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引言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在为病人提供基本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时,需要面临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
这些隐患可能会对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和控制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1. 滑倒和摔倒滑倒和摔倒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医院的走廊、浴室和病房等地方,尤其是在湿滑的地面上。
防范措施:•确保地面干燥,及时清理并标记湿滑区域;•为高风险病人提供防滑鞋;•提供合适的扶手和护栏以提供额外的支持;•检查并修理或替换损坏的地板。
2. 药物错误在繁忙的医院环境中,护士可能会发生药物错误,如给予错误的药物、剂量或途径等。
药物错误可能对病人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防范措施:•严格按照医嘱执行药物给予;•使用两人核对制度,确保正确的药物和剂量;•注意药物的名称、剂量和过期日期;•提供药物教育给予了解自己用药的病人。
3. 治疗感染在医疗机构中,治疗感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接触到各种病原体,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防范措施:•遵守严格的手卫生规范,包括适时洗手和使用消毒剂;•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防护镜等;•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区域,包括各种器械和床单等;•教育病人和家属关于感染控制措施。
4. 病人误吸病人误吸是指病人在进食或呼吸过程中吸入口腔或胃中的物质进入呼吸道。
这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防范措施:•食物制备过程中保证细嚼慢咽,避免咳嗽或说话时进食;•建立专业的吞咽评估程序,对有吞咽困难的病人进行监测;•提供辅助进食、吞咽训练等康复服务;•提供系统的英语语言策略,以帮助病人更好地与护士进行沟通。
5. 疼痛管理问题护理工作中,疼痛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于疼痛患者的不合理管理可能导致疼痛不缓解或疼痛加重。
防范措施:•根据病人的疼痛评估结果,为其提供合适的疼痛管理方法;•定期监测病人的疼痛反应,及时调整疼痛管理计划;•提供疼痛教育,使病人了解疼痛管理的重要性;•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疼痛感受和需求。
护理安全隐患自查及整改措施

护理安全隐患自查及整改措施护理安全是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医疗效果。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我们对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自查,并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护理安全隐患自查情况(一)护理人员方面1、部分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够扎实,对病情观察和判断能力不足,导致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2、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容易出现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从而增加护理差错的风险。
3、部分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不够,导致患者满意度下降。
(二)护理管理方面1、护理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存在一些漏洞和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2、护理质量监控不够严格,对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分析和处理不够及时、深入。
3、护理人员培训和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培训内容和方式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三)护理操作方面1、部分护理操作流程不够规范,如输液、注射等,容易引起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2、护理设备和器械维护不当,存在故障和老化的情况,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3、护理记录不规范、不完整,存在漏记、错记等情况,影响医疗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患者方面1、部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故意刁难护理人员,影响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患者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不稳定,容易出现意外事件,如跌倒、自杀等。
二、整改措施(一)加强护理人员培训1、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现场指导,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2、开展护理案例分析和讨论,让护理人员从实际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病情观察和判断能力。
3、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培训,通过角色扮演、沟通技巧培训等方式,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和服务质量。
(二)优化护理管理1、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加强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2、加强护理质量监控,建立护理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医院护士安全隐患排查(3篇)

第1篇一、引言医院作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障场所,其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护士作为医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重任。
然而,在繁忙的工作中,护士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却不容忽视。
为了确保患者和护士的安全,本文将对医院护士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医院护士安全隐患排查内容1. 物理性安全隐患(1)跌倒:护士在行走、搬运患者等过程中,由于地面湿滑、光线不足等原因,容易发生跌倒事故。
(2)锐器伤: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如注射、采血等,容易受到锐器伤。
(3)压力伤:护士在搬运患者、长时间站立等过程中,容易发生压力伤。
2. 化学性安全隐患(1)化学药品泄漏:护士在操作化学药品时,如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可能导致化学药品泄漏,对患者和护士造成伤害。
(2)放射性危害:护士在接触放射性药品时,如未采取防护措施,可能导致放射性危害。
3. 生物性安全隐患(1)病原微生物感染:护士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如未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可能导致病原微生物感染。
(2)生物性袭击:护士在护理传染病患者时,如未采取防护措施,可能导致生物性袭击。
4. 心理安全隐患(1)工作压力: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中,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
(2)人际关系:护士在工作中,与患者、同事等产生矛盾,可能导致心理安全隐患。
5. 信息技术安全隐患(1)信息系统故障:护士在操作信息系统时,如遇系统故障,可能导致工作失误。
(2)信息安全:护士在操作信息系统时,如未采取安全措施,可能导致信息安全泄露。
三、预防措施1. 物理性安全隐患预防(1)加强地面管理,保持地面干燥、整洁。
(2)合理布局工作区域,减少护士行走距离。
(3)加强锐器伤防护,如使用锐器盒、手套等。
(4)合理安排工作,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搬运患者。
2. 化学性安全隐患预防(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化学药品。
(2)加强化学药品储存管理,确保储存环境安全。
(3)加强放射性药品防护,如穿戴防护服、佩戴防护眼镜等。
病区护理安全隐患排查(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病区护理工作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病区护理工作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护理操作不规范、设备故障、环境因素等,给患者带来潜在风险。
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病区护理质量,本文将对病区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病区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内容1. 护理人员方面(1)人员配备不足:病区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导致工作负荷过重,影响护理质量。
(2)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护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缺乏专业培训,无法满足临床需求。
(3)工作责任心不强:部分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易导致护理差错。
2. 护理操作方面(1)操作不规范:部分护理人员对护理操作规程掌握不熟练,导致操作不规范。
(2)无菌操作意识淡薄:部分护理人员无菌操作意识不强,易导致交叉感染。
(3)用药错误:护理人员对药物知识掌握不全面,导致用药错误。
3. 设备方面(1)设备故障:病区设备老化、维护保养不到位,导致设备故障。
(2)设备使用不规范:部分护理人员对设备操作不熟悉,导致设备使用不规范。
4. 环境因素(1)环境卫生:病区环境卫生不达标,影响患者康复。
(2)安全通道:病区安全通道设置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
5. 管理制度方面(1)规章制度不完善:病区护理管理制度不健全,无法有效指导护理工作。
(2)监督不到位:对护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不到位,导致安全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
三、防范措施1. 加强护理人员管理(1)优化人员配置:根据病区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护理人员数量,确保工作负荷合理。
(2)提高人员素质: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确保护理质量。
(3)强化责任心教育: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教育,提高工作积极性。
2. 规范护理操作(1)加强护理操作培训:对护理人员开展护理操作规范化培训,确保操作规范。
(2)强化无菌操作意识:加强无菌操作教育,提高护理人员无菌操作意识。
科室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措施

科室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措施在医院的各个科室中,护理安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护理是医疗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负责照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状况。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为因素或系统不完善等原因,护理安全隐患时有发生。
本文将重点探讨科室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首先,护理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医护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医护人员在繁忙的工作环境中容易出现疏忽现象,例如忘记给患者按时服药、不按规定方式进行输液等。
2. 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医疗设备是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或护士操作失误,可能导致患者受伤或其他意外发生。
3. 患者本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每位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都有所不同,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护理,否则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4. 跨科室或跨院区的护理工作:在医院中,患者可能需要在不同科室或不同院区之间转移,这就需要医护人员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否则可能出现信息不畅通或错漏传递的情况。
5. 患者家属和访客的不当行为:有些家属或访客可能对医院规定不够了解或不自觉,会干扰医护工作,影响护理安全。
针对以上护理安全隐患,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加强护理安全:1.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医院可以定期组织护理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应对能力,确保他们能够规范操作、遵循操作规程。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医院可以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转正常,减少设备故障的风险。
3. 强化患者的个性化护理:医护人员需要针对每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4. 建立跨科室或跨院区的信息共享机制:医院可以建立电子病历系统或其他信息共享平台,方便医护人员之间的资料共享和沟通,确保患者在转移过程中信息的畅通和准确传递。
5. 加强患者家属和访客的管理和教育:医院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发布宣传资料等方式,加强患者家属和访客对医院规定的了解,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和配合度。
100项护理安全隐患

100项护理安全隐患协助患者进食、水中易出现的问题1、饮水呛咳防范措施:⑴喂水时注意速度不可过快且每次少量喂食。
⑵喂水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呛咳立即将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入呼吸道.⑶对于频繁发生呛咳的患者,护士应提示医生留置胃管。
2、吞咽困难防范措施:⑴喂食速度宜慢且少量,确认病人已吞咽再继续。
⑵给予患者便于吞咽的食物。
⑶嗜睡的患者喂食时必须把病人完全叫醒,喂食后确认口中无食物方可离开.⑷进食时注意与患者沟通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发生吞咽困难,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取出口中食物,将头偏向一侧.吸氧中易出现的问题3、气压伤防范措施:⑴先调节好氧流量再将吸氧管插入患者鼻孔。
⑵改变氧流量时先将导管撤出,待调节好后再插入导管。
4、氧中毒防范措施:⑴根据医嘱正确调节氧流量。
⑵高流量吸氧时应注意吸入时间不宜过长。
⑶定期检查氧流量表是否准确。
5、管道脱落防范措施:⑴使用双腔吸氧管,以便于固定。
⑵经常巡视吸氧患者,发现管道脱落及时插好、固定。
⑶清醒病人嘱其不要自行拿下吸氧管.口服药发放中常见的问题6、同病室的人交叉发药错发防范措施:⑴严格三查七对,发药时叫病人至答应为止.⑵须将药车推至病床旁一对一发放.⑶每个药袋、药盒上面须注明患者床号、姓名,不得遗漏。
⑷口服药应由双人核对后由其中一人发放.7、药物剂量有误防范措施:⑴正确执行医嘱,做好核对把关工作,发现医嘱有不妥时及时质疑。
⑵核对药物时要认真,避免边核对边说笑,禁忌单人核对。
抄写在药盒上的用法字迹要清楚工整易辨认。
⑶药物用法及剂量要严格按照医嘱执行,避免思维定势,个别病人所服药物剂量比常规剂量多或者少,不能按常规量发放。
⑷有些药物剂量发生改变时,主班护士应及时通知大家,提起注意。
⑸有的一种药物两种剂量,要核对清楚,心中有数。
⑹看清药物剂量单位,是“片”还是“毫克”,严防把30mg误以为30片。
8、漏发(多为病人不在)防范措施:⑴准备一个卡片,病人未在时床号、姓名要登记.⑵对班二人互相提醒,病人回房时及时发放。
护理专业实操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安全保护措施

护理专业实操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安全保护措施护理专业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工作,护士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
这些隐患可能会对护士和病人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采取适当的安全保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感染控制感染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
在照顾病人的过程中,护士们与各种病原体接触的机会非常高。
为了减少感染的风险,护士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技巧,并严格遵循感染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
此外,护士们还应该注意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以保护自己和病人免受感染的风险。
二、跌倒和滑倒在医院环境中,地面的平整度和干燥度对于预防跌倒和滑倒意外非常重要。
护士们应该时刻留意地面上的湿滑物和障碍物,并及时清理。
此外,护士们还应该帮助弱势病人行动,如提供扶手、拐杖等辅助设备,以减少跌倒的风险。
三、药物管理药物管理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错误的药物管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为了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护士们需要严格按照医嘱和药物管理政策的要求进行操作。
护士们应该仔细核对患者的身份和药物的正确性,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此外,护士们还应该及时记录药物的使用情况,以便及时追踪和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
四、身体力行护理工作需要护士们长时间站立、行走和提起重物,这可能会导致身体疲劳和受伤。
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护士们应该注意正确的姿势和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过度使用某一部位。
此外,护士们还应该进行适当的锻炼和休息,以增强身体的耐力和抵抗力。
五、暴力和侵犯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们可能会遭遇暴力和侵犯的情况。
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护士们应该学会有效地应对和处理这些情况。
他们可以通过提前预防和识别潜在的危险信号,以及学习自卫技巧和沟通技巧来保护自己。
此外,医院和护理部门也应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以确保护士们的安全。
总结起来,护理专业实操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包括感染控制、跌倒和滑倒、药物管理、身体力行以及暴力和侵犯。
护理安全隐患自查及整改措施

护理安全隐患自查及整改措施护理工作是医疗服务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我们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深入自查,并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护理安全隐患自查1、护理人员方面(1)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部分护理人员对新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在应对复杂病情和突发状况时,可能出现处理不当的情况。
(2)责任心不强:个别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不细致,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3)沟通能力欠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不畅,导致患者对护理工作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引发纠纷。
2、护理管理制度方面(1)制度不完善:部分护理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如交接班制度不够严谨,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
(2)执行不到位:虽然有完善的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护理人员未能严格执行,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
3、护理设备和环境方面(1)设备老化:部分护理设备使用时间较长,性能不稳定,容易出现故障,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2)环境安全隐患:病房内的设施布局不合理,地面湿滑,光线不足等,容易导致患者跌倒、撞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4、患者自身方面(1)患者依从性差:部分患者不遵守医嘱,擅自离院、自行增减药物剂量等,增加了护理风险。
(2)病情复杂多变:一些患者病情严重,变化迅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整改措施1、加强护理人员培训(1)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邀请专家进行授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2)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3)加强沟通技巧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完善护理管理制度(1)对现有的护理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查找漏洞和不足,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2)加强对护理人员执行制度的监督和考核,建立奖惩机制,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
3、加强护理设备管理和环境优化(1)定期对护理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新老化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静推易出现的问题
㈠ 静推速度不准确 防范措施:
1. 严格按医嘱速度推注。 2. 严密观察病人反应,如有变化及时停止推注 药物并通知医生。
六、静推易出现的问题
㈡ 药液外渗 防范措施:
1. 选择粗大顺直、弹性好的血管推注。 2. 推前先回吸,确认在血管内再推注。 3. 推注过程中随时检查有无回血。
九、留置胃管易出现的问题
四、静脉输液中易出现的问题
(四)静脉炎
▪ 防范措施:
▪ 1.了解药物对静脉的刺激程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如 氯化钾等,可采取减慢滴数,热敷等方法。
▪ 2.了解患者是否患过静脉炎,有无糖尿病史。 ▪ 3.严格消毒连续性输液超过24小时必须更换输液管
路。 ▪ 4.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静脉走行发红的迹象,如有
▪ 2.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 3.输(换)液体前要主动向病人进行宣教。 ▪ 4.病人对液体提出疑问时应仔细核对,认真
解答。
四、静脉输液中易出现的问题
(九)静脉空气栓塞
▪ 防范措施: ▪ 1.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管是否排气成功,管内有无气泡。 ▪ 2.加强巡视,防止液体输空。 ▪ 3.换液体时如果液体输至茂菲氏滴管下方,一定要重新排气,
(二)漏发(多为病人不在)
▪ 防范措施:
▪ 1.准备一个卡片,病人不在时床号、姓名要 登记。
▪ 2.上班二人互相提醒,病人回房时及时发放。 ▪ 3.如果本班没有发放,应向下一班严格交班。
三、口服药发放中常见的问题
(三)药品失效
▪ 防范措施:
▪ 1.发药前检查药物的有效期。 ▪ 2.检查片剂药品有无变色、变质。 ▪ 3.检查水剂、油剂有无混浊、沉淀、变色。
十九、记费不准确 二十、化疗时易出现的问题
二十一、新、特药使用中易出现的问题 二十二、新生儿护理中易出现的问题
护理 工作中的 安全问题
二十三、抢救中易出现的问题 二十四、交接班中易出现的问题
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
一、 病人方面的因素 1.病人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增强 2.病人对当前的医疗水平期望过高 3.病人自身的素质 二、护士方面因素 1.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2.服务态度差,态度生硬 3.护理文件未及时书写或书写不规范 4.护理技术方面 三、其它因素 1 护理职业的特殊性 2 护理人员配置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
淀。瓶身有无裂痕及瓶口有无松动。 ▪ 3.治疗班严格消毒输液用具,定期更换。 ▪ 4.严格控制配液时间(现用现配)。 ▪ 5.连续性输液超过24小时必须更换输液管路。 ▪ 6.输液用的输液管开封后不能长时间放置。 ▪ 7.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 ▪ 8.如出现输液反应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管路并保留所输
药物,以备送检。
▪ 防范措施:
▪ 1.能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如多巴胺、阿拉 明、甘露醇、化疗药等,选用较粗静脉输注, 待穿刺成功,确认针头在血管内方可给药。
▪ 2.加强巡视,经常检查穿刺局部有无皮肤发 白肿胀等。
▪ 3.一但液体输到皮下,及时对症处理。
四、静脉输液中易出现的问题
(七)输液速度调节不当
▪ 防范措施:
异常及时更换输液部位。
四、静脉输液中易出现的问题
(五)液体外渗
▪ 防范措施:
▪ 1.加强巡视,及时发现。 ▪ 2.头皮针、套管针应牢固固定。 ▪ 3.对血管脆性大的更应加强固定。 ▪ 4.对皮肤弹性差或有水肿的病人应与对侧肢
体对比,如果变粗及时更换穿刺部位。
四、静脉输液中易出现的问题
(六)液体外渗引起组织坏死
▪ 1.加强巡视,防止输液管受压打折引起液体 不滴。
▪ 2.杜绝液体输空而不及时更换液体凝血块堵 塞针头。
▪ 3.一但堵塞应拔出针头更换输液部位,不得 挤捏输液管,防止凝血块脱落引起静脉血栓。
四、静脉输液中易出现的问题
(十一)静脉选择不当
▪ 防范措施:
▪ 1.为长期输液病人穿刺时应注意合理选择静 脉,遵循由远端到近端的原则。
2. 对儿童、老年人、烦躁及情绪不稳定病人要加 强巡视,必要时用约束带固定。
五、使用三通易出现的问题
㈡ 三通开关调节错误 防范措施:
1.使用时看清三通上的指示箭头,防止旋错 方向。
2.输/换液及静推时关闭的三通要注意及时打 开。
五、使用三通易出现的问题
㈢ 三通连接时排气不充分 防范措施:
1.连接三通时排放液体要充分, 使液体充满三通。
三、口服药发放中常见的问题
(四)发药后未及时服用
▪ 防范措施:
▪ 1.向患者讲解按时服药的重要性。 ▪ 2.发药者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待患者服药后
方可离开。 ▪ 3.下次发药前检查患者是否已经服药。
三、口服药发放中常见的问题
(五)服药方法不正确
▪ 防范措施:
▪ 1.向患者讲解服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注意事 项。
十一、执行医嘱中易出现的问题
十二、气管插管患者易出现的问题
十三、气管切开患者易出现的问题
护理 工作中的 安全问题
十四、呼吸机使用中易出现的问题
十五、新入院患者易出现的问题
十六、暴露性操作和检查易出现的问题
十七、护理工作中易出现纠纷的问题
十八、贵重药物的使用与保管中易出现的问题
护理 工作中的 安全问题
▪ 2.护士发药时要正确指导患者并服药到口。
三、口服药发放中常见的问题
(六) 药物剂量有误 防范措施:
1.正确抄写口服卡。 2.核对药物时要认真,避免边核对边说笑,禁忌单人 核对。 3.避免思维定势,个别病人所服药物剂量比常规剂量 多或者少,不能按常规量发放。(如开博通每片12.5mg,有 些患者服6.25mg,不能按常规给予一片。) 4.有些药物剂量发生改变时,治疗班护士应及时通知 大家,提起注意。 5.有的一种药物两种剂量,要核对清楚,心中有数。
八、留置尿管易出现的问题
㈢ 尿管脱出(多见于老年女性) 防范措施:
1.置尿管前要正确评估患者。 2.对尿道松弛的病人气囊内生理盐水注入量不 可过少。 3.向病人做好宣教工作,避免过度牵拉尿管及 尿袋。
九、留置胃管易出现的问题
㈠ 腹泻 防范措施:
1.喂食前检查食物及液体有无变味变质。 2.注入食物前后要用温开水冲洗胃管。 3.注入食物温度不可过低。 4.防止注入速度过快。 5.定期更换胃管。
护理工作中 安全隐患防范
何谓安全隐患?
在安全生产中不易察觉的,不明显的故障点或虽 有受伤点但各项指标均不超出安全许可范围,都可 称之为安全隐患。
何谓护理安全?
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 法定规障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 上损害,障碍,缺陷或残废。
▪ 护理安全管理
▪ 是护理的重点,没有安全的护理管理,会使 病人的生命暴露在危险中,使病人对医院感 到不信任,这对病人、对医院、对科室、对 个人、均是不利因素,会降低医院在社会中 的信任度,预防及管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首要 任务。正确认识和积极防范护理安全隐患, 尽可能减少护理安全所造成的损失,对于维 护病人权益,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有着积极 的意义。
八、留置尿管易出现的问题
㈡ 泌尿系感染 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每日更换尿袋,并遵医嘱给予膀胱冲洗。 3.做检查或搬动病人时尿袋要低于膀胱位置,以免尿液 返流造成逆行感染。 4.置尿管后用胶布写好日期贴在尿管上,每二周更换尿 管一次。 5.观察尿液有无混浊及血尿等感染倾向,发现异常及时 处理。 6.保持尿管清洁,会阴冲洗2/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静脉输液中易出现的问题
(二)漏输
▪ 防范措施:
▪ 1.认真做好三查七对。 ▪ 2.治疗室液体摆放要井然有序、一目了然。 ▪ 3.输液卡的使用 ▪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四、静脉输液中易出现的问题
(三)输液反应
▪ 防范措施:
▪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 2.配液前检查药品及液体有无过期,液体有无浑浊及沉
一、协助患者进食、水中易出现的问题
㈠ 饮水呛咳 防范措施:
1.喂水时注意速度不可过快且每次少量喂食。 2.喂水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呛咳立即 将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入呼吸道。 3.对于频繁发生呛咳的患者,护士应提示医生 留置胃管。
一、协助患者进食、水中易出现的问题
(二)吞咽困难
▪ 防范措施:
▪ 1.喂食速度宜慢且少量,确认病人已吞咽再 继续。
三、口服药发放中常见的问题
㈠ 同病室的人交叉发、错发 防范措施:
1.严格三查七对,发药时叫 病人至答应为止。
2.不得一次拿两个以上药杯进病房给病人,须将 药车推至病床旁一对一发放。
3.每个药杯上面须有贴着醒目床号的药盖,不得 遗漏。
4.口服药应由双人核对后由其中一人发放。
三、口服药发放中常见的问题
▪ 1.穿刺成功后根据输入药物性质及病人的年 龄,病情、心功能情况调节好输液速度。
▪ 2.更换液体时注意调整滴数。 ▪ 3.药物入壶时一般将滴数调快,入壶后应注
意将滴数调至要求范围。 ▪ 4.加强巡视,瞩病人不要自己调整滴数。
四、静脉输液中易出现的问题
(八)输(换)错液体
▪ 防范措施:
▪ 1.认真掌握自己所管病人的治疗内容,做到 心中有数。
四、静脉输液中易出现的问题
▪ (一)液体配错:临床上易混肴的药物及液体,
如糖盐易混,甘露醇与氨基酸易混,硫酸镁与碳酸 氢钠易混,氧化钾与碳酸氢钠易混。 ▪ 防范措施: ▪ 1.坚持三班查对制度。 ▪ 2.配液时治疗班仔细核对药物和液体名称及剂量, 避免主观凭印象操作。 ▪ 3.输液及换液前再仔细核对。
▪ 2.给予患者便于吞咽的食物。 ▪ 3.嗜睡的患者喂食时必须把病人完全叫醒,
喂食后确认口中无食物方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