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产生机制和治疗方面的进展

肿瘤的产生机制和治疗方面的进展
肿瘤的产生机制和治疗方面的进展

肿瘤的产生机制和治疗方面的进展

【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开始越来越关注。尽管当前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高度发展,但是癌症一直困扰着人类。说“谈癌色变”丝毫不夸张,因为癌症使很多人过早的结束了生命。

【摘要】近年来关于肿瘤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人们对癌症的认识也不断地加深。肿瘤的发生机制和治疗也随之不断地改进,现就当前的有关肿瘤的发生机制以及相关的各种用于临床治疗的方法或者是在实验阶段的方法做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肿瘤,机制,治疗,研究,综述

肿瘤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的治疗方法:

1、肿瘤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许多早、中期实体肿瘤最主要的有效治疗方法,约60%的实体瘤以手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对已有扩散的肿瘤,手术治疗往往只能作为姑息治疗手段。肿瘤的外科治疗经过局部的切除、根治术、个体化治疗,其结果很不理想。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发现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癌基因、抑癌基因有关,近年来逐步开展了新的基因

治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2、肿瘤的化学治疗

肿瘤化学治疗是应用一种或数种化学药物,通过口服或注射达到治疗肿瘤的方法。不同肿瘤的化疗效果差别很大,如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何杰金氏淋巴瘤、睾丸精原细胞癌等,治愈率可达50%以上;而另一些肿瘤通过化疗治愈率低,但可延长生存,如小细胞肺癌、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等;还有一些只能起到姑息作用,即减轻症状和痛苦,如前列腺癌、胃癌、食道癌等。手术前后的合理化疗,有助于提高疗效。

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很多种,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化疗药物的种类和数量会越来越多。紫杉醇(paclitaxel)是一种新的抗微血管的药物。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和肿瘤血管的生成均与肿瘤表面黏附蛋白的“黏附”过程有关。将含黏附蛋白RGD序列(三肽序列Arg.Gly.Asp,简称RGD)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物质用于抗肿瘤转移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ZHAN等用靶肽RGD与PEG.PLA制备出了脑胶质瘤靶向的紫杉醇聚合物。在RGD的参与下,紫杉醇聚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毒性提高了2.5倍,在较低的浓度下对肿瘤细胞亦有一定的杀伤力【1】。其他的药物有多西紫杉醇、长春瑞、吉西他滨、草酸铂、伊立替康等等。紫杉醇通过诱导和促进微管蛋白聚合,稳定微

管而阻止肿瘤细胞的繁殖,对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肝癌等具有特殊疗效【2】。此外,白花蛇舌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高超等研究白花蛇舌草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认为中药白花蛇舌草可能通过改变Hela细胞周期分布(S期阻滞)并同时诱导细胞凋亡,下调其端粒酶活性而达到抗肿瘤作用【3】。孟庆宇【4】等研究白花蛇舌草多糖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Bel 7402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发现其明显抑制人肝癌Bel 7402细胞增长,诱导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激活抑癌基因p53、抑制原癌基因bcl—XL表达有关。目前用于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有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其他有效手段还包括内分泌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热疗和射频消融治疗等。由于现有各种治疗手段各有其最佳适应症,也各有其不足,所以,为了提高治愈率,应将各种有效手段综合合理运用和有序进行。

3、肿瘤的放疗治疗

恶性肿瘤对放射线最为敏感,放射线(主要是X线和г线)对恶性肿瘤的抑制和损伤也最强。有的肿瘤经过放疗甚至可以治愈或代替手术治疗,如鼻咽癌、食管癌、淋巴瘤等。近些年来,经导管灌注化疗又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利用药盒导管系统(port catheter system,PCS)灌注治疗:

其中包括动脉药盒导管系统和门静脉要和导管系统。

②球囊栓堵法化疗

子宫肌瘤是妇女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其发病率在妇女重约占百分之二十。采用经导管子宫冬麦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应用聚乙烯醇(PV A)和(或)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肌瘤的供血动脉即子宫动脉,使肌瘤逐渐萎缩达到治疗目的。该方法用于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对病人的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因此为子宫肌瘤患者提供了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使大多数需行子宫切除的子宫肌瘤患者保留子宫,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方法目前在国内外已经得到推广应用【5】。

③经动脉注入免疫生物制剂或进行基因治疗。

4、肿瘤的生物治疗

肿瘤生物治疗疗法,采用的是现代医学生物技术,主要是:1)细胞因子疗法;2)体细胞疗法(包括造血干细胞、树突状细胞、CIK细胞、TIL细胞);3)抗癌抗体和生物导向治疗(药品如美罗华,Herceptin);4)基因治疗;5)抗生长因子受体的治疗(药品如吉维克);6)抗肿瘤新生血管的治疗。即便是对生物疗法评价低调的专家也承认。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抗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等特点,在支架内加上化疗药物的药膜支架(drug releasing stent)抑制肿瘤向腔内生长,在动物实验上已经观察到较满意的效果,下

一步将会用于临床实验和临床治疗。如将腺病毒携带的抑癌基因覆盖与支架膜上,直接与肿瘤细胞接触并转染至癌细胞,使癌细胞凋亡,以达到抑癌、治癌的目的。

5、肿瘤的内分泌治疗

早在19世纪末人们就发现,改变体内内分泌环境的平衡,能导致某些肿瘤的消退,但内分泌治疗必须与其他治疗手段综合使用,否则就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肿瘤标志物对肿瘤早期发现、诊断、分子分型、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8】。

【总结】尽管人类对癌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依然有许许多多问题难以解释。但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真正地了解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及演变过程,从而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而尽最大可能去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癌症患者的痛苦、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命,最终达到真正地治愈癌症。

【参考文献】

1.ZHAN C,GU B,XIE C,et .Cyclic RGD conjugated poly(ethylene glyco1)一co-poly(1actic acid)micelle enhances paclitaxel anti—glioblastoma effect[J].J Control Release,2010,143(1):136-142.

2.LONG MS,KEATING CD.Nanopartiele conjugation increases protein partitioning in aqueous two-phase

systems .Anal Chem,2006,78(2):379—386.

3.高超,刘颖,蔡晓敏,等.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Hela 细胞周期、凋亡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7):466-468

4.孟庆宇,吕秀芳,任风云,等.白花蛇舌草多糖对Be17402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3):1271—1272

5.Siskin GP,Englander M,Stainkin BF,etal.Embolic agents used for uterine fibroid embolization,AJR ,2000;175(3):763-773

6.曾益新。病毒介导的P53肿瘤基因治疗.癌症,1997;16(增刊):3

7.朱应合,徐克。带膜支架的临床应用及发展前景.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7;5 :276

8.Issaq H J,Waybright T J,Veenstra T D.Cancer biomarker discovery:Opportunities and pitfalls in analytical methods.Electrophoresis.2011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原创: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放射治疗在过去的十年中经历了一系列技术革命,相继出现了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质子放疗等技术,这些技术的主要进步是靶区剂量分布适形性的提高。但是,由于呼吸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在放疗实施过程中肿瘤及其周围正常组织会发生形状和位置的变化,这种不确定性一定程度阻碍了3DCRT和IMRT技术的发展。图像引导放疗技术(IGRT)的出现,对补偿呼吸运动影响的肿瘤放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特别是近年来提出的四维放射治疗(4DRT)技术,进一步丰富了IGRT的实现方式。本文将详细介绍现有的各种放疗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同时讨论一下放疗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图像引导放疗;锥形束CT;四维放疗;呼吸门控系统 1引言 理想的放疗目的是精确给予肿瘤高剂量的同时尽量减少对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近年来3DCRT和IMRT技术实现了静态三维靶区剂量分布的高度适形,较大程度上解决了静止且似刚性靶区的剂量适形放射问题。然而,在实际放疗过程中,主要由呼吸运动引起的内部组织的运动和形变(主要是胸部和腹部的靶组织),严重影响了IMRT和3DCRT技术的准确实施。如在单次放疗中,呼吸运动和心脏跳动会影响胸部器官或上腹部器官的位置和形状,胃肠蠕动也会带动邻近的靶区;在分次放疗间随着疗程的进行出现的肿瘤的缩小或扩展;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充盈程度;在持续的治疗过程中患者身体变瘦或体重减轻等造成的靶区和标记的相对移位。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迫切需要某种技术手段去探测肿瘤的摆位误差和运动形态,并且这种技术可以对靶区的形态变化采取相应的补偿和控制措施。IGRT正是基于以上问题的出现而产生的。现在我们可以采用在线校位和自适应放疗技术去解决分次间的摆位误差和靶区移位问题,也可以采用呼吸限制、呼吸门控、四维放疗等技术对单次放疗中出现的靶区运动进行补偿和控制,而这些技术都是属于IGRT的范畴[2]。后面的内容将分别介绍IMRT技术、IGRT 技术的不同实现方式,包括呼吸限制、呼吸门控、自适应放疗、四维放疗,最后介绍一下未来放疗技术及设备的发展方向。 2肿瘤放疗技术的现状 由于目前各种放疗技术各具优势及经济市场发展等原因,不同的放疗技术还处于并存的状态,适形调强放疗和图像引导放疗的部分技术代表了放疗领域的现状。 2.1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包括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放疗是通过采用立体定位技术,在直线加速器前面附加特制铅块或利用多叶准直器来对靶区实施非共面照射,各射野的束轴视角(beam eye view, BEV)方向与靶区的形状一样,使得剂量在靶区上的辐射分布可以更加准确,而对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又可降到较低程度[3]。与以往的常规放疗相比,三维适形放疗设备的突出优势是多叶准直器的使用。多叶准直器所产生的辐射野可以根据肿瘤在空间任何角度方向(一般指机架旋转360度范围内)上的几何投影形状而改变,使辐射野的几何形状与肿瘤投影相匹配。如美国Varian生产的23EX直线加速器上面装配有60对多叶

肿瘤的化学治疗

六、肿瘤的化学治疗 耶鲁大学:氮芥淋巴瘤:化疗的开始。 1. 可治愈的肿瘤(5%): 绒毛膜上皮癌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何杰金氏病、非何杰金氏病、 睾丸生殖细胞癌、 儿童肾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 2. 对于乳腺癌、骨肉瘤、软组织肉瘤和大肠癌术后的辅助化疗可提高治愈率。 3. 化疗效果不好的:实体瘤,如非小细胞肺癌、胃肠道癌、肝癌、胰腺癌、头颈部癌等。305 肿瘤化疗在临床应用中有哪几种方式 根治性化疗 对化疗敏感,可治愈或完全控制的肿瘤,用根治性化疗:绒、儿急淋、HD、NHL、睾、 儿肾母,神母, 疗效与剂量强度密切相关。集落刺激引子、自身骨髓移植、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BMT 及PBSCT)的应用,达到:高剂量、超常规剂量化疗,提高治愈率成为可能 辅助化疗:指采用有效的局部治疗后,通过化疗消灭可能的微小转移灶,防止复发转移 新辅助化疗:1982年Frei提出新辅助化疗的概念,在肿瘤诊断明确后给予化疗,即术前化疗,又称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hy)。一般是在手术前给予2-4周期化疗,以后再手术或放疗。新辅助化疗有以下优点:①消灭微小转移灶;②有可能防止耐药细胞株的形成;③能使肿瘤缩小,便于手术;④化疗后临床和病理上的反应情况可判断预后,并为进一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⑤降低肿瘤细胞的活力,减少远处播散的机会。 姑息性化疗 对于晚期或播散性癌症患者,通常缺乏其它有效的治疗方法,一开始就采用全身化疗,但姑息作用是有限,近期的目标是取得缓解。 补救化疗(salvage chemotherapy):一线化疗方案失败。需换用其它的二线、三线化疗方案 局部化疗 ①胸腔内、心包腔内及腹腔内化疗治疗癌性渗液; ②腰椎穿刺鞘内给药:脑膜白血病; ③动脉插管化疗:肝癌、头颈癌 ④肿瘤内注射: 307 细胞增殖周期,哪些因素影响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 细胞增殖周期:肿瘤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这一间隔周期。 细胞增殖周期分为四个时相: G1期为DNA合成前期:刚分裂出来的子细胞继续增大,合成RNA、蛋白质,为S期DNA的合成作准备。 S期为DNA合成期:DNA不断增加,增加 1倍。 G2期DNA合成后期:以S期合成的DNA为模板,转录合成RNA,再翻译合成蛋白质。

肿瘤基因治疗的最新进展

肿瘤基因治疗的最新进展 王佩星 (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08生物技术 088316103) 摘要:癌症是一种基因病,其发生、发展与复发均与基因的变异、缺失、畸形相关。人体细胞携带着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癌症的基因治疗目前主要是用复制缺陷型载体转运抗血管生成因子、抑癌基因、前药活化基因(如HSV-1胸腺嘧啶激酶)以及免疫刺激基因。主要抗肿瘤机制为: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提高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 关键词:肿瘤、基因治疗、免疫、原癌基因、抑癌基因 The latest progress of cancer gene therapy WangPeiXing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088316103 foremen who 2008) Abstract: the cancer is a genetic disease, its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recurrence are associated with genetic variation, loss, deformity related. Human body cell carries oncogenes and tumor-suppressor genes. Cancer gene therapy is now primarily with copy DCF with carrier transport antiangiogenic factors, tumor-suppressor genes, before medicine activated genes (such as HSV - 1 thymine bases kinase) and immune irritancy genes. Main antitumor mechanism for: inhibiting tumor cell growth, inducing tumor cell apoptosis, inducing antineoplastic immune response, improving the sensitivity of the tumor cells to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of tumor cells to improve sensitivity, cut tumor cells to nutrition. Keywords: tumor, gene therapy, immunity, protocarcinogenic gene, tumor-suppressor genes 从本质上来讲,癌症是一种基因病,其发生、发展与复发均与基因的变异、缺失、畸形相关。人体细胞携带着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正常情况下,这两种基因相互拮抗,维持协调与平衡,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衰亡进行精确的调控。在遗传、环境、免疫和精神等多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人体的这一基因平衡被打破,从而引起细胞增殖失控,导致肿瘤发生。基因治疗的策略有基因替代、基因修复、基因添加、基因失活,目前临床使用的最主要方式是基因添加。针对肿瘤的特异性分子靶点设计肿瘤治疗方案,具有治疗特异性强、效果显著、基本不损伤正常组织的优点。这种肿瘤靶向治疗是肿瘤治疗中最有前景的方案。 1.肿瘤基因治疗的历史进展 肿瘤、艾滋病、遗传病是困扰人们的三大疾病,对肿瘤的根治是人们一直迫不及待想要实现的愿望。

骨肿瘤化疗方案

骨和软骨肿瘤化疗方案 一、骨肉瘤 AP方案---21天为一周期 骨肉瘤 25mg/m2 IV 第1-3天 顺铂 100mg/m2 IV(静滴24小时)第2天 MAID方案------21天重复----骨髓抑制严重要加用G-CSF 美司那 1500mg/m2 CIV 第1-4天 阿霉素 20mg/m2 CIV 第1-3天 异环磷酰胺 2500mg/m2 CIV 第1-3天 氮烯咪胺 300mg/m2 CIV 第1-3天 HDMAP方案 甲氨喋呤 8g/M2 CIV6H 第1天 阿霉素 60mmg/m2 CIV8H 第9天 顺铂 120mg/m2 CIV96H 第7-9天 28天重复一次-----手术后辅助HDMAP方案 甲氨喋呤 8g/M2 CIV(6H)第21天 阿霉素 45mg/m2 CIV(4H)第1-2天 顺铂 120mg/m2 IV 第27天 术后如果瘤坏死组织大于90%,则采用上述方案,每6周重复*3,小于90%则下述化疗 阿霉素 45mg/m2 CIV(4H)第1-2天 异环磷酰胺 2G/M2 IV(1.5H)第21-25天 甲氨喋呤 8G/M2 CIV(6H)第42天 顺铂 120mg/m2 IV 第48天 足叶乙甙 120mg/m2 IV 第48天-50天 术后坏死小于90%,上述方案,每9周重复*3 IEM方案---复发及预后不良的骨肉瘤 异环磷酰胺 2.5G/M2 CIV(24小时持续)第1-3天 美思达 2.5G/M2 CIV(24小时持续)第1-3天 足叶乙甙 150mg/m2 IV (4小时点滴)第1-3天 甲氨喋呤 8G/M2 CIV(24小时持续)第10-14天 醛氢叶酸 5-15MG PO MTX给药后6小时开始Q6H IE方案----对阿霉素/环磷酰胺耐药的肉瘤---28天重复 异环磷酰胺 2G/M2 CIV 第1-5天 美思达 2G/M2 CIV 第1-5天

肿瘤的化学治疗

六、肿瘤的化学治疗 耶鲁大学:氮芥 淋巴瘤:化疗的开始。 1. 可治愈的肿瘤(5%): ●绒毛膜上皮癌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何杰金氏病、非何杰金氏病、 ●睾丸生殖细胞癌、 ●儿童肾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 2. 对于乳腺癌、骨肉瘤、软组织肉瘤和大肠癌术后的辅助化疗可提高治愈率。 3. 化疗效果不好的:实体瘤,如非小细胞肺癌、胃肠道癌、肝癌、胰腺癌、头颈部癌等。 305 肿瘤化疗在临床应用中有哪几种方式? 根治性化疗 ●对化疗敏感,可治愈或完全控制的肿瘤,用根治性化疗:绒、儿急淋、HD、NHL、睾、儿肾 母,神母, ●疗效与剂量强度密切相关。集落刺激引子、自身骨髓移植、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BMT及 PBSCT)的应用,达到:高剂量、超常规剂量化疗,提高治愈率成为可能 辅助化疗:指采用有效的局部治疗后,通过化疗消灭可能的微小转移灶,防止复发转移 新辅助化疗:1982年Frei提出新辅助化疗的概念,在肿瘤诊断明确后给予化疗,即术前化疗,又称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hy)。一般是在手术前给予2-4周期化疗,以后再手术或放疗。新辅助化疗有以下优点:①消灭微小转移灶;②有可能防止耐药细胞株的形成;③能使肿瘤缩小,便于手术;④化疗后临床和病理上的反应情况可判断预后,并为进一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⑤降低肿瘤细胞的活力,减少远处播散的机会。 姑息性化疗 ●对于晚期或播散性癌症患者,通常缺乏其它有效的治疗方法,一开始就采用全身化疗,但姑息 作用是有限,近期的目标是取得缓解。 补救化疗(salvage chemotherapy):一线化疗方案失败。需换用其它的二线、三线化疗方案 局部化疗 ●①胸腔内、心包腔内及腹腔内化疗治疗癌性渗液; ●②腰椎穿刺鞘内给药:脑膜白血病; ●③动脉插管化疗:肝癌、头颈癌 ●④肿瘤内注射: 307 细胞增殖周期,哪些因素影响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 ●细胞增殖周期:肿瘤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这一间隔周期。 ●细胞增殖周期分为四个时相: ●G1期为DNA合成前期:刚分裂出来的子细胞继续增大,合成RNA、蛋白质,为S期DNA的合 成作准备。 ●S期为DNA合成期:DNA不断增加,增加1倍。 ●G2期DNA合成后期:以S期合成的DNA为模板,转录合成RNA,再翻译合成蛋白质。

温州医科大学外科学进展考试题库

神经外科 一.开展显微神经外科需要具备哪些? 显微神经外科器械,如显微镜、头架、显微手术操作器械等;经过严格训练的人员:神经外科医师、神经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神经影像技术和设备。 二.说说鞍区的解剖结构 鞍区的血管:双侧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及前穿动脉(回返动脉)、后交通动脉及穿动脉; 垂体、垂体柄和下丘脑;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双侧海绵窦:颈内动脉C4、滑车神经、动眼神经、外展神经、三叉神经 三.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包括哪些? 1.脑肿瘤(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脑室内肿瘤、脑干肿瘤等) 2.脑血管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烟雾病、脑梗塞) 3.椎管内疾病(肿瘤、血管畸形) 4.功能性疾病(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抽搐症等) 5.先天性畸形(环枕畸形、环枢椎脱位、扁平颅底等) 四. 神经外科新技术 1.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2.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技术 3内窥镜神经外科技术 4.血管内介入技术 5.放射神经外科 五. 蛛网膜下腔出血除高血压病主要有那些疾病?如何进行病因诊断? 答:蛛网膜下腔出血除高血压病主要疾病有: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和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方法:CT和CTA,MRI和MRA,DSA;CT和CTA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在诊断上有逐步取代DSA可能;目前DSA仍然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金标准。

六.立体定向手术适应症 深部病灶活检 肿瘤内放疗(颅咽管瘤、胶质瘤等)高血压脑出血 Parkinson’s Diseases 脑深部肿瘤切除 引导显微外科手术 七.内窥镜神经外科—手术适应症 脑积水 脑室内囊肿和小肿瘤 脑内血肿 辅助显微外科手术(斜坡胆脂瘤) 内窥镜活检和脑内寄生虫病 动脉瘤夹闭、垂体瘤 八.γ-刀手术适应症 <2.5cm 的听神经瘤 动静脉畸形 <3cm 的转移瘤,包括多发转移瘤 颅底肿瘤术后残留 垂体微腺瘤(ACTH除外) <2.5cm其他颅内肿瘤 心胸外科

磁共振模拟(MRSIM)_肿瘤放疗模拟技术新前沿

磁共振模拟——站在肿瘤放疗的最前沿 磁共振模拟 站在肿瘤放疗的最前沿
黄岁平 博士 关键词:磁共振模拟 MRSIM 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肿瘤患者,约有 70%需要接受不同程 度的放射治疗,以达到治愈肿瘤或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能够最大限度 地把放射剂量集中到病变(靶区)内,杀灭肿瘤细胞,同时使其周围正常组织和器 官少受或免受不必要的照射,从而得到保护,是肿瘤放射治疗一直以来追求的目 标。 20世纪 70年代 CT的使用是放射治疗计划所取得的一个巨大进步。引入 CT 图像的模拟增加了临床医生对靶区体积的空间意识,从而较之原有的传统治疗的靶 区体积(由垂直 X线胶片确定)产生了一个质的改变-----CT扫描得到一系列断层 轴面,经过多种方式的三维重建,形成一个三维计划,这使得适形放射治疗 (CRT)的概念得以实现。但 CT却有一些先天的局限性----它只对具有不同的电 子密度或 X线吸收特征的组织结构具有较好的分辨率(如空气对骨或对水或软组 织),但如果没有明显的脂肪或空气界面,则对具有包括肿瘤在内的相似电子密度 的不同软组织结构区分较差。相比之下,磁共振最大的优点就是对具有相似电子密 度的软组织有较强的显示能力并且能区分其特征。在这种情况下,磁共振能够更好 的提供靶区的轮廓,不但包括肿瘤的范围,而且还包括临近的重要软组织器官。通 过更准确地定位肿瘤靶区、避免危及临近的组织器官、以及提高局部控制率等。
一.磁共振模拟独特的优越性。
事实上,临床医生早已意识到诊断性的 MRI扫描对肿瘤体积的确定具有相当 重要的信息补充,引入 MR图像作定位由来已久。最早通常是由医生用肉眼在 MRI上观察疾病的范围,然后手工将数据转移至模拟胶片或 CT扫描片上,这种方 法极易产生解释和转译错误。第二种方式是通过使用一种放大投影系统将 MRI图 像叠加到模拟胶片或 CT图像上进行融合处理的 MR辅助的模拟。第三种更加定量 的方式是将 MRI图像与 CT图像进行融合,那样就可以将 MRI上具有较高分辨率 的肿瘤图像与几何精确的 CT图像中电子密度信息结合起来。但以上任意一种融合 方式都是在放疗过程中增加了一个步骤,也就是说,延长了整个放疗过程花费的时 间,加重了医生的工作任务,加大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误差的可能性及偏 离度。现在我们已经很明确对于中枢神经系统部位如颅底和脊髓部位的肿瘤,以及 软组织肉瘤和盆腔肿瘤,MRI成像已远优于 CT成像。这些情况下,就可以单纯借 助 MR图像完成模拟工作,因为 MRI有许多优于 CT方面的特点, 直接利用 MR 图像进行模拟定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肿瘤放射治疗知识点及试题

名词解释 1.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 2.2)指借助CT、MRI或血管数字减影仪(DSA)等精确 定位技术和标志靶区的头颅固定器,使用大量沿球面分布的放射源,对照射靶区实行聚焦照射的治疗方法。 2.立体适形放射治疗(1.2.2)是通过对射线束强度进行调制,在照射野内给出 强度变化的射线进行治疗,加上使用多野照射,得到适合靶区立体形状的剂量分布的放射治疗。 3.潜在致死性放射损伤(1.2.4)当细胞受到非致死放射剂量照射后所产生的非 致死性放射损伤,结局可导致细胞死亡,在某些环境下(如抑制细胞分裂的环境)细胞的损伤也可修复。 4.亚致死性放射损伤(1.2.4)较低剂量照射后所产生的损伤,一般在放射后立 即开始被修复。 5.加速再增殖(1.2.4)在放疗疗程中,细胞增殖的速率不一,在某一时间里会 出血细胞的加速增殖现行,此现象被为称为加速再增殖。 6.常规放射分割治疗(1.2.1)是指每天照射1次,每次1.8-2.0Gy,每周照射 5d,总剂量60-70Gy,照射总时间6~7周的放疗方法。 7.非常规放射分割治疗(1.2.1)指对常规放射分割方式中时间-剂量-分割因子 的任何因素进行修正。一般特指每日照射1次以上的分割方式,如超分割治疗及加速超分割治疗。 8.放射增敏剂(1.2.1)能够提高放射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以增加对肿瘤的杀 灭效应,提高局控率的药物。包括嘧啶类衍生物、化疗药物和缺氧细胞增敏剂。

9.放射保护剂(1.2.1)能够有效的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减少放射损伤, 同时不减少放射对肿瘤的杀灭效应化学修饰剂。 10.热疗(1.2.1)是一种通过对机体的局部或全身加温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 治疗方法。 11.亚临床病灶临床及显微镜均难于发现的,弥散于正常组织间或极小的肿瘤 细胞群集,细胞数量级≤106,如根治术或化疗完全缓解后状态。 12.微小癌巢为显微镜下可发现的肿瘤细胞群集,细胞数量级>106,如手术边 缘病理未净。 13.临床病灶临床或影像学可识辨的病灶,细胞数量级≥109,如剖腹探查术或 部分切除术后。 14.密集肿瘤区(GTV)指通过临床检查或影像检查可发现(可测量)的肿瘤范围, 包括原发肿瘤及转移灶。 15.计划靶区(PTV)指考虑到治疗过程中器官和病人的移动、射野误差及摆位 误差而提出的一个静态的几何概念,包括临床靶区和考虑到上述因素而在临床靶区周围扩大的范围。 CTV+0.5cm 16.“B”症状临床上将不明原因发热38℃以上,连续3天;盗汗;不明原因 体重减轻(半年内体重减轻大于10%)称为“B”症状。 17.咽淋巴环(韦氏环,Waldege’s ring)是由鼻咽腔、扁桃体、舌根、口咽 以及软腭背面淋巴组织所围绕的环形区域。 1、肿瘤放射治疗学:是研究和应用放射物质或放射能来治疗肿瘤的原理和方法一门临床学科。它包括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放疗技术学和临床肿瘤学。 2、放射物理学——研究各种放射源的性能和特点,治疗剂量学和防护。 3、放疗技术学——研究具体运用各种放射源或设备治疗病人,射野设置定位技术摆位技术。 4、放射生物学——研究机体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对射线反应以及如何改变这些反应的质和量。

肿瘤放射治疗学试题及答案

肿瘤放射治疗学试题及答案 1、恶性肿瘤:是在人类正常细胞基础上,在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不断增殖的、个体形态变异或缺失的、具有迁徙和浸润行为的细胞群。临床上常表现为一定体积的肿物。 2、我国目前肿瘤放疗事故(恶性肿瘤最新发病率)为:10万人口每年280例。 3、肿瘤放疗:放射治疗就是用射线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局部治疗技术。 4、放疗时常用的射线:射线分两大类:一类是光子射线,如X、γ线,是电磁 波;一类是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 5、放疗的四大支柱: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技术和临床肿瘤学。 6、肿瘤细胞放射损伤关键靶点:DNA。 7、射线的直接作用:(另一种答案:破坏单键或双键)。任何射线在被生物物质 所吸收时,是直接和细胞的靶点起作用,启动一系列事件导致生物改变。如:电离、光电、康普顿。 8、射线的间接作用:(另一种答案:电解水-OH,自由基破坏)。射线在细胞内可 能和另一个分子或原子作用产生自由基,它们扩散一定距离,达到一个关键的靶并产生损伤。 9、B-T定律: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与它们的增殖能力成正比。与它们的分化程度 成反比。 10、影响肿瘤组织放射敏感性的因素: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因素。 肿瘤自身敏感性:肿瘤负荷、肿瘤分型、分期;肿瘤来源和分化程度;肿瘤部位和血供;照射剂量;2、化学修饰与肿瘤放射效应:放射增敏剂:氧气、多种药物;放射保护剂:低氧、谷胱甘肽加温与放疗;430C加温自身即可杀灭肿瘤细胞;能使S期细胞、乏氧细胞变的敏感;热休克蛋白,42-4450C, 2/周;3、放疗与同步化疗:空间协作:放射控制原发,化疗控制转移;毒性依赖:必须注意两者叠加问题;互相增敏:联合应用,疗效1+1>2,机制不详;保护正常组织:缩小病灶,减少剂量; 11、放射野设计四原则:1、靶区剂量均匀:治疗的肿瘤区域内吸收剂量要均匀,剂量梯度部超5%,90%剂量线包整个靶区。(野对称性);2、准确的靶区和剂量:即CTV准确,考虑到肿瘤类型和生物学行为(不同胶质瘤外扩大不一样),

普外科几肿瘤的治疗现状及进展题库

甲状腺癌治疗现状 手术治疗:不用于未分化癌。最小范围:腺叶+峡部,最大范围:甲状腺全切。 手术方式1 :低危组:腺叶+峡部,若切缘无肿瘤,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高危组:腺叶+对侧近全或次全切除术。 手术方式2:①孤立性乳头状微小癌:腺叶次全切除术。 ②肿瘤直径≤1.5㎝,限于一叶内:腺叶+峡部。 ③肿瘤直径>1.5㎝,较广泛的一侧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甲状腺 近全切除术。 ④多灶性,高度侵袭的乳头状,滤泡状癌,多灶性,双侧淋巴结肿 大,侵犯周围组织及远处转移:甲状腺全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①不做预防性淋巴结清扫; ②低危组:未触及淋巴结肿大,不清扫。 若触及淋巴结肿大,术中证实为转移者:中央区颈淋巴 结区或改良颈淋巴结清扫。 ③高危组:肉眼可见淋巴转移;肿瘤侵犯至包膜外;年龄>60岁, 行改良颈淋巴结清扫。 ④晚期:颈淋巴结广泛转移者:传统的淋巴结清扫。 中央区颈巴结清扫范围:颈总动脉内侧,甲状腺周围,气管食管沟,上纵隔淋巴结。改良颈淋巴结清扫范围: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副神经节淋巴结。 内分泌治疗:甲状腺素片作用于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的TSH受体,抑制肿瘤生长。 保持TSH低水平,不引起甲亢为原则。 放射性核素I131治疗:适应症:年龄>45岁,多发性癌灶,局部侵袭性,远处转移 的乳头状,滤泡状肿瘤手术切除后。 目的:1、破坏残留的微小转移灶,2、检测癌灶的复发及转移, 3、术后随访,增加甲状腺球蛋白作为肿瘤标记物的价值。放射治疗:甲状腺未分化癌。 乳腺癌治疗现状 手术治疗 1.乳腺癌根治术:手术应包括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腋窝及锁骨下 淋巴结的整块切除。 2.乳腺癌扩大根治术:即在上述清除腋下、腋中、腋下三组淋巴结的基础 上,同时切除胸廓内动、静脉及其周围的淋巴结(即胸骨旁淋巴结)。癌灶位于中央或内侧者可适用。 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有两种术式,一是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一是保 留胸大、小肌。前者淋巴结清除范围与根治术相仿,后者不能清除腋上组淋巴结。适用于微小癌,临床ⅠⅡ期病例。 4.全乳房切除术:切除整个乳腺,包括腋尾部及胸大肌筋膜。该术式适宜 于原位癌、微小癌及年迈体弱不宜作根治术者。 5.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手术包括完整切除肿块及腋淋巴结清扫。原发 灶切除范围应包括肿瘤、肿瘤周围1-2 cm的组织及胸大肌筋膜。确保标本的边缘无肿瘤细胞浸润。术后必须辅以放疗、化疗等。适用于肿瘤位于乳腺周围,距乳头2厘米以外,单个病灶,直径≤4㎝,同时无其他手术及放疗禁忌。

《放射治疗学》考试题

. '. 《放射治疗学》试卷姓名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将答案写在表格内) 1.用于治疗肿瘤的放射线可以是放射性核素产生的射线是: A.αB.δC.θ 2.X线治疗机和各类加速器产生的不同能量的射线是: A.γB.αC.X 3.各类加速器也能产生的射线是: A.电子束B.高级质子束C.低能粒子束 4.放射治疗与外科手术一样,是: A.局部治疗手段B.全身治疗手段C.化学治疗手段 5.放射治疗是用什么物质杀伤肿瘤细胞,达到治愈的目的? A.放射线B.化学药物C.激光 6.放射线治疗的适应证比较广泛,临床上约有多大比例的恶性肿瘤病人需要做放射治疗?A.50% B.70% C.90% 7.60钴的半衰期是: A.5.27年B.6.27年C.7.27年 8.几个半价层厚度的铅,可使原射线的透射率小于5%? A.4.5~5.0 B.6.5~7.0 C.7.5~8.0 9.照射患者一定深度组织的吸收剂量为: A.组织量B.空气量C.机器输出量 10.放射源到体模表面照射野中心的距离是: A.源皮距B.源瘤距C.源床距 11在放射治疗中,直接与肿瘤患者治疗有关的常用设备有: A.DSA B.适形调强C.加速器和钴-60治疗机 12.60钴治疗机的半影有: A.物理半影B.化学半影C.散射半影 13.高能x射线的基本特点是: A.等中心照射较60钴治疗机更准B.在组织中有更高的穿透能力C.照射更准确 14.高能电子束的基本特点是: A.高能电子束易于散射B.主要用于深部肿瘤的照射 C.不同能量的电子束在介质中有确定的有限射程 15.模拟治疗定位机的临床应用主要表现在: A.肿瘤和敏感器官的定位B.评价治疗计划的好坏C.固定病人的体位 16.放射治疗中用的楔形板的楔形角度有: A.100 B.200 C.300 D.400 17.放射敏感的肿瘤是指: A.给以较低的剂量即可达到临床治愈B.给以较低的剂量即可达到永久治愈C.该类肿瘤不易远处转移 18.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 A.精确放射治疗B.根治性放射治疗C.普通放射治疗 19.一般来讲,人体组织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与组织繁殖能力成正比,与分化程度成反比,即: A.繁殖能力愈强的组织对放射线愈敏感 B.繁殖能力愈强的组织对放射线愈不敏感 C.分化程度愈高的组织对放射线愈敏感 20.各种不同组织接受照射后能够耐受而不致造成不可逆性损伤所需要的最大剂量为: A.该组织的耐受剂量B.该组织的损伤剂量C.该组织的治疗剂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在照射的线束内,把线束内测量的同等剂量点连线的曲线称_______________。 2.远距离放射治疗的方式有__________放射治疗技术,__________放射放射治疗技术,_________放射治疗技术。3.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方式有____________技术,______________技术,_________技术,_____________技术。 4.放射治疗的种类有___________放射治疗,____________放射治疗,__________放射治疗,__________放射治疗,___________放射治疗。 5.肿瘤区__________是指通过临床或影像检查可发现的肿瘤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剂量应当选择在正常组织能够耐受且肿瘤细胞致死的范围内,这样才能使肿瘤逐渐消退,周围正常组织不产生严重损伤。对射线不同敏感的肿瘤放射剂量大致分:_______________的肿瘤剂量,______________肿瘤剂量,______________的肿瘤剂量,_____________的肿瘤剂量,_________放射治疗剂量。 7.根据楔形板造成的等剂量曲线倾斜变形结果看,楔形板使用具有__________,放疗摆位中必须注意其__________,严格遵守___________的要求,如果使用中楔形板方向出现错误,结果将适得其反。 8.肿瘤放疗中,由于病灶总是不规则形状,常需要用铅挡块或加速器多叶准直器系统屏蔽遮挡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使其免受或少受照射,形成___________。 9.斗蓬野照射技术一般适用于___________隔上病变的治疗,照射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全身照射主要用于____________及某些全身广泛性且对_______________的恶性肿瘤的治疗。 11.全身照射技术主要用于白血病的骨髓移植予处理,可以达到三个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体位固定技术大致分两种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问答题(20分) 阐述60钴治疗机的临床应用特点。

肿瘤学最新进展

十年辉煌不寻常:抗癌药物盘点 2015-02-02 14:16来源:丁香园作者:shumufeng 字体大小 -|+ ASCO 自从2005 年公布首篇临床癌症进展报告以来,它见证了肿瘤学领域10 年来坚实而笃定的进展。10 年来,有超过60 项抗肿瘤药物获得了FDA 的批准(图1), 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理解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系列新型分子靶向药物,它们的问世改变了成千上万例难以治疗的癌症病患的现状。此类新型药物可靶向作用于肿瘤细胞生长、存活或扩散所必需的特异性分子或分子簇。 图 1 这十年FDA 批准的抗癌药物汇总(2014 年截止至十月份) 十年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起了TCGA 项目,它也成为此类项目中最早及涉及范围最广的一个。迄今为止TCGA 研究网络已经描绘出了10 种不同癌症类型的完整分子图谱。今天,TCGA 及其他大通量测序项目不断探索出宝贵的信息,将有助于通过一系列路 径改善患者预后,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成为可能,研究还发现了新的癌症驱动基因异常,这些基因可能成为新药的靶点。 经历了数十年的稳步发展,抗体免疫治疗领域终于在近年迎来了期盼已久的重大成功,它首先发生在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其后一系列其他癌症类型,包括肺癌的最常见类型等也获得进展。此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患者人群经新型疗法治疗后生存期出现了显著的延长,近期一项长期研究提示抗体免疫疗法在完成治疗多年后仍对肿瘤生长产生作用。

另一种免疫疗法致力于重组自身的免疫细胞以攻击肿瘤细胞,它对于特定的血液肿瘤以及一 系列实体肿瘤同样表现出色。过去的十年间首款癌症疫苗也得以问世(宫颈癌Gardasil 疫 苗)。探索其他类型癌症疫苗的试验也正在进行中。最后,大规模的筛查研究带来了新的重要证据,表明对于一些常见癌症如肺癌、乳腺癌以及前列腺癌可推进筛查实践。 靶向治疗迅速发展 最近的十年间,我们看到由FDA 批准的新型靶向治疗药物有了稳步且迅猛的增加,远远超过新型化疗药物的研发速度(图2)。这期间大约有40 种新型靶向药物得到批准,其中许多都改变了传统的治疗模式,极大地改善了许多癌症患者的预后。 图 2 近十年FDA 批准的抗癌药物类(2014 年截止至十月) 新型肿瘤饥饿疗法 首先介绍抗血管生成抑制剂,这是一类旨在减少肿瘤新血管生成的药物,已成为许多晚期和侵袭性癌症的成功疗法。FDA 批准的此类首款药物是贝伐单抗,它在2004 年被批准用 于晚期结直肠癌,此后被用于某些肺癌、肾癌、卵巢癌和脑肿瘤。随后,其他血管生成抑制剂药物如阿西替尼、卡博替尼、帕唑帕尼、瑞格非尼、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凡德他尼及阿柏西普相继被批准用于晚期肾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及胃肠间质瘤和肉瘤的治疗。EGFR 抑制剂:靶向关键的信号通路 肿瘤与血管 另一类主要的靶向药物旨在破坏细胞关键的信号通路,尤其是控制癌细胞生长的信号网络。其中一个通路被EGFR 蛋白所控制。首款EGFR 药物是吉非替尼,它在2003 年被批准用于NSCLC 的治疗。两年后,FDA 批准了第二款EGFR 药物西妥昔单抗用于治

肿瘤的化疗方案大全

1.头颈肿瘤的化学治疗方案 2.肺癌的化学治疗方案 3.乳腺癌的化学治疗方案 4.胃肠道肿瘤的化学治疗方案 5.血液及淋巴的化学治疗方案 6.骨及软骨瘤的化学治疗方案 7.泌尿和男性生殖系肿瘤的化学治疗方案 8.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化学治疗方案 9.恶性黑色素瘤的化学治疗方案 10.原发不明的肿瘤的化学治疗方案 1.头颈部肿瘤 一、脑肿瘤 1、神经胶质瘤(高度恶性)-- BCNU卡氮芥(氯乙亚硝脲)方案---配合放疗,有效率30-50% 卡氮芥100-150MG/M2 IV 第1-3天 或卡氮芥200MG/M2 IV 第1天 (每6-8周重复,可用6次) 2、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和退行性星形细胞瘤 VEP方案联合放疗------每28天一周期,总共12周期---放疗同步或放疗结束立刻。长春新碱 1.4MG/M2(最大量2MG)IV 第1天 足叶乙甙100MG/M2 IV(40-60分钟)第1-3天 甲基苄肼100MG/M2 PO 第1-7天 放疗:术后全脑外照射,总剂量59.4GY,时间7周。 3、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和退行性神经胶质瘤 PVC方案------每6-8周重复 环己亚硝脲110MG/M2 PO 第一天 甲基苄肼60MG/M2 PO 第8-21天 长春新碱 1.4MG/M2 IV 第8,29天 4、中高恶性胶质细胞瘤 TL方案----6-8周重复 鬼噻吩甙(VM-26)100MG DIV 第1-2天(稀释后应于3小时内应用) 环乙亚硝脲110MG/M2 PO 第3天 5、星形细胞瘤(高度恶性) BC方案---每28天一周期,共3周期(经过化疗缩小肿瘤有利于手术及放疗) 卡氮芥40MG/M2 IV 第1-3天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新进展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新进展 2007-12-17 放射肿瘤学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已取得了许多理论上和技术上的突破,本文简要介绍了放射生物科学,生物等效剂量超分割以及三维调强立体定向放射等技术的进展。 1放射生物学进展 1.1放射生物学的进展以线性——平方模式(Linear-Quadratic model)来解释放射生物学中的反应,以α/β系数来预测放射治疗剂量时间疗效关系,为放射生物学开辟了较为广阔的天地。近年来深入研究了细胞周期,即增殖期(G1-S-G2-M)和静止期(G0)的关系,为此提出了4个R:即是修复(Repair),再氧化(Reoxygenation)和再分布(Redistribution)和再增殖(Regeneration)作为指导放射生物中克服乏氧等问题的研究要点,放射生物学推进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的有效研究中去。近年来在研究细胞修复和增殖中又进一步了解到细胞凋亡(Apoptosis)和细胞分裂(Mitosis)的关系后,提出了凋亡指数(AI)与分裂指数(MI) (Apoptosisindex/Mitosisindex)比来予测放射敏感性和预后,指导调发自发性凋亡和平衡各种细胞的抗放、耐药(即Resistant RT和Resistant Chemotherapy),并由此估计复发,研究增敏,开发出超分割、加速超分割治疗等新技术,从而取得了科研及临床的许多新结果,加深了理论深度,开拓出新的领域,推动了放射治疗学的进展。 1.2DNA和染色体研究 为了测定肿瘤细胞本身辐射损伤,染色体中DNA链中的断裂(单链断裂SSB和双链断裂DS,其断裂的准确位置,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肿瘤细胞如何进行修复,也观察到错误修复,以及无修复等对细胞的子代产生的决定作用。目前临床用对DNA调节机制的多种原理表达进行测试,可以分清那些是有意义的表达,那些是灵敏的表达,建立对临床治疗,预后评估的方法学和化验项目,指导放射生物学,放射物理学,临床放射肿瘤学的发展,使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放射生物学从细胞水平已进入到大分子水平,从纯实验室过渡到临床初步应用阶段。 2放射物理技术的进展 2.1立体定向治疗的实现 基于电子计算机精度提高,双螺旋CT及高清晰度MRI出现,因此立体定向治疗应运而生,目前使用的γ-刀,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一个立体定向放射手术过程(Sterol Radiation Surgery,SRS),它通过聚焦,等中心照准,于单次短时间或多次较长时间给予肿瘤超常规致死量治疗,达到摧毁瘤区细胞的目的,γ刀利用约30~200个钴源,在等中心条件下,从立体不同方向位置,在短距离内对细小肿瘤(或良性肿瘤,先天畸形等病灶,一般约1~2cmΦ)进行一次或多次照射,给予总剂量超过肿瘤及正常组织耐受量,用准确聚焦的办法使多个60Co源的剂量集中在靶区,分射束聚焦使周围正常组织受量仍在可能的耐受量中,由于采用电脑、CT,以及准确的立体设计定位,因而射野边界锐利可达±2mm以下,确保了非瘤区正常组织安全。应用于脑部的良性小肿瘤和先天性畸形效果尤佳,应用于脑干等生命禁区

2015年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专业知识真题知识点

2015年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专业知识真题知识点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放疗科傅炜 1、近距离照射治疗距离5mm~5cm 2、铯137具有和镭相同的穿透力,同等当量具有类似的剂量分布。放射性比度不可能做得太高,多用于腔内照射。铯134的半衰期比铯137短得多。 3、铱192,在距源5cm范围内任意点的剂量率与距离平方的乘积近似不变。半衰期74.2天。 4、碘125源的γ射线能量较低,主要用于眼内黑色素瘤的巩膜外插植。 5、钯103的半衰期比碘125更短,比碘125能产生更高的生物剂量效应。 6、锶90可用于治疗表浅病变,同时不会影响皮肤的血液供应 7、锎252为中子放射源。 8、医用加速器的种类有三种:电子感应加速器,电子直线加速器和回旋加速器 9、电子直线加速器是利用微波电场把电子加速到高能的装置 10、X线治疗机使用复合滤过板,要注意防止次序,从射线窗口向外,先放原子序数高的。 11、钴60治疗机几何半影的计算公式(书上有)

12、钴60治疗机电源具有足够的内阻抗,使用有载和空载两种稳定状态之间的电压波动不超过±5% 13、1953年第一台行波电子直线加速器在英国投入使用。 14、磁控管,3000兆赫兹频段,兆瓦级的脉冲大功率震荡管 15、微波功率源有磁控管和速调管 16、巴黎系统的布源规则(书上) 17、步进源计量学系统,AL=L-10mm 18、模拟定位机射野“井”字界定线的用途(书上) 19、CT模拟机的定位床的进床精度应保持在0.5mm之内 20、组织补偿器放置在射野挡块托架上。 21、射野胶片照相验证(书上) 22、EPID可用于位置验证和剂量验证。 23、肿瘤剂量的不确定度应控制在±5%以内;接受照射的治疗体积内,处方剂量的变化应在﹢7%和-5%以内 24、热点的概念(书上) 25、治疗验证,独立核对常用于常规放疗和适形放疗,模体测量用于调强放疗,在体测量在我国不是必须要做的 26、对于体厚20cm的患者,10~25MV能量的X线比较理想。 27、高能电子束照射,电子束能量E0≈3*d后+2~3(MeV) 28、两野对穿照射,一般应该使每野在体位中心处的深度剂量≥70% 29、优化算法,积分方程的逆向直接求解:傅里叶变换;使

2019年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治疗进展盘点

2019年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治疗进展盘点 在骨与软组织肿瘤领域,近些年内科治疗发展迅速,但外科治疗仍然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2019年,骨与软组织肉瘤的外科治疗涌现了很多研究,为改变临床实践和改写指南提供了依据。本文总结了2019年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治疗领域的一些重要研究。 01、CSCO相关诊疗指南的发布 2019年4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联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发布了CSCO软组织肉瘤诊疗指南2019版,学会发布的指南不同于政府规范,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同时兼顾诊疗的可及性,吸收医学的最新进展,同时,CSCO指南需要兼顾地区发展差异、药物和诊疗手段的可及性以及肿瘤治疗的社会价值等方面。软组织肉瘤虽然大约只占到人类所有恶性肿瘤的0.8%,但由于其病理类型多样,治疗非常复杂。制定指南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规范我国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提高我国肉瘤整体诊治的水平。 CSCO软组织肉瘤诊疗指南2019版介绍了两种分期系统,包括Enneking/MSTS外科分期系统和AJCC分期系统。尽管骨肿瘤外科最为传统的分期系统是Enneking/MSTS外科分期系统1,但该分期系统多年来保持不变,而临床医生早已认识到,与四肢肿瘤相比,骨盆和脊柱肿瘤的预后更差。最近有学者对21396例肉瘤的分析再次揭示传统分期的两个局限性2,首先,骨盆和脊柱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低于肢体骨肿瘤类似分期

的患者。其次,传统的分期标准无法区分骨盆或脊柱患者不同疾病分期的预后。因此,AJCC分期第8版首次将解剖位置纳入分期标准,对四肢、骨盆(包括骶骨)和活动性脊柱肿瘤采取不同的分期标准。这些改变代表了肿瘤学分期系统未来的方向,即向更细致的分期发展,以指导临床治疗。CSCO软组织肉瘤诊疗指南2019版主要涉及的是肢体软组织肉瘤,因此以AJCC第8版肢体软组织肉瘤为重点进行了介绍。 02原发恶性骨肿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Houdek等3从骶骨肿瘤协会成员那里收集的数据分析显示,193例骶骨脊索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疗效不明显,但并发症明显增加。Tsukamoto 等4对发生病理性骨折的骨巨细胞瘤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纳入1982年至2015年共46例患者,总体复发率仅为6.5%,切除和刮除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类似,但MSTS功能和并发症方面,刮除组有明显优势,因此,对于骨巨细胞瘤合并病理骨折者,如果有条件,仍然建议局部刮除。 近些年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在骨肿瘤领域也出现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文章。Bongers等5利用机器学习骨骼肿瘤研究小组(Skeletal Oncology Research Group,SORG)算法,对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SEER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析,以预测软组织肉瘤患者的生存率。尽管还不完善,但在验证大型机构的数据时,它表现出了很高的预测性能。目前,作者已经将这个工具提供给所有的骨肿瘤临床医生,供临床实际应用并提供验证机会。在骨肿瘤外科治疗领域,也有很多研究针对的不是特定肿瘤,而是外科技术。如Bosma等6研究了计算机导航在骨与软组织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