、疫苗制品工(高级)、基因工程产品工(高级)中的一种职业资格证书。

(三)继续学习专业生物制药技术、生物药物制剂技术等本科专业。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一)综合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

(2)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诚实守信,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2.科学文化素质:(1)具有德育、法律、数学、经济、文学等人文科学基本知识。

(2)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具有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及一定的听、说、写、译基本能力。

(3)具有较好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及常用医药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能力。

(4)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文字编辑和数据处理,会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信息、资料,具有计算机操作基本能力。

生物制药专业培养方案

生物制药专业培养方案

2019级生物制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制定人:邹慧熙审核人:陈华林一、专业名称和代码专业名称:生物制药专业代码:083002T二、培养目标学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总定位: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生物制药专业依照学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总定位,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培养具备生物、药学和工程学的科学基础、生物制药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生物制药及其他药品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能力,在生物制药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生物制药领域从事新技术与新工艺开发、药品生产、药品质量检测、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以及产品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以及具有进一步深造的潜能,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创新型研究人才。

三、培养标准生物制药专业的培养标准分为知识、能力与素质三方面,共27项。

1 知识标准1.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中国近代史、法律基础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

1.2生物制药学科基础知识1.2.1 掌握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与应用;1.2.2 掌握计算机与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1.2.3 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有效数字的含义及应用;1.2.4 掌握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等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2.5 掌握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等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1.2.6 掌握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反应器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1.3 生物制药专业知识1.3.1 掌握药理学、药剂学、生物药物分析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1.3.2 掌握生物制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1.3.3 掌握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生物制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生物制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生物制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生物科学基本理论、系统的生物技术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生物制药及相关生物技术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产业经营及其它管理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总体要求:1、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接受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

3、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和较高的从事生物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与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与发酵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2、了解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3、掌握保健食品检测技术和生物制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了解生物科学、生物制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5、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和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运用英语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运用韩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

8、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9、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体育的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二、学制与学位基本学制4年,中国2年,韩国2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三、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其它实践教学环节等五大板块。

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生物制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在生物制药领域从事药物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二、培养要求
知识要求:掌握生物制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生物制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能力要求:具有较强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具备药物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主干课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生物制药工艺学
药物化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药物分析
药事管理与法规
四、实践教学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产实习:通过生产实习,让学生了解生物制药的生产过程和管理方法。

毕业论文:通过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毕业要求
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并获得优秀毕业论文奖。

通过国家或学校规定的英语水平考试。

获得与生物制药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

六、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生物制药企业、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等领域从事药物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 ━ ━ ━ ━━ ━ ━ ━ ━━━━━○○┃┃┃┃┃
2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学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第 27 周
第 28 周
第 29 周
第 30 周
3)掌握中药鉴定和品质评价的方法和程序,能执行中国药典有关 规定。具有继承和发扬祖国药学遗产,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初步能力。 8、药物分析
中药药物分析是根据中医中药基本理论,利用化学、物理化学或其
它有关的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药材、饮片及其调剂、制剂的质 量问题的学科。通过本课程教学,要学生树立明确的药物质量观念,掌 握分析、研究、制定,解决中药药物质量问题的一般规律与基本技能, 从而保证用药安全、合理、有效及为从事中药药物分析、检验、研究开 发新药等工作奠定基础。 9、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 制剂生产中常用的技术、设备主要以单元操作的方式,技术的原理、方 法以及设备的原理、结构、操作和维护等,剂型的特点及发展,制剂专 用设备和新的制剂技术。
2 ━━━━△━━━━━━━━━━━━○○┃┃●●┃┃┃
3 * * * * * * * * ◆◆◆◆* * * * * ○○
1.符号:━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教学实习、认识实习)○考试 ◇课 程设计
*顶岗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 ★军训 ●社会实践┃假期√机 动 2.教学进程执行时一学院实际公布的校历为准
第周31第3周2
第 33 周
第 34 周
第 35 周
第 36 周
第 37 周
第 38 周
第 39 周
第 40 周
第 41 周
第 42 周
第 43 周
第 44 周
第 45 周
第 46 周
第 47 周
第 48 周
第 49 周
第 50 周
第 51 周
第 52 周
1 ━━━━━ ━━━━━━━━━━━━○○┃┃●●┃┃┃
主要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下一 步学习药物分析、仪器分析打下基础。 4、中药化学
本课着重讲述中药的各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提取、分 离、结构鉴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并结合中药性能、药理和临床,
介绍一些常用中药的化学成分实例和提取工艺方法。 5、药事管理法规
药事管理法规主要学习有关国家药事行政、社会和行为药学、药物 经济学、药事部门管理和药品信息与信息资源管理等。 6、药剂学
6、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本环节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综合实践环节:第三学期进行两周 教学实训,在第四学期进行专业课的考证实践学习;第二,企业实践环 节:在第五、第六学期,到企业集中实践实习。
7、 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见附表) 八、说明
本方案是按照2012年学院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来制定,以本专业就业 岗位、岗位能力需求为核心,体现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 式,按照院级公共课程、大类专业课程、专业课程进行课程设置,体现 了专业群建设的思路,有利于新专业的开发,为专业群的建设打下基 础。
编制人(签章):
系部审核(签章):
5、 专业主要课程内容介绍
1、医学基础 要求掌握中医学基础阴阳理论、辨证施之理论、病因、病机理论、
五行理论等,此外,掌握生理解剖学中人体生理结构基本理论、各脏器 基本生理功能等。 2、药学基础
是一门实用性突出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药学和药学的基本 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常用中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基本理 论;此外,掌握化学药品中大类物质的理化性质、功效、用法用量、注 意事项等的基本理论。 3、化学基础
素质结构要求: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积极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服务,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 学生毕业应至少修满学分和应取得的
证书
占合计
应修 总 学分 学分比
应取得的证书

公共课
39 33%

大类专业课 16 13.6%

专业课 选修课 专业集中实践 社会实践
28 23.4%
4、 教学进程安排
学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一月 二月

第 1 周
第 2 周
第 3 周
第 4 周
第周5第周6第周7第周8第9周
第 10 周
第 第11周第12周第13周14

第 15 周
第 16 周
第 17 周
第 18 周
第 19 周
第 20 周
第 21 周
第 22 周
第 23 周
第 24 周
第 25 周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 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具工艺学性质。学习药剂学是药学生产、临 床、经营管理服务等药学一线岗位的需要,是从事药学专业领域实际工 作基本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 7、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以学习中医沿用的常用中药为主,继承传统鉴别经 验,学习现代鉴别方法,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 能。
2012级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以及中专、技校和职业高中毕业生 标准学制:三年
1、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为医药工业部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大学 专科毕业 水平,掌握制药工艺基础理论,熟悉生物制药生产工艺及机械设 备,能进行原料及产品的基本分析检验,具备药品市场营销策划能 力,既懂生产技术又熟悉营销业务的应用型、操作型、复合型高等 职业技术人才。
销售。 ③能力结构及要求:具备一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掌
握制药机械加工工艺知识,能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设备选型配套,解决工 艺流程技术问题,具备药品销售的能力。
知识结构要求:较系统地掌握制药工程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 知识,医药产品分析检验基本技能;较熟练地掌握制药专业的工程计算 和初步的技术开发及工艺设计基本技能,熟悉生物制药生产工艺程序; 对医药工业科技的新发展、新技术有一般性了解。
本课程教学分视听讲授和自学实验实习两部分,通过学习,要求达 到:
1)明确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了解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和中 药资源情况,熟悉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的基本知识,掌握中药鉴定的 依据和取样方法,掌握基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四 大基本鉴别方法,了解中药鉴定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2)学习常用中药260种,其中掌握重点品种90种,熟悉80种,了解 品种90种。重点中药品种要求掌握主要本草记载、来源、主要植(动) 物形态、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主要化学成分、理 化鉴别、含量测定(部分中药)、功效等。熟悉品种要求掌握来源、主 产地、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主要化学成分等。了解品种要求掌握来 源、性状鉴别、主要化学成分类型等。

6 8.5%

3
2.5%
药物检验工(高 应
级)

2 1.7%

顶岗实习
16 13.6%

毕业设计/论文 4 3.4%

合计
118 100%
118

分;其中公共课39学分,大类专业课16学分,专业课 28 学分,选
修课10学分,专业集中实践课 3 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顶岗实习
16 学分,毕业设计/论文4学分。
2、 专业培养规格
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 1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 各类制药企业从事生产操作、质量控制及生产管理;在科研或设计
部门参 与医药原料药、制剂等方面的新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的实验室工作;在化 工、制药及相关行业中从事市场开发、营销等工作。
2 职业岗位分析 本专业以生物制药和中药制药生产、检验技术为主,兼顾药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